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有关读书求知的一些想法

4,395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Jun Yang

unread,
Nov 18, 2008, 9:30:25 PM11/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要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

以读书为例,一部经典的好教材,想要把它读通,搞明白,弄扎实,除了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作者想要描述

的字面意思以外,往往还需要通过作大量的相关习题及实验来建立起更为扎实,深刻的认识,而捧着厚厚

的一本书,人类心理潜在的占有本能又往往会驱使着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将这部教材拿下,满足自己的成

就感
,于是在没有外人监督,没有外力监控的情况下,很容易演变为一开始的时候读书,作题皆顾,随

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开始不能抗拒快速读完书本的诱惑,于是作题的频率越来越低,最终在快速攻克目标

的指导原则下,书读完了,习题却没有作几道。在读的过程中,在每个阅读的局部阶段,对作者想要传递

的意思似乎都搞明白了,但真的把书本一合,要求你对某一小节,某一大章,乃至全书作一个总结性的回

顾,往往就觉得很多想法,很多话,似乎就在嘴边,就在脑子里,却就是不能以流畅的方式表达而出。真

要让你用书上讲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却往往感觉无从下手。究其根源,实际上还是学习过程作得

还不够扎实。

在我们的阅读范畴中,有很多图书,是不值得精读的,特别是资讯性质的图书,资料,(尤以互联网上的

信息为甚),制作这些信息源的作者,出于快速传播其信息的需要,往往会在制作过程中对资讯进行适当

的处理,以降低受众理解消化的门坎。

对于这类资讯,在阅读它们的过程中,能够增加我们的见识,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在开始阅读

之前,我们的理解力就已经与这些资讯的制作者相当了。(资讯的源制作人在其专业的领域当然有着超出

常人的理解力,但在他制作资讯的过程中,已经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降低理解资讯所需的理解力了,否

则,阅读一份资讯类的报纸还需要一个普通人经过一两天的思考才能完成的话,这些资讯制作机构也就早

早关门大吉了)。

而一本经典的好教材,其定位与资讯类读物则大不一样了,通俗来说,读资讯类读物,是为了知道发生了

什么,而读经典的教材类读物,则是为了知道在发生的事情背后蕴藏的机理。再换句话说,经典教材的

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理解力,而资讯类读物,则是为了让人长见识


想要通过读经典教材的过程来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就好比要通过读书的过程,将作者身上所具备的,而在

读之前自己身上还未具备的某些能力,特质,吸收过来。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

知识基础,甚至不同的文化背景
都注定了要想让自己通过读一本书获得跟作者在这本书所述及的内容

上相近的理解力,不会是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思考,习题,实验,乃至于查找相关资料辨伪存真,相互

印证,都是重要的手段。一本好的教材,也许只有500页,但为了将其读通,读透,进而提升自己在这

本书所述范畴的理解力,你需要作的习题,需要查的资料,需要写的笔记和读书报告,可能会远大于这个

页数。如果在读这类书的过程中,只是满足于在快速阅读中理解自己目光所触的书本范围内容,恐怕,读

完了整本书,你都还未必能体会到作者真正想要传达内容的十分之一,个人在理解力上的增益也就很有限

了。

所以,对于阅读经典教材,我会试着采用如下的方法:

1。坚持连续的阅读

关键是连续,我本人不主张那种"这周看100页,下周休一周,再过一周再看几页"的这种不均匀的阅读

方式,现代社会里,我们接触到的事物,需要处理的事情都是非常繁多的,而个体的处理能力,记忆能力

是有限的,所以,如果阅读一本书的间隙太长,很可能你读到第150页的内容时,会发现自己已经淡忘了

前面的很多内容,这种淡忘在阅读过程中肯定在所难免,但是不规律,不连续的阅读引起的淡忘效果要明

显得多。 一股作气的策略,在读书过程中也适用。

2。坚持思考

早就有古人说过"学而不思则罔",长时间的阅读,却不去花时间思考why and how?会让自己退化为一个

知识存储机器,达不到提升理解力的效果了。对书本上的东西,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所掌握的往往浮于表

象,只有真正经过自己深入思考,推敲的,才能更有效的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3。坚持作题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很排斥作题,觉得作题实在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弊端,但多年之后,经历过一些认

知,学习上的困境,也走过一些弯路之后,我现在的体会是,作题是一种很有效的巩固所学,扎实所学的

方式。只不过,传统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作题本身在功利方面的回报,容易激发起人的心理反弹,以致于

个体一旦获得自由学习的环境以后,会倾向于排斥这种方式了。

有很多时候,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已经明白了作者所说的某句话,某个意思了,而实际上却未

必如此。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注定了读者与作者经常会在相同的某个描述上存在理解偏差。作

者实际想阐明的意图是a,他用来阐明意图a的描述是B,而读者在读完描述B以后所建立起来的初始理解

则可能是cca可能存在交集,也可能不存在交集。不通过作题,仅仅思考,是很难确立自己对作者的

主要意图的理解是不是存在偏差。而通过作题,往往能发现自己在理解上的偏差和盲点,让自己对描

B的理解更接近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原始意图a了。

4。坚持阶段性地作读书笔记。

个人觉得,阶段性地作读书笔记,有那么几分"跳出画外看画"的感觉,不停地阅读,思考,作题,会让

自己一直纠缠于书本,教材的细节,而适时地跳出来,作一个小结,会有助于自己廓清方向,梳理思路,

不囿于一书一时,另一方面,还能起到巩固所学的目的。至于查找资料,互为印证,因为现在的精力实在

是有限,也跟自己的惰性有关,现在自己读书的过程中,作得还很不够,(个人感觉,作学术研究的话,

查找资料,互为印证是必要条件,而仅仅是求知的话,则不那么紧迫。)但是上面所述的四点,自己在阅

读经典教材类的图书的过程中还是基本在一直坚持的。

最后引用法国学者Pascal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作为此贴的结尾吧:

