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 相关参考

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Dec 4, 2008, 6:17:37 AM12/4/08
to salon-...@googlegroups.com, lih...@googlegroups.com
http://blog.cnfol.com/tjxyy/articles/20353.html
杨帆: 中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与对策 [ 2005-05-26 15:45:00 ]

为什么多数人不相信会发生危机?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今后几年中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是仍有更多的人对此置若罔闻,不以为然。究其原因,不是出于无知,就是盲目乐观,或 者,干脆就是别有用心,哪怕危机临近的迹象正在日趋明显。危机的潜在性虽然容易被人认识,但是危机的爆发总是源于突发性的偶然事件。只要没有爆发危机,人 们在主观上对于危机的潜在因素就往往采取“鸵鸟态度”,危机的预言者反而会被讥讽为耸人听闻;而一旦危机爆发,就意味着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控制,这 时候每一个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就作鸟兽散,还有谁去总结经验,承认错误,收拾残局?病在肌肤讳疾忌医,病入膏肓又无法医治,这是人类的通病,当权者尤其 容易如此。许多人在逻辑上承认潜在危机因素,但总是不愿或不敢相信危机很快就会爆发,或者寄幻想于政府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能力控制局面,或者盲目相信体 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够最终解决问题。

    之所以形成这种盲目乐观的情况是因为:第一,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喜欢“大团圆”,是“喜鹊文化”;第二,缺乏自由讨论的氛围,宣传上报喜不报忧;第三,学术 界脱离实践标准检验,忽视与中国实际接轨,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第四,20年经济增长造就的迅速但却是难以持续的繁荣给人以幻觉和假象;第五,少数经 济学家与权力资本和外国资本结合,获得了特殊地位,在中国“繁荣”(不管是真繁荣还是假繁荣)时可以分享大份额,在危机发生时却不必分担成本。他们乐观得 很,并且为中国人民描绘了这样一幅玫瑰色的图案:增长速度就是一切,经济发展可以自动解决一切社会矛盾,中国的高速增长是持续的而不可能中断,甚至连已经 出现的萧条也不肯承认。他们不关心国土整治、老龄化、社会保障、贫困人口这些关系多数人生存的基本问题,反而说“改革应该牺牲一代人”;他们标榜经济学的 实证原则,但从不去“实证”一下,中国的权力是怎样资本化的?中国的两极分化有多大?他们缺乏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社会责任感和草根意识,不仅回避马克思主 义的社会阶层分析,也不用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利益分析方法去分析中国改革前后的利益转移和分化。在危机问题上,中国暴富阶层及其代言人的基本态度是:首 先否认会发生危机,鼓吹形势大好,以取悦当权者,迷惑社会舆论,引外国投资者上钩;当否认不了时就加以纵容甚至欢迎,他们的逻辑是,既然危机都是旧体制的 危机,危机爆发不是好得很吗?当然,前提是危机的代价由老百姓付,而不是由他们和他们的后台老板付。这种“乐观主义”符合暴富阶层麻醉社会保护自己的需 要,不仅肤浅,而且令人厌恶。

    中国正面临重大危机,我们必须对形势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

  中国危机的逻辑线索:渐进改革的基本矛盾

    所谓“危机”,实际上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已经激化到无法自行调整和解决,必须以外部对抗的形式强行解决不可。旧事物总是要瓦解的,但是以爆发重大危机的方式 瓦解,社会所受的震动太大,特别是如果旧的秩序突然瓦解,新的秩序又难以产生,就会引起社会最基本最一般秩序的瓦解,人民生命财产将付出巨大的代价,整个 社会可能长期陷入动荡和混乱,生产力水平可以倒退数十年。因此比较好的方式,是让积累的矛盾提前释放,将未来的危机“提前引爆”、“分次泄洪”,大事化 小,小事化了。这样做的前提,就是确立危机意识,预测危机发生的各种可能性,一方面防范危机突然爆发,一方面化解诱发危机的潜在因素。前提的前提,就是必 须对于自己国家所面临的危机的特殊性,在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上,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以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首尾不能相顾。

    渐进改革的成功使我们产生了那种“肤浅的,盲目的乐观主义”,以为渐进改革的基本矛盾可以有效克服,经济的发展可以持续,中国很快就可以进入现代化,甚至 赶上美国了。实际上,中国渐进改革有自己最特殊,最基本的内生矛盾——改革过程中权力资本的扩张及其合法性危机。

    中国渐进改革的基本特征,是利益转移的隐蔽性。任何改革都是一种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改革与革命不同,它的利益再分配,并不造成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不是 由下层推翻和剥夺上层实现的,而是遵循“精英连续性”规律,基本上由那些在计划经济下掌握资源的人,在改革过程中将这些资源变成自己的私人财产,再通过某 些政治和社会改革,如“民主改革”,以其据有的资源去换取权力,从而为自己非法获得的利益取得新的合法性。这是一般改革的规律。国外社会学已有文献指出: 苏东巨变发生后,那些在计划经济下掌握资源的人虽然在政治和法律上放弃了特权,但仍然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占有优势,不光表现在知识、管理、社会联系、信 息、能力等方面,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在改革前占据了各级经济领导岗位,从而在改革过程中把持了经济资源的支配权,所以多数人可以成为新的企业家、议员,总 之,保持了“精英阶层的连续性”而不是断裂。当然,少数平民也可以进入上层,但这是少数,除去科技发明和特殊才能以外,往往是通过与权力系统发生某种关系 才有可能,如给领导人作秘书;另一部分人是凭借自己特殊的冒险行为进入的,特别是劳改释放犯那一类没有地位的社会群体。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利益转移,亦难逃这一规律。计划经济下我们在名义上建立的“全民所有制”,主要采取了国有或国家控制的方式,而“全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 会,将自己的所有权委托给了政府。政府系统则是通过行政体系,通过“官员群体”,实际控制着国有资产以至几乎所有社会资源,比如通过人民公社制度控制粮食 生产和农民进城等。在改革以后,这种权力并未崩溃,而是向市场方向扩张,创造出一个“权力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把权力资本的形成说成是“改革扭曲”,是 从市场经济理想出发的说法;说成是“和平演变”,是从计划经济理想出发的说法,都缺乏起码的实证性。权力资本的形成,在中国符合某种客观规律:权力之所以 变成资本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下它无所不包,而在改革中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限制。在大家都没有财产的改革初期,连向银行贷款的抵押物也没有,一般只能通过行政 系统担保,各种优惠政策也是行政性的,带有歧视性的特征。行政权力在改革开始甚至起到了市场经济“助产婆”的作用。改革初始,只有权力没有市场;一种办法 是使权力崩溃即“休克疗法”,另一种办法是使权力创造市场,即渐进改革。中国改革的设计者认为,使权力靠近市场可以减少改革的阻力,于是选择了渐进改革模 式。这种办法在改革初期比休克疗法稳定,没有妨碍经济增长,但是权力的市场化会导致公共权力的腐败,使国有财产向掌权者个人流失。其公平性要差得多,尤其 是难以公开和规范化。

    权力资本发展,即权力创造市场的第一个阶段,是农村承包土地时,有大约价值20亿人民币的集体财产落入集体干部手中;

    第二个阶段是商业资本阶段,80年代初期的发财和腐败途径,来自国内商业、外贸和旅游。大致估计起来,20年内我国国内商品零售总额将近20万亿元人民 币,外贸总额折合18万亿人民币,假设有10%的私人提成,共有将近4万亿人民币的财富转移,加上旅游等部分,在商业资本的形成过程中,由国家垄断形成的 贸易渠道转变为私人所掌握,大约有5万亿财富转移;

    第三个阶段是以生产资料双轨制为标志的生产资本阶段,腐败加剧到直接依靠审批权获得个人好处的程度。90年代初期每年正式的生产资料双轨价差是700亿人 民币;五年共3500亿,按10%计有大约350亿的财富转移;

    第四个阶段是1992年以后的金融资本阶段。从原始股流失,上市额度分配、证券市场操纵、房地产泡沫、到保险业、基金业、产权交易与重新界定、资产评估、 计划利率与黑市利率长期并存,以及贷款权力的使用,每一次金融创新,都伴随着极大的利益再分配,动辄数亿数十亿,非商品层次可比。直至发展到地方以司法权 利保护本地债权人,大量的借款不还。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利用金融手段暴富,正是权力资本发展到金融资本阶段的必然产物,估计财富转移不下于10万亿人民币。

    以上所述再加上其他种种以权谋私,如领导人秘书收取贿赂,乱罚款乱收费等等,估计在中国改革转型期20年中,权力资本形成给少数人带来的好处不下于30万 亿人民币。目前六万亿居民存款,如果采取实名存款制,不知道有多少“公款私存”无人认领?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中每年一二百亿美元的“误差与遗漏”,表示出已 经有数千亿美元的财富外流。在这种巨额财富的暗地转移下,许多研究报告使用正式统计数字计算居民收入后,竟然说中国没有两极分化!

    从逻辑上讲,金融资本形成以后,中国改革的前一半任务“以权力创造市场”就算基本完成,应该开始后一半:权力退出市场,健全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已经 形成的既得利益要通过民主化的政治社会改革,以公开化的形式互相制约,形成新的体制。从权力资本化“以权变钱”到民主改革“以钱变权”,是权力社会向市场 社会变迁的基本规律,英国贵族的资产阶级化,以及日本明治维新和前苏东改革都有这种特征。中国渐进改革亦逃不脱这一规律,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在我国特有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这种权力资本化的过程只能采取隐蔽的形式,而且很难在现有政治框架中,找到自己的合法性,因而难以规范。我们无法承认在社会主义全民 所有制条件下,可以将全民财产变成个人的,除非改变意识形态本身,但这涉及政治体制与***领导的合法性,决难实行。“姓社姓资”虽然在许多问题上被淡 化,但在根本问题上不可能忽略。仅举“三陪”为例,在去年已经蔓延全国,估计从业者不下数百万人,并带动了出租车、高级化妆品、旅游和餐饮等行业,创造的 收入和派生收入不少。今年许多城市开始对三陪小姐收税,每人每月200元左右,成为税收重要来源,但是“三陪”还是不能公开合法化。为什么在外国对此可以 公开承认并加以规范,在我国就不能?难道不是因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吗?如果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连“三陪”都不能承认,难道还能承认权力资本 化吗?不能承认的后果是就无法规范,权力资本就难以受到有效的控制而恶性膨胀。从逻辑上讲,这就是中国危机的开始。

  中国危机的历史线索:“分光吃净”

    渐进改革的基本矛盾在改革初期被巧妙地回避,这就是“不争论”方针的意义。回避基本矛盾的社会条件是经济的繁荣,繁荣的条件是体制转轨,这是中国经济增长 的特殊潜力,并造成了连续20年的高速增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提供了新的合法性,掩盖了权力资本扩张的不合法性。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在中国成为政权合法 性所在。

    把政权合法性寄托于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寄托于事实上不可持续的特殊增长,本身就造成了危机的隐患。

