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Language]关于求知欲的克制

24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吴彧文

unread,
Dec 18, 2008, 12:18:09 AM12/18/08
to TopLanguage
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然而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个人由于其精力的有限性,必须对想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取舍,分清主次而避免在一些琐碎的,无关的主题上消耗太多精力。
 
但是现在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是具有一定侵入性的,比如你订阅的RSS, 邮件列表等,它们会常常通知你:"嘿,伙计,我这里又有新东西了",于是很有可能某个新鲜的主题又勾引起了你求知的欲望。即是这个主题与你的学习,工作,甚至兴趣一点关系也没有,仅仅是因为"这个东西还蛮有意思,我居然今天才知道,嗯,要学习学习"这个念头就有可能花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即使在求知上也是很贪婪的,一个问题未能完全弄懂总是未免有点意兴阑珊的味道。我的经验是,如果思考一个问题而没有得到结果,那么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大脑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给这个问题分一定的时间片。毫无疑问,这样会干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因为只有专注才能获得最高的效率。如何克制住自己对某些知识主题的求知欲?我想听听各位牛人们的意见。
 
说到牛人,还是一个问题就正是关于牛人们的,当今的网络时代是牛人横行的时代,而且还是没有最牛只有更牛的时代。可以理解地,牛人总会赢得大多数人的尊敬,而牛人的知识结构与学习路线也会影响很多人对知识的取舍。但是客观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和知识背景,牛人们的牛知识可能对自己大有裨益,也有可能完全是琐碎而无用的(只是相对某个个人来说)。那么如何在强大的心理暗示和诱惑--"牛人们的知识是可以让人变牛的知识"--之下,坚持住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路线?如何增强自己对"牛知识"的抗干扰能力?

pongba

unread,
Dec 18, 2008, 2:05:31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我认为吴兄的思考很有道理,这方面的反思也非常有必要。

对此我的观点是:

1. 弄清哪些知识对自己是重要的,分清主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什么知识都想学,结果精力分散之后,反而每门都深入不了。
2. 弄清为什么某个知识对你来说是不重要的,为什么某个知识又是重要的。这不是一个容易分辨得清楚的问题,要弄清一门知识有没有必要去学,必须首先了解它,而又不能花太多时间去了解它,否则就等于是学了这门知识了,一个较平衡的办法是从 wikipedia 下手,上面对于知识的本质、结构、要点整理得很清楚,如果一通 review 了之后发现对自己很有价值,便可以深入了解。否则可以扔掉。
3. 的确有这样一种倾向:即牛人推荐的东西,不管对我有没有用都会忍不住瞄上两眼,我也曾是如此;实际上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领域,但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力,从而能够迅速地判断一门知识的性质,用处(学了之后的收益期望及上下界),所需消耗的时间等,我常用的判断方法就是将知识分成 essential 和 non-essential (尽管这样的区分有些绝对,但能够对大多数场合作出很好的判断),见这里
4. 作为推荐者,应该在推荐的时候给出较详细的理由,让大家可以自行判断对自己是否有价值。

2008/12/18 吴彧文 <aty...@gmail.com>

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然而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个人由于其精力的有限性,必须对想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取舍,分清主次而避免在一些琐碎的,无关的主题上消耗太多精力。
 
但是现在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是具有一定侵入性的,比如你订阅的RSS, 邮件列表等,它们会常常通知你:"嘿,伙计,我这里又有新东西了",于是很有可能某个新鲜的主题又勾引起了你求知的欲望。即是这个主题与你的学习,工作,甚至兴趣一点关系也没有,仅仅是因为"这个东西还蛮有意思,我居然今天才知道,嗯,要学习学习"这个念头就有可能花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即使在求知上也是很贪婪的,一个问题未能完全弄懂总是未免有点意兴阑珊的味道。我的经验是,如果思考一个问题而没有得到结果,那么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大脑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给这个问题分一定的时间片。毫无疑问,这样会干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因为只有专注才能获得最高的效率。如何克制住自己对某些知识主题的求知欲?我想听听各位牛人们的意见。
 
说到牛人,还是一个问题就正是关于牛人们的,当今的网络时代是牛人横行的时代,而且还是没有最牛只有更牛的时代。可以理解地,牛人总会赢得大多数人的尊敬,而牛人的知识结构与学习路线也会影响很多人对知识的取舍。但是客观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和知识背景,牛人们的牛知识可能对自己大有裨益,也有可能完全是琐碎而无用的(只是相对某个个人来说)。那么如何在强大的心理暗示和诱惑--"牛人们的知识是可以让人变牛的知识"--之下,坚持住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路线?如何增强自己对"牛知识"的抗干扰能力?



--
刘未鹏(pongba)
Blog|C++的罗浮宫
http://blog.csdn.net/pongba
TopLanguage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pongba

Kenny Yuan

unread,
Dec 18, 2008, 2:43:18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我认为是不同阶段不同需要吧:
1、在年纪较小的时候,在有大量时间的时候,或者在暂时停止下来寻找兴趣的阶段,可以广泛地涉猎。
2、在加强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深度的阶段,要专门猎取,并且要动手,一定要动手,不要只看不做。

广度和深度的选择,更多地是个人取舍(而且多数还是阶段性的),提醒归提醒,到了做法上,由自己好好把握吧

P.S. 我自己曾经是两个极端都走过,而且还不止一回。现在只好这样自我安慰:把错误都犯一遍也有好处,只要还没gone to far,就当是疫苗了……
我目前的倾向仍然是多打开一些角度。举个例子,chromatology这东西对GUI programming, UE(UX), photography等很有好处;BJJ的训练在遇到不讲理的大猩猩的时候也是很有用的

--
Kenny Yuan
C++, UI, LISP, MMA, Psychology and Automobile.
BLOG: CS巴别塔(Computer Science Babel)
URL: http://blog.csdn.net/yuankaining/


330.gif

战斗暴龙

unread,
Dec 18, 2008, 3:30:54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对于求知欲,我也饱受其苦。
自从开始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我发现,我这家伙接触什么就对什么感兴趣,后来则干脆就不主动接触其他东西。
仅在当前所学依赖于其他知识时才去接触,而且这些依赖知识也分为"只要会用"和"有必要深入"两种情况。
比如,我喜欢编码,也喜欢接触新的语言,因此深入学习了vim,以使得自己能够按需定制,但是写文档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因此latex就只关注些我需要用到的东西。

可能是我整个高中都是一个人自学计算机软件的缘故,那时学校也是比较严的,想找个人请教或讨论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知识来源就是月假回家上网买书,寄到学校,久而久之就行成了"所有资源自含的封闭系统",不喜欢论坛或群之类的东西(我的问题基本都是我自己答的),偶尔看一些牛人的文章,整合到自己的领悟里,整合不了的不再理会,直到某天突然豁然开朗或彻底想不起来。

由于高中误打误撞积累的广度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现在完全可以自己寻找需要的资源,因此也不大会去关注听其他人推荐的东西。一但没有这些输入的干扰,正常的流程被干扰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了。目前我就这一个邮件列表,够了,什么rss,什什某某技术论坛等等全都退了。就象linux安装软件一样,如果用gui工具,会发现很多稀奇古怪的软件,诱惑就是这么来的,相反如果是用命令行的方式,那基本就只安装自己需要的了。

总结起来,在时间比价充足的情况下,广泛的涉猎,然后根据兴趣选择所需要的方向深入,仅当当前所选依赖其他知识时才主动接触其他知识。

不知道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2008/12/18 吴彧文 <aty...@gmail.com>

吴彧文

unread,
Dec 18, 2008, 4:17:26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在时间比价充足的情况下,广泛的涉猎,然后根据兴趣选择所需要的方向深入,仅当当前所选依赖其他知识时才主动接触其他知识。
---- 不错的策略。pongpa 的essential 和 non-essential 分类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判定方式。
不过,做出取舍的判定后,也是需要一定的决断力来实施的. 这就靠各人的素质了。
我还是删掉一些订阅源先,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避免 trivial 的知识的干扰。

Inside

unread,
Dec 18, 2008, 6:38:06 AM12/18/08
to TopLanguage
这个完全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我就不喜欢长时间的专注一项东西,我喜欢这个事情分配5分钟,然后换下一个事情,再下一个事情,如此循环。高中时候生物老师说,一般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只有5分钟,不可能长时间保持;还有居里夫人的故事,她研究间隙是用三角习题来让自己的大脑休息。

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只要定下大框架,在框架范围内的知识是随机访问并学习的,并不在意先后次序;就像造个变形金刚,我不介意是手先造好还是腿先造好。
(所以学院式的教育很不适合我)
我的iGoogle上不停地更新大量rss信息,简单过滤一下,有用的打开看一眼、标记备用,没用的pass。

在这个信息爆炸,随时随地都能接收到海量信息的时代,不管是大量过滤逐渐积累还是少量接收深入扩展,都无所谓,选择适合自己就是了。就像现代的操作系
统,可以并行执行多任务,也能用同样的资源专注于一项任务,看实际情况。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Ren Wenshan

unread,
Dec 18, 2008, 6:42:07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对大猩猩使用armbar?汗,不知道大猩猩不会使用GNP。

看过那本《如何读一本书》之后,我现在如果对什么产生求知欲,就会先对相关书籍
“检视阅读”
一下,如果感觉真的有意思,或者能够提高自身,那么就会深入进去,如果不能进
一步令我产生兴
趣,那么就搁置。如果之后碰到相关问题,也能知道从哪方面入手,所以一定的广
度我觉得是必须
的。

至于深度,我现在还太浅,没资格聊深度的话题。 :-)


Kenny Yuan wrote:
> 我认为是不同阶段不同需要吧:
> 1、在年纪较小的时候,在有大量时间的时候,或者在暂时停止下来寻找兴趣的


> 阶段,可以广泛地涉猎。
> 2、在加强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深度的阶段,要专门猎取,并且要动手,一定要动
> 手,不要只看不做。
>
> 广度和深度的选择,更多地是个人取舍(而且多数还是阶段性的),提醒归提

> 醒,到了做法上,*由自己好好把握吧*
>
> P.S. 我自己曾经是两个极端都走过,而且还不止一回。现在只好这样自我安


> 慰:把错误都犯一遍也有好处,只要还没gone to far,就当是疫苗了……
> 我目前的倾向仍然是多打开一些角度。举个例子,chromatology这东西对GUI
> programming, UE(UX), photography等很有好处;BJJ的训练在遇到不讲理的大
> 猩猩的时候也是很有用的
>

朱涛

unread,
Dec 18, 2008, 8:39:39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信息量如此巨大的今天,随意的一google一百度,你所需要的知识便瞬时呈现在眼前,于是出现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取舍地去选择知识的学习?
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基于一个出发点,即:强调知识的"专",而要弱化知识的"宽"。
1)确定(修正)自己的研究方向
2)确定该研究方向所需要的工具
3)确定学习这些工具所需要的知识
4)确定学习3)中的知识的顺序
5)按照4)中的顺序进行学习
6)指导完成1)中的研究方向
7)回到1)
注:研究方向应无大的变动,否则成本将会很高。
而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于1)如何确定方向和一个坚持的能力。
--
朱涛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基础软件实验室
个人主页:http://sites.google.com/site/towerjoo
个人博客:http://topman.javaeye.com
Stephen Leacock  - "I detest life-insurance agents: they always argue that I shall some day die, which is not so."

