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 現下 "台灣成為美國一州" 這個話題已逐漸浮出與發酵

1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david chou

unread,
Sep 17, 2025, 5:14:22 AM (12 days ago) Sep 17
to BATA Group, Dr. JC Fann, Douglas Chiang, John 2 Hsieh, Tek-Khiam Chia, John Chou, Allen Kuo, Ting-Kuei Tsay, Stephenlin0314, Dr. Michael Yeun, Seashon Chen, Andrea Lu, RWH (Taipei
我們發現, 現下 "台灣成為美國一州"   這個話題已逐漸浮出與發酵, 它或許有成為The Talk of the Town的潛力與趨勢. 我們也發現, 在台灣與美國, 有心與有志要推動台灣建州的人士也逐一浮出檯面, 我樂見百家爭鳴, 群雄同並起(I)

我今天先張貼幾則Posts & Reports, 請台灣與台美鄉親閱讀, 讓大家溫故知新.

我樂見我的一些工作夥伴 [有的沒有堅持, 已退出, 有的在過去被林記

治金光黨蠱惑與吸納, 導致台灣建州運動有一段時期的setback與沉寂] 與支持者又準備重新啟動台灣建州運動. 現在由於許多台灣人與台美人感到台灣人大難臨頭, 再加上他們認為川普有擴張美國領土的雄心壯志, 所以我們過去埋下的思想種籽現在已開始在萌芽. 做為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的我, 自然樂見台灣與台美Elites & 鄉民們都能開始談論這個議題, 不管是在家庭的餐桌, 仕女的下午茶聚會, 男士們的社交場合, 學校的教室與課堂, 社交平台與群組, 網路論壇, 大家都能談. 不管贊成或反對, 大家都一起來談台灣建州這個話題. 


我特別是希望小草們也能開始談, 讓大家為告別柯痞與黃丑與館丑這些無釐頭的野心政客且回頭來擁抱台灣與美國而做準備.


[to be continued]

David Chou(周威霖)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台灣建州運動)

========================

Appendix I

【觀察站】美國「買下台灣」與「台灣建州運動」

民報新聞

2020年3月10日

https://tw.news.yahoo.com/%E8%A7%80%E5%AF%9F%E7%AB%99-%E7%BE%8E%E5%9C%8B-%E8%B2%B7%E4%B8%8B%E5%8F%B0%E7%81%A3-%E8%88%87-%E5%8F%B0%E7%81%A3%E5%BB%BA%E5%B7%9E%E9%81%8B%E5%8B%95-022256910.html

 

 

根據媒體報導,台灣美國商會(Taiwanese-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會長海爾(Neil Hare)近日發表公開信函,提到美國總統川普若想買下1座小島,應該要努力買下台灣,且若美方無法購買,應在來不及這麼做之前,給台灣民眾自由貿易與特殊身分移民待遇。

海爾的言論,被媒體形容是「奇想」,可是從歷史上來看,美國想買下外國土地成為國土,卻不是一件新鮮事,尤其在19世紀特別多,案例都在北美洲發生,而在去年8月,川普總統盼美國買下由丹麥控制的格陵蘭島,就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認為川普是看中格陵蘭的軍事價值及豐富稀土資源,可是此一發言,卻一度弄僵了美國與丹麥的外交關係。

因而海爾在美台商會官網撰文的呼籲,不是「無中生有」,他認為川普如果想買格陵蘭島,還不如買下台灣;美國出現這樣的言論,其實是有跡可尋,過去美國即曾「看上台灣」,基於貿易、海運及軍事考量,一度研究要買下台灣,根據一些歷史學者的研究,1853年率艦敲開日本幕府鎖國大門的美國遠東艦隊司令培里(Matthew Perry),同一時間,從生意人跨入外交界的首任美國駐日本公使哈里斯(Townsend Harris),也在1854年向國務院建議,美國應向清廷買下台灣,以鞏固在亞洲的商業利益。

海爾指出,台灣擁有全球第22大國內生產毛額(GDP),是美國第11大貿易夥伴,在生物科技、化學和工程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經濟和地緣政治重要,相較之下,格陵蘭這塊北方冰凍苔原地帶顯得微不足道。他並強調,不同於格陵蘭由另一個國家丹麥控制,台灣處於美國外交政策所稱的「戰略模糊」地帶。

海爾文中的論述,還提到一個重點,儘管聯合國、美國,甚至20國集團(G20)都不承認台灣,但根據國際法,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擊敗日本,對台灣擁有合法主權。這番話,其實是影響台灣前途的重要關鍵。1994年開始出現「台灣建州運動」,前立委康寜祥助理周威霖主張台灣加入美國,做為美國的一州,幾十年來他從台灣宣傳到美國,從未間斷,被稱為「美國建州運動」理論基礎就是基於「美國對台灣擁有合法主權」的根據。

德裔美國人何瑞元也在2003年主張台灣應該成為美國第51州,後來發展成為「美屬台灣群島方案」,簡稱美屬台灣,主張台灣為美國「未合併領土」(Unincorporated Territory),這套理論成了以林志昇為首的台灣民政府推動運動的根據,2009年2月12日,台灣民政府籌備會中央委員會發布公告,定名為「屬美建國派」,他們以國際法作為基礎,主張台灣是日本投降後,依國際法交由美國託管,中華民國佔領台灣,但在國際法上未必享有領有權。

林志昇在2008年成立台灣民政府,組織發展迅速,廣泛吸收群眾加入,並且於台灣各地設有辦事處,開辦宣傳講座,散發傳單,開放民眾申請「台灣民政府身分證」與「台灣民政府車牌」,其中,販售身分證、車牌等行為,爭議性很大,2018年5月11日,有關方面搜索台灣民政府中央會館,依刑法、詐欺罪與《洗錢防制法》聲請羈押林志昇、林梓安夫婦等人,並提起公訴,2019年11月2日,林志昇於住處跌倒顱內出血死亡,台灣民政府走向名存實亡的命運。