"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
yangj...@gmail.com
http://hi.baidu.com/yjpro

居振梁

unread,
Nov 18, 2008, 9:41:00 PM11/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我读书很简单,把没个章节当成一本单独的书来看,这样我心理上就会认为,我在看很多的书,而不是在看一本庞大的书。
而对于"看很多书"的情况,我则会串行的,全力以赴的看,不喜欢同时段看很多的书。

2008/11/19 Jun Yang <yangj...@gmail.com>

supern lee

unread,
Nov 18, 2008, 9:42:33 PM11/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遗忘率太高了

2008/11/19 居振梁 <yoshua....@gmail.com>

居振梁

unread,
Nov 18, 2008, 9:45:56 PM11/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结合lz的读书建议来看,用得多了就不遗忘了。

2008/11/19 supern lee <super...@gmail.com>

zong

unread,
Nov 18, 2008, 9:47:32 PM11/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我读书纯粹是为了满足我得好奇心,消遣解闷。没想这么多。

2008/11/19 supern lee <super...@gmail.com>



--
走遍千山万水...

大杂柜: http://www.loveasy.cn

Rui

unread,
Nov 18, 2008, 10:11:05 PM11/18/08
to TopLanguage
通读一遍,精读一遍。对于经典而言,这是至少的。
所谓的经典,就是那种不是说你必须一个月读完,否则就落伍了的书。
我手上还有几本Dijkstra的书,有的从本科起已经读了好几遍了。你说Dijkstra的书够不够老?

On 11月19日, 上午10时30分, "Jun Yang" <yangjun...@gmail.com> wrote:
>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要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
>
> 以读书为例,一部经典的好教材,想要把它读通,搞明白,弄扎实,除了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作者想要描述
>
> 的字面意思以外,往往还需要通过作大量的相关习题及实验来建立起更为扎实,深刻的认识,而捧着厚厚
>

> 的一本书,人类心理潜在的*占有本能*又往往会驱使着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将这部教材拿下,*满足自己的成
>
> 就感*,于是在没有外人监督,没有外力监控的情况下,很容易演变为一开始的时候读书,作题皆顾,随


>
> 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开始不能抗拒快速读完书本的诱惑,于是作题的频率越来越低,最终在快速攻克目标
>
> 的指导原则下,书读完了,习题却没有作几道。在读的过程中,在每个阅读的局部阶段,对作者想要传递
>
> 的意思似乎都搞明白了,但真的把书本一合,要求你对某一小节,某一大章,乃至全书作一个总结性的回
>
> 顾,往往就觉得很多想法,很多话,似乎就在嘴边,就在脑子里,却就是不能以流畅的方式表达而出。真
>
> 要让你用书上讲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却往往感觉无从下手。究其根源,实际上还是学习过程作得
>
> 还不够扎实。
>
> 在我们的阅读范畴中,有很多图书,是不值得精读的,特别是资讯性质的图书,资料,(尤以互联网上的
>
> 信息为甚),制作这些信息源的作者,出于快速传播其信息的需要,往往会在制作过程中对资讯进行适当
>
> 的处理,以降低受众理解消化的门坎。
>
> 对于这类资讯,在阅读它们的过程中,能够增加我们的见识,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在开始阅读
>
> 之前,我们的理解力就已经与这些资讯的制作者相当了。(资讯的源制作人在其专业的领域当然有着超出
>
> 常人的理解力,但在他制作资讯的过程中,已经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降低理解资讯所需的理解力了,否
>
> 则,阅读一份资讯类的报纸还需要一个普通人经过一两天的思考才能完成的话,这些资讯制作机构也就早
>
> 早关门大吉了)。
>
> 而一本经典的好教材,其定位与资讯类读物则大不一样了,通俗来说,读资讯类读物,是为了知道发生了
>

> 什么,而读经典的教材类读物,则是为了知道在发生的事情背后蕴藏的机理。再换句话说,*经典教材的
>
> 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理解力,而资讯类读物,则是为了让人长见识*。
>
> 想要通过读经典教材的过程来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就好比要通过读书的过程,将作者身上所具备的,而在
>
> 读之前自己身上还未具备的某些能力,特质,吸收过来。*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
>
> 知识基础,甚至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注定了要想让自己通过读一本书获得跟作者在这本书所述及的内容


>
> 上相近的理解力,不会是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思考,习题,实验,乃至于查找相关资料辨伪存真,相互
>

> 印证,都是重要的手段。一本好的教材,也许只有*500*页,但为了将其读通,读透,进而提升自己在这


>
> 本书所述范畴的理解力,你需要作的习题,需要查的资料,需要写的笔记和读书报告,可能会远大于这个
>
> 页数。如果在读这类书的过程中,只是满足于在快速阅读中理解自己目光所触的书本范围内容,恐怕,读
>
> 完了整本书,你都还未必能体会到作者真正想要传达内容的十分之一,个人在理解力上的增益也就很有限
>
> 了。
>
> 所以,对于阅读经典教材,我会试着采用如下的方法:
>