2008/12/18 吴彧文 <aty...@gmail.com>

Kenny Yuan

unread,
Dec 18, 2008, 9:02:03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其实俺更喜欢rear naked choke,只是没机会用,呵呵,也不敢用。练了三年多了,托rickson和fedor的福,一直很平安,就一次被人打了,但只用了几个one-two combination就解决了,也没机会去choke……

2008/12/18 Ren Wenshan <renw...@gmail.com>

对大猩猩使用armbar?汗,不知道大猩猩不会使用GNP。

Shuguang Yang

unread,
Dec 18, 2008, 9:30:08 AM12/18/08
to TopLanguage
这让我想起了Jobs的Connecting the dots
按自己兴趣深入的学习一种或向种知识,应该总会有用处的,也许当时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
当然,我们所处的时代跟老乔那个时代不同,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但是能学有兴趣的东西什么时候都是件愉快的事
而一个人感兴趣的东西应该都是在一个知识体系里面,或者说应该总会有相关性

战斗暴龙

unread,
Dec 18, 2008, 9:58:08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这不见得,编程和心理学就不是一个知识体系的,相干性也不总是很强。
不过,从更高的"学问"的角度讲,我也认为知识之间总是有关联的。

2008/12/18 Shuguang Yang <iya...@gmail.com>
而一个人感兴趣的东西应该都是在一个知识体系里面,或者说应该总会有相关性


pongba

unread,
Dec 18, 2008, 10:04:27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2/18 战斗暴龙 <yoshua....@gmail.com>

这不见得,编程和心理学就不是一个知识体系的,相干性也不总是很强。
不过,从更高的"学问"的角度讲,我也认为知识之间总是有关联的。

当年经济学家也认为经济学和心理学没什么瓜葛,结果呢,近代经济学和心理学正在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一个硕果累累的领域便是行为经济学。

实际上,项目管理方面的东西很多地方都是心理学问题。

pongba

unread,
Dec 18, 2008, 10:06:25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2/18 pongba <pon...@gmail.com>



2008/12/18 战斗暴龙 <yoshua....@gmail.com>

这不见得,编程和心理学就不是一个知识体系的,相干性也不总是很强。
不过,从更高的"学问"的角度讲,我也认为知识之间总是有关联的。

当年经济学家也认为经济学和心理学没什么瓜葛,结果呢,近代经济学和心理学正在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一个硕果累累的领域便是行为经济学。

实际上,项目管理方面的东西很多地方都是心理学问题。

心理学由于是关于人类思维的科学(广义,包含认知科学、问题求解科学、社会心理学、等等等等),所处的层面很"底层",所以与很多学科都是有关系的。

王宁

unread,
Dec 18, 2008, 10:17:02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知识和信息很难区分。个人以为,现在的社会,称"信息爆炸"比"知识爆炸"更妥。

求知欲和好奇心恐怕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前者有明确的目的,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和综合,以得出自己的结论(知识);后者仅仅停留在"有趣"的层面上,往往是被动的接收,既没有目标也没有(有价值的)结果。猎奇不见得是坏事,因为我们的兴趣常常是求知的起点。但如果只是猎奇,个人能力恐怕很难提高。

比如网上新闻和RSS,大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充其量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或为饭后谈资,却很难成为我们知识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看新闻逛论坛和刷RSS只是消磨时间的手段,与看弱智电视节目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看似相同的行为,背后的心态可能并不一样,结果也不同。就好比说,有人把《金瓶梅》当作经典文学,也有人看成色情读物——后一类人恐怕猎奇的心态甚于求知。同样是读RSS,有人一扫而过,有人却能纳百家言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比如说邮件列表和论坛回复,有逻辑的原创发言——不论对错——都可以看成求知的行为;而简单灌水和争吵只会对讨论起反作用。我以为,区分求知和好奇的关键是目的和结果。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常常混淆求知和好奇。诚如钱钟书所言:"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成创作才华。" 我也总是把自己的好奇心错认为求知欲,并沾沾自喜。现在想来,多少有些虚度光阴。

我现在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排序。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知道什么做什么,然后对行动排序以最大话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所以,我把GReader列表从数十个减少到了十个出头,并且每天只在工作之外的时间看一次,快速跳过没有价值的条目。邮件列表也只看那些我曾经思考过或者愿意思考的标题,并且留出时间把想法写下来。信息多了不是坏事,但分辨轻重缓急就很重要了。

----------------

题外话:经济学很有用。用经济学的观点(价值,比较优势,投资回报,边际效用,等等)来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结论常常更加清晰和实用。

2008/12/18 吴彧文 <aty...@gmail.com>

hayate

unread,
Dec 18, 2008, 11:59:59 A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谢谢 写的真好 一针见血 受益匪浅
看来我也是混淆了求知和好奇的人

2008/12/18 王宁 <nwan...@gmail.com>

战斗暴龙

unread,
Dec 18, 2008, 8:18:50 P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除了兴趣,这也是我学心理学的主要原因

2008/12/18 pongba <pon...@gmail.com>

吴彧文

unread,
Dec 18, 2008, 8:20:12 P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王兄关于求知欲和好奇心论述对我很有启发。
我想讨论一下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有这样一些信息,比如关于某个算法的讨论,关于某个数学分支或者某个物理分支的讨论等,不但不浅薄,而且还是相当有深度的。它豪无疑问地会有助于提高你的知识广度和思维能力,并有一定概率地会被应用到实际工作或学习研究当中。按照pongba的分类法,这些信息似乎有一定的概率属于essential,又有一定的概率属于non-essential的。这似乎有点赌博的意味。不知道跟经济学上的投资回报问题有没有关联。

 
2008/12/18 王宁 <nwan...@gmail.com>

supern lee

unread,
Dec 18, 2008, 8:39:26 P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边际效益递减作用显现出来了吧。

感觉像以前读《穷爸爸富爸爸》时的情形,像刚毕业时有创业激情的同学看愈世伟,李安讲座时候的情形

nemo

unread,
Dec 18, 2008, 8:51:46 PM12/18/08
to TopLanguage

On 12月18日, 下午9时39分, "朱涛" <zhutao.is...@gmail.com> wrote:

> 而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于1)如何确定方向和一个坚持的能力。
另外附加一个问题,如何平衡工作需要与个人兴趣的需求。

战斗暴龙

unread,
Dec 18, 2008, 10:01:19 P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我的看法是:
问题1:
既然是求知欲,其方向大体由兴趣驱动,因此方向很容易确定。而且如果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干扰,相信兴趣会一直坚持下去。
如果能有心理学和"领域问题"的广度做保证,则可以不断的反问自己,"我所做的是不是我想做的"
比如:很多年幼的人想学黑客,但却仅限于满世界寻找弱智的工具,这显然偏离的期望的方向。
如何矫正,可以自己花点时间在广度上寻找,省事一点的可以咨询牛人。

问题2:
这个就是导致产生问题1的原因了,我还没有工作经验,不知道。
我自己的经历是:在学校经常跟老师一起做项目,结论是:由于"老师有老师的固定时间,学生也有学生的固定时间,所做的事有太多客观不确定因素"而导致进度缓慢,但是又不能自己开始其他项目,这种"活锁"导致我干脆就不参加了。

2008/12/19 nemo <moremo...@gmail.com>

pongba

unread,
Dec 18, 2008, 10:36:36 P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2/18 王宁 <nwan...@gmail.com>

知识和信息很难区分。个人以为,现在的社会,称"信息爆炸"比"知识爆炸"更妥。

求知欲和好奇心恐怕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前者有明确的目的,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和综合,以得出自己的结论(知识);后者仅仅停留在"有趣"的层面上,往往是被动的接收,既没有目标也没有(有价值的)结果。猎奇不见得是坏事,因为我们的兴趣常常是求知的起点。但如果只是猎奇,个人能力恐怕很难提高。

比如网上新闻和RSS,大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充其量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或为饭后谈资,却很难成为我们知识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看新闻逛论坛和刷RSS只是消磨时间的手段,与看弱智电视节目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看似相同的行为,背后的心态可能并不一样,结果也不同。就好比说,有人把《金瓶梅》当作经典文学,也有人看成色情读物——后一类人恐怕猎奇的心态甚于求知。同样是读RSS,有人一扫而过,有人却能纳百家言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比如说邮件列表和论坛回复,有逻辑的原创发言——不论对错——都可以看成求知的行为;而简单灌水和争吵只会对讨论起反作用。我以为,区分求知和好奇的关键是目的和结果。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常常混淆求知和好奇。诚如钱钟书所言:"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成创作才华。" 我也总是把自己的好奇心错认为求知欲,并沾沾自喜。现在想来,多少有些虚度光阴。

我现在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排序。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知道什么做什么,然后对行动排序以最大话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所以,我把GReader列表从数十个减少到了十个出头,并且每天只在工作之外的时间看一次,快速跳过没有价值的条目。邮件列表也只看那些我曾经思考过或者愿意思考的标题,并且留出时间把想法写下来。信息多了不是坏事,但分辨轻重缓急就很重要了。

----------------

题外话:经济学很有用。用经济学的观点(价值,比较优势,投资回报,边际效用,等等)来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结论常常更加清晰和实用。

