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All,
於 2019/8/26,SITCON 2019 議程組進行聚餐後發表此整理,表明我們對於 SITCON 現有體制與問題的評論,並提出我們的看法。文中包含不同人的個人看法。
年會主題
年會主題最初的意義是希望與會者關注某個議題,然而長久以來,如何生出年會主題一直困擾著每一年的籌辦團隊,甚至走向為了找主題而找主題,失去其最原始的意義。同時,未經審慎思考的年會主題也會造成後續籌辦的困擾。另外,一直以來都有質疑的聲音表示年會主題和議程似乎沒什麼關連,雖然其不違反議程組的想法,且不認為是個必須被解決的問題,然而我們也應該去思考究竟年會主題的定位應為何。此外,年會主題也背負著行銷目的與文創主視覺設計的責任,我們認為也應對此有所討論。
對此我們提出一些想法,大致如下。
首先,我們呼籲大家討論,「主題」這個詞彙對會眾而言是否過強烈,以致於無法呈現年會主題實際上在 SITCON 的定位。同時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對於年會主題存在之必要性做討論。
此外我們主張,行銷效果與文創主視覺設計不構成年會主題存在之必要,年會主題亦不應因兩者而有影響,且文創主視覺設計不必與年會主題綑綁。
對於年會主題的處置,我們希望可以廢除之,或是轉為類似 slogan / motto 的存在,僅在於吸引大家注意,而非強烈的影響年會主軸,例如 33C3 的 “Works for Me” 等。
若主題必須留存,我們認為改由先思考 Keynote 想找誰講什麼,再由共通點去找年會主題,並相信會是個比較可行的方法。
我們並不希望再花費無數時間去思索可有可無的年會主題,若有有志之士希望能保留主題,亦可自行提出,我們歡迎各種提議。
Keynote
如上節所述,每年都會遭遇找 Keynote 的困難,且 Keynote 的共鳴程度不如理想,因此我們想對 Keynote 的生成模式進行討論。
首先,我們認為 Keynote 的定位應該是「會眾不一定感興趣,但我們希望他們知道的」,也呼籲大家能針對 Keynote 存在之必要做討論,若把 Keynote 拿掉會有何種影響。
如果決議保留年會主題,則希望針對 Keynote 與年會主題脫勾的可能性做討論,我們認為要達成 Keynote 的目的,並不一定需要和年會主題有必然的相關。或我們可以在找到 Keynote 後再討論是否該由其產出年會主題。
另外,我們提出一個潛在解法:不再主動邀 Keynote,而是改由徵稿,從 CFP 的稿件中找到適合的講題,提升為 Keynote。然而,以 2019 年的稿件來說,我們並不認為有稿件達到 Keynote 高度,故若要使用此法,則需要在發現無足夠品質之稿件後趕緊找人頂替。
實驗性計畫
我們認為,SITCON 有許多問題源自於工人與會眾的界線過於明顯。在大會中,工人與會眾身份刻意區別下,使工人沒有實際參與構築會眾體驗的過程,容易使會眾與工人體驗脫勾,工人不再瞭解為何會眾會想踏進 SITCON 會場,會眾亦不瞭解籌辦團隊對於年會安排的用意。
對此我們提出兩個潛在解法:
大鳴大放計畫
SITCON 可以嘗試,由會眾提案想辦什麼活動,預算多少,想要怎樣的場地,然後經籌辦團隊審核並給大家投票後,交給入選的會眾自行舉辦活動。由此便可以打破工人與會眾的界線,讓會眾也參與籌辦,同時我們希望鼓勵自發地在年會現場舉辦非議程的有趣活動,將 SITCON 打造成一個允許且鼓勵實驗性質活動、競賽、藝術等(例如 Soapbox、到處貼貼紙、開鎖攤位、大地遊戲、裝置藝術 等)發生的舞台,類似於 CCC 自主生出各種有趣東西的氛圍。
日前的 HITCON CMT 2019 已經有 Mini Hardening,由來自日本的會眾在會場舉辦競賽,有很好的成效,故我們相信其為可行的。大鳴大放計畫終極目標在於實現 SITCON 作為中立學生舞台的角色。
Angel 制度
亦源自於 CCC,我們認為籌辦團隊可以適度的放出一些大家都能幫忙的任務給會眾認領,讓會眾也成參與籌辦。我們並不認為其會有很大的成效,但相信其值得嘗試。
此外,我們認為,現有的「聽議程」形式並不是最理想的交流方式,故我們提出納入圓桌會議的形式
圓桌會議
我們希望能將 R3 用來做圓桌討論,讓大家「投稿」想要帶領什麼討論(投稿者為主持人)。在圓桌會議上,所有人都是平等參與討論的,且對於討論內容在不違反 CoC 下不設限。我們相信圓桌會議能強化參與體驗,提升記憶點與互動度,達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最後,我們由衷地感謝所有籌辦團隊的努力,並相信若能對此聲明做深入的討論,必能使 SITCON 更臻完備。
共同發想:William Mou、Wiasliaw、宏宏、西瓜、子期、Katrina、Pellaeon、小b、Denny Huang、Allen Chou
--
這是 Google 網上論壇針對「SITCON:日常」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genera...@googlegroups.com。
如要在網路上查看這項討論,請造訪 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sitcon-general/CALvUbgVvAHParK5pry6V-9hhQw5myKaMUG_4v1OTuDH9bWbz8g%40mail.gmail.com。
事事順心
Hi All,
--
這是 Google 網上論壇針對「SITCON Agenda Committee」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agend...@googlegroups.com。
如要在網路上查看這項討論,請造訪 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sitcon-agenda/CALvUbgVvAHParK5pry6V-9hhQw5myKaMUG_4v1OTuDH9bWbz8g%40mail.gmail.com。
主題是:
All generations, All programmers 全齡駭客
隨著資訊科技日行千里,任何人都免不了受到資訊浪潮的影響。在路上,隨處可見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就連年近耄耋的銀髮族也不例外。滿天都是飛機,滿街都是電腦,如何適應著實影響人類生活的資訊科技,有個好辦法,便是試著去了解它。
除此之外,每個世代的工程師也寫擁有不盡相同的資訊技能,十年前大家還寫著JQuery,現在則是各家框架百家爭鳴;三十年前大家都在用Unix編程,入門門檻極高,現在連小學生都會寫程式,甚至也有給小嬰兒的程式書。究竟有哪些是工程師技能是「世代不同」,又有哪些是「世代相同」的呢?
因此我提出「全齡駭客」為主題,引出兩個主題走向。一是希望能為三歲到九十三歲的解密各類資訊技術,並啟發大眾對於資訊科技的興趣。二是希望能讓各個世代的工程師的技能交互衝擊,將世代的不同與相同介紹給資訊圈知道,使學生們更暸解資訊科技的發展脈絡。
這是 Google 網上論壇針對「SITCON:日常」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genera...@googlegroup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