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立宪有前提

11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Aug 14, 2009, 8:16:33 PM8/14/09
to lih...@googlegroups.com, salon-...@googlegroups.com
http://twitter.com/maplered/status/3305051879
maplered 民主的模式并非只有美国一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也很有魅力,以前不觉得,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是一种相当有智慧的设计,相反十分理想主义的法国存在不少问 题。很多时候,民主、自由都是需要妥协的。

立里:
君主立宪不是谁设计的制度,而是原生的自由制度[5]。支那不可能实行的理由,秦晖先生和其他很多学者有论述[2][4][6]。但是,类似君主立宪的权 力制衡原 理的共和宪政制度是可能的。有些人提出“党主立宪”“虚党立宪”[3]的主张,这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原因正如一个朋友[1]对君主立宪成立的前提的评 论[1]:

b: 真佩服梁启超先生。他在革命的时候,认为君主立宪是更好的。
但是革命已成,袁世凯复辟帝制,他认为这是错误的。
 
a: 梁启超说的这话没意义.
 
b: 他确实很清醒。只可惜没有人理会。梁属于保守派。
 
a: 其实孙中山黄兴当时也想改良. 问题在于,君主立宪有前提.
君主本身不能有太多的恶行. 否则就没有权威.
 
b: 嗯 对的。

a: 满清皇室的问题恰恰就在这里.
 
b: 比如英国的办法是请荷兰国王来代替,才完成君主立宪的。有道理。
 
a: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谁能让屠夫的后代当这个君主?
 
b: 在原先英王存在的条件下,英国不可能君主立宪

a: 没有一个人会答应.
 
b: 明治维新也是大政奉还的名义,罪责由以前的将军承担了
这个是你对我的新提醒。

还有以前秦晖先生提到君主的权威是否神圣的问题,其实根源是你说的问题
因为无论东西方,都不存在万世神圣的君主。

a: 天皇在当时是最好的虚君. 所以日本可以君主立宪,中国就只能是民国.
 
b: 对。
 
a: 其实我想西太后也很明白. 我认为西太后还真不是一个蹩脚的政客.
 
b: 嗯
 
a: 同光中兴没有西太后是不可能的.
预备立宪, 西太后的决心比起康有为当年也大多了. 但是她为什么只是预备呢?
一直拖到她死掉. 说白了, 就是再怎么搞, 大清帝国也得亡.
 
b: 嗯。我觉得她可能只是不愿意放权的心理而已。
立宪肯定是骗局。只是把德国作样板。
想强政府。强国 是目的决定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a: 如果能成功, 立宪恰恰对她最有利.
当时只有她能镇住地方实力派. 成功了么,她至少身后名也不低.
问题就是不能成功. 日本也是把德国作样板.
 
b: 嗯
 
a: 当然了,这个是个很乱的样板.
 
b: 走上歪路

秦晖先生曾在多篇文论和讲座中说:

[6]
  原来,法道互补传统中的君权虽然极端专制,却并不神圣。中国文化中缺少一些文化中突出的那种“神圣家族”,历代帝王虽然也声称受命于 天,但王权神圣的 观念在中国比基督教、穆斯林国家乃至日本这样的神道国家都淡漠得多。事实上中国文化中所谓受命于天的“天”也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超越性的宗教概念,而带有 浓厚的世俗色彩。“天人合一”、“天听自我民听”,“天”更多的是此岸而不是彼岸的东西,“天意”常常被解释为人心、民意。所谓“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 人”①;“文、武创业,顺天应人”②;“赵氏既昌,合当顺人应天”③;“应天顺人,以定大业”④;“应天顺民,拨乱夷世”⑤;“应天顺民,君临宇内”⑥; 诸如此类的说法,主要都不是把君主当成彼岸上帝的代表、而是当成此岸的“人民领袖”来描绘的。君主如果不能以德(真正的或表演出来而又能够 哄得住人的)服 人,就只能以“法、术、势”服人在君主并无真德(这是多数情况)时,前者依赖于人们的愚昧,后者依赖于人们的犬儒, 但两者其实都不依赖于超越性信仰和对 彼岸世界的敬畏。
  
