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

588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醫兔

unread,
Jan 11, 2009, 10:06:15 PM1/11/09
to 正統中醫@台灣(分享)
引用: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2%B7%E5%AF%92%E9%9B%9C%E7%97%85%E8%AB%96%E6%A1%82%E6%9E%97%E5%8F%A4%E6%9C%AC

《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民國之前未見記載,學者對此版本的真偽,仍有爭議。據稱為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第十二稿之世傳抄本,歷來未見於世。直至清末,世居嶺南的張仲景六十四世孫——張紹祖方始傳書予其徒桂林左盛德,左再傳予其徒羅哲初。爾後於1934年羅哲初借予黃竹齋抄寫成《白雲閣藏本》(略稱《白雲閣本》),1939年由張伯英資助而方校刊公世。

版本
現在通行版本包括了:
*1939年黃竹齋《白雲閣本》。
*1956年羅哲初之子羅繼壽將世傳抄本(直排)原稿獻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後由廣西人民出版社於
o1960年出版不完全簡體字化的直排版;
o1980年出版簡體字橫排版。
*1980年由黃竹齋高足米伯讓,補刻三頁書版「勘誤表」,由陝西中醫藥研究院,依原黃竹齋所刻之《白雲閣藏本》版重印二百部,稱「《白雲閣本》重刻版」。
*1986年,台灣正體字版書籍與電子檔(直排)是由中醫整合研究小組賴鵬舉醫師等人所推行,主要參考廣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本。
*2006年由民間自動發起校正的民間中醫網校正版本(橫排),以廣西人民出版社的1960年版和1980年版為底本,參以中醫整合研究小組版本、《白雲閣本》重刻版、黃竹齋《會通本》等,各版本不一致處均保持正文與廣西人民出版社版本一致,另加註腳說明不一致處。

桂林古本的特色

根據《桂林古本》刊行序文,稱仲景撰有一十三稿;現存宋本之《傷寒論》與《金匱要略》為第七稿,而《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為第十二稿。就完整度及一致性(條文不矛盾)上來說,《桂林古本》較為齊全,故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認為它才是真正善本。然而也有學者,如劉渡舟,認為《桂林古本》乃偽書,寫作時間不早於明清二代,是後世傷寒派醫家增補傷寒論條文而成。

*《桂林古本》較通行本《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者合參,多出篇章:
o「平脈法第一」、「平脈法第二」共兩卷
o奇經八脈病脈證並治,出現在《桂林古本》卷二「平脈法第二」篇。
o溫病脈證並治
o六淫病脈證並治——傷暑病、熱病、濕病、傷燥病、傷風病、寒病
*條目差異:
o 《金匱要略》中的黃疸病出現在《桂林古本》卷十「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篇。
* 處方差異:
o 補宋本所缺之五藏結處方,出現在《桂林古本》卷九「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篇。
o 與宋本不同:宋本四逆散在《桂林古本》的名稱為柴胡枳實芍藥甘草湯,出現在《桂林古本》卷十一「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篇。
* 方劑差異:
o 以湯、散,劑型的使用上,桂林本的散劑是藥物打成散而煮湯,而後去滓服之(如五苓散),變成所謂的「煮散」。煮散在宋朝時相當盛行,《夢溪筆談》說:「湯、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湯最多,用丸、散殊少。煮散古方無用者,唯近世人為之。」若《夢溪筆談》所說為真,從劑型來看,桂林古本的時代可能不早過宋朝。
* 存在類似後世醫家的治方:
o《桂林古本》卷十六「辨婦人各病脈證並治」篇【黃耆當歸湯方】類似金元四大家李杲的【當歸補血湯】,惟《桂林古本》黃耆:當歸=6:1,而李杲所用比例為5:1。
* 藥名差異:
o今版傷寒論或是康平本傷寒論,乃至楊紹伊先生根據《千金方》與《脈經》等書所考的《伊尹湯液經》這三個版本中的當歸四逆湯(在康平本為當歸回逆湯),皆是以通草為名;唯獨桂林古本用之以木通。
o 木通之名最早是在唐朝陳士良的《食性本草》中才出現,故桂林古本的著作時間可能不早於唐朝。
* 版本差異:
o 桂林古本卷三《傷寒例》前有「六氣主客」一篇,黃竹齋1935年手抄羅哲初珍藏原本,無此內容。故於1939年所刊白雲閣藏本及1948年自印《傷寒雜病論會通》,均無此篇。早於此前(1932)公世之《長沙古本》亦無此篇。不知何時何人補入「桂林本」中,目前無法查考。

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jpg

醫兔

unread,
Jan 12, 2009, 12:05:37 AM1/12/09
to 正統中醫@台灣(分享)

醫兔

unread,
Jan 12, 2009, 12:09:16 AM1/12/09
to 正統中醫@台灣(分享)
傷寒雜病論_桂林古本_廣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簡體字橫排版).pdf

SIAOYI

unread,
Mar 19, 2010, 12:54:18 PM3/19/10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醫兔兄:有沒有影印的手抄本呢?