去年傳出以基督教長老王能祥、周威霖等人為主,籌組「台灣親美與美國接軌行動會」,他們指出,台灣人未來在三條路上無法逃避,必須選擇其中一條:(一)放棄得來不易的自由與民主,併入中國;(二)宣佈獨立,自求多福;(三)在「台灣關係法」保護傘下,加速親美,與美國接軌;他們選擇的是要走第三條路。

美國最近出現「買下台灣」的言論,以現在的國際時空,有其脈絡可尋,台灣社會幾十年的「建州運動」,打拚奮鬥,才終於等到這一天,有人形容這是「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但台灣到底要走那一條路,未來的前途,關鍵還是在於台灣人自己的手中!


Appendix III

台灣建州運動的一份舊文獻「回到歷史原點,尋求台灣真正及完全的解放」


david chou

2013年12月25日 上午10:28:11

收件者:bay-area-taiw...@googlegroups.com、psos、ma...@tlp.org.tw、洪銘婉


 

我在12/24/2013張貼了「『台灣建州運動』與陳隆志博士關於台灣法律地位的論述之比較」一文,我們在該文中說:

 

//在最近幾年,我在若干場合,包括在「海洋之聲」洪銘媛女士的節目中、謝德謙先生的節目中以及謝德謙先生所主持的社團(李登輝民主協會台北分會)所舉辦的演講或座談中,我都一再強調「舊金山和會的會議紀錄顯示,參加和會的多數國家的共識是台灣的歸屬雖然暫時懸而不決,但未來應依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來解決,亦即依『和平解決』與『人民自決』的原則來決定。」//

 

//我之所以如此不斷地強調,是為了貫徹與延續我更早幾年在一篇公開發表的聲明的主張與觀點,那篇聲明的標題是「回到歷史原點,尋求台灣的完全解放」。//

 

//我們主張回到「舊金山和約」那個「歷史原點」,來解決台灣的前途與歸屬。//

 

 

 

我們現在找出當年那篇舊聲明,並把它張貼出來:

 

51俱樂部與美國社的主張
──回到歷史原點,尋求台灣真正及完全的解放」

200392


51俱樂部」與「美國社」今天派代表前來參加「中華民國小留學生家長協進會」舉辦的記者會,我們要來對小留學生現象背後的最重要因素──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久懸未決的問題──加以探討,並提出根本的解決辦法。


「中華民國」的小留學生問題由來已久,蔣宋美齡是去美國讀書的小留學生,蔣經國是去蘇聯讀書的小留學生,甚至連「中華民國」的國父孫文也是去美國屬地夏威夷讀書的小留學生。他們前往國外讀書,隱含了他們對西方文化的嚮往,也意味著父母對他們成龍成鳳的期許。今天台灣的小留學生也都背負了父母的期許,父母希望他們去接受西方的教育,學習西方的文化與語言,將來留在西方國家成家立業或返回台灣承續父母的事業。

 
小留學生的現象也意味著父母對台灣教育的失望、對台灣治安的憂心,更意味著父母對台灣前途的焦慮。

 
台灣的歸屬久拖未決,中國的糾纏揮之不去,以及中國的威脅日益嚴重,是台灣人民焦慮與不安的根源,也是小留學生父母要把子女送出國求學的深層原因。


長久以來,困擾著包括小留學生父母在內的台灣人民的台灣問題係來自台灣尚未被美國真正及完全的解放。

 
194112月,統治台灣的日本帝國偷襲美國屬地夏威夷,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19458月,美國戰勝日本,解放了包括台灣在內的所有日本統治或佔領的太平洋島嶼,也解放了被日本佔領的中國。


終戰後,美國託管了日本,也託管或領有被日本佔領的太平洋島嶼,不幸的是,美國卻把台灣交給蔣介石政權託管,蔣介石政權在沒有任何有法律效力的國際條約的支撐下,於194510月,片面非法地宣佈併吞台灣,種下了今日台灣的禍根。


不過,解放了台灣並因而在台灣事務上取得了發言權的美國,至今為止,始終沒有在法律上確立台灣的歸屬。

 
對美國而言,有幾件事是十分明確的:(1)台灣是太平洋戰爭的戰敗國日本在國際條約中正式聲明放棄的,(2)沒有任何國際條約對日本放棄的台灣的歸屬加以確立,所以台灣的法律地位仍然未定,(3)美國以「台灣關係法」確立了美國是宗主國、台灣是「被保護地」的地位,美國是台灣人民的監護者或守護神,(4)「中華民國政府」或「台灣關係法」中指稱的「台灣當局」只是美國「委任統治」台灣的政府,(5)在1978年以前,美國雖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但從沒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對台灣的主權主張,(6)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但也不在法律上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及領土主張。


1958年,美國政府嚴正地告訴中國,台灣是美國從日本手中拿過來的,美國在台灣的存在當然不構成「干涉中國內政」。


就在數月前,美國學者林蔚與譚慎格撰文,再度指出:(1)直到今天,美國還是認為台灣的法律地位未定,美國所謂的「一個中國政策」並非意味美國接受了北京對台灣的主權要求,(2)「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台灣是美國在戰爭中,從日本統治中拿回來的,美國作為台灣民眾的全權監護人,上述的說法是恰當的,美國人也永遠不會把自己手上的台灣交給任何人。」


「美國作為台灣民眾的全權監護人……美國人也永遠不會把自己手上的台灣交給任何人」,這是何等莊嚴的宣示!