    第一,繁荣过快使得我们忽视去改革计划经济下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一是城乡隔离,两种身份制度的社会关系,二是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两种不平等 关系上追求经济繁荣,必然加速两极分化。前一种不平等造成了农民购买力低下,在城市耐用消费品饱和以后仍旧不能大批购买,使生产能力闲置超过50%;第二 种不平等造成了一般城乡居民购买力低下,即使分期付款也难以承受,住房和汽车的高昂价格,结果使得住宅和汽车的需求主体只能是暴富阶层和有钱单位,他们的 奢侈需求把房地产价格越抬越高,直至积压6000万平方米。结构性生产过剩使得经济繁荣不能持续。

    第二,繁荣过快使得我们忽视了长期生产力的培养。经济持续增长的一般性因素,包括在提高产出效率的前提下,不断加大投入,如教育、科技、技术改造、设备更 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社会分配公正以提高居民购买力,消费和生产结构的合理升级,以及在经济增长中保护环境,不降低 下一代的生存水平,等等;经济持续增长还需要制度性因素,指市场经济规则的建立、法治的完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保障、政府的廉洁高效等等。中国20年 的特殊繁荣主要是依靠特殊的体制转轨因素,把计划经济40年积累的国力在市场化改革中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积累的国力来说,有一个“分光 吃净”的问题,一旦积累的潜力释放完毕,经济长期增长的一般因素和制度条件又没有培养出来,经济的增长就不能持续。

    第三,我国渐进改革的失误在于,没有利用经济的特殊繁荣期加速深层次体制改革,为新的体制创造合法性,而是“不反思,光给钱;每逢改革必优惠”,想依靠特 殊繁荣避免深层次改革,掩盖权力资本化必然导致的合法性危机。等到政府掌握的资源“分光吃净”,经济高速增长不能持续时,中国危机的历史时刻就将来临。

    “分光吃净”的第一步是吃财政。计划经济机制是指令性计划加补贴,市场经济是价格机制,改革就是将财政职能逐步向价格转化,财政补贴减少一块,价格水平就 相应提高一块, GNP 就增加一块。渐进改革为了缓和社会利益磨擦,农产品一涨价就给城里人发补贴,工业品一涨价又给农民补贴,外贸亏损给出口补贴,新建30亿平方米住宅则完全 进入旧体制福利分配,各种补贴大量增加。三年治理整顿期间财政吃光,不得不向市场甩包袱:1990年取消出口补贴形成了外汇市场;1992年取消价格补 贴,市场定价达到90%;等到财政难以补贴国有企业时,就实行“卖光”政策。

    1978年财政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37·2%,1979年中央减政让利提工资,落实政策给补偿,下降到31·9%;经过1985年减税,1987年承包, 1988年下降到18·9%,世界银行警告说,如果占不到20%就会发生严重的贪污。1989年以后国有企业虚盈实亏,财政开始连年赤字。1995年以来 税收大量增加,但是1998年国内经济进入萧条,国内税收和关税均面临困难,国家又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只有靠国债。国债发行从每 年1000亿迅速增加到2000亿,1998年上半年增加2700亿特种国债补偿银行资本金。财政法已经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但是下半年不得不发, 估计将以中央政府名义代发特种建设或救灾国债,这样,国债发行在数年之内可能达到饱和。

    第二步是吃社会保障基金。中国农村靠的是家庭保障,表现为多生孩子,生儿防老。城市人大约有四项保障:教育补贴与住宅分期付款是自己年轻时先享受,然后再 向社会偿还,但是这两项在计划经济下强调“先生产后生活”,支付不足;另外两项是医疗和养老,需要年轻时从劳动成果中预先扣除,等到年老时再消费,这两部 分在计划体制下统一扣除变成财政收入,再投资成为国有资产,经过多年的重复建设和国有资产流失,已是所剩无几。五年之内将有3000万老工人下岗或退休, 10年之后进入老龄化社会,都面临基本的医疗和养老问题。

    第三步,变产业结构。中国在改革开始时是重化工业结构,机电产业是与国际差距最小的。军工转民用生产老四大件效益很高,但是中国人的消费在单位主导和进口 刺激下升级太快,从百元级的老四大件到千元级的新四大件,到万元级的豪华装修,到10万元级的汽车、数10万元级的豪华住宅,平均五年一升级,计划经济下 建立的庞大三线工业不能适应,只能花费巨额外汇进口或者引进外资生产,结果是消费断层,自身产业结构轻型化,而重化与汽车工业并没有缩小与国际的差距。

    第四步,利用对外开放。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有国际比较利益可“吃”。20年来我国外贸扩大了20多倍,对外开放度超过30%,比日本的20%、美国的 5%要高得多。1998年进出口速度同时下降,我国的对外开放度开始萎缩。引进外资和借外债仍有潜力,但是要看外商信心和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相信五年之 内,有可能出现外资净流入等于还本付息额的情况,我们只能够借新债还旧债,对外开放的潜力越来越小。

    第五步,出售产权。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股票上市,资产重组,破产兼并;乡镇企业产权明晰化,在产权交易与明确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和税收,同时回收一 笔钱。

    第六步,转嫁风险。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发展,开辟证券股票市场,本质上是将国家银行的风险向社会转移;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是将政府承担的价格风险向企业 和个人转移。转移风险的同时必然减少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扩大自由度,带来总体风险的分散和社会活力的提高。冒险和赌博本身也是某些人的一种偏好,发挥 人的这种潜力可以提高社会总体效率,创造风险收入,表现在政府税收和证券公司的就业和收入等方面。我们在1997年未能有效利用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等到 下半年宣布将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上市筹资,结果在经济紧缩、周边动荡、投资信心不足的背景下又成为利空消息,股市可能会出现长期低迷,难以有效利用。

    第七步,容忍地下经济。计划经济下由于政府的强控制,地下经济很少。改革以来双重体制并存,地下经济迅速发展;政府机关把相当程度的权力资源投入创收,负 作用是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政府的腐败。我们付出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秩序和政府廉洁与效率的代价,换取了暂时的经济繁荣。

    第八步,卖国有荒地。国有的荒山、荒地、矿藏、森林、沙漠、水塘,在改革中正在转向个人承包或者出售使用权,鼓励他们进行长期投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以上八项,可以说是体制转轨带来的特殊收益,有些是正当的,有些是不正当的,但都是现实的,能够使经济一时迅速繁荣,但是不能持续增长。

    第九步,吃国土环境资源。我国国土资源非常紧张,其中有66万平方公里的城镇国有土地,可以通过拆迁发展房地产业,建立工业开发区。国土的价值是随着经济 的发展而增加的,各地政府卖地收入不少,很大一部分级差地租成为单位创收的来源。繁荣时土地价格过高导致出现泡沫,进入萧条后泡沫破灭使银行呆账增加,日 本就是在90年代陷入泡沫经济以后步步衰退的。

    我国进口的石油已经接近一亿吨,相当于总需求量的1 / 3;粮食、木材、矿砂等资源也需要进口。至于污染、水利、森林等问题,已无需赘言,只要是高投入、低效率,又追求高速度,就不可能不付出资源环境的巨大代 价,直至承受不了高速增长。

    第十步,吃未来投资。高消费,乱投资,必然要牺牲农业、教育、科技和企业技术改造这样的长期投资,外债需要后代偿还。我国在人口结构尚年轻时没有完成工业 化,10年以后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社会负担将大大加重。

    以上两步是为了暂时的高速增长而牺牲未来发展的潜力,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体制下都是不应该的,损失应该计算为负增长,从产值中减掉。如此,我国经济的增 长率就要大打折扣。

    第十一步,吃居民存款。改革多年来,我国以银行贷款代替财政进行国有企业投资,造成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和银行的高比例呆帐,在技术上已经接近破产的边缘。 1996年银行停止救助国有企业,1997年接受亚洲金融危机教训,金融业开始整顿,进入通货紧缩时期,银行要依靠特种国债来补充资本金。银行是国有的, 银行的存款却是居民的,银行依靠的信用和权威在中国主要依靠政府,如果出现金融危机,破产的就不仅仅是银行了。

    第十二步,集中耕地。耕地在法律上属于集体所有,在政策上为农民家庭承包,基层政权对耕地的实际支配权表现为乱摊派,相当于过去的地租。在繁荣时期农民进 城做工,耕地使用权极不值钱,于是“土地规模经营”之风甚烈,再发展几年必将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一旦经济萧条,需要农民工回乡,将无地可种。我国将彻底 失去农村和八亿农民这一化解危机的大蓄水池。非常幸运的是,土地兼并还没有开展起来,我国经济就已经进入萧条,城市为保障下岗工人再就业,开始清退农民 工,这使农村土地兼并的势头得到遏制。耕地对农民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再次显现,土地兼并在中国难成气候。

    这两步再加上国有资产中包含的应用于老工人的养老保险和公费医疗的那部份,名义上是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实际上是个人财产。如果在经济繁荣中出现对居民个 人财产的剥夺,那么社会安定将受到破坏,危机必定出现。

    第十三步,吃紧急储备。一旦经济形势紧张时,我国政府手中还有1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3000亿斤存粮。一批现代化粮库正准备修建,农民家中仍有存 粮,估计可以应付两三年的自然灾害。

    第十四步,依靠政府信誉与权威。党和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虽然削弱,但是还比较强,这是目前金融稳定的最大保障。货币是信用,而信用是由政府威信和法律保障 的。

    这最后两步,是政府的物质力量和精神权威所在,也是防范金融危机,控制危机发展的最后力量。危机因素的积累会削弱政府权威,危机一旦爆发则说明政府已经难 以控制,但是危机爆发以后又需要政府去控制,此时就会出现政府的变动。

    估计五年之后,上述资源大部分将被“吃光分净”,经济增长将因特殊潜力用尽而一般潜力不能有效发挥,制度因素又不能保障市场有效运转而不能持续。此时,权 力资本的合法性危机就将暴露,触发危机的偶然因素亦将出现:

    ——权力资本将因为不能规范而恶性膨胀,大肆吞食社会资本和个人财产。不仅腐败蔓延,权力资本有组织的剥夺将更加严重。比如乱收费,比如在拆迁中不对私房 的土地使用权给以足够的补偿,收取电话初装费和手提电话入网费却不明确给予所有权,以及在住宅价格中打入市政配套费,但市政设施产权却归政府所有等等。

    ——在货币紧缩情况下权力资本的恶性膨胀,会比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更加打击社会生产力,打击中小民间资本。如果不依靠权力就不能挣钱,民间投资就萎缩下去。

    ——外汇管制失效。从外部冲击来说,国际投机资本是否能造成崩溃性的冲击,取决于能否在短时期内掌握受冲击国家的大量货币。人民币资本帐户不自由兑换,有 效地防止了国际资本的不稳定性投机。但外商投资企业的人民币利润越来越多,有90%没有汇出,而是留在中国进行再投资。这笔外商在中国国内的债权在五年之 后会达到10000亿人民币,相当于我们国家在海外的债权(国家外汇储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真正购买生产资料,而是留在流通和投机领域,流动性很 强。国际投机者通过香港也可以掌握一部分人民币。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外商丧失信心,普遍要求将人民币利润兑换成外汇汇出,会引起国家储备严重下降,即可能 引起居民普遍提取人民币,通过各种渠道兑换外汇。限制或者停止外商将利润汇出也只能延缓一年,因为新的外资会因此不来。这是五年之后国际资本冲击中国的特 殊形式,也是我国危机可能的爆发点。