On 1/12/09, 醫兔 <tcm.r...@gmail.com> wrote:
>
>
> --~--~---------~--~----~------------~-------~--~----~
> 您收到此郵件,是因為您訂閱了 Google 網上論壇的「正統中醫@台灣(分享區)」群組。
> 如要在此群組張貼留言,請寄電子郵件至 886tcm...@googlegroups.com
> 如要取消訂閱此群組,請寄電子郵件至
> 886tcm-share...@googlegroups.com
> 如需更多選項,請造訪此群組:http://groups.google.com/group/886tcm-share?hl=zh-TW
> -~----------~----~----~----~------~----~------~--~---
>
>


--
Sincerely,
SIAOYI

e2

unread,
Mar 19, 2010, 1:02:29 PM3/19/10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沒有ㄟ ... 目前還沒看過手抄古本

吉樂喵

unread,
Mar 19, 2010, 11:54:38 PM3/19/10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我看桂林古本乃是偽本。
宋本、康平本、康治本上有一些屬於後代注解混入經文的部分,桂林本上大多也有:正足以說明桂本非張紹祖所自稱的「家傳第十二稿」。

--
您收到此郵件,是因為您訂閱了
Google 網上論壇的「正統中醫@台灣(資源分享)」群組。

如要在此群組張貼留言,請寄電子郵件至 886tcm...@googlegroups.com
如要變更訂閱類型,請至: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share/subscribe
如需更多選項,請造訪此群組: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share

電子書清單:
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web/ebook

論壇精華區
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web

論壇使用教學:
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web/group-tutorial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886tcm-share+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or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the words "REMOVE ME" as the subject.

Gerry Kuo

unread,
Mar 20, 2010, 12:36:34 AM3/20/10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這個之前就有人討論過,我聽人說桂林古本是因為太完美了,所以不可能是真的。

如果他裡面的方子不能用,是真本又如何?
如果他裡面的方子有效,是偽本又如何?


2010/3/19 吉樂喵 <guita...@gmail.com>

吉樂喵

unread,
Mar 21, 2010, 2:57:51 AM3/21/10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如果他裡面的方子不能用,則仲景蒙冤,後學受害,病家遭秧。
如果他裡面的方子有效,且未必效如桴鼓,未必堪稱經方。況且 「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方藥雖效;理法不圓,惑亂後學,遺害未淺。
若不作偽,方子又有效,方不失為一本好書。

Gerry Kuo

unread,
Mar 23, 2010, 1:36:34 PM3/23/10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您說得很有道理,我想這邊應該沒有人認定桂林本一定是真本,我的醫術淺薄,無法評斷桂林本到底好不好。只能說我所聽到的評價是桂林本補充了宋本裡面所沒有的方子、修改了一些條文,使得它的理路對一般研究傷寒的人來說更圓融,矛盾難解的地方更少,基本上它並沒有與其他版本有太大的不同。


2010/3/20 吉樂喵 <guita...@gmail.com>

吉樂喵

unread,
Mar 23, 2010, 10:56:18 PM3/23/10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我只是初學者,桂本方子的好壞,我也沒有能力評斷;只是純粹從文獻考據上來看,桂本和其他本子有許多相同的流傳過的痕跡(指注解混入經文的部分),並不像家傳的,與宋本不同稿次的抄本。

我只是慕仲景之名而習仲景之術,早先也以為桂本最善,但現在覺得被人唬弄了,繞了遠路。如果有人自比仲景,或自以為醫術比仲景高明,或只是想要有所補充,都應該用自己的名義發表,不應該作假迷惑他人;畢竟想學誰的醫術是個人的權利,不應該消費別人對仲景的信任。

Gerry Kuo

unread,
Mar 24, 2010, 12:02:19 AM3/24/10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如果在學習的時候,有人能指出它與宋本不同的地方,會比較有幫助。我個人覺得學哪一本的差異並不大,但是既然您不認為如此,想必有您的理由。除了您認為它不是真本的理由之外,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提出來大家討論一下嗎?

2010/3/23 吉樂喵 <guita...@gmail.com>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