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了解的领域”,兼谈Critical Thinking

2,26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Kenny Yuan

unread,
Oct 10, 2008, 5:21:33 AM10/1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思维的特点和缺陷

人类总是喜欢歌颂自己的大脑,比如:思想的威力,逻辑的威力,数学的威力(数学来自于思考),科学的威力(科学来源于思考),还有"意识"这个"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i]……blah blah……不过,几乎没有人关心过这种想法究竟来自于人体的哪个器官。

 

心理学中有一个研究偏见的试验是这样设计的,向随机抽样的一群人发放问卷,询问他们两个问题:1、你身边有偏见的人占多大比例;2、你自己有没有偏见,是否严重。结果,远超半数的人回答得非常一致:1、身边绝大多数人有严重偏见;2、我自己没有任何偏见。

 

人类的大脑就是如此:一生都在不停地犯各式各样的错误,同时还对自己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的评价。之所以犯错误,是由人类的大脑运作方式决定的,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比如人类有一种本能化思维方式:类比[ii]。也就是说,习惯于将自己先前总结出来的规律,施加在未知但看起来相似的事物上,而不事先考虑同样的规律是不是起作用,也不去辨别是不是真的"相似"。这其中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卷心菜的味道不错,圆生菜和卷心菜长得差不多,那么圆生菜的味道应该也差不多?"举个程序员们喜闻乐见的例子:你在emacs里按Ctrl-X,C按得挺熟练觉得很爽,于是到了geditnotepad里八成也会试试看灵光与否,或者到win32 cmd下敲find -exec/xargs,或者到LISP里写visitor,或者到Python里写GetSubString(index1, index2, step)函数……在这方面,成年人和婴儿的区别仅在于知识库中积累的数据不一样多而已(所以成年人才不再去尝试已消化过的食物的味道[iii])。在用类比去探索时,我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但是在已经探索过的人群看来,这非常可笑并且没有必要。

 

试错法也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iv]。其中的逻辑大约是:"我不知道是不是行得通,但是做错了代价也不大,所以我想试试看"。低幼儿童会用剪刀去剪房间里的所有物体,其实就是在试错。前面举的emacs的例子,也可以说是在试错。面对重要的东西,我们往往不会去试错[v],但问题在于每个人对于"重要与否"的评估存在着差异,导致对待同一个事物,某人觉得不重要,可以试错;但另外一个人就会对这种试错非常反感,甚至愤怒。

 

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错误的,但我们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随着对事物的更多了解,每一时刻我们都会(不自觉地)修正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但每一次我们都会认为自己完全了解该事物了,认为自己达到终极正确了,同时也会忽略自己刚刚还在犯错误这一事实。这其中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我已经修正了足够多的错误了,那么这里面就不会再有大问题了吧?"在软件开发中,程序员面对BUG也经常如此。心理学中的名词"面试者错觉"(interview illusion)就是在总结这样的一种现象,因为在企业面试的时候,这种现象最显著。

 

归因错误(更确切地:fundamenatl attribution error)也是人类易犯的思维错误。其典型特征是: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将坏的结果归罪于别人。比如:约会迟到,那是因为堵车太厉害;如果准时到达,那是因为自己是一个讲信誉的人,"能够有计划地处理一切意外情况从而做到守时"。类似地还有:如果自己不守交通法(比如在"白实线"并线),那是因为有急事需要赶路;如果看到别人同样地行为,则是认为对方是一个"没有素质的人"。再回来头说软件公司:处在组织中任何位置的人,包括CEOVPPMLeadQA & developer,也都会犯这种错误:一旦出了问题,大官儿会将问题推给小官儿,小官儿推给程序员,程序员推给外部条件,比如语言有缺陷,OS不稳定,SDKBUGPartner还延期……等等等等。如果最后成功了,程序员则会说"其实都是我们干的活儿",CEO会说"那是因为我领导有方",中层managers会说"CEO什么实际事情都不管,程序员们全都太懒,都是(因为)我们这些最难做人的中层经理们在不停地push"……

 

人类的趋利避害本能,导致思维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将"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的现象,比如放置很久的食物并不一定都腐败变质了,但我们都会选择扔掉。更进一步地,我们会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也当作充分条件。比如我们在黑夜里会异常小心,虽然"黑夜"与"犯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或者,看到别人手中拿着刀子,首先想到的是"不要伤害到我"。其实动物们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羚羊会说话,它大概会这样告诉你:"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我不确定这里是不是有狮子,但是喝过水之后赶紧跑掉总没有坏处。"为什么不会有合理推理的羚羊呢?比如一只这样思考的羚羊:"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但这有可能是已经走开的狮子留下的;'有狮子的味道'仅仅是'有狮子'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甚至可能不必要),如果看到狮子了(充分条件),那我就会逃跑,否则我就待在河边喝水……"由于进化方向的随机性,究竟有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无法判断[vi],但是我们观察到现在的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可以认为:即使曾经有过这样讲逻辑的羚羊,它们也已经灭绝了,因为比起"正常"的羚羊来,这种羚羊没有生存优势。

 

所有的这些本能地、习惯成自然的思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刚刚提及的),会导致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结果:我们在面对不了解的领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以上的说理并不充分。如果有人不认同我也很正常。我也无法做到充分说理,因为我的这一份大脑无法真正说服别人的那一份大脑,除非两者在思想和认识上已经有一定的共同基础)。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会导致很多问题。将这些偏差列举出一些来,也正是我写此文的目的。

 

不要盲目质疑权威

可能是过去被无良的权威欺骗了很多年(现在还是在被欺骗着),在当今的年代,质疑权威变成了一种时尚(如屡有民科质疑见诸报端)。但对于求知的人,有一条原则还是不变的:在发表与主流相反的观点前,要多作调查和思考。不要凭自己的直觉去胡乱质疑[vii]。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不太可能是遇该问题的幸运第一人"。如果仅凭直觉去质疑,往往会闹出笑话。甚至伟大如爱因斯坦者,在他做出过巨大成就的物理学上,曾经靠直觉指导学术研究,高举反对量子物理的大旗,但还是被无情地击败(Aspect experiment),被后人作为了反面典型,甚至有人笑称: "如果爱因斯坦自191x年开始以钓鱼为业度过余生,对科学界也没有任何损失"。

 

造反有理、盲目质疑一切的是红卫兵,求知的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红卫兵。我们一直在讲critical thinking,但这不是基于直觉的质疑,更不是怀疑一切。质疑的依据是知识和实验(数字)。

 

比如,下面的这个科学事实[viii],它和多数(未受正确安全教育的)人的直觉相违悖:

a)仅使用安全气囊而不系安全带,会增加死亡和受伤的可能性。

b)安全气囊仅在与安全带一起使用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c)安全气囊对儿童有致命的伤害作用。

参考:安全带能将乘员的头部伤害减少6成,安全带+安全气囊一起能减少8成(数据来源:NHTSA)。同时,安全气囊造成儿童死亡率上升35%(数据来源:IIHS)。

 

再比如:近视的遗传率为90%(标准的说法为0.9)。也就是说,一个人到底近视与否,在90%的程度上是由他的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对于权威,不是不能质疑,事实上,许多开创性的理论都是经过质疑权威而发明的。质疑应该通过批判性思维产生,其基础则是知识和实验。关于批判性思维在这里不讲太多,请参考托马斯·杰斐逊编写的学生誓言:我保证使用我的批评才能。我保证发展我的独立思想。我保证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能够自作判断(卡尔·萨根:http://www.cnread.net/cnread1/kpzp/s/sagen/mgcm/025.htm)。

 

不要放大局部经验

"不要将局部经验(或经历)当成普遍事实"。单讲这一句话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但具体到了某件事情上,这种思维缺陷就容易出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经历,大脑会将这些经历总结归纳成经验和规律,并且不自觉地用它当成金科玉律去衡量接触到的新事物[ix]。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新事物都是不那么可信的——至少不如自己的经验可信。如果新事物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冲突,多半是要去怀疑它。在怀疑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一票否决/证伪"这样一个逻辑利器,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旧有经验。举个鲜活一点的例子:一个朋友生了小孩后,经常和她的婆婆(来自某省落后的乡村)发生冲突,而冲突的内容几乎都是在育儿方法上。比如有一次,婆婆坚持要给孩子的屁股上擦香油,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长大之后会"屙不净屎"。我想多数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比较有趣,也不会认为婆婆的这种"经验"是正确的。但从婆婆的角度来看,这是她大半辈子攒下来的经验,是她的长辈和亲朋代代相传、奉为圭皋的经验,也是她在儿子身上"试验"成功的经验。而媳妇采用的育儿方式是新事物,那是她不愿意去相信和接受的东西。婆婆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你说你那方法科学,那怎么还有生出来就活不了的?你说我的方法不科学,我不还是把我儿子养活这么大了?"[x]

 

回到程序员的问题上,这种应用局部经验的情形也不少。比如:"我上次这样试验过,行不通的",或者"我这样编译过,没问题的"。"行不通"是因为什么行不通?是方法有错还是环境在干扰[xi]?"编译过没问题",是表面上没问题还是真的没问题,是编译器的特性还是标准中的规定[xii]

 

关于如何处理个人经验和理论的冲突,可以按科学界通用的证据原则去处理。并且,证据原则中有如下一些证据强弱的判断式:双盲>单盲,盲法>不盲,试验>观察,随机试验>非随机试验,对照实验>无对照实验,前瞻性观察>回顾性观察,系统性观察>非系统性观察( 个案系列、个案、经验),"个案系列">个案,专业人员观察>非专业人员观察(上面这段话是引用的,从笔记里Ctrl-Y的,出处忘了)。

 

不要捍卫一知半解

 

我们都不必要、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内都做到深入了解,像"全才"一类的称呼离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遥远了(毕竟早已不是达芬奇所处的年代了)。不管你了解多少个领域,在一个领域上了解得有多深入,都不可能覆盖到所有。所以,出现对某个领域一知半解的情况,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比如程序员们都懂一点颜色的表示法——如何用RGB值组成颜色(做过视频处理的人估计还懂ycrcb)。但是如果用Chromatology的高度去要求,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合格了(比如D65……)。

 

或者用生活中的例子:一般人都会使用相机,在不少论坛里还能碰上许多"摄影爱好者"或者职业摄影师。但你要是搬出《大不列颠摄影教程》跟他探讨镜头的慧差、像场、球差、色散等性质,那么多数人都会变哑巴[xiii]

 

或者另一个例子:几年前,在LCD显示器刚刚开始普及时,很多人都在谈论面板的反应时间,厂商也在想方设法提高该指标,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反应时间是如何定义的?真正的响应是不是按标注的反应时间?(http://www.tomshardware.com/cn/953,review-953-5.html

 

再举一个例子,在中国有不少人会开车,在有些国家多数人都会开车。但是如果你去讨论"主减速比"、"传动比"和"刹车点"、"换档时机",估计多数人会感到难以理解,只有少数竞速爱好者会喜欢这样的话题。但他们也只是比普通人多知道了那么一点儿点儿,比如多数竞速爱好者对于自动变速箱中的"锁止离合器"都没有任何概念。(再比如:铝合金副车架的晶间腐蚀)

 

多数人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在内心深处是能够感觉到的。如果自己能够坦然面对,一般也不会有人嘲笑你(不计以下情况:1、懂得太少又想冒充高手;2、遇到有人格缺陷的高手)。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面子"问题,一个人"丢了面子"就想要"找回来"。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在知识上被打败了,那么他就会设法从其它方面"找回面子"(往往是用诡辩)。比如,如果你和一个纯C语言的"高手"讨论OO,那么他多半会用OO的缺陷和误用来反驳,或者用OO语言中的缺陷来反驳(如执行速度太慢,或语言太复杂,以致于"为了避免复杂性也要用C",嘻嘻),以此方式来掩饰他在OO上的不足。或者当你去和一个汇编高手讨论LISP语言的威力,那么他多半会用执行速度来避开讨论的中心,或者用"本质上来讲都是图灵机(或者本质上都不是图灵机)"来试图抹杀差异。

(多说一句:"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这种red herring非常好用,诱惑性极强,一个想要理性辩论的人需要努力抵制这种诱惑,like what Gabriel Gray did。我曾见过一个用"本质论"的高手,唉……)

 

一知半解不可怕,可怕的是"捍卫一知半解"。作为理性的求知者,要平稳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别去计较一时言语上的得失,或者说:"不要太小心眼儿"

 

不要扩展专家地位

 

学问讲究深入,市场讲究niche,所以才有刚刚说的"不要捍卫一知半解"。同样的,这一条要说的也是类似的观点,只不过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谈。

 

在某一领域是专家,换了领域之后多数情况就是白丁,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把自己还视作专家。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里远,先后就读于儿科专业、生理专业、运动生理专业、生理专业。曾做过三年临床内科医生。这样的"专家",在周老虎案件中的"专家地位",就完全可以无视。

 

4、不要仅仅指责,要拿出论证和证据

{编写素材} 常见的形式:引用别人很长的一大段话,然后加上四个字:"一派胡言",或"汉奸/白痴理论"。再或者,故做深遂地评论:"你这是典型地为了思考而思考",或"楼主还是多学学xxxx吧"。

{编写素材} 同样地,不要仅仅唱高调,拿出你的证据来。不要以为口头宣布代表了"广大中国程序员的利益"你就真的代表了,不要以为号称自己是民族的、正义的、崇高的,就真的能够"斧头镰刀悬头上、一片金光蹿万丈"……

 

人云亦云不是事实

 

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是少数,几乎没有好奇心的人也是少数。多数人对于自己了不解的领域还是有一部分求知欲望的。即使少数没什么求知欲望的,也会被各种宣传手段强行灌输某些方面的"知识"。对不了解的领域,这些"知识"的积累可能来自于口口相传,可能来自于学校和培训,可能来自于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种媒体,甚至可能来自于传销、推销人员的灌输。事实上,经过这些传播途径,有许多错误的说法广为流传,正所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Goebbels)。我想每个敬业的人,对于自己的专业都会有较深程度的了解,但是毕竟社会分工太过细化,大部分人的知识仅限于自己了解的领域,对不了解的领域,往往不会随时以严谨地态度去审视,而是很容易地就去接受。一不小心,我们就会"中招",成为错误说法的信徒和奴隶,并将其发扬和传播到更多的人。

 

比如"微波炉会破坏掉80%的营养"的说法。如果我们了解一点点关于人体的知识,明白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营养,或者说什么才叫"营养",这种伪科学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xiv][xv]。(人类所需的营养,主要是醣,蛋白,脂肪,这三者的比例相加接近100%。剩下的一点点比例是少量的维生素和微量的矿物质)

 

再比如"肯德鸡没有营养"的说法,也是常见的一种以讹传讹。即使不按照前面的分析法,用常理去推断也能搞明白——肯德鸡的食物是由以下的原料制成的:小麦、牛肉、鸡肉、蔬菜、土豆、玉米、青豆、鸡蛋黄、色拉油、黄瓜、腌制蔬菜、胡萝卜、奶油、巧克力、可乐(主要是水,还有少量的糖)、固体橙汁和咖啡饮料等。如果有人说馒头夹鸡腿"没营养",我想肯定有人会想"用大嘴巴抽丫儿的"。但如果说汉堡"没营养",为什么许多人就相信了呢?

