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高中生物]孟德尔定律——分离定律的备课过程

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Chunlei Zhang

unread,
Mar 5, 2011, 9:58:02 PM3/5/11
to 生物教学茶吧, ecnub...@googlegroups.com, sociallearnlab, 淄博周村教育网络教研(zhcedu)
1、备课思路应该是怎么样的?
如果按照CSO(content student objective)的备课方式,那么就应该从教学内容、学生以及教学目标三个角度来准备这堂课。过去的备课方式是备教材、备学生,但是某节课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教材,为了深入教师还要查看其他资料,比如大学教材、专业书籍以及网络等,所以说备内容会更准确。备学生其实就是要了解学情,但应该进一步细化,比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了解以前学生的学习困难所在等等。在对内容的知识联系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来确定本节内容的具体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Process)方式了,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一些显性或者隐形的评价(Assessment),但有时候课时紧张,这个环节不一定有或者变成了隐形的提问。

2、教学内容要点
遗传的现象和假说
选择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自花闭花传粉、去雄、传粉、装纸袋)
实验结果和解释
自交实验、结果、解释
测交实验、结果、验证
3:1比例和应用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

3、学生学情
减数分裂的知识、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4、教学目标

5、教学过程设计

6、评价设计

教学实施过程描述

教学反思

未完 待续 ,欢迎大家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

--
Chunlei Zhang
Ph.D.
Major: Curriculum & Teaching
Scholar Interests: science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 teacher knowledge; tpck; concept map
Blog:http://chunlei.edublogs.org/
Biology Teaching House:http://groups.google.ca/group/bioteahouse


Chunlei Zhang

unread,
Mar 5, 2011, 11:48:41 PM3/5/11
to 生物教学茶吧, ecnub...@googlegroups.com, sociallearnlab, 淄博周村教育网络教研(zhcedu)
1、备课思路应该是怎么样的?
如果按照CSO(content student objective)的备课方式,那么就应该从教学内容、学生以及教学目标三个角度来准备这堂课。过去的备课方式是备教材、备学生,但是某节课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教材,为了深入教师还要查看其他资料,比如大学教材、专业书籍以及网络等,所以说备内容会更准确。备学生其实就是要了解学情,但应该进一步细化,比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了解以前学生的学习困难所在等等。在对内容的知识联系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来确定本节内容的具体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Process)方式了,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一些显性或者隐形的评价(Assessment),但有时候课时紧张,这个环节不一定有或者变成了隐形的提问。
 
2、教学内容要点
遗传的现象和假说(相对性状)(父本遗传、气质、遗传因子)
选择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自花闭花传粉、去雄、传粉、装纸袋)
杂交实验结果和解释(显隐性基因)
自交实验、结果、解释
测交实验、结果、验证
分离比的应用(根据子代判断亲本基因型,判断显隐性)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
 
3、学生学情
减数分裂的知识、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人体的一些相对性状遗传、学生对同源染色体的错误认识
 
4、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标准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概述伴性遗传。

  • 活 动 建 议: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设定目标:
分析孟德尔遗传杂交实验的科学方法,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数据的分析、假说的验证。
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认识其本质,并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解释等位基因与相对性状的关系。
 
5、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遗传现象和假说
介绍孟德尔生平和其假说
杂交实验
实验验证
应用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的实质
回顾孟德尔实验
 
 
6、评价设计
 
7、教学实施过程描述
 
8、教学反思
 
未完 待续 ,欢迎大家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
 

Chunlei Zhang

unread,
Mar 5, 2011, 11:50:46 PM3/5/11
to 生物教学茶吧, ecnub...@googlegroups.com, sociallearnlab, 淄博周村教育网络教研(zhcedu)
然而遗传的本质及其机制却一直是一个谜。上古的博物学家和农学家的早期观察以及医生和哲学家的推测引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大多数问题一直争论到20世纪初。也许生物学中没有别的领域在其发展中否定错误的观点和信条比在遗传学中更重要。这些错误观点或信念是:

    (1)亲代的精神或气质是遗传的动因,而不是传递肉体的物质;

    (2)双亲中只有一个传递遗传要素(布丰和kolreuter曾加以反对);