我也是来赞的!:) 摘抄摘抄

jiang li

unread,
Dec 18, 2008, 10:46:06 P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最新的三联生活周刊上的一篇文章,网上找到了它的节选。有一句话挺有意思的:"人们有一个严重的误解,问题不是信息超载,而是获取信息的途径超载。"




数字时代的信息激增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的封面故事说,2007年,为了制定数字化时代的战略规划,美联社雇用一个研 究公司,对世界各地年轻人消费新闻的习惯做深入研究。这一研究的主要发现是,很多年轻消费者渴望深度新闻,但不能或不愿去寻找。新闻的充足和选择的丰富性 并不会必然转化成更好的新闻环境,该项研究的参与者表现出新闻疲劳的症状,信息超载和糟糕的新闻体验让他们疲惫不堪。新闻疲劳让很多人感到无助,他们越是 感到被淹没,付出的搜寻努力就越少。
  年轻人承载了过多的新闻不应该让人感到惊奇。信息时代就是以其产出来定义的,我们生产的信息远超出我们的 应付能力,更不用说去吸收了。在数字时代之前,信息受限于我们的获取能力,出版受限于纸张和运输成本,广播受限于能够得到的频率和广播时间。网络却拥有接 近零成本的无限能力,现在有7000多万个博客和1.5亿个网站,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小时近1万个的速度增加,全世界每天发送2100亿个电子邮件。我们即 将进入艾字节时代,5个艾字节(Exabyte)相当于3.7万个国会图书馆的信息量。2006全年,全世界就生产了160艾字节的数字数据,是已有全部 书籍信息量的300万倍。到2010年,这一数字会增加至988。我们正在被信息淹没、掩盖。
  但没有上下文的信息是没有意义的,它不能增长读者的见闻,反而让消费者感到失落。美联社的研究报告中说,新闻疲劳让消费者感到无法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不像以前那样能够加以控制和选择。当新闻使他们疲劳时,他们就被动接受,而非积极寻找。
   我们的文化是一种多任务文化,在一段时间内尽可能做几种事情,开车时打手机,开会时查看电子邮件,吃饭时看电视。玛吉·杰克逊在《注意力分散》一书中 说:"多任务是把效率、狂乱的行动、高机动性视为成功途径的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愿意像醉鬼一样开车,或慌乱地工作,虽然可能会使自己丧命。"认知 心理学家们指出,人类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虽然我们竭尽全力,当我们同时做一件以上的事情时,效率就会变低,且更加容易出错。这是因为多任务实际上是分 散注意力的过程,在各种任务之间来回切换。
  获取新的信息需要集中注意力,包括忽视干扰。认知神经学家、《满满当当的大脑》一书的作者克林伯说:"如果我们不集中注意力,我们就记不住。"换言之,注意力是学习的关键组成部分。
   研究注意力的专家迈克·波斯纳解释说,注意力是一个包含三个网络的系统——警觉、定向和执行。警觉指注意信息所必需的意识状态,定向是我们对动作、声音 等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执行是注意力的最高级别的网络,我们对意识加以控制。在准备考试或读小说时,我们用执行性的注意力来指引和保持我们的注意,以及阻 止我们对其他干扰性刺激做出反应。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充满信息的环境对注意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现在信息争相输入我们的大脑,导致我们无法吸 收。大脑适于思考、分析和创造,如果只是对刺激做出反应,它就无法深入。网站上的文章、标题、视频、音频太多,使人无法集中注意力。"在网络信息下生活和 工作,就像观看一位消防员试图用汽油来灭火。如果你的网页很难懂,加上一个别的网页的链接。如果帮助系统太麻烦,添加一个'如何使用帮助'。如果在这里找 不到答案,那就点遍另外1000个网页。"为了吸引注意力,新闻媒体增加更多的内容和专题——博客、跟记者实时聊天、视频和音频、幻灯片。这些东西质量都 很高,但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难题。巴里·施瓦茨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说,太多选择会成为一种负担,选择的自由最后变成了选择的专制。

                     网络阅读的特点

   很多人担心,上网时人们无法深度阅读。报纸设计专家玛里奥·加西亚说:"报纸是我们阅读的东西,网络是我们操作的东西。"报纸的网站无力吸引受众去做使 用和操作之外的事情,比如教育。尼尔森说:"把网络比做学校不合适,因为你可以强迫孩子上学,但不能强迫人们去访问某个网站,所以你必须把它做得更有吸引 力。"他认为,我们应该接受网络不适合深入阅读这一事实,而用书籍和杂志弥补这一不足。
  网络时代的一个特点是,信息激增的同时,人们的职业和 兴趣也变得越来越特别。人们通过个人主页、新闻订阅、电子邮件提醒及特殊兴趣出版物获取新闻,这意味着共同拥有的公共知识在缩小,我们接触对立观点的可能 性也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作用变得更重要。随着社会的碎片化,记者可以充当重要的社会黏合剂,让我们继续至少部分是一个共同体。记者们提供一个宏 大的整体图景,记者的工作不是注意某一个领域,而是报道所有对某一事件有影响的不同领域。
  还有一些人认为网络对人们获取信息来说起的是正面作 用。2007年,美国波因特学院发布了眼球跟踪研究的结果,该项目研究读者如何阅读报纸的印刷版和网络版。4个城市的582名经常阅读报纸的人被选中作为 研究对象,主要从网上获取新闻的人被分为一组,阅读印刷报纸的被分在另一组,在他们阅读时,有摄像机追踪他们的视网膜。
  研究结果说,网络读者 在选择报道时很挑剔,但是一旦找到了他们想读的,他们比阅读印刷版的人看得更多,不管报道有多长。网络读者并不匆忙或者分心,他们的心跳很稳定。这一研究 证明,网络能够发布不管多长、多复杂的报道。它也证明,人们仍然对大篇幅报道感兴趣,哪怕是那些选择在网上获取新闻的人。
  即使是认为网络影响 使用者的行为的尼尔森,有时也会在他自己的网站上贴出长文章、内容复杂的论证性文章。他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他的读者受过一定的教育,对他的文章的主题感 兴趣,这会驱使他们在他的网页上停留很长时间,去看看他说些什么。他知道网络的力量,但不会让网络把他想跟别人交流的东西排除在外。"网络会影响人们的行 为,但对我们的目的来说,更有帮助的应该是,反过来想人类行为会影响网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阅读报纸的冲动同样可以用于网络。"
  柯蒂斯·布 雷纳德说:"人们有一个严重的误解,问题不是信息超载,而是获取信息的途径超载。在印刷媒体出现前,一天内可以得到的信息就超过了人们的跟踪能力,超出了 记者的处理能力。只是由于今天的记者和读者有了更多获取新闻和信息的途径,所以更加需要对信息加以过滤,以及用别的工具帮助我们组织和应对信息洪流。"
   现在已经有了大量管理信息的工作,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和维护。收藏夹这一功能最简单,但很强大。问题是收藏网页太容易了,以至于很多人忘了去管理。整洁 的收藏夹、RSS订阅和邮件订阅能创造出惊人的效率,只是每个月要花几小时的时间删除不想要的条目、对新的条目加以分类。"全面的RSS、电子邮件订阅应 该是对收藏夹的补充。三者中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用处,我喜欢让它们重叠,用这三个途径从每个网站接收信息。这看起来是加深了信息过载,但其实可以把新闻的丛 林变成易于穿越的整齐的花园。你只需不时修剪一下篱笆。"

2008/12/19 pongba <pon...@gmail.com>

up duan

unread,
Dec 18, 2008, 11:24:18 PM12/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首先声明,我说的全是题外话,有抬杠的嫌疑,大家不必认真。

2008/12/18 王宁 <nwan...@gmail.com>

知识和信息很难区分。个人以为,现在的社会,称"信息爆炸"比"知识爆炸"更妥。
既然很难区分,你是怎么区分的?为什么要称作信息而不是知识?信息和知识都是怎么定义的?我确实是想知道你的想法,虽然我也挺同意你的观点的,但是我还是不能知道你的定义是什么。

求知欲和好奇心恐怕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前者有明确的目的,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和综合,以得出自己的结论(知识);后者仅仅停留在"有趣"的层面上,往往是被动的接收,既没有目标也没有(有价值的)结果。猎奇不见得是坏事,因为我们的兴趣常常是求知的起点。但如果只是猎奇,个人能力恐怕很难提高。
这儿似乎给出了知识一个属性的描述,但不知道是主要属性还是次要属性?
好奇心是求知欲的起点。并且好奇心跟猎奇似乎也是两码事,类似于洁净和洁癖的区别。没有目的也未必是坏事,不深究也未必就不好,诸葛亮不是自述:吾幼好读书,不求甚解。

比如网上新闻和RSS,大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充其量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或为饭后谈资,却很难成为我们知识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看新闻逛论坛和刷RSS只是消磨时间的手段,与看弱智电视节目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看似相同的行为,背后的心态可能并不一样,结果也不同。就好比说,有人把《金瓶梅》当作经典文学,也有人看成色情读物——后一类人恐怕猎奇的心态甚于求知。同样是读RSS,有人一扫而过,有人却能纳百家言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比如说邮件列表和论坛回复,有逻辑的原创发言——不论对错——都可以看成求知的行为;而简单灌水和争吵只会对讨论起反作用。我以为,区分求知和好奇的关键是目的和结果。
我倒是更愿意从时间上区分这两者,好奇心在前一阶段提供动力,为以后酝酿和发酵自己的体系提供大量的原料,而后期的思考一方面依赖于清晰的逻辑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依赖于原料的多少哦。从这一方面来说,求知欲其实是好奇心在形成知识体系之后的表现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常常混淆求知和好奇。诚如钱钟书所言:"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成创作才华。" 我也总是把自己的好奇心错认为求知欲,并沾沾自喜。现在想来,多少有些虚度光阴。

钱钟书说的是自己,同时后面还有一句啊:或许创作才能原本就是创作冲动。
 

kamala

unread,
Dec 19, 2008, 12:46:59 AM12/19/08
to TopLanguage
两个字:思考

pongba

unread,
Dec 19, 2008, 12:55:38 AM12/1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2/19 kamala <yanghu...@gmail.com>
两个字:思考

的确什么东西都可以用"思考"来概括,然而"思考"两个字却本身并没有告诉你怎么去思考(如:从什么角度思考)。所以这个泛泛的概括必要,但不充分。

你告诉一个不懂经济学的人如何在日常行为中进行经济上理性的决策,你告诉他说"思考!"。但他不懂价值,比较优势,投资回报,边际效用,机会成本,你叫他如何思考?怎么思考?