  中国危机的外部因素:亚洲金融危机冲击

    对中国危机的逻辑和历史分析表明,危机的发生指向“五年左右”,对此我们可以预先防范。防范危机如同防洪,也有两种办法,洪峰不大可筑堤挡水;如果预测洪 峰很大,就应该以疏导为主,甚至要决堤放水,将灾害引导到损失较小的一个方向去。笔者认为中国未来的危机难以避免,只能采取“提前引爆”的办法,将一个大 危机化解为许多小危机,随时出现,随时解决。现在多数人的倾向是低估危机的性质和程度,以为可以通过刺激内需和加强整顿而轻易地避免危机;渐进改革的基本 矛盾及一系列派生矛盾不能被系统地研究和承认,而是受到强行压制。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能够提前认识东亚模式的弊病;危机的滞后影响则暴露了我国危 机的潜在因素,促使我们早日解决。危机迟早要来,早来比晚来好,因为现在我们毕竟还没有完全“分光吃净”。从避免危机的角度来看,中国既面临历史性的危 机,也遇到了历史性的幸运。

    历史的幸运开始于五年之前,当时亚洲正处于繁荣的高峰,中国的权力资本发展到金融资本阶段,暴富层次升级,社会财富以极不合理的方式剧烈再分配。此时,世 界上有两个地区主动收缩经济,贬值汇率,一个是欧洲各国为了出欧元而消除赤字和通货膨胀,一个是中国控制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关于中国收缩经济,当时有很 大争议,有人提出通货膨胀可以和经济同步增长,有人说中国没有泡沫经济,权力金融资本集团更因财路被断而极力反对。1993年7月1日开始的金融整顿,刚 刚稳定了汇率,制止了炒地皮,到10月份就因国有企业生产负增长,被迫增加货币发行。1994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竟然以“加快发展,加快改革”为题, 等于宣布宏观调控结束。但是三个月以后,中央又出台了“二十字方针”,以保持稳定为核心,重新坚持经济收缩。这次政策转换非常奇怪,因为当时并没有什么特 殊事件发生。虽然“软着陆”政策在1997年出现某些失误,比如对形势的分析过于乐观,没有能够及时启动经济,对股票市场打击过严而利用不够等,但五年以 来收缩经济的基本战略是正确的,它使中国在1997年没有卷入亚洲金融危机,并有力量保持人民币汇率坚挺而发挥稳定作用。一年以来,是人民币,港币和美元 三种货币的坚挺,发挥了亚洲和国际关键货币的作用,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形成了中美协调稳定亚洲经济的局面。中国人国际地位的提高,不是通过与西方 对抗,而是在关键时刻能够稳定经济和汇率,发挥了世界性的良好影响。这对于未来世界格局和中国如何发挥大国作用都是非常好的开端和启示。如果没有提前收缩 和整顿,中国自顾不暇,何来力量去稳定亚洲?

    金融危机在1997年7月2日自泰国开始,横扫东南亚,波及韩国,给香港造成长期的萧条和不稳定;1998年5月在日本公开暴露,日元长期疲软,预计在 1999年将继续连带亚洲甚至美国,全球金融崩溃和经济大萧条也不是没有可能。由于中国已经提前收缩经济,并在1994年将人民币贬值50%,在五年之内 保持了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巨额双顺差,到1997年底积累了1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东南亚各国正是在这几年出现了巨额外贸逆差。由于连续数年的经济紧 缩,国内消费物价指数从21·7%下降到0·8%。人民币名义汇率没有变动,但是实际汇率贬值了。由于亚洲国家的货币在1997年的贬值,使人民币实际有 效汇率升值6%左右,至1998年5月份,亚洲各国汇率有所回升,局势已经初步稳定下来;从5月份开始日元贬值,如果能够控制在20%的幅度以内,并连带 亚洲各国货币贬值15%,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再升值6%,两年共升值10%。但是国内消费物价指数两年之内下降了14个百分点,人民币实际汇率同时贬值 14个百分点,两者基本抵消,加上出口退税的鼓励,我国出口并不十分悲观。

    1997年中国出口增加了20%以上,外贸顺差468亿美元,创历史最高峰。1998年出口增长率可能在5~10%,但是贸易顺差上半年即达到267亿美 元,全年不会少于300亿美元。出口增长率下降,但是进口增长率下降更大,这是因为国内需求疲软,新的投资集中于基础设施和住宅,难以带动进口。这样,中 国的净出口并不会下降,加上资本项目顺差,国际收支可望保持400亿美元以上顺差。顺差下出现严重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说明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前景信心不足, 企业和个人大批保留外汇,不去结汇,使国家外汇储备几乎没有增长。外汇储备只能调节外汇市场变化的增量部分,而不能解决基础性的失衡,有1400亿美元也 差不多了。中央货币当局可以减少外汇占款,增加国内货币投放的空间,中国由此调整出口导向战略,转向扩大国内需求,正好顺势而行。

    出口增长率下降包括水灾对于中国的真正影响,在于降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一定要达到8%?经济学家说是为了保证就业,维持信心。经济增长速度在国际 上本来是一个预测数字,到了我国竟然不可更改,不可怀疑,因与现实反差太大,反而被强化到国内外人人谈论的程度。这也证明,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以来已成为我 国政权合法性的主要源泉。这当然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将继续在全球范围造成通货紧缩,经济下滑,资产缩水,收入下降,失业增 加,保护主义盛行和货币连锁贬值,中国已经并且将继续受到影响。

    亚洲各国经济进入负增长,首先影响中国的出口和外资。1998年上半年国内企业效益普遍下滑,使股价在夏季下跌了30%,投资者损失惨重;消费与投资不 振,是因为通货膨胀率的下降超过了名义利率降低的速度,以致出现改革以来最高水平的实际利率;深化改革、整顿金融业和证券市场、精简政府机构、清除腐败等 一系列非常必要的措施中的多数会产生紧缩效果,使就业和收入下降。比较有效的调节办法是发行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问题是难以回收资金,财政的困难还会 加大。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就难以短期走出来,日本走了十年没有出路,我们不可把问题是看得太简单了。

    更加严重的问题就在日本。日本的经济规模比中国大六倍,世界扶植不起日本,日本却能够拖累全世界。日元贬值如果超过1:150,将连带韩国和台湾的货币贬 值,人民币与港币的处境将更为困难。许多人责怪日本和美国政府纵容日元贬值,认为只要联合干预,日元就可以稳定;而且认为美日一定会干预,因为日元贬值不 符合两国利益。这又是一种“肤浅的乐观论”。

    日本的贸易收支有巨额顺差,货币应该升值,这是教科书上说的。实际上,日本经济多年萧条,为刺激经济利率已经接近于零,资本大批外流;国际货币市场上,外 汇经纪人不看好日本经济前景,卖日元买美元,日元如何不跌?日本政府当然不希望日元过度贬值,但是日本的决策权究竟在谁手里?有没有类似“权力资本”之类 的政治经济势力?近百年来的财阀势力对日本政治究竟有多大支配力?会不会为了集团的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日本政府公布了投资巨款启动内需的计划,但是效果 不大,目前正在清理呆帐,将于9月份公布。如何处理还要经过国会辩论,但执政的自民党政府在参议院不占多数,最后能否通过有效办法将决定日元的走势,局势 的明朗至少要到98年底。美国的战略利益又在哪里?为什么美国能够容忍日本对美巨额贸易顺差而纵容日元贬值?有没有等到日本经济继续恶化,资产大幅缩水后 再来收购,从而打垮日本根深蒂固的经济民族主义的考虑?这些都需要各学科的综合研究,不是单纯的经济模型和数字能够回答的。

    我们所看到的“东亚模式”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比如对于美国的扶植和操纵就估计不足。东亚成功的国际背景,在政治上是美国的冷战战略。如 果美国不为日本负担军费,日本经济这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就会降低40%;日本两次外汇短缺,是靠韩战和越战期间为美国生产军事物资解决的;美国可以容忍日本 对美国产品20%的高关税,难道不是扶植日本,反而是怕它不成?东亚各国所谓“专制下的政治稳定”实际上也是由美国扶植的,当失去稳定时,美国就会迫使政 权更换,如马科斯和苏加诺。一旦冷战结束,美国的亚洲战略就变成促进自由化,亚洲各国的动荡就开始了。

    东亚奇迹的经济背景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转换。20年来,美国和欧洲淘汰了占国内市场20%的劳动密集型和高污染产业,为东亚国家的“出口导向”提供 了市场,并刺激其外向型经济过度发展。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关系也是如此。一旦西方产业结构调整完毕,发展中国家必然出现生产过剩危机。中国的得天独厚 之处是有农村市场,所以只是长期萧条,不过将出口产品内销,要承担亏损而已。

    以日本危机为核心的第二次亚洲货币金融危机,可能长期持续并拖累亚洲和全球经济,近期日元保持1:150不再贬值,极为关键。危机的另一个爆发点在香港, 国际资本将反复冲击香港,港币能否保持联系汇率并不贬值难以预料。这两个因素将构成对中国最大的外部冲击。前景很难令人乐观。

    中国经济的前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因素左右,在经济方面是美国经济与股市及美元的走势、欧元的出台、美英金融资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美国大公司对世 界粮食市场的控制等等,如果明年出现全球金融市场崩溃,连带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中国亦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是国际战略格局的调整,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包括台湾问题都是变数,***势力的发展随时可能造成突发事件。危机的内外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在内 部危机因素日趋严重时,尤其要妥善处理外部矛盾,以免形成互相放大的恶性效果。

    克服危机的根本对策

    本文对于中国面临危机的性质,做出以下概括:

    第一,这次危机的内在必然性,是由渐进改革的基本矛盾决定的。权力资本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由于与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根本矛盾而不 能取得合法性,因而无法加以规范。权力资本的恶性膨胀,是中国危机的主要根源。

    第二,体制转轨所造成的特殊繁荣,为改革和政权带来了新的合法性,在一定时期内掩盖了权力资本的不合法性,并且拖延了政治和社会改革,使得经济长期增长的 一般性因素不能充分发挥,体制性因素亦没有培养出来,经济高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出现历史性的中断,从而使得渐进改革的基本矛盾暴露出来。

    第三,按照危机内在因素的发展和社会控制危机的能力,特别是我国体制转轨潜力的释放程度,和政府掌握资源的状况来推算,中国的经济危机将在五年左右到来。 但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重了我国通货紧缩的局面,提前结束了经济高速增长,从而将促使危机提前出现。这对于中国,既是历史性的危机,也是历史性的幸 运。因为目前政府仍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还掌握一定的资源,特别是土地还在农民手里,还有克服危机的能力。

    第四,危机涉及三个层次:

    ——社会政治结构层面,是权力资本的恶性膨胀;

    ——真实经济层面,包括产业结构改造、国有企业改革等多方面问题;

    ——货币经济层面,危机最容易爆发。汇市、楼市、股市是连带的,很可能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导致信心崩溃,外商撤资,资本外逃,挤兑与抢购外汇,连带整体性 危机的爆发。

