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新到资料(2021年9月15日) 21.9.13-14没有更新 21.09.15, 《新语丝》2021年9月号 【卷首诗】水过河:门 【牛肆】夏沙:知识分子的困境、黄镇坤:村子里的佛、离家民:“小费”的故事 【丝露集】文远:台北印象、椿楸:悼念公主的帕凡舞、刘振墉:施二哥的无妄之灾 【网里乾坤】杨志宏:有幸读书:庚子年的读书和写字笔记、舟山:美国人的“人人生而平等”和中国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网萃】程鹗: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十三~十四) ※※※※※※※※※※※※※※※※※※※※※※※※※※※※※※※※※※※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21/09(第三三二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newxys6.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     门 水过河:门            §                  §    ・水过河・ 【牛肆】             §                  §  夏 沙:知识分子的困境 § 站在故乡的黄昏里   黄镇坤:村子里的佛        § 往事和暮色一样苍茫  离家民:“小费”的故事      §                    § 一扇门不知何时 【丝露集】            § 锁住了屋里老去的故事                  § 我还来不及书写 文 远:台北印象         § 山岗上就起了新房 椿 楸:悼念公主的帕凡舞     § 刘振墉:施二哥的无妄之灾     § 满天星星                  § 照亮了一条天路 【网里乾坤】           § 我孤独得像一个婴儿                  § 杨志宏:有幸读书:庚子年的读书  § 一首会哭泣的诗 和写字笔记 § 望着窗外无边的黑 舟 山:美国人的“人人生而平等” § 任由泪水闹到天亮   和中国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网萃】             §                  § 程 鹗: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    §     (十三~十四)       §                  § 【网讯】∽∽∽∽∽∽∽∽∽∽∽∽∽∽∽∽∽∽∽∽∽∽∽∽∽∽∽∽∽∽∽ 【牛肆】∽∽∽∽∽∽∽∽∽∽∽∽∽∽∽∽∽∽∽∽∽∽∽∽∽∽∽∽∽∽∽ ◆           知识分子的困境               ・夏沙・   王小波在他的文章《知识分子的不幸》里有过这样一段论述:“什么是知识 分子最害怕的事?……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 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 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 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活着没意思,不如死掉。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说:活着呢,还是死去,这是问题。但知识分子赶上这么个年 代,死活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倒霉的年头儿何时过去。假如能赶上这 年头过去,就活着;赶不上了就犯不着再拖下去。”   知识分子这个称号现在已经被完全滥用了,似乎只要接受过高等教育,不论 你到底是否真有“知识”,都可以被称为知识分子。但其实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 容易取得的头衔,它首先要求你具备独立的人格,而具备独立人格往往要求你的 生存并不依附于一个特定的政府或机构,或者你至少不仰赖于某个特定的领导去 生存,这一点是最难实现的,因为人类是群居动物,不依附于某个集体的独立生 存往往很难实现,这也注定了大多数读书人具有先天的软弱性。中国历代就缺乏 不依附于皇权的独立知识分子,哪怕是在先秦时期,大多数士人的最大追求,也 不过是让自己的学说被统治阶级所采纳,因此为了让统治阶级满意,就会或多或 少地出卖自己的真实追求,甚至最后像法家一样完全沦为统治阶级的鹰犬,一切 以实现君主的最大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到了秦朝以后,独立知识分子更是 基本绝迹,察举制和科举制这样的人才选拔制度,也让中国的读书人从此只有一 条出路:做官。为了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中国读书人的独立思考根本无从谈起, 只能对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顶礼膜拜,不敢在学术领域进行批判性思考,无法实 现理论创新,更遑论科学工具的发现。这些人真的做官以后,为了保住饭碗则更 加难以保持独立人格,只能对皇权进行人身依附,也必然需要逢迎上意,歌功颂 德。   那么,中国历代就没有独立知识分子吗?当然有,但确实很罕见。因为成为 知识分子还有第二个要求:你得遇到一个允许独立知识分子生存的时代,至少是 一个理智的年代。什么是理智的年代?最起码的要求是,知识分子发表意见不会 面临杀身之祸,知识分子钻研学问不会被权力所干扰。但是这样的年代是极为稀 有的,因为在法治社会之前的社会,知识分子能不能放心发表意见和专心研究学 问,并不取决于这些知识分子本身是什么表现,而是首先取决于统治者是什么性 格,什么追求。统治者如果容忍甚至欢迎批评意见,那知识分子就可以成为魏征; 统治者如果反感甚至严禁批评意见,那知识分子即便是魏征又能有什么作为?面 对这样的统治者,你越发表意见,就越是自取灭亡,而且这样的统治者,也往往 只偏爱那些逢迎上意、溜须拍马的佞臣,不会对魏征之流有什么好感,相反让他 们消失才会让统治者感到舒服和满意。其次是取决于所处时代的群众状态,如果 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比如文革时期,哪怕你选择沉默投降 都无法自保,人民群众会自发地对独立知识分子进行精神上的摧残,肉体上的消 灭。当然,有什么样的统治者,往往就会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群,这样的群众状 态也往往是特定的统治者所造就的。   最后,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是需要坚定的人格力量和不悔的精神信念的,因 为他们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遭遇各方的误解以至攻击。那些入世的传统知识分子, 往往会由于修齐治平的士大夫理想,把实现全天下的最大利益作为自己的终生目 标,他一方面有着忧国忧民的焦虑,想分担统治阶级的重担,但提出的改进措施 基本都会因为损害统治阶级的核心利益而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统治阶级往往只 会接受他们成为自己的鹰犬,对任何不符合这一工具属性的知识分子都会进行打 压;另一方他们又缺乏对底层困苦的体察,对于修齐治平的美好想象往往与现实 严重脱节,不仅美好的治国理想遭遇现实打击以后迅速褪色,而且他们自身的腐 化堕落往往比统治阶级来得还要快,他们到最后大多只是成为了皇权的附庸,成 了民众口中的贪官污吏。而那些出世的传统知识分子,成为隐士已经是他们所能 想到的最好出路,虽然这同样被批评为一种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对于已经走出传 统知识分子迷梦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而言,他们大多尝试在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 之间扮演一种独立观察者和批评者的角色,统治阶级有问题他们批评,人民群众 有问题他们也批评,既希望统治阶级接受民众的批评监督,进行科学决策;又希 望人民群众接受科普,不要做出反理性反科学的行为。虽然他们大多主观上希望 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都能听听他们的批评意见, 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被统治阶 级和人民群众所共同厌恶,他们的建议既得不到统治阶级的采纳,也得不到人民 群众的理解,最终甚至会被这两者一起讨伐。因此,一个读书人如果没有坚定的 人格力量和不悔的精神信念,往往很容易在遇到最初的误解以至攻击以后就偃旗 息鼓,选择明哲保身,甚至选择倒向强权拥抱利益,更不用说伴随着这些误解和 攻击而来的人身威胁和打击报复,他无法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反过来 说,这也正是独立知识分子的可贵,因为这个社会本身并不完美,才需要这些知 识分子指出它的问题,它的不足;正因为这个社会依然存在着顽固的保守力量, 才需要这些知识分子揭示新的思想,新的出路。只有当这些知识分子具有独立人 格的时候,他们才能最大可能地不计利害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最大可能地为 科学真理而不是为权力需求服务,最大可能地赋予一个社会理性反思的动力。这 种独立人格的真正实现,既需要他们在经济上是独立的,更需要他们在政治上、 人身上也是独立的。   那么知识分子究竟怎样才能走出自己的困境呢?从外部来说,这取决于你所 处的时代。如果你是身处一个自由法治的时代,那么你可以做到自由表达,只要 你不触犯法制本身,那么这本身其实也谈不上有什么困境了,你唯一的困境可能 是怎么维持自己的理性与客观;如果你是身处一个基本理智的时代,那么你基本 可以做到谨慎表达,但你必须很清楚你的言论所能到达的界限,超出统治阶级允 许范围的言论你无论如何谨慎表达,依然会被视为大逆不道,也会遭受人身威胁; 如果你是身处一个丧失理智的时代,那么你不仅无法谨慎表达,甚至无法保持沉 默,只能选择热情歌颂,在这样的时代,你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你的 声音是否还能被人听见,往往只取决于你是否已经实现了经济、政治、人身上的 独立,否则你最好的策略只能是选择沉默。不过根据历史的经验,人类社会总体 上是在逐渐走向文明与开放的,哪怕在某些阶段存在一些停滞与倒退,但是我们 不妨保持这样的信念:那些倒霉的年头总是会过去的。   但是从内部来说,走出困境只需要你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只要你自己 的精神世界是觉醒的,你的人格就可以是独立的,你的思想也可以是自由的,它 并不会被某个独裁专制的帝王所统治,也不会被某个丧失理智的时代所束缚,你 并不需要等那些倒霉的年头过去,因为你每天都在做一个理性豁达的自我,只要 你明了自己的真正信念,它就无法被时空所凝滞。 2021.5.16 ◆           村子里的佛               ・黄镇坤・   佛通常是被供奉于庙堂,端坐于莲花台上,平静祥和,不言不语,静观着世 事,并接受信男善女的顶礼膜拜的。   打小时候起,我便相信,一个村子是有一尊类似于佛一样的神明,无形的, 高踞于村子的上空,静观着村子里每时每刻发生的大小事情,大到一个人的生老 病死,小到一片叶子或一朵花的生长和凋谢。是的,头顶三尺有神明。高踞于村 子上空普渡众生的神明静观并护佑着村子里的每一个人及村子里的一切,正如乌 兰托娅有一首歌里唱的:“佛光穿过无边的苍凉,有一个声音幸福安详……”   有时,感觉端坐于村子上空的神明就像是一位平静、安详的“慈母”,在她 的眼里,村子里的每个人和每件物都像个“婴儿”,而肉眼看不见的神明在高处 里慈母般注视和守护着村子里的一切,使村子安宁、祥和。偶尔里,村子会因了 某一件事而躁动了一下子甚或一阵子,可在神明的抚慰下,村子又很快平复了下 来,变得宁静、安详,并一如既往。   当然,村子上空的神明也并非拥有有求必应、立竿见影的法力的。也就是说, 当你遇到烦难,临时里抱佛脚而祈求神明的帮助或护佑,神明也不一定就能立马 显灵并解除你一切的烦恼或困厄。可过些时,你的一颗心又渐渐平复了下来,一 如往常。这时,你静心想想,是谁抚慰了你一颗不平静的心呢?是时间或神明? 仿佛二者都有了。   神明的存在只是冥冥中的一种感觉,说不出,莫名的,仅仅就是那么一种感 觉。因此,有时我们会感觉神明离我们很遥远,有时,我们又感觉神明就仿佛在 我们的身边,我们中甚至有许多人还会把神明作为实现愿望的载体。   村子的上空怎么会没有神明的存在呢?你看,刚播下的种子,隔些时日便变 戏法似的长出了苗并蹭蹭地一个劲往高往上长了起来;刚“卸载”了一树累累果 实的桃、李、桔、柚眨眼便绽出了满树的花朵;抱在母亲手里的婴孩,隔些时日 便挣脱了大人的双手在地上走了起来跑了起来;前不久还见进山挑柴的老翁或老 媪没隔多时便被众人抬进了山里去不再出来;不见些时日,那个鼻涕虫的邻屋男 孩听说要当兵或进城打工去了;不见些时日,那个鼻涕虫女孩便出落为一个美人 并要出嫁了……   村里有多少的事儿都有如梦幻里的一般。要不是有神明,这一切是怎么发生 的呢?   还有,“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 报”……这些不都在告诉人们:村子的上空是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注视着村子里 每时每刻发生的一切吗?   正因了村子的上空似乎高踞着一尊看不见的神明在监督、监视着村子里的每 一个人和村子里每时每刻发生的一切,因此,村子里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便都尽力 地克制并遵循了一定的原则,或者说尽力地循规蹈矩,不逾矩。   就我而言,打小的时候起,想到无形的神明有如此之大的威力,有时内心会 有些许发怵的,但更多的是有意无意里对自己一言一行的一种约束了。   渐渐长大,心里也渐渐明白:其实,人们通常意义上的神明是不存在的,真 正存在的,是每个人自己内心里面装着的一尊“神明”了。   这装在每个人内心里的“神明”究竟是怎样的“神明”呢?说起来玄奥也不 玄奥了。说玄奥吧,因为这种“神明”你是看不见摸不着也说不太清楚的;说不 玄奥吧,这所谓装在每个人自己内心里面的“神明”其实就是每个人对生活对世 界向美向善的理解、敬畏和态度罢了:   说得明白些,每个人心里装着的神明,便是人们常说的“心中有佛,处处皆 是佛”的“佛”了,即每个人从小到大所受到父母和大人们的教诲以及言传身教 影响在心底里形成的某种世界观,或者说是每个人从小到大所受到父母和大人们 的教诲以及言传身教后在内心里所具备的爱,善良,真诚和朴素以及每个人心里 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和敬畏。说具体了,村中的一切包括父母包括亲人、乡人以 及你身边的稻谷、菜蔬、水果,家禽家畜、笋、菌子、鱼,还有身边的一棵树、 一茎草、一条虫、一只鸟、甚至一只蚂蚁等这些生活中离不开的物事,都是一个 人心中的佛心中的神明了。   每个人心中的佛(神明)都是自己立起来的。都是靠自己对生活的理解靠自 己对这世界的理解、感悟和敬畏立起来的。   世界上最美的花开在无人问津处,最清澈的水流淌在深山密林中。最慈悲的 佛呢?端坐在那些生活在凡尘中,包括生活在繁华中,不迷失,内心充实,安静, 澄明,有责任,懂担当,有敬畏,以出尘的姿态过入尘生活的人的心中。佛是博 大精深的,佛的博大精深,需要人用一生的时间,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一点点参 悟;在平日的遇事行事中,慢慢修行――佛只渡有缘之人!换言之,心中有佛, 村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佛,村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粒土,一滴水,皆是佛。 2021年5月28日 ◆             “小费”的故事               ・离家民・   五月在北方通常是旅行或郊游的好季节。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出远门的机 会少了许多,我也不例外。但在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骑行郊游还是我的一大爱好。   