> *1。坚持连续的阅读*
>
> 关键是*连续*,我本人不主张那种"这周看100页,下周休一周,再过一周再看几页"的这种不均匀的阅读


>
> 方式,现代社会里,我们接触到的事物,需要处理的事情都是非常繁多的,而个体的处理能力,记忆能力
>
> 是有限的,所以,如果阅读一本书的间隙太长,很可能你读到第150页的内容时,会发现自己已经淡忘了
>
> 前面的很多内容,这种淡忘在阅读过程中肯定在所难免,但是不规律,不连续的阅读引起的淡忘效果要明
>
> 显得多。 一股作气的策略,在读书过程中也适用。
>

> *2。坚持思考*


>
> 早就有古人说过"学而不思则罔",长时间的阅读,却不去花时间思考why and how?会让自己退化为一个
>
> 知识存储机器,达不到提升理解力的效果了。对书本上的东西,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所掌握的往往浮于表
>
> 象,只有真正经过自己深入思考,推敲的,才能更有效的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

> *3。坚持作题*


>
>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很排斥作题,觉得作题实在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弊端,但多年之后,经历过一些认
>
> 知,学习上的困境,也走过一些弯路之后,我现在的体会是,作题是一种很有效的巩固所学,扎实所学的
>
> 方式。只不过,传统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作题本身在功利方面的回报,容易激发起人的心理反弹,以致于
>
> 个体一旦获得自由学习的环境以后,会倾向于排斥这种方式了。
>
> 有很多时候,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已经明白了作者所说的某句话,某个意思了,而实际上却未
>
> 必如此。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注定了读者与作者经常会在相同的某个描述上存在理解偏差。作
>

> 者实际想阐明的意图是*a*,他用来阐明意图*a*的描述是*B*,而读者在读完描述*B*以后所建立起来的初始理解
>
> 则可能是*c*,*c*与*a*可能存在交集,也可能不存在交集。不通过作题,仅仅思考,是很难确立自己对作者的
>
> 主要意图的理解是不是存在偏差。而通过作题,往往能发现自己在理解上的偏差和盲点,让自己对描
>
> 述*B*的理解更接近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原始意图*a*了。
>
> *4。坚持阶段性地作读书笔记。*


>
> 个人觉得,阶段性地作读书笔记,有那么几分"跳出画外看画"的感觉,不停地阅读,思考,作题,会让
>
> 自己一直纠缠于书本,教材的细节,而适时地跳出来,作一个小结,会有助于自己廓清方向,梳理思路,
>
> 不囿于一书一时,另一方面,还能起到巩固所学的目的。至于查找资料,互为印证,因为现在的精力实在
>
> 是有限,也跟自己的惰性有关,现在自己读书的过程中,作得还很不够,(个人感觉,作学术研究的话,
>
> 查找资料,互为印证是必要条件,而仅仅是求知的话,则不那么紧迫。)但是上面所述的四点,自己在阅
>
> 读经典教材类的图书的过程中还是基本在一直坚持的。
>
> 最后引用法国学者Pascal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作为此贴的结尾吧:
>

> *"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
> --
> yangjun...@gmail.comhttp://hi.baidu.com/yjpro

pongba

unread,
Nov 18, 2008, 11:58:40 PM11/1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很赞,其中的几个建议也是我的习惯:)

此外,我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心中始终抱着一个目标,就是最终要能写出一篇很好的survey,这样一来在阅读思考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在整理知识的结构,并且往深处想。我的实践表明这是一个很棒的技巧。

2008/11/19 Jun Yang <yangj...@gmail.com>



--
刘未鹏(pongba)
Blog|C++的罗浮宫
http://blog.csdn.net/pongba
TopLanguage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pongba
Twitter
http://twitter.com/pongba
Delicious
http://delicious.com/pongba
Douban
http://www.douban.com/people/pongba/

soker

unread,
Nov 19, 2008, 12:21:52 AM11/19/08
to TopLanguage
读书时,我喜欢读序和目录,由于连续时间太少,只能每天读一点,基本每次都会回忆一下序的句子和目录。

以前我读很多书都没写摘要,现在重读补上,感觉不错。


On 11月19日, 上午10时30分, "Jun Yang" <yangjun...@gmail.com> wrote:

>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要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
>
> 以读书为例,一部经典的好教材,想要把它读通,搞明白,弄扎实,除了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作者想要描述
>
> 的字面意思以外,往往还需要通过作大量的相关习题及实验来建立起更为扎实,深刻的认识,而捧着厚厚
>

> 的一本书,人类心理潜在的*占有本能*又往往会驱使着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将这部教材拿下,*满足自己的成
>
> 就感*,于是在没有外人监督,没有外力监控的情况下,很容易演变为一开始的时候读书,作题皆顾,随


>
> 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开始不能抗拒快速读完书本的诱惑,于是作题的频率越来越低,最终在快速攻克目标
>
> 的指导原则下,书读完了,习题却没有作几道。在读的过程中,在每个阅读的局部阶段,对作者想要传递
>
> 的意思似乎都搞明白了,但真的把书本一合,要求你对某一小节,某一大章,乃至全书作一个总结性的回
>
> 顾,往往就觉得很多想法,很多话,似乎就在嘴边,就在脑子里,却就是不能以流畅的方式表达而出。真
>
> 要让你用书上讲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却往往感觉无从下手。究其根源,实际上还是学习过程作得
>
> 还不够扎实。
>
> 在我们的阅读范畴中,有很多图书,是不值得精读的,特别是资讯性质的图书,资料,(尤以互联网上的
>
> 信息为甚),制作这些信息源的作者,出于快速传播其信息的需要,往往会在制作过程中对资讯进行适当
>
> 的处理,以降低受众理解消化的门坎。
>
> 对于这类资讯,在阅读它们的过程中,能够增加我们的见识,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在开始阅读
>
> 之前,我们的理解力就已经与这些资讯的制作者相当了。(资讯的源制作人在其专业的领域当然有着超出
>
> 常人的理解力,但在他制作资讯的过程中,已经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降低理解资讯所需的理解力了,否
>
> 则,阅读一份资讯类的报纸还需要一个普通人经过一两天的思考才能完成的话,这些资讯制作机构也就早
>
> 早关门大吉了)。
>
> 而一本经典的好教材,其定位与资讯类读物则大不一样了,通俗来说,读资讯类读物,是为了知道发生了
>