    第五,克服危机的本质,是通过全面改革、全面整顿,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外,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确立新的合法性。克服危机的对策,必须要超过经济的范围,涉及 一系列深层次的根本性改革。

    根本性的反危机措施,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立危机和反危机意识。为此需要广开言路。机构改革旨在提高政府执行能力,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则需要通过全国人大系统。建议在全国人大设立公开 的政策论坛,对重大政策进行公开的、经常性的辩论。集中各学科各部门力量,对中国的反危机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第二,以水灾为契机,调整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人民币汇率应该继续保持稳定,但是要公开向国际表明,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条件是日元不能过分贬值。争取与美 国,日本共同协调经济政策,稳定亚洲经济局势。如果美国与日本不能尽全力,或者干预无效,中国亦不应独自承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压力。要准备做更大幅度的调 整。

    第三,反腐败要有突破性进展,可以考虑实行实名存款制等更加有效的办法,力争以比较小的成本,将腐败比较彻底地清除,将金融机构、证券市场、评估机构、司 法机构等迅速规范。

    第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要从出口导向向扩大内需转变,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而且要检讨赶超西方的总战略。要考虑到中国的资源,文化和法制环境,重 新设计21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一整套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代替单一的经济增长速度指标。

    第五,参考历史经验,切实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可以考虑耕地所有权为村社共有,使用权由农民所有并可以流转。应该成立农会,健全基层民主,切实保证农民的 政治经济地位,这是保持中国社会稳定和消化危机的最坚实基础。

    第六,承认工人的历史贡献,将部分国有资产转化为社会所有制的社会保障基金,由人民代表大会和工会联合监督,聘请专家经营。在五年之内需要有一万亿元社会 保障基金加入股市,平均每年2000亿,可以带动股市转为强势。更重要的是,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可以比单纯的经济增长更加鼓舞人民的信心,改善预期。社 会财富分配向中下层的倾斜可以有效地扭转内需下滑的趋势。

    第七,坚决让权力退出市场。党政军机构停止经商,加速产权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经济的职能由企业自身承担,政府集中力量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出现 的“权力出租”现象更为恶劣,主办单位与公司表面脱钩,实际上收取利润,却又不对公司的不法行为负责,有人戏称之为“坐台小姐与夜总会老板的关系”,必须 坚决使权力机构与公司彻底脱钩。

    第八,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意识形态要有创造性的发展,使之对改革以来的新的社会利益格局具备足够的解释力和规范力。

    第九,在有效清除腐败以后,应重新规划并大规模整治国土,以数十万转业军人组织千万民工,兴修水利,建设中小城镇。重复建设的,耗资巨大的,为少数特殊阶 层服务的项目,一律撤消,集中财力于基础建设。劳动积累是中国农民的特殊优势,成本很低,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真正的困难不在于资金和技术,而在 于政府还有没有这样的组织动员能力。农民通过劳动积累增加了收入,才可以购买工业产品,减少城市工人下岗。

    第十,鼓励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提高整个社会对于危机的抵抗能力和自组织能力。

    危机,是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受到阻碍时难以避免的现象,反危机并不是维护旧体制,而是主动加速改革,以减少危机的破坏力。旧体制是一定会瓦解的,但是我们 没有权利任其自然腐朽和崩溃,而采取一种“为了改革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态度,尤其不能让老百姓付出过多的代价,而让权力资本在危机过程中继续获得暴利。因 此,正确的反危机在本质上要维持社会总体稳定,维护全中国大多数人民的基本利益。在反危机的过程中,纠正经济改革的偏差,促进全面改革,真正建设符合中国 国情的、为大多数人而不是只为少数暴富阶层的现代化

http://www.365u.com.cn/WenZhang/Detail/Article_98816.html
中国二十年内发生经济危机?
加入日期:2005-12-21 11:58:47
   
1、生产相对过剩

    我们在分析经济危机的时候总是会强调生产的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就来于此。

    中国也会有这样的过剩吗?当然我们知道这个过剩是相对的。

    为什么生产的过剩会引发危机呢?生产的资金由于产品的积压被套死了,我们知道,现在无论哪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完全的利用自己本身的资金,当资金被套死以后, 会引发金融等方面的连锁反应,最终定会有危机。

    (1)房地产的高价位引发的危机。

    如今中国各地的房产都处于高价位上,而中国的情况,我们知道,房子、医疗、教育称之为三座大山。也就是说,当今的中国其实有很多的人买不起房子。不要说城 市中的白领,更也不要说城市中一般的小市民,至于一般的低知识低收入的民工那简直就是幻想。

    而我们看到很多的楼盘越建越高档。在这些高档的楼房的背后,投入的有不少是来自银行的借贷。有许多人也许通过炒楼发了财,但这不是永远。我们可以从香港以 前的炒楼风看到,九七年的金融风暴后,很多的人立马成为负资产。

    当房地产真的成为一个泡沬,而且当它破了的时候。

    (2)来自汽车产业的过剩。

    我记得有一个中国的总理在出访欧洲的时候,蛮高兴的向施罗德透露了一个消息:小汽车还没有进入中国的家庭。但施罗德并没有太高兴。也许中国总理的言下之意 似乎给了德国一个很大的蛋糕,也许感觉到施罗德应该说声谢谢。

    我那个时候也觉得好搞笑,总理是否想得到小汽车进入中国家庭并不只是汽车产量的问题。直到如今我依然觉得要买辆车的确是个天文数字,何况是相对比较名贵的 德国车。

    2003年据说汽车产业特别小汽车类让汽车行业大赚了一笔。不过2004年当他们不断加产的时候终于出现了积存的现象,很多的经济学家依然站出来说是许多 的人持币待购,似乎说钱还是有的,只不过有很多的人还等着降价。

    2005年又快完结了,又是年终总结的时候,不知道经济学家这回说什么。(不过这段时间很少看电视,不知今年的的销售情况如何。

    (3)来自GDP的危机。

    现在的官员强调的都是GDP,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很多的官员看经济好不好就把眼光放在生产上,他们的政绩就来源于生产与创税。因此,过程中会不断的催高 各地的生产值。认为高生产就是繁荣。

    我们也许忘记了资本主义世界于1929年前的“繁荣”。

    (4)人民的收入水平没有随生产一起增长。

    还没有到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当然不会有绝对的过剩。看过剩与否,一方面我们要看生产是否盲目,另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一下人民的消费能力。两者对比那才叫做 相对。

    我没有全国的数据,但我知道十年前的深圳民工与现在的民工基本上收入水平在同一线上,有些如饮食业,收入水平却还下降了。在我县,我问过许多人,十年前一 般民工每月的收入是五百元,而现在依然还是五百元。但我们的GDP却不知翻了多少番。

    2、来自能源的危机。

    经济危机并不是只来源于生产过剩,从一九七四年发生的危机我们知道,能源的不足也会产生危机。
    中国的石油会在十四年后开采完毕(凤凰卫视<时事开讲>)。而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正是石油,中国到时会有足够的石油供应吗?而中国对能源的浪费却十分的严 重。

    3、来自人口的危机。

    首先,经济的发展能否满足人口的不断发展?其二,中国现在自认为是世界工厂,但我们所生产的都是一些低端的产品。我们的人口素质能否实现向高端过渡?假如 我们必须向高端生产过渡,那么大部分低知识水平的人群如何处理。我想香港如今面临的经济转型的问题我们会在二十年后面临相同的问题。

    4、耕地减少面临的危机。

    人口不断的增加,但耕地却在不断的缩减。据说中国现在已经有四千万的无地农民,假如民工失业,会不会也应该纳入失业的数字。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7/46493.html
曹建海:谨防中国经济危机
作者:曹建海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31      

谨防中国经济危机

2008-7-29   《环球财经》


  由于工业生产的持续低迷,加上房地产市场的深幅回调,将有一些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出现破产,银行不良资产急速上升,“中国式”经济危机来临也并非危言耸 听


  □ 曹建海/文

  在通货膨胀、美元贬值、次贷危机、雨雪冰冻及地震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的困难环境中,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依然实现了10.4%的增长。

  不过,令我们感到不安的是,上半年经济增速的回落,终结了中国经济8年加速增长的态势。而且今年上半年只是经济增速回落的开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前 景,势必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控制粮价不可取

  农业、工业生产形势一喜一忧。农业上半年实现了连续第5年的增产,夏收作物获得丰收。其中夏粮产量同比增长2.6%,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 4.8%,生猪出栏增长3.7%,存栏增长5.0%。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工 业利润增幅出现较大回落,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0.9%,同比回落21.2个百分点。

  作为获得粮食增产主体的农民群体,不再持续1996年~2003年“谷贱伤农”的价格势头,但也无法享有加入WTO应有的国际粮价水平,国家粮食收购 价格甚至不及1996年的水平。目前,中国国内大米价格只有国际水平的1/3~1/4,小麦价格只有国际价格的75%~80%。

  仔细想来,中国保持粮食低价格的法宝主要有三个:一是高达1.5亿~2亿吨的国家粮食储备,约为国内粮食年总产量的30%~40%,可以平抑国内粮 价;二是对农民提供直接粮食种植补贴;三是限制粮食出口,防止国际市场价格拉动国内粮食价格。

  应当说,粮食价格稳定可以有效地控制CPI的水平,但如果考虑到粮价上涨的直接因素,是电、油、农药、用工等成本因素的大幅度提高,通过控制粮价控制 CPI的做法,实际上是牺牲了农民利益、让农民承担损失为代价的。不仅CPI已经失去了准确测度国内通货膨胀的指标意义,且政府的价格控制严重挫伤了农民 种粮、卖粮的积极性,影响中国粮食安全,也注定了此政策的不可持续性。

  工业多重困局

  中国工业增长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困难。由于工业增长质量不高,高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偏低,中国绝大多数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目前正面临着市 场需求萎缩、成本大幅度上升、资金困难的多重困难局面,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持续增加,不少企业陷入破产倒闭境地。1~5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数量 达11006家,增长12.7%,占全省工业企业的26.0%;同时,企业亏损额增长49.3%,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而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浙江台 州,5371家上规模企业中,亏损1111家,亏损面达到20%,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09亿元,增长55.7%。

  中国工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与国内宏观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动密切相关。上半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 分点。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如果考虑到上半年全社会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到了同期全国GDP的10.1%,再考虑该投资对建筑业、建材工业、冶金工业、装备制造业、运输业等行业 的带动作用,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而房价下跌、房地产投资减少则会对整个经济的增长构成沉重打击。

  谨防“中国式”危机

  如果现有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不变,按照上半年的增长态势,可以预计下半年将出现以下经济走势:

  首先,农业生产持续丰收,粮食价格将突破国家粮食储备系统所能控制的水平。这个问题持续下去,有可能改变粮食储备在国家、农民和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之间 的配置状况,吸引包括热钱在内的投机资金大量进入,导致国家价格干预失控和下半年或明年粮价暴涨的局面。

  其次,工业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和破产,沿海出口工业遭受严重衰退。由于海外市场需求减小、成本上升,中国工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经营亏损 和资金链极度短缺问题。由于从紧的货币政策,企业无法获得研究开发和流动周转所需资金,意味着下半年将有更多的企业倒闭、破产,而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企业 倒闭现象将更为突出,可能引起严重的工业经济衰退。