你告诉一个不了解思维的谬误的人去"思考"他在股市中的钱为什么亏了,你说"思考!",结果他倒是总结了,但总结出来的全都是 false causation,因为他根本不明白"关联"和"因果"的区别,更不知道什么是随机控制。

如果深入下去,你会发现思考其实是要以知识为基础的。一个出生就智商200的孩子如果不让他学习任何知识,长大之后同样还是不会思考,只能基于对自然界朴素的观察得出一些朴素的结论,后者归根到底还是知识。

思而不学则惘。

Kenny Yuan

unread,
Dec 19, 2008, 1:02:21 AM12/1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这句话看起来的确像个"哲人"所说,但是它对于讨论没有帮助的。因为你这两个字很能总结,但其实又什么都没有说。如果用来后验肯定是灵光的,但没有指导意义。

思考的方法?时间多少?从什么角度?基于什么知识来思考?要不要与别人交换思考的结果?……思考这一行为,实施起来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

John

unread,
Dec 19, 2008, 2:19:53 AM12/19/08
to TopLanguage
抓紧自己所有的时间进行深入而广泛的学习!

知识结构在很多时候是互通的,基本上没有一个绝对与其他知识没有关联的东西,因此,不用害怕把时间浪费在对新事物的学习上,因为通过仔细思考而学到的东
西最终是会在别的地方用到的。

事实上,时间并不那么紧的(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不用担心,知识需要先博而后专。

一点自己的想法而已。

John

unread,
Dec 19, 2008, 2:23:14 AM12/19/08
to TopLanguage

李永均

unread,
Dec 19, 2008, 2:28:07 AM12/19/08
to pongba
支持这种观点,这就象是本科、硕士和博士一样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要求。
 
2008-12-19

luck2009

发件人: John
发送时间: 2008-12-19  15:23:26
收件人: TopLanguage
抄送:
主题: [TopLanguage] Re: 关于求知欲的克制

Yi Yang

unread,
Dec 19, 2008, 3:17:51 AM12/1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记得原来看牛人们讨论信息论的时候,就是好奇心大发,赶紧去找书和paper恶补,结果看了不到十分之一就放弃了,满眼的数学公式和形式化推理,我等还漫游在科普王国,连概率统计是什么都要找狗狗微鸡帮忙的小白之流,恶补就补成了恶心。
 
总结一下,那时的动机是:
1.好奇心。说明了大大们科普很到位,完全勾起了我的欲望;
2.认同感。那时很希望恶补之后就冲锋上阵,和大家一起侃侃而谈信息论的过去将来时,以此证明我已经和小白划清界限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明显动机不纯且逻辑混乱:
 
1.控制力。没有能把好奇心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当时应该做的是粗略的了解一下信息论,然后把它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中。我不需要知道它的具体内容,但我要知道它大致上是做什么的?它的应用层面是什么?如果和我现在的学习方向一致,就去了解它学习它,不能错把好奇心当求知欲。
好奇心是发散的,广度优先
求知欲是收敛的,深度优先
对于"粗略"、"大致"这些模糊的衡量标准,大概就只有自己体会了
 
2.知识焦虑。比如某天上TopLang,发现pongba发了一个帖子讨论x理论,嗯,应该关注一下这个帖子。谁知几个小时后,回帖人数众多,哎呀,怎么这么多人知道啊?我太白了,赶紧去狗狗微鸡一下。如果我不知道,我就被边缘化被孤立了,有点强迫症的味道。其实别人才不会在意你的知识储备。为什么会产生知识焦虑?我也不知道,还渴望大大们能解释一下。
 
3.Big Picture。欲学习知识A,但是发现A的理论基础部分来源于B,而学习B又需要对C、D有一定的了解。本来只是想把照片挂上墙,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在五金店拖着沉重的电锯了。知识是树形展开的,应该如何控制好求知欲,不让其泛化为好奇心,还请哪位大大谈谈控制方法(记得pangba有过一篇讲Big Picture的雄文,我翻翻去)
 
受pongba大大影响,决定目前只了解心理学和数学,其他能省则省(当然,经常是两只脚已经陷进知识泥潭里面了才回过神来,哦,这不是我当前必须了解的)
 
胡言乱语了几句哈。

pongba

unread,
Dec 19, 2008, 3:39:39 AM12/1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2/19 Yi Yang <sprite...@gmail.com>

2.知识焦虑。比如某天上TopLang,发现pongba发了一个帖子讨论x理论,嗯,应该关注一下这个帖子。谁知几个小时后,回帖人数众多,哎呀,怎么这么多人知道啊?我太白了,赶紧去狗狗微鸡一下。如果我不知道,我就被边缘化被孤立了,有点强迫症的味道。其实别人才不会在意你的知识储备。为什么会产生知识焦虑?我也不知道,还渴望大大们能解释一下。

不仅是你,我也常常看到组里面有很多人讨论我不了解的领域,比如最近讨论嵌入式上的内存架构的。人不能精通所有领域,所以如果仅仅因为别人讨论就去钻,会导致精力发散,这边学一点那边学一点,每门都知道一点,结果每门都不比那个领域的牛人强,于是自己就完全可被各个领域的精专人才替代了。一句话:没有形成自己的领域优势,没有形成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随便哪个领域,如果你真正去看一下的话,都有一堆人在讨论,那难道意味着每门领域我们都该去凑上去学吗。显然行不通。

前阵子孟岩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个人技能组合的不可替代性,对于什么样的组合具有不可替代性,没有深入分析,这里刚好想起来,说说我的看法,我相信以下组合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可替代性的:

1. 一个专业子领域的精通(真正的从上到下的精通)。——这个应该不用我过多解释吧?
2. 适用于所有领域的思维方法:例如,Problem Solving 的思维,大局观的思维,经济学视角的思维,判断力,决策方法,创新思维。
3. 学习能力。——这个似乎也不用赘述。
4. 性格要素:专注、持之以恒、乐观...

我自己也在实践这一组合,虽然我看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经济学,但是我仍然有一个核心的目的,就是用他们来指导我所从事的领域中的 问题求解、决策判断,等等。而同时,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本身强化了学习的能力(总学自己熟悉的领域是不能强化学习能力的)。

bneliao

unread,
Dec 19, 2008, 6:01:01 AM12/19/08
to TopLanguage
写得非常的好,在上人工智能导论的时候老师就讲到过“数据,信息和知识”,现在的确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对个人来说,在一段时间内,知识是相对比较
均衡的,很多的信息(或书籍)只是重复的组合解释同样的知识,好一点是从一个相对新的角度解释知识。当然更多的是对一些现象的报道。。。。

On 12月18日, 下午11时17分, "王宁" <nwang1...@gmail.com> wrote:
> 知识和信息很难区分。个人以为,现在的社会,称"信息爆炸"比"知识爆炸"更妥。
>
> 求知欲和好奇心恐怕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前者有明确的目的,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主动
> 加工和综合,以得出自己的结论(知识);后者仅仅停留在"有趣"的层面上,往往是被动的接收,既没有目标也没有(有价值的)结果。猎奇不见得是坏事,因为我们的兴趣常常是求知的起点。但如果只是猎奇,个人能力恐怕很难提高。
>
> 比如网上新闻和RSS,大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充其量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或为饭后谈资,却很难成为我们知识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看新闻逛论坛和刷RSS只是消磨时间的手段,与看弱智电视节目没有什么区别。
>
> 但是,看似相同的行为,背后的心态可能并不一样,结果也不同。就好比说,有人把《金瓶梅》当作经典文学,也有人看成色情读物——后一类人恐怕猎奇的心态甚于求知。同样是读RSS,有人一扫而过,有人却能纳百家言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比如说邮件列表和论坛回复,有逻辑的原创发言——不论对错——都可以看成求知的行为;而简单灌水和争吵只会对讨论起反作用。我以为,区分求知和好奇的关键是目的和结果。
>
>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常常混淆求知和好奇。诚如钱钟书所言:"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成创作才华。"
> 我也总是把自己的好奇心错认为求知欲,并沾沾自喜。现在想来,多少有些虚度光阴。
>
> 我现在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排序。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知道什么做什么,然后对行动排序以最大话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所以,我把GReader列表从数十个减少到了十个出头,并且每天只在工作之外的时间看一次,快速跳过没有价值的条目。邮件列表也只看那些我曾经思考过或者愿意思考的标题,并且留出时间把想法写下来。信息多了不是坏事,但分辨轻重缓急就很重要了。
>
> ----------------
>
> 题外话:经济学很有用。用经济学的观点(价值,比较优势,投资回报,边际效用,等等)来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结论常常更加清晰和实用。
>

> 2008/12/18 吴彧文 <atyu...@gmail.com>

pongba

unread,
Dec 19, 2008, 9:37:57 AM12/1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玩聚创始人郑昀对此的方法。

来源: http://blog.csdn.net/zhengyun_ustc/archive/2008/12/19/3560719.aspx

对于TopLanguage讨论的《关于求知欲的克制》提出的问题,相信每一个好奇心旺盛的人都会遇到,我的基本原则是:

看到一个新鲜事物、新鲜观点或新鲜工具:

首先大脑中建立两个checklist缓存队列:紧急队列,悠闲队列,队列长度维持在7以内。

1、确定此事物是我的工作以内还是以外;
        1.1、工作以内,看和短期工作目标相关,还是长期目标相关;
                 1.1.1、短期目标相关的话,立刻check其他blogger/tweet是否有更多的推荐评语,以确定是否上手去实践;如果推荐并不多或评价不高,则放入悠闲队列,否则压入紧急队列;
                 1.1.2、长期目标相关的话,放入悠闲队列。

        1.2、工作以外,属于我的兴趣之内的事物,考量此事物的继续深入进去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1.2.1、机会成本不高的话,立刻check google以寻找相关的书籍或文档进行浅阅读,确定是一个好方向的话,压入紧急队列,否则放入悠闲队列;
                 1.2.2、机会成本高的话,放入悠闲队列。