 

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国内对"亚健康"的概念的炒作,还有国内多年来对狂犬病的恶意误导(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099/en/index.html)……

 

回到编程的方面,也有不少的例子。比如:熟悉stack的人不了解continuation,熟悉heap的人不了解GC,熟悉过程式编程的人不了解declarative,熟悉OO的人不了解函数式编程,熟悉CreateThread的人不了解pthread_create,熟悉visitor的人不了解multimethod,熟悉observer的不了解:after,熟悉ON_PAINT的人不了解signal/slot,熟悉QBoxLayout的人不了解wxBoxSizer……不了解该领域的人所发表的"高论",对于熟悉的人来说,往往会觉得很傻很天真。如果缺乏涵养,难免会冷嘲热讽,导致对方敌意地反唇相讥,最终发展成一场面子战争。

 

那么,如何区分某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不是真实可信的?其实很简单,还是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审核,多查资料,多做功课。"不寻常的见解需要不寻常的证据"(e.g. 毒品成瘾和越战士兵)。如果一个(骇人听闻的)说法在流传,要先去检验一下它有没有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姑且当笑话听好了。如果有证据,要求证一下是不是可重复的(被其它机构独立做出相同的实验结果),再去查阅相关的批判,从中了解到更多情况,多思考,最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自己的结论与主流学术界背道而驰,那么要多加小心,因为主流学术界犯错误的概率,远小于我们作为一个门外汉而犯错误的概率)

 

P.S. 相比一般的科学实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实验做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我们其实可以自己动手检验广为流传的许许多多的观点(比如JAVA VM的效率之类的。http://shootout.alioth.debian.org/

 

想象猜测不是事实

 

对于不了解的领域,我们的大脑也不会停止想象和猜测,想象和猜测不是坏事,许多发明就是这么来的。只不过如果仅仅想象和猜测,但不做功课,那就是臆测了。常见的形式有:"人家专业XX师都是……样子的"或者"这所以做出XXXX事情,肯定是因为……",再或者"之所以数据显示是这样子,是因为……"[xvi]。这样的判断,离开了数据的支持,只能说是一句空话,没有任何意义[xvii]

 

比如在TopLanguage讨论组,前几天就发生了某些人对摄影师和闯红灯者的判断失误。在这里并不是要指责曾经判断失误的人,只是用来说明:人的大脑一不小心就会犯错(我的大脑也是一样。所以我才去不停地求证,一切靠统计数据——可信的数据)。

 

又比如:关于"将头伸出车窗,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受伤"这个判断,大家基本上会认同。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受伤?此时的想象和臆测就不管用了,需要数字来说话。但作为人类,我们当然不可能选择随机双盲法去做试验(同样,也不可能用大量婴儿去做"三鹿氰胺"的毒理/病理实验),所以只能看统计数字并加以归纳。虽然我们会认为:将头伸出车窗后,被其它车辆撞击/被树枝广告牌刮伤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但是对常这样做的宠物狗的统计结果表明,因飞行物和飞溅物撞击的受伤比例其实最高。同时,电动车窗受伤的报告数字也在警示人们,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危险其实发生的比率也很高(不仅仅儿童,许多成年人也是电动窗的受害者)。

 

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离多数人的生活有点远,但它正好是我的兴趣爱好。在这种情况下拿出来用于佐证应该算是合适的):有一种格斗比赛叫做综合格斗(MMA),这种格斗的规则相当开放(它继承自古罗马斗兽场的精神):允许脚踢、膝撞、拳打、肘击,允许各种摔法,允许使用各种关节技(中国俗称擒拿),允许使用各种绞技(勒脖子令对方窒息),并且,即使一方已被打倒在地也不会中断比赛,而是允许另一方的选手用脚踩、足球踢(将对方脑袋当球踢)、或者骑在身上用拳打头或者用膝撞头[xviii](不要与WWE混淆,WWE仅仅是有剧本的表演)……单单听我描述,可能你会认为这种比赛相当残忍,而且伤亡率会相当地高。但是根据统计数字,伤亡率上来讲,看似残忍的综合格斗远比足球、赛车等运动要安全。

 

如果想要避免(或修正)错误的想象和猜测,有一个好办法:批判性地思考,同时一定要多看数字[xix]

 

到底应该如何去做

 

简短总结一下:对不了解的领域,要多思考再发言。思考形式应该是critical thinking,要基于对知识的掌握,基于实验和数字。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凭空思考,不要随便下结论。

 

P.S. 讲起道理来谁都会讲,做起来却很难不犯错。所以我们要随时自醒。引用一句话:魔鬼在细节中。



 

附:不成立的证明

 

必要条件不可证明

 

这个道理很明白,但中国人却容易在这方面犯糊涂,导致这方面大大小小的例子很多:

 

1)钢产量高是工业发达的标致,所以我们要大炼钢铁,赶超英美。

2)奥林匹克奖牌多是体育发达的标致,所以我们要多拿奖牌,赶超俄美。

3)通过了ISO 9000认证表明工作流程是标准化的,所以我们要努力通过ISO 9000

4)C++/Java编写的优良软件中常常会出现模式,所以我们要努力使用模式。

5)CMM认证体现出……所以我们……

 

有的时候,这种联系并不都是"必要条件",而仅仅是相关。但即使相关度为1的,也有不必要也不充分的情况。举个例子:"在长安俱乐部有年卡的律师,应该都是名律师吧……"

 

如果必要条件被当成充分条件来反驳,那就更是一笔糊涂帐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例如:

论坛ID_A:只有找出良好的抽象,才能做好软件。

论坛ID_B:放屁!傻B!谁告诉你只要找出抽象就能做好软件了?你雇一堆白痴程序员加一个白痴经理试试?

 

问题实验不可证明

 

理论需要实验来证明。但如果实验有问题,那这种理论的可信度就要受到怀疑了。

 

许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可乐杀精"、"中(成)药能杀病毒",并且将这些说法广为传播。其实,"可乐杀精"和"中药杀病毒"的试验是这样做的:1、将精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可乐,静置几小时,然后观察到的结果表明活动精子的数量减少了。2、将病毒培养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中药制剂,过若干时间后观察到病毒有大批死亡。

 

对如何做试验有些了解的人,看到这里就会明白这种试验是多么地靠不住。对于不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的人,我这里多说两句:这些试验没有进行对比,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归因和解释(应该随机双盲)。试想:如果倒入的不是可乐、中药,而是白开水、食盐、吊白块、漂白粉,或者什么都不放,会有什么结果?实际上,精子的活性离体并不长久,而且需要弱碱环境(可乐为酸性),而病毒在离体后特别容易灭活(作过病毒培养的人都知道对培养基和温湿度的严格要求)。真正的原因,在没有做对比试验的时候会藏匿起来很难发现。如果有了对比实验,为了解释实验结果,就不得不去寻找真*[xx],从而也就减少了犯错误的可能性(比如这样的对比试验:培养皿中未加入中药制剂,只是在桌上放了2小时,然后病毒也大量灭活了)。当然,如果没有对比的试验是故意设计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随便找几个:

 

例子1:在一个汽车论坛中有人这样来证明"开空调影响刹车":车辆静止怠速,将刹车踏板踩下,然后打开空调,发现踏板变软了,由此证明:开空调会影响刹车。

(刹车一般采用真空助力泵,长时间踩下刹车踏板,会漏气而导致变软)

 

例子2:有人说,可乐是酸性的,会导致骨髂中的钙质大量流失。实验设计如下:用酸液去浸泡人的骨骼标本,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骨头变软而且有很大的弹性,再进行光谱分析,发现里面的钙质已经大量减少。

 

例子3:《郑玉巧育儿经(婴儿卷)》。其中有一节"新生儿有感情吗"中提到这样的一个案例(第92页):

"医学上有这样一个例子,非常令人吃惊:一个刚刚出生的女婴,无论如何也不吃妈妈的奶,却吃其他产妇的奶。经过多次试验,仍然如此,这使医护人员大惑不解。经过仔细调查,医护人员了解到,这位新生妈妈在怀孕初期,就极力想把胎儿打掉,直到分娩前,还很不情愿接受这个孩子。没想到,孩子出生后竟拒绝吃妈妈的奶!她宁愿吃别的妈妈的奶。如果胎儿不能领会母爱,这一切又怎样解释呢?"(本例引用自XYS网友文章,未考证原书)

 

题外话:这种实验对于没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具有相当大的蒙骗性。人们习惯于接受错误的解释,正是宗教生存的土壤。

 



[i] 动物试验表明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以及善于群交的矮黑猩猩都有意识

[ii] 实验表明动物也是经常运用类比法去探索

[iii] 异食癖的不计在内

[iv] 在中国老一辈的程序员中,用试错法去学习知识、去编程的,也是在有人在

[v] 凡事有例外,年纪稍大的可以回想一下著名的"摸着石头过河"——10亿人的试错

[vi] 同理也无法判断是不是会进化出一只"喜羊羊"和"灰太狼"来

[vii] 所谓主流,就是说不包括中国国内的学术界

[viii]之所以称其为科学事实,说明它可检验,可解释,可预测

[ix] 如果这种"金科玉律"已经被一个群体所广泛接受,那么它看起来就"更接近于真理",如朝鲜,柬埔寨,1984……,还有这一篇报道:http://www.gmw.cn/content/2007-05/14/content_605779.htm

[x] 现代医学将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提高到了70多岁,而在此之前,这些国家的平均寿命均没有超过40岁。其中,现代医学对婴儿存活率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如果想要检验,可以试着去找一些50岁以上的人,问问他们的兄弟姐妹夭折过多少。或者参考以下数据:中国在2007年婴儿死亡率(IMR)为15.3/一千人,(这相当于美国1960年的水平,美国在2002年婴儿死亡率为7.0/一千人)。与最早有记录的数据比较一下:在1915年的美国,婴儿死亡率为99.9/一千人;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在1958年为80.8/一千人,也就是说,当时有将近十二分之一的婴儿是活不下来的(在1948年,则有五分之一婴儿会死掉)

[xi]编译器BUGOS出错,内存刷新失败,宇宙射线……

[xii] 比如嵌套类的访问权限和friend声明

[xiii] 有些人会倾向于将"职业"看成更"懂行"、更"专业"。其实这二者没什么必然的决定关系,而且在很多行业均是如此。其实,职业只代表以此为业,能达到职业最低标准即可。懂得多少则在于个人修为。

[xiv]不是所有的非科学都是伪科学,但是如果它明明不是科学,还非要宣称自己的科学的,这样它才算成是伪科学

[xv] 即使对食物中的微量营养进行检测,用微波炉烹调也是有益无害。比如《美国食品科学》中记录了这样的实验结果:微波炉烹饪方法比传统烹饪方法维生素C损耗减少20%,维生素B1损耗减少40%。中国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以前也作过类似的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却为19.04%。另外,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骨旁,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

[xvi]在国内的汽车论坛,我差不多是最早推广宣传IIHS的统计报告的。当时有很多人看到我列出的数据后感到不爽(因为他们喜欢的车型的伤亡率很高,他们批判的车型的伤亡率却很低),于是他们就找出各种理由批判。在这些种理由中,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比如说"伤亡高是因为保有量大",其实原始数字就是折合的百万辆车的伤亡率,或者说"某些车型的伤亡率高是因为旧款多",其实原始数据已经标明了生产年份……IIHS还算是一个比较严谨的机构,早就考虑了种种情况,将数据梳理到合理才发表的,而且发表的文件中也有注明。这些人很可能是没有仔细看数据,就凭着自己的喜好开始了想象与猜测,所以才会犯下如此多的低级错误(刚才这一句话是我的想象,嘻嘻)

[xvii] 如果不依靠数据的话,甚至许多专业领域内浸淫多年的资深人士,对事情的判断也常常会出错

[xviii]网上某些所谓"铁笼中的黑市拳"的照片,其实就是来自于一个叫UFC的综合格斗赛事

[xix] 要警惕玩弄数字的诡辩者

[xx] 我知道"真*相"二字在国内大多数可"自由发言"的地方是屏蔽的,所以要用间隔符号。



--
Kenny Yuan
C++, UI, LISP, MMA, Psychology and Automobile.
BLOG: CS巴别塔(Computer Science Babel)
URL: http://blog.csdn.net/yuankaining/


落凤坡

unread,
Oct 10, 2008, 6:11:54 AM10/10/08
to TopLanguage
>1、身边绝大多数人有严重偏见;2、我自己没有任何偏见。

这个看法很有趣,我觉得偏见是相对于所谓的"正见"来说的,其实还有一个参照系的问题,如果以自己为正见,自然有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的感觉。最近看过一些
科学哲学的书,发现有一点是相当有趣的,就是强调一个人无法在另一个人不愿意的情况下说服他,强调一个结论总是由一个理论加假设推导的,当结论不符合事
实时,人们不一定会否定自己的理论,往往会去寻找另外的假设。而且每个理论都有形而上部分(形而上就我所理解的就是不能证明也不能证否的陈述),而这些
形而上部分对于理论是有进步影响的。

总结来我想说的就是,每个人看世界都是有一个理论框架的(无论他自己是否明确意识到这一点),都是有一定形而上部分,都可以否定假设坚持理论,所以其实
每个人都是正确无误的,就他所遇到的经验和所接触到的事实来说。或者说,对与错不是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达到的。

ps.每个人看世界都是有一个理论框架这句话也是形而上的,事实上也可能是错误的,同时也可能是正确的,这种形而上对于科学来说作用是线索,提供一个探
求的方向。至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客观的,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如果你发现我言论中有错误的地方,或者是你在相似方面有什么看法,欢迎指教。

再ps.由于我不知道怎样将这么长一个引言折叠,我就用省略号代替了,不知道是否适当,谁能告诉我怎么折叠引言?

On 10月10日, 下午5时21分, "Kenny Yuan" <yuankain...@gmail.com> wrote:
> 思维的特点和缺陷
>
>......

wang feng

unread,
Oct 10, 2008, 6:13:02 AM10/1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Kenny Yuan wrote:
>
>
>
> 或者用生活中的例子:一般人都会使用相机,在不少论坛里还能碰上许多"摄影
> 爱好者"或者职业摄影师。但你要是搬出《大不列颠摄影教程》跟他探讨镜头的慧
> 差、像场、球差、色散等性质,那么多数人都会变哑巴[xiii] <#_edn13>。
>
>
>
记得共轴透镜系统有慧差、球差、色差,实在想不起像场、色散是怎么定义的了,
刚才翻《光学原理》也寻找未果。
可否解释一下像场(可是高斯像平面之误?)以及色散(可是色差之误?)?

Kenny Yuan

unread,
Oct 10, 2008, 7:45:34 AM10/1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有些模糊了,于是翻了翻书,结合记忆说一下

1、是的。我提到"像场"时是想说:普通镜头的成像面是弯曲的,我记得这叫做"像场的弯曲"。也就是Petzval面,也叫高斯平面,其实不平,除非用Zeis的双高斯镜头才平。但这种镜头在相机上的用处我一直有点怀疑,因为在原来的胶片机中,胶片也不是平的,一般也呈现出一个(固定的)弧度。所以有的镜头在设计时,就尝试去匹配这个弧度,以达到最佳效果。如果一味追求平面,岂不是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大画幅还行,用单张的胶片,肯定平,就剩下120最惨)现在的CCD/CMOS倒是不用管这个了,追求平面即可,但又有了垂直入射问题 :(

2、原文有误,准确的叫法应该是色差。我提到色散时,脑子里想到的是尼康ED镜片(Extra-low Dispersion),一般在网上翻译成"防色散镜片"。根据对"ED镜片"的进一步搜索,其实所谓的色散就是指色差(但没说是哪一种色差)。P.S.原文里忘了提到桶和枕,呵呵

在这里请允许俺感想一下:老兄真是牛人啊!竟然看过《光学原理》,呵呵。这里也真是卧虎藏龙之地,在文章里扯到了这么多东西,俺心里早已经准备好了接受"再教育"了……

2008/10/10 wang feng <wanng...@gmail.com>

莫华枫

unread,
Oct 10, 2008, 7:57:20 AM10/1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0/10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有些模糊了,于是翻了翻书,结合记忆说一下

1、是的。我提到"像场"时是想说:普通镜头的成像面是弯曲的,我记得这叫做"像场的弯曲"。也就是Petzval面,也叫高斯平面,其实不平,除非用Zeis的双高斯镜头才平。但这种镜头在相机上的用处我一直有点怀疑,因为在原来的胶片机中,胶片也不是平的,一般也呈现出一个(固定的)弧度。所以有的镜头在设计时,就尝试去匹配这个弧度,以达到最佳效果。如果一味追求平面,岂不是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大画幅还行,用单张的胶片,肯定平,就剩下120最惨)现在的CCD/CMOS倒是不用管这个了,追求平面即可,但又有了垂直入射问题 :(
我见到的资料管它叫"场曲"。


2、原文有误,准确的叫法应该是色差。我提到色散时,脑子里想到的是尼康ED镜片(Extra-low Dispersion),一般在网上翻译成"防色散镜片"。根据对"ED镜片"的进一步搜索,其实所谓的色散就是指色差(但没说是哪一种色差)。P.S.原文里忘了提到桶和枕,呵呵

在这里请允许俺感想一下:老兄真是牛人啊!竟然看过《光学原理》,呵呵。这里也真是卧虎藏龙之地,在文章里扯到了这么多东西,俺心里早已经准备好了接受"再教育"了……

2008/10/10 wang feng <wanng...@gmail.com>


Kenny Yuan wrote:

 
或者用生活中的例子:一般人都会使用相机,在不少论坛里还能碰上许多"摄影 爱好者"或者职业摄影师。但你要是搬出《大不列颠摄影教程》跟他探讨镜头的慧 差、像场、球差、色散等性质,那么多数人都会变哑巴[xiii] <#_edn13>。

 
记得共轴透镜系统有慧差、球差、色差,实在想不起像场、色散是怎么定义的了, 刚才翻《光学原理》也寻找未果。
可否解释一下像场(可是高斯像平面之误?)以及色散(可是色差之误?)?