  对此,儒法诸家都说的十分明白。原初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实际上把君臣关系看成一种契约,君不君则臣也就可以不臣。因此“闻诛一夫纣矣,未 闻弑其君”,“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的思想就是对这种观念的发展。而像朱元璋那样的皇帝对这种观念则恨之入骨,朱曾删改《孟子》,并恨恨地 宣称孟子如生此世也该灭族。清代雍正帝的类似言论也十分典型。法家是坚决反对儒家“民本”思想的,他们主张君不君时,臣也不许不臣。但作为性恶论者,法家 实际上也并不相信君臣关系中有什么信仰、忠诚可言。前引韩非关于“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之类的思想就是证明。
 
  可见,儒法两家实际上都看到君臣关系的不稳定和缺少神圣性的支持。纯儒如黄宗羲者认为君臣不能类比父子,而法家如韩非则认为连父子也不 可互信。纯儒认 为君贤才能指望臣忠,而法家认为只有靠法、术、势的威胁臣才能畏服于君。为给君权增添一些神性,汉以后的“法儒”借助于阴阳家,从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中推导 出君权的天命依据。从汉代谶纬之学大兴,直到明清之际水德(清)代火德(明)之说,都不离这一窠臼。对于阴阳五行之说,贬者斥之为巫魅迷信,褒者谓含有 “科学”成分,但巫魅迷信也好,科学萌芽也罢,都不是宗教,缺乏终极关怀的内核。因此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解释其缘由的君权虽然很有些神秘,但并不怎么神圣; 它可能令人恐惧,但却并不令人敬畏。
  
  这就导致中国传统君权的一种千年悖论:一方面君权专制的力量之强大、组织之严密、制度设计之殚精竭虑都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奇怪,另一方面那既不神圣又 不令人敬畏的宝座人人想坐,以至觊觎皇位者之多也是人类诸文明中罕见的。不仅皇族、外戚、权臣军阀等显贵中不乏觊觎者,垄上耕夫也有“鸿鹄之志 ”,市井无赖也想“杀到东京夺了鸟位”。所谓天下如产业,君主得而私,而“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市井之间,人人可欲”①。有道是:“皇帝轮流做, 如今到我家。”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突出特点。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觊觎皇位者之多,使“法不得不密”,性恶论、防人之术与法道互补的传统也日益强 化。二者互为因果,形成了又一个怪圈。

  从古埃及直到后来的欧洲、日本诸国都没有造反的民众争当君主的,俄罗斯历史上的哥萨克造反者如拉辛、普加乔夫等倒是想夺权,但也不敢否认罗曼诺夫王朝 的正统,只能冒名顶替,求为混珠之鱼目而已。甚至我国藏、傣、彝和维吾尔等民族的土司制或神王制下,也没有下层民众造反称王的现象。然而在汉族传统中,上 下各阶层都不乏做皇帝梦者。秦始皇时代一方面专制的酷烈以“暴秦”著名,另一方面平民陈胜心目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贵族项羽更想着“彼可取而代之也 ”。一旦“法、术、势”的堤防溃决,就如曹操所言:“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矣。从这点上看,我们倒是有极为悠久的“平等”传统。但这不是人人平等相待 的传统,而是在丛林法则下“平等地”争夺奴役他人之权力的传统。“成者王侯败者贼”(又有“成王败寇”、“窃钩者诛,窃国者 侯”等说法)就是人们对这种“ 平等竞争”的描述。在这种观念中除了“成败”之外“王”与“贼”就没有其他区别。这样的“平等”与支持君主立宪的那种“平等”可以说刚好相反:在后者,个 人之间的基本人权是平等的,谁也不能奴役谁;但代表共同体的象征资格却专属于某个“德高望重”的家族,不是谁都可以竞争的。而在前者,这种象征资格因缺少 神圣性而成为众人“平等”争夺的对象,但个人之间全无基本人权平等可言,取得共同体象征资格者因而可以奴役每一个人。
  