一天,在百度地图上发现一处叫皇明湖景区的地方,位于长子与屯留两县的 交界处,距我居住地大约20公里。于是我便出发前往。   春天里,骑行在车辆稀少的乡道县道上是一件非常舒适惬意的事。一个多时 辰后便到达了目得地。在景区的门口有一副充满情趣的装饰对联:“愿你出走半 生,归来仍是少年”。虽然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心愿,但每一个有“心”的人,谁 能没有一丝一毫的心动呢。   景区青山绿水,空气清洁,景色宜人。游人不多,只有几个垂钓者悠闲地端 坐在湖边。沿着环湖便道走了一圈,不觉已过了两小时,于是决定返回。   返程途中经过一个叫鲍店的小镇时已到中午时分。在大路边有几个农户开设 的小饭店。饭店门口停着几辆重型卡车。一眼便知,这里的客户主要是过路的重 卡司机或周边的外地建筑施工人员。于是我走进一家小店,想吃了饭再继续上路。   饭店里只有一个像少妇一样的服务员。主家两口当厨师。因为离小镇还有一 段距离,不是热闹地段,所以平常吃饭的人不多。但在饭点时,客人还是较多。   我坐定约两分钟后,忙完其它的服务员才过来说:“不好意思,中午人多, 慢待啦。你想吃点什么?”我看了贴在墙上的饭菜单,点了一碗当地名吃“炒 饼”(8元),一盘凉拌菜(10元),又要了一口杯散酒(二两半3元)。我估计, 这种价位在当今中国应当是最实惠的了。谁知服务员却说:“凉拌菜量多,你吃 不了,我少给你点吧。”我说,好吧。   大半生吃喝,经历得不少,但在如此底价位的小饭店里,能听到服务员这样 和善的忠告,还是让我心头一热。饭菜上齐后,饭菜量果然很多。说明小店是很 厚道和有诚信的。   我的邻座正好是一位约30岁左右的重卡司机。他点了两份“炒饼”,一碗蛋 汤。一份让服务员打包带上作为晚饭。从他和服务员的闲聊中得知,他是一大早 从山东赶过来的,目的地是山西临汾侯马。从他疲惫的神态可以感觉到他的辛劳。 后来食客渐渐少了,我也加入了她们的闲聊。我问司机:“为什么不走高速?” 他回答说:“可以节省过路费,省下的费用,可以提成成为工资。”服务员充满 羡慕又略带点调侃道:“他们大车司机挣钱多,都是有钱人呢。”我试探地问: “每月能挣一万多吧?”司机说:“一个月不休息,不停地跑,能挣一万八,但 是就是累。”我说,可以自己安排少跑几趟。司机说:“不行,得趁年轻挣钱, 花钱的地方太多,就这也不够大。”   我默然了,想起了前不久一名重卡司机因为北斗监控掉线被罚两千,最后喝 农药以自证清白的事;想起了最近社会上流行的“躺平”一词。   我喝完了一口杯酒,又问服务员要一杯。服务员说:“看你还要骑车,需要 注意安全,就少喝点吧。”我说:“我酒量还可以,没事的。”   这种和善友好的经营方式,我确实遇到得不多。心里便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 激。我常常想,人与人之间除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之外,还应当有一些其他值钱 的东西吧。这种东西大概就是真诚的友善吧。所以,一个美好的社会,不能让真 诚友善的人吃亏。   吃完饭,我问多少钱。服务员说十九元。我便把已准备好的三十元递给她。 说道:“我想感谢你的热情招待,余下的钱不用找了,算作我感谢你的小费吧。” 她迟疑了一会,说了声“谢谢,欢迎再来”。我便愉快地骑车离开了。   一天愉快的郊游就这样结束了。半个月过去了,现在回忆,那天郊游之所以 能感到快乐,除了青山绿水、洁净的空气和宜人的景色以外,还有的就是在小饭 店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动吧。   说起“小费”,又想起32年前第一次走出国门时的事。那时外事培训人员告 诉我们,西方国家有给服务人员小费的风俗,即,当接受了别人满意的服务后, 要多给几元钱,以表示感谢,如宾馆服务员、饭店服务员、出租车司机、搬运工 等。但那时我理解不了这种风俗形成的原因。因为自己当时就是最穷的人(月收 入150元,无房无车,无家电),所以也舍不得给别人“小费”。现在我才算明 白了,“小费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普遍的给低收入人群的一种慈善行为。这种行 为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友善互动的基础上。它比煽动贫富仇恨的“阶级斗争文化” 要文明许多。它既不是“为富不仁”,也不是“为贫不善”。所以我认同这种 “小费文化”。因此也期盼这种文化能在这片土地上慢慢发扬光大吧。 2021/6/3 【丝露集】∽∽∽∽∽∽∽∽∽∽∽∽∽∽∽∽∽∽∽∽∽∽∽∽∽∽∽∽∽∽ ◆               台北印象                ・文 远・   四年前到台北旅游,至今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下面就是当年旅游台北后写 下的文字。   1 心情   当年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首歌让我对到台北旅游早早就有了一 种期待,但台北2017年的春节期间没有下雨,连续几天的好天气让我们能够每天 出行去观光。   看雨是一种心情,享受天气晴好又是另外一种心情。“失之东隅,收之桑 榆。”世上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虽说是对台湾旅游有所期待,但去台湾旅游去看什么,我一直没有想明白。 据看回来的人说,看山,阿里山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俊美;看水,日月潭也 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宽阔无边;看大楼,大楼也没有大陆任何一个城市里的大楼辉 煌雄壮。而且城市建设新旧参差不齐,城市里有小街陋巷,并不是每一处都是像 大陆的城市那样光鲜漂亮。   旅游目的不明确使得我的台湾之行遥遥无期,一天又过了一天,一年又过了 一年,等得我花儿也谢了。   就在我踌躇不前蹒跚止步之时,太平洋彼岸的儿子儿媳决定2017年春节到台 北度假,并邀请我们俩带上儿子时刻挂念的外婆一道与他们在台北见面。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自从孩子到美国留学并留在美国工作和发展后,每年我们与孩子都有见面, 不是他回来,就是他邀请我们去他那里。加上现在互联网发达,除了电话、视频 还有微信,虽远隔重洋,也不见孤寂和惆怅。   但多年来因为美国的节假日与中国大不相同,在春节期间要见上一面还真的 不容易。   到台北过年就成了我们在2017年春节过年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既可解决家 人之间的相思之苦,又可借此机会在期待已久的台北观光游览。   何乐而不为?当得知孩子们的春节计划后,我第一时间同意孩子们的这个创 意,积极准备并促成这次台湾之行。   孩子们之前来过台湾,游览过台湾全岛。我太太也曾随旅游团与其几位女同 学一道来过台湾,对台湾也蛮熟悉。   只有我没到过台湾。   这次来台湾旅游,春节期间我们基本上是呆在台北。钻小巷,察民俗,看展 览,逛书店,很符合我的观光愿望。   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想体察台湾的民情,看看有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 得以继承和发扬。   有了这个美好的期待,台北旅游就有了一个主题:体察民情,了解中华传统 文化在台湾的传承。   所以这次到台北过春节,我的内心是充满欢喜和期待的。   2 春联   我对台北中国味的最先感受是一下机场就看到的满眼繁体字,灌入耳朵里的 是浓浓的乡音以及大街小巷全都是像中国大陆未大规模拆迁前的民居建筑;感到 很亲切,没有任何疏离感和陌生感,感叹台北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得不错。   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得不谈及2017年我在台北春节期间所看到的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对对联的对仗平仄写法不熟,但对字义词汇很有兴趣, 所以在台北看到他们也像中国大陆一样保留有写春联的习惯仍感到很兴奋。   我看到一幅拍一幅,尽量用现代照相技术将它们拍摄下来,回来慢慢研究。   比如说我在某大型宾馆的大堂里看到的这样一幅春联:   彩凤迎春百世鸣   金鸡纳福万户梦   又比如挂在台北著名地理地标101大堂里的这一幅春联:   梅花吐艳新春丽   鸡韵成歌盛世长   这两幅春联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祝贺新春期待将来的美好愿望。   再比如说挂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校门口上的这一幅春联:   顶灌醍醐增我新知当如此乐   项轩喈喔作民先觉不让其声   这幅春联则很有书卷气,联中勉励学生除了努力学习,掌握新知,以阅读为 乐之外,还要有社会责任的担当。上联“顶灌醍醐”四字还嵌有“丁酉”二字, 暗示了2017年是六十甲子轮环中的丁酉年,设计十分巧妙。   这让我有一种仍在中国的感觉。   台湾人可以粗略分为四大块人群,一种是原住民或称台湾土著;一种是历朝 历代由中国大陆尤其是福建沿海一带地区逐步迁入台湾的中国先民;一种是在日 本统治台湾五十年期间及其后留在台湾的日本人后裔;另外一种是上世纪四十年 代末由大陆随着国军撤退到台湾的120余万(其中一种说法)军政人员及其家属。   这些不同的人群人种之间在现阶段,因为历史的原因虽然仍会有一些较大的 误解和社会矛盾,但台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转型成了一个民主国家,政党可 以轮替执政,但国体没变。在台北有中山纪念堂和中正纪念堂仍分别供奉着开国 元勋孙中山和南京民国政府蒋中正总统的铜像,供人们瞻仰。   因此在台北,传统的中国文化也在延续。比如说语言传承,台湾的轻轨交通 又称捷运(公司)用四种语言报站名,即国语、英语、台语(即闽南语)和客家 话。   我们所住的宾馆也是有春联的,那是一幅由专门请来的舞狮队在表演完迎春 纳福的一系列节目后,展开的两幅长联,挂在大堂外巨大的门柱上。但由于当天 风大,这两幅对联被风卷起,我看不清楚上面所写的内容,十分可惜。   初一那天,在宾馆大堂还专门设专台为宾客和宿客写春联。   除此之外,还设有剪纸、编织手艺和女子古乐表演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春节的台北不仅仅有对联,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国味。   台北,中国味很浓很浓,浓得有点儿化不开。使我这样一位初次到台北的外 乡人――中国大陆同胞也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乡音乡情,特别亲切。   3 诚品书店   我们在台北短短的七天旅游中,依次数来一共瞻仰和寻访了国父纪念馆,也 称中山纪念馆,中正纪念馆,总统副总统文物馆,也称国史馆,国军文物馆,国 军英雄馆,士林官邸,也称蒋介石别墅,台北故宫,台北美术馆,总统府,国立 台湾大学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等著名历史、文物古迹和学术机构。虽说是走马看 花,但也增长知识,大有所获。   说说台北的书卷气吧,我想谈谈台北的诚品书店。据说台北诚品书店是台北 的文化地标,与101是台北的地理地标齐名。   诚品书店对于我来说早已如雷贯耳,是读书人到台北不得不探访的地方。   我这个人到一个地方不刻意去追求美食美景,但必探访当地的书店或图书馆 博物馆等处以增进新知。这次在台北有意无意间探访了三间诚品书店。   一家是设在闹市区的诚品信义店,宏大齐整,人流如蚁,内容丰富。不但有 购书,还有关于书的文化讲座以及起休闲交友作用的咖啡店也设在其中,比邻经 营。   书店的文化气氛十分浓厚。铺面前部是新书系列,一字儿排开新近出版的书 籍,拿在手上似乎还可闻到印刷品的墨香。爱读书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对于一本 新著总是有一种近乎痴狂的追求――那就是一睹为快。书店的老板显然很懂得读 者的心理。   我亦然是这种心理的分子之一,加上自己平时也时不时弄些小文在网上或朋 友办的杂志上发表,更有一种追求先睹为快的快感。   这种愉悦感是从内到外的,与物质感受从外到内不同。你吃一种食品,你是 先从舌尖感受到食物,然后才能感受到它的酸甜苦辣。   我们看到新书的感受却是从内至外的。你先有一种期待,有时是满满的期待, 有如是你走了很久的路,问了很多的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找了很久的一本书,当你看到书名的那一刹那,你是惊喜的,如获至宝般的, 满足的。   我有过许多次这种特殊的感受,有时甚至感到这就是一种人间的温暖,满满 的幸福感。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有时候追求一本好书的过程正是如此。   在新书榜专柜后面是畅销书专柜。   畅销书专柜和畅销书排行榜的设立是一般书店的常用经营方式。台北诚品书 店也未免俗,设立了这一专柜。   在读书人看来,畅销书并不等于有价值的书籍。有些书虽然不畅销,曲高和 寡,但价值连城。畅销书只不过是商品社会里的人们追求时尚,在某一时段买的 人多些罢了。当然也不否认有些有价值的书本身就是畅销书,但畅销书并不等于 有价值的书,这是一个书界常识。   书店还帮人订书,如果说你在书店找某一本想看的书,一下找不到,书店里 无库存,书店还负责帮你登记在案,协调订购。   书店除了卖书,还设有一个专门的空间用于文化人讲座。我们到的时候正好 遇到一场文化讲座,是台湾中科院的研究员针对一本新书作的一场专题讲座。 《数学教你不犯错》,由中研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国伟主讲。   我放下背包,坐下来,认真的听了一段,学者在纵横捭阖激情满怀地对一本 新书以及与该书出版有关的情况一一评说,让读者对该书以及有关知识有了一个 比较深切的了解。   我拿到一份该讲座平台一年内的各场讲座内容提要及时间安排。这种事先的 安排可以让读者提前选择参与,可以说是对于新书的推介收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 果。   这种方法很值得中国大陆书店借鉴,一方面可以满足部分读者对作者或名人 的仰慕之需,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作者或专家的讲解,对书籍相关知识的进一步 了解。   在诚品书店我还看到一种类似我们商场或的士上设有的小型票据打卡机,它 多了一个iPad屏幕。可以让读者自己查询想找的书籍。   此间我看到有半大不小的小学生都可以自己通过这种寻书电子工具来查找他 们想看的书籍,而不必经由书店工作人员的帮助。只见那两名学生熟练地打入文 字,不久就在打印机上输出一张上面打有书名、放置在哪个柜台等等详细信息的 纸片来,十分便利。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询问书店的工作人员,他帮你在电脑里查到你所想要的书 籍之后会告诉你或直接带你到相关柜台前取出那本书来。   我听到有工作人员问一顾客要不要带他去相关柜台找寻那本他想看的书,那 顾客说不用了,他自己去找。毕竟读书是自己的事情,说不定寻书的过程也是读 者的一种乐趣呢。   所有的询问和交谈,轻声细语,答询的工作人员和蔼可亲,耐心细致。   不管是寻书的人或是站在一旁翻书的人,都安静如水,如一股股细流在书间 缓缓地流过。   书店里的爱书人或坐在台阶上,或站立在柜台边专注地看着书,那种痴迷的 情形可以让人感动。不为什么,就是为了那一份在喧嚣的商品社会里一处角落的 安宁与追求。   书店离我们的住的宾馆不远,但在地图中看不出来到底有多远。我们甚至还 走过了,问了身边的路人,才告诉是我们多走了一个路口,要折往回走。我们也 不嫌麻烦,略过那些花花绿绿热热闹闹的街市,一门心思寻那书店而去。   书籍,只要你愿意去阅读,任何时候总归是离你不远。   另一晚,我们吃完晚饭。从住的酒店台北君悦大酒店往东南方向寻去,我们 走街串巷,走过了数不清的大街小巷,绕过了不少夜市里排长队只为了品尝一口 美食的人群,探访另一处台北诚品书店,据说它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营业。我从来 没见过有这样一种营业方法,十分好奇。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找到了这个书店。   