> 什么,而读经典的教材类读物,则是为了知道在发生的事情背后蕴藏的机理。再换句话说,*经典教材的
>
> 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理解力,而资讯类读物,则是为了让人长见识*。
>
> 想要通过读经典教材的过程来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就好比要通过读书的过程,将作者身上所具备的,而在
>


> 读之前自己身上还未具备的某些能力,特质,吸收过来。*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
>
> 知识基础,甚至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注定了要想让自己通过读一本书获得跟作者在这本书所述及的内容
>

> 上相近的理解力,不会是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思考,习题,实验,乃至于查找相关资料辨伪存真,相互
>

> 印证,都是重要的手段。一本好的教材,也许只有*500*页,但为了将其读通,读透,进而提升自己在这


>
> 本书所述范畴的理解力,你需要作的习题,需要查的资料,需要写的笔记和读书报告,可能会远大于这个
>
> 页数。如果在读这类书的过程中,只是满足于在快速阅读中理解自己目光所触的书本范围内容,恐怕,读
>
> 完了整本书,你都还未必能体会到作者真正想要传达内容的十分之一,个人在理解力上的增益也就很有限
>
> 了。
>
> 所以,对于阅读经典教材,我会试着采用如下的方法:
>

> *1。坚持连续的阅读*
>
> 关键是*连续*,我本人不主张那种"这周看100页,下周休一周,再过一周再看几页"的这种不均匀的阅读


>
> 方式,现代社会里,我们接触到的事物,需要处理的事情都是非常繁多的,而个体的处理能力,记忆能力
>
> 是有限的,所以,如果阅读一本书的间隙太长,很可能你读到第150页的内容时,会发现自己已经淡忘了
>
> 前面的很多内容,这种淡忘在阅读过程中肯定在所难免,但是不规律,不连续的阅读引起的淡忘效果要明
>
> 显得多。 一股作气的策略,在读书过程中也适用。
>

> *2。坚持思考*


>
> 早就有古人说过"学而不思则罔",长时间的阅读,却不去花时间思考why and how?会让自己退化为一个
>
> 知识存储机器,达不到提升理解力的效果了。对书本上的东西,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所掌握的往往浮于表
>
> 象,只有真正经过自己深入思考,推敲的,才能更有效的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

> *3。坚持作题*


>
>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很排斥作题,觉得作题实在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弊端,但多年之后,经历过一些认
>
> 知,学习上的困境,也走过一些弯路之后,我现在的体会是,作题是一种很有效的巩固所学,扎实所学的
>
> 方式。只不过,传统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作题本身在功利方面的回报,容易激发起人的心理反弹,以致于
>
> 个体一旦获得自由学习的环境以后,会倾向于排斥这种方式了。
>
> 有很多时候,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已经明白了作者所说的某句话,某个意思了,而实际上却未
>
> 必如此。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注定了读者与作者经常会在相同的某个描述上存在理解偏差。作
>

> 者实际想阐明的意图是*a*,他用来阐明意图*a*的描述是*B*,而读者在读完描述*B*以后所建立起来的初始理解
>
> 则可能是*c*,*c*与*a*可能存在交集,也可能不存在交集。不通过作题,仅仅思考,是很难确立自己对作者的
>
> 主要意图的理解是不是存在偏差。而通过作题,往往能发现自己在理解上的偏差和盲点,让自己对描
>
> 述*B*的理解更接近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原始意图*a*了。
>
> *4。坚持阶段性地作读书笔记。*


>
> 个人觉得,阶段性地作读书笔记,有那么几分"跳出画外看画"的感觉,不停地阅读,思考,作题,会让
>
> 自己一直纠缠于书本,教材的细节,而适时地跳出来,作一个小结,会有助于自己廓清方向,梳理思路,
>
> 不囿于一书一时,另一方面,还能起到巩固所学的目的。至于查找资料,互为印证,因为现在的精力实在
>
> 是有限,也跟自己的惰性有关,现在自己读书的过程中,作得还很不够,(个人感觉,作学术研究的话,
>
> 查找资料,互为印证是必要条件,而仅仅是求知的话,则不那么紧迫。)但是上面所述的四点,自己在阅
>
> 读经典教材类的图书的过程中还是基本在一直坚持的。
>
> 最后引用法国学者Pascal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作为此贴的结尾吧:
>

Ganyu

unread,
Nov 19, 2008, 1:48:37 AM11/19/08
to TopLanguage
我也是采用这种方式来读书的,苦恼的是往往需要太多大段大段的时间来支持。

比如我大学的时候读《红楼梦》(虽然和我们的专业没多少关系,但我想没人认为它够不上经典二字吧?),
就是暑假的时候看的,我花了4个暑假和寒假,从头到尾的看了七遍。再来看一些解析红楼的权威之作,很
容易"与我心有戚戚焉",或者,这个观点俺不赞同,比自己举例一堆来分析,辩驳。。。

