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颐: 被延误的现代化——晚清变革的动力与空间

1 view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Feb 11, 2009, 8:16:03 AM2/11/09
to lih...@googlegroups.com, free-talk-of-nfzm
date 23 December 2006 01:25

发信人: fttt (00),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被延误的现代化——晚清变革的动力与空间
发信站: 一见如故 (Fri Dec 22 21:02:38 2006), 本站(yjrg.net)

被延误的现代化——晚清变革的动力与空间
雷颐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
战。这次战争,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中国现
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
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
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进退失据,步步被动,一拖再拖,一误再误,最终丧
失了主动变革、主动“现代化”的机遇。这种主动权的自我丢失不仅使大清王朝最终
覆灭,更重要的是使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被大大延误,屡受重挫。

洋人的膝盖和女人的马桶

其实,鸦片战争后签定“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五口通商”时,清政府尚有相当广阔的改革空间。但清政府对所面临新挑战的意义
毫无所知,仍抱自己是“天朝上国”的自大观念,从一开始就延误了变革的最初时
机。在满清大员中,林则徐无疑是少有的开明之士,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可以说是
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的代表。而从一些细枝末节,便可窥见当时人们对外部世界的
认识程度。自从乾隆年间英国使臣晋见皇帝拒不行跪拜之礼后,对此便有种种说
法。一说英国使臣见到中国皇帝后慑于“天威”,不由自主双膝下跪;另一种说法是
洋人的膝盖与中国人不同,根本不能弯曲,所以才没有下跪。鸦片战争爆发时,有
人想起这第二种说法,信以为真,因此提出“红毛番”虽擅海战,但由于膝不能弯,
不擅地面战争,所以中国军队只要多准备些长竹竿即可,两军相遇时用竹竿将英人
捅倒,他们便很难爬起来,中国军队自可轻易取胜。这种说法,对林则徐亦有相当
影响。当然,他并不相信英国人是天生的膝不能弯,而是他们腿打绷带使然。在战
争爆发前夜,他认为“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
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林则徐的认识尚且
如此,他人便可想而知。如当时的名将杨芳,作为参赞大臣随靖逆附将军奕山于
1841年赴广州防剿英军。他到广州后,认为英舰在水上浮行却几乎炮炮皆准,命中
率反远高于在清军在陆上固定的炮台,其中定有某种邪术。他相信女妇所用的秽物
最能“以邪破邪”,故想出妙计,搜集许多妇女所用马桶载在竹排上,出防炮台。结
果当然未能“破邪”,炮台为英军所破。当时有人赋诗曰:“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
传遍粤城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兵家常识,战争双方无不想方设法了
解对方的情况。但在近代中国,这条“常识”却不适用,或者说是不准用。身处与
“夷人”作战前线,林则徐当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夷情”,聘有专门的翻译为他译介
有关情况,编译成《四洲志》,对五大洲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政情作了初步的介
绍,这也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介绍外部世界的著作。1842至1843年间,林
则徐的好友魏源受林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对“夷情”作了更
详细的介绍。但魏源在此书中仍坚持传统观点,面对现代地理学,他花了许多功夫
“考证”出“自古以震旦为中国,谓其天时之适中,非谓其地形之正中也。”即承认中
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但他认识到
“狄夷”在形而下的“器物”层面尚有所长,中国可以师法,所以对其先进的制造轮船
火炮之术,练兵养兵之法,更有专门介绍,并明确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
战争使林则徐、魏源等人对外部世界有了初步客观的了解。然而象林则徐、魏源这
样仅为了解敌情而编的《四洲志》、《海国图志》便被视为大逆不道,认为“知夷”“悉
夷”本身就是罪过,“堂堂天朝”岂能去了解那些“蛮夷之邦”?他们甚至不得不为为
“制夷”而“知夷”“悉夷”百般辩解,也因为这种不畏浮议、敢于面向现实的勇气,林
则徐才被后人誉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仅仅“知夷”尚且如此,他们提出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政策,则必然遭到更加严厉谴责。对现实的回避,其实只能使