那是设在敦南路的诚品敦南店,是诚品书店的总部,古朴的楼房和古朴的装 饰,甚至它的楼板都是木制的,走在上面有一种微微震动的感觉。其内部书籍的 摆放与前述闹市区的诚品书店一模一样。   可以想见,闹市区里的诚品书店就是这个总店书店的模板放大,风格与内容 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在藏书上更多以及图书的分类上可能更细罢了。如果说硬要 分辨两者间其中的差异,则可以说诚品信义店比较现代化,而敦南诚品店则古色 古香。   诚品是台湾一家品牌私营连锁书店。它以书会友,但并不仅仅是经营书籍, 而是以文化创意为宗旨的多元化经营,是一个成功的企业。   可见一种经营模式如果成功了,它的扩展及放大也是可以延续的。从这个意 义上来说,这也就是文化生命的延续,如果说你把书籍看作是一种活蹦乱跳的文 化生命的话。   又有一天,我们到国立台湾大学观光。我们坐的士到台大后,从一个侧门进 去,观光完后我们从正门出来。随行的老人累了,夫人先陪她回去。我却一个人 欲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和文化名人梁实秋故居而去。就在我向一行人问路后跨过 罗斯福路的一刹那,我突然发现一小型诚品书店即台大诚品店就在马路边上。   惊喜之余我在门外拍了一张照片后急忙进入店内观光。台大诚品店虽然小巧 玲珑,但针对性和专业性强,摆放了很多与教学有关的书籍,店内的读者也是以 年轻人居多。   因时间关系我在台大诚品店略事浏览之后,出得门外往右街道走了不远,还 看见一间读者俱乐部之类的书吧。里面挤满了人,我没有进去。估计是便于大学 生读书之余交流交友之处,设有吧台和小圆桌之类的物件。   几天之内,有意无意间访问了三间诚品书店,既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也让我 真实体验了台北人购书书店的繁荣与便利。   我每到一地,不一定寻美食,但一定是有机会就寻觅书店和图书馆,这已成 了我生活的一种习惯。读书人以读书为乐,也以扩充知识为生存和长见识的必要 手段。不论是哪一种需求,书店都与我一生的生活习习相关,这也是我喜欢与书 店为友的原因。   4 美术馆   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品之丰富,种类和内容之多出乎我的想像。   我对美术欣赏一窍不通,只能走马观花,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简介如下。   台北美术馆外观设计十分现代,馆外广场和道旁有不少表现不同主题的现代 铁艺和石雕。   当你缓步步入美术馆大厅,只见一个巨大的空间展现在眼前,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造访的时候正好有一个艺术展。   大厅正面是接待台,购了一张门票就可以进入馆内参观了,门票十分便宜亲 民,才三十台币,相当于人民币六元左右,出乎我的预料。   购票的同时你可以拿到一本厚厚的展品手册《未来系谱双年展新语――2016 台北年展》和一些其它参展资讯。   参展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岛内外艺术家济济一堂,可惜我一个也不认识。但 可从这些名家的简介上知悉他们的作品是属于什么流派或有什么艺术特点。   比如说庞克运动,前卫音乐作曲,闻所未闻的达达主义,左翼女性主义,美 国实验舞蹈和极简主义作品等等。   这个双年展涉及面较广,艺术领域横跨展览,行为表演,影片放映,论坛, 朗读会,系列讲座以及台湾不同文化教育机构合作推出的各类工作坊,都在席间 交相辉映。   其间最引我注目的是一个叫王信的摄影展。王信,一个女摄影师,从她黑白 照相开始的摄影生涯作品一直到现代数码技术的作品,几百幅照片占好几个展厅 同时展出。   摄影照片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来表现美,诠释这个世界,也可以从新闻的角度 入手关注社会,纪录生活。   不管是黑白照片时代,还是数码技术的当今,都一样是摄影家们一展身手的 美好时代。   从王信的作品我更多的是从新闻角度看到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人 们从她的摄影作品中一窥台湾过去几十年历史生活的再现。从这一点来说,艺术 家的作品就是永恒。   从王信作品的展示中我还了解到台湾先民的过去和现在:“大陆先民移住台 湾始于八、九百年前的北宋末叶到南宋初期,当年他们只在澎湖落脚,不敢去台 湾本岛,因为台湾原住民不让外来的人踏进一步,当时狩猎族很凶悍,碰了汉人 就砍头,在没有政府的军事力量作后盾下,想移居台湾是不可能的。一直到明朝 末期,荷兰人把原住民制服之后,先民才敢大胆地登陆台湾。”   王信的摄影作品主要专攻新闻报道,一切有价值的新闻题材均在其报道范围 内。   她在摄影作品简介中说到:“我一向不愿把摄影只当作个人表现的东西,对 我而言,摄影的功用和价值是在它的记录和报道性,它是不是个人的艺术并不重 要。”   所以在王信的摄影生涯中就有了一系列的新闻报道作品,这次展览一共展出 了她的14个主题,学生时代(1970-1972)开始拍摄的作品有《自悼》,《访雾 社》,《我的故乡台中》,《埔里点滴》,《逃亡者之眼》,1974年从日本留学 归台后陆续拍摄的作品有《兰屿,再见》,《肖像论》,《雾台、好茶、三地门、 大社》,《澎湖风土记》,《印度、尼泊尔、喀什米尔》,《景与物》,《另一 种存在》,以上作品都是用传统相机拍摄的。   女摄影家王信(1941-)给我最大的印象还是来自她对原住民的关怀与纪录, 她在山区教过书,与山区原住民朝夕相处,因为身临其境,所以她对原住民的苦 痛有一种切肤之感,她的作品传达了不同文化差异都应予以尊重的观点。传统的 黑白影像则给人以历史、怀旧和真实的感觉,不同于现今大都经过PS的彩色数码 作品,有一种“美”得失真的错觉。   反映历史,传达真相,黑白照片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她的作品获 得人们尊重的其中一个原因,我想。   艺术作品的创意十足,这是我参观台北美术馆的又一感受。二楼一展厅一排 装上色彩浓淡深浅不一液体的可乐瓶,恐怕有一百几十个,作品取名为《光影》。   透过一个又一个光线不一的可乐瓶,你看到的另一面是稍有不同的世界。你 也可以理解为色彩斑斓的世界。   《光影》在作者的作品简介上虽然有另外一种解释,但最初给我的感觉就是 透过不同深浅的光线看到不同的世界。   在一般人的眼里看来,艺术家们个个都是搞怪能手,甚至是疯子。但艺术除 了追求美,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创新和想像。我们都知道一句广告词,“世界 如果缺了想像,就什么……”。想像力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实在是太重要 了,而艺术和艺术家的工作就充当这一重要的功能,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 们为什么要尊重艺术和艺术家的原因和理由。   但要做到上面所说的这一点,社会恐怕需要有更多更大的包容和理解。   台北艺术展内容的丰富超乎想像,但它给予我的除了赞叹,更多的是思考。   在离开台北前的一个晚上儿子问道,下次有机会你还来不来台湾。   我说,要来,要来,我还要来。   下次来,我要走遍全台湾宝岛,体验更浓厚更亲切的中国情和中国味儿。 ◆             悼念公主的帕凡舞                ・椿 楸・   在我为数不多的读者当中,有一对湖南籍的母女,我们从未谋面,只有网络 上的交集。   母亲应该与我同龄,是一名“北漂”的互联网从业者;女儿约摸十岁,聪明 伶俐,酷爱写诗,诗句颇具灵气。或许是因为女儿的爱好,母亲格外关注我写的 诗歌。数月之前,她读到了我发在网络上的一首即兴诗,是我两年前坐在床边写 下的:   《忽然,我想有一个女儿》   我会悄悄对着夜空歌唱   我会偷偷吻着酒杯伤神   请让我幻想你的美丽   请求你宽恕我的泪痕   如果你成为我的宝贝   那么我就是你的星辰   我所有的星星连在一起   都做不了你的衣裙   2019年12月2日,M城家中   母亲说她很喜欢这首诗,写出了一位准父亲对拥有一个女儿的渴望,但有一 事不解,不知是否方便询问。   您但问无妨,我说。   她问,全诗她唯一不理解的一句就是“请求你宽恕我的泪痕”,这背后有什 么说法吗?   读到这里,我不禁微微一笑,心想:不愧是妈妈,很敏锐。   我们以上的对话发生在一个几百人可见的网络空间里。当时我并不准备向她 道出心中的故事,更何况我压根没准备好,毕竟故事远远不及诗句浪漫,甚至十 分残酷,所以我仅仅敷衍地回了她一句,大体是说“泪痕”指的是过失,刻画了 男子在等待女儿到来时对自己无法胜任父亲这一角色、把事情搞糟的担心,所以 请求“宽恕”……   她没再追问。   当然,我感觉得出:她一定没被说服。   数月以来,我一直记得这次对话。为什么不可以讲呢?我曾这样问自己。   于是我开始努力回忆当初,并尽力回到故事的入口。   其实称其为“故事”着实勉强,那只不过是昔日一幕一幕的场景而已。那些 场景,我总会记得特别清楚。只是,它们仅是一张张清晰的照片,而不是连续的 电影。待我将之一一回顾,读懂剧情,且领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时候,早已是 成年之后的事了。   只不过自从懂了以后,这些场景就会不定期地折磨我,所以那天那个失眠的 我才写下了那首诗歌。今天,我决定将这些失去血肉、只剩躯壳的场景写出来― ―有时候,有躯壳就够了,就像山顶上鱼的化石,却足够见证海曾经来过。   诗中的男性角色就是我自己。而“女儿”这个人物也是真实存在过的,但并 非我的孩子。她是谁,我也不认识。说起她,就要将如歌的岁月倒带至将近三十 年前,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那时我约摸十岁,尚在安徽老家q城城南的一所小学读书。我家住在学校不 远处的一个大院里面,毗邻西边的气象站和东边的南关路,即现今拥有了一个更 好听的名字的希夷大道。这个地方如今是热闹的市区,但在当年却是偏僻的城郊。   我家门前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土胡同子,北接利辛路,南抵小刘庄。顺着路往 南走,再胡乱往西一拐,就可以看到成片的田地,它们当中有的种上了麦子,有 的还在撂荒;再往西走,可见到一片稀疏的树林,林下杂草丛生,里面躲着两个 大大的废砖窑,窑壁均塌掉了半边,站在里面朝上看,天空露出一副残缺而狰狞 的脸。   这一路,起初偶尔还能碰到一两个人,待走到树林附近,就荒无人烟了。   这片荒芜之地,却是我童年的乐园,我儿时许多的爱好均与此地相关。我喜 欢去那里捉蚂蚱,扁头的、尖头的、油绿的、草黄的,应有尽有。每逢夏末,地 里的庄稼早已割完,只剩下扎脚的麦茬和疯长的�草,用脚轻轻一趟,蚂蚱密得 像炸开的水花,四处飞散,仿佛在作最后的狂欢,而我几乎每天都会赶去,为它 们带来末日。我还喜欢去林子里折一些直溜溜的枝条,带回家中,将之去皮、涂 油、缠布、刻字,成为我的“兵器”,以在那个玩具匮乏的清贫年代,满足我舞 枪弄棒的喜好和充当英雄的幻想。   那时,我还曾有过一个鲜为人知的“爱好”,至今都令我难以启齿。   这个“爱好”就是看死人。当时我对死亡已有朦胧的概念,在目睹了一次近 在咫尺的车祸之后,感触愈发强烈。可是,每当我问起关于“死”的话题,家人 碍于晦气,总是避而不谈。而大人越回避,我就越好奇,以至于每次遇到葬礼, 我总会被深深吸引。小时候我对唢呐的记忆多与葬礼有关。每当那钻心的哀乐隔 着几条胡同传进我的耳鼓,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放下作业,跑出家门,朝着音乐的 方向狂奔,然后,在一群大人哭天抢地的嚎啕声中,我奋力从围观的人群中探出 身来,寻找并凝视那个巨大的木盒。我想像着里面躺着的那个身躯,以及它即将 迎来的结局……其实,我内心深处特别怕死,也特别怕死人,但越怕越想看―― 这种矛盾的心情,充斥了我整个悲伤而又荒诞的童年。   在好奇的驱使下,我想起了那个属于我的荒郊野岭――那里有许多坟。在那 个时代,坟头是到处都有的,荒地里、田垄边、树林中,砖窑旁,其中以树林边 缘地带最为密集,均是些没有墓碑的土冢――那时q城在大力推行火葬制度,有 碑的坟多半是保不住的,若被举报,管理人员挖坟取尸的事情偶有发生;而无碑 的坟,就更易达成管理者和村民之间的默契,进而可保平安无事。我对那些坟头 并不陌生,它们常常是我捉虫、折枝的必经之地,甚至是我认路的路标。但一直 以来,我只是远远地看着它们,从不靠近――大人曾叮嘱说,人和鬼魂要“井水 不犯河水”。   终于,我还是下定决心:想看死人,不妨去坟区那边转转。   我不敢一个人去,于是趁暑假表弟来我家玩时,我就带他去那边玩,并怂恿 他和我一起进到坟区。表弟与我同岁,与我“臭味相投”,我俩从小就一起玩, 很多“恶作剧”都是一拍即合,一个眼神,彼此心领神会。   或许是因为雨水的冲刷,那天,我们发现坟区有个瘦小的老坟露出了半截腐 烂的棺材,里边似有残骸若隐若现。于是我们兄弟两个互相壮胆,用折来的枝条 居然从里面挑出了一根人的大腿骨!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骨头,我们既害怕,又 兴奋,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干脆用半路捡来的铁丝将那根硕大的骨头拖在身后, 成为我们的“战利品”,途经小刘庄时,自然要在村里那群总是打着赤膊的孩子 面前“显摆”一番,以展现我们的“英勇”。直到被一个村民发现,我们才赶紧 丢下人骨,疯跑回家。   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我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我不再顾忌大人的叮嘱,去 坟区的次数越来越多,走进去得也越来越远,况且那里草多,蚂蚱又大又肥。正 是在这期间,我发现了一些“别有洞天”但自己并不理解的场景――那一路不时 会有婴儿的尸体。那些死婴,有的被裹在被中,趴在地上;有的裸着身躯,四肢 张开,脚趾伸向空中;有的位置隐蔽,需要趟草才能被看到;而有的就靠近路边, 与乱扔的垃圾为伍。它们总被成团的蝇虫吸引着,往往早已是血肉模糊。   冷不丁遇见这样的场景,我心中还是会荡起恐惧。但如果那天表弟在我身边 不远处,我就又会装出一番镇定自若的样子,甚至会逼迫自己做出一些出格的举 动,以显示自己胆大、“有种”。有一次,我当着他的面,竟然从靠近羊肠小道 上的一具看似已经干枯了的婴儿尸体身上踩了过去。至今我还记得,在踩上去的 一刻,我原本只是想做一个“蜻蜓点水”式的“轻功”动作,可惜未能拿捏好尺 度,结果整个身体的重量还是全部压了上去,下面顿时渗出了汁水……   这把我恶心得不轻。我赶紧跑到田垄,用力将鞋底在干土上来回蹭了好久。   后来,我住在小刘庄的同学对我说,那边就是个“乱死岗”,是扔死小孩儿 的地方,叫我千万不要去那边玩。之后,我问到邻居一位大哥关于“乱死岗”的 事情――他喜欢斗蛐蛐,经常去那边找一种叫“棺材头”的蛐蛐,还能卖钱―― 他也叫我千万不要去那边玩,他还说,那多是些女娃。   我仿佛明白了什么。   九十年代末,随着我考上涡河北岸的一所中学,我家就搬到了q城的北部, 至此,我与那片涡河南岸的荒芜之地彻底告别,再也没有回去过。   中学期间,令我再次想起“乱死岗”的是语文课本里的一篇课文――朱德的 《回忆我的母亲》。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提到他的母亲因为家境贫穷曾经连续溺死 了数个亲生的婴儿。读到那里,我不由地浮想联翩。多年以后,我早已记不清文 中的内容,但对这处细节依然印象深刻。   几乎是同一时期,我得知了q城一对我认识的长辈夫妇因知道腹中怀的是女 孩而将快要生产的孩子强行打掉引产的事情。当时我彻底懵了:一个再过二十来 天就能呱呱坠地的孩子居然是可以这样放弃的。但我不敢吭声,只是不禁想到: 那么,如果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婴儿呢?   我全身震颤。那是我人生中比较早的一次意识到:人成长的过程,就是感受 人间残酷的过程。   2002年,我离开安徽,去北京上大学。大三那会儿,有一则新闻曾经引发关 注:我国新生儿男女比例逼近120比100,严重失衡(注:正常比例约为105比 100)。当年,“20”这个刺眼的差值一度成为男生之间调侃或自嘲的段子:作 为男生,一定要努力上进,否则就会沦为“20”里面的一员,打一辈子光棍儿。 只是很少有人去细思:这“20”的背后,该有多少让人背脊发凉的悲剧呢?多少 女孩,连名字都没有,就从人间消失了。   本科毕业后,我于同年奔赴法国留学。刚到不久,我就发现中国男女比例严 重失衡的新闻在法国也是广为人知。那年,我作为全校唯一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学 校里很受照顾和欢迎,很多想了解中国的法国同学都愿意主动找我聊天,而这也 成为我练习法语的宝贵机会。