  这样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我们一方面早在辛亥革命中就成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另一方面千年怪圈在此之后仍然延续。如今有人责怪辛亥革命太激进太反传统 了,他们认为君主立宪才适合国情顺应传统。其实,辛亥的局面完全可以用传统逻辑来解释,倒是君主立宪与我们的真实传统严重相悖。试观英、日 等君主立宪成功 的国家,传统上王室不仅没有我们的这般专制,而且更重要的是远比我们的更受敬畏。不说是“万世一系”,但起码没有“市井之间人人可欲”。即 使在自由平等之说盛行的今天,即使是激进的左派执政,人们也还尊敬王室(正如即使是保守的右派执政,也还尊敬工会)。而我们那神秘却不神圣、令人恐 惧却不 敬畏的传统王朝,本身就有“汤武革命”的传统周期。清朝至辛亥已历时260多年,即使无西学传入,也是“气数”该尽了。若无西学影响,也会改朝换 代。有了 西学影响,清朝之后便不再有新王朝,尽管仍然有专制,但若还打清朝旗号,这本身就已违反传统了!我们已经看到,在真实的传统中,国人之所以尊崇君主,与其 说是基于对纲常名教的信仰,不如说主要是慑于“法、术、势”。因此立宪制度下失去了法、术、势的“虚君”是很难得到英、日等立宪君主所受到的尊重的。 那些 国家在近代立宪制度之前的历史上就常有不掌握实权的“虚君”,也形成了尊重虚君的传统。而我们历史上的君主一旦大权旁落,哪怕是旁落到至亲如母(如唐之武 则天)、弟(如宋太祖之于赵光义)、岳父(如西汉末之王莽)、外祖父(如北周末的杨坚)之手,便难免性命之虞。所以我们的皇帝要么是“实君”,要么是命运 悲惨的废君,而“虚君”比共和离“传统”更远。废清皇室在民初还能保有一定地位而没有落入墙倒众人推的没顶之灾,从历史上看已属难得了。
  
  要之,法道互补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专制传统。而儒家价值并不支持虚君制,它除了导出众所周知的“贤君”、“王道”理念外,与共和 的距离也并不比与君主 立宪的距离大。所以我国在受到西方影响后成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而没有走上君主立宪之路,是毫不奇怪的。如果说共和理想在政治上显得 很激进,那么它在“文 化”上倒似乎很“保守”。它的很多内容可以在传统儒家价值(即原始儒家所代表的、与法道互补的传统主流体制相对的一支非主流传统)中找到支持。可见传统吏 治本身存在着行政安全至上和极度不安全互为因果的悖论。它与我国历史上“治极生乱,乱极生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状况是对应的。那种把清亡后出现 混乱局面简单归结为“西化”与“激进”所致的看法是肤浅的:如果清亡后的混乱是因为西化,那以前的历代王朝灭亡时产生的混乱又是为何?换言之,清亡后的乱 世究竟有几分是现代化“欲速则不达”的结果,几分只是“治乱循环”传统怪圈的一环?

[...]
  这样的“学校”显然已远不只是个教育机构,它对君权的限制纵然不能与现代议会相比,比西方中世纪贵族政治的“大宪章”却要大大超过。明乎此,1911 年辛亥之变我国出现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就不是什么太难理解的事了。共和理念与除去了“法道互补”成分的儒家“传统”其实并不那么截然对立。(当然,这不 是说古儒早就有了共和思想,像那些喜欢为“中国文化”争取先进事物发明权的人所称。

[...]
  这样沟通后的儒学是一种什么样的资源?至少世纪70年代“文革”中的“批儒崇法”已从反面证明这种资源与专制、尤其是“秦政”式的极权专制的确难以相 容。

  而它与“西学”的区别,并不在于温和(或“保守”)的君主立宪还是激进(或“革命”)的民主共和。近年来戊戌变法研究所揭示的矫诏发难、冒险夺权等种 种“维新派阴谋”,与其说证明了“激进”的错误和“保守”的正确①,毋宁说只表明“激进”与“传统”并不构成矛盾。事实上,这些史实与《仁学》及《大同 书》中的理论使人怀疑,假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们真能成功,他们稳掌大权之后还能对光绪保持尊重吗?