199474日,周威霖等人組建了「51俱樂部」,公開主張「台灣公投,加入美國」,正式啟動了「台灣建州運動」。「台灣建州運動」就是要動員台灣人民的力量,來協助美國真正及完全地解放台灣,讓台灣人民得到亞美利加母親的完全保護,讓台灣人民過自由、民主、繁榮、富足、平安、快樂、幸福及有尊嚴的生活。

 
51俱樂部」於1994年提出「二階段建州論」,但於2002年調整為「台美三階段整合議程」。


我們主張在第一階段,先讓台灣在目前的基礎上,成為美國的「自由結盟邦」(帛琉模式),在這一階段,台灣先把國防、外交與安全事務交給美國聯邦政府,先排除「中國威脅」這項燃眉之急,然後逐步進行經濟、文化、教育與大眾傳播媒體的整合。在這一階段,台灣公民得以「非移民身份」自由進出美國,在美國設籍居住,在美國合法工作,在美國受教育與置產,反之,美國公民也在台灣擁有上述的權利。

 
在第二階段,我們要透過公投,讓台灣成為美國的「自治邦」(準州,波多黎各模式),深化與擴大「台美整合工程」,並啟動建州的前置作業。


在第三階段,我們要透過另一階段的公投,讓台灣正式申請加入美國,成為美利堅合眾國一個完全的成員。


「台美整合,台灣加入美國」是包括台灣的小留學生及他們的父母在內的台灣人民最大的福祉與利益,也是美國最大及最長遠的利益。台灣從1945年被美國解放,到1950年成為美國的「保護地」,到1979年「台灣關係法體制」的建立,再成為美國的「自治邦」,最終成為美國一州,這是順天應人,順理成章,也是理所當然。


在美日太平洋戰爭結束後,被美國解放的太平洋島嶼或島群今天若不是已建立了國家,但仍繼續接受美國的保護與援助,就是正式成為美國的「未合併領土」,唯獨台灣的歸屬由於中國及中共在台同路人的作梗,尚未能加以妥當地解決,換言之,台灣尚待為德不卒的美國施以援手,真正地及完全地加以解放,以彌補小羅斯福總統不當的決策對美國及台灣人民所造成的損害,並還無辜的台灣人民一個公道。


我們呼籲華府勇敢地承擔起道義及政治責任,早日同意台灣人民公投,也呼籲台灣人民支持「台灣建州運動」,讓「台美整合,台灣加入美國」,以完成台灣真正及完全的解放。


51俱樂部會長兼美國社社長 周威霖


Appendix III


[底下這篇報導不利建州, 大家也可以讀, 因為它也談到建州.]

[我們不必要求或期待大家都贊同建州或加入美國, 我們只需要51%的台灣住民贊同即可.]

台灣想要F-35B戰機有解?學者揭美國怕一事才遲交我軍購:別妄想成為第51州

李瑋萱

2025年9月16日 週二 下午2:09

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7%81%A3%E6%83%B3%E8%A6%81f-35b%E6%88%B0%E6%A9%9F%E6%9C%89%E8%A7%A3-%E5%AD%B8%E8%80%85%E6%8F%AD%E7%BE%8E%E5%9C%8B%E6%80%95-%E4%BA%8B%E6%89%8D%E9%81%B2%E4%BA%A4%E6%88%91%E8%BB%8D%E8%B3%BC-%E5%88%A5%E5%A6%84%E6%83%B3%E6%88%90%E7%82%BA%E7%AC%AC51%E5%B7%9E-060926303.html

 

在美方「喊話」下,總統賴清德日前表示,未來政府會繼續增加國防預算,盼在2030年前比照北約(NATO)標準達到GDP 5%;近日,國防部已向行政院提出以7年為期的「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條例草案」,總金額規模將突破兆元。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在臉書多篇文中提及台美軍事交流及相關議題,他提到,台灣想買F-35B最先進的第五代戰鬥機,美國不賣因為現在要排到5到6年後,但美國可能另有辦法,如「租借法案」、甚至是「親自出手」;此外,吳嘉隆也談及,「台灣不會成為美國的第51州」的討論,他直言,台灣這邊不要一廂情願了。

吳嘉隆今(16)日凌晨在臉書指出,美國人賣給台灣的好武器若現在交貨,​機密參數很可能就會洩漏給中共,反而糟糕。他表示,大膽推測,當美國裝備與武器系統進入台灣的時候,是用「軍事援助」的名義,於是沒有動用到台灣的國防預算、立法院沒有審查的空間,也就沒有技術機密洩漏的問題;再者,台灣想要F-35B最先進的第五代戰鬥機,但現在下單要排隊,美國很可能還有一招,即模仿二戰時期的「租借法案」,把現貨甚至連飛行員都一併租借,不用排隊就能解決實際的需要。

「最後還有一招!」吳嘉隆提到​,美國連續飛18個小時,從美國密蘇里州飛到伊朗上空,用鑽地彈炸掉伊朗埋在地表下最深的福爾多核子設施,也就是說以色列並不需要買B2轟炸機,照樣可以實現移除伊朗核子設施的戰略目標;重點是如有必要,「美軍就直接出手」。但吳嘉隆也說,若台灣要成為美國的戰略級的盟友,跟以色列一樣,要向美國證明,台灣有這個價值,值得美軍直接出手,「不管美國是左派的民主黨執政,還是右派的共和黨執政,台灣都要不斷向美國證明有這個價值!」