  再者,房价下跌引起商品房需求的急剧下降,房地产企业掀起破产和重组潮,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大幅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按照目前的信贷政策和公众对于 高房价的普遍抵制态度,可以预计下半年特别是奥运会结束之后,中国大中城市的房价将出现降价风潮,大量房地产企业通过房屋降价、资产重组、破产等途径寻求 生存。长期以来靠房地产开发投资拉动地区及全国经济增长的格局,有望得到改变。

  最后,股指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度大幅回落。由于工业生产的持续低迷,加上房地产市场的深幅回调,将有一些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出现破产,银行不良资产急速上 升,“中国式”经济危机来临也并非危言耸听。

  破解危机之道

  那如何才能预防中国经济危机的发生呢?从下半年及今后的政策制定来看,笔者认为,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在继续货币从紧的前提下,区分房地产业和农工商业的差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在保持总的紧缩程度不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和消费按 揭贷款的控制,同时针对农工商业,采取适当的松动政策,特别是加大对工业企业自主研发和从事高技术产业的信贷投放和财政支持,启动中小制造业融资支持和税 收减免的政策,促进工商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应参照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老百姓致富,刺激农民消费带动全社会消费,同时增加对城镇居民的食 品补贴,推动生产和民生的密切结合,理顺和转换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合理运用外汇储备资金,加大对外汇储备资金的管理和对跨境热钱流动的监督和控制,通过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增加进口、减少居民和企业外汇结汇数 量,降低国家外汇储备规模,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同时通过立法、技术和惩治手段,加强对热钱跨境流动的管理,避免热钱泛滥对信贷紧缩政策的抵消作用。

  第四,努力挤干房市、股市泡沫,防止泡沫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构成的实质性伤害。应改变目前的股票发行制度,杜绝发行阶段固有的控股股东对公众股东的掠 夺现象,同时通过未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将股价控制在具备投资价值的范围之内。房地产应通过废除预售制、鼓励居民和单位自建房、鼓励政府提供保障性 住房等,使房价逐渐向重置成本趋近,提高居民的购房水平和生活水平。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http://blog.soufun.com/11505109/1379068/articledetail.htm

2007-10-27 14:39:53| 中国经济危机或2008年春节爆发
 

      中国经济危机或2008年春节爆发

      最近,国内的经济形式来看,客观的讲,形式是不容乐观的。按理说,人民币升值了,也就是说钱值钱了,应该是以前1块钱的东西现在只要9毛甚至是8毛就可以 买到了;可是现在的国内形式,除了工资没有涨外其余的都涨了。
        新华网报道说:自2006年8月份开始,北京市场食用油价格震荡上扬。进入11月份,米价、面价、菜价及副食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报道认为,是受 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上扬的影响,导致食用油价格上升。但是,米面跟风而涨,25公斤装的富强粉涨幅达12%以上,500克大米上涨了6分钱。据了解,在上 海、广州、深圳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已是涨升一遍,并持续一个多月,其中面粉、食用油的最高涨幅分别已达一成和二成。
        农副产品涨价说明了我国经济在发展和提高。同时,以农副产品的涨价来增加农民的收入,维护社会的稳定,给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内环境,对国家 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因为中国农民的数量毕竟占了总人口比例的70%以上嘛。
        但是,中国的这四大城市生活必需品的涨价绝非偶然。持续7个多月的宏观调控并没有稳定房价,相反,导致房价的节节攀升。早有经济学家警告说,地产泡沫 将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将引发经济危机。然而,这种声音太微弱,现如今的种种迹象表明,通货膨胀正在步步逼近我们。
        对比1996年的东京,1997年的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大房价居高不下的城市,地产泡沫破灭前的迹象已经显现。试图为了一已私利而继续 哄抬房价的地方政府,将迎来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因为这一轮的通货膨胀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出的,可能还不被官方承认,但它实实在在已经来临了。这种处 在萌芽状态的通货膨胀选择了一个导致经济危机的最好时机——2007年的元旦和春节前。因此,危害性和破坏性更大。如果有一天方便面也开始涨价时,这场经 济危机已无法遏制了。
        柴米油盐、水电油汽的轮番涨价和全面涨价,对中国的富豪阶层的正常生活不构成任何影响,但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市民将要付出更多的财富以维持和原来一样的 生活水准,也就是说,中国的高房价,间接地是由普通城市居民来买单,日本的国民是花了15年的时间,香港的市民就是花了14年。那么,中国的城市居民要花 多少年呢?

      应对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国家自然有金融的手段。可是,中国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受到美元的攻击,一年之内升值达 5%,而且,还有继续升值的空间。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在人民币的升值中逐渐缩小,国际市场的风险已在加剧。而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将直接影响消 费。最后,逼迫央行加大人民币的发行量,中国的通货膨胀就此爆发。这种危机也可能近在眼前。
        人民币目前在国际货币市场的遭遇是中国汇制改革以来没有过的事,我们目前已经知道美国要干什么?但是,还由不得我们把国际市场的问题解决好,人民币在 国内又是这样的尴尬。在不动产涨价的带动下,生活必需品全面涨价,形成了国际与国内两种迥然不同的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市场将走向资本的过度投 机。说白了,对内将加剧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对外给资本大鳄可乘之机。
        如果更深层次的分析,人民币似乎是遭遇来自不同方面的围攻,试图将中国30来年经济发展的成果逐步蚕食。接下来,生活必需品的涨幅将进一步加剧,市民 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国内市场进一步缩小,中国的产能将进一步过剩,最后,必然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破产,经济危机说来就来。
        真正要化解这场危机,对目前的经济局势来说,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理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体制,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把房价降下来,让城市居民在房 价下降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经济的力量,从而增强对未来的信心。也许,这是目前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尽管已经做了一些表面工作。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高房价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中国社会的破坏更是史无前例。也许现在还不必过于悲观,一切都应该有转机。谁都知道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问 题,就象一辆出现明显故障的高速列车,轰轰隆隆往前飞奔,不知何时将会出轨或者颠覆。有经济学家预言,2008年中国经济将会硬着陆,届时,社会动荡不可 避免。
        那么,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而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呢?

           发改委专家马晓河指出:我国正在由某一方面的过剩向全面过剩演变。由于产能过剩,内需不旺,中国产品被迫出口,又导致了大量的贸易摩擦,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的风险越来越大。马晓河举例说:中国人向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提供了一双鞋子,可见鞋的产能过剩多少。2006年11月23日,央行副行长苏宁也表示,中国最 终消费占GDP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 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在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同时,世界平均消费率达78%—79%,比较起来差别之大就如天上和地下。
        上面两位,一位是宏观经济的专家,一位是金融权威,但指出的是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因为内需不旺而导致产能过剩,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大的风险,中国将有成 千上万工业企业面临生存的危险。
        让我们再来看看近几年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因是什么:如果总揽中国经济全局就可以发现,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是投资,二是消费,三是出口,可 以说这是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但是,在我国的实践中是“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这是问题的表象。为什么中国人会“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呢? 明知消费是生产力,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力,这是一个浅显的经济学常识,但是在宏观经济发展的布局上,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都不顾及了?
        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有趣的现象:一是地方政府重投资,前几年表现的是“开发区”热,后来是“基本建设”热,再后来就是现在的“房地产”热;二是大 中型企业重工业产品出口,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民营企业,只要形成了生产规模,眼光都瞄准了国际市场,大到汽车,家电,小到鞋子,袜子,打火机,一古脑出 口。就 “投资”热而言,高房价圈走了老百姓甚至两代人的财富,还有一代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就“出口”热而言,贸易顺差继续加剧,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人民币升值 压力越来越大。
        有经济学家分析,人民币自汇率改革以来升值了5%,现在的状况是有可能2007年一年就要升值5%,相当于前10多年的升值总幅度。那么这个后果是什 么呢?许多经济学家讳莫如深,我可以大胆的告诉大家,后果就是人民币大量从不同渠道流出境,国际洗黑钱的势力乘机介入,甚至可以把中国贪官的钱都洗白了。

      可以说,在2007年之前,只听说外国人到中国来洗钱,这个局面也将因此而改变,中国人终于到外国去洗钱了。再说得深入一点,就是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被别 人悄悄地“盗走”了。发改委专家马晓河先生的话头上,看看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产能过剩的解决之道是刺激消费,而刺激消费的唯一办法就 是降低房价。房价不降,中国人对未来的预期必将产生较大的压力而不敢消费,还有一部分成了房奴无钱消费。马晓河先生说,中国工业品利用率有半数低于 50%,所以,为了减少风险,必须扩大内需。而内需如何才能扩大呢?
        中国居民的消费率是38.2%,世界平均消费率是78%—79%
        中国居民平均房价收入比是一比十,世界平均房价收入比是一比五。
        两相对照,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就暴露出来,是高得离谱的房价将中国居民的财富搜刮一空,还拿什么去消费呢?所以中国人的消费率创下了历史新低。有专家 预测,中国房价每下降一个点,将为市场一年增加100亿以上的消费,而中国房价从2006年前三季度的综合平均价位上,至少有30%以上的下降空间,也就 是说,只要中国房价下降30%,中国市场一年将增加3000亿的消费总额,中国经济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中国民众也从此能过上好日子。
        相反,我国要是领导人的决策事物方控制不好这个局面,我国的经济将会崩溃。我们都清楚我们现在身处的国际环境有多恶劣,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 一定要具备打赢两场战争的能力,一是军事战争,二是经济战争。
        用战争手段夺取别国别人的财富在人类历史上是很常见的。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也还能看到。为了保护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中国 一定要建设强大的陆军,强大的海军,强大的空军和强大的天军(太空部队)。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谁占领了太空这个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未来战争的主动权。任何太空非军事化的想法,只能是白日做梦!
        圣人说得好:落后是要挨打的!中国只有具备了彻底摧毁对手的实力,别人才不敢欺负中国。
        同时,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由于国际交流和贸易的全球化,一场新的战争----经济战争,已经取代军事战争,成为当今世界一部分人夺取另一部分 人财产的主要手段 。
        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就是经济战争的一个例子。落后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受到了重大打击。国际金融炒家以经济手段达到了以往要用战争手段才能达到的 目标。

      在少迟一点的香港金融保卫战中,时任香港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和财政司司长任志刚,在中国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用大量外汇储备干预了香港的股票市场。中国中央 政府派出了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政府的扶盘行动。经过几个月的较量,香港政府成功击退了国际金融炒家把香港当 作提款机的企图。那次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香港恒指变动1点,期货的买卖就会相差2.3亿港币。
        香港金融保卫战虽然过去好多年了,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强大中国做后盾,会不会发生“八国联军”攻打香港的可能呢?毕竟香港政府干预香港股票市场违反 了当今国际主流社会的“规矩”。
        中国航油(新加坡)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损失5亿美元和一位中国国资委职员在伦敦同期投资再次被吃表明中国在金融市场方面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就石油这一项,中国现在每年就要多花几百亿美元。现在是中国需要啥,国际商品市场就涨啥。可以说是“抢你没商量”。
        然而,石油等商品的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危害并不是最严重的。真正可能对中国经济的造成严重危害是人民币汇率体系和不断高涨的房地产市场 。
        我总觉得有人要以人民币汇率为突破口,搞垮中国的经济,夺取中国人民的经济成果。从要人民币升值和自由浮动的叫喊声中,我好像闻到了军事战争的火药 味。
        现在有一个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得说法,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由市场来决定。
        难道市场是有鬼决定的吗?由市场来决定,听起来挺公平的,大家都有权。但仔细分析一下,世界上有哪个市场不是由少数人操中的呢?让人民币汇率由市场来 决定,说穿了就是由他们来决定。
        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定不要忘记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现在外资的相当一部分是埋下的伏兵。它们就等美国把中国的门撞开(人民币汇价自由浮动),把 人民币捧上天,牟取暴利。
        总之,中国一定要建设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强大的陆军,强大的海军,强大的空军和强大的天军(太空部队)以应对可能军事战争。同时中国一定要 建设热爱国家,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竟争规则的金融“铁军”以应对经济战争。只有这样,中国的安全,人民的财富才会得到保护!