--
Kenny Yuan
C++, UI, LISP, MMA, Psychology and Automobile.
BLOG: CS巴别塔(Computer Science Babel)
URL: http://blog.csdn.net/yuankaining/


pongba

unread,
Oct 10, 2008, 11:06:09 AM10/1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我严重推荐这篇文章,大家看完了之后如果有进一步拓展阅读的需求请查看我的豆列——"学会思考"。

此外,有一些建议我穿插在下文中了:


2008/10/10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人类的趋利避害本能,导致思维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将"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的现象,比如放置很久的食物并不一定都腐败变质了,但我们都会选择扔掉。更进一步地,我们会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也当作充分条件。比如我们在黑夜里会异常小心,虽然"黑夜"与"犯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或者,看到别人手中拿着刀子,首先想到的是"不要伤害到我"。其实动物们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羚羊会说话,它大概会这样告诉你:"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我不确定这里是不是有狮子,但是喝过水之后赶紧跑掉总没有坏处。"为什么不会有合理推理的羚羊呢?比如一只这样思考的羚羊:"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但这有可能是已经走开的狮子留下的;'有狮子的味道'仅仅是'有狮子'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甚至可能不必要),如果看到狮子了(充分条件),那我就会逃跑,否则我就待在河边喝水……"由于进化方向的随机性,究竟有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无法判断[vi],但是我们观察到现在的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可以认为:即使曾经有过这样讲逻辑的羚羊,它们也已经灭绝了,因为比起"正常"的羚羊来,这种羚羊没有生存优势。

对"充分必要"条件的讨论非常有价值。不过我认为这个例子举得不好,因为就算我们是完全理性的羚羊,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按照未来预期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原则,也应该选择喝完水就走。有一本书叫做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 ,可以看下,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 doing the samething and expect differently (重复做同一件事情期待不同的结果)。这个行为被看做是非理性的典型。然而实际上,这正是在不确定性世界中的一个很漂亮的启发式方案,因为如果我这次不work,有可能是某个我不知道的环境随机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要知道人的认知并不是全能的),所以也许我再试试,下次就又行了。对此我有一个切身的经验:又一次我老婆的笔记本忽然不能上网了,现象是连上网线但是本地连接总是处于断开状态,我排除了我所知的所有因素,软件(病毒,系统,驱动等等),硬件(我用置换法替换我的电脑是好用的),甚至排除了网线过长导致的信号衰减。然而,查不出原因。我只能假定网卡是坏掉了,然而经验告诉我网卡忽然不work的几率何其小也。那怎么办?我想到了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我说,干脆,睡觉,明天再说。结果第二天,开机,插线,一切OK,到现在也没啥问题。我仍然不知道当时是哪儿的问题,但我什么也没做,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这不是每次都可行的,但是他是一个可行的启发式尝试。

我认为一个更合理和有价值的例子是:我们日常中选择去做什么事情的标准往往是:如果一件事情让我觉得很牛逼,我就有大兴趣去做它。然而,一件事情让你觉得牛逼并不一定意味着(doesn't necessarily mean —— 这是个非常好的惯用语)这件事是值得或最值得去做的。我小的时候觉得打弹子赢了十个很牛逼,初中时觉得台球一杆全收很牛逼,大一觉得灌水上十大很牛逼。但这些都很没价值。甚至我觉得多掌握一个语言特性,多掌握一个 quirky 的东西,只要是别人不知道我知道,就觉得特牛逼,但有多大价值呢?这里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有这种牛逼的感觉,根据进化心理学,通俗地讲,牛逼这种感觉是用来奖赏可能会对生存带来价值的事情的,比如打架打赢了,和别人抢MM得手了,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知道别人 不知道的信息。然而关键就在于后两条,因为进化的机制是很笼统的,并不足够 rational ,但这不影响它的进化价值,因为大多数时候,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不知道的信息,如果我做到或知道,都是一个优势。然而正是在那少数时候,这个笼统的进化心理倾向会让我们做无用功。
 

不要盲目质疑权威

也不要盲目相信权威——为什么要加这句显然的话,是因为人倾向于把问题简单化,你指出不要盲目质疑权威然后举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例子,结果到了读者的脑子里这个知识就变成了:不要质疑权威。

可能是过去被无良的权威欺骗了很多年(现在还是在被欺骗着),在当今的年代,质疑权威变成了一种时尚(如屡有民科质疑见诸报端)。但对于求知的人,有一条原则还是不变的:在发表与主流相反的观点前,要多作调查和思考。不要凭自己的直觉去胡乱质疑[vii]。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不太可能是遇该问题的幸运第一人"。如果仅凭直觉去质疑,往往会闹出笑话。甚至伟大如爱因斯坦者,在他做出过巨大成就的物理学上,曾经靠直觉指导学术研究,高举反对量子物理的大旗,但还是被无情地击败(Aspect experiment),被后人作为了反面典型,甚至有人笑称: "如果爱因斯坦自191x年开始以钓鱼为业度过余生,对科学界也没有任何损失"。

实际上,爱因斯坦的例子不恰当。关于宇宙归根到底是确定性的还是不确定性的,到现在并没有能够最终证明任何一方。所以爱因斯坦坚持他的信仰绝对不能说是不合科学逻辑的,并且,爱因斯坦绝不仅仅是盲目坚持而已,他对量子理论发起了多次漂亮的攻击,虽然最终失败,但正是这个攻击进一步增强了量子理论的信服性。然而拨开量子的迷雾(如果有的话),再往下,宇宙是不是又变得确定性了?谁又知道呢?

当然你的结论是对的,盲目质疑就是在没有证明对方没有证明的情况下去质疑,是不靠谱的。

 

造反有理、盲目质疑一切的是红卫兵,求知的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红卫兵。我们一直在讲critical thinking,但这不是基于直觉的质疑,更不是怀疑一切。质疑的依据是知识和实验(数字)。

造反有理——红卫兵的例子不恰当,这里有 appeal-to-emotion (见wikipedia) 和 false analogy 的嫌疑。实际上盲目质疑和红卫兵无法类比。红卫兵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与此不同。就不扯远了。
 

比如,下面的这个科学事实[viii],它和多数(未受正确安全教育的)人的直觉相违悖:

a)仅使用安全气囊而不系安全带,会增加死亡和受伤的可能性。

b)安全气囊仅在与安全带一起使用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c)安全气囊对儿童有致命的伤害作用。

参考:安全带能将乘员的头部伤害减少6成,安全带+安全气囊一起能减少8成(数据来源:NHTSA)。同时,安全气囊造成儿童死亡率上升35%(数据来源:IIHS)。

 

再比如:近视的遗传率为90%(标准的说法为0.9)。也就是说,一个人到底近视与否,在90%的程度上是由他的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与直觉相违背的例子最绝妙的就是概率。可以参考《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我知道书名很土,但是这是因为翻译的原因,书是顶级好书,我已经推荐好几次了)相关章节。

不要放大局部经验

"不要将局部经验(或经历)当成普遍事实"。单讲这一句话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但具体到了某件事情上,这种思维缺陷就容易出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经历,大脑会将这些经历总结归纳成经验和规律,并且不自觉地用它当成金科玉律去衡量接触到的新事物[ix]。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新事物都是不那么可信的——至少不如自己的经验可信。如果新事物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冲突,多半是要去怀疑它。在怀疑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一票否决/证伪"这样一个逻辑利器,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旧有经验。举个鲜活一点的例子:一个朋友生了小孩后,经常和她的婆婆(来自某省落后的乡村)发生冲突,而冲突的内容几乎都是在育儿方法上。比如有一次,婆婆坚持要给孩子的屁股上擦香油,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长大之后会"屙不净屎"。我想多数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比较有趣,也不会认为婆婆的这种"经验"是正确的。但从婆婆的角度来看,这是她大半辈子攒下来的经验,是她的长辈和亲朋代代相传、奉为圭皋的经验,也是她在儿子身上"试验"成功的经验。而媳妇采用的育儿方式是新事物,那是她不愿意去相信和接受的东西。婆婆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你说你那方法科学,那怎么还有生出来就活不了的?你说我的方法不科学,我不还是把我儿子养活这么大了?"[x]

如果以生存为目标函数,则婆婆的做法是完全合乎理性的。如果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则这种思维会阻碍科学探索。婆婆的逻辑是这样的:往屁股上茶油没有任何坏处,但有潜在的好处(是的,如果你把这个例子泛化为一般的情况,即某个婆婆不拥有信息进行判断的事件),所以这个策略绝对是数学期望最佳,而且 worst-case 最好的。不过可以举一个更好的例子:民间对一些偏方的迷信,人们的逻辑是:如果吃了偏方好了,那么是偏方的功劳(著名的"后此谬误"(post-hoc fallacy)),如果没治好,那么是病太严重了,连偏方都治不好。(错误归因)。更多精彩的例子可以参见《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一知半解不可怕,可怕的是"捍卫一知半解"。作为理性的求知者,要平稳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别去计较一时言语上的得失,或者说:"不要太小心眼儿"

这段加上人为何会捍卫一知半解的心理学解释,就更有说服力了。

不要扩展专家地位

学问讲究深入,市场讲究niche,所以才有刚刚说的"不要捍卫一知半解"。同样的,这一条要说的也是类似的观点,只不过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谈。

在某一领域是专家,换了领域之后多数情况就是白丁,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把自己还视作专家。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里远,先后就读于儿科专业、生理专业、运动生理专业、生理专业。曾做过三年临床内科医生。这样的"专家",在周老虎案件中的"专家地位",就完全可以无视。

 还是那个句式 XXX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YYY。此外解释一下这个心理机制也是更有说服力的,《影响力》上有。

许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可乐杀精"、"中(成)药能杀病毒",并且将这些说法广为传播。其实,"可乐杀精"和"中药杀病毒"的试验是这样做的:1、将精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可乐,静置几小时,然后观察到的结果表明活动精子的数量减少了。2、将病毒培养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中药制剂,过若干时间后观察到病毒有大批死亡。

对如何做试验有些了解的人,看到这里就会明白这种试验是多么地靠不住。对于不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的人,我这里多说两句:这些试验没有进行对比,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归因和解释(应该随机双盲)。试想:如果倒入的不是可乐、中药,而是白开水、食盐、吊白块、漂白粉,或者什么都不放,会有什么结果?实际上,精子的活性离体并不长久,而且需要弱碱环境(可乐为酸性),而病毒在离体后特别容易灭活(作过病毒培养的人都知道对培养基和温湿度的严格要求)。真正的原因,在没有做对比试验的时候会藏匿起来很难发现。如果有了对比实验,为了解释实验结果,就不得不去寻找真*[xx],从而也就减少了犯错误的可能性(比如这样的对比试验:培养皿中未加入中药制剂,只是在桌上放了2小时,然后病毒也大量灭活了)。当然,如果没有对比的试验是故意设计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个解释当然也是对的。但其实这个谬误的本质更多的在于"可乐杀精"这个句子的概念含糊性,导致的偷换概念。人看到这句话往往会假定他说的是喝可乐会导致精子死亡或数量减少。然而另一方面,把精子倒进可乐发现精子死亡又的确可以描述成"可乐杀精"。

[xx] 我知道"真*相"二字在国内大多数可"自由发言"的地方是屏蔽的,所以要用间隔符号。

你有没有发现,你这个决策和羚羊喝水以及婆婆决定给孩子屁股茶油的理念是一样的,实际上这就是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 。虽然真相在这里可能不会导致屏蔽,虽然羚羊等下未必会真的看到狮子,虽然不茶油未必会拉不出,然而去验证这个结论的代价太大了。另一方面,保守只会付出极小的代价(在真相中间加一个*而已,喝水的时候快一点而已,茶一点油而已。。。),这是用确定的小损失来避免大风险,保险行业就是利用这个来赚钱的。

--
刘未鹏(pongba)
Blog|C++的罗浮宫
http://blog.csdn.net/pongba
TopLanguage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pongba
Twitter
http://twitter.com/pongba
Delicious
http://delicious.com/pongba
Douban
http://www.douban.com/people/pongba/

silwile

unread,
Oct 10, 2008, 12:44:03 PM10/1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好长...

2008/10/10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Kenny Yuan

unread,
Oct 10, 2008, 11:17:16 PM10/1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0/10 pongba <pon...@gmail.com>
我严重推荐这篇文章,大家看完了之后如果有进一步拓展阅读的需求请查看我的豆列——"学会思考"。
->刚才上去看了,有不少书没听说过,但是光看名字后直觉就是好书。找时间慢慢阅读,原来基本上没用过豆瓣,看来得改改习惯了,豆瓣不是关键,关键是里面的人啊


此外,有一些建议我穿插在下文中了:


2008/10/10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人类的趋利避害本能,导致思维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将"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的现象,比如放置很久的食物并不一定都腐败变质了,但我们都会选择扔掉。更进一步地,我们会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也当作充分条件。比如我们在黑夜里会异常小心,虽然"黑夜"与"犯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或者,看到别人手中拿着刀子,首先想到的是"不要伤害到我"。其实动物们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羚羊会说话,它大概会这样告诉你:"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我不确定这里是不是有狮子,但是喝过水之后赶紧跑掉总没有坏处。"为什么不会有合理推理的羚羊呢?比如一只这样思考的羚羊:"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但这有可能是已经走开的狮子留下的;'有狮子的味道'仅仅是'有狮子'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甚至可能不必要),如果看到狮子了(充分条件),那我就会逃跑,否则我就待在河边喝水……"由于进化方向的随机性,究竟有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无法判断[vi],但是我们观察到现在的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可以认为:即使曾经有过这样讲逻辑的羚羊,它们也已经灭绝了,因为比起"正常"的羚羊来,这种羚羊没有生存优势。

对"充分必要"条件的讨论非常有价值。不过我认为这个例子举得不好,因为就算我们是完全理性的羚羊,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按照未来预期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原则,也应该选择喝完水就走。有一本书叫做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 ,可以看下,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 doing the samething and expect differently (重复做同一件事情期待不同的结果)。这个行为被看做是非理性的典型。然而实际上,这正是在不确定性世界中的一个很漂亮的启发式方案,因为如果我这次不work,有可能是某个我不知道的环境随机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要知道人的认知并不是全能的),所以也许我再试试,下次就又行了。对此我有一个切身的经验:又一次我老婆的笔记本忽然不能上网了,现象是连上网线但是本地连接总是处于断开状态,我排除了我所知的所有因素,软件(病毒,系统,驱动等等),硬件(我用置换法替换我的电脑是好用的),甚至排除了网线过长导致的信号衰减。然而,查不出原因。我只能假定网卡是坏掉了,然而经验告诉我网卡忽然不work的几率何其小也。那怎么办?我想到了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我说,干脆,睡觉,明天再说。结果第二天,开机,插线,一切OK,到现在也没啥问题。我仍然不知道当时是哪儿的问题,但我什么也没做,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这不是每次都可行的,但是他是一个可行的启发式尝试。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这本书目前还没看过,但看到书名后有些联想,估计应该是同一方向上的。通过你提出的这个解释问题的角度,羚羊的例子的确是有问题的。