另外,吳嘉隆也在另篇貼文中提到,許多人提及「希望或期待台灣成為美國的第51州」的討論,以為這樣子美國就會保護台灣的安全,但在他看來這是一廂情願,且完全也沒必要。他舉例,美國託管地波多黎各,但拒絕其成為第51州,因為不想承擔龐大的財政負擔;不想增加殖民地、海外領土,財政負擔是一大考量。他認為,即便若台灣打造強大的國防力量與國防意志,在美國與日本介入前,憑自己的武力系統就單獨把入侵的共軍擋下來,「自己國家自己救」,屆時美國勢必會跳下來,以便把功勞搶走,所以就算台灣不是美國的第51州,美國也一定會軍事介入。台灣要一面善良、一面拳頭骨頭硬,讓壞人不敢蠢動,不敢佔好人的便宜。





david chou

unread,
Sep 17, 2025, 7:34:19 AM (12 days ago) Sep 17
to BATA Group, Dr. JC Fann, Douglas Chiang, John 2 Hsieh, Tek-Khiam Chia, John Chou, Allen Kuo, Ting-Kuei Tsay, Stephenlin0314, Dr. Michael Yeun, Seashon Chen, Andrea Lu, RWH (Taipei
AIT發言人日前關於台灣政治地位 [應是國際法律地位] 未定的發言在當下引起台灣各黨派許多菁英與意見領袖的注意

我們發現, 現下 "台灣成為美國一州"   這個話題已逐漸浮出與發酵, 它或許有成為The Talk of the Town的潛力與趨勢. 我們也發現, 在台灣與美國, 有心與有志要推動台灣建州的人士也逐一浮出檯面, 我樂見百家爭鳴, 群雄同並起 (II)

1

AIT發言人最近關於台灣政治地位的發言與解釋, 是一項十分可喜的發展, 因為它符合台灣建州運動與台灣獨立運動數十年來所建立的classic & traditional 理論所賴以建立的背後的史觀 & 歷史解釋 & 法理.  我們可以想見, 那些在台灣的匪黨與台奸黨人可真是會氣急敗壞, 牠們在面對真理時, 只能繼續硬ㄠ.

原先大家都以為民進黨這一次可能還會因處境與立場尷尬, 因而選擇逃避或不接招, 不過, 在我們讀了一個匪報 [支那時報] 的頭版頭報導後, 我們發現, 民進黨秘書長徐先生的回應與發言卻十分得體. [Appendix I]

我現在就請鄉親們來閱讀這篇報導, 順便讀我針對其中幾段的發言所做的評述.

我也順便對永山英樹寫的一篇文章 [Appendix II] 做個評述.

2

[報導] "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今年恢復為國定假日,--------。未料,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16日語出驚人地指出,1945年日本投降時,同盟國最高統帥、美國麥克阿瑟將軍是命令中國戰區統帥蔣介石,代表同盟國接收台灣,「所以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不要黑白講」。"  

[報導] "徐國勇昨日在民進黨直播節目,肯定AIT提到台灣地位未定與美國國務院的明確回覆。他並說,「根本沒有台灣光復節」,1945年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是盟軍亞洲地區統帥,蔣介石是中國戰區的五星上將,「對同盟國來講,亞洲戰區的五星上將當然是中國五星上將的上司」,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發布戰區第一號命令,「聽好喔!是『命令』蔣介石代表同盟國接收台灣,所以蔣介石接收台灣,當然不是回歸中國,自然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而日本拋棄台灣主權,那時台灣主權未定,就這麼簡單。」" 

David: 徐祕書長這兩段談話正確. 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未定, 也就是說, 台灣的主權歸屬尚未確立, 台灣沒有被支那人或支那人的國家或Regime "收復" 或 "光復".


[報導] "當時台灣人算是哪一國人?徐國勇說,還是日本人,日本拋棄主權後,原來的日本人都在台灣,那時候在台灣的人也是日本人,因為台灣是日本的領土,為了解決留下的這些人的國籍問題,才會有1951年(應為1952年)的《中日和約》。"

David: 徐祕書長這段談話正確. 在舊金山和約生效前, 台灣人都還是日本人.


[報導] "徐國勇說,韓戰爆發後,美國擔心台灣與東南亞各國被共產黨併吞,開始與各國及地區實際領導人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是軍事同盟概念,無涉領土主權歸屬,後來台美斷交後就廢止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這也證明條約無涉台灣主權,國民黨想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來證明主權,這是錯的。"

David: 徐祕書長這段談話正確. 我們從當年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為批准美蔣Mutual Defense Treaty所舉辦的批准Hearings所有相關的文件之中的內容, 可以確知, 蔣該死流亡Regime企圖利用該條約來誘使美國承認與接受它對台灣的主權的主張的圖謀沒有得逞.



3

[報導] "但國民黨為了讓「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得到正當化,十五日對AIT嚴正回應說,台灣主權歸屬中華民國毫無疑義,同時還提到一九五二年簽訂的日中和約,強調說「其中第三條、第十條,均再次確認台灣、澎湖歸屬中華民國之地位」。但國民黨這完全是曲解日中和約,因為該約第三條、第十條其實都是「日本沒有承認台澎歸屬中華民國」的證明。"

[報導] "至於第十條規定「中華民國國民應認為包括…一切台灣及澎湖居民及前屬台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該文也不寫「中華民國國民包括台澎居民」而是寫「中華民國國民應認為包括台澎居民」,這「應認為」又該怎麼解釋?日語正本就寫「含むものとみなす」(視為包括),英語正本是「shall be deemed to include」(應視為包括)。由此可見,台澎人本來就不是中華民國國民,該條約只是擬制的當作中華民國國民。"

David: 當今這世界第一個能正確解讀日蔣和約的第十條的應該是David Chou, 他在幾十年前就已做出了正確的解讀, 永山英樹算是第二個人.

John Foster Dulles與其他的美國法律專家在日蔣和約的第十條使用 "shall be deemed to include",  而非使用 "shall include", 這就是要告訴世人, 原為日本人的台灣人及其子孫不是所謂的 "中華民國國民", 他們只是權宜地 "被視為中華民國國民".