现实更加严酷。结果,对中国人具有启蒙意义的《海国图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有限,然而这本书传到日本去后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短短几年
就再版二十几次,日本朝野正是通过这本书对世界大势有了更多的了解,可以说这
部著作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发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部旨在启发中国改革的著
作,在自己的祖国备受冷落,却在异邦大受欢迎,启发了异邦的改革,并反过来不
断侵略中国,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讽刺,是中国的悲剧。在随后的岁月中,“师夷
长技以制夷”这简单几个字一直引起激烈争论,但双方对“制夷”这一目的其实并无
异议。所以这种种流派不论彼此攻讦如何激烈甚至于你死我活,无论是坚守“夷夏
之防”还是主张“彻底夷化”,目的却都是为了“救国”,因此本质上都可归于广义上
的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但不无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将那些严守“华夷之辨”、
反对“师夷长技”者视为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对“师夷长技以制夷”,则抹去其“制
夷”的目的然后便扣以“变夷”“媚外”“崇洋”“卖国”“殖民”等大帽,使其居于道德/政
治的绝对否定性境地和劣势地位因而最多只有招架之功(仅五四时期例外),进而
自己再倚道德/政治的优势地位对其作义正辞严的攻击或批评。这样,在近代思想
概念的流变中,所谓“民族主义”便常常带有相当程度封闭排外色彩,实际应称为
“狭隘民族主义”。近代历史表明,这种“民族主义”却偏偏又对中国真正的繁荣富强
起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实际误国匪浅,为害甚烈。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相当的警
惕。近代中国的些微成就、终未亡国恰恰却是许多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主张“师
夷”(“向西方寻求真理”?“后殖民”?)的有识之士不惜负重谤而努力奋斗的结
果。或许,这就是所谓“历史的辩证法”罢。

未料到的动力下移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屈辱地一点点打开自己的大门,不得不开放广州、福州、厦
门、宁波、上海这“五口”与外国人“通商”。但清朝统治者依然不愿正视现实,不愿
承认一个与自己起码是“同等水平”的外部文明的存在。但是,大门被打开之后,就
无法关上,不得越来越多地与外国打交道。清朝统治者拒不承认、也不愿与 “蛮
夷”打交道,在它的观念中,仍是只有“理藩”,而无“外交”。可以说,它对这“三千
年未有之变局”的开端完全没有认识,但现实中又必须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于是设
立“五口通商大臣”,还想将与“狄夷”的关系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
系。而且,这位办理“五口通商”的大臣始终以钦差的身份列为兼职,即非专官又无
专署。到60年代初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各种形式的中外交涉更多,外国侵略者对
由地方官吏兼差的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对外交涉日益不满,在种种压力之下,清政府
才成立了专办外交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为权宜之计。清朝统治者颇为天真地
以为“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但随
着时代的发展,“总理衙门”不仅未能裁撤,职权反而越来越大,不仅纯外交意义上
的“交涉”归其“总理”,而且举凡通商、关税、传教、招募华工、边防疆界、海防水
师、船务、购置军械、创办机器制造企业、邮电、铁路、矿务、练兵、新式学堂等
无不“总理”,可谓包罗万象。然而,一个职权如此重大的机构却始终未脱“临时”的
名份,“所派王大臣多系兼差,未能殚心职守”,亦无法提出统筹全局的应变大纲。
直到1901年7月,经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剧变之后,清政府才在列强的压力下明谕
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也就是说,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起历经60余年,清政府才不
得不从体制上放弃了“天朝上国” 的旧体制,设立了正式的专门机构。由于长期不
愿放弃旧体制,不愿正式承认“外交”的存在,而实际却又不得不与咄咄逼人的列强
“外交”,所以清政府对外交涉往往左支右绌,前后矛盾,贻患无穷。例如,为了阻
止列强在京常设公使的要求,清政府在设立总理衙门的同时又分别在南京、天津设
立的“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二职,希望能就近处理外交事务作为“折冲”之地,使
列强感到没有在京常设公使的必要。从行政体系上说,南洋大臣“掌中外交涉之总
务,专辖上海入长江各口,其闽、粤、浙三省则兼理焉。”北洋大臣“掌北洋洋务、
海防之政令。凡津海、东海、山海各关政悉统治焉。”但是,南、北洋大臣与总理
衙门之间并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总理衙门对南北洋大臣只起顾问、传达、