烦恼还在于,看计算机类的书,旁边最好备好纸笔以及电脑,好随时实践。。。成本的确不低,不过相较于
看完的收获,则是绝对超所值。

看完楼主的发言和poongba的意见,也觉得很有道理,很可以学习和借鉴一下。嗯嗯,最近又在翻《算法导论》。

Kenny Yuan

unread,
Nov 19, 2008, 3:20:46 AM11/1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楼主的总结很不错,很值得推荐

在楼主的基础上,补充几个我自己的读书习惯
1、在看新书的时候,就会拿几本一起联合着来看(而不管那其中的某一本书有多经典)。理解->总结->求交集->挑毛病->求证->结论或疑问(算是critical thinking的一种表现吧)
2、经常重复阅读。就是说,在这次开始读的时候,不是接着上次停掉的地方读,而是多向前覆盖一些,比如:一大段,几页,甚至前面的一整章。有时候还随机地翻开一本书来读,如果一旦发现找不到感觉,跟不上作者思路,就努力补充知识直到满意。
3、先在某些人面前表现得"强大"一些,然后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度膨胀,就必须要努力加倍地读书了……百试不爽的办法,呵呵,从小学时就这样干了
4、没想起来,回头再补充

--
Kenny Yuan
C++, UI, LISP, MMA, Psychology and Automobile.
BLOG: CS巴别塔(Computer Science Babel)
URL: http://blog.csdn.net/yuankaining/


zong

unread,
Nov 19, 2008, 3:38:42 AM11/1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我现在看书很难一字不落得全部看,而是选择的跳过一些自认无用的段落。

对于技术书籍,我从没有花时间通读一遍,而是放在床边,感兴趣时一读,也就几页。

正如我正在阅读中的《社会心理学》中所说那样,人都是情境中的动物。 对于看书,我是这样。 好多时候书到手,我并不看,而是放在那里。冷上一段时间,再慢慢翻看阅读。

《追寻记忆的痕迹》这本书很好,连我根本没有一点科学训练的人都能读的很有感觉。 可是目前也只看了两章,需要消化。

最近两天在读《亮剑》,好书难求,不是上班,我会花个一天时间读完。

2008/11/19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
走遍千山万水...

大杂柜: @_@~

Xiao Meng

unread,
Nov 19, 2008, 5:47:48 AM11/1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这个方法很不错,受教了。
我的想法是,有时候换个角度从作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说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组织结构,作者是怎么说明某个问题的,这样思考的话,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08/11/19 pongba <pon...@gmail.com>



--
Best Regards,
Xiao Meng

Gtalk: mx.c...@gmail.com
MSN: cnE...@live.com

唐蔚

unread,
Nov 22, 2008, 4:22:44 AM11/22/08
to TopLanguage
读书要看目的、兴趣和类别。仅仅想了解和想深入这个领域是有区别的;有兴趣自然理解力会大大提高;读小说和读数学书就不一样。读书本质上
是一个获得资讯,理解作者思路和评判作者思路的一个过程,关键在于能理解多少的问题。你做习题、做实验、做报告就是要促进和加深你的理解。它们是一种技
巧,不是策略。善用,则通。
读书在个人自我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块。所以应该确实重视起来。仅仅随意地读书还是不够的,有计划,有目的才是正确的

On 11月19日, 下午6时47分, "Xiao Meng" <mx.cog...@gmail.com> wrote:
> 这个方法很不错,受教了。
> 我的想法是,有时候换个角度从作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说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组织结构,作者是怎么说明某个问题的,这样思考的话,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 2008/11/19 pongba <pon...@gmail.com>
>
>
>
> > 很赞,其中的几个建议也是我的习惯:)
>

> > 此外,*我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心中始终抱着一个目标,就是最终要能写出一篇很好的survey*
> > ,这样一来在阅读思考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在整理知识的结构,并且往深处想。我的实践表明这是一个很棒的技巧。
>
> > 2008/11/19 Jun Yang <yangjun...@gmail.com>


>
> >>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要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
>
> >> 以读书为例,一部经典的好教材,想要把它读通,搞明白,弄扎实,除了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作者想要描述
>
> >> 的字面意思以外,往往还需要通过作大量的相关习题及实验来建立起更为扎实,深刻的认识,而捧着厚厚
>

> >> 的一本书,人类心理潜在的*占有本能*又往往会驱使着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将这部教材拿下,*满足自己的成
>
> >> 就感*,于是在没有外人监督,没有外力监控的情况下,很容易演变为一开始的时候读书,作题皆顾,随


>
> >> 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开始不能抗拒快速读完书本的诱惑,于是作题的频率越来越低,最终在快速攻克目标
>
> >> 的指导原则下,书读完了,习题却没有作几道。在读的过程中,在每个阅读的局部阶段,对作者想要传递
>
> >> 的意思似乎都搞明白了,但真的把书本一合,要求你对某一小节,某一大章,乃至全书作一个总结性的回
>
> >> 顾,往往就觉得很多想法,很多话,似乎就在嘴边,就在脑子里,却就是不能以流畅的方式表达而出。真
>
> >> 要让你用书上讲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却往往感觉无从下手。究其根源,实际上还是学习过程作得
>
> >> 还不够扎实。
>
> >> 在我们的阅读范畴中,有很多图书,是不值得精读的,特别是资讯性质的图书,资料,(尤以互联网上的
>
> >> 信息为甚),制作这些信息源的作者,出于快速传播其信息的需要,往往会在制作过程中对资讯进行适当
>
> >> 的处理,以降低受众理解消化的门坎。
>
> >> 对于这类资讯,在阅读它们的过程中,能够增加我们的见识,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在开始阅读
>
> >> 之前,我们的理解力就已经与这些资讯的制作者相当了。(资讯的源制作人在其专业的领域当然有着超出
>
> >> 常人的理解力,但在他制作资讯的过程中,已经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降低理解资讯所需的理解力了,否
>
> >> 则,阅读一份资讯类的报纸还需要一个普通人经过一两天的思考才能完成的话,这些资讯制作机构也就早
>
> >> 早关门大吉了)。
>
> >> 而一本经典的好教材,其定位与资讯类读物则大不一样了,通俗来说,读资讯类读物,是为了知道发生了
>