[to be continued]

David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

Appendix I


徐國勇:沒有台灣光復節

才剛恢復成為國定假日……

04:102025/09/17 

中國時報 曾薏蘋  崔慈悌  周毓翔

04:10 2025/09/17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917000435-260120?chdtv

 

睽違24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今年恢復為國定假日,放假1天。未料,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16日語出驚人地指出,1945年日本投降時,同盟國最高統帥、美國麥克阿瑟將軍是命令中國戰區統帥蔣介石,代表同盟國接收台灣,「所以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不要黑白講」。國民黨則怒嗆徐國勇成為台獨「金孫傳人」,大罷免大失敗後仍不知反省,繼續搞意識形態。

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聲稱,北京刻意錯誤詮釋《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舊金山和約》等二戰文件,這些文件並未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AIT的發言,引發爭議。

外交部昨日感謝並歡迎美方以公開、明確方式,駁斥中國扭曲二戰的相關文件言論,並鼓勵更多理念相近夥伴明確反制中方的不實論述。

光復時台灣人是哪國人 徐:還是日本人

徐國勇昨日在民進黨直播節目,肯定AIT提到台灣地位未定與美國國務院的明確回覆。他並說,「根本沒有台灣光復節」,1945年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是盟軍亞洲地區統帥,蔣介石是中國戰區的五星上將,「對同盟國來講,亞洲戰區的五星上將當然是中國五星上將的上司」,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發布戰區第一號命令,「聽好喔!是『命令』蔣介石代表同盟國接收台灣,所以蔣介石接收台灣,當然不是回歸中國,自然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而日本拋棄台灣主權,那時台灣主權未定,就這麼簡單。」

當時台灣人算是哪一國人?徐國勇說,還是日本人,日本拋棄主權後,原來的日本人都在台灣,那時候在台灣的人也是日本人,因為台灣是日本的領土,為了解決留下的這些人的國籍問題,才會有1951年(應為1952年)的《中日和約》。

此外,他也表示,1949年蔣介石來台灣之前就辭去總統,由李宗仁繼任,蔣不是中華民國總統,既然不是國家領導人,卻又有軍隊,只能說是軍閥。

徐國勇說,韓戰爆發後,美國擔心台灣與東南亞各國被共產黨併吞,開始與各國及地區實際領導人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是軍事同盟概念,無涉領土主權歸屬,後來台美斷交後就廢止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這也證明條約無涉台灣主權,國民黨想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來證明主權,這是錯的。

藍批綠不知反省 操作意識形態

國民黨則強調,台灣主權在中華民國是歷史不爭的事實,質疑徐國勇當上民進黨祕書長,成為號稱「台獨金孫」的賴清德總統「金孫傳人」,要代表民進黨否認中華民國擁有台灣的主權嗎?「徐國勇要確定喔?賴清德現在還是中華民國總統嗎?」

藍委賴士葆痛批,徐國勇就是在貫徹賴清德的意志,進一步往台獨靠攏,想趁這波美國人的說法,繼續推動台灣主權未定論,但賴清德不敢走台獨,純粹是因大罷免後連基本盤都保不住,只能推台獨理論鞏固深綠,而且美國也不會真的承認台灣、承認中華民國,否則美國幹嘛不跟我們建交?

2000年取消放假 今年還假於民

1945年9月3日日本與同盟國簽訂《降伏文書》後,同年10月25日,台灣地區的受降典禮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降方為日本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將軍,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代表受降。

1946年起,10月25日即定為台灣光復節,放假1天。2000年12月陳水扁總統執政時,頒布修訂《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包括光復節在內的7天節日都取消放假,但真正「刪除」則在2016年12月《勞基法》修法,光復節等7天假從2017年起變成「只紀念不放假」。至今年5月,立法院通過國民黨提案的「還假於民」法案,光復節才又改回國定假日、恢復全國放假。

24年光復節沒放假,今年是否有相關慶祝活動?總統府昨日表示,若有規畫,會適時向國人說明。

 

Appendix II


自由廣場》不只AIT批中國扭曲台灣地位 日本也採取台灣地位未定論

2025/09/17 05:30

◎ 永山英樹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724457

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公開表示,二戰相關文件「未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AIT講得沒有錯。

依據一九四五年十月廿五日《日本降伏文書》(停戰協定)的「台灣光復」(台灣回歸中國)只是在中華民國軍事佔領下的「 政治秀」,從國際法角度來看,屬於非法無效。日本政府一九五二年四月廿八日依照舊金山和約「放棄」台灣、澎湖以後,台澎的歸屬在國際法上處於「未決定」的狀態。雖然當時台澎已經在中華民國佔領下,但日本在終戰後並未將台澎割讓給中華民國。

但國民黨為了讓「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得到正當化,十五日對AIT嚴正回應說,台灣主權歸屬中華民國毫無疑義,同時還提到一九五二年簽訂的日中和約,強調說「其中第三條、第十條,均再次確認台灣、澎湖歸屬中華民國之地位」。但國民黨這完全是曲解日中和約,因為該約第三條、第十條其實都是「日本沒有承認台澎歸屬中華民國」的證明。

比如第三條規定「關於日本國及國民在台灣及澎湖之財產及其對於在台灣及澎湖之中華民國當局及居民所作要求之處置…」,該文指日本人時以「國民」稱之,指台澎的人時卻以「居民」稱之,而不稱中華民國「國民」。至於第十條規定「中華民國國民應認為包括…一切台灣及澎湖居民及前屬台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該文也不寫「中華民國國民包括台澎居民」而是寫「中華民國國民應認為包括台澎居民」,這「應認為」又該怎麼解釋?