审核作用,该两大臣在对外交涉时小事自办,大事上奏请旨,均不经过总理衙门。
这样,实际存在多种外交渠道,彼此难以协调。但出乎清朝统治者预料的是,这些
措施却使南、北洋两大臣成为权重一时的地方大吏。清廷初设这两个“大臣”时,皆
由满洲贵族担任,想直接控制对外交涉并阻止汉族地方大吏权势的增长。但事与愿
违,南北洋大臣的演变却使新崛起的汉族大吏取得该位,取权更大。兼任这两职的
两江和直隶总督的权势远高于其他总督,实际成为总督之首。如先后任此二职的曾
国藩、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无不权倾一时,在国家的外交、军
事、财经、政务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终,“北洋”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利益
集团。汉族地方大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权力,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
结果。正是在镇压天平天国的战斗中,长期受压的汉族官吏获取了相当大的权力,
迅速崛起。对清政权而言,权力结构的这种变化意义非常深刻,使变革的主导力量
开始下移。清朝是异族入关统治,对汉人一直实行高压、防范政策,在不少高级官
吏的设置上虽是一满一汉,但实权都在满族贵族手中。而一些十分重要的职务如内
务府大臣、宗人府宗正、理藩院尚书等规定只能由满洲贵族担任,各地的总督、巡
抚也大都由满人担任,军机大臣、尤其是首席军机大臣,绝大多数都由满洲贵族担
任,军权更是“不轻假汉人”,只有少数例外,如年羹尧曾率军西征,但得胜后结局
却颇凄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清廷仍沿传统作法,以满洲贵族率军前往围剿。
但太平军却一路势如破竹,率大军出征的满族贵族不是大败而逃就是惨被击毙,曾
经威风凛凛的满族权贵,竟无人能阻挡太平军的进攻。这时,一些汉族地主士绅自
动办起团练,协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在这种危急情势下,清廷也只得谕令各地广
办地方团练,与清政府一同镇压太平天国。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
湘、淮军及一批汉族官吏或地方士绅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并取
得了相当大的实权。也就是说,正式的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反而不如私人武装,开始
出现以后愈演愈烈的“兵为将有”的雏形。在1860年以前,督抚多为满人,湘军统帅
曾国藩虽已与太平军鏖战六七年战功卓著,但清廷一直未授以正式统兵名义,直到
这年8月,始被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以后担任督抚的汉人越来越多,满人则渐
渐只有十分之一二。尤其是湘、淮两军,出任督抚者更多。曾、左、李无不权倾一
时,李鸿章长期任直隶总督,成为督抚之首。从满汉关系来说,相当一分权力已转
移到汉族官吏手中;从中央和地方关系来说,地方权力越来越大,原有高度集权的
权力模式开始变化。这批在以镇压太平天国起家的汉族地主阶级新兴官僚对中国、
世界大势有较多的了解,尤其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亲实践,使他们认识到洋枪洋炮、
火车轮船的厉害和重要。此时他们有权有钱有势,正是在他们的发动、主持下,开
始了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化运动--洋务运动,但距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
以制夷”,已过去了二十余年。在近代中国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二十年时光,是非
常宝贵的。

洋文、洋枪、洋炮、洋……

从一开始,洋务运动就阻力重重,极不顺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使清政府几临灭顶
之灾,但就在这样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它对应不应该仿造洋枪洋炮洋轮等“救命
之举”竟犹豫不决。今日认为十分“温和”的“洋务运动”,在发轫之时却被指为“溃夷
夏之防,为乱阶之倡”(与今日“全盘西化”的指责一样严重),曾遇到今人难以想
象、难以理解的反对。以现代大机器生产来造枪炮船舰、通电话电报,明明是统治
者在近代要生存就不可少的措施,却遇到统治阶级中冥顽不化者以“夷夏纲常”这类
传统的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
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办洋务”,这就为向西方学习打开了一个难得的缺
口。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
学技术的学理的层次和阶段。但“洋务运动”每前进一步,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产
生了今人难以想像的激烈争论。要办洋务自然要学习外语、学习声光电化等自然科
学知识。但中国传统是“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只有苦读圣贤经典、
寻章摘句、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才是“正途”,而“技术”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甚