[7]

早在鸦片战争之后没几年,1844年,徐继畲就开始写一本书,叫做《瀛寰志》,1844年出版。那时鸦片战争才过去8年,而且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中国是被英 国打败了,美国根本就没有打败过中国,而且那个时候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实力也还很弱,大家知道美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是到了19世纪末,19 世纪后半叶,通常认为美国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成为强国,美西战争以后,美国打败西班牙之后,他才成为一个很强大的军事力量,军力才强大。1844年 美国军力并不强大,但当时的一些中国人,像徐继畲,他就认为英国没有美国好,捧得最厉害的就是美国,他说华盛顿搞的那套共和就是所谓的三代之治。徐 继畲对共和制美国的赞誉要比君主立宪的英国高很多,但是当时美国军力并不强大,这种称赞,并不是从富国强兵而言的。其实,我有一个看法,我 认为中国不可能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很重要的原因,第一,中国也没有尊重虚君的传统,中国的皇帝老实说他主要是靠法家那一套武力来把 人吓住的,实际上中国的皇帝也不太相信大家是会忠于他的,而且中国的皇帝一旦没有权力,往往就极不受尊重,甚至你的亲戚都不会尊重你,所以中国历来就没有 尊重虚君的传统。第二,从儒家的理想来讲,他又有一种所谓的共和,这些词,大家都知道,那是儒家词汇中的词了,什么天下为公这种东西。所以 你就产生一个现象,就是这个。

  我后面要讲到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很大,很多人讲立宪也是从日本那里讲起的。可是到了晚清时代有一个很怪的现象,晚清时代的立宪派,除了皇族内阁的那几个 人,包括慈禧以外,他们是想学日本式立宪的,就是天皇是有实权的,然后召集一个议会作为顾问,这样的立宪。但是这种立宪,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是,除了几个满 族清贵之外,没有什么人赞同,当时的立宪派几乎都是主张英国式立宪的,他们与共和派的距离其实很近。我们以前的教科书都说革命派是进步的, 立宪派是很保守的,从今天的角度看,当时的立宪派也是非常激进的,要是说他们保守,只是说他们不主张暴力革命而已,但是他们也是要把清朝的权力给彻底剥夺 的,他们就是要把清朝的皇帝变成跟英国的女皇一样什么事都不管的人,他们绝对不希望把清朝的皇帝变成日本的天皇。这个现象,其实也很有意思,也是与中国天 下为公的这个传统有一定的关系。

我认为:[5]
废除王权一样,确立无神论国教,是中国人陷入世纪灾难的两个根源。
最近读到秦晖先生的文章,分析中国王权缺乏神圣性,和日欧的本质不同,我发现
自己的错误,乃至明白为何中国君主立宪不可能成功的原因何在。
尽管如此,王权依然作为一种政治力量需要存在和参与制衡。我对三权分立的观点
还是成立的。
这下我也明白了,为何美国走向了共和制,而不是君主立宪制。豁然开朗。我想,
也许就是因为缺乏旧贵族的土壤。华盛顿不是贵族。因此王权也缺乏无可颠覆的神
圣性
,也就不可能成为一种政治选择了。秦晖先生也认为,戊戌变法如果成功,结
果可能不是君主立宪,而更可能是共和制。看他的分析非常有道理。
然后我对美国这类共和制的王权的定位,就清晰多了,总统就是王权的代表,而公
民和王权的联盟对贵族的制衡,通过总统直选体现出来。贵族阶层的稳定性,通过
高级公务员的终身制,换总统内阁并不换大法官,不换内阁以外的公务员,如此体
现出来。
以前记得是在秦晖先生某篇文章中看到他说,假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成功,结果也只会是共和国,而不是君主立宪。但是并未查到原文。