> >> 什么,而读经典的教材类读物,则是为了知道在发生的事情背后蕴藏的机理。再换句话说,*经典教材的
>
> >> 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理解力,而资讯类读物,则是为了让人长见识*。
>
> >> 想要通过读经典教材的过程来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就好比要通过读书的过程,将作者身上所具备的,而在
>


> >> 读之前自己身上还未具备的某些能力,特质,吸收过来。*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
>
> >> 知识基础,甚至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注定了要想让自己通过读一本书获得跟作者在这本书所述及的内容
>

> >> 上相近的理解力,不会是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思考,习题,实验,乃至于查找相关资料辨伪存真,相互
>

> >> 印证,都是重要的手段。一本好的教材,也许只有*500*页,但为了将其读通,读透,进而提升自己在这


>
> >> 本书所述范畴的理解力,你需要作的习题,需要查的资料,需要写的笔记和读书报告,可能会远大于这个
>
> >> 页数。如果在读这类书的过程中,只是满足于在快速阅读中理解自己目光所触的书本范围内容,恐怕,读
>
> >> 完了整本书,你都还未必能体会到作者真正想要传达内容的十分之一,个人在理解力上的增益也就很有限
>
> >> 了。
>
> >> 所以,对于阅读经典教材,我会试着采用如下的方法:
>

> >> *1。坚持连续的阅读*
>
> >> 关键是*连续*,我本人不主张那种"这周看100页,下周休一周,再过一周再看几页"的这种不均匀的阅读


>
> >> 方式,现代社会里,我们接触到的事物,需要处理的事情都是非常繁多的,而个体的处理能力,记忆能力
>
> >> 是有限的,所以,如果阅读一本书的间隙太长,很可能你读到第150页的内容时,会发现自己已经淡忘了
>
> >> 前面的很多内容,这种淡忘在阅读过程中肯定在所难免,但是不规律,不连续的阅读引起的淡忘效果要明
>
> >> 显得多。 一股作气的策略,在读书过程中也适用。
>

> >> *2。坚持思考*


>
> >> 早就有古人说过"学而不思则罔",长时间的阅读,却不去花时间思考why and how?会让自己退化为一个
>
> >> 知识存储机器,达不到提升理解力的效果了。对书本上的东西,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所掌握的往往浮于表
>
> >> 象,只有真正经过自己深入思考,推敲的,才能更有效的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

> >> *3。坚持作题*


>
> >>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很排斥作题,觉得作题实在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弊端,但多年之后,经历过一些认
>
> >> 知,学习上的困境,也走过一些弯路之后,我现在的体会是,作题是一种很有效的巩固所学,扎实所学的
>
> >> 方式。只不过,传统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作题本身在功利方面的回报,容易激发起人的心理反弹,以致于
>
> >> 个体一旦获得自由学习的环境以后,会倾向于排斥这种方式了。
>
> >> 有很多时候,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已经明白了作者所说的某句话,某个意思了,而实际上却未
>
> >> 必如此。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注定了读者与作者经常会在相同的某个描述上存在理解偏差。作
>

> >> 者实际想阐明的意图是*a*,他用来阐明意图*a*的描述是*B*,而读者在读完描述*B*以后所建立起来的初始理解
>
> >> 则可能是*c*,*c*与*a*可能存在交集,也可能不存在交集。不通过作题,仅仅思考,是很难确立自己对作者的
>
> >> 主要意图的理解是不是存在偏差。而通过作题,往往能发现自己在理解上的偏差和盲点,让自己对描
>
> >> 述*B*的理解更接近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原始意图*a*了。
>
> >> *4。坚持阶段性地作读书笔记。*


>
> >> 个人觉得,阶段性地作读书笔记,有那么几分"跳出画外看画"的感觉,不停地阅读,思考,作题,会让
>
> >> 自己一直纠缠于书本,教材的细节,而适时地跳出来,作一个小结,会有助于自己廓清方向,梳理思路,
>
> >> 不囿于一书一时,另一方面,还能起到巩固所学的目的。至于查找资料,互为印证,因为现在的精力实在
>
> >> 是有限,也跟自己的惰性有关,现在自己读书的过程中,作得还很不够,(个人感觉,作学术研究的话,
>
> >> 查找资料,互为印证是必要条件,而仅仅是求知的话,则不那么紧迫。)但是上面所述的四点,自己在阅
>
> >> 读经典教材类的图书的过程中还是基本在一直坚持的。
>
> >> 最后引用法国学者Pascal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作为此贴的结尾吧:
>

> >> *"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
> >> --
> >> yangjun...@gmail.com

> >>http://hi.baidu.com/yjpro
>
> > --
> > 刘未鹏(pongba)
> > Blog|C++的罗浮宫
> >http://blog.csdn.net/pongba
> > TopLanguage
>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pongba
> > Twitter
> >http://twitter.com/pongba
> > Delicious
> >http://delicious.com/pongba
> > Douban
> >http://www.douban.com/people/pongba/
>
> --
> Best Regards,
> Xiao Meng
>