我认为一个更合理和有价值的例子是:我们日常中选择去做什么事情的标准往往是:如果一件事情让我觉得很牛逼,我就有大兴趣去做它。然而,一件事情让你觉得牛逼并不一定意味着(doesn't necessarily mean —— 这是个非常好的惯用语)这件事是值得或最值得去做的。我小的时候觉得打弹子赢了十个很牛逼,初中时觉得台球一杆全收很牛逼,大一觉得灌水上十大很牛逼。但这些都很没价值。甚至我觉得多掌握一个语言特性,多掌握一个 quirky 的东西,只要是别人不知道我知道,就觉得特牛逼,但有多大价值呢?这里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有这种牛逼的感觉,根据进化心理学,通俗地讲,牛逼这种感觉是用来奖赏可能会对生存带来价值的事情的,比如打架打赢了,和别人抢MM得手了,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知道别人 不知道的信息。然而关键就在于后两条,因为进化的机制是很笼统的,并不足够 rational ,但这不影响它的进化价值,因为大多数时候,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不知道的信息,如果我做到或知道,都是一个优势。然而正是在那少数时候,这个笼统的进化心理倾向会让我们做无用功。
->感觉这个例子不是特别具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至少要让他赞同进化心理学的某些观点。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既无懈可击,也浅显易懂的例子……
 
 

不要盲目质疑权威

也不要盲目相信权威——为什么要加这句显然的话,是因为人倾向于把问题简单化,你指出不要盲目质疑权威然后举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例子,结果到了读者的脑子里这个知识就变成了:不要质疑权威。

->呵呵,这个没考虑周全。习惯被动接受灌输的人很可能有这个问题:)

可能是过去被无良的权威欺骗了很多年(现在还是在被欺骗着),在当今的年代,质疑权威变成了一种时尚(如屡有民科质疑见诸报端)。但对于求知的人,有一条原则还是不变的:在发表与主流相反的观点前,要多作调查和思考。不要凭自己的直觉去胡乱质疑[vii]。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不太可能是遇该问题的幸运第一人"。如果仅凭直觉去质疑,往往会闹出笑话。甚至伟大如爱因斯坦者,在他做出过巨大成就的物理学上,曾经靠直觉指导学术研究,高举反对量子物理的大旗,但还是被无情地击败(Aspect experiment),被后人作为了反面典型,甚至有人笑称: "如果爱因斯坦自191x年开始以钓鱼为业度过余生,对科学界也没有任何损失"。

实际上,爱因斯坦的例子不恰当。关于宇宙归根到底是确定性的还是不确定性的,到现在并没有能够最终证明任何一方。所以爱因斯坦坚持他的信仰绝对不能说是不合科学逻辑的,并且,爱因斯坦绝不仅仅是盲目坚持而已,他对量子理论发起了多次漂亮的攻击,虽然最终失败,但正是这个攻击进一步增强了量子理论的信服性。然而拨开量子的迷雾(如果有的话),再往下,宇宙是不是又变得确定性了?谁又知道呢?
->任何理性的反驳都是一种健康的促进。这一点上来看,爱因斯坦的确有功劳。
写上面那段文字时,我是这样考虑的:要么是超距作用不存在,要么是隐变量不存在(经过"实践检验"贝尔不等式得出的结论),这样的话,Albert Einstein will lose in either way.
 

当然你的结论是对的,盲目质疑就是在没有证明对方没有证明的情况下去质疑,是不靠谱的。

 

造反有理、盲目质疑一切的是红卫兵,求知的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红卫兵。我们一直在讲critical thinking,但这不是基于直觉的质疑,更不是怀疑一切。质疑的依据是知识和实验(数字)。

造反有理——红卫兵的例子不恰当,这里有 appeal-to-emotion (见wikipedia) 和 false analogy 的嫌疑。实际上盲目质疑和红卫兵无法类比。红卫兵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与此不同。就不扯远了。
->关于红卫兵我的确是没有深入求知过,这里是贻笑大方了


 

比如,下面的这个科学事实[viii],它和多数(未受正确安全教育的)人的直觉相违悖:

a)仅使用安全气囊而不系安全带,会增加死亡和受伤的可能性。

b)安全气囊仅在与安全带一起使用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c)安全气囊对儿童有致命的伤害作用。

参考:安全带能将乘员的头部伤害减少6成,安全带+安全气囊一起能减少8成(数据来源:NHTSA)。同时,安全气囊造成儿童死亡率上升35%(数据来源:IIHS)。

 

再比如:近视的遗传率为90%(标准的说法为0.9)。也就是说,一个人到底近视与否,在90%的程度上是由他的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与直觉相违背的例子最绝妙的就是概率。可以参考《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我知道书名很土,但是这是因为翻译的原因,书是顶级好书,我已经推荐好几次了)相关章节。
->呵呵,难道是好书成堆,只是我都没发现?回头去买一本看
 

不要放大局部经验

"不要将局部经验(或经历)当成普遍事实"。单讲这一句话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但具体到了某件事情上,这种思维缺陷就容易出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经历,大脑会将这些经历总结归纳成经验和规律,并且不自觉地用它当成金科玉律去衡量接触到的新事物[ix]。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新事物都是不那么可信的——至少不如自己的经验可信。如果新事物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冲突,多半是要去怀疑它。在怀疑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一票否决/证伪"这样一个逻辑利器,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旧有经验。举个鲜活一点的例子:一个朋友生了小孩后,经常和她的婆婆(来自某省落后的乡村)发生冲突,而冲突的内容几乎都是在育儿方法上。比如有一次,婆婆坚持要给孩子的屁股上擦香油,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长大之后会"屙不净屎"。我想多数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比较有趣,也不会认为婆婆的这种"经验"是正确的。但从婆婆的角度来看,这是她大半辈子攒下来的经验,是她的长辈和亲朋代代相传、奉为圭皋的经验,也是她在儿子身上"试验"成功的经验。而媳妇采用的育儿方式是新事物,那是她不愿意去相信和接受的东西。婆婆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你说你那方法科学,那怎么还有生出来就活不了的?你说我的方法不科学,我不还是把我儿子养活这么大了?"[x]

如果以生存为目标函数,则婆婆的做法是完全合乎理性的。如果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则这种思维会阻碍科学探索。婆婆的逻辑是这样的:往屁股上茶油没有任何坏处,但有潜在的好处(是的,如果你把这个例子泛化为一般的情况,即某个婆婆不拥有信息进行判断的事件),所以这个策略绝对是数学期望最佳,而且 worst-case 最好的。不过可以举一个更好的例子:民间对一些偏方的迷信,人们的逻辑是:如果吃了偏方好了,那么是偏方的功劳(著名的"后此谬误"(post-hoc fallacy)),如果没治好,那么是病太严重了,连偏方都治不好。(错误归因)。更多精彩的例子可以参见《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插科打浑一下,不知道有人敢把"偏方"换成"中医"否?
 

一知半解不可怕,可怕的是"捍卫一知半解"。作为理性的求知者,要平稳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别去计较一时言语上的得失,或者说:"不要太小心眼儿"

这段加上人为何会捍卫一知半解的心理学解释,就更有说服力了。

不要扩展专家地位

学问讲究深入,市场讲究niche,所以才有刚刚说的"不要捍卫一知半解"。同样的,这一条要说的也是类似的观点,只不过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谈。

在某一领域是专家,换了领域之后多数情况就是白丁,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把自己还视作专家。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里远,先后就读于儿科专业、生理专业、运动生理专业、生理专业。曾做过三年临床内科医生。这样的"专家",在周老虎案件中的"专家地位",就完全可以无视。

 还是那个句式 XXX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YYY。此外解释一下这个心理机制也是更有说服力的,《影响力》上有。

许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可乐杀精"、"中(成)药能杀病毒",并且将这些说法广为传播。其实,"可乐杀精"和"中药杀病毒"的试验是这样做的:1、将精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可乐,静置几小时,然后观察到的结果表明活动精子的数量减少了。2、将病毒培养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中药制剂,过若干时间后观察到病毒有大批死亡。

对如何做试验有些了解的人,看到这里就会明白这种试验是多么地靠不住。对于不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的人,我这里多说两句:这些试验没有进行对比,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归因和解释(应该随机双盲)。试想:如果倒入的不是可乐、中药,而是白开水、食盐、吊白块、漂白粉,或者什么都不放,会有什么结果?实际上,精子的活性离体并不长久,而且需要弱碱环境(可乐为酸性),而病毒在离体后特别容易灭活(作过病毒培养的人都知道对培养基和温湿度的严格要求)。真正的原因,在没有做对比试验的时候会藏匿起来很难发现。如果有了对比实验,为了解释实验结果,就不得不去寻找真*[xx],从而也就减少了犯错误的可能性(比如这样的对比试验:培养皿中未加入中药制剂,只是在桌上放了2小时,然后病毒也大量灭活了)。当然,如果没有对比的试验是故意设计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个解释当然也是对的。但其实这个谬误的本质更多的在于"可乐杀精"这个句子的概念含糊性,导致的偷换概念。人看到这句话往往会假定他说的是喝可乐会导致精子死亡或数量减少。然而另一方面,把精子倒进可乐发现精子死亡又的确可以描述成"可乐杀精"。
->是的,如果指出这个概念的偷换会更具说服力
 


[xx] 我知道"真*相"二字在国内大多数可"自由发言"的地方是屏蔽的,所以要用间隔符号。

你有没有发现,你这个决策和羚羊喝水以及婆婆决定给孩子屁股茶油的理念是一样的,实际上这就是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 。虽然真相在这里可能不会导致屏蔽,虽然羚羊等下未必会真的看到狮子,虽然不茶油未必会拉不出,然而去验证这个结论的代价太大了。另一方面,保守只会付出极小的代价(在真相中间加一个*而已,喝水的时候快一点而已,茶一点油而已。。。),这是用确定的小损失来避免大风险,保险行业就是利用这个来赚钱的。

--
刘未鹏(pongba)
Blog|C++的罗浮宫
http://blog.csdn.net/pongba
TopLanguage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pongba
Twitter
http://twitter.com/pongba
Delicious
http://delicious.com/pongba
Douban
http://www.douban.com/people/pongba/


小结一下:首先要承认,我不是特别会写文章,所以平时才喜欢讲故事而不是说理(除了棒喝外,有点儿像禅宗了)。这次的文章是十一放假的时候在黑莓上起草的,节后的公司无事可做,在电脑上改了两遍才敢发送,但问题还是很多,上面wangfeng和pongba已经指出了不少,甚至文章里还有一段记录思路时的素材没用上、也没有删除(晕,大晕)
有时间我会修改一下原文,水平上至少要做到"对得起这里的观众"。如果哪位发现了文章中有任何问题,请不要吝惜你的键盘寿命,多敲几个字告诉我,谢谢

pongba

unread,
Oct 11, 2008, 12:45:57 AM10/11/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0/11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小结一下:首先要承认,我不是特别会写文章,所以平时才喜欢讲故事而不是说理(除了棒喝外,有点儿像禅宗了)。这次的文章是十一放假的时候在黑莓上起草的,节后的公司无事可做,在电脑上改了两遍才敢发送,但问题还是很多,上面wangfeng和pongba已经指出了不少,甚至文章里还有一段记录思路时的素材没用上、也没有删除(晕,大晕)
有时间我会修改一下原文,水平上至少要做到"对得起这里的观众"。如果哪位发现了文章中有任何问题,请不要吝惜你的键盘寿命,多敲几个字告诉我,谢谢
 
还说不会写文章呢,这篇其实相当有水准了。我貌似指出了一些建议,但实际上是细节。整个文章的价值是很高的。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功能是打开一扇门,而不是把什么都讲了。

我还准备写本通俗的 Critical Thinking 的入门书呢,就像"你的灯亮着吗?"那样。基本上,打算从庄子和惠子的子非鱼入手,因为这个故事被绝大多数人当做一种正面的例子,实际上它极其集中地反映了我们是如何的不会思考。

有一点重要的建议就是,这篇虽然写得很好了,但是仍然还是沿袭的经典的套路,即列出各种各样的思维捷径,然而没有将在这些思维捷径从本质上进行归类和解释,其实,看下《Mean Genes》就会发现,如果从进化心理学上进行解释,说服力会非常大,而且由于增加了本质解释,所以整个知识结构显得非常清晰,而不是左一个 ad hoc 的思维捷径,右一个 ad hoc 的思维捷径了。

Kenny Yuan

unread,
Oct 11, 2008, 12:03:24 PM10/11/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1、惭愧惭愧,google了之后才知道"子非鱼"是什么……不知道举这个当例子是不是会起到反面作用?—— 一般认为写文章时举例子能加强说理,但我觉得对于非理性的人,例子常常会弱化说理,因为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例子,或者从固化的(or 人云亦云的)思维去解读例子,还有表述的二义性或者阅读不仔细等情况。综合所有这些来考虑:如果对例子有不同看法,那么在对例子产生怀疑的同时,对说理过程也就不那么信任了……

2、关于"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我打算在修改时加入,并注明它用于防患未然时的合理性,和用于说理的不完备性。

3、《Mean Genes》就是《欲望之源》吧!我看过几遍,感觉能把握住作者的思路,但是我发现,想要向别人推广书中的本质思想是非常困难的,可能跟国内对进化论教育的缺失有关吧!你的建议非常好,但出于以上原因,我有点担心这样总结对普通人会起到反作用。而且,对早已懂得这些的人,这种文章本来也没多大意义,呵呵……就像仅仅讲授"要如何做"和"不要如何做"不能培训出好的程序员一样,只讲授"要如何做"和"不要如何做"也培训不出好的思维习惯。但是又不能讲得太深入:如果一开始就把本质都说了,基本上没有人会明白;早已明白其中本质的,又不会去关心这种讲授……

2008/10/11 pongba <pon...@gmail.com>


还说不会写文章呢,这篇其实相当有水准了。我貌似指出了一些建议,但实际上是细节。整个文章的价值是很高的。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功能是打开一扇门,而不是把什么都讲了。

我还准备写本通俗的 Critical Thinking 的入门书呢,就像"你的灯亮着吗?"那样。基本上,打算从庄子和惠子的子非鱼入手,因为这个故事被绝大多数人当做一种正面的例子,实际上它极其集中地反映了我们是如何的不会思考。

有一点重要的建议就是,这篇虽然写得很好了,但是仍然还是沿袭的经典的套路,即列出各种各样的思维捷径,然而没有将在这些思维捷径从本质上进行归类和解释,其实,看下《Mean Genes》就会发现,如果从进化心理学上进行解释,说服力会非常大,而且由于增加了本质解释,所以整个知识结构显得非常清晰,而不是左一个 ad hoc 的思维捷径,右一个 ad hoc 的思维捷径了。

pongba

unread,
Oct 11, 2008, 1:59:51 PM10/11/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0/12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1、惭愧惭愧,google了之后才知道"子非鱼"是什么……不知道举这个当例子是不是会起到反面作用?—— 一般认为写文章时举例子能加强说理,但我觉得对于非理性的人,例子常常会弱化说理,因为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例子,或者从固化的(or 人云亦云的)思维去解读例子,还有表述的二义性或者阅读不仔细等情况。综合所有这些来考虑:如果对例子有不同看法,那么在对例子产生怀疑的同时,对说理过程也就不那么信任了……

我解释过了子非鱼之后读者就会认为只有这一个解释而没有第二种合理的解释了,关键是要拿出令人无法辩驳的证据和逻辑来(以后有时间我会详细分析这个例子的,其实这是个非常凝练的 Critical Thinking 案例,就我目前所知西方还真没看到这样既经典(人所周知),又非常能说明思维弱点的案例)。
 
3、《Mean Genes》就是《欲望之源》吧!我看过几遍,感觉能把握住作者的思路,但是我发现,想要向别人推广书中的本质思想是非常困难的,可能跟国内对进化论教育的缺失有关吧!你的建议非常好,但出于以上原因,我有点担心这样总结对普通人会起到反作用。而且,对早已懂得这些的人,这种文章本来也没多大意义,呵呵……

目标本来就不在普通人,而是受过良好教育,自己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人的那群人。这群人可能会因为不明白背后的的进化论解释,所以平时犯各种各样的思维谬误而不自知(正如我以前一样,现在好很多,但仍然时不时还会犯),但无论如何这群人希望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并且去明白背后的原理,缺乏的只是一本书来把这个原理讲出来;因此对于这群人,这样的书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书。
 
就像仅仅讲授"要如何做"和"不要如何做"不能培训出好的程序员一样,只讲授"要如何做"和"不要如何做"也培训不出好的思维习惯。但是又不能讲得太深入:如果一开始就把本质都说了,基本上没有人会明白;早已明白其中本质的,又不会去关心这种讲授……
 
那就由浅入深嘛,书本来就该怎么讲。从现象入手,逐步往本质剥。

lan haiping

unread,
Oct 13, 2008, 3:28:49 PM10/13/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很orz你对爱因斯坦的评价, 说实话你自己犯了你自己说的
思维缺陷。

2008/10/10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
Hai-Ping La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
Peking University , Bejing, 100871
lanha...@gmail.com, hp...@pku.edu.cn

zade

unread,
Oct 13, 2008, 9:52:55 PM10/13/08
to TopLanguage
pongba的评论很好, 不过我总是觉得的有点求全责备了.