在聊天时,他们偶尔就会提到弃婴的话题,并问我 中国人是否依然重男轻女。   而那时的我尚认为爱国就要做到“家丑不可外扬“,为此我总是回答:“那 是很早以前的中国,但现在不是这样的了。”   说出这样的话,连我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那个120比100的骇人数据,可 是当时近两年内官方新公布的;还有我那些童年的场景,也不过是仅据当时十年 左右发生的,并不算遥远。   后来,渐渐地,每想起这个回答,我就感到羞愧。待我进入而立之年,也到 了做了父母的年龄,再想起当年的话,良心备受谴责:为了“爱国”的面子,我 不仅欺骗了那些对我十分真诚友好的同学,更对不起那千千万万没有名字的女婴, 包括曾经被我用脚踩过的那个――她极有可能是个女孩。   自从到法国之后,失眠就时常困扰着我。失眠的时候,我时常回忆童年的场 景,并会偶尔想起那个被我踩过的她。如果她能活着,在我来法国的那年也应该 也有十来岁了。她一定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公主吧――这么多年来,她在我脑海 中的形象一直就是十来岁的样子,没有变过。我那首诗,就是写给她的,也是关 于她的。再回头读那首诗,诗中的“女儿”,读者多半会解读成是一个即将出生 的婴儿,但其实也不妨解读成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女童,且总是背对着诗中的“我” ――记得那天,她也是背对着我的――这更贴近我写诗时心中所想,也让看似甜 腻的诗歌变得哀伤。   而以上的这些回忆文字,算是展示了诗中“请求你宽恕我的泪痕”的背后故 事,这里有我迟来的道歉,更有我个人的反思:小时候踩过尸体,那是年幼调皮, 算是无知;但长大后公然扯谎,粉饰历史,那是无耻。   可惜的是,我们整个国家对这些悲剧的反思还远远不够。如今,年轻一代当 中全然不知或矢口否认这段历史的依然大有人在;当然,年长一些的人更多的是 会默认这段历史,但很多人不建议“旧事重提”。诚然,近年来随着国家“二 胎”、“三胎”政策的开放,在时至2021年的今日类似的悲剧或已得到很大程度 的遏制,但遏制并不意味着根除。即使能够根除,当初的悲剧也不应该就此被忘 记、被冷置、被淡化。如今,我们会去纪念那些没有墓碑的名字,例如战争年代 中惨遭屠戮的百姓,但我们是否也有勇气去纪念那些既没有墓碑也没有名字的生 命呢?就像和平年代中那些被消失的女婴。纪念,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也是对 历史最好的铭记,更是对过错最好的反醒。否则的话,保不准悲剧还会大规模地 再次发生,尽管可能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但本质不会变。   到这里,我想说的话算是说完了。撰写此文的时候,我曾数次鼻酸,乃至停 笔,还好坚持了下去,没有弃稿,算是坦诚面对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我就在 想:该为此文起个什么题目好呢?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的名作《悼念公主 的帕凡舞》是我最近常听的曲子,尽管该曲实际上并非是为了悼念哪位公主而作, 但在我心中,它就是一首悼念曲,会让我想起那个女孩。我想,以曲名为题目, 再贴切不过了。   而我的读者――那位湖南籍的母亲,将是本文的第一位读者。我要感谢她, 没有她,这篇文字不知又要迟来多久。其实我一直没有告诉她:我也算是她的读 者。她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将自己和女儿白天相处的点滴写成长长的文字,并发在 社交媒体上。毫无疑问,女儿是她生命的全部。每当我看到她是那么爱自己的女 儿,并为女儿感到骄傲、付出所有的时候,我就好开心,好羡慕她,好想哭一场。 2021年7月22日于M城以及8月13至15日于S城 ◆            施二哥的无妄之灾                ・刘振墉・   施家兄弟俩,老大叫大成,老二叫大有,两人年纪要相差八、九岁。老大开 着“斗儿行”,也就是粮食中介,每天大早,就将箩框、竹匾,以及斗儿、升儿 搬到门外地上,再将五六种粮食样品陈列出来,就等着乡下人来买卖粮食了。旁 边放两张条凳,那是给客人们坐着休息的。   老二大有,偶尔在门口帮助照顾生意,多数时候看到他在做种田的活计。虽 然才二十开外,却显得老成持重,社会上的事儿他很少参加。记得1944年和1945 年上半年,正是抗日群众运动热火朝天的时候,什么演话剧,歌咏队,写标语等 抗日活动很多。就在他家斜对门的谢家大房子里,还成立了“五联(青联、妇联 等)俱乐部”,也就是各种抗日群众组织开会活动的地方。里面挂满了红红绿绿 的标语、对联、锦旗,好不热闹。就这样也激不起施二哥的兴趣,所以在许多人 眼里他是个落后青年。再加上后来与比他大五、六岁的“长庚女的”好上后,成 天地粘在女家,就更不管外面的事了。   施家南边隔两户人家姓张,男主人叫张长庚,所以他的女人就被称为“长庚 女的”。我每天上学放学,一天至少四趟,都要从她家门前走过,见到她总是在 带孩子、做家务。她皮肤黝黑,衣着简朴,显得老气,看得出是个勤劳的“乡下 女人”。他们家临街的三间店房,租给人家开中药店,长庚在江南做生意,女人 在家种田,还有个三、四岁的小孩,本来小日子还是能过得惬意的。哪晓得张长 庚另有新欢,成年的不再回来,街上人都知道,长庚女的成了活寡妇。所以,当 施二哥与长庚女的好上后,街坊邻里都持同情的态度。   到了1946年秋天,风云骤变。先是开来了“中央军”,后面跟着早就组建好 的区公所、乡公所以及“自卫队”。共产党的干部,杀的杀,逃的逃,自首的自 首,小街上的几个抗日积极分子也远走他乡避风头(后来表明,他们没有一个是 共产党人)。最无奈的是我们小孩,小学校舍被驻军拆去修炮楼了,我们只好天 天在街上晃荡。   大约是四六年底,区里(如皋县江安区)在界河北边新修了一座炮楼,是用 砖头与黄烂泥砌的,就在我家西北约一里的地方。这炮楼坐落在一块高地上,俯 视着北边广阔的农村。这片几十平方公里的平原,虽然人口稠密,却又交通闭塞、 文化落后,到县城如皋有六七十里,是二十年前红十四军“闹共产”时的中心根 据地。此时,界河南属靖江县,“绥靖”成绩显著,似乎已没有共产党的活动了, 而界河北的这片地方,却时不时地传出有共匪的消息。所以,这座炮楼的选址, 的确具有战略眼光;但对于共产党游击队,却象是�吩诤砹�上的刺。   炮楼修好了要人看守,但区乡自卫队人数不多,于是规定,每保抽一丁,轮 流上炮楼,协助自卫队。我们这条小街是一个保,抽签时施二哥被抽中了。   四七年春的一天深夜,我听到外面有零零落落的枪声,也不以为意,这是每 天都有的事。早晨出去,见到街上人都在谈论,说是夜里许多民兵来打炮楼,敲 锣、放炮仗、喊话,又放冷枪,逼炮楼上的人投降。后来土共实在找不到攻坚的 手段,就运来许多柴草围着炮楼烧,火焰竟然烧到炮楼里面。就这样双方僵持着, 直到快天亮的时候,民兵们才撤走。炮楼里烧伤了几个人,今天正好在里面值守 的施二哥被烧成重伤,已经抬到长庚女的家去了。   内战三年中,这次大概是烈度最低的一次攻防战。双方最先进的武器是日式 三八步枪,外加少量的手榴弹,战斗人员是些未经军事训练的农民。双方人员, 不但没有阶级仇、民族恨,也没有任何私人恩怨。说不定里面还有熟人、朋友、 亲戚,或生意上的伙伴,却不顾一切地非要争得个你死我活。无辜的人们一旦被 卷入战争机器,就失去自我,只能随着机器转运,直到遍体鳞伤或粉身碎骨。   被困在炮楼里的十几个人,应该心知肚明,是不会有人来救援的。相隔两里 远,在界河南还有三个大炮楼,和一个保安中队(连),但那是属于靖江县的, 不可能深夜到界河北来救援。至于将他们置于危险境地的江安区公所,以及附近 的几个乡镇公所,自身力量薄弱,白日里在自家的领地上耀武扬威,晚上却躲到 界河南去,让炮楼里的人成了“孤军”。还有一条出路是投降,正是下面民兵们 所期望的,但真的投降过去,还不知是杀是剐?那时正是国共双方杀红了眼的时 候,抓到对方人员甚至是嫌疑分子,通常是随意枪杀。平常日子里,如果听说附 近某处有一具死尸,算不上什么社会新闻,也不会有人感到惊讶。   在这样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炮楼里的人只好熬时间。要忍受肉体上的伤痛和 精神上的折磨。可以设想,他们每一分钟的煎熬将是多么的紧张和痛苦。直到天 快亮的时候,民兵们才悄悄退去。等到天大亮以后,才敢下炮楼,将伤员抬往各 人的家。   我曾几次看到长庚女的在帮施二哥换药,看来伤得不轻。不久我外出读书, 两年后再回到家乡时,见到施二哥已经在门里跑前跑后,不过左颊上留下一个大 疤,听邻人说,他的左眼完全瞎了。   以后几十年,我一直在外地谋生,但有情有义而又命运多舛的这对姐弟恋, 有时还会在我的脑海里闪过。前年遇到一个家乡的同龄人,问起施二哥的情况, 他说大有和相好的女人都不在了。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乡亲们从没有人 提起他在炮楼里与民兵对峙的事,这两个人平平安安、相互扶持着走过后半生, 直到八十大几才先后去世。 【网里乾坤】∽∽∽∽∽∽∽∽∽∽∽∽∽∽∽∽∽∽∽∽∽∽∽∽∽∽∽∽∽ ◆         有幸读书:庚子年的读书和写字笔记                ・杨志宏・   一、写字为什么   过去一年在网上发言很多,自三月之后谈书法占据绝大部分。出于自信自勉, 更由于记性不好,希望自己做到:言不虚论,议必有文,争取把自己身处的这个 时代过成最好的时代。   我几岁时平生自己认识的第一个字是“文”,也很自然地从课本上、从老师 黑板上的字迹上体会欣赏、并且学习汉字之美。但到12岁,我开始不听爸爸的话, 不每天写20个字。爸爸是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一个伟大善良的人。但是他告诉我 的和我们学习书法里的根本哲学(愿意的话可以扩大至人生),有个一致的问题: 就是过去的经验、别人知道的有一条路是对的、是正确的,我们个人为什么还要 去探索不同的东西?为什么不就跟着?经过30多年的水清墨淡,我为什么又回来 了,又接着写字,有什么不一样?   20世纪以来的书法史是写字工具进化的历史,也是毛笔实用书写的衰落史, 它彻底衰落之前的那个特殊时代的全民毛笔写大字报的小高峰在书法史上值得研 究。当今没有人需要用毛笔进行实用的书写。由于语音输入、手写输入、电子签 名,甚至拿硬笔的场合也几乎减少到零。   仅存的书法的意义有几多层面,有文化的层面,有艺术的层面,有技巧的层 面,还有修身养性锻炼身体的层面,也有消磨时间进行活动的层面,虽然越来越 少也有作为消费品的层面。以书法为媒介,我希望得到什么,我们希望做些什么, 这篇文章里我很难直接回答这些问题,但是希望留下一些追寻的轨迹。   二、什么是古   我们这个时代和别的时代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现象和情况。正在发生的和各 人心里的理想也不一样。谈到书法,最常用的解法是“古”。中国文化里祟 “古”,前贤不知道费了多少力气批评、辩正。且不说五四运动的那些先驱。被 认为是国学家的王国维先生,他的《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其中,蕴含的批 判性也富有启发。   我建议学习书法的朋友们,辨析一下“古”是什么?是古法、古人已经创造 出来的东西,还是古人的那种创造性本身?是三皇五帝的古,还是百家争鸣的古, 托古改制的古,韩愈的古文运动的古,成语“人心不古”的古,还是宋明理学家 的古?还是封建社会王国维先生所批评的那种“古”?   热爱古典的、潜心练习书法的、值得尊敬的书友们,我希望提醒大家不把自 个儿当古代文人,也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古代。古典令人沉醉,是给我们的 丰富营养,但是要自信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好的时代,我们有自己的主动性,在读 更多的书,在过更有意思的生活。这个时代里,如果用书法写自己的心迹、心画, 近有五四时代的人的精神,天狗女神、德先生、赛先生。如果要与古为徒,要回 想魏晋时代创造出二王书法的那个“元”系统。如果要近取诸邻,有我们现在身 在的西方现代社会的艺术史。   另外,我赞成书法家呼吁孩子们学习书法。但不赞成用权力,强行实施书法 教育。书法作为美术和语文的一部分就可以了,感兴趣的孩子自然会进来。   三、其时风行的书法   沈从文先生曾在给亲人朋友的信件中写到为什么郭沫若先生字在当时流行: “其实写字在历史上从来多是在当时,谁官最大,谁就写得最好”。   沈从文先生用朴实的语言讲一件明白的事情。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里也一再 指出同样的现象。   在西方社会,杜尚说,一件作品的著名程度,取决于被谈论的次数。而陈丹 青说,作品有名或无名,“取决于被印刷的次数”。   在三十年代写的《谈写字》里,沈从文先生批评:“这种人对于字的本身美 恶照例毫无理解,正因其无理解,便把字附上另外人事的媒介,间接给他一种价 值观。把字当成一种人格的象征,一种权力的符咒;换言之,欣赏它,只为的是 崇拜。”   好在历史充满了辩证法,社会和人都会有审美疲劳。例如丑的看多了也会烦, 会喜欢甜美的;反之亦然。本来是先锋的,看多了,就会变成装饰品;天天看多 了的当官儿的字,过了那个时间,也会回归艺术价值。   四、东晋士人,互相陶染   学习书法的人,一般心中最向往的就是东晋时代。那是书法最具有艺术的创 造性、书法的实用和艺术性最和谐的时代。那是诞生了王羲之王献之的时代。孙 过庭《书谱》说:“东晋士人,互相陶染。室于王谢之族,郗庾之伦,纵不尽其 神奇,咸亦挹其风味。”讲魏晋风流的文章很多。我理解,也许魏晋的精神就是 那种自由探索、但是不是自以为美就是美、有那一种平等的切磋的精神态度。那 时候他们对谁不敢批评啊。   所以今天见到沈从文先生这样的批评,书友不必窃窃私语,也不必大惊小怪。 批评和被批评是正常现象。   在《谈写字》里,他批评很多人:“有继往开来的野心,却无继往开来的能 力,终日胡乱涂抹,自得其乐。”   具体如:“于右任,本精六朝书,老年手不得用,写的字就已经像是用大型 特制原子笔画成的蔬菜条笔锋了。”   又如:“南海先生个人用笔结体,虽努力在点画间求苍莽雄奇效果,无如笔 不从心,手不逮意,终不免给人一芜杂印象。一生到处题名,写字无数,……南 海先生实代表‘广东作风’,启近代‘伟人派’一格。”   再如:“譬如林风眠先生,可说是近代中国画家态度诚实用力勤苦的一个模 范,他那有创造性的中国画,虽近于一种试验,成就尚有待于他的努力,……林 先生所写的字,所用的冲淡方法,都因为他对于写字并不当行。”   顺带说一下,白蕉先生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精彩评论。   五、书法不是一个手段无限的艺术形式   尤可注意,沈从文先生批评:“一部分人把它和图画、音乐、雕刻比较,便 见得一切艺术都有所谓创造性,唯独写字拘束性大,无创造性可言,并且单独无 道德或情感教化启示力量,故轻视它。”他指出:“轻视字的艺术价值的人,其 实不过是对于字的艺术效果要求太多而已。”   沈先生这些话对于今天思考书法的艺术价值、书法作为一个艺术媒介能够表 达的上限和下限、从传统的书法里能够继承什么,仍然很有意义。书法本身的表 现手段和表现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制,它不是一个能够表达一切想表达的东西的 艺术形式。学习书法不培养创造力和想像力。   沿着这个思路,有很多问题令人深思:例如是不是能够标榜书法而去探索所 谓的解散字形?书法现有一些什么样的表现手段?还能够添什么表现手段?如何 增添不违和?什么样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书法能够表现?什么样的必须要借助和其 他艺术形式的合作?   如果说写字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或者是中国文人的某种化身的话,那想想如何 用它作为一个元素,表现在现在这个社会,这个象征、这个化身面临各种问题的 时候和各方的关系。   六、书法与艺术   过去几千年,由于中国书法首先是写字,其次才是视觉图像,书法是独特的 社会性和个性拉锯的战场。它的文字的社会性功能性,和它的毛笔书写的艺术性 个性之间的边界,一直在游走变换。只有最近的几十年,由于使用性书写的衰退, 书法才可能被当作纯粹的艺术性和个性的形式被艺术家来探索。   其中有两个方法。一个艺术家是从自己想要表现的开始,从自己想要做的东 西开始,去找自己合适的媒体。另一个方法是,我是书法家,我有水墨,我也会 写字,看我折腾出啥来吧。如果综合地从艺术史角度看,一个好的艺术品的产生, 可能各种因素都有,各种方法都有可能出现。以前的宗教的因素或者现在的纯粹 的形式的追求,都有可能出现好的东西。但是书法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快一百年了, 而且主要是从后一种方法出发的,所以后一种方法可能不对。