至是“奇技淫巧”。换句话说,在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只有儒学经典的地位,而自
然科学知识的地位极低,几乎不被看作一种“合法”的知识。但在现实面前,洋务派
不得不“低头”,提出要学习外语和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并创办了学习外语和自然科
学知识的“同文馆”。1866年他们又更进一步,上奏提出要招收“正途”出身人员学习
声、光、电、化、天文算学,想提高自然科学知识的地位。这一主张引起了顽固派
的极大不满和强烈反对,他们提出只要“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便可“明体达
用”,“何必令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傲⒐郎欣褚宀簧腥保
局荚谌诵牟辉诩家铡薄H衔白匀豢蒲е毒褪恰氨涠右模簧臁曛螅
痪∏泄 谙坦橛谝牟恢埂!彼侨衔凹家铡苯怕摇叭诵摹保远愿镄伦郧渴票卦
斐傻摹肮僭倍游椤奔际趸切拟玮纾安儆萌酥撸渡岬露ㄉ胁牛庸怕页荚糇雍
我环堑笔滥艹荚眨俊币辉偾康鞴僭庇κ且浴罢诵摹蔽ㄒ档闹耙狄馐缎翁遥挥κ
且恍奈袷担醋ㄗ⒂谒健捌鳌薄澳钡募际趸僭薄N炊哉庖恢髡牛绻膛缮踔两炱
煤挡挥旯榫逃诖耍嫡馐恰疤煜笫揪保得鞔司佟安坏庇谔炖恚磺⒂谌诵模缓嫌
谥诼邸薄9愦笫看蠓蚨匝笪衽纱司僖彩址锤校皇背鱿植簧俣粤骸肮罴票径喽耍
剐〕⑸柰闹荩痪拊堵裕占炎拥馨菀炖辔Α!薄拔赐裕刮慕ァ!薄翱酌诺
茏樱砉认壬!卑傩占湟灿胁簧儋涤铮纭昂郑郑〗倘硕即恿颂熘鹘獭!痹谡庵
盅沽χ拢墓莸恼猩艿窖现卮蚧鳎耸窦酰罢尽背錾砣嗽备腔久挥校笪衽
商岣咦匀豢蒲 е兜募苹现厥艽臁6韵执依此担拗范跃梅⒄购凸狼看蠖际
种匾笪衽稍?9世纪70年代初就看到此点,但反对者甚众,认为筑路将破坏风水、
触犯龙脉……结果修铁路长期未获得“合法性”。仅一些洋务派大员在自己的势力范围
内零星修成了一些铁路,有的修成不久即被扒掉!直到1889年清廷下旨,修路之争
才算有了一个结论。修建铁路这种明显的有益之事尚且要争论将近二十年,遑论其
他。造轮船、架电线、开煤破等各类“洋务”无不引起激烈争论,遇到强烈反对和巨
大阻力。在这些争论中,科学技术被顽固派说成是破坏儒家伦理道德的“奇技淫
巧”,而儒学纲常是“立国之本”,所以引进科技自然便是破坏“国本”。他们认为学
习声光电化等与“洋”有涉的任何事物都是“奉夷为师”,结果是“溃夷夏之防,为乱
阶之倡”,终将导致“以夷变夏”。在反对洋务派的斗争中,顽固派或屡屡上疏,或
借助舆论,十分巧妙地扬长避短以长击短。首先,他们尽量不在“用”这明显不利于
他们的“形而下”层面上和洋务派理论纠缠,而在超越实践的抽象的“道”这“形而上”
领域发难。举凡修路架线建船造炮、是海防重要还是塞防重要等纯技术纯战略问题
都被他们高度政治化、道德化、意识形态化,提升到“道”的高度,然后再加以反
对。因为在“道”的层面便可以逃过实际的“用”的检验,便可用传统逻辑严密的“道
器一体”论咄咄逼人地反驳洋务派显得支离的“体用分离”论。抽掉具体内容,这种
批判还很能显示出一种雄辩的道德的正义性与合理性。例如,在抽象的意义上谁能
说“立国之道当以礼义人心为本”是错误的呢?而洋务派主张的“富强”则被漫画化为
以“弃义逐利”为本,在道德上自然就矮了一截。其次,他们紧紧抓住当时的政治不
修(不少并非洋务之过)及“洋务”的种种弊端和失误大作文章,打动人心。强调
“此时当务之急,不在天文,而在人事;不在算学机巧,而在政治修明”,上书罗列
民生凋敝、官吏不廉等实例,还以天灾来附会洋务的“时政之失”。他们煞费苦心把
正是他们所要维护的旧体制所造成的种种弊病与洋务弊端和失误混为一谈,以达反
对任何变革、完全复旧的目的。第三,他们将“夷之长技”等同于列强侵略中国的行
径,“夫洋人之与中国,敌国也,世仇也”,所以学西学便是“扬其波而张其焰”,这
就不仅仅是“数典忘祖”,而是“认贼作父”。在屡遭列强侵凌的近代中国,这种指责
最能煽起民情民意,使真正有利于富强的措施反而难以施行。由于顽固者总是将这
种技术问题道德化,使自己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意义形态话语的“捍卫者”的优势
地位,使开明者居于“不道德”的劣势地位。结果,统治者中的开明者只能被动地绕
开或躲过这种意识形态的争论(作为统治者中的一部分,开明派只能躲避而无法抛
开或“重构”这种意识形态)。但在顽固派咄咄逼人的意识形态进攻面前,本想一意
“务实” 厌恶“务虚”的洋务派也不得不面对顽固派的挑战,无法回避必须解决的基
本理论问题。冯桂芬在洋务运动发轫之时提出的“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
国富强之术”的著名论断,成为日后洋务派处理中西文化问题的蓝本。在这一基础
上,以曾、左、李和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大员和以冯桂芬、薛福成、王韬、郑观
应为代表的洋务知识分子为提倡西学而不遗余力。他们提出“穷则变,变则通”“勿
狃于祖宗之成法”的“变通自强”论;提出“开利源以求富”和“办学局以育才”等新的
经济理论和教育理论,终于结晶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高度概括的理论模
式。这一模式象柄双刃剑,但却明显是防御性的,或是抵挡顽固派的进攻,或是反
击维新派的挑战。不过在起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的主旨却是针对顽固派的诘
难、为引进西学辩护、寻找合法性基础的。其作用与意义,均不能低估。三十年的
洋务运动,在来自本阶级内部的巨大阻力中缓缓。在云谲波诡的近代中国,“洋务”
的这种缓缓缓而行使清政府的可控空间再度锐减。当以“求强”为目的并不要求体制
变革的“洋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转入“求富”阶段。人们认识到,西方国家
的强盛在于“国富”,而“国富”的真正基础在于“民富”。通商口岸的勃兴、大机器生