潘石屹:带动经济复苏的火车头一定是房地产
高丹程:楼市见底或成定局 谨防失去最佳购房时机

http://baike.baidu.com/view/33963.htm

经济危机

目录
经济危机概述
产生经济危机原因经济危机可能是:
经济危机的特征
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新中国经济危机四阶段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
当代的经济危机
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的新探索

经济危机概述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 不断收缩(负的经 济增长率)。是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 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 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 本。

产生经济危机原因经济危机可能是:

  ★经济政策错 误
  ★原材料紧 张,尤其是原油危 机
  ★自然灾害
  ★全球化的 后果
  ★金融政策错误

经济危机的特征

   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 为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在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 到必需的生活资料。宣传提纲《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总体结构分作三大部分:1资本主义制度腐朽、垂死的本质没有变;2.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 主义制度的不治之症;3.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1)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畸形发展的经济;(2)资本主义经济是靠劳动人民血汗膨胀起来 的;(3)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浪费经济;(4)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是严重负债的经济;(5)当前资本主义经济是患有多种并发症的经济。(以上内容节选 自《应用写作》 杂志1992年第4期《宣传教育提纲写作琐谈》)

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经济危机的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后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 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 痪、混乱和倒退状态。
  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战前与战后经济危机的共同的主要标志。战前与战后不同之处,主要是在货币、金融危机方面。在战前的危机中,一般是通货紧缩物价下跌,银根吃紧,利 率上升,银行挤兑并大批倒闭;而在战后的危机中,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膨胀政策以及其他原因,从1957~1958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开始,各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在危机期间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反常现象。
  主要表现是: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 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了通货膨胀政策及其他措 施,致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 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但是这种理论解释不了现代的经济危机。以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为例,其危机的原因根生产资 料私人占有没有任何关系。
  过去我们讲: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拼 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社会生产的增长,市场上 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但是现在应该讲:某个特定行业,例如房地产,金融,能源等领域的资本家利用体制监管不力的漏 洞或者垄断地位,拼命剥削整个社会而不是自己的工人(他们自己的工人往往一同发财)。造成本行业价值虚增,由社会买单。使得全体公民相对贫困,卖不起房 产,股票等被他们操控的产品,造成需求衰退的连锁反应。
  现代经济危机不是产品过剩,而是虚假财富过剩。一个价值10万元的房子被炒到100万元,这 90万元就是虚假财富。制造这些虚假财富的效果和制造这么多假币一样危害社会和经济。现在每一百元货币中至少有70元是在房地产中和股票中,二者真正价值 不足7元。换句话说,每流通的100元中就有至少60多元的假币。如果这个假币不被认出来,就一直在流通,人们都以为自己有100元。但当这60多元假币 被认出来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我只有30多元,财富缩水了60多元。经济危机就是假币被认出来的时候。
  政府预防现代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要像打击假币一样打击虚假财富进入流通。

新中国经济危机四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大致经历了:旧体制变革-大跃进波动-文革萧条-改革腾飞四个阶段。
  1、旧体制变革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主要着手对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制度进行变革,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 年计划,到1957年,社会主义新的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制度变革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没收官僚资本,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第二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基本改造;第三步、建立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计划经济体制。
  2、大跃进波动阶段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受“左”倾思想的影响,遵照毛主席1958年5月在中央八大二次会议 上提议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我国掀起了“大跃进”的运动风潮,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左倾路线大势宣扬“升级”、“过渡”言论,建立了“一大二公”的全民所有制。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取消自留地,实行政社合一。城市取消个体经济和个体 经营,限制集体经济和集体经营;中央向地方政府、地方向基层大幅度下放权力;减少指令性指标,赋予企业自主经营权,企业实行利润分成制度;实行“一平二调 ”的平均分配政策等。
  “大跃进”运动忽略了中国国情及客观经济的发展规律,大搞试验田,大放“卫星”,片面夸大主观 意识和主观努力的作用,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深重灾难。认识到大跃进的错误决策,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对 策,1961年,历时三年的大跃进运动宣告结束。
  3、文革萧条阶段
  1966年是我国胜利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全面实施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但就在 这一年5月,“左”倾思想再次盛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同毛泽东同志的亲密关系,策划发动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从而导致中国经济的大幅 度滑坡。1976年9月9日党和人民的领袖毛泽东逝世,197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年“文革”至此结束。197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正式宣布“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4、改革腾飞阶段
  “文化大革命”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我国经济陷入了大萧条时期。为了加快经济建设,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并提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全盘规划,从而谱写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本篇文章来自<A href='http://www.soidc.net'> IDC专家网</a> 原文链接:http://www.soidc.net/articles/1192846370427/20060601 /1197256517936.html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危机往往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繁荣时爆发,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这时达到最尖锐的程度。危机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环节出现,然后迅速波及各个部门,最后 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混乱。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
  在萧条阶段,商品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现象有所缓和,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 ,但过剩商品还未完全销售出去,社会购买力仍然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停滞状态。
  萧条阶段之后,市场情况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局面,于是,萧条阶段过渡到复苏阶段。
  在复苏阶段,由于市场的扩大,价格开始上升,利润渐有回升,从而刺激 着资本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社会生产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进入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
  在高涨阶段,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 义经济的各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必将再次爆发。资本 主义经济进入了下一个周期。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 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 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次危机开始之间的这个期间,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或称经济周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每一个周期都包括危机、萧条、复 苏、高涨四个不同的阶段。战后的周期虽然发生了某些形态变化,但四个阶段的交替仍然是周期的基础。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周期性的原因,一个是周期长短的原因。
  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基本矛盾虽然贯穿于资本主义 社会发展的始终,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严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时尖锐,有时缓和,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的状态。经济危机是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它又反过来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暂时强制地缓解这一矛盾。但危机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次危机过去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步 重新激化起来,使另一次危机成为不可避免。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 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315页)。
  关于周期长短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没有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主要是 由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决定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必然会引起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从而促进生产资料 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反过来又会增加就业,提高劳动群众的购买能力,扩大消费资料市场,从而促进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固定资本的更新为资本主 义经济走出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同时,它又会引起新的一轮生产过剩,为下一次经济危机提供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把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合起 来看,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固定资本,平均大约10年左右就需要实行更新,固定资本的这个平均的生命周期,是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因 素,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创造了物质基础。
  不但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没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在资本主义 的早期,其经济危机也是不规则的。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还不够发达,固定资本的再生产还没有能够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当时的英 国频繁出现过1788 年1793年1797年1803年、1810 年、1815年1819年的 经济危机,但它们的出现和交替是没有规则的,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危机还是一种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只有当大机器工业发展到对整个社会生产产生决定性影响 的程度时,地方性的、局部性的危机才逐渐转变为波及一切主要工业部门、震撼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1825年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危 机,就是最早一次这样的危机。
  固定资本的更新固然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对危机间隔时间的长短有重大影响,但也不能把这一点 绝对化了。上述论断,对于1825年以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及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是有效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决定周期长短的因素,除了固定资本的更新以外,还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 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延缓或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是错综复杂的,在当代,不能只用固定资本更新这样一个因素去解释经济周期的长短。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深化,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主要表现在:
  ①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③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
  ④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当代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产生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 在,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自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期间就要发生一次。除了上面谈 到的19世纪发生的几次危机以外,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 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
  美国7 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
  日本7 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
  联邦德国 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
  法国 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
  英国7 次(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
  (2008年爆发的目前仍处于金融危机阶段)
  在战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机。至于战后究竟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但严格说来,属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只有三次,即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 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因为只有这三次危机表现了明显的国际同期性。
  在上述各次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是战前1929~1933年的大危机,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称为“三 十年代的大危机”。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 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各种矛盾激化的条件下发生的。危机长达4年之久,生产下降和失业增长都达到了空前猛烈的程度。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几 乎下降了44%,比1913年的水平还低16%,倒退到1908年至1909年的水平,失业人数达到5000万人左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竟高达 30~50%。资本主义世界的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了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就美国来说,工业生产下降了56.6%,其中生铁产量减少了 79.4%,钢产量减少了75.8%,汽车产量减少了74.4%,整个加工工业工人人数减少42.7%,支付工资总额降低57.7%,全失业人数达 1200多万人。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乘机上台,它们相继发动了侵略战争,直至 1939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危机过去以后,转入了一个长时间的“特种萧条”阶段。以后在生产还没有发展到明显的新高涨的情况 下,又爆发了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至1939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断。1929~1933年的大危机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不够发展、资本 主义的所谓“自动调节”还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发生的。它证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矛盾已经 尖锐化到这种程度,如果不由国家去进行调节和干预,则资本主义制度将岌岌可危。于是以这次大危机为转折点,特别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重大发展。 由于2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的发展包含着局限性和不稳固性,盲目扩大的生产同容量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发生尖锐的矛盾,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 发。危机以美国 纽约股票价格狂跌开始,很快波及全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发生后,各国统治者采取了以邻为壑的短视政策,致命危机具有长期性、普 遍性和空前的破坏性。危机对全世界影响巨大,并给世界经济发展留下深刻的教训。
  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使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一切矛盾空前激化,结束了20年代出 现的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局面。危机给各国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灾难,激起了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使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情绪高涨。资本主义国家内罢工运 动、群众示威和农民运动重新高涨起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也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转嫁危机的斗争,出现了新的反帝高潮。法西斯主义在 一些国家内迅速蔓延,法西斯组织相继出现。各国统治阶级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在经济和政治上普遍加强了国家干预和专横统治,日本开始实行武力扩张,德国则建立了法 西斯统治。
  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分化,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 月,66个国家在 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在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率较低、 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雄厚的英、美、法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捐弃前嫌,于 1936年秋分别签证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 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30年代的大危机给世界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发人深省,给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它告诉人们,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 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至关重要。
  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不同制度的国家要适应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并不断协调好国际关系,为经济的持续发展营造一个 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第三,经济和 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各国政府和各国组织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地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扩展和延续。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要从根本上摒 弃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和转嫁手段,在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显重要。
  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最突出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1973~1975年的 危机和1980~1982年的危机,这两次危机都是在“停滞膨胀” 的背景下发生的。80年代初的危机更具有新的特色,这是一次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危机的时间非常接近。1979年7 月英国首先爆发危机,加拿大于同年10月工业生产出现下降,美国于1980年 2月陷入危机,其他国家在1980年爆发危机的有比利时(2月)、日本(3月)、联邦德国(4月)、荷兰(4月)、法国(5月)、意大利(5月)、爱尔兰 (6月)。各国于1982年底开始走出危机,危机持续3年左右,是战后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危机。由于英国、加拿大于1979年就陷入了危机,所以有人称之为 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但在 7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有5个国家:即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是1980年爆发危机的,并且美国起主导 作用。所以一般仍称之为 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
  最值得注意的,是1980~1982年的危机有很大的曲折性,这是资本主义危机史上所罕见的。 在同一次危机中,有些国家出现下降—回升—再下降的W型,即3年内发生两次下降,如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和日本;有的国家,如法国和意大利,则发生数度 下降,呈现锯齿型。以美国为例,从1980年2月开始,工业生产连续下降了6个 月,从1980年8月起,工业生产又逐渐回升,到1981年7 月已超过1980年1 月的水平;但从1981年8月起,美国的工业生产又急转直下,到1982年11月,明显地超过了1980年第一次下降的幅度。8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发 展过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曲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结果,或者说是采取反周期措施的结果,这种 干预使危机的发展受到阻挠,但经过几个回合的搏斗,危机终于按照自己的规律继续展开。