或者说后面这种方 法已经被折腾快穷尽了,即使有也已经被日本现代艺术作品做出来了,所以它的 潜力可能差不多了。即使一时热闹又能怎么样呢?   绝大多数我们现在的书友喜欢写字是出于喜欢书法那种形式美,并且希望自 己能够创造出来。这个和现代艺术作品的出发点不一样。所以造成理解的困难对 话的困难。以前的法书具有母体性,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焉。后来的越写越具有 个性,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书法家如果对自己的出发点有比较自觉的思考,如果要出现代艺术作品,要 考虑自己想要表现什么,然后去想书法是不是合适的媒介,如果是,应该怎么用, 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   七、书论作读帖索引   书友经常转发臧否书法的文章。我理解,看帖看得多了,对一个值得评论的 书法家的作品,就会是一篇文章,而不会是一个二元回答,会是一个综合的分析 评述。具体批评鉴赏需要认真思考,要举例证,要用逻辑思维,并非拍脑瓜、凭 直觉。   记得在80年代《书法报》上,因为是湖北出的报纸,经常有张裕钊的字,也 经常谈论碑学帖学之类的。我觉得有点信息爆炸、超过自己的理解能力。宋明清 人写的字,我也很久看不懂。我想应专心学二王再说。如果还没有心得也就不必 浪费时间议论。说来说去自己能写出来最重要,否则会流于八卦。如果有了立足 点,等到需要懂得时候再去看也不晚。那就会帮助理解各种观点的来由。   这些八十年代的老报纸,三十多年来,我父母亲十来次搬家,每次都留着。 只有最后不在他们身边了,报纸才没了。去年我从网上买了十几斤这样的报纸。 重新读了一下。发现三十年多年前的题,现在大家还是在做。是啊,三十多年, 相对于三千年的书法史,只不过是短短一瞬。对于科学研究的成果,前人已经做 过的,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研究来学习获得,不必重复做。而对于书法和艺 术的感觉,每个个体在学习前人著述之外,也得自己重新进去一次,在逻辑上重 新推演练习不够。因此这些题目也就变成了永恒的。这也包括为什么古典的文学 作品能够被一代代的人反复阅读。   看看人工智能时代脑机接口了以后,这些感觉会怎么样被学习传承。   对于老先生们写的书论,了解他们的观点之外,把他们的文章当成读帖的索 引,那就更有意思。例如下节提到的沙孟海先生的《近三百年的书学》,在其中 他点评董其昌、刘墉、包世臣等22位明清书法家。我想他也综合了一些他周围的 老先生的看法。从中也可以见到沙先生是非常有见解的,并不是循规蹈矩一味学 古人。艺术家的那种自己的独立的遏制不住的劲儿和他书法的成就有关系。我们 那也未必要采信他的评价,而是可以借此去自己看看这些书家的作品,得到自己 的看法。   八、二王所指   近人论书,无论书法的面貌如何,往往喜欢自称或者他称“宗法二王”、 “山阴道上”、“羲献门下”。二王是什么?什么是“宗法二王”?我体会,学 习书法、欣赏书法,是感性思维,更是理性思维。孙过庭说:翰不虚动,下必有 由。如果使用“二王”这个几乎变成形容词的名词,要弄清楚二王到底是指什么。   试读沙孟海先生29岁时的书论《近三百年的书学》,沙先生所指二王,是魏 晋唐小楷行草。他说,“近三百年里的帖学家,有一派(大多数)是守着二王遗 法,只在二王范围以内求活动的;有一派(少数)想要于二王以外另开一条路径 的。(这里他举出黄道周、倪元璐、沈曾植。)”   九、学书路径不是得自双盲实验   关于碑帖优劣、学书路径、以及比如陆维钊先生晚年遗憾临兰亭序太晚了, 值得讨论。有书友说,二王不一定是唯一可以宗法的,但是在学书道路上是必过 的大山。   练习书法是一次性的过程,没法搞双盲实验。所以探索必然有风险,但这也 是艺术创作给人的自由所在。   书法欣赏中充满了辩证的两极,例如:沉着痛快、收放、简繁、疾徐、涩滑、 方圆、奇正、今古、质妍、虚实、连断、阴阳、黑白、燥润、枯润、干湿等等。 相应的书法学习,就是调节这些因素,不断上升的过程。   书法学习也是一个深度学习,有监督训练的过程。说是旧时训练古董店的学 徒,刚开始什么也不教,就让他和一屋子古物在一起。搞它几年。时间长了,看 见不对的东西,这个气息,感觉不对,他就知道了。多看,多比较,多鉴赏。看 时有些纯属理解不了,刚开始分类还不够细,是正常的过程,先记着,以后再说。   十、下笔便有千秋之想   前段时间欧阳中石先生去世,在悼念的同时也有关于他的书法成就的各种议 论。有书友表示,看看八十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的一本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集, 薄册子,那时好,评价一个艺术家应该看最高点,而不是低点。我想,这个说法 也对也不对,因为后来影响大了水平低了坏的影响大。而很多艺术欣赏者不了解 书法作品优劣。顺带说一下,如果按照最高点来评价郭沫若先生的书法,那就会 按山东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这样的,很不一样了。   下笔便有千秋之想的人少。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自由。近世名家往往有很 多应酬作品、不得不写的作品。例如郭沫若先生的晚期,写的时候可能无法全心 全意、全神贯注。很遗憾的是成名后的欧阳中石先生、启功先生、林散之先生、 吴冠中先生等等晚年都有大量的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那么优秀的作品。可是还 有一些学者教授在为这样的随意的、不是精品的东西解释。需要学习鉴赏的人多 动脑筋多思考。这些都是公认的优秀的认真的艺术家,尚且如此,那么对于当今 的有些不差钱的书法家的作品,更要好好想想,他们的作品是否在不断进步?还 有一些情况更加复杂,例如过去一百多年动荡的社会政治对书家的境遇的影响, 书家本身由于衰老或者病痛而造成的衰退,等等。   也要思析清楚书法水平和文字研究。最近一年学习书法,反反覆覆碰到一个 绕不过去的名字。无论是甲骨文、金文、还是石鼓文,郭沫若先生都留下了自己 的独特的印记。他的贡献不是世上的轻薄之徒可以随便乱说的。虽然他的研究也 应该受到公正的和客观的批评。   十一、书写性和跟化学老师学写字   前段时间书友高翔讲《小楷学习管见》,受启发我临了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第一遍即受到书友好评。但其实这哪里是第一次呢?我在其中分明看到了,语文 课本里的楷书,以及中小学教务处老师刻的考卷上的字。这些古人的创造,早已 经体现在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文字里。我们每个人,从读书开始,也已经自觉不自 觉地开始了读帖。   十三行中出现的多个气字旁的写法,让我想起了高中的时候,我观察到我的 化学老师的气字旁写得特别好,所以跟他学。他比其他太多人有更多的机会写气 字旁的字,氧气氢气,等等。写得多,自然就出来了优化的优美的写法。   书法要有书写性。我理解所谓的书写性就是最优地表现出那个特定字符的特 点,不多不少。这也是汉字书法的科学性的一个体现。   书写性怎么定义,可能要包括字型区别优化、笔画顺序和书写工具材料这些 方面的考虑。   如果看书法史,甲骨文相当简化;商周之际,文字发生了变化,周朝没有沿 用这些简化的东西,发展出了反复,但是有规律的大篆,接着就继续一路一路地 简化了,从大篆到小篆,隶变,草书,使用最简单的、便捷的那个办法书写,能 把字和字分开就好了。例如能够直着搞清楚,就不中间多拐一弯了。这里还要分 清的是,作为沟通信息文字和表达内容信息之外的艺术意义上的书法。   十二、日常书写   和书写性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日常书写。关于日常书写,书友高翔说:“我 说的日常,是指书法成为日常一部分,缺之不可。但是去写日常书信等,如果没 有足够的临帖量,会把自己的习气放大加固,越写越江湖。”我以为这个说法有 一定的意义。我看见有些宣称日常书写的书家就会写成这样。能够日常书写而成 为帖的人,古今更没有几个人。   日常书写是一种练习。练习的意义是让系统运行起来,暴露问题。暴露出问 题是一种进步,但是不完整,要加上检查、修正的过程才有意义。人是活的,手 也是活的。写字不怕尝试,但是害怕没有好的批评和批评环境。即,应该日常书 写,但是要不惮批评,并且要严格地自我批评。就象启功先生讲的,把一件作品 挂在墙,慢慢看出不佳来,在以后练习中改正。这样循环往复迭代,希望出佳作。   写字就像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只要多练好学深思,总能进步。   简言之,写字的人要把日常书写作为学习的一部分,而看字的人、欣赏字的 人,不要把书家写的字都当成具有书法价值的宝贝。   十三、钢笔字与粉笔字   有时听到有人恶评,写得像钢笔字。说得过瘾,但失之轻率了。练习毛笔书 法的那种运笔,包括提按、转折、落笔、收笔,更不要谈结构,完全可以运用在 写得很熟的、磨出来的钢笔上。因为钢笔也有弹性的,那个小小的笔尖也有各种 文章可以做。虽然说钢笔尖是最硬最好的金属材料做的,但是长期的练习也完全 可以把它磨练出来。即使是圆珠笔与纸那种微细的接触,也有可能写出轻重缓急。 且看杨绛先生99岁时写的字,一点不颤抖,提按、结构、神采,了不起。   这张是沙孟海上课的照片。是很难得的能看到有成就的书法家的板书。能够 欣赏到笔力、笔势、笔意。   十四、从篆隶入手   很早以前看到印象很深的一次看到篆书,是在80年代发行的吴昌硕邮票上。 当时觉得深奥不可学。分析起来是因为年少的时候,把字的难读难认和难写混为 一谈了。   主张写字从篆书入手,我读到几篇文章。商承祚先生说:“书之类别凡五, 曰篆隶楷行草,此五者,人人能习之,而未能精好也。以其难易言之,楷最难而 篆较易,盖艺术之道,入手易则成功难,入手难其成功易,楷书童而习之,以至 终老,自古及今,独绝一时,能有几人,优劣人人能辨之,以其普遍而入手易也。 篆书之时代远,而接触之机希,故人以为难,其实难于人门,若途径斯启,则其 易有出乎初习时畏蕙心理之外。”沙孟海先生回忆自己的学书历程说:“由于篆 书写的人少,一下子出了小名声。”弘一法师说:“我对于发心学字的人,总是 劝他们:先由篆字学起。为什么呢?有几种理由:一、 可以顺便研究《说文》, 对于文字学,便可以有一点常识了。……二、 能写篆字以后,再学楷书,写字 时一笔一划,也就不会写错的了。”   从书写的角度来讲,我的体会是篆书用到的技巧最单纯,笔法上不过就是藏 头护尾、中锋用笔、匀速前进、粗细均匀,这样几句话。笔顺、结构也潦潦几页 可以交代。比行草简单多了。   学篆书书就像练习跑步,永远需要,永远学不坏。学篆书未必成家,就像跑 步未必一定要搞短跑、一定要跑马拉松,跑跑就会对于其他各种运动有好处,提 高身体的基本素质。即使已经练习多年的人,基本的笔法经常搞一下正本清源也 很好。   写字讲究沉着痛快,很多人写痛快没问题,要加强沉着时,篆书写好了,也 是要沉着痛快。不过刚开始沉着为先。   也有主张隶书的看法。如潘良桢先生说:“隶既以篆法为主,同时又有楷法 的发端形态的笔法,而且不必去花‘识字’的工夫,可以专心致志于笔法的研求, 加上隶书本身点画形态简单古朴,结构平正,初学很容易掌握要领,难怪来楚生 先生生前曾对我说,学写隶书,只要专心和得法,只消半年工夫就可以写很不错 了。入门不难,而且攻下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后,上可以追溯到篆,下可以延 伸到楷,上下逢源,对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钻研,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和切实的方 便。”   如果没有从篆隶入手,而从别的帖开始了,也不是巨大的问题。学习中间可 以针对情况单独练从篆书笔法中能够得到的东西。帖是固定的,手是活的,路是 可以探索的。如果仍然拿体育运动做比喻,就是打球的时候也练习了跑步。打球 多了时间长了跑步的水平也提高了。   但需注意,关于篆书的研究是巨大的坑。多少个耳熟能详的大家正儿八经玩 过这些东西。例如王国维、郭沫若先生对于毛公鼎的研究,如果能了解才是过瘾。 如果搞不透,知道水多深也很好。   十五、回娘家   张充和先生写《从沈尹默先生洗砚说起》,我注意到其中几件事。   文章明确讲,写字是个动脑的事情:“手同臂不知累,脑子累就不能写了。”   沈先生从不叫人学他的字。“如真要学呢,就找我的娘家去学。”其中的内 涵耐人寻味。   从中一是可见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的态度。古人的字经过时代沉淀,经过多 家的批评,优劣源流被研究得比较清楚,作品的个性习气等等也有经得起考验的 评价。上善若水,合适作为学习的母本。当今有些人开班训练,叫自己的学生一 丝一毫重复自己的字,真是误人子弟。我也想对这些跟着学习的人说,读书吧!   二是可知学习书法欣赏如同要当一个好吃货,要从吃好的东西、原粮开始训 练自己的口味,作为一个底蕴,在此之上识别有特色风味的。要是见到腐败变质 的东西也可能知道是怎么变坏了。   三是经过千百年留下来的好帖内容丰富,具有母体性。后世的书家往往从其 中抽取几个特征加以发挥就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然而丧失了原先的那种深厚的基 础,从这种衍生物再往前的发展余地不大了。   张充和先生提到,“一次又在洗砚,我铺了两张土制的皮纸在桌上,他就用 淡墨写陶渊明的诗‘�{(餐)胜如归,聆善若始’两句,每张一句,字见方八九 寸,‘归’字大到尺余。是我收藏他墨宝中最大的,也是最不经意神到之笔。” 这幅作品收在张充和先生的书法作品集中。   十六、脱欧   书法史上米芾和康有为表达“卑唐”的意见最为人熟知,他们各自有出发点, 也各自有解答。有些出发点和时代和环境有关系。有些纯粹出于艺术哲学的考虑。 他们给出的解答也受限于时代。这些见地富有启发性,值得思考,但也矫枉过正,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他们表达得过瘾,后人不必奉为金科玉律。   从今天的实践角度,如果学习书法从唐楷开始入手,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要有 个出来的问题。书友为了谐趣,简称脱欧。为什么会有脱欧问题?   我自己的亲身体验,一个是因为由于条件,起步的字帖是雷锋语录字帖那种, 笔画和字形都变成了固定的类型,以至于可以运行一个算法产生。由于变化性有 限,所以时间长了会厌倦。好比一个营养非常丰富的母体做成了各种方便面,只 能取子集,所以营养单调,口味强烈,吃久了受不了。好的欧阳询的帖子,即使 是楷书帖,也很流动,除非是不肖后人修补过的。   第二,脱欧实质上是摆脱自己的片面性。对我来说是花很多功夫,摆脱只看 笔画、只看单字、不看章法;摆脱僵化。欧里头本来就有章法、有流动性。是我 一时看不到,所以要在别的地方看看,然后再回来,发现原来早在欧这里。   如何做?古人给过方法,例如米认为书风之坏从离开大篆开始,所以回到临 摹学习金文、大篆之类的。   还有一个办法经常被提到:尊隋。即隋朝的楷书,包括智永的千字文。   另外还有一个容易被鄙视、但是不应该被忽视的方法,就是看看赵孟�\怎么 做的。世人评论赵孟�\如何如何,自己来写一写会发现他的圆是真的有劲儿,真 有功夫。对学习二王这一路的很有帮助。反而很多一般评论所谓的笔力雄强的, 其实是剑拔弩张、外强中干,不难写出来。   具体手段之外,有一个一般性的方法论的问题。学习书法要能收能放。一般 讲“收”的多,“临”好教,可是“放”、“敢”是没法教的,只能启发。如果 能够自觉做到放了收、收了放,就能不断进步。   十七、弘一法师的字   弘一法师的绝笔,“悲欣交集”,实在太有名了。就像研究艺术史的朋友说, 我们了解一个艺术家,不是光是最后的晚餐或者是蒙娜丽莎,而是一个系统。如 果有可能的话,因为这字去好好看看弘一法师一生写的字、他对写字的主张、他 的学生弟子谈论的他的书法、以及当代人的研究。我想即使是对书法、对弘一法 师这个人,我们仿佛非常熟悉的,也还是要花很多的时间学习了解,更何况西方 的艺术家和当代的艺术家呢!所以星星点点固然是好的,但是沉进去,搞清楚一 个人收获会很大。   通过学习如果产生的仅仅是崇拜仰慕或者感叹那所得未免太少了!如果能够 学习到一些书法史、学习到清末民初时的精英对于书法的看法,思考弘一法师学 习石鼓文为什么写平正,那就会更有意义一点。具体在潘良桢先生这篇文章里, 讲律宗不是禅宗,弘一法师的书法,不是禅宗书法。(旧金山亚洲博物馆有很大 的禅宗书法的收藏。)他讲弘一法师书法出家以后也有很大的发展变化、有个过 程,后来这种体和宣传佛法有关系,都是新启发。弘一法师由碑入帖,而我对碑 尚未涉及,那将来可能进入的时候也是一种启发。   十八、呈现书法作品的质感   关于使用长锋、狼毫、宣纸,目前很多谈的是书写的时候的三维的效果。我 也想谈谈书法作品的呈现。