产的引进,产生了一批新式工商业者。但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却仍是传统的
体系,使民间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的歧视、阻碍和压抑。这样,社会、经济和政治
进行全面变革,扶持、发展工商的要求自然就提上了历史的日程。

“祖宗之法”与“西法”

政治体制变革作为历史的要求提出之后,真正在行动上推动政治变革的不是重权在
握的中央朝臣或地方大员、而是“统治阶级”中的最下层,即功名不高的“读书人”成
为变革的主要动力,变革的动力再次下移。甲午战争中国军队的惨败,为他们登上
历史舞台提供了契机,发动了十分悲壮的戊戌维新运动。维新派的基本观点是认为
“民权”为致强之本,而洋务派的失误在于仅以为船坚炮利、机器制造就可以富国强
兵,而未认识到使西方各国富强的“西学西政”的奥秘在于“伸民权”。当然,他们认
为中国“伸民权”的最佳具体形式只能是“君主立宪”,而不是“民主共和”。当时以
“公车上书”为象征的“读书人”虽是统治阶级中的低层,但仍是“体制内”的阶层,并
不希望“革命”。在“公车上书”中,康有为提出的“国政之法”中的重要一点是“置议
郎”,在两年后的“上清帝第五书”中,他明确提出要立宪,“自兹国事付国会议
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在给光绪帝作参考的《日本变政考》中,
他写道:“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总摄百千万亿政事之条理,范围百千万
亿臣民之心志,建斗运枢,提纲挈领,使天下戢戢从风,故为政不劳而后举。”他
认为“变政全在定典章宪法”确是抓住的问题的关键。但在“百日维新”之中,他们深
知反对力量的巨大,而在政治改革方面,“维新”实际所做的不过是减汰冗员、裁撤
机构,设立制度局等“行政”方面的措施,而并没有颁布关于定宪法或开议会的谕
旨。或者说,他们想从行政改革入手逐渐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这一点点改革,也
必然要侵犯一些人的既得利益的,其中使“百官震骇”的便是裁减机构与官吏。而这
恰是百日新政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光绪皇帝在一道上谕中宣布:“国家设官分职,
各有专司。京外大小各官,旧制相沿,不无冗滥。近日臣工条奏,多以裁汰冗员为
言。”“现当开创百度,事务繁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用之冗费,致碍当务
之急需。”一些衙门“事务甚简,半属有名无实,均著即行裁撤……”但裁撤工作遇到
官员们的极大反抗,所以很不顺利,以致不得不再次下谕,要求“将在京各衙门闲
冗员缺,何者应裁,何者应并,速即切实筹议。”外省也要“认真裁并,并严行甄别
沙汰,其各局所冗员,一律裁撤净尽。”但具体裁减措施还未来得及实行,维新便
归于失败。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被裁的大批老吏冗员站在守旧势力一边,因
为他们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其力量是强大的,其利益是难
以侵犯的,因此也是难以战胜的。但不对其进行减撤,改革就无法进行,这就注定
了这种改革必然如履薄冰,充满艰险,稍有不慎,便全盘皆输。对庞大的官僚机构
进行调整精简,对“冗员”的安置,或是要以更强的“力量”来贯彻执行,或是以相当
的“利益”来赎买。这二者,无权无能的光绪皇帝或维新派都未能作到,因此以行政
改革来推行政治改革的策略实际很难实行。对此,维新派是深有体会的。康有为曾
说,当谭嗣同、林旭入为军机四卿后“又欲开议院,吾以旧党盈塞,力止之。”有趣
的是,“戊戌变法”总被指为“激进”,而清政府在短短几年后实行的“变法”范围远远
超过“戊戌”的“新政”、“立宪”却往往被推为改良的典范。如“维新”时期根本未敢提
出“废科举”,只是提出改革考试内容,以“策论取士”取代“八股取士”,但却遭到了
强烈反对。维新派被骂为“名教罪人”、“士林败类”、“首倡邪说,背叛圣教,败灭
伦常,惑世诬民”……连康有为的弟弟、后来成为“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看到反对如
此激烈,都不得不劝乃兄缓行此策:“八股已废,力劝伯兄,宜速拂衣,虽多陈无
益,且恐祸变生也……弟旦夕力言,新旧水火,大权在后,决无成功,何必冒祸……”
而在几年后的“新政”中,清廷却不得不把几千年的“科举”制彻底废除。相对而言,
维新运动成效最著之一是在创办新式政论报刊方面。清末有人谈到“维新派”时曾这
样说过:“新党之议论盛行,始于时务报;新党之人心解体,亦始于时务报。”这样
说是否恰当暂可不论,但至少说明了《时务报》的重要性,进而言之,也说明了“新
式报刊”在当时的重要性。因为中国向来只有官家的“邸报”而无真正的“报刊”。所
谓“邸报”,只是传抄朝中诏令章奏,约略等于现代的“政府公报”。后又有《京报》,
但内容“首宫门抄,次上谕,又次奏折,皆每日内阁所发抄者也。”而中国现代报纸
之产生,均出自外国人之手。随着通商口岸的开辟,外报外刊的增多,中国的一些
有识之士也开始认识到现代报刊的重要作用,要求办报之声便日渐高涨。康有为在
“上清帝第二书”和“上清帝第三书”中反复申述创办报刊的重要性,他认为报刊有
“设报达聪”的功效。“中国百弊,皆由蔽隔,解蔽之方,莫良于是”。梁启超在《时
务报》创刊号发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认为“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
已”,而“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报刊是国之耳目喉舌,若无耳
目喉舌便是“废疾”,“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对报上的总总言论,
“见知见罪,悉凭当途。若听者不亮,目为诽言,摧萌拉蘖,其何有焉。或亦同舟
