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all,
我是 SITCON 2026 的總召 柴柴,在這裡想和大家徵求 SITCON 2026 的年會主題提案!
SITCON 的主題牽動許多層面──包括主視覺設計、Keynote 演講與論壇方向──它決定了整屆年會的輪廓與氣氛。無論你想參與籌備或只是會眾,都歡迎分享你對 SITCON 2026 的期待與靈感。
我們預計在零籌召開時討並且收斂主題。在那之前,請先 Reply All(回覆所有人)並且留下你超酷的想法,讓每個人都能同步看到你的想法,完成後請請到共筆留下紀錄,方便大家後續整理與延伸討論。
如何參與
如果你已經有明確提案,請按照下列格式回覆並且到共筆留下一點紀錄:
- 提案名稱:
- 主題的三個關鍵字:
- 主題的意涵:
- 適合作為 SITCON 年會主題的原因:
- 其他想補充的:
如果暫時沒有完整提案,也沒關係!
請丟出 三個最近關注或感興趣的議題,甚至是你最近在看的書、文章、影片都可以,讓我們有更多靈感可以發揮。
請務必記得完成兩件事:
1. 在本郵件按下 Reply All / 回覆所有人 回覆你的想法,這樣你超棒的提案才可以被大家發現
2. 到共筆同步留下紀錄 → SITCON 2026 年會主題提案共筆
---
靈感引導問題
- 最近在研究 / 關注哪些事物或議題,是你希望在 SITCON 跟大家一起討論的?
- 有哪些社會現象或科技趨勢,可能在 SITCON 2026 引起共鳴並延續思潮?
- 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有哪些觀點或訊息,非透過 SITCON 不說不可?
歷代主題(節錄供參考)
2013 無
2014 學生與創新實作
2015 The True Hackers
2016 Let’s Open Source!
2017 Internet for Next Generation
2018 Popular Computer Science
2019 開箱演算法 Algorithm in a Box
2020 #define
2021 算盤的後裔
2022 Cat in a Maze
2024 Human After All
2025 Lines of Flight(逃逸路線)
等不及看到你的提案,一起讓 SITCON 2026 變得既熱情又有想法吧!
過往討論紀錄/參考資料
如果以下檔案沒有存取權,可以參考 SITCON 各式文件存放處說明
SITCON 2021 最後機會:年會主題二選一,需要你的意見 (google.com)
SITCON 2020 議程組檢討文件:論壇與 Keynote 安排因為缺乏主題而難以發想
SITCON 2019 議程組年會結束後討論是否需要年會主題 (google.com)
期待看到你的回覆與共筆紀錄,讓 SITCON 2026 從現在就開始發想!
—
祝 一切平安
柴柴
SITCON 2026 總召
提案名稱:Open is Peace(開源即和平)
主題的三個關鍵字:開源協作、共好文化、技術賦權
主題的意涵:
開源,是和平時期的共學工具;也是衝突時期的韌性基礎建設。
當我們打開一個 GitHub 專案、clone 一份程式碼、發一個 issue、
merge 一個 pull request,我們做的或許不只是貢獻程式碼,
更是在練習:如何在差異中對話,在分歧中共存。
開源的精神是透明與協作——
不因身份背景而限制參與,不因語言不同而封鎖交流。
這樣的文化,使我們能在沒有權威與控制的情況下,仍維持秩序與進步。
從這個角度來看,開源其實是一種和平的建構方式,
一種透過技術共作來緩解不平等、削弱壟斷、強化在地韌性的日常實踐。
在全球高度競爭與割裂的技術版圖中,
我們也觀察到:當技術落差可以被開源彌補,
原本的壓迫者也可能開始重新考慮衝突的風險與正當性;
而當基礎設施建立在開放的知識上,
戰後的修復也不再只能依賴權力者的恩賜,
而是來自社群的共同行動。
有些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問題:
我們是否太習慣依賴封閉系統,以至於忘了什麼是「可修改、可理解、可共作」的技術?
我們在使用開源工具時,有沒有真正參與過它的建立與維護?
在追求速度與效率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忽略了背後的文化與價值?
開源帶來的是什麼?