上面两张关于赵孟�\的照片是书友陈颖在故宫参观赵 孟�\书展的时候用手机照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学习书法最好的时代,每个人的手 机上都有一个故宫博物院,而且更重要的是,高科技的手段,使得我们比其他任 何时候都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更多的瑰宝。使得我们注意到呈现书法作品的时候 平面扫描和照相的区别。平面扫描的虽然像素很高,但是总是缺点意思。   从视觉上讲,这和光的性质有关。光有软硬(直射,反射,散射的组合), 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视觉效果不同。水墨在纸上渗透是极微妙的,不同光质表现 出来的效果不一样。扫描是极硬的光,拍照就自然多了。更接近那些人眼能感觉 到的。   质感是艺术中最微妙的东西,是由很多因素构成。各种方式的呈现只反映出 原质感的一部分。即使是原物,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感觉也不一样。这也促进我们 学习书法的人思考怎么样用好今天有的条件,最好地呈现作品。   十九、参考文献   沈从文,谈写字   启功,论书绝句   张充和,从沈尹默先生洗砚说起   沙孟海,近三百年来的书学   沙孟海,我的学书经历和体会   商承祚,楷最难而篆较易   高翔,小楷学习管见系列   华人德,谈长锋狼毫   潘良桢,隶书艺术及在书法演变中的作用   林元白:漫谈弘一法师的书法   潘良桢:弘一法师书法评传   这些文章都在微信中可以找到,不一一给出链接。唯需注意文字编辑质量良 莠不齐。如最后这篇很多错。弘一法师以认真为性命。只希望编辑阅读的人稍微 得到一点精神的感召。   2020年还读了沈尹默先生、白蕉先生、邓散木先生、黄简先生、从文俊先生 以及方建勋先生一些文章,也都有所心得和批评,将来有机会再慢慢谈。 (2020年12月~2021年1月) ◆     美国人的“人人生而平等”和中国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舟 山・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恩格斯最早说过的一句话,从某种意 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反抗压迫史。人类的天性是追求自由的,不喜 欢被强迫与束缚的,这种追求自身解放的天性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从野蛮走 向文明。然而,人类反抗所依赖的理念却有所不同。   欧洲人历史上曾长期受神权和王权的压迫,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让价值 回归个人,自然权利和主权在民的思想由此得到认同。因此,当美国人在18世纪 晚期反抗英国人殖民统治的时候,他们把这样一句话写进了独立宣言里;“我们 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所谓的平等,并不是像某些人 理解的经济上的平等,而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你是总统,我是一介平民,我们 同样拥有人的尊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在投票的时候,不管是总统还是 平民都拥有同等分量的一票。尽管民主国家的政治体制不同,民主形式不同,君 主立宪制也好,三权分立制也好,总统制也好,内阁制也好,都是来源于人人平 等的理念,执政者的权力来源于民众的赋予。基于这种理念的抗争者想要建立一 个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人人平等,国家事务由大多数人说了算,这 种理念称之为“民主”。   中国历史也不乏抗争者,秦末的陈胜吴广,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 口号,面对秦王的压迫,陈胜吴广的想法是,你可以做王侯将相,我为啥不可以 做王侯将相?当了王侯将相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至于这荣华富贵是否建立在压 榨掠夺他人的基础上,那不是陈胜吴广所在乎的,跟着陈胜吴广起来反抗的人, 也巴望着有一天陈胜吴广当了王侯将相后,自己也能分一杯羹,成为社会的食利 者。于是乎,中国社会虽然在历史上不断洗盘,但最终还是换汤不换药,社会制 度和结构没变,新的食利阶层取代了旧的食利阶层,压迫,抗争,再压迫,再抗 争,一个朝代接着另一个朝代,中国历史在这种治乱之中循环,中国人也始终处 于“暂时坐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状态中。   记得上初中语文的时候,陈胜吴广的事迹是作为正面教材的,老师只是指出 了陈胜吴广反封建的一面,但没有指出陈胜吴广同样是打天下坐天下的封建本质。 打小老师给我们的教育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后来才知道这是 宋朝皇帝用来鼓励年轻人的,读书做官,成功了将来便可获得金钱和女人,如此 统治者自然不必担心年轻人造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中苦的目的是 为了做人上人,于是乎头悬梁锥刺骨,于是乎囊萤映雪,凿壁偷光,于是乎乡下 土猪立志拱城市里的白菜,如今吃的苦只是为了积攒将来压迫他人的资本。   做演讲是需要讲究与观众的共鸣的,衡水中学张同学的土猪拱白菜自然是代 表了很多同学的心声。他们觉得不公平,仅仅是因为自己处在了不公平的不利位 置,所以他们不想追求实现一个公平的制度,而是要爬到有利于自己的那一端。 他们不认为一个等级制度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们没有处于等级制度中拥有 更多特权的位置。他们吃苦,奋斗,他们流下汗水,不是为了打破这个制度,而 是为了在这个制度中能够攫取更多的资源。 “王侯将相”没有什么问题,有问 题的是凭什么他们不可以做“王侯将相”?   问题是,究竟是什么把这些学生变的如此的偏激疯狂?我们难道仅仅是苛责 张同学,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张同学个人吗?抖音上有一个衡水中学的账号,拍 摄了那所高中一些学生疯狂“学习”的视频,这已经不能说是教育了,而是变成 了类似于宗教信徒般的狂热。所以,这是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张同学这种想法 当然应该批判,但也不应该把整个系统的问题转嫁到张同学一个人身上承担。   底层想要突破往上爬,既得利益阶层也要保有自己的特权,底层很努力的突 破壁垒,既得利益阶层为了减少竞争也在很努力的设置加厚壁垒。2001年高考全 国统一试题,青岛三位女生低于山东一般专科线,但高于北京重点线,于是状告 教育部,第二年,北京宣布自主命题不再使用全国卷。既得利益阶层一方面拥有 着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力,另一方面给底层灌迷魂汤,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 能跨越阶层。于是我们看到了,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教育资源越来越向大城 市转移,清华北大农村学生录取比例越来越低。有限的名额只能让底层越来越内 卷,于是,衡水中学模式便出现了。   当大城市的学生可以谈恋爱可以自由发展个人兴趣的时候,小镇做题家们只 能牺牲掉这些来背书做题,当北京的学生因为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高的录取率而 可以相对从容的学习的时候,衡水中学的学生需要起早贪黑争分夺秒。他们把本 应享受的美好青春献给了书山题海,并且还要遭到社会的歧视,觉得他们只是一 群考试机器。炼狱式的高强度学习难免疲惫松懈,不公平的教育制度让衡水中学 学生难免心怀愤怒,张同学的“土猪拱白菜”想必是想用激发仇恨的方式给同学 提供坚持动力的无奈之举。   然而,更让人悲凉的是城市中产对张同学个人的挖苦讥笑,丝毫不在乎产生 张同学这种想法背后的原因,“拱白菜”的想法或许让他们内心恐惧,在他们眼 里,张同学这种只会考试的“土猪”自然是配不上他们辛辛苦苦养大的“白菜” 的。他们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占据了有利的一面,不希望乡下“土猪”来瓜分。 已经上了公交车的人不希望后面的人也上车,不希望那些没有挤上公交车的人也 能轻轻松松的获得和他们同样的起点。   他们或许会反对统治者的特权,但不反对自己本身对更低下的社会阶层的特 权,他们或许赞成自己拥有的民主权利,但觉得比他们低下的穷人素质低,配不 上拥有民主的权利。只要统治者在舆论中宣扬一下底层的暴政,用“乌合之众” 吓一吓他们,用“废青”“暴徒”来刺激他们,用“民主导致混乱”来洗脑他们, 他们为了保持稳定与秩序,就能够容忍目前的体制。他们的民主追求变得首鼠两 端,叶公好龙,甚至认同强权为了“稳定发展”可以实行严格管控,从而走向反 民主的一面。   理想主义越来越稀有,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和功利。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是 从普世价值的层面上谈论这件事对不对,而是只关心是否对自己有利。对于一些 本身就是体制既得利益者来说,他们安享自己的“岁月静好”,作为金字塔体系 的中层,被收买后他们可以任由金字塔顶层对广大底层吸血。他们自然也是深得 鲁迅所谓的“瞒和骗”的大法,当发生报复社会的暴力事件时,他们一方面害怕 这种行为伤害到自己,另一方面也害怕揭露出社会深层矛盾从而引起社会动荡, 所以他们只会大声谴责施暴者,至于施暴原因,那自然是施暴者个人心理问题了, 他们单方面强调反社会人格者天生的大脑问题,避而不谈养成反社会人格的社会 环境问题。即使有些人承认与社会环境有关,但并不想弄清楚具体什么问题,他 们仅仅强调施暴者不能报复社会,或者起码做到“冤有头债有主”,不要连累他 们这些无关的岁月静好者。   现代社会,西方自由平等理念传播广泛,中国封建社会那套君臣父子的儒家 理论已经无法为等级社会提供合理辩护,自然,食利者的洗脑方式变得更加多样, 手法也变得越发巧妙隐蔽。随着阅历的增加,成长过程中接触的很多骗局慢慢琢 磨出来,在我们接受教育的初始,学校就告诉我们:“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 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那么,问题是中国学生真的不够努力吗? 当然不是,提起中国高考,对外国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提起课外的补习 班,那也是中国特色的另一番景象,西方国家的学生的学习比中国学生要轻松自 在的多,在中国,衡水中学那种模式在县城中学并非罕见。但是,这种“努力决 定论”的论调却掩盖了真正的问题,它会把你将来的人生的失败归咎于个人的 “不努力”,而忽视了系统性的社会体制问题,按这种“努力就能成功”的逻辑, 国家制度没问题,社会结构没问题,中国教育没问题,最终有问题的自然只能是 个人了,这本质上是统治者用“瞒和骗”的方式来掩盖真正社会矛盾转移焦点的 一种话术,掩盖那些特权和资源分配不公导致的机会不均等造成的社会分裂,权 贵们在依靠特权就可以轻轻松松实现躺赢的现实中是很愿意向民众灌输“努力就 能成功”来制造社会依然还算公平的假象的,让社会大众去内卷去争夺有限的资 源,而游戏规则制定者自然有特权加持。   儿童的教育应该是以发展其天性为主,学校教育应该是以满足学生好奇心为 主,人性教育应该以爱和尊重为主,在成长阶段,让学生去吃太多苦不利于培养 人性,让学生在苦闷压抑的环境下挣扎会让他们缺乏对人的关爱,缺乏对他人感 同身受的能力,如鲁迅所言,“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就拿前段 时间我亲眼目睹的一件事来说,一名车主和一名小区保安因为停车问题发生冲突, 争吵中车主拿保安的职业身份进行攻击,冲保安喊了句“你一辈子只能做保安 了”,在车主眼里,保安是低贱的,自己与之相比是“人上人”了,于是就有了 可以凌驾于保安之上羞辱保安的资本了。且不论双方冲突缘由,这种赤裸裸的对 某一职业的歧视言论如果在西方国家自然是要受到社会大众的谴责的,西方有基 于人人平等理念建立起来的政治正确的保护,但在中国这种人上人理念浓厚的社 会达尔文主义文化下,这名车主的言论也并不显得过于突兀,甚至代表了相当一 部分中国人的心声,既然认同了“努力决定论”,那么保安肯定是因为上学时不 够努力,既然认同了“人上人”理念,那么保安自然就是可以被歧视的“人下人” 了。而这套话术的更有危害的地方在于,或许就算是这名保安自己,甚至也是认 同这种想法的,觉得社会本来就是分三六九等的,“人人平等”只是一种美好的 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在这名保安心里,或多或少的也默认了自己身份的低下, 使其不是想要争取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而是要么承认接受现状,要么想着有朝 一日可以爬上去当上“人上人”。   没有接受到文明理念的熏陶,也就不会意识到自己身处社会的不正常是不正 常的。只要没人想要打破这种社会结构,统治机器就会非常稳固。   于是,我们看到,不管是上层的权贵,中间的中产,还是最广大的底层,等 级观念都有着深厚的根基,整个社会的金字塔体系依然稳固,中国社会“人肉的 筵宴”依然延续着,自己被别人吃,同时也去吃别人,一层一层的吃着。对于社 会的权贵阶层来说,最怕的是民众拥有真实而坚定的人人平等的理念,因为他们 知道,这种理念才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道义感召力,这会让民众变得越来越不能 够忍受不公,而且容易团结,一旦大众觉醒,便可以彻底摧毁让他们吸血的金字 塔体系。   纵观世界各地民主化过程中,知识阶层/精英阶层与社会大众的结合是促使 民主化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动员出巨大的社会力量。让人感到悲哀的 是,中国的知识阶层却大范围转向了西方的保守主义,脱离社会大众,以批西方 白左批政治正确为时髦,他们分不清宪政左派和威权左派的区别,觉得只要是左 的都是坏的,视“左”为仇敌,与整个西方的主流对立,把美国共和党的那套自 由至上奉为圭臬,觉得找到了中国通往民主化道路的法宝,听到共和党喊喊“小 政府”“减少政府干预”“保护自由”的口号就兴奋,却看不出隐藏在这些狗哨 之下的种族主义倾向,缺乏对美国的政治文化背景的了解,弄巧成拙,最终跟川 普和共和党这些如今试图破坏美国民主的人站到了一起。   美国自独立战争开始,就把人人平等的理念写入了独立宣言,虽然那时候所 谓的人人平等仅仅停留在纸面上,黑人没有选票,女性没有选票,没有财产的穷 人也没有选票,当时的民主制度主要是为了维护白人贵族和白人有产者的利益。 但纵观美国历史,解放黑奴,女性获得选票,罗斯福新政,平权运动,女权运动, MeToo运动,BLM运动,性少数群体权利运动,可以看出,在人人平等的理念号召 下,美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没有这些进步运动,就没有如今美国的民主, 人人平等的理念是支撑美国民主制度的有力保障。   种族主义与民主制度天然对立,中国人的“人上人”理念不过是种族主义的 一种变形,所以,在国内对黑人的歧视,对穆斯林的歧视与对“低端人口”的歧 视同时广泛存在,这种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观念极易被统治者拿来作为煽动民粹 主义的温床,对外搞民族主义,对内搞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大一统主义,通过转移 矛盾分化民众来作为威权统治的续命丸。中国的封建历史始终走不出几百年一变 的治乱循环,根源在于整个封建文化塑造的便是具有“人上人”观念的民众,古 代的反抗者只想做王侯将相,没人想建立民主宪政,只想做陈胜吴广,没人想做 华盛顿,如今的国人只想拼命争做上等人,而不想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精英主义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真正的精英必然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他 们会启蒙大众,促进大众觉醒,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但精英主义也会让一些缺 乏社会责任感的“精英”,打着“精英”的旗号来维护自己的“精英”特权,维 护自己上等人的身份,“精英”的身份成了他们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的护身符。