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成立委员会 - 深圳 Linux Unix 用户组 | Google 网上论坛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zlug/browse_thread/thread/bf38de7237839312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shenzhencai <caixi...@gmail.com>
Date: 2008/12/25
Subject: Re: 建议成立委员会
To: 深圳 Linux Unix 用户组 <sz...@googlegroups.com>
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1. 我非常赞同SZLUG成立委员会,并选举委员会成员。
2. 我们应该先有规范还是先有委员会成员,我觉得我们应该先把规范定一下比较好,我说的这个规范是指选举制度、口号、目标、委员会的人员设立、核心成
员的权限和职责、等等。
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其它开源社区进行在线讨论,再初步暂定稿(既使定的不够理想也没有关系,我们以后可以修整),.....然后我们举行一次大聚会来组
织大家交流和选举,最后申请成为政府认可的委员会。其中我们要记实我们的过程,在这次不平凡聚会中留下我们的精彩;虽然和以上大侠所想的复杂多了,但其
它并不是麻烦。从长远看我们的苦心是值得的,这样我们的组织就是正式规范社区,我们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以上各位大侠我都有过线上线下的交流,相信这个委员会会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4. 我们会不能忽略了组织上不那么活跃的成员,他们也是自由软件的爱好者,我们有共同的梦想,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成功,所以以后人多一点的聚会必不
可少,既使是一年一次,要不然这里的有些人会认为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SZLUG就遣弃我们本来就有的凝聚力。
5. 祝各位剩蛋节快乐,剩男剩女也快乐(哇哇哇哇,我就是.....)。
--
http://zoomquiet.org
'''过程改进乃是催生可促生靠谱的人的组织!'''
金山常年招聘Py/C++人才! http://bit.ly/UoTV 简历直投俺就成;-)
现在wiki的草案太好了,Thanks bbbush!
只是有一个点我还没想通, 目前的架构草案对SZLUG成员参与的开源项目似乎还欠缺点什么. 可以假设一下:
1. 有人来推界开源项目,比如LXDE
2. 秘书组织聚会
3. SZLUG感兴趣的人加入了LXDE项目, 比如有10个人
4. 那么在SZLUG如何把这10个人参与的项目很明确的展现出来呢? 通过WIKI可以,现在也是这样做的.
有没有必要有人专门负责统计SZLUG有哪些成员参与哪些开源项目? 然后维护一个LIST,这样有兴趣的人
可以比较快速了解或者加入其中.
我建议秘书加入此职能:统计SZLUG成员参与的开源项目,并能定期Release.已加入wiki
--
Anders
Organization
出自SZLUG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zlug/t/bf38de7237839312
目录
[隐藏]
* 1 职责和试行方案
o 1.1 秘书
o 1.2 顾问
o 1.3 委员会
o 1.4 所有人共同的义务
o 1.5 顾问和委员会共同的义务
o 1.6 加入社团流程
o 1.7 投票流程
o 1.8 方案执行流程
o 1.9 通讯录流程
* 2 意见
o 2.1 提案一:委员会
o 2.2 提案二:秘书+顾问,委员会可选
* 3 其他信息
职责和试行方案
秘书
一到两名专职可聘任专业人员长期担任
* 外联
* 组织聚会
* 组织投票
* 了解资源,不论是顾问掌握的内部资源,还是外联得到的外部资源。
* 公开信息,最重要的是财务信息
* 维护通讯录,不致失去联系
* 准备各种宣传材料和宣传方式
* 组织参与展会等等
顾问
不限名额和期限
* 掌握资源
* 代表SZLUG某个方面
* 推介来自SZLUG的成果
委员会
三到五个(奇数适于选举)定期轮换
* 仔细地分析和整理大讨论结果
* 快速和集中决策
* 督促执行
所有人共同的义务
* 推介来自SZLUG的成果
顾问和委员会共同的义务
* 维护SZLUG的完整性
* 参与和推动、引导讨论
加入社团流程
无变化,加入邮件列表即可
投票流程
快速和确定的截止期制度
1. 设置一个提名期,期间提出各种方案(候选人),通常以一周为限。
2. 设置一个竞选期,提名期结束后,公开审议方案(候选人),确定最终的选举内容。以线上和线下并行的方式展示方案(候选人)。线下展示之后,线上讨论以三天为限。
3. 设置一个投票期,投票截止后,方案开始执行。通常以两周为限。
方案执行流程
原则为公开透明,高效,维护SZLUG成员利益
通讯录流程
仍然请 jungle 继续维护……
意见
个人建议,委员会人数为单数,先建议由Anders、乙钧和张乐成立三人组,
主要是只记住这三位兄弟的名字了。
这是我个人意见,如果还有谁觉得自己也应该在内,我先道个歉,请兄弟自荐(排名不分先后):
程任全,及永刚(jungle),张煌彬(Bibby)也应该加入这个名单,;)
都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大侠
程任全:gentoo, 内核
及永刚:debian, netbsd
张煌彬:openbsd, iredmail
Mario也说过,vice president弄一堆也无所谓啊,呵呵
我非常同意组织委员会!我经常感到有很多议题大家的看法是褒贬不一,其实有可能是对SZLUG很好的建议。但是往往只停留在批判与怀疑的层面。所以需要
一个组织来去粗取精,做过滤的动作!