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永远不相信上帝在掷骰子".这一点应该是爱因斯坦的直觉;而显然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的.当然爱因斯坦对宇宙的解释是否最终正确现
在还不好说,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个例子对于"如果仅凭直觉去质疑,往往会闹出笑话"这段话的例证.

红卫兵的口号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打到一切反动权威".我们不必深层次探讨文化大革命的内因,至少红卫兵的外在形式给人的感觉是 "盲目质疑一
切".而且把这句话放在一些红卫兵的个例上,也应当是成立的.

理论往往枯燥,实例却有点睛的作用;但是实例总会失之偏颇.任何一个鲜活的实例,发生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而理论又必须分析,分开论述,在支持单一观点
的时候,只能解释一个实例的部分原因.

如果想找完全的例证,几乎没有.最经典的是伽利略的理想试验,这个试验完美的说明了机械能量守恒定律.但是很显然,绝对光滑,没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这
在现实中是无法达到的,但是显然不能说明这是一个失败的例证.



On 10月10日, 下午11时06分, pongba <pon...@gmail.com> wrote:
> *我严重推荐这篇文章,大家看完了之后如果有进一步拓展阅读的需求请查看我的豆列----"学会思考<http://www.douban.com/doulist/127649/>
> "。
>
> 此外,有一些建议我穿插在下文中了:*
>
> 2008/10/10 Kenny Yuan <yuankain...@gmail.com>
>
>
>
> > 人类的趋利避害本能,导致思维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将"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的现象,比如放置很久的食物并不一定都腐败变质了,但我们都会选择扔掉。更进一步地,我们会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也当作充分条件。比如我们在黑夜里会异常小心,虽然"黑夜"与"犯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或者,看到别人手中拿着刀子,首先想到的是"不要伤害到我"。其实动物们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羚羊会说话,它大概会这样告诉你:"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我不确定这里是不是有狮子,但是喝过水之后赶紧跑掉总没有坏处。"为什么不会有合理推理的羚羊呢?比如一只这样思考的羚羊:"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但这有可能是已经走开的狮子留下的;'有狮子的味道'仅仅是'有狮子'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甚至可能不必要),如果看到狮子了(充分条件),那我就会逃跑,否则我就待在河边喝水......"由于进化方向的随机性,究竟有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无法判断
> > [vi] <#11ce60fc1ee0867d__edn6>
> > ,但是我们观察到现在的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可以认为:即使曾经有过这样讲逻辑的羚羊,它们也已经灭绝了,因为比起"正常"的羚羊来,这种羚羊没有生存优势。
>
> *对"充分必要"条件的讨论非常有价值。不过我认为这个例子举得不好,因为就算我们是完全理性的羚羊,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按照未来预期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原则,也应该选择喝完水就走。有一本书叫做
>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 ,可以看下,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 doing the
> samething and expect differently
> (重复做同一件事情期待不同的结果)。这个行为被看做是非理性的典型。然而实际上,这正是在不确定性世界中的一个很漂亮的启发式方案,因为如果我这次不work,有可能是某个我不知道的环境随机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要知道人的认知并不是全能的),所以也许我再试试,下次就又行了。对此我有一个切身的经验:又一次我老婆的笔记本忽然不能上网了,现象是连上网线但是本地连接总是处于断开状态,我排除了我所知的所有因素,软件(病毒,系统,驱动等等),硬件(我用置换法替换我的电脑是好用的),甚至排除了网线过长导致的信号衰减。然而,查不出原因。我只能假定网卡是坏掉了,然而经验告诉我网卡忽然不work的几率何其小也。那怎么办?我想到了
>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 world,我说,干脆,睡觉,明天再说。结果第二天,开机,插线,一切OK,到现在也没啥问题。我仍然不知道当时是哪儿的问题,但我什么也没做,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这不是每次都可行的,但是他是一个可行的启发式尝试。
> *
>
> *我认为一个更合理和有价值的例子是:我们日常中选择去做什么事情的标准往往是:如果一件事情让我觉得很牛逼,我就有大兴趣去做它。然而,一件事情让你觉得牛逼并不一定意味着(doesn't
> necessarily mean ----
> 这是个非常好的惯用语)这件事是值得或最值得去做的。我小的时候觉得打弹子赢了十个很牛逼,初中时觉得台球一杆全收很牛逼,大一觉得灌水上十大很牛逼。但这些都很没价值。甚至我觉得多掌握一个语言特性,多掌握一个
> quirky
> 的东西,只要是别人不知道我知道,就觉得特牛逼,但有多大价值呢?这里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有这种牛逼的感觉,根据进化心理学,通俗地讲,牛逼这种感觉是用来奖赏可能会对生存带来价值的事情的,比如打架打赢了,和别人抢MM得手了,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知道别人
> 不知道的信息。然而关键就在于后两条,因为进化的机制是很笼统的,并不足够 rational
> ,但这不影响它的进化价值,因为大多数时候,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不知道的信息,如果我做到或知道,都是一个优势。然而正是在那少数时候,这个笼统的进化心理倾向会让我们做无用功。
> *
>
> > 不要盲目质疑权威
>
> *
> 也不要盲目相信权威----为什么要加这句显然的话,是因为人倾向于把问题简单化,你指出不要盲目质疑权威然后举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例子,结果到了读者的脑子里这个知识就变成了:不要质疑权威。
> *
>
>
>
> > 可能是过去被无良的权威欺骗了很多年(现在还是在被欺骗着),在当今的年代,质疑权威变成了一种时尚(如屡有民科质疑见诸报端)。但对于求知的人,有一条原则还是不变的:在发表与主流相反的观点前,要多作调查和思考。不要凭自己的直觉去胡乱质疑
> > [vii] <#11ce60fc1ee0867d__edn7>
> > 。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不太可能是遇该问题的幸运第一人"。如果仅凭直觉去质疑,往往会闹出笑话。甚至伟大如爱因斯坦者,在他做出过巨大成就的物理学上,曾经靠直觉指导学术研究,高举反对量子物理的大旗,但还是被无情地击败(Aspect
> > experiment),被后人作为了反面典型,甚至有人笑称: "如果爱因斯坦自191x年开始以钓鱼为业度过余生,对科学界也没有任何损失"。
>
> *
> 实际上,爱因斯坦的例子不恰当。关于宇宙归根到底是确定性的还是不确定性的,到现在并没有能够最终证明任何一方。所以爱因斯坦坚持他的信仰绝对不能说是不合科学逻辑的,并且,爱因斯坦绝不仅仅是盲目坚持而已,他对量子理论发起了多次漂亮的攻击,虽然最终失败,但正是这个攻击进一步增强了量子理论的信服性。然而拨开量子的迷雾(如果有的话),再往下,宇宙是不是又变得确定性了?谁又知道呢?
>
> 当然你的结论是对的,盲目质疑就是在没有证明对方没有证明的情况下去质疑,是不靠谱的。*
>
> > 造反有理、盲目质疑一切的是红卫兵,求知的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红卫兵。我们一直在讲critical thinking
> > ,但这不是基于直觉的质疑,更不是怀疑一切。质疑的依据是知识和实验(数字)。
>
> *造反有理----红卫兵的例子不恰当,这里有 appeal-to-emotion (见wikipedia) 和 false analogy
> 的嫌疑。实际上盲目质疑和红卫兵无法类比。红卫兵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与此不同。就不扯远了。*
>
> > 比如,下面的这个科学事实[viii] <#11ce60fc1ee0867d__edn8>,它和多数(未受正确安全教育的)人的直觉相违悖:
>
> > a)仅使用安全气囊而不系安全带,会增加死亡和受伤的可能性。
>
> > b)安全气囊仅在与安全带一起使用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
> > c)安全气囊对儿童有致命的伤害作用。
>
> > 参考:安全带能将乘员的头部伤害减少6成,安全带+安全气囊一起能减少8成(数据来源:NHTSA)。同时,安全气囊造成儿童死亡率上升35%(数据来源:
> > IIHS)。
>
> > 再比如:近视的遗传率为90%(标准的说法为0.9)。也就是说,一个人到底近视与否,在90%的程度上是由他的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
> *与直觉相违背的例子最绝妙的就是概率。可以参考《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我知道书名很土,但是这是因为翻译的原因,书是顶级好书,我已经推荐好几次了)相关章节。
> *
>
> > 不要放大局部经验
>
> > "不要将局部经验(或经历)当成普遍事实"。单讲这一句话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但具体到了某件事情上,这种思维缺陷就容易出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经历,大脑会将这些经历总结归纳成经验和规律,并且不自觉地用它当成金科玉律去衡量接触到的新事物
> > [ix] <#11ce60fc1ee0867d__edn9>
> > 。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新事物都是不那么可信的----至少不如自己的经验可信。如果新事物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冲突,多半是要去怀疑它。在怀疑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一票否决
> > /
> > 证伪"这样一个逻辑利器,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旧有经验。举个鲜活一点的例子:一个朋友生了小孩后,经常和她的婆婆(来自某省落后的乡村)发生冲突,而冲突的内容几乎都是在育儿方法上。比如有一次,婆婆坚持要给孩子的屁股上擦香油,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长大之后会"屙不净屎"。我想多数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比较有趣,也不会认为婆婆的这种"经验"是正确的。但从婆婆的角度来看,这是她大半辈子攒下来的经验,是她的长辈和亲朋代代相传、奉为圭皋的经验,也是她在儿子身上"试验"成功的经验。而媳妇采用的育儿方式是新事物,那是她不愿意去相信和接受的东西。婆婆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你说你那方法科学,那怎么还有生出来就活不了的?你说我的方法不科学,我不还是把我儿子养活这么大了?"
> > [x] <#11ce60fc1ee0867d__edn10>
>
> ...
>
> 阅读更多 >>

Kenny Yuan

unread,
Oct 13, 2008, 10:36:05 PM10/13/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科普!科普!

其实爱因斯坦对自己的每次论战失败也都是承认的,只不过他总不服输,他从直觉上认为"老头子不掷骰子",认为量子物理一定在某个基础的东西上错了。(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从"直觉"出发呢,因为他在写给波恩的信中这样说道:"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并不是真实的")

爱因斯坦终其半生之力,也没有战胜量子物理,在死后还被阿斯派克特实验证明是错的(实在性和定域性的二选一,无论如何选,爱因斯坦都是错的)。许多人认为"爱因斯坦对量子物理的批评促进了量子物理的发展",我想理智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但这也掩盖不了如下的事实:爱因斯坦在量子物理上犯了错误,而且一错就是几十年。如果按顺序排列的话,也应该先说爱因斯坦错了,然后再说他的错误其实也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听着咋那么像中学历史课本评价农民起义?)

P.S. 爱因斯坦的朋友,和爱因斯坦同时代的科学家保罗·埃伦费斯特可以批评爱因斯坦的顽固,当面对着爱因斯坦宣称要以爱因斯坦为耻,因为爱因斯坦表现得像"早年容忍不了相对论的那些人"。当时埃伦费斯特手中还没有任何证据据明爱因斯坦是错的,我们这些握有可信证据的后人,难道就不能批评爱因斯坦了么?



2008/10/14 lan haiping <lanha...@gmail.com>

Jun Yang

unread,
Oct 14, 2008, 12:51:51 AM10/14/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精彩,Kenny 写得不错,pongba点评的也很有味道,受教了。

2008/10/14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M.T

unread,
Oct 14, 2008, 6:24:48 PM10/14/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writes:

爱因斯坦又不是靠自己权威打压对手的学霸,量子力学本身也有他的功劳,后来他的反对也是弱势的,现在
说谁对谁错还为时过早。
量子力学是吧主观因素引入物理学的一个尝试,这是划时代的文化转向,对不对尚待评说。