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同战前比较,战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周期和经济危机产生了新的特点。危机的性质、主要特征、基本原因等等,并没有改变。但由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世界 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使经济周期的发展进程,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出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同期性与非同期性经济危机交错发生
  资本主义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与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互相交错,而进入 70 年代以后,则由非同期性稳定地转向同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趋向于同时爆发,具有比较明显的同期性。自1847年爆发 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后,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 19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一齐卷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1957~1958年、 1973~1975年、1980~1982年的危机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其他各次危机则是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例如,美国爆发 1948~1949年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西欧和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过程中,并未同时发生危机,而当西欧各国爆发1951~1952年和 1964~1966年的经济危机时,美国则由于先后发动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使危机分别推迟到1953~1954年和1969~1970年才爆发。
  危机的非同期性或部分同期性,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战后初期,由于资本主义各国遭受战争破坏的程度不同,经济恢复的时间不同,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进程也就很不一致。
  ②局部战争, 即50年代初的美国侵朝战争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美国侵越战争,对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③战后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各国采取的国家干预措施并不相同,所以抵制外国经济危机影响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④由于某些地区和某些国家的经济关系特别密切并有共同利害关系,战后形成了一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地区性联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因此,经济危机有 时在这些国家里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区同期性,而不表现为世界的同期性。
  然而,战后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空前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生产和资本国 际化的趋势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以上这些因素终于阻止不了经济危机向世界同期性发展。70年代以后,连续发生了1973~1975 年和1980~1982年两次战后严重的同期性世界经济危机。由非同期性向同期性转变,这就是战后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一转变,反映了经济危机严重 程度的加深。在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中,未发生危机的国家还可以吸收那些陷于危机中的国家的过剩商品和过剩资本,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而在同期性的世界经济危 机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陷于危机之中,谁也救不了谁,而且还互相转嫁危机,加剧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并使危机的时间拖长。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
  
 19世纪70年代初,马克思在修订《资本论》 法文版第一卷时曾说过:“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绝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根据我们以上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 各个规律,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数字是可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5页)。
  马克思关于周期将逐渐缩短的论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否仍然有效,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由 战后只发生过三次同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来看,从1957~1958年的危机起到1980~1982年的危机爆发止,23年间发生三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 于11年;而20世纪初从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7 年,37年间共发生6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于7年。两相比较,战后的经济周期是延长了。但如果把非同期的经济危机也计算在内,以美国为代表,从1948 年到1980年,32年发生7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约为5年零4个月,显然又比战前大大缩短了。还要看到,1973~1975年的危机以后,只相隔4年多一 点就爆发了1980~1982年的危机,这是周期缩短的最近证明。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首要原因,是由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普遍 加强了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或将要爆发时,各国政府就在财政上和货币金融上实行膨胀政策,如增加预算开支,大搞公共工程,增加货币发行 量等等,同时还用减免税收、降低贴现率、放宽房屋抵押贷款条件等措施去刺激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这些措施人为地激发起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暂时地缓和 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危机不能充分展开。这些措施,从短期来看,有时固然能够延缓危机的到来或减轻危机的严重程度;但从长期 来看,却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能力,加剧了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为下一轮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的迅速进步,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各国政府为了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还采取加速折旧等 措施以刺激私人投资,这也促进了固定资本更新周期的缩短。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表明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在国家的多方干预下,战后虽然没有发生象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但多次危机合起来,对于资本主义的打击 仍然是严重的。
  周期变形
  从一次危机到另一次危机算是一个经济周期。危机是经济周期的起点和终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整个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是周期运动的传统形式。当时整 个周期是在国家不干预或干预较少的情况下自行运转的。
  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由于资产阶级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一系列 的反周期措施,包括在危机和萧条阶段的膨胀性政策以及在复苏和高涨阶段的紧缩性政策,使周期发生了变形:危机的来势没有过去那样凶猛,萧条和复苏两个阶 段,界限不清;高涨阶段经济增长乏力,有时还发生曲折和波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混淆在一起,不易划分,从表现形式看,整个周期是由 危机、“回升”和高涨三个阶段组成的,而不象过去那样由四个阶段组成。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混淆不清,不仅50年代和60年代如此,70年代、80年代初期 大体上也如此。
  如前所述,在1980~1982年的危机中,由于政府加强反危机措施,竟出现了下降—回升—再下降的 W型或几次下降与回升互相交错的锯齿型。这种周期形态变化的新现象,是由周期运动受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严重干扰所造成的,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 形式。
  经济周期的形态变化,并不是否定过去四个阶段的划分,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仍然是周期变化的基础和前提,资本主义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周 期的形态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经济危机的冲力相对减弱 战后虽然周期缩短,危机频繁,但在各次危机中,工业生产下降幅度都没有战前那样大。1973~1975年的危机,是战后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它使美国的工 业生产下降15.3%,英国下降11.2%,法国下降16.3%;而战前比较严重的1920~1921年的危机,却使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 32%、55%和24%。至于1929~1933年那次世界经济大危机,各国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就更大了。当时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 56.6%,英国下降32.3%,法国下降35.7%。
  战后危机冲击力较小的原因,总的来说,是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反危机措施阻碍了危机的展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固定资本投资幅度下降不大。过去危机爆发时,企业一般都中止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甚至暂停固定 资本的更新。但战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实行减免税收,加速折旧,以及其他各种优惠待遇,去鼓励投资,再加上科技革命不断开展,要求 固定资本加速更新。所有这些,即使是在危机期间,也使固定资本投资的下降幅度不大,从而缓和了危机的恶化。
  ②个人消费需求下降幅度较小。过去在危机期间,由于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劳动人民的收入减少,使消费品的生产过剩更加严重,转而又加剧了生产 资料的生产过剩,推动经济危机进一步发展。但战后由于消费信贷的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改进,以及工人组织程度提高,抵抗资本家降低工资的力量增强,使消费 的下降遇到了阻力,从而减轻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③以通货紧缩、银根吃紧、银行挤兑和大批倒闭为主要形式的货币信用危机有所改变。这样的货币信用危机,是战前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大大加剧 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战后由于金融资本力量增强,政府采取膨胀性的货币金融政策,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和管理,增强了货币信用体系抵抗 经济危机冲击的能力,从而减轻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
  ④由物价暴跌转为物价上涨。战前的危机是通货紧缩,物价暴跌,人心惶惶,造成严重的紧张局势。战后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货币金融上和财政上实行膨胀 政策,在危机期间,物价不仅不下跌,反而大幅度上涨,尽管留下后患,却暂时缓和了危机的冲击力量。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战后的经济危机不能充分展开,生产下降幅度不大。这本身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使危机的冲击力减弱;但另一方面,又为危机频繁、 周期缩短播下了种子,同时还为70年代以来的停滞膨胀准备了条件。
  危机期间物价上涨
  如前所述,伴随着战前危机的,是通货紧缩,物价暴跌。当时的一般情况是:危机阶段,物价暴跌; 萧条阶段,物价在低水平上徘徊;复苏阶段,物价回升;高涨阶段,物价迅速上涨;危机再爆发时,物价又大幅度下降。如此循环反复,起伏波动。支配这种起伏波 动的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周期变化和货币供应量的周期变化,而这是在国家干预较少的条件下自发运行的。战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危 机期间物价不但不跌落,反而持续上涨。以美国为例,从战后到80年代初,它爆发了7次经济危机,仅前两次危机期间物价有轻微下降,其余的危机期间物价一律 上涨。1948~1949年的危机时,消费物价下降了3.1%;1953~1954年的危机时消费物价下降了0.75%,从1957~1958年的危机开 始,以后在各次危机中,消费物价都在上涨,而且上涨幅度有增大的趋势。1957~1958年的危机中物价上涨了4.2%;1960~1961年的危机中上 涨了4.7%;1969~1970 年的危机中上涨了6.18%;1973~1975年的危机中上涨了14.5%;1980~1982年的危机中,1980年上涨了13.5%,1981年上 涨了10.7%。
  危机期间物价上涨的原因是:
  ①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大力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和扩大信用的政策。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它们就增加政府开支,降低贴现率和存款准备率,结果 使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酿成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改变了货币供应量的周期波动,使之不再象战前那样在危机期间大量收缩,而是继续增长,这样就形成了一 种推动物价上涨的力量。
  ②私人垄断的大大加强也是引起危机期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战后随着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 中,跨部门的垄断组织──康采恩进一步兴起,主要经济部门逐渐被垄断公司集团所控制。这些大垄断公司在制定商品价格时,实行所谓“领价制”,即由最大的“ 领头公司”按照产品的生产费和根据“目标利润”所确定的利润量来规定产品的价格,其他公司也按这种价格去出售商品。因此,垄断价格对整个物价的影响,比战 前大为加强。大垄断公司在危机爆发时,用降低开工率的办法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不但不降低商品价格,反而提高价格以弥补损失。
  ③战后各种阻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下降的其他因素,也是引起物价在危机期间上涨的重要因素。