    (3)父本的贡献在量与质上都和母本的不同(从亚里斯多德到林奈都持有这种观点);

    (4)环境和身体的活动(用进废退)对遗传物质有决定性影响(获得性状遗传);

    (5)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性,一种是不连续变化(骤变),另一种是连续的无限小变化;

    (6)特征(性质)本身是直接遗传的而不是形成性状的可能性(以遗传程序的形式);

    (7)双亲所作的遗传贡献在后代中融合在一起(融合遗传)。


2011/3/6 Chunlei Zhang <luk...@gmail.com>

庄秀丽

unread,
Mar 6, 2011, 12:05:16 AM3/6/11
to biote...@googlegroups.com, Chunlei Zhang, ecnub...@googlegroups.com, sociallearnlab, 淄博周村教育网络教研(zhcedu)
我见孩子都都玩过一个游戏,游戏的背后原理,我猜可能就是孟德尔遗传定律。
这能一类游戏也很多,都都玩的这个游戏是“养青蛙”。我看了一下,还是大开眼界。当时还给都都建议了一下,让他看看生命科学中关于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也尝试让都都把游戏背后逻辑给画出来。

Chunlei Zhang

unread,
Mar 6, 2011, 10:13:15 PM3/6/11
to 庄秀丽, biote...@googlegroups.com, ecnub...@googlegroups.com, sociallearnlab, 淄博周村教育网络教研(zhcedu)
教学最难的不是讲得多么深奥,而是能用钱浅显的例子把深奥的道理讲明白,也就是深入浅出,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的“化”境。好的游戏可以更进一步,不仅能化深奥于易懂,而且是化被动学习为主动。

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就把内容学会,这也是教师莫大的本事了。

2011/3/6 庄秀丽 <xiuli....@gmail.com>

我见孩子都都玩过一个游戏,游戏的背后原理,我猜可能就是孟德尔遗传定律。
这能一类游戏也很多,都都玩的这个游戏是“养青蛙”。我看了一下,还是大开眼界。当时还给都都建议了一下,让他看看生命科学中关于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也尝试让都都把游戏背后逻辑给画出来。

Chunlei Zhang

unread,
Mar 6, 2011, 10:35:38 PM3/6/11
to 庄秀丽, biote...@googlegroups.com, ecnub...@googlegroups.com, sociallearnlab, 淄博周村教育网络教研(zhcedu)
1、备课思路应该是怎么样的?
如果按照CSO(content student objective)的备课方式,那么就应该从教学内容、学生以及教学目标三个角度来准备这堂课。过去的备课方式是备教材、备学生,但是某节课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教材,为了深入教师还要查看其他资料,比如大学教材、专业书籍以及网络等,所以说备内容会更准确。备学生其实就是要了解学情,但应该进一步细化,比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了解以前学生的学习困难所在等等。在对内容的知识联系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来确定本节内容的具体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Process)方式了,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一些显性或者隐形的评价(Assessment),但有时候课时紧张,这个环节不一定有或者变成了隐形的提问。
 
2、教学内容要点
遗传的现象和假说(相对性状)(父本遗传、气质、遗传因子)
选择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自花闭花传粉、去雄、传粉、装纸袋)
杂交实验结果和解释(显隐性基因)
自交实验、结果、解释
测交实验、结果、验证
分离比的应用(根据子代判断亲本基因型,判断显隐性)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
 
3、学生学情
减数分裂的知识、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人体的一些相对性状遗传、学生对同源染色体的错误认识
 
4、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标准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概述伴性遗传。

  • 活 动 建 议: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设定具体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具体化、可实施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分析孟德尔遗传杂交实验的科学方法,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数据的分析、假说的验证。
2 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认识其本质,并能应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解释等位基因与相对性状的关系。
 
5、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遗传现象和假说
介绍孟德尔生平和其假说
杂交实验
实验验证——测交实验
应用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的实质
回顾孟德尔实验
 