> Gtalk: mx.cog...@gmail.com
> MSN: cnEn...@live.com

Richy chen

unread,
Nov 23, 2008, 10:49:45 PM11/23/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楼主说的很对,最近在看《算法导论》,症状基本和你说的差不多,刚开始时雄心勃勃,但过了一阵,效率降低很多,感觉楼主好像在说我,呵呵,开玩笑了。
前一段时间,为了自己的成就感,我只读书或者说只在意今天读了多少页,对于习题,做得不多或者做得不好。因为读书的时间相对于做题来说少的多,对于《算法导论》,你一个小时能看不少页,但当中的习题,有的一个小时根本做不完,因为你得思考。所以读书时的成就感大受打击,久而久之,就只看书,不思考了。当然,但我很兴奋的读完一章之后,发现自己的收获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所以现在,自己把读书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对于一章,我会不看习题,一口气把它快速读完,这可以提高自己的成就感;之后,我会一节一节的细读、思考和做题,这期间自己的成就感很高(我一看完这一章了,呵呵),不过第二阶段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自己的成就感会降的很低,所以关键还得靠努力。这样用的时间或许很多,但收获也会很多。以上两个阶段,有点像预习、读书和复习。当然,这只针对于好书。一般的书,以增长见识为主。

2008/11/19 Jun Yang <yangj...@gmail.com>

joseph

unread,
Dec 7, 2008, 4:16:15 AM12/7/08
to TopLanguage
<How to read a book> dicusses all these problems systematically.
Firstly, we need to scan the whole book. Get an idea of what is the
topic. Then read it thoroughly.

I want to quote words by Paul Halmos, a mathematician. The idea is
that the only way to read a book is "fighting" it, i.e. we need to
find your own examples, ask your own questions, give your own proofs.
The key is thinking.

At last, I find that using examples to understand things is quite
useful. Try to find typical eg, extrem eg, countereg.

joseph

unread,
Dec 7, 2008, 4:19:01 AM12/7/08
to TopLanguage
Sorry, some typoes. "your" in the second paragrph should be "our".

樊帆

unread,
Dec 7, 2008, 7:32:32 AM12/7/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看链接吧,讲《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我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是处于第一个档次的阅读水平,可怜的我。
论坛给的下载的那个链接我没试,不知道能不能下,手机上有电子版的,如果你下了,可否把英文版email给我一份,谢谢。

2008/12/7 joseph <jche...@gmail.com>:

樊帆

unread,
Dec 7, 2008, 7:32:49 AM12/7/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wirlfly

unread,
Dec 7, 2008, 10:43:32 PM12/7/08
to TopLanguage
深表赞同. 其中有几点我做的不错. 只是缺乏火候. 而且我觉得还有几点可以关注下:
1. 区分书的种类, 决定读的时机 和 程度, 确定读的目的, 弥补自己哪方面不足的.
2. 适时回味, 加强记忆. 这完全可以通过读书笔记来完成.
3. 重点关注任务驱动的读书, 会让你读半功倍. 也就是知行关系.

On Nov 19, 10:30 am, "Jun Yang" <yangjun...@gmail.com> wrote:
>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要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
>
> 以读书为例,一部经典的好教材,想要把它读通,搞明白,弄扎实,除了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作者想要描述
>
> 的字面意思以外,往往还需要通过作大量的相关习题及实验来建立起更为扎实,深刻的认识,而捧着厚厚
>

> 的一本书,人类心理潜在的*占有本能*又往往会驱使着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将这部教材拿下,*满足自己的成
>
> 就感*,于是在没有外人监督,没有外力监控的情况下,很容易演变为一开始的时候读书,作题皆顾,随


>
> 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开始不能抗拒快速读完书本的诱惑,于是作题的频率越来越低,最终在快速攻克目标
>
> 的指导原则下,书读完了,习题却没有作几道。在读的过程中,在每个阅读的局部阶段,对作者想要传递
>
> 的意思似乎都搞明白了,但真的把书本一合,要求你对某一小节,某一大章,乃至全书作一个总结性的回
>
> 顾,往往就觉得很多想法,很多话,似乎就在嘴边,就在脑子里,却就是不能以流畅的方式表达而出。真
>
> 要让你用书上讲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却往往感觉无从下手。究其根源,实际上还是学习过程作得
>
> 还不够扎实。
>
> 在我们的阅读范畴中,有很多图书,是不值得精读的,特别是资讯性质的图书,资料,(尤以互联网上的
>
> 信息为甚),制作这些信息源的作者,出于快速传播其信息的需要,往往会在制作过程中对资讯进行适当
>
> 的处理,以降低受众理解消化的门坎。
>
> 对于这类资讯,在阅读它们的过程中,能够增加我们的见识,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在开始阅读
>
> 之前,我们的理解力就已经与这些资讯的制作者相当了。(资讯的源制作人在其专业的领域当然有着超出
>
> 常人的理解力,但在他制作资讯的过程中,已经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降低理解资讯所需的理解力了,否
>
> 则,阅读一份资讯类的报纸还需要一个普通人经过一两天的思考才能完成的话,这些资讯制作机构也就早
>
> 早关门大吉了)。
>
> 而一本经典的好教材,其定位与资讯类读物则大不一样了,通俗来说,读资讯类读物,是为了知道发生了
>

> 什么,而读经典的教材类读物,则是为了知道在发生的事情背后蕴藏的机理。再换句话说,*经典教材的
>
> 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理解力,而资讯类读物,则是为了让人长见识*。
>
> 想要通过读经典教材的过程来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就好比要通过读书的过程,将作者身上所具备的,而在
>