2、如果多次看到权重比较高的blogger推荐,可将事物从悠闲队列移动到紧急队列。

3、如果待排队的紧急队列中事物,又看到权重较高blogger作出负面评价,移动到悠闲队列,甚至踢出两个队列。

举例:

2003年接触到脑图和六顶思考帽,由此需要学习一系列的思考方式和软件,机会成本较大,于是放入悠闲队列。但很快接二连三地遇到推荐,进行浅阅读之后,于是移动到紧急队列中处理。

同样,对于GTD,与工作相关,有多个权重较高的blogger集中推荐,于是放入紧急队列,但进行浅阅读后,发觉对自己用处不大,而又需要一系列的行为调整,所以彻底从队列中移除。

王宁

unread,
Dec 19, 2008, 9:10:05 PM12/1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2/18 up duan <fix...@gmail.com>

首先声明,我说的全是题外话,有抬杠的嫌疑,大家不必认真。

2008/12/18 王宁 <nwan...@gmail.com>
知识和信息很难区分。个人以为,现在的社会,称"信息爆炸"比"知识爆炸"更妥。
既然很难区分,你是怎么区分的?为什么要称作信息而不是知识?信息和知识都是怎么定义的?我确实是想知道你的想法,虽然我也挺同意你的观点的,但是我还是不能知道你的定义是什么。
好问题。我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也许它们的动名词搭配不同能提供一些线索:掌握知识,学习知识;收集信息,接收信息,了解信息。我的想法中,知识应该是信息(包括经验等等)经过加工整理后的产物。仅仅收集或者被动接收信息而不进行思考加工就无法获得知识,算不上求知。


求知欲和好奇心恐怕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前者有明确的目的,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和综合,以得出自己的结论(知识);后者仅仅停留在"有趣"的层面上,往往是被动的接收,既没有目标也没有(有价值的)结果。猎奇不见得是坏事,因为我们的兴趣常常是求知的起点。但如果只是猎奇,个人能力恐怕很难提高。
这儿似乎给出了知识一个属性的描述,但不知道是主要属性还是次要属性?
不知道。我只是试图找到它们的区别。也许还有别的特征。

好奇心是求知欲的起点。并且好奇心跟猎奇似乎也是两码事,类似于洁净和洁癖的区别。没有目的也未必是坏事,不深究也未必就不好,诸葛亮不是自述:吾幼好读书,不求甚解。
第一句同意。第二句基本同意。第三句无法讨论。第四句听说过,不相信。 


比如网上新闻和RSS,大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充其量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或为饭后谈资,却很难成为我们知识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看新闻逛论坛和刷RSS只是消磨时间的手段,与看弱智电视节目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看似相同的行为,背后的心态可能并不一样,结果也不同。就好比说,有人把《金瓶梅》当作经典文学,也有人看成色情读物——后一类人恐怕猎奇的心态甚于求知。同样是读RSS,有人一扫而过,有人却能纳百家言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比如说邮件列表和论坛回复,有逻辑的原创发言——不论对错——都可以看成求知的行为;而简单灌水和争吵只会对讨论起反作用。我以为,区分求知和好奇的关键是目的和结果。
我倒是更愿意从时间上区分这两者,好奇心在前一阶段提供动力,为以后酝酿和发酵自己的体系提供大量的原料,而后期的思考一方面依赖于清晰的逻辑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依赖于原料的多少哦。从这一方面来说,求知欲其实是好奇心在形成知识体系之后的表现
我试图区分两种人:有好奇心但不求知的人,和认真思考的人。至于由好奇而求知,本是好事,不在讨论之列。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常常混淆求知和好奇。诚如钱钟书所言:"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成创作才华。" 我也总是把自己的好奇心错认为求知欲,并沾沾自喜。现在想来,多少有些虚度光阴。

钱钟书说的是自己,同时后面还有一句啊:或许创作才能原本就是创作冲动。
呵呵,这句话的确引错了。谢谢。但我还是觉得它们("冲动当才华"和"好奇当求知")之间有类比,很容易说明我的想法。

王宁

unread,
Dec 19, 2008, 9:37:00 PM12/1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先明确一点,我所指的是借用经济学的观点看问题,而不是定量分析。

如果手里有两篇论文要看,我会先选择更可能应用到工作或者学习中的。我更看重的是机会成本,即"我如果因为读A而不能读B,我可能损失什么?" 如果仅此一篇别无选择,那更好办,"如果因为读这篇论文而没有看电视或者上网,我会损失什么?"

另一个是关于你说的概率。这里的概率并非客观,而是主观估计。估计的准确与否取决于信息的多少。所以减少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收集有效信息。如果请教了老师同学领域大牛还是没有人能告诉你答案,那恐怕也只能赌博了,呵呵。

2008/12/18 吴彧文 <aty...@gmail.com>

吴彧文

unread,
Dec 19, 2008, 11:46:34 PM12/1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赞一下,一个具有很高可行性的实践方式,赶紧Note下来。

2008/12/19 pongba <pon...@gmail.com>

hayate

unread,
Dec 20, 2008, 8:28:46 AM12/2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很有操作性。
顺便问一下,各位都用哪种todo list以及提醒工具,最好是能在各种客户端同步的

2008/12/19 pongba <pon...@gmail.com>

吴彧文

unread,
Dec 20, 2008, 8:46:04 AM12/2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iGoogle 的to-do List 小工具就还蛮好用的

2008/12/20 hayate <haya...@gmail.com>

pongba

unread,
Dec 20, 2008, 9:24:12 AM12/2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rainlendar ,因为我需要桌面版的,不是每时每刻在线。

邮件回复reminder则用 gmail labs 里面内建的 task list

2008/12/20 hayate <haya...@gmail.com>
顺便问一下,各位都用哪种todo list以及提醒工具,最好是能在各种客户端同步的

张沈鹏

unread,
Dec 20, 2008, 10:37:28 AM12/2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我觉得

思考 就是 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怎么用我知道的东西到达目的

学习 就是 看看我不知道 但是可能有帮助的东西

学习 分针对性的学习 和 扩大视野的学习

针对性的学习 固然 高效 , 能迅速应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但是 扩大视野的学习 虽然 很可能是浪费时间 但也很有可能 让你眼前一亮 , 给出更好是思路或启发 让你走出定势

"""因为只有专注才能获得最高的效率"""

这种说法我认为是倾向于近期的收益,而淡化的潜在的收益.

在目标清晰的前提下,不妨多看看,多了解一些东西,然后一定要留出时间来思考这些东西,
怎么才能唯我所用,我有那些地方可以去实战这些技能.

"好读书,不求甚解"

是我比较喜欢的学习态度.

nemo

unread,
Dec 20, 2008, 9:18:28 PM12/20/08
to TopLanguage

On 12月19日, 下午10时37分, pongba <pon...@gmail.com> wrote:
> 转玩聚 <http://it.ju690.com/>创始人郑昀 <http://blog.csdn.net/zhengyun_ustc/>对此的方法。


> 看到一个新鲜事物、新鲜观点或新鲜工具:
>
> 首先大脑中建立两个checklist缓存队列:紧急队列,悠闲队列,队列长度维持在7以内。
>

> 刘未鹏(pongba)
> Blog|C++的罗浮宫http://blog.csdn.net/pongba
> TopLanguagehttp://groups.google.com/group/pongba

pongba的这个提法让我想起了某次培训提起的一个时间管理方法。
找了个介绍的连接

http://www.yeelang.com/article/manage/time.html

中间的图就是想表达的意思,加上一定的执行力。

虽然有点偏题,转换下思路方法可以参考。

cpper

unread,
Dec 20, 2008, 9:18:19 PM12/20/08
to TopLanguage
我也是看见什么就对什么感兴趣,什么都想知道,
反而自己的专业书看的却少了很多...
我都有些怀念没有网络的时代了...

战斗暴龙

unread,
Dec 20, 2008, 10:48:58 PM12/2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这个情况应该还有一个现象:其中一些"非主干"的兴趣很容易被其他"非主干"兴趣取代(也许就不能被称为兴趣了)。

2008/12/21 cpper <chend...@gmail.com>
我也是看见什么就对什么感兴趣,什么都想知道,
反而自己的专业书看的却少了很多...
我都有些怀念没有网络的时代了...

Eole

unread,
Dec 21, 2008, 12:52:07 AM12/21/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我认同张沈鹏的观点。

"求知欲的克制",这里的"克制"一词,说明了咱们人类果然是唯一的、可以通过克制自我来实现特定收益目标的理性动物。但是,仅仅是成为一部精于计算的机器是不足够的。那些所谓non-essential的知识,往往是方法论、大方向甚至是战略层次的知识,能教会我们如何批判、分辨、高屋建瓴地去学习essential的知识。

做技术,就应该以做学问的高度去做。


2008/12/20 张沈鹏 <zsp...@gmail.com>:

--
I solemnly swear that I am up to no good
http://www.eole.cn

unread,
Dec 21, 2008, 9:51:18 AM12/21/08
to TopLanguage

> 顺便问一下,各位都用哪种todo list以及提醒工具,最好是能在各种客户端同步的

昨天英语六级考试,没记错的话有篇听力中有这样的说法: 列一个 to-do list 的最大功能是让人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一天结束回头看时不会
太有负罪感。

另外,书得要看纸质的才有效率,我觉得。

Li XiaoLai

unread,
Dec 21, 2008, 11:46:29 AM12/21/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兴趣广泛"的成因中有一个比较不为人知的原因:

因为学什么都不深入,所以可能低估习得的成本,进而很容易错误投资自己的时间精力。

我得花上一点时间,才能把这事儿理清楚说明白——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自律》,多少与这个问题相关,但针对当前这个问题,还需要补充……下周,等我忙过这一阵子,我会认真写一篇。

吴彧文

unread,
Dec 21, 2008, 7:44:54 PM12/21/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你的文章我打不开啊老大,能不能转帖到这里来?谢谢。

2008/12/22 Li XiaoLai <lixi...@gmail.com>

Rockins Chen

unread,
Dec 21, 2008, 9:44:22 PM12/21/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这一点暴同意!我也发现现在怎么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在不停地从一样知识跳到另一样知识,但是每样又都是了解了解而已,真正用心去看的专业书反而大不如前了。也许不是网络的问题,而是自己自制力和判断力不够的问题。


2008/12/21 cpper <chend...@gmail.com>
我也是看见什么就对什么感兴趣,什么都想知道,
反而自己的专业书看的却少了很多...
我都有些怀念没有网络的时代了...