日語正本就寫「含むものとみなす」(視為包括),英語正本是「shall be deemed to include」(應視為包括)。由此可見,台澎人本來就不是中華民國國民,該條約只是擬制的當作中華民國國民。

日本簽訂日中和約是為了結束日本與中華民國之間的戰爭狀態,並不代表日本承認台澎屬於中華民國。條約締結方的國民黨不可能不知道那個!

不只是美國,至少日本等簽署舊金山和約的國家,原本就都採取「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立場,只是各國顧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的反應,不敢公開表態而已(雖然部分國家後來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作者為台灣研究論壇會長)

david chou

unread,
Sep 17, 2025, 8:43:30 PM (11 days ago) Sep 17
to BATA Group, Dr. JC Fann, Douglas Chiang, John 2 Hsieh, Tek-Khiam Chia, John Chou, Allen Kuo, Ting-Kuei Tsay, Stephenlin0314, Dr. Michael Yeun, Seashon Chen, Andrea Lu, RWH (Taipei
我在昨天(9/17/2025)   張貼民報幾年前的一則有關台灣建州運動的報導, 我今天對它稍做評述
我們發現, 現下 "台灣成為美國一州"   這個話題已逐漸浮出與發酵, 它或許有成為The Talk of the Town的潛力與趨勢. 我們也發現, 在台灣與美國, 有心與有志要推動台灣建州的人士也逐一浮出檯面, 我樂見百家爭鳴, 群雄並起(III)

我在昨天(9/17/2025)   張貼民報幾年前的一則有關台灣建州運動的報導, 我今天對它稍做評述.

1

我不知道這篇報導的作者是何人, 有可能是已過世的台灣費邊社的創立人[我一時之間就是想不起他的大名], 因為他在過世前幾年很關心台灣建州運動及其主張.

2

[報導:] "海爾文中的論述,還提到一個重點,儘管聯合國、美國,甚至20國集團(G20)都不承認台灣,但根據國際法,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擊敗日本,對台灣擁有合法主權。這番話,其實是影響台灣前途的重要關鍵。1994年開始出現「台灣建州運動」,前立委康寜祥助理周威霖主張台灣加入美國,做為美國的一州,幾十年來他從台灣宣傳到美國,從未間斷,被稱為「美國建州運動」理論基礎就是基於「美國對台灣擁有合法主權」的根據。"

David: 這段報導指 "1994年開始出現「台灣建州運動」,前立委康寜祥助理周威霖主張台灣加入美國,做為美國的一州,幾十年來他從台灣宣傳到美國,從未間斷,被稱為「美國建州運動」理論基礎就是基於「美國對台灣擁有合法主權」的根據。" 
不過, 周威霖從來沒有把「美國對台灣擁有合法主權」做為台灣建州運動的理論依據, 台灣建州運動的核心理論之一是, "台灣的主權至今還在美國的治監護 [不是法律監護] 之中, 但美國沒有對台灣主張主權, 也沒有擁有台灣的主權".
David從不浮誇唬爛, 他不會掰出「美國對台灣擁有合法主權」這種很容易就會被人駁倒的或被美國國務院台灣協調辦公室或AIT駁斥的Proposition.

3

[報導:] "去年傳出以基督教長老王能祥、周威霖等人為主,籌組「台灣親美與美國接軌行動會」,他們指出,台灣人未來在三條路上無法逃避,必須選擇其中一條:(一)放棄得來不易的自由與民主,併入中國;(二)宣佈獨立,自求多福;(三)在「台灣關係法」保護傘下,加速親美,與美國接軌;他們選擇的是要走第三條路。"

David: 我們的確是組建了「台灣親美與美國接軌行動會」, 我們也向在台灣各地有建築與設施的某機構提出一個 "成人免費English Learning Project" [用來輔助 "2030雙語國家計劃"] (這是這個Action Group所做的第一個工作計劃), 可惜沒有被接受, 因此至今這個組織還沒有執行任何計劃.

4

[報導:] "美國最近出現「買下台灣」的言論,以現在的國際時空,有其脈絡可尋,台灣社會幾十年的「建州運動」,打拚奮鬥,才終於等到這一天,有人形容這是「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但台灣到底要走那一條路,未來的前途,關鍵還是在於台灣人自己的手中!"

David: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to be continued]

David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
Appendix 

【觀察站】美國「買下台灣」與「台灣建州運動」

民報新聞

2020年3月10日

https://tw.news.yahoo.com/%E8%A7%80%E5%AF%9F%E7%AB%99-%E7%BE%8E%E5%9C%8B-%E8%B2%B7%E4%B8%8B%E5%8F%B0%E7%81%A3-%E8%88%87-%E5%8F%B0%E7%81%A3%E5%BB%BA%E5%B7%9E%E9%81%8B%E5%8B%95-022256910.html

 

 

根據媒體報導,台灣美國商會(Taiwanese-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會長海爾(Neil Hare)近日發表公開信函,提到美國總統川普若想買下1座小島,應該要努力買下台灣,且若美方無法購買,應在來不及這麼做之前,給台灣民眾自由貿易與特殊身分移民待遇。

海爾的言論,被媒體形容是「奇想」,可是從歷史上來看,美國想買下外國土地成為國土,卻不是一件新鮮事,尤其在19世紀特別多,案例都在北美洲發生,而在去年8月,川普總統盼美國買下由丹麥控制的格陵蘭島,就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認為川普是看中格陵蘭的軍事價值及豐富稀土資源,可是此一發言,卻一度弄僵了美國與丹麥的外交關係。

因而海爾在美台商會官網撰文的呼籲,不是「無中生有」,他認為川普如果想買格陵蘭島,還不如買下台灣;美國出現這樣的言論,其實是有跡可尋,過去美國即曾「看上台灣」,基於貿易、海運及軍事考量,一度研究要買下台灣,根據一些歷史學者的研究,1853年率艦敲開日本幕府鎖國大門的美國遠東艦隊司令培里(Matthew Perry),同一時間,從生意人跨入外交界的首任美國駐日本公使哈里斯(Townsend Harris),也在1854年向國務院建議,美國應向清廷買下台灣,以鞏固在亞洲的商業利益。