不只是免費資源、開發速度、學習便利。
它帶來的,或許是一種讓人與人之間可以更好相處的可能性——
即便是完全不同語言、文化與觀點的人,也能透過一段程式碼、
一次討論、一次 commit,慢慢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法。
適合作為 SITCON 年會主題的原因:
1. 現在學生其實還有很多人不明白開源的意義
2. SITCON 本身就是一個開源協作的場域
3. 其實我只是一塊瓦片啦
但正如我所說,我其實是一塊瓦片,歡迎大家一同來討論,有點子就盡量丟,讓我們一起來想讚讚的年會主題吧~
祝 睡眠充足
艾洛
--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un...@googlegroups.com。
如要查看這個討論,請前往 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sitcon/CAOg2W4o8vj6ZcY7rG5Afi8%3DaOgEAzSogrsz3YSqZvJmaO2ychw%40mail.gmail.com。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日常」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genera...@googlegroups.com。
如要查看這個討論,請前往 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sitcon-general/CAK0BdQSet25FmBQ3wvn1RL9ifkFw-9yDQ5ddX33ruL41n3D3dw%40mail.gmail.com。
Hi SITCON 的夥伴們,
我是今年議程組的組員 FKT。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對今年年會主題的點子。
SITCON 的主要群眾是學生,而學生時期往往是我們展開程式之旅、受到啟發的重要階段。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遇過那種在校園裡默默鑽研專案的高手,但身邊能一同分享這份喜悅與交流的朋友卻不多。對我來說,SITCON 則是一個能打破這種孤獨感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盡情討論、交換想法、找到彼此共鳴的同伴。
因此我想提出一個與「共學」相關的主題,希望能讓大家在 SITCON 找到一起成長的力量。以下是具體資訊:
提案名稱: 共築成長(Building Growth Together)
主題的三個關鍵字:學生、成長、共同
主題的意涵:
學生時期是程式學習與自我探索的重要起點。SITCON 提供了一個讓學生能夠彼此交流、分享與嘗試的舞台,在這裡,大家不是孤單學習,而是透過共同參與,一起累積經驗與能量,形塑未來的方向。
適合作為 SITCON 年會主題的原因
SITCON 是許多學生第一次接觸技術社群的契機。透過「共築成長」的意象,可以凸顯 SITCON 在學習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陪伴、支持、並共同見證每位學生的成長。這個主題同時呼應學生社群「分享、合作、學習」的核心精神。
其他想補充的
主題既能讓新手感受到 SITCON 的友善氛圍,也能讓資深參與者回顧自己一路走來的成長,並持續與社群緊密連結。
一句代表年會主題的 Slogan
From learning to sharing, from students to changemakers.
希望這個提案能帶來更多靈感,讓我們在今天的討論中拼湊出更完整、更貼近大家心意的年會主題!
祝 寫扣快樂
FKT
--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日常」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genera...@googlegroups.com。
嗨,各位 SITCON 的夥伴們好,
我是今年的議程組組員,Nathan,看了上面大家的主題,都覺得好強好電,
我也來參一腳,想分享一個我自己在觀察社區那些不太會運用科技的長輩們時,想到的一個主題點子:
## 提案主題名稱
Bridge Beyond Screens
## 主題的三個關鍵字
數位弱勢、共融、科技人性化
## 主題的意涵
在我居住的社區裡面,有一位保全因為不會使用手機傳訊息,只能夠用電話來和住戶溝通,有住戶請他幫忙拍一下自己的機車位,如果是我們這些年輕的人,通常都會選擇用手機拍下來,然後透過 LINE 之類的通訊軟體傳給那位住戶,但這位保全不會使用手機,因此他就只能夠用傳統的相機拍下來,接著怎麼傳呢?不知道。只能夠打電話給那位住戶,讓那位住戶自己來拿照片。
在我身邊,我也看到許多家庭裡行動不便的老人,大多數時間,房子裡只有一位聽不懂中文的外鏞,他們想要吃什麼、買什麼,甚至只是想和人說說話,全都只能透過電話,在晚輩們沒空而沒有接到電話時,他們就只能在家裡乾等著,除了電話,他們沒有其他和外界溝通的管道。
前幾天我看到了這則新聞,內容在說有電腦教師將年長者學不會的畫面公開發成限動,雖然被炎上了,但我在這個新聞裡面看到,就連「付錢」去上課的長輩們都會受到這種恥笑。
老牌電腦培訓公司出包!員工偷拍長輩上課「這能力較差」
平時他們在使用科技和用科技的過程中,究竟承受的是多大的心理壓力?又有多少長輩的需求是因為他們「不敢講」而被我們忽視的?
尤其是近幾年 AI 興起,我們是否可以重新思考如何抹平這份代溝?