--
BRs,
Rockins Chen
~~~~~~~~~~~~~~~~~~~~~~~~~~~~
UESTC, Chengdu, Sichuan, China
http://rockins.cn/
ybc...@gmail.com

墙上的另一个我

unread,
Dec 21, 2008, 8:56:05 PM12/21/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关于"兴趣广泛"我认为一个人很可能的很多类知识(信息)都存在求知欲,控制这种欲望并不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当一个人同时对,政治、经济、娱乐和体育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会对自己所涉及的4个领域进行评估,比如他可能会认为娱乐是一些八卦消息无法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最终舍弃娱乐类信息,以此类推,最终的选择将会是一个"相对合适"的结果。


2008/12/22 Li XiaoLai <lixi...@gmail.com>



--
myblog:http://www.lihui.name
msn:   kidl...@hotmail.com

Li XiaoLai

unread,
Dec 22, 2008, 8:39:47 PM12/22/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求知欲也需要克制?

Posted: December 23rd, 2008 | Author: 李笑来
Filed under: 思维工具

TopLanguage (Google Group)上的一封信中提到:

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然而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个人由于其精力的有限性,必须对想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取舍,分清主次而避免在一些琐碎的,无关的主题上消耗太多精力。

但是现在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是具有一定侵入性的,比如你订阅的RSS, 邮件列表等,它们会常常通知你:"嘿,伙计,我这里又有新东西了",于是很有可能某个新鲜的主题又勾引起了你求知的欲望。即是这个主题与你的学习,工作, 甚至兴趣一点关系也没有,仅仅是因为"这个东西还蛮有意思,我居然今天才知道,嗯,要学习学习"这个念头就有可能花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即使在求知上也 是很贪婪的,一个问题未能完全弄懂总是未免有点意兴阑珊的味道。我的经验是,如果思考一个问题而没有得到结果,那么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大脑都会有意识或无 意识地给这个问题分一定的时间片。毫无疑问,这样会干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因为只有专注才能获得最高的效率。如何克制住自己对某些知识主题的求知欲?我想 听听各位牛人们的意见。

以下是我的看法:

WHAT:

所谓"兴趣广泛"有的时候并不见得是好事儿。

所谓"学习"是"学"之后再加上大量的"习"(练习)。而常见的学习曲线如下图所示:

一般来讲,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学习曲线不大可能是一个完美光滑的曲线——就好像第一排第一幅那样;真实的学习曲线可能更像第二排的那一幅。

WHY:

对学习曲线的最重要理解是:"迈出第一步之时获得的进步最大"——(t2-t1)vs.(p2-p1)。而随后,进步的难度越来越高——并中途伴随着"停滞"、"退步"等常见现象。(t3-t2)远远大于(t2-t1),但是,(p3-p2)却远远小于(p2-p1)。

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表现得"聪明",在不停地"学"新东西,而最终竟然一无所成。

因为他们对每一样东西都是"浅尝即止",缺乏深入,所以一无所成。但,自己却并不知道,因为他们每次都(自以为)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征服感 ",每次都(自以为)"很有收获"……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开始迷恋"最初的那个巨大的成功"(实际上只有继续走下去很久之后才会明白那只不过是起点而已)。

HOW:

两个小建议能够用来解决问题:

  1. 必须至少精通一项技能。任何一项技能的高度精通,会使得拥有这项技能的人对关于学习的方方面面拥有深刻的认识与体会。进而对自己的有关学习的决定能够真正做到"深思熟虑"
  2. 拒绝相信"速成",相信"精通任何一项技能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这种常识(当然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常识)会让相信他的人沉着、冷静,不易受到外界影响——至少在学习方面。

貌似不相干的补充:

如果有机会,可以仔细观察那些工作没多久就被解雇了的人。他们几乎会无一例外地如此安慰自己:"毕竟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事实上,那只是因"初始状态下进步最容易获得"而造成的错觉,那个感觉上"很大"的进步实际上在终点上观望的话只不过是"起点"而已——只不过是一个"点"而已。

只是,解雇他们的人抑或没必要做出如此清楚的解释,抑或也不懂得如何做出如此清楚的解释,抑或就算做出了如此清楚的解释对方也无能力理解或者不愿意理解而已。

http://www.xiaolai.net/index.php/archives/4657.html

Bennie

unread,
Dec 22, 2008, 8:50:36 PM12/22/08
to TopLanguage
嗯,我管这叫"知道分子",差不多是自己的写照了!
我倒是觉得对于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来说,比较适合这种模式。

On Dec 23, 9:39 am, "Li XiaoLai" <lixiao...@gmail.com> wrote:
> *WHAT:*


> 所谓"兴趣广泛"有的时候并不见得是好事儿。
> 所谓"学习"是"学"之后再加上大量的"习"(练习)。而常见的学习曲线如下图所示:

> 一般来讲,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学习曲线不大可能是一个完美光滑的曲线----就好像第一排第一幅那样;真实的学习曲线可能更像第二排的那一幅。
>

wenming wang

unread,
Dec 22, 2008, 11:59:22 PM12/22/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古人云"玩物丧志",其实玩知也能丧志。似乎余杰写过一个这个题目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出来看一下。

2008/12/23 Bennie <ZhaoY...@gmail.com>

zong

unread,
Dec 23, 2008, 12:20:05 AM12/23/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越讨论越没谱了。

玩物丧志 和 玩知丧志有什么可比性?  个人来说,重要的是我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接受新知识.   任何可以称得上知识的东西都不是看一遍就一目了然,乃至触类旁通的. 是需要不断的思考和亲身实践将他转之为自身的记忆.,不然, 纯粹是一知识载体而已.

有点跑题.

2008/12/23 wenming wang <wan...@gmail.com>



--
走遍千山万水...

大杂柜: www.loveasy.cn

Justin L

unread,
Dec 30, 2008, 1:00:11 AM12/30/08
to TopLanguage
我想起来一个故事,友人去英国念研究生的时候,教授给他60多本著作,一个学期读完。他发现一个学期光看书,能看10本就不错了。不过后来终于还是完成
了这个任务。
它实际上是培养你鉴别的能力。
我个人倒认为,求知欲没有什么好克制的,更多的时候是求知欲比不上面对困难的懒惰。
不过求知欲倒不应该等同于过分的好奇心和好高骛远。

Li XiaoLai

unread,
Dec 30, 2008, 1:08:24 AM12/3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我个人觉得不需要什么专门的工具,
windows上notepad就行;或者google docs and spreadsheets
PPC上,有个listpro不错,不过,我还是直接用word for ppc
其实,最好的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越朴素越好——我的个人看法。

2008/12/21 果 <iamy...@gmail.com>

Patrol Sun

unread,
Dec 30, 2008, 1:12:23 AM12/3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恩 很有道理 庄子在《养生主》里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2008/12/30 Justin L <ice...@gmail.com>

沈晓鹏

unread,
Dec 30, 2008, 11:02:53 PM12/3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根据大家讨论的内容,将题目中的"求知欲"改为"猎奇心理"也许更合适
 

任文山

unread,
Jan 5, 2009, 8:46:42 AM1/5/09
to TopLanguage
今天看《奇特的一生》13章的时候,发现作者论述的问题跟求知欲这个主题有些联系。作者论述的是一个人的主要目标跟突然出现的非主要目标的冲突。

把这章发上来


第十三章 谈谈矛盾


  他不时将自己的年度总结寄给朋友们。这些总结被称之为"年度咨文"。当然,这不是完整的总结,只不过是一些摘录而已。年度总结本身是归档的。既积年
度咨文,其概念就很清楚:为回答朋友们的询问,他写上一封综合性的信,里面既谈到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也谈到身体如何。枯燥的年度总结在给朋友们的年
度咨文中变了样。描绘过去一年中所有的倒霉事件、痛苦以及欢乐,都显得既愉快又严肃;

  "……一月份得了一次好厉害的脑震荡,滑了一下,仰天摔倒,后脑勺猛地碰到了冰上。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失去记忆'。我并没有失去知觉,但当我站
起身来时,已完全忘记我原本是想去探望一位熟人……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我甚至想,还有好处。试举先例:据说总主教费拉列特·德罗兹陀夫在年轻时特别