海爾指出,台灣擁有全球第22大國內生產毛額(GDP),是美國第11大貿易夥伴,在生物科技、化學和工程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經濟和地緣政治重要,相較之下,格陵蘭這塊北方冰凍苔原地帶顯得微不足道。他並強調,不同於格陵蘭由另一個國家丹麥控制,台灣處於美國外交政策所稱的「戰略模糊」地帶。

海爾文中的論述,還提到一個重點,儘管聯合國、美國,甚至20國集團(G20)都不承認台灣,但根據國際法,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擊敗日本,對台灣擁有合法主權。這番話,其實是影響台灣前途的重要關鍵。1994年開始出現「台灣建州運動」,前立委康寜祥助理周威霖主張台灣加入美國,做為美國的一州,幾十年來他從台灣宣傳到美國,從未間斷,被稱為「美國建州運動」理論基礎就是基於「美國對台灣擁有合法主權」的根據。

德裔美國人何瑞元也在2003年主張台灣應該成為美國第51州,後來發展成為「美屬台灣群島方案」,簡稱美屬台灣,主張台灣為美國「未合併領土」(Unincorporated Territory),這套理論成了以林志昇為首的台灣民政府推動運動的根據,2009年2月12日,台灣民政府籌備會中央委員會發布公告,定名為「屬美建國派」,他們以國際法作為基礎,主張台灣是日本投降後,依國際法交由美國託管,中華民國佔領台灣,但在國際法上未必享有領有權。

林志昇在2008年成立台灣民政府,組織發展迅速,廣泛吸收群眾加入,並且於台灣各地設有辦事處,開辦宣傳講座,散發傳單,開放民眾申請「台灣民政府身分證」與「台灣民政府車牌」,其中,販售身分證、車牌等行為,爭議性很大,2018年5月11日,有關方面搜索台灣民政府中央會館,依刑法、詐欺罪與《洗錢防制法》聲請羈押林志昇、林梓安夫婦等人,並提起公訴,2019年11月2日,林志昇於住處跌倒顱內出血死亡,台灣民政府走向名存實亡的命運。

去年傳出以基督教長老王能祥、周威霖等人為主,籌組「台灣親美與美國接軌行動會」,他們指出,台灣人未來在三條路上無法逃避,必須選擇其中一條:(一)放棄得來不易的自由與民主,併入中國;(二)宣佈獨立,自求多福;(三)在「台灣關係法」保護傘下,加速親美,與美國接軌;他們選擇的是要走第三條路。

美國最近出現「買下台灣」的言論,以現在的國際時空,有其脈絡可尋,台灣社會幾十年的「建州運動」,打拚奮鬥,才終於等到這一天,有人形容這是「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但台灣到底要走那一條路,未來的前途,關鍵還是在於台灣人自己的手中!

RWH (Taipei)

unread,
Sep 24, 2025, 11:02:52 PM (4 days ago) Sep 24
to Seashon Chen, david chou, BATA Group, Dr. JC Fann, Douglas Chiang, John 2 Hsieh, Tek-Khiam Chia, John Chou, Allen Kuo, Ting-Kuei Tsay, Stephenlin0314, Dr. Michael Yeun, Andrea Lu
I found this online notice.   I am not sure of the results of the meeting.

Seashon Chen <200...@gmail.com> 於 2025年9月19日 週五 上午6:02 寫道:
2025 0919 TS 1.jpg

david chou <davidch...@yahoo.com> 於 2025年9月18日 週四 上午8:43寫道:

RWH (Taipei)

unread,
Sep 25, 2025, 10:25:30 AM (4 days ago) Sep 25
to Seashon Chen, david chou, BATA Group, Dr. JC Fann, Douglas Chiang, John 2 Hsieh, Tek-Khiam Chia, John Chou, Allen Kuo, Ting-Kuei Tsay, Stephenlin0314, Dr. Michael Yeun, Andrea Lu
My question is: Has the Chinese Civil War ended?  What are the details?

Seashon Chen <200...@gmail.com> 於 2025年9月25日 週四 下午9:11 寫道:

 

Areas Covered by Taiwan

 

The U.S. government recently declared that "Taiwan's status (sovereignty) is undecided." Based on historical facts and laws, Taiwan's territory can include "Taiwan Island, the Penghu Islands, and island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aiwan's county and city governments."

 

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 (1895) permanently ceded Taiwan and Penghu to Japan. Following Japan's surrender in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States issued General Order No. 1 (1945), directing Chiang Kai-shek's forces to occupy Taiwan and Penghu and accept the Japanese surrender.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MT) forc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began their occupation of Taiwan. Acquiring territory through military conquest violates the 1945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which stipulates that military occupation is a temporary administration and does not establish sovereignty over the occupied territory, no matter how long it lasts.

 

Before World War II, the KMT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fought relentlessly in mainland China, and sporadic clashes continued during World War II. After the armistice, the CCP's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defeated the KMT's forces in mainland China. The CCP establish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government in Beijing in 1949. The KMT, along with the ROC government it established, fled to Taipei in 1950. Since 1950, the ROC's only remaining territories have been Kinmen and the Matsu Islands. The ROC currently occupies and governs Taiwan as a government-in-exile.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with Japan came into effect in 1952, requiring Japan to relinquish its administrative rights, real estate ownership, and debt claims in Taiwan, leaving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principal occupying power. From 1945 to 1952, between the armistice and the signing of the peace treaty, Taiwan was under belligerent occupation. After the treaty came into effect, the occupying power was required to withdraw its troops from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but to this day, KMT troops continue to occupy Taiwan.