下面这个帖子中的Microtiger提出了自己的两个建议,但是遭到了不同意见。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zlug/browse_thread/thread/7756cddb1f95504d
我个人认为Microtiger的想法绝对不是谬论,如果深圳政府有一天主动向SZLUG拥抱,我们还会把政府的邀请拒之门外吗?我们是公民,需要政府
相关部门的合理帮助。当然能和政府部门接轨是个大胆构想,需要合理小心行事,并且群策群力,但是实现起来不见得不可能。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我们需要理性分析可行性后再做结论。令外, 通过Microtiger的热心推介,让我们看到SZLUG有可能即将拥有固定的聚会场所。我个人认为
Microtiger是非查非查有想法的同仁。Thanks!
关于委员会建议:
1 委员会成员可以采取选举与毛遂自荐形式相结合,有主动意愿贡献的人是比较恪尽职守的。
2 委员会成员要有明确权力和责任。
3 ...
我毛遂自荐,希望为SZLUG做些常务和推广工作,当然我自身也从事LINUX相关工作,希望从技术上也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
>
> 1 提供外联窗口,让SZLUG与外界交流更加顺畅
> 2 在符合SZLUG发展原则前提下,规划SZLUG年度发展方向
> 3 收集建议并做可行性分析以及是否采纳
> 4 促进SZLUG聚会交流并推广SZLUG的开源项目
> 5 推广SZLUG及相关(例如制定会刊,宣传页,T-SHIRT等)
> 6 条件成熟时创立SZLUG基金会并举办年度峰会
>
> 变动就太大了。不可以有太高期望,事情要一点点做才好。
>
那是我对一个比较成熟的委员会权责预期!
忘记说周期了, 如果5年内能完成上面6点就很不错了! 呵呵!
当然需要一步步来, 不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美好的目标会让人比较有动力!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我的想法!
根据"让委员会的责任仅限于快速的决策"的推论:
2008/12/24 Yuan Yijun <bbbus...@gmail.com>:
>
> 1 提供外联窗口,让SZLUG与外界交流更加顺畅
做减法:这一条与其说是委员会的职责,不如交给专职的秘书,聘一
两个形象代言人,不一定需要是做决策的人。
> 2 在符合SZLUG发展原则前提下,规划SZLUG年度发展方向
> 3 收集建议并做可行性分析以及是否采纳
无异议,决策职能很明确。而且这些都是需要大讨论的,最终的确是
需要一些人来整理讨论结果。具体实施还是交给专职的秘书。
> 4 促进SZLUG聚会交流并推广SZLUG的开源项目
交给秘书安排得了。
> 5 推广SZLUG及相关(例如制定会刊,宣传页,T-SHIRT等)
> 6 条件成熟时创立SZLUG基金会并举办年度峰会
>
只靠委员会做这些,那么委员会需要多少人?我们这些人都派上也不够用,就不用换届了。而且这些事情需要决策吗?
问题还是究竟对"委员会"的期望有多高。假如按照可为的意见,将大
企业吸引进委员会,撑门面也好,根据赞助额度分配投票权也好,请
问可以指望大企业代言人做 2, 3 之外的事情吗?
1. 我非常赞同SZLUG成立委员会,并选举委员会成员。
2. 我们应该先有规范还是先有委员会成员,我觉得我们应该先把规范定一下比较好,我说的这个规范是指选举制度、口号、目标、委员会的人员设立、核心成
员的权限和职责、等等。
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其它开源社区进行在线讨论,再初步暂定稿(既使定的不够理想也没有关系,我们以后可以修整),.....然后我们举行一次大聚会来组
织大家交流和选举,最后申请成为政府认可的委员会。其中我们要记实我们的过程,在这次不平凡聚会中留下我们的精彩;虽然和以上大侠所想的复杂多了,但其
它并不是麻烦。从长远看我们的苦心是值得的,这样我们的组织就是正式规范社区,我们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以上各位大侠我都有过线上线下的交流,相信这个委员会会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4. 我们会不能忽略了组织上不那么活跃的成员,他们也是自由软件的爱好者,我们有共同的梦想,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成功,所以以后人多一点的聚会必不
可少,既使是一年一次,要不然这里的有些人会认为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SZLUG就遣弃我们本来就有的凝聚力。
提案一:委员会
SZLUG目前缺乏一个收集意见和作出决策的委员会! 也就是说通常一些发展规划的讨论就只停留在讨论层面!