我 们往往只看到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前一类精英带领民众追求自身权利,后一 类“精英”觉得民众是愚蠢的,不讲理的,是潜在暴民。前一类精英觉得民众有 自我做主的权利,后一类“精英”觉得自己有为民众做主的权力。前一类精英知 道,人要生存,人要吃饭,人要自由,人要正义,人要追求有尊严的生活,所以 要帮助引导他们追求这些权利,后一类“精英”觉得群众是乌合之众,民众对这 些权利的追求会对自己的精英特权构成威胁,所以时不时的会站在强权一边,与 民众对立。   一些“精英”一方面虽然对强权颇有微词,同时又有对自身作为上等人的优 越感,但这些人最终会发现,只有强权才能维护自己“上等人”的身份,最终他 们也会慢慢向强权靠拢。这些“精英”所追求的“民主”是一种“有特权的民 主”,他们所追求的“自由”是一种建立在无视其他群体的权利基础上的“专属 自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精英”都有暴民恐惧综合症,甚至恐惧暴民甚于恐 惧强权,因为聪明的统治者会向这些“精英”灌输:这些对抗强权的暴民也有可 能会转过来对付你们这些“精英”。于是,在统治者的极力渲染下,“精英”们 只看到民众抗争中的暴力,但面对在强权下民众所受的压榨,被铁拳的毒打甚至 性命的丢失,面对强权下的人道主义灾难和以暴易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精英” 们故意转过脸去装作看不见。成龙的一句“中国人是需要管的”,真实的反映了 这些“精英”们的心态。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育给予了国人一种片面的竞争思维,仿佛 只有把别人踩在脚下,自己才能过上好日子,仿佛社会规则只能是一场你死我活 的零和博弈。但文明社会的规则里不是只有竞争,还要有合作,不是只有资源的 挣夺,还有服务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所获得的回报。不择手段的竞争和对狼性文 化的鼓吹会降低社会的道德底线,人人有保障和尊严的社会会更加和谐,人际关 系更加自然,不会那么紧张和功利。   当然,美国进步的历史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些曲折和反复。比如,上世 纪七十年代美国保守主义开始崛起,过于强调市场作用忽视社会公平正义导致美 国两极分裂,川普上台,美国民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好在拜登上台后美国又重 新走入正轨。令人吊诡的是,即将被美国抛弃的保守主义却又被中国知识分子捡 起来当成了宝贝,“小政府”的主张为政府回避对民众的责任提供了辩护,把权 力干预下的市场分配作为公平标准的原则也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 文主义打着擦边球,这套理念与目前的吸血体制的吻合也让官方有意无意的纵容 保守主义在国内知识界的流行,而介绍西方普世价值,平权理论和宪政左派的书 籍却难以被引进,知识阶层与社会大众的脱离让他们的反抗难以获得最广大群体 的支持,社会变得原子化,各阶层无法团结起来表达共同的诉求,这种现状只能 让目前的体制更加稳固。   近代以来,众多中国仁人志士不断寻找救国之路,革命过程不断遭遇挫折失 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违背了“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许多的自由民主追求者, 在涉及进步议题时,也暴露出骨子里的封建腐朽气息。在这片与现代文明依然相 隔遥远的土地上,传统社会的各种糟粕对我们的影响依然强大,甚至披着各种 “现代”的外衣沉渣泛起,自由平等的口号不仅仅是嘴上喊喊的,没有经过头脑 深处的思考剖析,也就不能对普世价值理念做到真正的了解。我们只有将自己从 根子上彻底打碎,重新塑造自我,时刻反省,摒弃心中“人上人”的想法,不论 性别、地域、民族、信仰、肤色、阶层、职业、年龄、身体状况,皆以平等之心 待人,才能让自己成为真正拥有“人人平等理念”的新人类。如此,中国未来的 民主化之路才能更加顺畅,中国人才能少经历些波折苦难。 【网萃】∽∽∽∽∽∽∽∽∽∽∽∽∽∽∽∽∽∽∽∽∽∽∽∽∽∽∽∽∽∽∽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十三~十四)               ・程鹗・ (十三):联袂诺贝尔奖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Alfred Nobel)通过遗嘱设立他那举世闻名的奖项时, 为物理奖规定的标准是“在物理中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如何诠释这简单的一 句话是被指定审核、发放奖金的瑞典科学院及其评奖委员会成员的职责。 虽然已经出现过牛顿、麦克斯韦那样几乎毕生从事理论研究的大家(牛顿唯 一亲手做的是光学棱镜实验),物理学在20世纪初还是被看作纯粹的实验科学。 所谓“发现或发明”被自然地理解为实验室里、工业生产中实实在在的成果。理 论研究中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学推演不过是为实验提供解释和线索,不属于独 立发现。 自1901年开始颁发起,物理奖20年来的获奖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实验物理学家。 理论家屈指可数:1902年洛伦兹凭借他对塞曼效应的理论解释“沾光”,与在实 验中发现该效应的塞曼同时得奖;1910年,荷兰的范德瓦尔斯(Johannes van der Waals)因为他对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论研究得奖。普朗克在1908年未能获奖 固然是他运气不佳,很大程度上也出于评委对其理论“发现”的疑虑。 那个时代一些杰出的理论家如玻尔兹曼、庞加莱等在世时皆与诺贝尔奖无缘。 1918年,普朗克终于修得正果,因为“能量子的发现”获奖。那是第一个授 予量子概念的诺贝尔奖。 曾几何时,诺贝尔奖也是青年爱因斯坦的梦想。他奇迹年的那四篇论文―― 布朗运动、光电效应、狭义相对论、质能关系――可以说每一篇都够得奖资格, 虽然那些理论预测需要多年以后才陆续得到实验证明。到1918年时,他对自己会 很快得奖早不再有疑,自信地将预期的奖金作为筹码与前妻玛丽奇达成离婚协议。 但他没料到会发生的一波三折。 早在1910年,爱因斯坦还是苏黎士大学不引人注意的新任副教授时,物理化 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第一次向瑞典科学院提了他的名。仅仅 几年前,奥斯特瓦尔德还是爱因斯坦广发求职信得不到回音的众多“愚蠢”大教 授之一。爱因斯坦的父亲还曾专门给他写过一封信,低声下气地为儿子求助。 奥斯特瓦尔德自己在那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提名没有引起注意,那年 的物理奖归了范德瓦尔斯。 自那以后,爱因斯坦几乎每年都会得到多人的提名。与奥斯特瓦尔德一样, 提名人大多把他的相对论列为主要贡献。奥斯特瓦尔德还特意提醒评委会,相对 论已经是物理学的基础,并非哲学思辩。年复一年,评委会成员依然觉得相对论 只是纸上谈兵,没有足够的实际验证。 这个局面在1919年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那年,爱丁顿的日全食结果宣布得 太晚,物理奖已经授予爱因斯坦当年的盟友、后来的政敌斯塔克。 但爱丁顿的结果不仅让爱因斯坦名闻遐迩,也让原来对广义相对论有疑虑的 物理学家信服。那其中有老资格的洛伦兹,他立即在下一年提名爱因斯坦。那年, 爱因斯坦获得了八个提名,在洛伦兹之外还有爱丁顿、塞曼、瓦尔堡和玻尔等知 名人物。普朗克也为他提了名,但因为错过截止期无效。 诺贝尔奖揭晓时,全世界物理学家的眼镜同时掉下了鼻梁。获奖者是瑞士的 纪尧姆(Charles Guillaume)。他可以说是完全不为人所知,因为发明有助于 长度、质量精准测量的合金得奖。 那年负责评选的还是当年曾试图让普朗克和卢瑟福同时得奖的阿伦尼乌斯。 他对爱丁顿的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有所怀疑。在收到那些支持爱因斯坦的提名信同 时,他们也收到来自�R纳德等人的各种反对意见。在无从定夺的状态下,他们选 择了更符合“发现或发明”标准的纪尧姆。这个人选让那些拼命反对相对论的人 也摸不着头脑。 再下一年,爱因斯坦的提名人增至14位,包括了普朗克、瓦尔堡、爱丁顿、 奥森。爱丁顿在提名信中将爱因斯坦与牛顿相提并论,应该是作为英国人能给予 德国科学家的最高评价。 这一次,负责审理的是瑞典的眼科医生、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古尔斯 特兰德(Allvar Gullstrand)。他对物理不甚了了,却也兢兢业业地做了一番 研究,写出50页的报告,认定广义相对论的验证还存在大量漏洞,不足以得奖。 即使在瑞典科学院内,这个报告也没能让人信服。但谁也不敢公开违拗德高 望重的古尔斯特兰德。他们集体把头埋进沙里,做出一个折中选择:既不把奖颁 给爱因斯坦,也不再发给他人,就让那年的物理奖空缺。 因为过程保密,爱因斯坦当时不可能了解这些内幕。但连年的错失已经让他 对诺贝尔奖意兴阑珊。他的国际声望早就远远超越这个奖能带来的荣誉,奖金也 已名花有主。所以,当他在1922年9月接到阿伦尼乌斯带有强烈暗示的信时,丝 毫不为所动。 × × × × × 海森堡做梦也没想到过他会在哥廷根的夏日傍晚与玻尔单独散步。他有太多 的问题要问,而最想知道的是这位名人的内心深处对量子理论究竟有着怎样的想 法。 与玻尔一样,海森堡出生于知识家庭,父亲是慕尼黑大学的古典哲学、文学 教授。与玻尔和他弟弟相似,海森堡有一个年龄非常接近的哥哥。他祖父掌管着 德国最出名、普朗克40年前曾经上过的中学,那也是他们兄弟俩的学校。两人出 类拔萃,学业一帆风顺。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才打搅了宁静的生活。 高中的海森堡在战时、战后的混乱政局中召集小伙伴组织起队伍,加入当地 类似童子军的组织。他们在慕尼黑城内维持秩序、搜寻食物,也经常深入附近的 阿尔卑斯山里长途拉练、野营,在农庄里干活,劳筋骨苦心志。 中学毕业后,他在1920年夏天进入慕尼黑大学。受父亲影响,他的兴趣在于 哲学和数学。父亲为他安排与学校最著名的数学老教授面谈。当教授听海森堡介 绍已经自学了相对论,便认定他再也不可能专心数学。于是,他父亲又建议他去 找索末菲。 索末菲接纳了海森堡。他在面谈后看出这个新生才高志大、好高骛远,建议 他先学会踏踏实实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让他去与早两年入校、同样聪明绝顶 的泡利(Wolfgang Pauli)作伴。与勤奋、生活规律、喜欢户外活动的海森堡 相反,泡利不爱运动,夜夜声色犬马早上睡懒觉。但两个年轻人还是立刻成为好 朋友。 泡利那时正被导师抓差,替索末菲为一家百科全书撰写关于相对论的综述。 那正是海森堡所渴求的大课题。泡利却嗤之以鼻。他告诉海森堡相对论自诞生后 就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没有发挥余地也没有实用价值,在学术上是一条死 路。索末菲那时刚着手的原子模型千疮百孔,才是肥沃的学术土壤。海森堡听从 了师兄的忠告。 索末菲正有点焦头烂额。他已经解释的塞曼效应有了新变化:有些光谱线的 分裂不合情理,出现超越他模型的所谓“反常塞曼效应”(名为“反常”只是因 为当时的理论无法解释,自然现象本身没有正常、反常之分)。他猜想已有的三 个量子数可能还不足以描述电子的轨道,需要再加上一个新的量子数,却一时也 找不出头绪。 初生牛犊的海森堡仔细研究了索末菲收集、整理的光谱数据,很快发现一个 窍门。如果那新加的第四个量子数不是整数,而是半整数(1/2,3/2,……), 他就能凑出相当一部分光谱线的分裂,解释这个反常塞曼效应。 他这个举动让泡利和索末菲都大吃一惊,深感绝对不可接受。普朗克的量子 概念精髓在于能量或其它物理量可以分为一份一份的量子,也就是可以一个一个 地数。如果允许以半整数计数,那么肯定还会出现以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等等计 数。此风一开,量子概念也许自身难保。 但海森堡有着与几年前玻尔一样的尚方宝剑:无论模型如何没有道理,他可 以解释实际的谱线分裂。索末菲只能高抬贵手,批准了海森堡发表论文。他将论 文转寄给爱因斯坦、玻尔等人时专门附信道歉,表示论文存在大问题,但结果似 乎太过重要,他不得不同意发表。 玻尔在去哥廷根前读到了这篇论文,因而知道海森堡这个大名。 经过这番历练,年轻的海森堡深为困惑。物理――尤其是量子――的研究方 式完全不是他中学时想像的那样逻辑清晰、井井有条,既有数学的严谨又蕴含哲 学的智慧。恰恰相反,玻尔和索末菲的原子模型逻辑上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只是 结果能与实验证据相符。这样通过光谱窥探原子的奥秘似乎与盲人摸象无异。如 何知道自己摸对了、摸全了,如何确定此乃真实的物理? 玻尔表示深有同感。他坦白地告诉海森堡他也一样地没有把握,只是也只能 依赖自己的直觉,摸石头过河。他已经认识到从熟悉的经典物理世界到量子世界 本身也是一个量子式的跃迁,没法在逻辑上按部就班、顺理成章地平滑过渡。他 告诉海森堡那原子的微观世界也许压根就是不可理解、没法用人类语言表达的。 他们所做的模型不过是在尽可能地描述原子世界那些可以被观察、被理解的小部 分。 同样对哲学情有独钟的玻尔还挺神秘地解释,物理就如同诗人的言辞。诗人 并不那么关心事实本身,而会更关注于为事实勾画出美妙的图像和意境,建立内 在的联系。 虽然不尽理解,玻尔这番肺腑之言扭转了青年海森堡对物理学、科学研究的 原初想像和成见,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玻尔和海森堡的这番――以及后来多 次――的对话内容只有海森堡多年后一面之词的回忆,可能存在有意或无意的不 确。) 分手时,玻尔邀请海森堡毕业后找机会到他的哥本哈根研究所深造,一起尝 试破解这些疑惑。 × × × × × 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乘坐的邮轮在赴日本途中在中国的上海短暂停留。 他在那里受到当地知识、新闻界人士热烈欢迎,也接到他终于获得诺贝尔奖的电 报。稍早,玻尔在哥本哈根也得到了他自己的喜讯。 那年,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争议已经近似丑闻。法国的布里渊(Marcel Brillouin)在提名信中诘问:你们要好好想一想,如果50年后人们发现爱因斯 坦不在获奖者之列会怎么反应?与他一起,包括普朗克、劳厄、索末菲、郎之万、 瓦尔堡、奥森的17人为爱因斯坦提了名。 奥森那年加入了评委会。他刚从哥廷根的玻尔节回来,挺身而出要设法解开 这个死结。一年前,奥森作为同事曾经辅助古尔斯特兰德研究相对论的现状,知 道他很不靠谱,却极为固执。奥森决定避开相对论这个烫手山芋,改提光电效应。 虽然爱因斯坦所依据的量子理论与相对论一样也还未被瑞典科学院成员接受,奥 森强调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背后的定律,那已经由密立根的实验证实。 因此完全符合诺贝尔奖的标准。 这样,奥森提议将搁置的1921年奖补授给爱因斯坦,表彰他这一发现以及 “他对理论物理的贡献”。为了避免误解,他还特意注明:那被表彰的贡献中没 有包括未来也许会被证实的相对论和引力理论。(这个画蛇添足的注释似乎也为 爱因斯坦将来以相对论再度得奖预留了机会。但评委会后来再也没有重启这一争 端,相对论也就一直在诺贝尔奖中缺席。) 为了加强效果,奥森建议同时将1922年的奖授予玻尔,因为玻尔的原子模型 是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理论的延伸。他成功地赢得了古尔斯特兰德和阿伦尼乌斯的 首肯,两个奖项都顺利得以通过。 虽然两年的奖同时公布,玻尔很庆幸他的奖排在爱因斯坦之后,免了在他尊 敬的师长之前捷足先登的尴尬。他更兴奋地期待能与爱因斯坦同台领奖共享殊荣, 却只能抱憾。当玻尔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发表获奖演说时,爱因斯坦还在地球 另一端的日本讲学。德国和瑞士为爱因斯坦的国籍发生了争执。