> 科普!科普!
>
> 其实爱因斯坦对自己的每次论战失败也都是承认的,只不过他总不服输,他从直觉上认为"老头子不掷骰子",认为量子物理一定在某个基础的东西上错了。(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从"直觉"出发呢,因为他在写给波恩的信中这样说道:"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并不是真实的")
>
> 爱因斯坦终其半生之力,也没有战胜量子物理,在死后还被阿斯派克特实验证明是错的(实在性和定域性的二选一,无论如何选,爱因斯坦都是错的)。许多人认为"爱因斯坦对量子物理的批评促进了量子物理的发展",我想理智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但这也掩盖不了如下的事实:爱因斯坦在量子物理上犯了错误,而且一错就是几十年。如果按顺序排列的话,也应该先说爱因斯坦错了,然后再说他的错误其实也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听着咋那么像中学历史课本评价农民起义?)
>
> P.S.
> 爱因斯坦的朋友,和爱因斯坦同时代的科学家保罗·埃伦费斯特可以批评爱因斯坦的顽固,当面对着爱因斯坦宣称要以爱因斯坦为耻,因为爱因斯坦表现得像"早年容忍不了相对论的那些人"。当时埃伦费斯特手中还没有任何证据据明爱因斯坦是错的,我们这些握有可信证据的后人,难道就不能批评爱因斯坦了么?
>
>
>
> 2008/10/14 lan haiping <lanha...@gmail.com>
>
>> 很orz你对爱因斯坦的评价, 说实话你自己犯了你自己说的
>> 思维缺陷。
>>
>> 2008/10/10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
>> 思维的特点和缺陷
>>>
>>>
>>> 人类总是喜欢歌颂自己的大脑,比如:思想的威力,逻辑的威力,数学的威力(数学来自于思考),科学的威力(科学来源于思考),还有"意识"这个"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
>>> [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1>……blah blah
>>> ……不过,几乎没有人关心过这种想法究竟来自于人体的哪个器官。
>>>
>>>
>>>
>>> 心理学中有一个研究偏见的试验是这样设计的,向随机抽样的一群人发放问卷,询问他们两个问题:1、你身边有偏见的人占多大比例;2
>>> 、你自己有没有偏见,是否严重。结果,远超半数的人回答得非常一致:1、身边绝大多数人有严重偏见;2、我自己没有任何偏见。
>>>
>>>
>>>
>>>
>>> 人类的大脑就是如此:一生都在不停地犯各式各样的错误,同时还对自己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的评价。之所以犯错误,是由人类的大脑运作方式决定的,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比如人类有一种本能化思维方式:类比
>>> [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2>
>>> 。也就是说,习惯于将自己先前总结出来的规律,施加在未知但看起来相似的事物上,而不事先考虑同样的规律是不是起作用,也不去辨别是不是真的"相似"。这其中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卷心菜的味道不错,圆生菜和卷心菜长得差不多,那么圆生菜的味道应该也差不多?"举个程序员们喜闻乐见的例子:你在
>>> emacs里按Ctrl-X,C按得挺熟练觉得很爽,于是到了gedit和notepad里八成也会试试看灵光与否,或者到win32 cmd下敲find
>>> -exec/xargs,或者到LISP里写visitor,或者到Python里写GetSubString(index1, index2,
>>> step)函数……在这方面,成年人和婴儿的区别仅在于知识库中积累的数据不一样多而已(所以成年人才不再去尝试已消化过的食物的味道[iii]<#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3>
>>> )。在用类比去探索时,我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但是在已经探索过的人群看来,这非常可笑并且没有必要。
>>>
>>>
>>>
>>> 试错法也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iv]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4>
>>> 。其中的逻辑大约是:"我不知道是不是行得通,但是做错了代价也不大,所以我想试试看"。低幼儿童会用剪刀去剪房间里的所有物体,其实就是在试错。前面举的
>>> emacs的例子,也可以说是在试错。面对重要的东西,我们往往不会去试错[v]<#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5>
>>> ,但问题在于每个人对于"重要与否"的评估存在着差异,导致对待同一个事物,某人觉得不重要,可以试错;但另外一个人就会对这种试错非常反感,甚至愤怒。
>>>
>>>
>>>
>>>
>>> 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错误的,但我们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随着对事物的更多了解,每一时刻我们都会(不自觉地)修正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但每一次我们都会认为自己完全了解该事物了,认为自己达到终极正确了,同时也会忽略自己刚刚还在犯错误这一事实。这其中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我已经修正了足够多的错误了,那么这里面就不会再有大问题了吧?"在软件开发中,程序员面对
>>> BUG也经常如此。心理学中的名词"面试者错觉"(interview illusion)
>>> 就是在总结这样的一种现象,因为在企业面试的时候,这种现象最显著。
>>>
>>>
>>>
>>> 归因错误(更确切地:fundamenatl attribution error
>>> )也是人类易犯的思维错误。其典型特征是: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将坏的结果归罪于别人。比如:约会迟到,那是因为堵车太厉害;如果准时到达,那是因为自己是一个讲信誉的人,"能够有计划地处理一切意外情况从而做到守时"。类似地还有:如果自己不守交通法(比如在"白实线"并线),那是因为有急事需要赶路;如果看到别人同样地行为,则是认为对方是一个"没有素质的人"。再回来头说软件公司:处在组织中任何位置的人,包括
>>> CEO、VP、PM、Lead、QA & developer
>>> ,也都会犯这种错误:一旦出了问题,大官儿会将问题推给小官儿,小官儿推给程序员,程序员推给外部条件,比如语言有缺陷,OS不稳定,SDK出BUG,
>>> Partner还延期……等等等等。如果最后成功了,程序员则会说"其实都是我们干的活儿",CEO会说"那是因为我领导有方",中层managers
>>> 会说"CEO什么实际事情都不管,程序员们全都太懒,都是(因为)我们这些最难做人的中层经理们在不停地push"……
>>>
>>>
>>>
>>>
>>> 人类的趋利避害本能,导致思维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将"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的现象,比如放置很久的食物并不一定都腐败变质了,但我们都会选择扔掉。更进一步地,我们会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也当作充分条件。比如我们在黑夜里会异常小心,虽然"黑夜"与"犯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或者,看到别人手中拿着刀子,首先想到的是"不要伤害到我"。其实动物们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羚羊会说话,它大概会这样告诉你:"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我不确定这里是不是有狮子,但是喝过水之后赶紧跑掉总没有坏处。"为什么不会有合理推理的羚羊呢?比如一只这样思考的羚羊:"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但这有可能是已经走开的狮子留下的;'有狮子的味道'仅仅是'有狮子'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甚至可能不必要),如果看到狮子了(充分条件),那我就会逃跑,否则我就待在河边喝水……"由于进化方向的随机性,究竟有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无法判断
>>> [v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6>
>>> ,但是我们观察到现在的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可以认为:即使曾经有过这样讲逻辑的羚羊,它们也已经灭绝了,因为比起"正常"的羚羊来,这种羚羊没有生存优势。
>>>
>>>
>>>
>>>
>>> 所有的这些本能地、习惯成自然的思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刚刚提及的),会导致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结果:我们在面对不了解的领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以上的说理并不充分。如果有人不认同我也很正常。我也无法做到充分说理,因为我的这一份大脑无法真正说服别人的那一份大脑,除非两者在思想和认识上已经有一定的共同基础)。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会导致很多问题。将这些偏差列举出一些来,也正是我写此文的目的。
>>>
>>>
>>> 不要盲目质疑权威
>>>
>>>
>>> 可能是过去被无良的权威欺骗了很多年(现在还是在被欺骗着),在当今的年代,质疑权威变成了一种时尚(如屡有民科质疑见诸报端)。但对于求知的人,有一条原则还是不变的:在发表与主流相反的观点前,要多作调查和思考。不要凭自己的直觉去胡乱质疑
>>> [v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7>
>>> 。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不太可能是遇该问题的幸运第一人"。如果仅凭直觉去质疑,往往会闹出笑话。甚至伟大如爱因斯坦者,在他做出过巨大成就的物理学上,曾经靠直觉指导学术研究,高举反对量子物理的大旗,但还是被无情地击败(Aspect
>>> experiment),被后人作为了反面典型,甚至有人笑称: "如果爱因斯坦自191x年开始以钓鱼为业度过余生,对科学界也没有任何损失"。
>>>
>>>
>>>
>>> 造反有理、盲目质疑一切的是红卫兵,求知的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红卫兵。我们一直在讲critical thinking
>>> ,但这不是基于直觉的质疑,更不是怀疑一切。质疑的依据是知识和实验(数字)。
>>>
>>>
>>>
>>> 比如,下面的这个科学事实[vi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8>
>>> ,它和多数(未受正确安全教育的)人的直觉相违悖:
>>>
>>> a)仅使用安全气囊而不系安全带,会增加死亡和受伤的可能性。
>>>
>>> b)安全气囊仅在与安全带一起使用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
>>> c)安全气囊对儿童有致命的伤害作用。
>>>
>>> 参考:安全带能将乘员的头部伤害减少6成,安全带+安全气囊一起能减少8成(数据来源:NHTSA)。同时,安全气囊造成儿童死亡率上升35%(数据来源:
>>> IIHS)。
>>>
>>>
>>>
>>> 再比如:近视的遗传率为90%(标准的说法为0.9)。也就是说,一个人到底近视与否,在90%的程度上是由他的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
>>>
>>>
>>>
>>> 对于权威,不是不能质疑,事实上,许多开创性的理论都是经过质疑权威而发明的。质疑应该通过批判性思维产生,其基础则是知识和实验。关于批判性思维在这里不讲太多,请参考托马斯·杰斐逊编写的学生誓言:我保证使用我的批评才能。我保证发展我的独立思想。我保证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能够自作判断(卡尔·萨根:
>>> http://www.cnread.net/cnread1/kpzp/s/sagen/mgcm/025.htm)。
>>>
>>>
>>> 不要放大局部经验
>>>
>>>
>>> "不要将局部经验(或经历)当成普遍事实"。单讲这一句话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但具体到了某件事情上,这种思维缺陷就容易出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经历,大脑会将这些经历总结归纳成经验和规律,并且不自觉地用它当成金科玉律去衡量接触到的新事物
>>> [ix]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9>
>>> 。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新事物都是不那么可信的——至少不如自己的经验可信。如果新事物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冲突,多半是要去怀疑它。在怀疑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一票否决
>>> /
>>> 证伪"这样一个逻辑利器,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旧有经验。举个鲜活一点的例子:一个朋友生了小孩后,经常和她的婆婆(来自某省落后的乡村)发生冲突,而冲突的内容几乎都是在育儿方法上。比如有一次,婆婆坚持要给孩子的屁股上擦香油,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长大之后会"屙不净屎"。我想多数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比较有趣,也不会认为婆婆的这种"经验"是正确的。但从婆婆的角度来看,这是她大半辈子攒下来的经验,是她的长辈和亲朋代代相传、奉为圭皋的经验,也是她在儿子身上"试验"成功的经验。而媳妇采用的育儿方式是新事物,那是她不愿意去相信和接受的东西。婆婆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你说你那方法科学,那怎么还有生出来就活不了的?你说我的方法不科学,我不还是把我儿子养活这么大了?"
>>> [x]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10>
>>>
>>>
>>>
>>>
>>> 回到程序员的问题上,这种应用局部经验的情形也不少。比如:"我上次这样试验过,行不通的",或者"我这样编译过,没问题的"。"行不通"是因为什么行不通?是方法有错还是环境在干扰
>>> [x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11>
>>> ?"编译过没问题",是表面上没问题还是真的没问题,是编译器的特性还是标准中的规定[xii]<#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12>
>>> ?
>>>
>>>
>>>
>>> 关于如何处理个人经验和理论的冲突,可以按科学界通用的证据原则去处理。并且,证据原则中有如下一些证据强弱的判断式:双盲>单盲,盲法>不盲,试验>
>>> 观察,随机试验>非随机试验,对照实验>无对照实验,前瞻性观察>回顾性观察,系统性观察>非系统性观察( 个案系列、个案、经验),"个案系列">
>>> 个案,专业人员观察>非专业人员观察(上面这段话是引用的,从笔记里Ctrl-Y的,出处忘了)。
>>>
>>>
>>> 不要捍卫一知半解
>>>
>>>
>>>
>>>
>>> 我们都不必要、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内都做到深入了解,像"全才"一类的称呼离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遥远了(毕竟早已不是达芬奇所处的年代了)。不管你了解多少个领域,在一个领域上了解得有多深入,都不可能覆盖到所有。所以,出现对某个领域一知半解的情况,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比如程序员们都懂一点颜色的表示法——如何用
>>> RGB值组成颜色(做过视频处理的人估计还懂ycrcb)。但是如果用Chromatology的高度去要求,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合格了(比如D65
>>> ……)。
>>>
>>>
>>>
>>>
>>> 或者用生活中的例子:一般人都会使用相机,在不少论坛里还能碰上许多"摄影爱好者"或者职业摄影师。但你要是搬出《大不列颠摄影教程》跟他探讨镜头的慧差、像场、球差、色散等性质,那么多数人都会变哑巴
>>> [xi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13>。
>>>
>>>
>>>
>>> 或者另一个例子:几年前,在LCD
>>> 的营养"的说法。如果我们了解一点点关于人体的知识,明白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营养,或者说什么才叫"营养",这种伪科学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xiv]<#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14>
>>> [xv]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15>
>>> 。(人类所需的营养,主要是醣,蛋白,脂肪,这三者的比例相加接近100%。剩下的一点点比例是少量的维生素和微量的矿物质)
>>>
>>>
>>>
>>>
>>> 再比如"肯德鸡没有营养"的说法,也是常见的一种以讹传讹。即使不按照前面的分析法,用常理去推断也能搞明白——肯德鸡的食物是由以下的原料制成的:小麦、牛肉、鸡肉、蔬菜、土豆、玉米、青豆、鸡蛋黄、色拉油、黄瓜、腌制蔬菜、胡萝卜、奶油、巧克力、可乐(主要是水,还有少量的糖)、固体橙汁和咖啡饮料等。如果有人说馒头夹鸡腿"没营养",我想肯定有人会想"用大嘴巴抽丫儿的"。但如果说汉堡"没营养",为什么许多人就相信了呢?
>>>
>>>
>>>
>>> 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国内对"亚健康"的概念的炒作,还有国内多年来对狂犬病的恶意误导(
>>>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099/en/index.html)……
>>>
>>>
>>>
>>> 回到编程的方面,也有不少的例子。比如:熟悉stack的人不了解continuation,熟悉heap的人不了解GC,熟悉过程式编程的人不了解
>>> declarative,熟悉OO的人不了解函数式编程,熟悉CreateThread的人不了解pthread_create,熟悉visitor
>>> 的人不了解multimethod,熟悉observer的不了解:after,熟悉ON_PAINT的人不了解signal/slot,熟悉
>>> QBoxLayout的人不了解wxBoxSizer
>>> ……不了解该领域的人所发表的"高论",对于熟悉的人来说,往往会觉得很傻很天真。如果缺乏涵养,难免会冷嘲热讽,导致对方敌意地反唇相讥,最终发展成一场面子战争。
>>>
>>>
>>>
>>> 那么,如何区分某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不是真实可信的?其实很简单,还是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审核,多查资料,多做功课。"不寻常的见解需要不寻常的证据"(e.g.
>>>
>>> 毒品成瘾和越战士兵)。如果一个(骇人听闻的)说法在流传,要先去检验一下它有没有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姑且当笑话听好了。如果有证据,要求证一下是不是可重复的(被其它机构独立做出相同的实验结果),再去查阅相关的批判,从中了解到更多情况,多思考,最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自己的结论与主流学术界背道而驰,那么要多加小心,因为主流学术界犯错误的概率,远小于我们作为一个门外汉而犯错误的概率)
>>>
>>>
>>>
>>> P.S. 相比一般的科学实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实验做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我们其实可以自己动手检验广为流传的许许多多的观点(比如JAVA VM
>>> 的效率之类的。http://shootout.alioth.debian.org/
>>>
>>>
>>> 想象猜测不是事实
>>>
>>>
>>>
>>>
>>> 对于不了解的领域,我们的大脑也不会停止想象和猜测,想象和猜测不是坏事,许多发明就是这么来的。只不过如果仅仅想象和猜测,但不做功课,那就是臆测了。常见的形式有:"人家专业
>>> XX师都是……样子的"或者"这所以做出XXXX事情,肯定是因为……",再或者"之所以数据显示是这样子,是因为……"[xvi]<#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16>
>>> 。这样的判断,离开了数据的支持,只能说是一句空话,没有任何意义[xvii]<#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17>
>>> 。
>>>
>>>
>>>
>>> 比如在TopLanguage
>>> 讨论组,前几天就发生了某些人对摄影师和闯红灯者的判断失误。在这里并不是要指责曾经判断失误的人,只是用来说明:人的大脑一不小心就会犯错(我的大脑也是一样。所以我才去不停地求证,一切靠统计数据——可信的数据)。
>>>
>>>
>>>
>>>
>>> 又比如:关于"将头伸出车窗,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受伤"这个判断,大家基本上会认同。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受伤?此时的想象和臆测就不管用了,需要数字来说话。但作为人类,我们当然不可能选择随机双盲法去做试验(同样,也不可能用大量婴儿去做"三鹿氰胺"的毒理
>>> /病理实验),所以只能看统计数字并加以归纳。虽然我们会认为:将头伸出车窗后,被其它车辆撞击/
>>> 被树枝广告牌刮伤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但是对常这样做的宠物狗的统计结果表明,因飞行物和飞溅物撞击的受伤比例其实最高。同时,电动车窗受伤的报告数字也在警示人们,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危险其实发生的比率也很高(不仅仅儿童,许多成年人也是电动窗的受害者)。
>>>
>>>
>>>
>>> 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离多数人的生活有点远,但它正好是我的兴趣爱好。在这种情况下拿出来用于佐证应该算是合适的):有一种格斗比赛叫做综合格斗(MMA
>>> ),这种格斗的规则相当开放(它继承自古罗马斗兽场的精神):允许脚踢、膝撞、拳打、肘击,允许各种摔法,允许使用各种关节技(中国俗称擒拿),允许使用各种绞技(勒脖子令对方窒息),并且,即使一方已被打倒在地也不会中断比赛,而是允许另一方的选手用脚踩、足球踢(将对方脑袋当球踢)、或者骑在身上用拳打头或者用膝撞头
>>> [xvi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18>(不要与WWE混淆,WWE
>>> 仅仅是有剧本的表演)……单单听我描述,可能你会认为这种比赛相当残忍,而且伤亡率会相当地高。但是根据统计数字,伤亡率上来讲,看似残忍的综合格斗远比足球、赛车等运动要安全。
>>>
>>>
>>>
>>> 如果想要避免(或修正)错误的想象和猜测,有一个好办法:批判性地思考,同时一定要多看数字[xix]<#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19>
>>> 。
>>>
>>>
>>> 到底应该如何去做
>>>
>>>
>>>
>>> 简短总结一下:对不了解的领域,要多思考再发言。思考形式应该是critical thinking
>>> ,要基于对知识的掌握,基于实验和数字。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凭空思考,不要随便下结论。
>>>
>>>
>>>
>>> P.S. 讲起道理来谁都会讲,做起来却很难不犯错。所以我们要随时自醒。引用一句话:魔鬼在细节中。
>>>
>>>
>>>
>>>
>>> 附:不成立的证明
>>>
>>>
>>> 必要条件不可证明
>>>
>>>
>>>
>>> 这个道理很明白,但中国人却容易在这方面犯糊涂,导致这方面大大小小的例子很多:
>>>
>>>
>>>
>>> 1)钢产量高是工业发达的标致,所以我们要大炼钢铁,赶超英美。
>>>
>>> 2)奥林匹克奖牌多是体育发达的标致,所以我们要多拿奖牌,赶超俄美。
>>>
>>> 3)通过了ISO 9000认证表明工作流程是标准化的,所以我们要努力通过ISO 9000。
>>>
>>> 4)用C++/Java编写的优良软件中常常会出现模式,所以我们要努力使用模式。
>>>
>>> 5)CMM认证体现出……所以我们……
>>>
>>>
>>>
>>> 有的时候,这种联系并不都是"必要条件",而仅仅是相关。但即使相关度为1
>>> 的,也有不必要也不充分的情况。举个例子:"在长安俱乐部有年卡的律师,应该都是名律师吧……"
>>>
>>>
>>>
>>> 如果必要条件被当成充分条件来反驳,那就更是一笔糊涂帐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例如:
>>>
>>> 论坛ID_A:只有找出良好的抽象,才能做好软件。
>>>
>>> 论坛ID_B:放屁!傻B!谁告诉你只要找出抽象就能做好软件了?你雇一堆白痴程序员加一个白痴经理试试?
>>>
>>>
>>> 问题实验不可证明
>>>
>>>
>>>
>>> 理论需要实验来证明。但如果实验有问题,那这种理论的可信度就要受到怀疑了。
>>>
>>>
>>>
>>> 许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可乐杀精"、"中(成)药能杀病毒",并且将这些说法广为传播。其实,"可乐杀精"和"中药杀病毒"的试验是这样做的:1
>>> 、将精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可乐,静置几小时,然后观察到的结果表明活动精子的数量减少了。2
>>> 、将病毒培养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中药制剂,过若干时间后观察到病毒有大批死亡。
>>>
>>>
>>>
>>>
>>> 对如何做试验有些了解的人,看到这里就会明白这种试验是多么地靠不住。对于不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的人,我这里多说两句:这些试验没有进行对比,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归因和解释(应该随机双盲)。试想:如果倒入的不是可乐、中药,而是白开水、食盐、吊白块、漂白粉,或者什么都不放,会有什么结果?实际上,精子的活性离体并不长久,而且需要弱碱环境(可乐为酸性),而病毒在离体后特别容易灭活(作过病毒培养的人都知道对培养基和温湿度的严格要求)。真正的原因,在没有做对比试验的时候会藏匿起来很难发现。如果有了对比实验,为了解释实验结果,就不得不去寻找真
>>> *相[xx]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20>
>>> ,从而也就减少了犯错误的可能性(比如这样的对比试验:培养皿中未加入中药制剂,只是在桌上放了2
>>> 小时,然后病毒也大量灭活了)。当然,如果没有对比的试验是故意设计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
>>>
>>>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随便找几个:
>>>
>>>
>>>
>>> 例子1:在一个汽车论坛中有人这样来证明"开空调影响刹车":车辆静止怠速,将刹车踏板踩下,然后打开空调,发现踏板变软了,由此证明:开空调会影响刹车。
>>>
>>> (刹车一般采用真空助力泵,长时间踩下刹车踏板,会漏气而导致变软)
>>>
>>>
>>>
>>> 例子2
>>> :有人说,可乐是酸性的,会导致骨髂中的钙质大量流失。实验设计如下:用酸液去浸泡人的骨骼标本,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骨头变软而且有很大的弹性,再进行光谱分析,发现里面的钙质已经大量减少。
>>>
>>>
>>>
>>> 例子3:《郑玉巧育儿经(婴儿卷)》。其中有一节"新生儿有感情吗"中提到这样的一个案例(第92页):
>>>
>>>
>>> "医学上有这样一个例子,非常令人吃惊:一个刚刚出生的女婴,无论如何也不吃妈妈的奶,却吃其他产妇的奶。经过多次试验,仍然如此,这使医护人员大惑不解。经过仔细调查,医护人员了解到,这位新生妈妈在怀孕初期,就极力想把胎儿打掉,直到分娩前,还很不情愿接受这个孩子。没想到,孩子出生后竟拒绝吃妈妈的奶!她宁愿吃别的妈妈的奶。如果胎儿不能领会母爱,这一切又怎样解释呢?"(本例引用自
>>> XYS网友文章,未考证原书)
>>>
>>>
>>>
>>> 题外话:这种实验对于没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具有相当大的蒙骗性。人们习惯于接受错误的解释,正是宗教生存的土壤。
>>>
>>>
>>>
>>> ------------------------------
>>>
>>> [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1>
>>> 动物试验表明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以及善于群交的矮黑猩猩都有意识
>>>
>>> [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2> 实验表明动物也是经常运用类比法去探索
>>>
>>> [i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3> 异食癖的不计在内
>>>
>>> [iv]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4>
>>> 在中国老一辈的程序员中,用试错法去学习知识、去编程的,也是在有人在
>>>
>>> [v]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5>
>>> 凡事有例外,年纪稍大的可以回想一下著名的"摸着石头过河"——10亿人的试错
>>>
>>> [v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6>
>>> 同理也无法判断是不是会进化出一只"喜羊羊"和"灰太狼"来
>>>
>>> [v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7> 所谓主流,就是说不包括中国国内的学术界
>>>
>>> [vi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8>
>>> 之所以称其为科学事实,说明它可检验,可解释,可预测
>>>
>>> [ix]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9>
>>> 如果这种"金科玉律"已经被一个群体所广泛接受,那么它看起来就"更接近于真理",如朝鲜,柬埔寨,1984……,还有这一篇报道:
>>> http://www.gmw.cn/content/2007-05/14/content_605779.htm
>>>
>>> [x]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10> 现代医学将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提高到了70
>>> 多岁,而在此之前,这些国家的平均寿命均没有超过40岁。其中,现代医学对婴儿存活率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如果想要检验,可以试着去找一些50
>>> 岁以上的人,问问他们的兄弟姐妹夭折过多少。或者参考以下数据:中国在2007年婴儿死亡率(IMR)为15.3人/一千人,(这相当于美国1960
>>> 年的水平,美国在2002年婴儿死亡率为7.0人/一千人)。与最早有记录的数据比较一下:在1915年的美国,婴儿死亡率为99.9人/
>>> 一千人;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在1958年为80.8/一千人,也就是说,当时有将近十二分之一的婴儿是活不下来的(在1948年,则有五分之一婴儿会死掉)
>>>
>>> [x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11>编译器BUG,OS
>>> 出错,内存刷新失败,宇宙射线……
>>>
>>> [x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12> 比如嵌套类的访问权限和friend声明
>>>
>>> [xi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13>
>>> 有些人会倾向于将"职业"看成更"懂行"、更"专业"。其实这二者没什么必然的决定关系,而且在很多行业均是如此。其实,职业只代表以此为业,能达到职业最低标准即可。懂得多少则在于个人修为。
>>>
>>> [xiv]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14>
>>> 不是所有的非科学都是伪科学,但是如果它明明不是科学,还非要宣称自己的科学的,这样它才算成是伪科学
>>>
>>> [xv]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15>
>>> 即使对食物中的微量营养进行检测,用微波炉烹调也是有益无害。比如《美国食品科学》中记录了这样的实验结果:微波炉烹饪方法比传统烹饪方法维生素C损耗减少
>>> 20%,维生素B1损耗减少40%。中国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以前也作过类似的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76
>>> %,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却为19.04
>>> %。另外,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骨旁,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
>>>
>>> [xv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16>在国内的汽车论坛,我差不多是最早推广宣传
>>> IIHS
>>> 的统计报告的。当时有很多人看到我列出的数据后感到不爽(因为他们喜欢的车型的伤亡率很高,他们批判的车型的伤亡率却很低),于是他们就找出各种理由批判。在这些种理由中,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比如说"伤亡高是因为保有量大",其实原始数字就是折合的百万辆车的伤亡率,或者说"某些车型的伤亡率高是因为旧款多",其实原始数据已经标明了生产年份……
>>> IIHS
>>> 还算是一个比较严谨的机构,早就考虑了种种情况,将数据梳理到合理才发表的,而且发表的文件中也有注明。这些人很可能是没有仔细看数据,就凭着自己的喜好开始了想象与猜测,所以才会犯下如此多的低级错误(刚才这一句话是我的想象,嘻嘻)
>>>
>>> [xv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17>
>>> 如果不依靠数据的话,甚至许多专业领域内浸淫多年的资深人士,对事情的判断也常常会出错
>>>
>>> [xviii]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18>
>>> 网上某些所谓"铁笼中的黑市拳"的照片,其实就是来自于一个叫UFC的综合格斗赛事
>>>
>>> [xix]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19> 要警惕玩弄数字的诡辩者
>>>
>>> [xx] <#11cf7aee01943f4a_11ce60fe64a061dd__ednref20> 我知道"真*

