[主旨] SITCON 2024 主題,需要你的想法!

178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徐家答

unread,
Sep 13, 2023, 8:00:43 AM9/13/23
to sit...@googlegroups.com, sitco...@googlegroups.com, sitcon-...@googlegroups.com

HI all, 


我是總召家答,想向大家徵求 SITCON 2024 的主題提案!


SITCON 的主題牽連著許多的事情,包含主視覺設計、Keynote 講題與論壇方向等等,可以說是大家會怎麼體驗到 SITCON 2024 的一大關鍵。不論你是想跳工人或是當會眾,都歡迎在這裡分享你希望看到怎麼樣的 SITCON 2024。


本次年會希望在 10 月中確定主題,希望大家能在 9/30 (六) 前與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如何提案

目前想廣泛蒐集大家的想法,有任何天馬行空的提案都歡迎與大家分享!回覆的方式和格式可以參考以下的方式,不過想要用其他方式呈現也完全沒問題!


提案名稱:


主題 Hashtag:


主題的意涵:


適合作為 SITCON 年會主題的原因:


其他想補充的:



如果需要一些啟發,或許以下問題能夠提供一些靈感:

  - 最近在研究/關注哪些事情/議題,是希望和 SITCON 的大家一起討論的?

  - 有什麼議題是你希望 SITCON 2024 能喚起大家的注意,讓參與者在年會結束後持續關注?

  - 在這個資訊流動大多受到商業與廣告把控的社會,有什麼事情是你希望透過 SITCON 告訴大家的?


除此之外,也歡迎看看過往年會的主題與討論紀錄,或許可以在其中找到新靈感!


歷代主題

2013 (無印)
2014 學生與創新實作
2015 The True Hackers
2016 Let’s Open Source!
2017 Internet for Next Generation
2018 Popular Computer Science
2019 開箱演算法 Algorithm in a Box
2020 #define
2021 算盤的後裔

2022 Cat in a Maze


往年討論紀錄 / 參考資料

如果以下檔案沒有存取權,可以參考 SITCON 各式文件存放處說明

SITCON 2022 年會主題討論 - HackMD

SITCON X 主題候選 - HackMD

SITCON 2021 年會主題討論 - HackMD

SITCON 2021 最後機會:年會主題二選一,需要你的意見 (google.com)

SITCON 2020 議程組檢討文件:論壇與 Keynote 安排因為缺乏主題而難以發想

SITCON 2019 議程組年會結束後討論是否需要年會主題 (google.com)



你希望 SITCON 2024 的主題是什麼呢?歡迎用 Reply All 與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總召 家答

SITCON 2024


徐家答

unread,
Sep 14, 2023, 12:38:39 AM9/14/23
to sit...@googlegroups.com, sitco...@googlegroups.com, sitcon-...@googlegroups.com
Hi all,
有些人的信前面有 [夏令營]的 tag,但這封信不是關於夏令營,而是想蒐集大家對 SITCON 2024 年會主題的想法。至於信件前方的 [夏令營]是因為我也把這封信也寄到夏令營的信箱( 
sitco...@googlegroups.com) ,似乎是被 google groups 加上去的。
所以不是 SITCON camp 2024 的主題喔!至於 SITCON camp 2024 會不會召開討論會需要先等夏令營總召跳出來XD

抱歉造成大家的誤會,助大家有美好的星期四
總召 家答
SITCON 2024

徐家答

unread,
Sep 17, 2023, 1:45:56 AM9/17/23
to sit...@googlegroups.com, sitco...@googlegroups.com, sitcon-...@googlegroups.com

提案名稱: The era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Hashtag

  • AI

  • 分散式運算

  • 多元領域


主題意涵:


「在這個打群架的時代,我們學習也不要孤單」


我想最近幾個月,大家常常看見新聞報導又有誰推出了更強大的語言模型,參數量更多,能力更強。但其實現在訓練 AI 遇到了一個嚴重的瓶頸:記憶體不夠了。

這幾年用來用來訓練 AI 的運算單元的記憶體容量成長速度是每兩年變 2 倍,但當語言模型參數量每兩年成長 410 倍時 [1],我們早就無法在單一運算單元上訓練模型,而是需要依靠分散運算的技術,每台電腦做部分的運算,最後再統整各自的訓練成果,成為現在大家使用的 AI。


同樣的,在這個資訊爆炸甚至資訊癱瘓的時代,當我們每天花十小時能看的字都比不上資訊產生的速度時,我們也要重新思考我們接受資訊與學習的方式。

既然獨自學習不再是最有效的方式,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學習。

在我們各自花了數個月的時間,學習不同領域的資訊與知識後,如果我們像分散式運算一樣,與大家分享彼此內化後的知識與洞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不知道,但把研究 AI、區塊鏈、量子計算、資訊安全、電腦繪圖、系統設計、電信網路、軟硬整合等等不同專業的人聚集在同一個地方,肯定會有有趣的事情發生。


對我來說,SITCON 就是這個有趣的地方。


Reference

[1] https://medium.com/riselab/ai-and-memory-wall-2cb4265cb0b8

Denny Huang

unread,
Sep 20, 2023, 2:14:30 AM9/20/23
to 林星主, 徐家答, sit...@googlegroups.com, sitco...@googlegroups.com, sitcon-...@googlegroups.com
Hi All,

我是 Denny,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名稱,但是覺得可以把之前和 Google Bard 聊天得到的靈感丟出來讓大家知道一下,你也可以跟 Bard 接著聊

和 AI 對話得到他告訴我們人文和社會的重要性,這感覺很微妙

再問問 Bard 人文社會素養和資訊科技人的關係是什麼,也是得到一些不錯的回應

理解人文歷史和社會議題可以幫助資訊科技人做到以下幾點:
  • 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人文歷史和社會議題可以幫助資訊科技人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並形成自己的獨立意見。
  • 增強同理心和理解力。人文歷史和社會議題可以幫助資訊科技人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並形成包容的態度。
  • 提高溝通和協作能力。人文歷史和社會議題可以幫助資訊科技人學會有效地溝通和協作,並解決複雜的問題。
因此,資訊科技人應該注重人文與社會素養的培養,以更好地理解資訊科技的影響,並在職業發展中取得成功。

如果大家有任何很片面的想法也可以繼續丟出來,或許都能刺激主題誕生喔


Denny 


林星主 <o207...@gmail.com> 於 2023年9月18日 週一 下午8:06寫道:
哈囉,我是星星,目前是北科大學生,對於今年的主題有一個想法。

主題:Human or bot?
出處:其實這個我是從一句在電影或日常很常聽到的一句話 Coffee or tea? 的一個延伸。
說明:這個主題我想表達的是現在這個世代大家最擔憂的問題都是我們會不會被機器取代,大家都不希望被取代,但如果自己是做選擇的人那我們的選擇會是人類還是機器人呢?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值得讓人反思,希望大家都可以增進自己的能力,不斷的進步,或許在未來某一天當機器人遇到這個問題時也會遇到跟我們一樣的問題。
那這裡的機器人我是用 bot,單純是因為現在大家很習慣使用 line Bot或 discord Bot 了,然後用 bot 唸起來也比較順!
--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 夏令營」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camp...@googlegroups.com
如要在網路上查看這項討論,請造訪 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sitcon-camp/CANWXph2P%2B4bOhN4758Xqkze4kTXDR%2BMK2w%3D%3DJY9EnRQkGZGVrQ%40mail.gmail.com

Sky Hong

unread,
Sep 21, 2023, 1:13:09 PM9/21/23
to sitcon-...@googlegroups.com, 林星主, 徐家答, sit...@googlegroups.com, Denny Huang, sitco...@googlegroups.com
大家早ㄢ:

看到星星提出的 "Human or bot?" 後,切入點和主題我都感同身受,而且很喜歡這個方向!相較於多次科技大幅進步的前段時間,這兩年應該也是身為學生的我們第一次感受到科技實際被應用後 (LLM) 的衝擊有多麼大(至少在寫作業上?)。這讓我靈機一動想到了可能不錯的名字,不僅可能切合星星的想法外,也從原本的問句變成堅定的且適合成為主題的 slogan。總之,我提議希望接下來的年會主題為:

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

想到這個名稱的動機其實是來自我最喜歡的音樂家 Daft Punk 的其中一張專輯的名稱。其實已經是一張 18 歲的專輯了,只需要知道 Daft Punk 是電子音樂的始祖之一就好XD 同名單曲不斷的重複「We are human, After all, Much in common, After all」,如果搭配整張專輯的其他 MV,可以大概揣摩是科技讓人類感覺似乎不再是人類,但最後又回到見山又是山的感覺。雖然當時的科技以現在的角度看其實很可愛(?)但現在的我們應該也或多或少也有共感,可能是「要被機器人取代ㄌ好可怕」或是「我連XX也不會是不是不配當人類了嗚嗚嗚」等等。如果放到現在 LLM 或各種超酷應用的出現,又會讓我們重新思考身為人類的我們在有這些工具下能做什麼事情。接下來就能從各種角度切入,不同領域專長的夥伴也能一起討論如何面對現況,甚至是一同突破技術障礙,做到之前不可能會成功的事情等等。

好啦打那麼長其實就是想趁機推坑 + 這個主題超酷 + 想知道大家對於今年年會的想法。SITCON 2024 主題真的非常需要大家的協助一起發想,希望接下來的年會能越來越有趣><

#SITCON2024HumanAfterAll #TechAndHumanity

PS. 我在一籌及第一次主題聚因有事無法出席,希望有夥伴能協助幫我提出><

Best regards, 
蓋蓋
SITCON 2024 編輯組長

---
Sky Hong


Denny Huang <denn...@gmail.com> 於 2023年9月20日 週三 下午2:14寫道:

itch w

unread,
Sep 22, 2023, 10:14:15 AM9/22/23
to Sky Hong, sitcon-...@googlegroups.com, 林星主, 徐家答, sit...@googlegroups.com, Denny Huang, sitco...@googlegroups.com
Hi 大家,這裡是綠葉
對於 SITCON 2024,我想提出兩個主題方向:
  • Return
    Return 的發想來源為象徵 SITCON 在 2024 年再次回歸;同時帶來與 SITCON 2020 #Define 類似的核心:經過努力學習、參與活動後,你獲得了什麼呢?在 SITCON 2024 你想要獲得甚麼呢?事實上,在學涯中我們並不是經常 return 正確的值,經過不同歷練也可能產出意外的結果(又稱作 feature);當然,我們更常 return null 或沒有回傳值。不過身為學生,我們擁有無限的可能去探索與追求,透過不斷的嘗試 return error、return null,我們終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 拓樸 Topology
    拓樸的想法來自於學生可以透過參與 SITCON 年會,拓樸自己的知識,並透過互相交流將會眾、講者、工作人員、社群等與會者建起連結。另外,拓樸的樸字同音字「璞」時常形容學生為原石「璞玉」,透過拓展知識、拓展眼界學生都能有機會擁有不同的未來。
    另外是我很喜歡莫比烏斯環,因為一點小小的改變就能改變事情的本質,拓樸學的經典代表就是莫比烏斯環,這也許能成為主視覺的一些參考
寫完這些發現自己好久沒有認真寫介紹文字,有些地方可能有些卡卡的,希望大家能了解我想傳達的想法。如果表達有任何不清楚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綠葉

Sky Hong <sky...@gmail.com> 於 2023年9月22日 週五 上午1:13寫道: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