「Bridge Beyond Screens(跨域之橋)」寓意用科技、教育與設計思維搭起一座跨越世代鴻溝的橋樑。對我們來說每天使用的手機、雲端服務、AI 助手,是理所當然的生活一部分;但對於長輩或弱勢族群,這些卻像是看得見卻摸不著的魔法。
這個主題呼籲學生工程師與開發者,除了追尋前沿的技術以外,也可以主動關心身邊的弱勢族群與長輩,觀察他們在科技浪潮中被忽略的需求。我們可以運用設計、創意與技術,甚至結合近期興起的 AI,嘗試打造更貼近人性的解決方案。教會長輩使用手機或應用程式,也反思科技自誕生以來帶來的隔閡,並積極思考如何讓它成為連結世代與促進共融的橋樑。
## 適合作為 SITCON 年會主題的原因
我們就是「學生」,或是更廣大的說法——「年輕人」,可以說是運用這些科技黑魔法最厲害的一個人群了,我們有著最好的資源、最強的表達能力,我們有幸在這個年代出生,對這些黑魔法感到習以為常,作為年輕人所發起的年會,我們也許是最適合將技術分享給那些長輩的人們。
—
祝 長命百歲
Nathan
On Wed, Sep 3, 2025 at 10:12 PM 'Yorukot' via SITCON <sit...@googlegroups.com> wrote:
哈囉,各位 SITCONer 好
我是今年的議程組兼開發組組員 Yoru,身為一個開源工作者,我想稍微分享一下最近在開源界看到的困境。
尤其是在前不久看完 Flask 的開發者 Armin Ronacher 發布的 The Life and Death of Open Source Companies (私心建議看看~),對開源界有所感觸所以主題如下:
### 提案主題名稱
源續・共生 Open Source, Ongoing
### 主題的三個關鍵字
開源、永續、共生
### 主題的意涵
每一行程式碼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源精神不僅是技術分享,更是知識傳承。當我們見證 ElasticSearch 被 Amazon 摧殘 、Linux xz 事件暴露供應鏈脆弱性時,這些挑戰恰恰證明開源的重要性。
源續意味著源頭的延續,不是簡單的程式碼複製,而是精神的傳承。共生強調生態系平衡,商業公司與開源社群可以找到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
作為新一代的開發者,我們不只是開源的受益者,更應成為重塑者:建立健康的治理模式、探索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培養下一代開源意識。讓我們主動創造「如何讓開源更好延續」,而非被動擔心開源未來,共同維護這最後的烏托邦。
### 適合作為 SITCON 年會主題的原因
「源續・共生」體現了 SITCON 最珍貴的社群文化,大家樂於獻出心力、共同把事情做好。這個主題鼓勵學生從開源的受益者轉為貢獻者,正如同許多人在 SITCON 找到第一次參與技術社群的契機。
—
祝 開源永續!Yoru
On Wed, 3 Sept 2025 at 21:33, Sky Hong <sky...@gmail.com> wrote: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un...@googlegroups.com。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un...@googlegroups.com。
chilin.h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un...@googlegroups.com。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un...@googlegroups.com。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un...@googlegroups.com。
哈囉各位 SITCON 的夥伴們好,我是今年的議程組員,好冷。
看了大家提出的創意和議題後,也分享一個在這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下想到的小小點子:
## 提案名稱:
Fork the Flow
## 主題的三個關鍵字:
開源共創、數位依賴、協作新生
## 主題的意涵:
Fork the Flow 借用開源開發中的 fork——從現有專案分支出去,創造新可能性的行為——結合 flow,象徵技術的快速演進(如 AI 與社群媒體)且資訊洶湧而至,如洪流般席捲而來。
而學生身處其中,是技術的接受 / 使用者,也是未來的塑造者。在此資訊爆炸的時代,學生常被演算法與社群媒體的“流”挾持,陷入網路成癮等困境。以 fork 來呼籲學生主動介入這股洪流,透過理解技術原理與參與開源專案的創造和維護,分支出新的技術應用,主動引導技術的流向,而非盲目相信網路資訊、AI 後失去思考能力。flow 也隱喻生活和時間的流動,提醒學生在數位及現實中找到平衡。
Fork the Flow 也因此是一個行動號召,激勵人們在開源社群中探索、創新。
## 適合作為 SITCON 年會主題的原因:
Fork the Flow 緊扣 SITCON 學生與開源的核心,呼應開源協作精神,激勵學生從技術使用者轉為創造者,分支創新應用。
## 其他想補充的:
另外想了一個 slogan:”Fork the stream, spark the scheme.”
fork the stream 與主題名稱寓意相似,為了押韻換了個 flow 的相似詞。而 spark the scheme 則意指學生在開源協作中點燃(spark)創新的計畫與構想(scheme)。
—
感謝閱讀,
祝 天天開心
好冷
chilin.h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un...@googlegroups.com。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un...@googlegroups.com。
--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un...@googlegroups.com。
這是 Google 網路論壇針對「SITCON」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sitcon+un...@googlegroup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