 
6、评价设计
问题设计:
1 根据正反交实验结果对单亲遗传假说和融合遗传假说作出推理判断?这个结果支持哪种假说?或者可以否定哪种假说?为什么?
2 隐性遗传因子丢失了吗?融合了吗?
3 为什么选择让F1自交?
4 3:1结果可信吗?如何解释F2代3:1比例?
5 如何验证孟德尔的假说?
6 应用定律做3道试题
 
7、教学实施过程描述
在第一次教学的过程时,我的教学进度慢了一些,主要是对问题的表述还不熟练,语言的锤炼还不够。这也是为什么新老师,最好写教学详案和做试讲的原因,有些特级老师虽然已经教了大半辈子,但是让然坚持写详案,课堂上教学语言熟练而简明,教学进度就能得到保证。
 

Chunlei Zhang

unread,
Mar 20, 2011, 11:31:13 PM3/20/11
to 庄秀丽, biote...@googlegroups.com, ecnub...@googlegroups.com, sociallearnlab, 淄博周村教育网络教研(zhcedu)


2011/3/7 Chunlei Zhang <luk...@gmail.com>

1、备课思路应该是怎么样的?
如果按照CSO(content student objective)的备课方式,那么就应该从教学内容、学生以及教学目标三个角度来准备这堂课。过去的备课方式是备教材、备学生,但是某节课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教材,为了深入教师还要查看其他资料,比如大学教材、专业书籍以及网络等,所以说备内容会更准确。备学生其实就是要了解学情,但应该进一步细化,比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了解以前学生的学习困难所在等等。在对内容的知识联系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来确定本节内容的具体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Process)方式了,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一些显性或者隐形的评价(Assessment),但有时候课时紧张,这个环节不一定有或者变成了隐形的提问。

==》所以如果把这模式用英语单词首个字母缩写的话,这个备课模式就是CSOPA。也就是基于教学内容、学习者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设计。

 
2、教学内容要点
遗传的现象和假说(相对性状)(父本遗传、气质、遗传因子)
选择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自花闭花传粉、去雄、传粉、装纸袋)
杂交实验结果和解释(显隐性基因)
自交实验、结果、解释
测交实验、结果、验证
分离比的应用(根据子代判断亲本基因型,判断显隐性)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
 
3、学生学情
减数分裂的知识、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人体的一些相对性状遗传(如单眼皮双眼皮)、学生对同源染色体的错误认识(来自一方的染色体)
 
4、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标准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概述伴性遗传。

  • 活 动 建 议: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设定具体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具体化、可实施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分析孟德尔遗传杂交实验的科学方法,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数据的分析、假说的验证。
2 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认识其本质,并能应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解释等位基因与相对性状的关系。
 
5、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遗传现象和假说
介绍孟德尔生平和其假说
杂交实验
实验验证——测交实验
应用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的实质
回顾孟德尔实验

==》
在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课堂小结,但是我上课的时候时间没有把握好,前面的一些设问让学生回答占了很多时间。控制时间有哪些技巧呢?
 
 
 
6、评价设计
问题设计:
1 根据正反交实验结果对单亲遗传假说和融合遗传假说作出推理判断?这个结果支持哪种假说?或者可以否定哪种假说?为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想得到)
2 隐性遗传因子丢失了吗?融合了吗?应该如何用实验来检验?
3 为什么选择让F1自交?

==>2和3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答不出来,可以提示如果丢失了其后代会怎样,如果只是暂时被遮盖又会怎样。
 
4 3:1结果可信吗?如何解释F2代3:1比例?
==》这个比例的解释,对学生比较困难,可以通过书写亲代产生F1的遗传图解来加以提示。或者提示1/4可能是如何来的。
 
5 如何验证孟德尔的假说?
==》可以进一步变化问题,如何知道F1是否能够产生这两种类型的配子呢?用DD行不行,Dd,dd有什么好处?
 
6 应用定律做3道试题
 
7、教学实施过程描述
在第一次教学的过程时,我的教学进度慢了一些,主要是对问题的表述还不熟练,语言的锤炼还不够。这也是为什么新老师,最好写教学详案和做试讲的原因,有些特级老师虽然已经教了大半辈子,但是让然坚持写详案,课堂上教学语言熟练而简明,教学进度就能得到保证。
 
8、教学反思
 
未完 待续 ,欢迎大家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