共艰,念厥孤愤,提倡保护,以成区区。则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
责焉。”他不仅认识到报纸对国家政治的重要性,而且看到了现代报刊对民间社会
的重要性。除了军国大事之外,报纸还详记人数之生死、民业之盈绌、学会之程
课、物产之品目、格致之新理、器艺之新制等无所不记。总之,“有一学即有一
报”,通过在报刊上的公开交流和讨论,不仅“通上下”,而且“开民智”。“阅报愈多
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中国传统的谤木谏鼓、太史采风与现代
报刊有本质的不同,对此,维新派未尝不知。但他们此时并不是在进行一种脱离现
实的学理上的研究和论证,而是要借助亡灵、用“传统”来为“现代”服务,用“曾经
有过”作为“制度创新”的合法性依据。作为“体制内”的改革者,此时他们的目的、
重点在于 “向上”说明报刊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因此,他们竭力说明的是报纸
对“通上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上下“交泰”,国家才能臻于富强;他们当时没
有、也不可能从言论自由、公民权利、对权力的监督这种角度来论证创办现代报刊
的必要性与合法性。在“百日维新”的高潮中,上谕将《时务报》改为官办,并要各地
仿办,“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利弊,据实昌言,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
据实倡言,不必意存忌讳,用副朝廷明目达聪,勤求治理之至意。”虽然维新运动
不久便归失败,所有维新报刊均被停办,但报刊的论政作用却首次为万众瞩目,流
亡海外的维新人士和留日学生掀起了创办政论刊物的热潮,对“辛亥革命”起了重要
的推动作用。此后,政论报刊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政治生活中一直举足轻重。
可以说,中国的政论报刊是因“戊戌维新”而异军突起的。维新运动的另一重要贡献
是大量民间社团的成立,使传统、松散的“民间社会”开始向现代的“市民社会”转
变。1895年春“公车上书”失败之后,康有为意识到仅靠朝廷是不够的,应造成一种
社会力量来推动、促进维新事业。同年8月底,他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强学会每
十天集会一次,发表演说,探讨政治,研究国是,宣传种种新知识,还准备翻译外
文新书,并出版了《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机关报。强学会的每次
演讲,都吸引大批听众,影响日大,不仅许多京中名流参与其中,连一些元老重臣
如翁同和、张之洞也表示支持。不久,康有为又在“得风气之先”的上海组织了上海
强学会,并创办《强学报》作为机关报。可以说,这是第一个公开的合法社团,开近
代合法结社会之先声,意义重大。正如梁启超所说:“我国之有协会、有学社,自
此始也。”由于强学会的影响甚大,引起旧党忌恨,上折弹劾强学会“植党营私”、
“将开处士横议之风”。1896年1月底,那拉氏迫使光绪帝下旨封闭北京强学会,上
海强学会亦随之停办。强学会虽然被封,但创办学会的热潮却由此而起,到1898年
9月“戊戌政变”止,短短二三年中各地兴办各类学会就有七十余个。有政治性学
会,也有各种专门学会,如算学会、测量会、不缠足会、农学会、法律学会、地图
公会、工商学会……虽然政变发生,各种学会被迫解散,但这种潮流已无可阻挡,几
年后各种社团又遍地而起。确如谭嗣同言:“强学会虽禁,而自余之学会,乃由此
而开。大哉学会乎,所谓无变法之名,而有变法之实者也。”创办公开发行的报刊
论政与成立公开合法的社团,将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引入中国,是维新
运动的重大功绩。政治体制改革对即得利益者的触犯更大,引起的反对也更激烈。
维新运动的反对者聚集在慈禧太后的周围,形成强大的反对力量。1898年9月21
日,在强大的守旧势力支持下,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囚禁起来,捕
杀维新人士,将新法尽废,戊戌维新在血泊中宣告失败。在发动政变时,怒不可遏
的慈禧太后厉声质问光绪帝为何要行新法,跪于案左的光绪帝战战兢兢地回答说:
“是因自己糊涂,洋人逼迫太急,欲保存国脉,通融试用西法……”慈禧怒斥道:“难
道祖宗不如西法?鬼子反重于祖宗乎?……”在近代中国那些冒巨大风险主张学西
方、主张“借法”自强者,反被说成是数典忘祖、置“鬼子”于“祖宗”之上的无耻之
辈,总难“理直气壮”地维新、改革,不仅冒生命危险,在道德上还居于“不道德”的
劣势地位;而那些握有强权的顽固守旧者却总以“祖宗”的捍卫者自居,不仅毫无风
险,而且在道德上还居“道德”的优势地位。在近代中国的语境中,顽固派因此一直
掌握着话语霸权;而正是这种话语霸权,给近代中国造成的的危害最大。中国要进
步,就一定要破除这一话语霸权。总之,“戊戌变法”实际是非常“温和”的。但清政
府却以十分“激进”的手段来对待如此温和的变革,“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梁等
被迫流亡海外,新政尽废。当清政府连“体制内”的改革者都不能容忍,把他们推向
“体制外”时,社会变革的动力便又往下移,“体制外”的社会下层如留学生、会党便
不可避免地成为变革的主要动力。一旦“体制外”的力量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
就很难在旧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平和的改革,这种体制外的力量一定要用暴力从根本
上打破、推翻旧体制。这样,清政府实际是自己将自己的可控空间再次紧缩,已经
微乎其微,至多只有“一线希望”。然而清廷对这“一线希望”亦未珍视,一场社会革
命便难以避免了。

何以“激进”?