denny

unread,
Oct 16, 2008, 6:34:35 AM10/16/08
to TopLanguage
很好的文章,对确立清晰的逻辑有帮助.
本来我觉得自己的逻辑还不错,虽然有时候喜欢用直觉来作判断,但总体还是讲逻辑的.
逻辑中的错误有包括似是而非, 自相矛盾(悖论), 也有似非实是. 关键是分清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还是只是命题相关并无关联
(wei命题)

On 10月10日, 下午5时21分, "Kenny Yuan" <yuankain...@gmail.com> wrote:
> 思维的特点和缺陷
>
> 人类总是喜欢歌颂自己的大脑,比如:思想的威力,逻辑的威力,数学的威力(数学来自于思考),科学的威力(科学来源于思考),还有"意识"这个"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
> [i] <#_edn1>......blah blah......不过,几乎没有人关心过这种想法究竟来自于人体的哪个器官。
>
> 心理学中有一个研究偏见的试验是这样设计的,向随机抽样的一群人发放问卷,询问他们两个问题:1、你身边有偏见的人占多大比例;2
> 、你自己有没有偏见,是否严重。结果,远超半数的人回答得非常一致:1、身边绝大多数人有严重偏见;2、我自己没有任何偏见。
>
> 人类的大脑就是如此:一生都在不停地犯各式各样的错误,同时还对自己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的评价。之所以犯错误,是由人类的大脑运作方式决定的,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比如人类有一种本能化思维方式:类比
> [ii] <#_edn2>
> 。也就是说,习惯于将自己先前总结出来的规律,施加在未知但看起来相似的事物上,而不事先考虑同样的规律是不是起作用,也不去辨别是不是真的"相似"。这其中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卷心菜的味道不错,圆生菜和卷心菜长得差不多,那么圆生菜的味道应该也差不多?"举个程序员们喜闻乐见的例子:你在
> emacs里按Ctrl-X,C按得挺熟练觉得很爽,于是到了gedit和notepad里八成也会试试看灵光与否,或者到win32 cmd下敲find
> -exec/xargs,或者到LISP里写visitor,或者到Python里写GetSubString(index1, index2, step)
> 函数......在这方面,成年人和婴儿的区别仅在于知识库中积累的数据不一样多而已(所以成年人才不再去尝试已消化过的食物的味道[iii] <#_edn3>
> )。在用类比去探索时,我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但是在已经探索过的人群看来,这非常可笑并且没有必要。
>
> 试错法也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iv] <#_edn4>
> 。其中的逻辑大约是:"我不知道是不是行得通,但是做错了代价也不大,所以我想试试看"。低幼儿童会用剪刀去剪房间里的所有物体,其实就是在试错。前面举的
> emacs的例子,也可以说是在试错。面对重要的东西,我们往往不会去试错[v] <#_edn5>
> ,但问题在于每个人对于"重要与否"的评估存在着差异,导致对待同一个事物,某人觉得不重要,可以试错;但另外一个人就会对这种试错非常反感,甚至愤怒。
>
> 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错误的,但我们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随着对事物的更多了解,每一时刻我们都会(不自觉地)修正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但每一次我们都会认为自己完全了解该事物了,认为自己达到终极正确了,同时也会忽略自己刚刚还在犯错误这一事实。这其中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我已经修正了足够多的错误了,那么这里面就不会再有大问题了吧?"在软件开发中,程序员面对
> BUG也经常如此。心理学中的名词"面试者错觉"(interview illusion)就是在总结这样的一种现象,因为在企业面试的时候,这种现象最显著。
>
> 归因错误(更确切地:fundamenatl attribution error
> )也是人类易犯的思维错误。其典型特征是: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将坏的结果归罪于别人。比如:约会迟到,那是因为堵车太厉害;如果准时到达,那是因为自己是一个讲信誉的人,"能够有计划地处理一切意外情况从而做到守时"。类似地还有:如果自己不守交通法(比如在"白实线"并线),那是因为有急事需要赶路;如果看到别人同样地行为,则是认为对方是一个"没有素质的人"。再回来头说软件公司:处在组织中任何位置的人,包括
> CEO、VP、PM、Lead、QA & developer
> ,也都会犯这种错误:一旦出了问题,大官儿会将问题推给小官儿,小官儿推给程序员,程序员推给外部条件,比如语言有缺陷,OS不稳定,SDK出BUG,
> Partner还延期......等等等等。如果最后成功了,程序员则会说"其实都是我们干的活儿",CEO会说"那是因为我领导有方",中层managers会说"
> CEO什么实际事情都不管,程序员们全都太懒,都是(因为)我们这些最难做人的中层经理们在不停地push"......
>
> 人类的趋利避害本能,导致思维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将"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的现象,比如放置很久的食物并不一定都腐败变质了,但我们都会选择扔掉。更进一步地,我们会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也当作充分条件。比如我们在黑夜里会异常小心,虽然"黑夜"与"犯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或者,看到别人手中拿着刀子,首先想到的是"不要伤害到我"。其实动物们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羚羊会说话,它大概会这样告诉你:"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我不确定这里是不是有狮子,但是喝过水之后赶紧跑掉总没有坏处。"为什么不会有合理推理的羚羊呢?比如一只这样思考的羚羊:"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但这有可能是已经走开的狮子留下的;'有狮子的味道'仅仅是'有狮子'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甚至可能不必要),如果看到狮子了(充分条件),那我就会逃跑,否则我就待在河边喝水......"由于进化方向的随机性,究竟有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无法判断
> [vi] <#_edn6>
> ,但是我们观察到现在的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可以认为:即使曾经有过这样讲逻辑的羚羊,它们也已经灭绝了,因为比起"正常"的羚羊来,这种羚羊没有生存优势。
>
> 所有的这些本能地、习惯成自然的思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刚刚提及的),会导致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结果:我们在面对不了解的领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以上的说理并不充分。如果有人不认同我也很正常。我也无法做到充分说理,因为我的这一份大脑无法真正说服别人的那一份大脑,除非两者在思想和认识上已经有一定的共同基础)。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会导致很多问题。将这些偏差列举出一些来,也正是我写此文的目的。
>
> 不要盲目质疑权威
>
> 可能是过去被无良的权威欺骗了很多年(现在还是在被欺骗着),在当今的年代,质疑权威变成了一种时尚(如屡有民科质疑见诸报端)。但对于求知的人,有一条原则还是不变的:在发表与主流相反的观点前,要多作调查和思考。不要凭自己的直觉去胡乱质疑
> [vii] <#_edn7>
> 。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不太可能是遇该问题的幸运第一人"。如果仅凭直觉去质疑,往往会闹出笑话。甚至伟大如爱因斯坦者,在他做出过巨大成就的物理学上,曾经靠直觉指导学术研究,高举反对量子物理的大旗,但还是被无情地击败(Aspect
> experiment),被后人作为了反面典型,甚至有人笑称: "如果爱因斯坦自191x年开始以钓鱼为业度过余生,对科学界也没有任何损失"。
>
> 造反有理、盲目质疑一切的是红卫兵,求知的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红卫兵。我们一直在讲critical thinking
> ,但这不是基于直觉的质疑,更不是怀疑一切。质疑的依据是知识和实验(数字)。
>
> 比如,下面的这个科学事实[viii] <#_edn8>,它和多数(未受正确安全教育的)人的直觉相违悖:
>
> a)仅使用安全气囊而不系安全带,会增加死亡和受伤的可能性。
>
> b)安全气囊仅在与安全带一起使用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
> c)安全气囊对儿童有致命的伤害作用。
>
> 参考:安全带能将乘员的头部伤害减少6成,安全带+安全气囊一起能减少8成(数据来源:NHTSA)。同时,安全气囊造成儿童死亡率上升35%(数据来源:
> IIHS)。
>
> 再比如:近视的遗传率为90%(标准的说法为0.9)。也就是说,一个人到底近视与否,在90%的程度上是由他的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
> 对于权威,不是不能质疑,事实上,许多开创性的理论都是经过质疑权威而发明的。质疑应该通过批判性思维产生,其基础则是知识和实验。关于批判性思维在这里不讲太多,请参考托马斯·杰斐逊编写的学生誓言:我保证使用我的批评才能。我保证发展我的独立思想。我保证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能够自作判断(卡尔·萨根:http://www.cnread.net/cnread1/kpzp/s/sagen/mgcm/025.htm)。
>
> 不要放大局部经验
>
> "不要将局部经验(或经历)当成普遍事实"。单讲这一句话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但具体到了某件事情上,这种思维缺陷就容易出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经历,大脑会将这些经历总结归纳成经验和规律,并且不自觉地用它当成金科玉律去衡量接触到的新事物
> [ix] <#_edn9>
> 。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新事物都是不那么可信的----至少不如自己的经验可信。如果新事物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冲突,多半是要去怀疑它。在怀疑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一票否决
> / ...
>
> 阅读更多 >>

realfun

unread,
Oct 16, 2008, 8:12:28 PM10/16/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关于羚羊的问题,感觉例子不恰当。
文中提到的理性羚羊如果真是理性的,也会选择逃跑,因为狮子分布很稀少的,相对于广阔的"没有狮子味道"的地方,"有狮子的味道"的地方,危险性是很高的。

违反直觉的东西很值得怀疑,这是一个有效的思维方式。
不违反直觉的东西在按直觉不能自解释的情况下,也需要怀疑,这是理性的思维方式。
就像是调bug一样,多数时候,你怀疑的位置是差不多的,少数时候,你需要从头到尾梳理一下。

比如这个:近视的遗传率为90%
由于没看到参考文献,我就很怀疑,这个实验是怎么做出来的
而且不符合我的直觉,为什么老美曾经很多近视眼现在都没了,为什么老家很多不近视眼的父母,现在孩子都近视了,农村人口这么多,这个90%是哪里来的数据?