参考:
  1. 关于判例法 宪法 君主立宪 的讨论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b488e14f7a391507
  2. 谢选骏:君主制与中国再统一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1eb1238d21ff1588
  3. 虚党立宪 http: //www.google.com/search?q=虚党立宪
  4. 吴敬琏 秦晖 姚洋:从林达的书谈到西班牙民主进程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842b23b8d4ed2243
  5. 真正的三权分立是,王权,贵族和平民的三权分立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92f15bf108648435
  6. 秦晖: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1a72adbeb5023197
  7. 秦晖南都讲座:晚清以来启蒙运动再思考(视频整理版)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1a07f2ac9f675313


党主立宪:是什么?不是什么? - 法学在线- 北大法律信息网
在此基础上,推动'党主立宪',最终以'虚党共和'的形式实现实质上的民主宪政。” 有些学者认为,党主立宪本来是可行的,但是,历史机遇已经错过,现在已经不可行了。 ...
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
党主立宪:是什么?不是什么?-法搜-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在此基础上,推动'党主立宪',最终以'虚党共和'的形式实现实质上的民主宪政。”[xxiv] 有些学者认为,党主立宪本来是可行的,但是,历史机遇已经错过,现在已经不可行了 ...
www.lawyee.com.cn/html/text/art/3355863/335586352_7.html - 类似结果 -
党主立宪:是什么,不是什么?-中顾网-法治新闻
2008年3月27日 ... 在此基础上,推动'党主立宪',最终以'虚党共和'的形式实现实质上的民主宪政。” [xxiv]. 有些学者认为,党主立宪本来是可行的,但是,历史机遇已经 ...
news.9ask.cn/zt/2008/78218.html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
储建国:我为什么主张一党立宪
一党立宪则直接将具有理论合理性与现实合理性的人大制度作为核心环节,意味着这 ..... 这里说的好象是实党立宪,不是虚党立宪.党不论在台上还是在台下,都不可能是虚的. ...
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8951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
“党主立宪”的文章做不得
“党主立宪”如果要限制党权,怎么限制?不让她出任国家元首还是不让她组阁?“虚君共和”可行,“虚党共和”荒唐。 还有,君主立宪不是君主主持立宪,立宪还是由民主。 ...
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2639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
 显示来自 www.chinaelections.org· 的更多搜索结果
黨主立憲:是什么?不是什么? - 法學在線- 北大法律信息網 - [ 转为简体网页 ]
在此基礎上,推動'黨主立憲',最終以'虛黨共和'的形式實現實質上的民主憲政。” 有些學者認為,黨主立憲本來是可行的,但是,歷史機遇已經錯過,現在已經不可行了。 ...
big5.chinalawinfo.com/article...com/Article_Detail.asp?...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
党主立宪:是什么?不是什么?-法搜-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八、党主立宪不是歪招而是立足现实的理性吴庸说:“刘大生从1983年开始研究党主 ... 笔者以为,吴庸的说法中包含了许多误解,没有把握党主立宪的关键,将党主立宪与 ...
www.fsou.com/html/text/art/3355863/335586352_4.html - 类似结果 -
上海宝山区人大
但很快有理论家直白宣称,政改的模式应定位于“一党执政,党主立宪”。 ... 执政党主动接受宪法的约束当然是好事。我的困惑在于:“党主立宪”很容易让人联想 ...
www.shzgh.org/renda/.../userobject1ai1451521.html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
章立凡:“党主立宪”说引发的宪政思考
但很快有理论家直白宣称,政改的模式应定位于“一党执政,党主立宪”。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中国大陆唯一的执政党,从这个前提出发,执政党主持立宪顺理成章。 ...
www.chinesepen.org/.../Article_20071107222434.shtml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