“辛亥革命”这些年来几乎成为“激进”的代名词,颇有人对清政府的“新政”“立宪”被
辛亥革命“打断”而深感遗撼。不经革命的大动荡大破坏而收革命之实效,当然是值
得追求的理想状态,作为一种良好的愿望,更是无可指责。但若强以近代中国的历
史来为之佐证,指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为“过激”,则有违史实大矣。康、梁想通过
“明君”自上而下改良,何曾“过激”?其实,人们似乎忘记,被尊为“辛亥之父”的孙
中山并非一开始就想“干革命”的,起初也是想方设法、最后通过王韬上书李鸿章,
想走“改良”路线的。只是在“改良”被拒之后,他才立志走上“革命”一途的。清政府
的“新政”和“立宪”之所以被辛亥革命“打断”,主要在于它的“新政”完全是被动的。
本来,在1898年“戊戌维新”时清政府尚有一定的变革主动权。但它却拒绝改革,丧
失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只是在经历了二年后的“庚子巨变”这种大流血之后,它才在
“内外交迫”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地开始“新政”。1901年1月29日,慈禧在西逃途
中以光绪的名义颁下谕旨,表示愿意“变法”,称“无一成不变之法”“深念近数十年
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
致富强…… 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为后事之师。”早知如
此,何必当初!当然,她不能承认戊戌政变、镇压维新派不对,仍强调“康逆之谈
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同时又想表明自己并非顽固不化:“皇太后何尝不想
更新,朕何尝概行除旧?”“今者恭承慈命,一意振兴,严禁新旧之名,浑融中外之
迹。”当然,“不易者三纲五常”,“而可变者令甲令乙”。同时,命设督办政务处,
作为负责审查条议、推行新政、考核成效的领导机关。但此时为时已晚,形势已经
剧变,尤其是经历了庚子流血的巨变,它的统治的合法性开始遭到普遍的怀疑。由
一个合法性遭到严重质疑的政府来领导进行对社会各阶层利益进行调整和再分配的
改革,的确有些免为其难。更重要的是,在几年之后再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
它作更多的改革或妥让。但清政府对此似乎并无察觉,各项亟需的、能缓和各种尖
锐矛盾的“新政”主要内容却一拖再拖、迟迟不肯出台。此时,局限于“行政”方面的
“新政”已无济于事,人们开始提出“立宪”的要求。梁启超在1901 年6月7日发表的
《立宪法议》一文中提出宪法“为国家一切法度之根源”,君、臣、民三者必须“共
守”。议会制可“永绝乱萌”,“今日之世界,实专制、立宪两政体新陈嬗代之时
也”,在这种斗争中“旧者必败而新者必胜,故地球各国必一切同归于立宪而后
已”。到1904年,不少重臣都半公开主张“开国会”,出使法国大臣孙宝琦上书称变
法所以没有成效是“以未立纲中之纲,而壅蔽之弊未除”。“欲求所以除壅蔽,则各
国之立宪政体洵可效法”。应“仿英、德、日本之制,定为立宪政体之国”。要求“新
政”“立宪”改革的压力更多地来自地方士绅和商界首领,他们对“开国会”的要求更
甚,最终发动的轰轰烈烈的请愿运动。 1904年2月10日,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
北,在中国东北展开厮杀。对这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战争,清政府却无可奈何,
只能于2月12日宣布中立!但对这场战争究竟谁胜谁负,国内各方都作出自己的预
测。保守派预测俄国将会取胜,因为日本“以权与民”,所以士兵到战场只会各顾性
命,严重影响战斗力,与其相反,俄国是权力在上,令行禁止,因此战斗力要超过
日本。立宪派则希望并大胆预言日本必将取胜。他们认为中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专
制和立宪之争,如果俄胜日败,则清政府会以为中国的贫弱不在没有立宪,而在
“专制之未工”,这样更不会改良立宪;同时,民众也会认为日本为强国如此努力变
法维新仍不能战胜俄国而对改革立宪产生失望情绪,这些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极
大,所以希望日本取胜以证明立宪是中国的富强之路。他们反驳保守派“俄胜日败”
的预测,认为立宪还权于民,使国民上战场后以保卫天赋之权为务,定会“生死不
计”,“岂彼专制之国专以军令示威者所可同日语耶?”而且日本已实行“立宪”,立
宪可使国家强大,俄国仍是君主专制之国,必定不如已行立宪之国强大,所以日本
必将取胜。到1905年5月,经过一年多的激烈战斗,日本不仅陆战大胜,而且在对
马海峡全歼俄国舰队,取得全面胜利。日本的胜利是近代以来黄种人对白种人的第
一次胜利,似乎向人们证明了立宪的力量,验证了立宪派的预言,使倾心立宪的人
大为增加。他们进一步提出此非日俄之战,而是立宪与专制之战,立宪必胜、专制
必败,这是人类社会的“公例”。经过日俄战争之后,国内舆论的确为之一变,立宪
改革之声顿时高涨。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使商界和地方士绅的力量陡
增,他们的声音比以前响亮得多,份量也重得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于
洋务运动时期,在甲午战争以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后,
于1895年4月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割地赔款外,“马关条约”规
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根据“利益均沾”原则,其他列强也都取得这
一合法权利,于是纷纷在华投资设厂。清政府与中国传统封建统治者一样,向来采
取 “抑商”政策,一直压制民间投资,现在既已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对本国民
间投资兴办实业便不好限制过多,只能也允许民间投资兴办实业,这就为民族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列强开始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使中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进一步破坏,从而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在客
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各方的强大压力下,清
政府于1905年秋决定派五大臣到国外考察宪政,这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标志。五大