建议SZLUG赶快发展管理委员会,负责收集意见和作出相关决策!
办事流程:
1. 设置一个提名截止期,提名期结束后,以所有被提名人员作为选举对象,进行投票;
2. 设置一个投票截止期,投票期截止后,各职位人员确立,行使权利和责任;
我提议马上投票:
1. 提名截止期设置为一周,可以从今天算起,那么截止期是2008.12.31;
2. 投票截止期设置为两周,那么接下去算就是,截止期在2009.01.14;
有了截止期制度可以让事情不会无限期拖下去;并且任何需要投票表决的事情都可以按照这个流程来走;
如,对截止期时间长度有异议,可以提议,按照截止期规则进行投票;
委员会(Committee)方面,我提议 Anders Ma 任常务主席;
同时我提议,委员会制度定期重新产生一次;这个时间长度我提议为一年;
提案二:秘书+顾问,委员会可选
我(bbbush)倒是倾向于采用秘书+顾问的做法,秘书了解资源,不管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顾问掌握内部资源。作为秘书,以公开和透明的方式将信息公开,可以自己维护财务、通讯录和网站之类,也可以委托(督促)顾问代理。
这样做,秘书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采用聘任制,可以考虑将来有专职人员担任(发工资)等等,期限也不用定得很死;而顾问也可以采用聘任的方法,当然是没有工资了,有多少萝卜挖多少个坑,期限一样不用定得很死。
如果遇到问题需要决策怎么办?我不觉得社区决定有什么不对,秘书在社区里发起投票就完事了。感到决策做不出来,实在是因为没有人组织,而不是没有人投票。如果由一个委员会来做决策,对SZLUG这样的团体有哪些好处呢?也许好处在于快速决策,避免大规模的投票次数太多让人心烦吧。:D
我提议Rae来暂时做一阵子代理秘书,要么干脆就长期做算了。然后剩下的,每个人报个名,跟哪方面有关就做哪方面的顾问,牌子可以贴VicePresident之类。如果真的需要委员会来快速决策,那么委员会人数确实应该是三个人或者五个人(少一些),而且在有必要的时候(违反大多数人利益的时候),秘书应当组织所有人复议(大规模投票)。大规模投票也发生在选举委员会的时候。
所以现在如果需要投票,那就是决定
1. 秘书和代理秘书的数量和产生办法
1. 数量由目前的需要决定, 目前需要专人来做如下工作:
1. 收集处理Mailing List的意见/建议
2. 对外联系窗口
3. 大家补充...
2. 候选人采用毛遂自荐方式和推荐方式,如果人多的话,需要采取线下演讲拉票,线上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角逐.
2. 顾问的数量和产生办法
1. 顾问数量应该不受限制
2. 顾问需要履行顾问义务,如果要成为顾问必须一年内要发起至少一次其相关领域的聚会!
3. 委员会成员的数量和产生办法
4. 具体的秘书人员稍后决定
5. 具体的顾问人员稍后决定
6. 具体的委员会成员稍后决定
其他信息
* 深圳软件行业协会,会长叫邓爱国,办公地址在同心路1好B座3楼,可以跟他们联系一下。还有科技园南区的软件园好像态度也挺开放的。
会长是徐少春,金蝶的,昨天继任,邓是副会长。
* 建议深圳LUG在core里或committee里有针对性的吸纳一些local知名IT公司,一方面他们都或多或少涉及开源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在深圳也有一些资源优势,信息渠道,对LUG长期的发展很有帮助。
* 建议你们召开会议的时候可以邀请华为、腾讯、金蝶等。华为可以找蒙家玉蒙总
13925276176,金蝶可以直接找他们老总蔡军蔡总13808839161
或他们市场经理李军li...@apusic.com,腾讯我没直接接触过,相信深圳LUG一定可以通过关系找到负责开源/linux的相应部门。
--
http://zoomquiet.org
'''过程改进乃是催生可促生靠谱的人的组织!'''
Free as in Freedom! 哲思自由软件社区:http://zeuux.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