> 读之前自己身上还未具备的某些能力,特质,吸收过来。*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
>
> 知识基础,甚至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注定了要想让自己通过读一本书获得跟作者在这本书所述及的内容
>

> 上相近的理解力,不会是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思考,习题,实验,乃至于查找相关资料辨伪存真,相互
>

> 印证,都是重要的手段。一本好的教材,也许只有*500*页,但为了将其读通,读透,进而提升自己在这


>
> 本书所述范畴的理解力,你需要作的习题,需要查的资料,需要写的笔记和读书报告,可能会远大于这个
>
> 页数。如果在读这类书的过程中,只是满足于在快速阅读中理解自己目光所触的书本范围内容,恐怕,读
>
> 完了整本书,你都还未必能体会到作者真正想要传达内容的十分之一,个人在理解力上的增益也就很有限
>
> 了。
>
> 所以,对于阅读经典教材,我会试着采用如下的方法:
>

> *1。坚持连续的阅读*
>
> 关键是*连续*,我本人不主张那种"这周看100页,下周休一周,再过一周再看几页"的这种不均匀的阅读


>
> 方式,现代社会里,我们接触到的事物,需要处理的事情都是非常繁多的,而个体的处理能力,记忆能力
>
> 是有限的,所以,如果阅读一本书的间隙太长,很可能你读到第150页的内容时,会发现自己已经淡忘了
>
> 前面的很多内容,这种淡忘在阅读过程中肯定在所难免,但是不规律,不连续的阅读引起的淡忘效果要明
>
> 显得多。 一股作气的策略,在读书过程中也适用。
>

> *2。坚持思考*


>
> 早就有古人说过"学而不思则罔",长时间的阅读,却不去花时间思考why and how?会让自己退化为一个
>
> 知识存储机器,达不到提升理解力的效果了。对书本上的东西,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所掌握的往往浮于表
>
> 象,只有真正经过自己深入思考,推敲的,才能更有效的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

> *3。坚持作题*


>
>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很排斥作题,觉得作题实在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弊端,但多年之后,经历过一些认
>
> 知,学习上的困境,也走过一些弯路之后,我现在的体会是,作题是一种很有效的巩固所学,扎实所学的
>
> 方式。只不过,传统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作题本身在功利方面的回报,容易激发起人的心理反弹,以致于
>
> 个体一旦获得自由学习的环境以后,会倾向于排斥这种方式了。
>
> 有很多时候,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已经明白了作者所说的某句话,某个意思了,而实际上却未
>
> 必如此。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注定了读者与作者经常会在相同的某个描述上存在理解偏差。作
>

> 者实际想阐明的意图是*a*,他用来阐明意图*a*的描述是*B*,而读者在读完描述*B*以后所建立起来的初始理解
>
> 则可能是*c*,*c*与*a*可能存在交集,也可能不存在交集。不通过作题,仅仅思考,是很难确立自己对作者的
>
> 主要意图的理解是不是存在偏差。而通过作题,往往能发现自己在理解上的偏差和盲点,让自己对描
>
> 述*B*的理解更接近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原始意图*a*了。
>
> *4。坚持阶段性地作读书笔记。*


>
> 个人觉得,阶段性地作读书笔记,有那么几分"跳出画外看画"的感觉,不停地阅读,思考,作题,会让
>
> 自己一直纠缠于书本,教材的细节,而适时地跳出来,作一个小结,会有助于自己廓清方向,梳理思路,
>
> 不囿于一书一时,另一方面,还能起到巩固所学的目的。至于查找资料,互为印证,因为现在的精力实在
>
> 是有限,也跟自己的惰性有关,现在自己读书的过程中,作得还很不够,(个人感觉,作学术研究的话,
>
> 查找资料,互为印证是必要条件,而仅仅是求知的话,则不那么紧迫。)但是上面所述的四点,自己在阅
>
> 读经典教材类的图书的过程中还是基本在一直坚持的。
>
> 最后引用法国学者Pascal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作为此贴的结尾吧:
>

Yi Yang

unread,
Dec 8, 2008, 3:38:17 AM12/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哪位大大来谈谈怎样做读书笔记嘛
我读书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也不愿意拿着笔在书上勾勾划划(划脏了好可惜啊)
偶尔心血来潮写了一些笔记,结果发现完全是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本末倒置
一本书看完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和思考,是不是Critical Thinking还不够呢?

li li

unread,
Dec 8, 2008, 4:21:40 AM12/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2008/12/8 Yi Yang <sprite...@gmail.com>
有的书可以看目录回忆内容。

Ziling Su

unread,
Dec 28, 2008, 12:47:58 PM12/28/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exactly, I totally agree with you,to addiction, I think after you read the book throughtly and think of the details , you still ne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thers, just like you need your own point and own view, you need the others to complete your points even modify your view, so team discuss is a important way to read a book recently, and we can search some material that are relateed to  the book in the internet is a good method too, it completely suit the modern life we live in today.

2008/12/7 joseph <jche...@gmail.com>

费腾

unread,
Dec 29, 2008, 10:11:36 AM12/29/08
to pon...@googlegroups.com
我个人是遵循:输入,加工,输出,反馈,再次循环的顺序读书

2008/12/29 Ziling Su <suzili...@gmail.com>



--
sincerely
费腾,General
Twitter:twitter.com/feitenggeneral
GTalk: feiteng...@gmail.com
douban:  douban.com/people/feiteng/
haokanbu: feiteng.haokanbu.com
youtube:   youtube.com/feitenggeneral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