 

In 1971,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passed U.N. Resolution 2758, which expelled Chiang Kai-shek's representatives and replaced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without mentioning Taiwan's status. The United States defined "Taiwan" in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a domestic public law that came into effect in 1979. Definition 2. The term “Taiwan” includes, as the context may require, the islands of Taiwan and the Pescadores, the people on those islands, corporations and other entities and associations created or organized under the laws applied on those islands, and the governing authorities on Taiwan recogniz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Republic of China prior to January 1, 1979, and any successor governing authorities (including political subdivisions, agencies, and instrumentalities thereof). The above definition does not mention Kinmen and Matsu.

 

The ROC government-in-exile held presidential and legislative elections in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of Taiwan and Penghu, as well as its remaining territories of Kinmen and Matsu. However, the results were not recognized by over 100 UN member nations, and only 12 of the ROC's financial donors recognized the ROC. The ROC is a country that still exists outside the U.N. system, but ROC is not the same as Taiwan. Under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the United States can assist the Taiwanese people in establishing a Taiwan government or a Taiwan state government to resolve the unresolved issue of Taiwan's status.

 

Seashon Chen, Ph.D.

Taiwan (Formosa)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Regiment

2025/09/24

 

 

台灣涵蓋的領域

 

最近美國政府對外宣示「台灣地位(主權)未決」,從歷史事實及法律來看,台灣的領域可涵蓋「台灣本島、澎湖群島及台灣縣市政府管轄的諸島嶼」。

 

《馬關條約》(1895)大清帝國(中國)永遠割讓台灣及澎湖給日本。二戰日本投降後,美國(1945)發布《總部第一號令》(General Order No. 1)指派蔣介石的部隊占領台灣及澎湖並接受日軍投降,Republic of China (ROC)的中國國民黨(KMT)軍隊開始佔領台灣。藉由征戰取得領土違反《聯合國憲章》(1945),即軍事佔領是一種暫時的管理,無論持續多久都不能取得佔領地的主權。

 

二戰前,KMT與中國共產黨(CCP)的部隊在中國大陸征戰不已,二戰期間兩黨部隊仍零星交戰。直到二戰停戰後,CCP的解放軍在中國大陸打敗KMT的軍隊。CCP1949在北京成立中國人民共和國(PRC)政府。KMT挾其成立的ROC政府於1950流亡台北。自1950之後,ROC的領土只剩下金門及馬祖列島,ROC是目前佔領並治理台灣的流亡政府。

 

舊金山《對日和約》在1952生效,日本放棄台灣的治理權、不動產所有權、債權,美國成為首要占領政權(the principal occupying Power). 19451952,交戰國各方停戰到和平條約簽定前,台灣是「交戰國占領」時期。合約生效後,佔領國應從占領地撤軍,但到今天KMT的軍隊仍佔領台灣。

 

聯合國大會在1971年通過《U.N. 2758號決議》驅逐蔣介石的代表,以中國人民共和國(PRC)取代中國共和國(ROC)U.N.的中國代表權,沒有述及台灣的地位。美國在1979年生效的國內公法《台灣關係法》定義「台灣」一詞將視情況需要,包括台灣及澎湖列島,這些島上的人民、公司及根據適用於這些島嶼的法律而設立或組成的其他團體及機構,197911日以前美國承認為ROC的台灣治理當局,以及任何接替的治理當局(包括政治分支機構、機構等)。上述定義沒有提到金門及馬祖。

 

ROC流亡政府在占領地台灣及澎湖以及其固有殘存疆域金門及馬祖舉辦的總統及立委選舉。然而其結果不被一百多個聯合國會員國承認,只有12ROC金援國承認ROCROC是一個在U.N.體系外仍然存在的國家,但是ROC不等同台灣。美國依《台灣關係法》可協助台灣人民成立台灣政府或台灣州政府解決台灣地位未決的問題。

 

台灣(福爾摩沙)國際志工團

2025/09/24

 


RWH (Taipei) <rwh.m...@gmail.com> 於 2025年9月25日 週四 上午11:02寫道:

alle...@timebyte.com

unread,
Sep 25, 2025, 11:31:45 AM (4 days ago) Sep 25
to bay-area-taiw...@googlegroups.com, RWH (Taipei), david chou, BATA Group, Dr. JC Fann, Douglas Chiang, John 2 Hsieh, Tek-Khiam Chia, John Chou, Ting-Kuei Tsay, Stephenlin0314, Dr. Michael Yeun, Andrea Lu, Seashon Chen

Hello Richard (何瑞元):

 

Based on the DPP regime, the answer is YES, the Chinese Civil War between ROC and PROC has ended.

On 3/13/2025, President William Lai described China as a “foreign hostile forces”. Which means that China is NOT a “hostile forces in the civil war”.

 

Cheers,

Allen Kuo

 

賴清德:中國是台灣的「境外敵對勢力」

https://www.dw.com/zh-hant/賴清德中國是台灣的境外敵對勢力/a-71912312

3/13/2025

 

(Deutsche Welle Chinese website) Deutsche Welle Chinese website) President Lai Ching-te said at a press conference... According to Taiwan's Anti-Infiltration Act, Lai Ching-te believes that countries that are at war with Taiwan, engage in armed confrontation, or advocate taking non-peaceful means to endanger Taiwan's sovereignty are "foreign hostile forces," and China meets this definition.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之聲中文網)賴清德總統在記者會上….依照台灣《反滲透法》,賴清德認為與台灣交戰、武力對峙、或主張採取非和平手段危害台灣主權的國家,就是「境外敵對勢力」,而中國符合符合這樣的定義。

image001.jpg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