2008/10/16 denny <wuq...@gmail.com>



--
代码发芽网: http://www.fayaa.com/code/ (无需插件支持blog代码高亮,100+种语言,30+种高亮主题)
游戏发芽网: http://www.fayaa.com/youxi/ (华容道等在线小游戏)
我的Blog: 半瓶墨水(http://www.2maomao.com/blog)

Zoom.Quiet

unread,
Oct 16, 2008, 8:54:42 PM10/16/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0/10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 思维的特点和缺陷
>
原创的话,太强大了!
,,,,

> 对于权威,不是不能质疑,事实上,许多开创性的理论都是经过质疑权威而发明的。质疑应该通过批判性思维产生,其基础则是知识和实验。关于批判性思维在这里不讲太多,请参考托马斯·杰斐逊编写的学生誓言:我保证使用我的批评才能。我保证发展我的独立思想。我保证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能够自作判断(卡尔·萨根:http://www.cnread.net/cnread1/kpzp/s/sagen/mgcm/025.htm)。
>
就一点问题,这里已经变更成:
http://blog.cnread.net/cnread1/kpzp/s/sagen/mgcm/025.htm


--
http://zoomquiet.org'''
过程改进乃是催生可促生靠谱的人的组织!
PE keeps evolving organizations which promoting people be good!'''
[HR]金山软件常年招聘大量Py/C++人才!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python-cn/web/ot-py-c
简历直投俺就好;-)

Kenny Yuan

unread,
Oct 16, 2008, 11:31:17 PM10/16/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羚羊的例子举得不好,前面也有人批过了,呵呵,正在想能替换的更好例子。
原文是想说"完全靠准确逻辑推理"的刻板的羚羊。而不是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那种羚羊,但容易引起混乱,所以例子要换

关于近视的遗传率为0.9,你可以这样理解:
1、你的基因决定了你是否能会近视,同时近视基因的遗传率为0.9;
2、如果你总是好好保养眼睛(比如很少使用它),近视通常不会发作。
对爱斯基摩人的观察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过去爱斯基摩人几乎没有近视的,但他们携带着近视基因。当现代文明(电视、电灯等)引入之后,爱斯基摩人中有些人就开始近视了。
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检索我没能力做(看不懂,也不知道遗传学的去哪里查)。但我相信方舟子的"较真儿劲儿"和查文献的能力。下面是他查的文献,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近视的遗传率约为0.9

Dirani M, Chamberlain M, Shekar SN, Islam AF, Garoufalis P, Chen CY, Guymer RH, Baird PN. (2006)
Heritability of refractive error and ocular biometrics: the Genes in Myopia (GEM) twin study.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and Vision Sciences, 47:4756-61.

Lyhne, N., Sjolie, A. K., Kyvik, K. O., & Green, A. (2001).
The importance of genes and environment for ocular refraction and its determiners: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among 20-45 year old twins.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85:1470–1476.

Hammond, C. J., Snieder, H., Gilbert, C. E., & Spector, T. D. (2001).
Genes and environment in refractive error: The twin eye study.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and Vision Sciences, 42:1232–1236.


2008/10/17 realfun <rea...@gmail.com>

Kenny Yuan

unread,
Oct 16, 2008, 11:35:08 PM10/16/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是原创,不过不强大,正在接受批评并练功中……
改了几次,但发觉深度不够,所以打算读完《认知心理学》后再重新改一遍这个文章,近化心理学方面知识深度不够,也打算加强一下

2008/10/17 Zoom. Quiet <zoom....@gmail.com>

2008/10/10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 思维的特点和缺陷
>
原创的话,太强大了!

realfun

unread,
Oct 17, 2008, 1:04:21 AM10/17/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那是不是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近视基因的遗传率为0.9"并不能等价为"近视症状"的遗传率为0.9。
通常人交流的时候说到遗传率,都是说的症状吧,所以常识并没有多少错。

也就是说,近视的遗传率这个例子,也是不合适的。

2008/10/17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Kenny Yuan

unread,
Oct 17, 2008, 1:20:42 AM10/17/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嗯,那个例子不用了,换!多谢!

写文章和说话一样,要让受众明白,而且没有歧义,这才是王道。目前准备用这个例子:

比如,我们平时"尝"到的各种味道,除掉有限的五种味道之外(很多年前认为是四种),其它的都是由鼻子"闻"到而不是舌头"尝"到的。这五种舌头可以感受的味道为:酸、甜、苦、咸、鲜(上腭也可以识别这些味道)。除此之外,其它的味道都是被鼻子"闻"到的(蒸发后的唾液携带着少量食物分子进入鼻腔)。吃芥末的感受会让人真实体会到这一过程。

至于遗传率这个名词,我们还是遵从主流学界的定义吧,更改名词的含义会造成许多问题的。
P.S. 基因不仅仅决定"是否近视",眼睛劳累到什么程度就会近视也是由基因决定的。


2008/10/17 realfun <rea...@gmail.com>

fregen alex

unread,
Oct 17, 2008, 12:19:55 PM10/17/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不要盲目质疑权威
不要盲目相信权威
这种"否定+贬义+中心词"句式是万金油,怎么说都对,最适合来颠倒是非,事实上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当然Kenny这里给出"质疑权威 "的具体解释,颠倒是非的人则是故意混淆"盲目质疑权威 "和"质疑权威 "。

蒙面骑士

unread,
Oct 18, 2008, 11:19:25 AM10/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爱因斯坦还说过"什么样的理论体系决定了你能观测到什么现象",我认为这句话是很强的。量子力学对很多观测量的构造比方能量动量等等,都要以人的时空感为基础构造-------量子力学本身并不提供时空得以成立的基础。吴国盛先生说,也许宇宙学家从事其工作的先验基础,正是从人类基本的生存经验来的。这个话值得深思。
量子力学退守的很后很后,可以说在文化上,可以和哥白尼把人类从宇宙中心贬低为一颗行星的程度比较。



2008/10/14 zade <zhaoho...@gmail.com>

Yufei Chen

unread,
Oct 20, 2008, 8:18:43 AM10/20/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今天上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时候刚刚听到爱因斯坦这句话,虽然上课没认真听,但是听到这话的时候还是注意到了。

国内的哲学课理科生大都很不认真对待(上次还遇到哲学系的研究生说讨厌哲学课),从小学到研究生一直都在讲辩证法,方法论什么的,结果却弄得那么多人讨厌这个,这方面的课程实在是太失败了。

2008/10/18 蒙面骑士 <qin...@gmail.com>:

--
Best regards,
Chen Yufei

Kenny Yuan

unread,
Jun 24, 2010, 1:18:29 AM6/24/10
to pon...@googlegroups.com
(只转贴不评论,对比一下自然有结论)

学会讲道理:向美国基础教育学什么

作者:徐贲

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理性话语能力,从社会作用来说,是一种帮助维护民主公共生活秩序的公民教育。从公民修养、禀性来说,则是一种提高国民素质的人文教育。

理性话语是民主社会的特征,而非理性话语则常常伴同专制而生,在专制社会中大行其道,甚至成为政府的权力话语。从社会作用来说,重视学生理性话语能力,是一种维护民主公共生活秩序的公民教育。从公民修养、禀性来说,则是一种提高国民素质的人文教育。

几年前,一位教授朋友对我说,中国公共理性话语危机已经严重到了非采取行动不可的程度。他想编一本给大学生用的写作课本,训练他们基本的逻辑说理能力。公共说理是公共文明的成就,也是形成良好社会关系、民主政治秩序的根本条件。只有说理的社会才是正派、宽容的社会。公共话语逻辑和说理不只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习惯,而习惯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一个人一旦错过了易于培养思想和话语习惯的形成期,即使后来有机会获得相关知识,也很难真正成为习惯。

说理的习惯如何养成呢?不妨以美国现有的公共说理教育为例,大致说一说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中,公共说理教育其实从小学一年级就已经开始,只是对低年龄的学生没有明确提出“说理教育”的说法。例如,《加州公立学校幼儿园至12年级阅读和语言艺术(教学)纲要》对小学五个年级的“说理”有具体的要求:小学一年级:“重述简单说理和叙述段落中的主要观点。”二年级“重述文本中的事实和细节,说清和组织要说的意见。”三年级“在说理文中区别主要观点和支持这些观点的细节。”四年级“区别说理文本中的‘原因’与‘结果’、‘事实’和‘看法’之不同。”五年级“分辨文本中的‘事实’、‘得到证明的推论’、和‘看法’(尚有待证明的观点)”。而五年级第一次明确“说理评估”(expositorycritique)的要求。

小学五年级以后,初、高中阶段一直继续用“说理评估”作为一项基本阅读要求。其中又以六年级最为关键。在五年级的基础上,六年级阶段对学生“说理评估”能力有了系统要求:一、判断作者结论所用论据的合适性和恰当性;二、用准确、有说服力的引述语合理陈述观点;三、察辨文本中缺乏论据支持的推理、谬误推论、说辞和宣传。

在具体教学中,六年级公共说理分为两个部分:一、辨析“逻辑谬误”;二、提防“宣传”。要辨析的逻辑谬误又分五种:过度简单化、浮泛空论、巡回论证、虚假两分法、无凭据推理。要提防的宣传手法有十种:人云亦云、谩骂、偏见、势利、老百性的话、吹嘘、“科学”根据、证词、恫吓战术、株连。这两部分的内容在有的教科书中合并为“逻辑谬误”,因为“宣传”本来就是一种利用一般人逻辑思考弱点和缺陷的“误导”话语。这两项都需要在实际阅读中通过感性、具体的实例,不断让学生讨论和加深印象。

六年级的公共说理重点在于区分“事实”和“想法”。“事实”是公认的知识,而“想法”只是个人的看法。任何“想法”都不具有自动正确性,必须经过证明才获得正确性。证明也就是说服别人,清楚告诉别人为什么你的想法是正确的,理由是什么。想法必须加以证明,提供理由。四种常用的理由是:事实、例子、数据、专家意见。

六年级的公共说理教育强调“客观事实”与“个人看法”之间存在着两种辨认方式。一、“事实”的陈述是可以确认的,如“林肯是美国总统”。而“看法”的陈述则必须通过说理、讨论才能确认,如“林肯是一位伟大的总统”。二、事实陈述使用那些具有可共同确认词义的字词,如“园形”、“欧洲”、“木头”、“有毒物质”等等。而“看法”使用的字词是个人理解的,如“美好”、“丑陋”、“棒”、“爽”、“折腾”、“胡闹”。归纳起来便是,事实说:“请你核实”;看法说:“我说对,就没错。”事实陈述是谦虚的、协商的;而看法陈述则是傲慢的、独语的。

七年级对学生“说理评估”能力的要求是:“评估作者在支持结论和立场时所用的论据是否适当、确切、相关,并注意有偏见和成见的例子。”其中注意“偏见”和“成见”是新要求,也是从形式逻辑向社会公正内容过渡。八年级则是要求复习六、七年级的“说理评估”,重点在“评估文本的统一性、连贯性、逻辑以及内部的一致性和结构”。

七年级和八年级读物内容比六年级要深,所分析的不当推理和谬误论述也更为复杂。例如,八年级课本中已经有美国经典作家的作品。在阅读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作品的时候,课本中有一篇含有说理谬误的评论,评论写道:“爱伦·坡的小说、诗歌写的全是心智不宁,甚至疯狂的人物。”教师会告诉学生:这里犯了“普遍泛论”的谬误。常见的泛论表述法包括“每个……”、“所有的……”、“大家都……”、“总是……”这一类用词。评论还写道:“自己精神没有问题的作家是写不出这种故事的,不然爱伦?坡又如何能体会什么是疯狂。”这里犯的是“虚假对立”的逻辑谬误(要么“疯”,要么“不疯”)。其实,作家写疯子可以运用想象,不一定自己非要是疯子不可。再有,评论写道:“我们知道,作家都有些怪,特别是那些写恐怖故事的作家。”“我们知道”类似“毋庸置疑”、“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犯的是“本来就有问题”的逻辑谬误,因为“所知道”的恰恰是有待证明的。

高中对学生的“说理评估”能力要求比初中有所提高。高中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九到十年级,“说理评估”要求在说理中必须有对方意识,懂得说理是“对话”,不是“独语”。说理文写作除了形式逻辑,还要讲究结构逻辑(例如,文章不同部分的顺序、逻辑过渡)、能够预先估计和避免读者可能会有的误解。此外,还要求学生注意概说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论据(不望文生义、不曲解、不断章取义)、弄清不同文本的结构、语气、读者(如学术刊物、报纸评论、政治演说等等)。

高中第二阶段是十一到十二年级。这个阶段的“说理评估”对象是“公共文件”(publicdocuments),例如:政府的文告、政策说明、政党文宣、公共服务部门的宗旨、规章、条例、商贸和招聘信息等等。当然,一切发表了的东西,只要议及公共话题都是公共文件,这也就涵盖了很大一部分出版物。这些出版物既然都是公共文本,就必须接受公众的“说理评估”。凡是印成铅字的,并不一定就在道理上说得通,这是反复进行的“说理评估”要告诉学生的基本道理。

公共说理写作在许多大学里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必修课。与中小学时期写作仅是英文课一部分不同,大学里开设有专门的写作课。许多大学写作课有一学年的内容,第一学期注重于基本写作技巧,如描写、叙述、比较、说服、辩诘、评述。第二学期则完全是“说理写作”(expositorywriting),说理写作又称“分析与研究”。大学生修各种课程,基本上都要写“论文”。“说理写作”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普遍论述能力,不仅是专业写作,而且也是社会生活中的公共说理。

总之,在美国学校里,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有一个持续的说理教育过程。从小学四年级算起,光必修课就有10年。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初中3年,这个时期的学生,教育可塑性最强,有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很快将学到的知识吸纳并转化成为习惯。美国之所以能有比较高的公民素质、国民独立思考能力和公民社会理性,除了这个国家的民主传统之外,重视公民教育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作者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来源:时代周报

机械唯物主义 : linjunhalida

unread,
Jun 24, 2010, 1:43:08 AM6/24/10
to pon...@googlegroups.com
英文的来源验证。
这篇文章味道不对。
PS:一手的教育经验总结不是比这个二手的要好?

2010/6/24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