臣先后考察了英、德、美、日、法、比、奥、俄、意、荷、瑞典等十几个国家,见
所未见闻所未闻,大开眼界。这些国家的物质文明和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使他们印象
深刻,回国后仍对之赞叹不已。1906年夏秋之际,他们回国后呈递了《奏请宣布立
宪密折》,细陈了立宪之利不立宪之弊。立宪之利最重要有三条:一,皇位永固;
二,外患渐轻;三,内乱可弭。对此,赞成者与反对者进行了激烈争论。慈禧太后
只关心“君权不可侵损”“服制不可更改”“辫发不准剃”“典礼不可废” 这四件事,经
过主张立宪大臣力述立宪之利,慈禧最后同意立宪。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仿行
立宪上谕。但这道上谕并确定立宪的年限,而以“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为借口,将
立宪的期限往后推延。在对英国、德国和日本这三国的君主制进行了一番考察研究
之后,清廷认为英、德宪法或是民定或是协定,只有日本宪法才是“君主大权”,最
合己意。也就是说,以日本为“典范”的意义主要在于“皇权”依然至高无上。所以清
政府为“准备立宪”而成立的“宪政编查馆”着意研究并出版了一系列对日本宪法和行
政制度进行解释的著作,并负责起草了1908年的著名的《宪法大纲》,共二十三条。
其中第一、二两条差不多是直接从 1889年“明治宪法”的第一、三两条中翻译过来
的:“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
犯”。研究表明,这二十三条中有十四条是关于“君上大权”的,对权力的垄断甚至
超过了日本的“明治宪法”。对此,革命派和立宪派都极表反对,认为其“偏重于命
令权”,“专制之余风未泯”,“最足假以文饰其专制”,并警告清廷若要“出其狡猾阴
险之手段,假钦定宪法之名,颁空文数十条以愚吾民”,必“动摇国本而伤君民之感
情”。无奈清政府已不堪救药,对各种警劝充耳不闻,一意孤行,仍要大权独揽,
结果便是众叛亲离,“动摇国本”,最终垮台。清政府宣布仿行立宪给曾给人们带来
不小的希望,立宪派开始筹组新团体,掀起立宪运动,促进立宪早日实现。但随着
时间的推移,清政府一直未进行有实质意义的政治改革,使人们对其越来越失望。
1908年8 月,各省立宪派的代表到达北京,向都察院递交要求三年内开国会的请愿
书,一些地方官员和驻外使臣也电请早开国会。一时全国上下议论纷纷,都要求早
开国会。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太后召集王公大臣会议,定下九年后开国会的期限。
1908年11月中旬,光绪、慈禧先后死去,醇亲王载沣三岁幼子溥仪继位,年仅25岁
的载沣以摄政王的身份执掌朝政,使清政府的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立宪派更加
活跃。从1910年1月起到11月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地方士绅为主的 “立宪
派”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声势浩大,遍及全国。但无论士绅如何一
次又一次请愿,“开国会”的呼声越来越响,一浪高过一浪,清廷就是毫不妥协,不
愿让出点滴权力,拒不开国会,拒不立宪,反采取越来越激烈的手段镇压举国上下
的立宪运动,并于1911年5月8日利令智昏地出台了一个垄断权力的 “皇族内阁”。
这个内阁由13人组成,其中9名为满人,汉人只有4名,而在这9名满人中竟有7名为
皇族成员,因此人们将此“内阁”称为“皇族内阁”。这种 “组阁”完全违背了皇族成
员不能入阁当国务大臣的基本原则,实际向世人宣示清廷所谓“立宪”只是一个幌
子、其实根本不愿放弃一丁点权力的真实面目。此举实无异于自掘坟墓,结果使作
为其统治基础的士绅阶层与其迅速疏远,最终弃它而去。就在1911年秋,革命迫在
眉睫、“造反”的导火索已冒烟的时候,清政府在成都对和平请愿“保路”的民众仍进
行了严厉的镇压,屠杀几十人。这一切,都使辛亥革命的暴发成为不可避免。换句
话说,是清政府的颟顸与顽固,“造就”了辛亥革命。纵观晚清历史,每当还有一线
希望、还能控制一定局面的时候,清廷总是拒不变化;只到时机已逝、丧失了操控
能力的时候,它才匆匆忙忙地被动“变革”。改革愈迟,所付出的“利息”也将愈大。
然而清廷对此似乎毫无认识,它总是在下一个阶段才做原本是上一个阶段应做的事
情,而且拒不“付息”,不愿再多做一点让步和妥协,完全丧失了变革的主动权,完
全是被“形势”推着走,改革的空间终于丧失殆尽。“改革”是当事各方都以理性的态
度妥协的结果,只要有一方坚持不妥协,就无法“改革”,社会矛盾必然以“革命”一
类的暴力方式解决。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并不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在
社会矛盾中,统治者往往居于“主导”地位,革命往往是由上层的种种“极端”触发、
造成的。人们总是称赞英国革命的平和,但在英国革命时期,正是由于当时的英国
统治者善于妥协,才使英国革命相对平和。纵观近代中国的历史,满清统治者根本
没有英国统治者那种审时度势的能力、容纳各方的明智与气度和不断的妥协精神。
所以,与其说 “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的“极端”逼迫出来
的;与其指责下层“过激”,不如指责上层的“极端”;与其呼吁被统治者“告别革
命”,不如吁请统治者“放弃极端”,主动改革。对清政府而言,戊戌时期本为它提
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但它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把握这一机遇。这样,它后来便不
得不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直到完全破产。从更深一层的原因来看,清王朝的被推
翻说明了统治者对“社会整合”的失败。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并非传统的异
族入侵,而是深刻的社会转型,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化社会。新的社会阶层、新的
社会组织机构、新社会政治观念……不断产生、传入,这一切都要求统治者能“明察
秋毫”,正视现实的变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改革旧制度、创建新制度,协调
各方利益,对社会进行整合。如果统治者不能成功对社会进行整合,那么不是以强
权压制社会的进步,就是自己被社会革命所推翻。

--
※ 来源:.一见如故 http://yjrg.net [FROM: 221.209.0.0]
全文链接: http://yjrg.net/HT/con?B=79&F=M.1166792558.A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