笨,当过牧童,但有一次被重重地击了一下前额,从此之后,他才华横溢,成了总主教。不过,他是有名的反动派,这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他是被人击了一下前
额,这就是说把他朝后推了一下。要是被人在后脑勺上来那么一下(旧俄教育法),那就会被朝前推一下,这就是俄罗斯民族才华的由来。虽然由此悟出了敲后脑
勺的理论和实践,但我还是决心放弃对自己采用这类措施。……"

  但长达数页,附有种种表格的归档的总结到底又是为谁而写的呢?他是向谁汇报工作呢?如果只是为了分析过去一年的工作,那么未必非得写出所有读过的书
名,所有收信人的姓名,所有听过的歌剧……譬如说,记下多少卷、多少页、多少小时等数字来说明,也就尽够了。从他的总结中,可以明显地感到他向某人或向
某个对象作汇报的意愿。他是在汇报。那么是向他自己汇报吗?这听起来自然很动听,但这缺乏现实意义,这儿更多的是艺术上和文学上的臆测,而不是切合实际
生活的想法。什么叫向自己汇报?这需要一种双重心理,或近似喜剧性的心理:我向自己写了、汇报了,然后等待决定……

  我想,情况可能并非完全如此,他之所以写汇报,乃出自分析上的必要:随着岁月的流逝,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越来越感到时间的珍贵,这
种感觉是每个成熟的人都有的,在他则尤为突出、他的时间统计法使他珍惜每一寸光明,使他崇敬时间。

  熟知他的人都发现了他这个特征。

  巴维尔·格利戈里耶维奇·斯维特洛夫写道,"他一生的时间并不是他的私有财产,而是拨给他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工作就是他的使命和他一生中的主要欢
乐,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他节约时间,计算归他支配的每个小时和每一分钟。"

  他是为了巴维尔·格利戈里耶维奇·斯维特洛夫所谓的那个"拨给"他的时间作汇报,为了借给他的时间作汇报……可又是谁借给他的呢?这里涉及的已是他
的人生哲学,他对目标、对理智,以及对最复杂的生活问题的态度,这些问题,我既不打算探讨,也不打算触及。

  只有一点我是明确的:他的时间统计法不是一个节俭的计划工作者的预算,把他的时间统计法比作想向时间作自我剖析更为恰当_

  艾伯特.施维采尔写到的那种对生活的崇敬,在柳比歇夫身上有着自己的特色,这是对时间的崇敬。他的时间统计法充满了对时间的崇高责任感,这里包含了
对人、对全体人民和对历史的理解……

  这样,由于他遵循了自己的时间统计法,由于他从不把半个小时看成是少量的时间,他做了很多事。

  他的头脑可以称之为一部组装得非常出色的机器,专门生产思想、理论和批评。这一部机器能生产问题。这部机器在任何条件之下都能运转,一丝不苟。这部
机器被明确地计划用于最重要的生物学问题,从一九一六年起,连续不断地运转,也就是一连运转了五十六年,不出一点毛病。不,已经搞清楚,他本人并不是一
个机器人,绝对不是:他感觉得到痛苦和悲伤,而且还会干出一些冒失的事来,给自己带来不快。所以在其它一切方面,他受一般人之常情的支配。

  他自己说:

  "根据我的观点,把人看作机器是一种迷信,几乎相当于作为拼凑星占表的依据那样的一种迷信。"

  他举星占表为例并非出自偶然。当时都认为星宿预先就注定了人的命运。但柳比歇夫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对柳比歇夫来说,预先安排好的不是命运,不是行动,不是心情,而是他的工作。至少,他的时间统计法必然导致这样的结论。为了达到目的,一切都分配和
计算停当。为此,他计划、计算,并按收入和支出两条渠道分别作好分配。这样,他当然要汇报,他要汇报已向目标前进了多少。

  然而他的道路越走下去就越令人费解--他不时踅入岔道。无缘无故他忽然毫无计划起来,长时间分心旁骛,忘掉了自己主要的任务。不过,即令在这种情况
下,你也不能说他是一个散漫的人:不管什么工作,一经开始,就干到底。可是要知道,这件工作本身就与他无关,完全不在原计划之内的。

  一九五三年,好象是毫无来由,他忽然着手写《论李森科在生物学中的垄断》一文。一开始,这仅仅是一些具体的建议,而结果却写成一部长达七百多页的著
作。一九六九年,同样是突如其来地写了《科学史的教训》,还写了怀念父亲的回忆录;又在《文学问题》上发表《达达派研究》一文;忽然又无缘无故地大写其
《评劳合乔治回忆录》;突然写了一篇关于堕胎的论文;马上又是一篇《论叔本华的格言》;紧接着是《论叙拉古战役在世界史上的意义》。叙拉古到底同他有什
么相干呢?有必要去写它吗?

  虽说如此……我国著名的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们都去同他商榷,把学术报告摘要和书籍寄给他,请他提意见。他真象一个古希腊罗马史的行家。但对那
些专家们来说,重要的不仅在于他是一个行家,还在于他是一个思想家--在这方面,他也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议论和自己的异端邪说。

  就在那篇关于叙拉古的论文中他写道:

  "我本来觉得,如果在这一场战役中雅典人得以取胜,那么他们在获得了领导权后,就可以联合所有的希腊人,成立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一刻不停地发展希
腊文化,……这个观点我过去一直是无批判地接受的。雅典人似乎是历史上的一种奇迹--在一小块土地上(这块土地还划分为很多很多小的城国)居然能产生高
度惊人的文化,这种文化:艺术、文学、哲学、科学,几乎是第一次尝被实行民主制度……至今还引起我们的赞叹。出色的雅典人常年的对手是阴险和丘八作风的
斯巴达国,这个国家完全没有文化遗产……它极端狂妄自大,目光短浅。"

  如同所有的人一样,他原来也认为真理在雅典人一边,由天才的阿尔基维亚德率领的雅典人理当胜利。但请你们注意下面这一句话:"……现在一系列的想法
使我断然改变了自己对雅典人在世界史中的作用的观点。"接下来,他就顺序-一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详尽地论证这些想法。

  满可以认为他的专业是雅典文,或至少是古代史,某些新获得的资料使他重新考虑和审核,最后改变了自己对雅典作用的观点。难道能想到这是一个生物学家
写的吗?反正问题不在学识渊博上。另外还有一点令人惊异:雅典在世界史上的作用问题竟如此使这位生物学家心神不宁!

  如今他已不在人世,一切问题都得不到解答,必须在书信和手稿中寻找答案。研究了他的总结,我才搞明白,原来在那段时间里他正准备写一本论文明兴衰的
著作,因此去探索雅典的作用。所以这一切完全不是无所事事的学者在逢场作戏。而他之所以著书谈文明的兴衰,是因为他认为必须严厉批判英国最大的生物遗传
学家罗纳德·费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费歇妄图把社会学归结为生物学,从而证明生物遗传学是人类进步的主导因素,是文明兴衰的原因。

  柳比歇夫有许多工作看来似乎是偶然的,其实,很可能从中表现这些工作的必要性,发现这些工作同他的主要工作之间的联系。但确有东西来路不明,纯粹是
与他毫不相干的。为什么他要写关于玛尔法.鲍列茨卡娅的论文呢?又为什么他要去写关于伊凡雷帝的著作呢?当然也可以把这些工作说成是合理的和有根有据
的。特别是用缺乏意志力来解释,那理由就更充足了。柳比歇夫显然不善于克制自己。他经常迷上同他完全无关的东西,纠缠到同他毫无直接关系的辩论中去。伦
理学的各项公设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方面有的是哲学方面的专家;他又何苦去写五十多页的《评劳合乔治回忆录》--这么做实在是太过分了,是不能允许
的!只有无所事事的学究才会这么做……

  有这么一句古老的谚语: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对科学家当然也可以这么说。一个科学家如果他仅仅是一个科学
家,那他也就不可能是一个大科学家。当想象力和灵感消失时,创造性的源泉也就枯竭了。创造性的源泉也要求兼及旁骛。否则科学家就只剩下追求事实了。

  ……分心旁骛后来在他工作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地位。他自己也抱怨自己无法抗拒周围环境的诱惑,但我想他恐怕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迷恋。他不善于遵守自己思
维方面的定量饮食制,在这一层意义上,他是一个垂涎珍馐美肴的老饕。每当他强有力的逻辑思维碰上什么具有无限诱惑力的东西时,他就无法控制自己。

  可是这又如何同他的时间统计法相协调一致呢?无论如何无法协调。时间统计法成了他即兴演奏的乐器,用这乐器,他爱演奏什么就演奏什么。

  他如此精打细算地统计时间,可他把时间都浪费到什么上去了?他的友好对他这方面的责备越来越多。当柳比歇夫着手写关于生物学概况的巨著时,尤为尖锐
地提出了"应当"还是"不应当"的问题:

  "……在您的信中,我觉得最重要和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您感到自己沉默不语是一种病,感到沉默不语实质上就是病因。这是男子汉的一种出色的美德……
我看到,与我们女子比,男子显然具有更深刻的社会良知。他们如果不能针对科学或艺术说出良知要求他们说的话,他们往往会生病,甚至还会送命。"紧接着又
说,"……但要知道您对科学还负有责任(更深一层的社会责任),它要求您在显微镜旁坐下来,写科学论文……,存在着两种职责:一种是科学,另一种是对某
一历史时期某门科学某一分支的状况所负的责任。我不信,第二种职责就比第一种更为重要。是第一种职责在起决定性作用。正是第一种职责--发明、重大事
件、发现--排除了第二种职责。"

  友好们的意见归结到一点:科学家的工作应当去解决自己直接担负的任务。他们认为,学术批判在解决重大问题上,只起次要的作用,"这在更大程度上属于
策略、政治,而不是学术争论。这些问题应当让党和政府去管。"

  担心是理所当然的,理由是明智和有远见的。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他曾不得不民研究所领导发生冲突,并被迫退职。后来他的正确性总算得到承认,又被召
了回去。再过若干年,在那正义必然胜利,恶行照例受到惩罚的美好的将来,一切都好办,但眼前,人人都可以向他提出:瞧,结果怎么样,值得这么做吗?

  尽管离开了研究所,他仍然坚持把自己的稿子写完。如果他去合乎逻辑地考虑一番,他是无法为自己辩解的:犯不上为了这项工作引起这么些不愉快的事,犯
不上为了它分散搞主要任务的精力……除非出自公民的良心。这倒可能。不过良心是一个非常含混的概念,似乎绝对不能同理智相容,不是吗?而且他的良心也由
于自己撇下了自己的毕生事业而备受折磨。他老象是在诸事假,向自己心爱的工作请假。这是为了什么?为真理而斗争?可这并不是他的使命,他是一个科学家,
他是探求真相的,并不是探求真理的。真相更为重要……而真理更为需要……,到底他必须如此还是不必如此。到底他应当这样还是不应当这样。他的良心碎裂
了。他感觉到这一痛苦的矛盾,感到了在介入争论和发表意见的职责与自己一生主要职责之间发生的剧烈争执。他明白,他撇下心爱的事业不干,在某种意义上他
是在牺牲自己。实际上,他牺牲了自己的时光。他无法两全。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他的一生是无休止争执的一生。内心的争执使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邪恶更加敏感、更加无法容忍。这无休止的争