妥协之后,德国 驻瑞典大使在仪式上代爱因斯坦领了奖,再由瑞士的大使之后转交给爱因斯坦。 1923年7月,从亚洲回来的爱因斯坦借瑞典的一次会议补做了获奖演讲。他 压根没有提及光电效应,而是着重地介绍了相对论,并提出他下一步的宏大构想: 寻找一个能兼顾广义相对论(引力)和电磁作用的“统一场论(unified field theory)”,并希望这样一个全面的理论能够解决量子概念中那些令他寝食不安 的难题。 �R纳德没想到他反对相对论、犹太物理学的不懈努力会导致爱因斯坦最终以 他所发现的光电效应得奖。至少在诺贝尔奖说明中,他们俩的名字永远地联系在 一起。 虽然有点阴错阳差,爱因斯坦与玻尔继普朗克之后的联袂获奖奠定了量子在 诺贝尔殿堂中的位置,也开启了诺贝尔奖接纳理论家的新时代。 在这场激烈争议的背后,玻尔的得奖一帆风顺。他从1917年起就开始被提名, 呼声逐年增高。获奖的1922年,他有着11人的提名。获奖可以说是众望所归,毫 无异议。 只是那丰富、扩展了玻尔原子模型的索末菲私下里非常纳闷他为什么没能与 玻尔分享这个奖。在玻尔得奖之后,他一直在等待,期望还能得到来自斯德哥尔 摩的青睐。从1917到他去世的1951年,索末菲总共会获得84次提名,在物理奖中 首屈一指。然终其一生,他未能跻身这个荣誉行列。 (十四):康普顿的光子实验 与玻尔一席长谈几个月后,海森堡兴冲冲地来到莱比锡参加德国科学家年会。 索末菲早就说过,那年代物理学界最值得见的只有两个人:爱因斯坦和玻尔。这 次会议安排有爱因斯坦的主题讲座,海森堡翘首以盼。 在会场门口,他手里突然被塞了几份传单。那是�R纳德的几个学生在派发攻 击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犹太物理学的宣传品。他才知道爱因斯坦正在隐藏,没有 来开会。学术报告由劳厄代劳。 海森堡深感失望。那天晚上,他发现自己的行李被偷窃一空,只好放弃会议 回家。索末菲已经为他的下一步做了安排,去哥廷根的玻恩那里“留学”一年。 索末菲自己请了一年的假,远赴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讲学。虽然已经有了国 际知名的迈克尔逊和密立根,美国在物理――尤其是理论物理――领域还颇为荒 凉。但那里的美元正在显示其全球硬通货的地位,对进入恶性通货膨胀的德国人 有很强的吸引力,去美国讲学渐成时尚。(爱因斯坦随魏茨曼赴美筹款之前也曾 联系在美国(包括威斯康辛大学)讲学。但他要价太高,没有被接受。) 泡利已经毕业,离开慕尼黑到哥廷根担任玻恩的助手。他也是在那里的玻尔 节上第一次见到玻尔。他的研究所正需要人手协助以德语写作论文。泡利二话不 说就接受了邀请,很快又离开哥廷根前往哥本哈根。 他那时不知道他正成为量子物理的先行者,依次游历慕尼黑、哥廷根、哥本 哈根三大重镇。海森堡很快也走上同样的征途。他的后面更会是成群结队的青年 物理学家。 × × × × × 普朗克在战争结束后就进入了准退休状态。他和能斯特招聘来的爱因斯坦因 为广义相对论的成功为柏林大学争得世界性的荣誉,但他们计划设立的理论物理 研究所依然还只是爱因斯坦自己家里的那个阁楼书房――唯一的正式雇员是担任 秘书的艾尔莎大女儿。与卢瑟福、索末菲、玻恩、玻尔等人身边聚集着年轻人而 朝气蓬勃相反,爱因斯坦习惯独来独往,没有兴趣提携学生。在盛名带来的社会 活动和困扰之下,他的学术活动也不再那么活跃。 1918年,卢瑟福终于在曼切斯特争取到一个新席位,热情邀请玻尔去担任理 论物理教授。他满心期望能与这位杰出的弟子携手大干一番,建立新的科学中心。 但那时玻尔自己的研究所已经破土动工,只能婉拒。 一年后,63岁的汤姆森辞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职务,专心去担任剑桥历史 悠久的三一学院院长。在他掌管的35年间,实验室赢得七个诺贝尔奖,拥有27名 王家学会会员,一跃成为领先全球的科研重地。 剑桥毫无悬念地聘请卢瑟福接任汤姆森。卢瑟福也当仁不让。他把从麦吉尔 到曼切斯特锤炼得如火纯清的风格全盘搬到卡文迪许,掀开历史新的一页。汤姆 森也获得许可,时常到实验室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但卢瑟福再也没能找到一个玻尔那样的“富有独创才能”的理论家。在他的 领导下,卡文迪许以各种实验手段探测原子核的结构,成绩斐然。但他们同时也 淡出了理论研究。那个自卢瑟福始的原子模型早已离开了英伦,伴随玻尔越过海 峡,在索末菲和玻恩的协助下扎根于欧洲大陆。 玻尔在哥本哈根的研究所已经初具规模。他仿照卢瑟福的风格营造以年轻人 为主的科研基地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他的威望因为诺贝尔奖也大为提高,吸引 着欧洲各地的青年争取各种机会来这里镀金。 他和妻子玛格丽特在研究所中的小家庭也在急剧增长。他们一连串地生育了 六个儿子(其中两个不幸夭折)。玛格丽特放弃帮助玻尔写论文,专心相夫育子。 作为女主人,她也热情地帮助研究所接待、照顾络绎不绝的访客。她还尤其热衷 于为当地的姑娘与这些外来的才俊牵线做媒,成就了好几对姻缘。 至少在学术上,玻尔也不再需要玛格丽特的协助。克莱因毕业离开后,荷兰 的小伙克莱默(Hans Kramers)接替他作为玻尔长期固定的助手。在研究所里, 玻尔也会随时抓住身边的小伙子,让他们在他自言自语或者与人讨论争辩时在旁 边记笔记整理成文。这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既兴奋又惶恐的经历。他们可 以在最近距离观察大师的思想过程,同时又必须绝望地试图捕捉玻尔那每一句口 齿不清的嘟嘟囔囔。 无可争辩的是玻尔在这里享有至高无上的尊重和崇拜。泡利到来不久就发现, 研究所里“玻尔是真主安拉,克莱默是他的使者”。 × × × × × 在身边的年轻人用他的模型积极地向光谱实验呈现的各种难题发动进攻时, 玻尔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于量子理论的根本问题。索末菲在慕尼黑带着泡利和海 森堡“随意”添加量子数、甚至半量子数拼凑光谱线的做法虽然是与他一脉相承, 也已经让他与海森堡一样地疑惑。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才是真实的物理? 玻尔为此提出一个“对应原理(correspondence principle)”:量子世 界虽然独具风采,它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趋近熟悉的经典世界,与经典物理的概念 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极限情况下回归经典是物理新理论的常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根本性地颠 覆了牛顿的时空观,与日常生活的经验格格不入。但在运动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时, 狭义相对论的运动方程逼近牛顿动力学方程,相对论效应只是微不足道的高阶修 正。广义相对论也一样:当质量非常小时,时空弯曲可以忽略而重新回到牛顿的 世界。 量子是微观原子世界的新理论。玻尔相应地指出它也不能与熟悉的日常世界 完全脱节,而必须存在“对应”。比如在原子模型中,如果电子的能量足够大, 占据的轨道非常高,那里的量子数很大,轨道之间的间距非常小,便趋近经典的 连续运动。他和索末菲最初引入的三个量子数正好对应于经典物理中三维空间的 运动自由度。 所以,索末菲后来引入的那第四个量子数就无法理解,因为它在经典物理中 找不到对应的自由度。 玻尔认为对应原理是鉴别量子理论的试金石,但其他物理学家研读之后都一 头雾水。正如玻尔在散步时对海森堡坦白,量子世界不像相对论那样可以由速度、 质量的大小平滑地过渡到经典理论。这个对应原理只是玻尔的泛泛而谈,没有数 学方程可以应用。 首当其冲的索末菲摸不着头脑。他觉得那纯粹是玻尔自己手中的一根魔棒。 克莱默也吹嘘道,对应原理只会在哥本哈根灵验,出了玻尔的地盘立即失效。 × × × × × 索末菲到美国讲学的目的是赚点坚实的美元。他没有想到会在那里得到学术 上的收获。1922年11月,他在芝加哥参加学术会议时有了一个惊喜:中西部圣路 易斯市华盛顿大学的康普顿(Arthur Compton)报告了一个新发现。 康普顿在一战之后到卡文迪许实验室留学一年。卢瑟福那时刚回来主事,汤 姆森也经常到实验室工作。康普顿对他们印象深刻,跟着学习了光散射原理和X 射线技术。回美国后,他年仅27岁就担任了华盛顿大学的物理系主任。 瑞利男爵和汤姆森不仅是卡文迪许实验室两代掌门人,也是光散射现象的鼻 祖。瑞利分析光被空气中分子散射的过程,以“瑞利散射”解释了天空为什么呈 现蓝色;汤姆森则研究了光与他发现的电子的散射,即“汤姆森散射”。在这两 个散射中,光是麦克斯韦描述的电磁波。与通常的折射相同,不同频率的光在散 射时会有不同的角度(“色散”),但其作为电磁波特征的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康普顿在圣路易斯用X射线照射石墨中的电子,进行一个与光电效应相似的 实验。不同的是他没有在意被打下的电子,而是测量被那电子散射出来的X光。 他惊异地发现它们的频率与入射的X光频率不一样。散射光的频率比入射光频率 稍小,两者之差由散射的角度决定。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麦克斯韦理论中不存在电磁波在传播、反射过程中 发生频率变化的机制。康普顿只能转而诉诸量子理论:如果X射线是爱因斯坦所 说的那既有能量又有动量的光子,它与电子相遇时就不再是光的散射,而是如同 两个粒子直接碰撞。碰撞时,粒子各自会有能量和动量的改变。这个变化对于电 子是速度的改变,而在光子则正是频率会发生变化――因为爱因斯坦光子的能量、 动量都与频率成正比。散射光的频率变小是因为入射的光子把一部分能量和动量 传输给了电子。 这样,光子与电子的碰撞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只需要用能量和动量的守 恒定律就可以轻易地求解。康普顿发现这样得出的结果与他的实验数据完全符合。 他在芝加哥的会议上报告了结果后,将论文投寄给美国的《物理评论》,直 到半年后才得以发表。这家偏僻地方的杂志在欧洲本来不会引人注意。但远在论 文问世之前,欧洲的物理学家就已经从索末菲兴奋的来信中得知这个“康普顿效 应”的发现。 × × × × × 1923年7月,爱因斯坦在瑞典发表了他那迟到的诺贝尔获奖演讲后就近来到 哥本哈根。这次轮到玻尔在火车站迎接。这是他们时隔三年后的第二次握手。 两人坐上有轨电车,立刻就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似乎他俩的交谈从来就没有 中断过。过了一会,玻尔发现已经坐过了站。他们随即换乘反方向的车,不久又 再次错过了下车。 那是爱因斯坦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哥本哈根。他们在电车上争辩的内容 不为人所知,但可以肯定与康普顿的实验有关。半年之后,物理学家已经肯定这 一效应无法用麦克斯韦的电磁波解释,只有光量子理论才能准确地给出实验结果: 那是一个光子和一个电子的单独碰撞。 时隔六年后,物理学界终于完全接受了爱因斯坦的光子。 只有玻尔是个顽固的例外。 克莱默刚来到哥本哈根时,玻尔曾让他研究一下爱因斯坦的辐射论文。玻尔 的原子模型可以解释光谱线的频率,却无法推导每条谱线的强度。爱因斯坦指出, 自发、受激辐射是以一定的可能性发生。但在那篇论文中,这些可能性只是作为 参数出现,无从计算。如果能找出推算的方法,就可以得出相应谱线的强度,填 补一个巨大的缺陷。 不料,克莱默研读了论文之后对其中的光量子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 象这样的一个光“粒子”如果与另一个“实在”的粒子发生碰撞会是怎样的情形, 立刻就推导出康普顿后来才发现的公式。他兴冲冲地找玻尔汇报,这是他刚刚起 步的科研生涯第一个有意义的突破。 性格温和的玻尔听后几乎大发雷霆。在他心目中,爱因斯坦那篇论文精彩非 凡,就是那光量子不可接受。如果承认那样实在的光子存在,麦克斯韦的电磁学 就会被彻底推翻。那是玻尔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玻尔不厌其烦,花了一整天功夫 对克莱默软硬兼施,从科学、哲学高度反复论证光子不可能存在,说服他承认误 入了歧途。 克莱默当晚就住进了医院。 他几天后才得以出院,随后绝口不再提光子,还烧毁了笔记,强迫自己忘却 了这段痛苦的经历。在那之后,克莱默继续忠实地承担玻尔的助手。在后来的职 业生涯中,他有所贡献,但再也没能表现出创新的锐气。 稍后不久,年轻的斯莱特(John Slater)在哈佛博士毕业后也来到哥本哈 根镀金。他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美国人,还带来一个自己的新思想:爱因斯坦的 光子是存在的,但同时也会有某一种波在引导光子的行为,使其运动符合麦克斯 韦的波动理论。 这次轮到克莱默教训新手。他义正辞严地驳斥了斯莱特的想法,阐述了玻尔 那光子不可能存在的信念。但玻尔和克莱默也认为斯莱特的文稿中尚有可取之处, 值得花功夫修改后发表。于是,他们展开了一场典型的玻尔式协作科研的方式: 日复一日,他们呆在一间办公室里。玻尔不停地来回踱步,嘴里嘟嘟囔囔。克莱 默勤奋地笔记,捕捉每一丁点思想火花。斯莱特则只有在边上干瞪眼的份。 短短几个星期后,玻尔满意地划上了句号。这在玻尔的论文写作史上算是出 奇的迅捷。但论文已经面目全非,不再有斯莱特最初思想的影子。相应地,作者 顺序依次为玻尔、克莱默和斯莱特,按照他们姓氏缩写被称作为“BKS论文”。 当然,玻尔作为第一作者名至实归:这篇20页篇幅的论文洋洋洒洒,没有一 个数学方程。 如果把光看作有能量、动量的粒子,它与电子的碰撞是一个高中学生就能够 求解的两个方程,分别描述能量和动量的守恒。克莱默和康普顿都曾轻易地找出 了答案。在康普顿论文问世之前,过去给索末菲担任过助手的德拜得到消息后, 也很快地发表了他自己的推导。正因为其简单直接,康普顿效应极具说服力,无 可争辩。 为了坚持光子的不存在,玻尔因此不得不釜底抽薪,根本性地否定动量、能 量守恒定律。与爱因斯坦解释点光源发出球形的光波一样,玻尔认为这些经典的 守恒定律只是在大量碰撞事件的统计平均中才成立,而单个电子受电磁波影响时 动量和能量并不守恒。这样,康普顿效应那被广泛接受的解释就不成立了。 康普顿最初的实验只测量了入射和散射的X光频率,的确属于统计平均的结 果。但即便如此,玻尔在论文中也需要构造出一个极其曲折复杂的新理论才能为 康普顿效应提供一个另类的解析。 他的信心远不如他执拗的态度。论文完成后,玻尔不敢直接去询问爱因斯坦 的反应,差使泡利去打听。泡利很快以外交辞令转告了爱因斯坦的反对态度。他 无法转达爱因斯坦在给玻恩的私信中所发的牢骚:如果理论物理的未来是玻尔这 样的做法,那么他宁愿改行去当街头修鞋匠或赌场发牌员。 康普顿在完成最初的实验后转到名气更大的芝加哥大学供职。他在那里招收 了几个研究生继续完善这个实验,其中有从中国来留学的吴有训(Y. H. Woo)。 他们以更系统、精确的实验证实了康普顿效应。欧洲的实验室也纷纷跟进。 就在BKS论文问世几个月后,新的实验证据便出现了:X光与电子的碰撞即使 在单个过程中也满足动量和能量的守恒。那并不只是统计平均的效果,经典的守 恒律在量子世界中经受了考验。 玻尔不得不面对现实。他承认打了一个大哑炮,唯一可做的是为BKS“举行 一个体面的葬礼”。 斯莱特曾经为自己的想法得到玻尔的这番重视欢欣鼓舞,不断写信回家报告 喜讯。随着他们“合作”的进展,他越来越垂头丧气,内心后悔没能自主发表最 初的论文。一直到玻尔去世之后,他才公开承认在哥本哈根的那一年是他人生的 最大梦魇。 即使在哥本哈根,在玻尔自己的手中,对应原理这根魔棒也不总是管用。 × × × × × 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在与电子碰撞时所呈现的粒子性,奠定了它与波动性平 起平坐的地位。1924年4月20日,爱因斯坦在德国一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总结: “所以目前有两个光理论。它们都不可或缺。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理论物理学家 20年巨大的努力之后,还没发现两者之间任何逻辑联系。” 他和玻尔都没有料到,在惨不忍睹的BKS理论背后,一个新的机遇正在出现。 (待续) ※※※※※※※※※※※※※※※※※※※※※※※※※※※※※※※※※※※ 本期编辑:应帆 本期校对:紫弦 审 稿:古平、太蔟、应帆、紫弦、自如、笨狸、程鹗、方舟子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newxys4.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加入xinyusi@google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