执培育了他的道德。当一个人意识到历史是由他,也是为他创造的时候,他就能胸怀全世界。能意识到国家的命运就是自己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公民责任感。他对
季米里雅泽夫能把一个科学家对纯科学的忠诚与对全体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在一起如此崇敬,这决非偶然。胸怀全世界,这是从属于整个人类的一种感觉。

  在地仰慕的人中还有爱因斯坦、凯普勒、列奥纳多·达·芬奇。也就是说几乎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科学家。在列奥纳多身上柳比歇夫赞赏他不承认教条、不
承认有什么权威。柳比歇夫还赞赏他从数学上去看待形形色色的现象。列奥纳多是相信宗教的,但柳比歇夫发现宗教并未使列奥纳多消极,一反而推动他去进行创
造。列奥纳多的伦理思想如同马基雅维里在这方面的思想一样,丝毫没有使柳比歇夫感到不安:

  "这种思想令人感到不道德仅仅是由于新的伦理令人感到不道德。事实上,这仍旧是苏格拉底的那种崇高的伦理,用理智来解释道德。"

  柳比歇夫通常对理智评价很高。然而他自己的行动却缺乏理智,不善于算计。他的自觉纪律还是生效的,不过在结账时,往往会发现他的花销是他绝对支付不
起的。

  天哪,对于嗜癖和精力分散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呢!谁能说清楚"人应当是怎么样的"。我们从何知道人应当是怎么样的呢?要是做不到集中精力,又该怎么
办呢?请回想一下牛顿精力分散的情况。牛顿认为《评先知达尼拉的书……》是自己一生最伟大的创作。他花费了根多时间在神学的著作上,要说他白白浪费时
间,那是再容易不过了。某些历史学家善意地为他遗憾。实际上,他的宗教观点同他的科学观点协调一致,甚至相互作用。谢尔盖·伊凡诺维奇·瓦维洛夫在他写
的出色的牛顿传中指出了这一离奇的特点,而在他之后,柳比歇夫也指出,牛顿在解决万有引力定理这个问题时,需要有东西来填补宇宙空间。他就用上帝来填补
了这空间。只有靠上帝,他才能解释万有引力。对神学的研究似乎反而给他带来了好处--这正如凯普勒对占星术的迷信反而促使他创立了潮汐说的正确理论一
样。

  但愿你能知道,

  诗句可从糟粕中寻找,

  不需要害臊。

  占易术吸引住了凯普勒,那又算得了什么呢,难道碍着他了吗?什么是主要的,什么又是多余的?该由谁来对此作出判断?譬如,瓦格纳把自己的诗篇看得比
自己的乐曲还重。如果他是正确的,写诗确实帮助他去作曲,因而他把诗篇看成是比一切都珍贵的东西……那又能怎么样呢?如果分心旁骛对柳比歇夫有帮助……
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一九六五年,他忙于研究玻璃窗上由寒气冻成的花纹。他照了几十张、几百张花纹的相片,最终写成了《论玻璃窗上由寒气冻成的花纹》一文。

  这一条小品文式的标题丝毫没有使他感到不好意思,虽然这是讥笑他再好不过的口实--瞧,有一位退休的教授想从玻璃窗上由寒气冻成的花纹中汲取学术思
想啦!

  从这众所周知的现象中还能搞出什么新名堂来呢?谁没有欣赏过严寒在玻璃窗上画出来的毛茸茸的灌木丛?哪个人都能发现这些图画同植物、蕨类、树叶和木
本类植物有着出奇的相似之处。

  问题在于这种花纹和人们对这种花纹的诧异己历时几百年,观察的次数不下于亿万次,因而不见得还能在这方面发现什么新的东西。但是在一个美妙的冬日,
有一个人以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未这么观察过的角度来观察玻璃窗上的这些花纹。他并不是发现了相似,而是发现了相似的规律性。他至多只向前多迈了一步,从
大家看过后满意地停下来的地方向前多迈了一步。相似的规律性,也就是自然体系中结构和协调的普遍规律,现在完全可以用数学方式将它们表达出来了。柳比歇
夫著作的研究者之一,尤里·阿纳托里耶维奇·施列捷尔写道,在这篇文章中,柳比歇夫提出了科学中两个新的部类:相似理论和"不占空间的对称式"的理论。
玻璃窗上的花纹突然出人意外地补充了柳比歇夫所描绘的世界。为了描绘这个世界,他到处收集材料,从最普通和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收集材料,他终于获得了新的
和更为深刻的理解--于是平凡的变成了不乎凡的。对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最不起眼的东西可以成为发现的源泉。

  索菲娅·科瓦列芙斯卡娅是从事陀螺--一种孩子的玩具--的研究的,她从新的角度解决了固体旋转的课题。凯普勒应酒商的要求开始计算酒桶的容量。他
的著作《酒桶的新测体积学》包含了无限小分析的开端。坎托尔对三位一体进行反复思索,从而创造了自己杰出的论述--多数论。是否从纸牌游戏中产生了当代
竞争角逐的理论呢?……

  责备柳比歇夫分散精力的友好们,自己也津津有味地读他的"不相干"的著作。而对我来说,最有意思的正好是他分心去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往往出人意
外、引人入胜。它们经常揭示某些东西。例如他对论阿蒙德森的那本书的评述或对施利色堡的囚徒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莫洛佐夫文集的评述,他关于维尔高
尔《人或兽》这部长篇小说的思索,都莫不如此。他的专业性的著作我看不懂,我看得懂的正是这些一般性的著作。…或者是包含在他专业性著作中的那些一般性
的东西。在他那些专业性著作中,通常有涉及历史和哲学之处。例如,你只要读一读他去世后才出版的《多数和单数》那篇文章就可以知道了。那篇文章以独特的
方式一个接着一个地提出了关于其它星球上的生命的问题、发展理论的问题、天体生物学的问题、控制进化过程的规律的问题,阐述了恩格斯和列宁如何理解进化
论……

  谁能说得准,在柳比歇夫所写的著作中,能永世流传下来的是什么,是普及的哲学著作,还是学术研究著作?他本人没有考虑这一个问题,他按帕斯捷尔纳克
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然而失败还是胜利

  你自己不应去注意。

  不,应当注意……

  允许诗人作的事,不一定允许科学家去作。决不允许他失去自我批评的能力。他必须分辨结果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工作是需要的还是不需要的,到底是失败
还是胜利。柳比歇夫创造并不断修订自己的时间统计法,他节约时间,都不是为了以后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入迷的事情上。在某种程度上,他破坏了自己的时间统计
法。时间统计法没有能控制住他,没有进行抵制。他的时间统计法象过去为他的长处服务一样,开始驯服地为他的弱点服务。

  ……但如果柳比歇夫从某时某刻起,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去工作,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渴望对激动他的事物作出回答,这已成为他出自天性的要求。为什么他
就应当强行克制自己?他想尽可能充分地把自己理性中的各个方面,把所有激动他的东西,体现在自己种类繁多的著作之中;有时他认为道德问题比学术问题更为
重要,因而他不能撂在一旁不管。

  是倒确实是这样,但又该将什么称之为散漫和精力不集中呢?

  一个作家,当他创造的主人公开始违反逻辑去行动的时候,那他是会感到满意的。本来应当这么干的,但出于感情的支配,突然干出了连作家本人也没有预料
到的事。主人公的行动完全不是出自周围环境的支配,但同时在人情上又是说得通的。在这种场合,虚构的人物接近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并以其身上的矛盾
令人信服。

  可是,同一个作家,一旦发现他所熟悉的人作出了一些他不太理解的行动,他一定会去探求一种合乎逻辑的解释。如果作家要描写这个人,或者描写某个历史
人物,那他更要千方百计地去探索那个人的行为的起因和动机,并竭力把这些起因和动机阐述得十分准确和合乎情理,也就是想把所有的矛盾都消灭干净。

  我对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也正是这样。我非把他的行为阐述清楚不可,我要弄明白,到底秘密何在。我深信,全部问题在于我头脑迟钝,知
识不够渊博。

  可能,我没有估计到他外向的气质;可能,他试图通过历史、哲学来表达那几年中我们都感兴趣的事物。这就是他对伊凡雷帝和对伦理学发生兴趣的由来。

  也许,柳比歇夫提出的生物学上的问题触及许多根深蒂固的偏见。不论他从事什么--辩证法、历史、力学、哥白尼的学说、伽俐略的学说、柏拉图的哲
学--处处他的观点总是不同于前人。他总是发现别人错了。不管他到哪里,哪里就有谬误--于是他不得不去对付这些谬误。能看到他人看不到的事物的才能是
一种折磨人的才能。这种才能是了不起的。但与其说这是一种乐趣,还不如说这是一种惩罚。

  他不是去回避,而是同谬误去作斗争。谬误却象九头怪蛇的头那样不断长出来。而他则又必须不断地去斩掉这些头。他是赫利克勒斯,谁也不曾向他提出任
务,谁也不去估量他的功绩。

  那他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应当这么做吗?这可是没有一点逻辑性。柳比歇夫的生活是按时间统计法安排的,时间统计法要求他干什么都要合乎逻辑,给他
提供最合理和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帮助他挑选最有利的方案。哪儿还能找到比这更好的谋士!但在一种情况下,时间统计法不起作用,那就是当柳比歇夫违背自
己的利益去行动的时候。时间统计法在矛盾面前无能为力。对于逻辑性不强的事物,时间统计法可以用逻辑性强的事物来与之抗衡。现在根本没有逻辑性,于是一
切都违背理性了。时间统计法提示柳比歇夫这么做,柳比歇夫却偏偏那么做,似乎存心挑选对自己最不利的、预先没有估计到的方案去做……

  为什么?……我恍然大悟,根本没有必要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是不合情理的,是愚蠢的。毋须再去探索。到底我总算明白了,这是无法解释清楚
的。这是掘不动、挖不透的花岗岩层。

  了解一个人--这就是要看到他的矛盾之处。

  我明白倒是明白了,就是解释不清楚。明白和理解可不是一回事。

  然而这些矛盾并未削弱他的力量。他对生活、对自己、对科学所作的种种思考并未减少他的积极性。行动的渴望在增长。思维在督促着他。他不怕别人向他询
问:他那不知疲倦的写作和他那精力充沛的活动,其意义何在。有一点他知道得非常深刻,而且曾多次向别人说起过:谁同现实妥协,谁就是对未来没有信心。

  话又说回来,这一点也并非总能帮他的忙。他根想什么都不管,什么不相干的事都不去思索,仅仅从事自己主要的、唯一的老营生。他很想向现实妥协,不去
关心现实。可是他无论如何做不到。他被撕成了碎片。他的心灵出现了裂纹。这是很折磨人的。更使他痛苦的是他不知道他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呢,还是在违背自
己的职责。他是在牺牲自己呢,还是在逃避战斗……


□ 作者:[苏联] 格拉宁
译:侯焕闳 唐其慈


--------------------------------------------------------------------------------

尤寒

unread,
Jan 5, 2009, 9:26:06 AM1/5/09
to pon...@googlegroups.com
太长了没法看,总结后再说比较好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