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危机

   当代世界正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的高潮,电子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激光工业等一系列新部门的出现和发展,以及 生物工程和海洋工程即将有新的突破,使物质生产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将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影响。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未来学家和社会学家,大肆宣扬所谓“后工业社会”、“信息社 会”、"第三次浪潮"等理论,企图论证现代资本主义已经 “变形”,它将成为与资本主义本质不同的所谓“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竭力掩盖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把它看成是永久繁荣的社会制度,当然也不会再 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了。
  目前比较明显的,是新技术革命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经发生了双重作用:一方面是缓和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加剧的作用。
  新技术革命缓和危机的作用表现在:
  ①使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老工业部门,如钢铁、煤炭、纺织等部门的比重将相 对缩小,而新兴工业部门的比重和作用则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传统工业部门因生产过剩而减产时,新兴工业部门却在继续增长,虽然抵消不了传统部门的 生产下降,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全部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从而缓和了危机。
  ②促进了固定资本大规模的更新和改造,不仅新兴工业部门的固定资本要大量增加,而且传统部门也要大规模地采用新技术,更新机器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缓和危机。
  新技术革命加剧危机的作用表现在:
  ①加快了固定资本的更新和扩大,缩短了固定资本更新的期限,为危机频繁、周期缩短进一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一方面使社会生产总量、剩余 价值量以及资本积累量都大大增加,为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又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同样的生产规模所需要的劳动力日益减 少,特别是机器人的使用,导致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固然,新兴的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将吸收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但毕竟不能全部抵消由新技术革命所抛出的 产业后备大军。失业的增加不仅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化,引起新的动荡,而且还将使劳动人民的购买力减少,加剧了生产的扩大与劳动群众有支付 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从而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趋于深化。
  在技术革命的双重作用中,从长远来看,加剧危机 的作用将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新技术革命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并大大推进生产社会化的进程。

经济危机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的新探索

  皇甫嘉利在解读刘周“国际共运史赞并序”一文的思想内涵中 指出:“国际共运史赞并序”提出了如下几个新的理论命题,
  1.市场与产品的背反律
  作 者写道:“彼背反律者,乃谓生产愈发展产品愈增多,产品市场之负载能力相对产品之增多而愈缩减也。”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经济 现实。其结果就是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存在也正好反证了“背反律”的成立。
  2.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的扩张。
  作者写道:“夫对抗此一背反律者,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之扩张也。此亦为资本各国消除经济危机之根本途径也。”因 有市场与产品的背反律的存在,便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而要抵制由产品增多带来的本国(本地区)市场的相对缩小,就必须去开拓更广阔的国外市场。而从 这一点上来说,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的扩张,就很自然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消除经济危机的一种根本途径。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资本主义国家往往把抢夺占领 更多的国外市场,作为其经济政策的支柱;历次经济危机都曾引发资本国家的大规模的市场争夺———这些历史事实都是有力的证明。
  
3.资本主义本身即意味着战争
  作者写道:“故谓市场扩张者,乃资本主义之天性也,以战争而服务于市场扩张者,亦为资本主义之天性也。”追求尽可能大的市场是资 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容,而在扩张市场过程中产生的争夺,则是现代战争产生的主要根源。两次世界大战都由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所引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 以作者说“以战争服务于市场扩张是资本主义的天性。”这是对列宁所讲“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这一命题的引伸与发展。
  4.资本主义灭亡的制度
  作者写道:“故谓此种(市场)扩张达于某一极限,即资本主义市场达于真正之世界 市场,而无可供扩张之空间(地域)之时,世界性不可消除之经济危机,必致彼资本制度之最后灭亡也。是则为资本主义灭亡之度也。”市场成为真正的世界市场, 而再无可供扩张的空间(地域)之时,就是资本主义无法运用“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的扩张”这一武器,来抵制和消除其周期性经济危机之时。而在这时,伴 随经济危机而来的战争和各种社会危机亦将空前爆发,现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体制将很难避免崩溃和消亡的命运。这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灭亡的 “度”。
  5.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
  1.民主国家:如英法美,采用改革的方式,国家干预经济来摆脱危机,著名的有“罗斯福新政”
  2.专制国家:如德日意,采用对外侵略的方式,建立法西斯独裁转嫁危机。
  这主要是针对1929年的大危机,
  另外那个可能是凯恩斯主义。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参考资料:
1.中国企业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http://www.xintianedu.com/xt65.htm
2.世界历史网http://www.wordls.cn/\
3.全球性经济危机:http://www.163xue.com/xt65.htm
4.马列主义研究网http://myy.cass.cn/
5.共产主义实践网http://www.sjgczy.com/
6.溯古追风世界历史网 [http--www.xhistory.net] -网聚历史爱好者的网络平台 -成长中的世界历史资源门户网站http://www.xhistory.net/
7.什么是经济危机?_雅虎知识堂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121126071.html
8.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下]
9.http://emuch.net/fanwen/view.php?id=9352
[我来完善]相 关词条:
更 多
开放分类:
经 济资 本主义简 介危 机剩 余价值
更多 合作编辑者:
13311337480lvz1001jryxw306hello_0309yyx0725378600063龙 哮云霄太3kk518k风 月少帅
“经济危机”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economic crisis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778800.html?si=7
想多了解些关于经济危机方面的历史情况!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6-12-1 12:30
主要是想了解,经济危机时,国民如何最大程度的使自己的自己财产保值,甚至能在大危机中得到升值机会!(排除货币投机)
看是给介绍本史书,还是案例集之类的!
问题补充:谢谢楼下的!那是历史书上写的! 我知道! 但,并非仅仅想知道那些! 我是想了解"如何保值!" 以及当初世界各国都如何应付与度过的的!
而不仅仅美国! 谢谢您! 我想您应该告诉我,您的资料从哪本书来! 而不是仅仅给我这些片面资料! 再次向您表示感谢!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 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疯狂的20年代”暗藏危机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 的奇迹。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 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 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繁荣虽然造就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首先是美国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农村购买力 不足。1919年时农场主的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占全部国民收入的8.8%,农场主纷纷破产。此时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收 入的1/3左右。

其次,是美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 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全美最大的16家财阀控制了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 53%,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另一方面,约60%的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挣扎在仅够温饱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更为严 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此外,国际收支中的潜在危机也加深了美国经济的潜在危机。美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力同供应大大超过国内外有支 付能力的需求。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危机的到来。

1920年,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离任。继威尔逊后的3届共和党总统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先后执政。有美国史学家认为,“这3届政府在美国历史上构成了一个时 代”,“在这短短10年中,政治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低下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要低落就连负责公众利益的影子也说不上了。”

“美国往地狱里冲”

1929年上台的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说中对人民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但由于胡佛在经 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当年10月24日,一场经济危机 风暴席卷美国。这次危机使生产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10月29日开始的一周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 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 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 佛村”,意在讽刺胡佛总统。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 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新政”把美国拉回人间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 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 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罗斯福的“新政”处方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就职后的第三天,即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休假”,这是他所采取的重建银行和经济结构的第一 步。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令》,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13日至15日,全国绝大多数银行经 过财政部审核,在政府监督下,分批陆续恢复营业。罗斯福对惊魂不定的美国人民说:“我向你们保证,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 6月16日,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银行信用很快恢复,银行存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 加了近20亿美元!

在整顿农业方面,从1933年5月开始,新设立的农业调整管理局着手开展了一场雷厉风行的行动,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大约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 屠宰了大约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物缺则贵的无情法则发生了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下降,加上1933— 1934年遭到严重旱灾,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从1932年到1936年农业总收入增加了50%,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包括政府补贴)几乎翻了一番。保 持平价的比例从1932年的55%上升到1936年的90%。

1933年春天,罗斯福政府制定了旨在整顿工业的《全国产业复兴法》,其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订立可免受托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竞争规约;第二 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并为此拨款33亿美元。罗斯福称之为“向工业界提出的艰巨任务”。7月又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 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200万雇主接受了“一揽子规约”,并在企业门口悬挂以印第安人的雷鸟为蓝本而设计的蓝鹰徽 ———服从规约的标志。

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 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 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

“新政”功过众说纷纭

“新政”刚一推出,就引起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不同政治集团对其给予了不同的评价。罗斯福的坚决反对者、报业大王赫斯特说“新政”就是苛政 (RawDeal);不是榨取富人(SoaktheRich),而是榨取成功者(SoaktheSuccessful)。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约翰·根 室说他所听到的关于“新政”的最好定义,是说“那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另外还有人谴责“新政” 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

美国经济学家对“新政”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新政”在鼓舞私人企业的信心方面没有成功,资本主义秩序成功的基本条件是鼓舞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而诱发这种 精神就需要刺激和补偿,“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这种精神的。另一派是凯恩斯及其追随者或半追随者,他们认为,只有真正执行大胆的增大开支的赤字政策,才 能使国民经济走上复兴的轨道,而罗斯福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1929—1933年的一场空前大灾难。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 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这就使得“新政”能够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获得一席之地



因为当时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所以很多贸易,商业都和美国有联系,关联。而且欧洲刚发生完第一次世界大战(虽说以是10年后,但还是没有恢复好 的),所以很多方面都得倚仗美国经济资助,如贷款等。后来美国经济危机,使美国自己的经济都崩溃了,这样的话欧洲必然会在经济上有所波动
那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模式,它不同于封建社会的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之间 的互补互利性很大,所以美国的经济危机也会波及到欧洲,甚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回答者: 376422434 - 门吏 二级  11-30 17:12

97年经济危机具体时间,经过?
高分求一篇关于最近经济危机的英文文章,最好是有评论...
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请详细讲解当前世界经济危机
此次经济危机会爆发出革命或者战争么?
经济危机离我们还有多远?
  更 多关于经济危机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经济危机 历史

http://zhidao.baidu.com/q?ct=20&qid=15778800&cm=6&tn=ikqbremark&mrn=25
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榨取行为太可恨了
评论者: jiazi08 - 试用期 一级
革命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倒后能否真正重建,这是个问题。
评论者: muzicui - 试用期 一级
现在的中国何尝不象当时的美国?贫富差距已到了无法换回的地步,只有革命才能解决了。
评论者: yxxuegong - 试用期 一级
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压榨和剥削!
评论者: affeelynne - 试用期 一级
我想看看个案~~~ 但是找不到.
评论者: jay8023cr - 门吏 三级
虽然这个样的事情发生过多次,我们要本着预防的态度,到时候农民工回家种地也要等到粮食涨出来,还有大财团控制国家经济,他们的利益影响到了绝大多数人民 的生产生活资料,失业率高达25%,购买力下降95%,如不付出,导致经济萎靡!
评论者: aalyk - 试用期 一级
多购置点粮食和生活必须品,到农村盖个草房.知足常乐.
评论者: ZHANGDAOCHUN - 试用期 一级
很好啊,帮助很的啊
评论者: qw405246153 - 试用期 一级
好 帮助很大
评论者: zliybhz2 - 试用期 一级
同意楼主。楼主是问得经济危机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保值我们的财富。是不是更换成黄金,等
评论者: 985837 - 经理 四级
1857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也是第一次在美国、而不是在英国开始的危机。
评论者: lichunxian8 - 试用期 一级

http://wiki.mbalib.com/wiki/%E4%B8%96%E7%95%8C%E7%BB%8F%E6%B5%8E%E5%8D%B1%E6%9C%BA

世界经济危机(World Economic Crises)

目录

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857)

  1857年经济危机在 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也是第一次在美国、而不是在英国开始的危机。由于英国对美国铁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 资,故美国铁路投机的破产对英国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动。1847年经济危机结束后,从1850年开始的周期性高涨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世界贸易急剧的扩大,19世纪50年代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额比前20年提高了2倍。机器工业的发展,运输业的革 命,新兴国家和新兴部门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以及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

  1848年至1858年,美国建成的铁路约达33,000公里,超过了其他国家所建铁路的总和。而英国在40年代的建设热潮中,所铺设 的铁路却只有8,000公里。美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按道理应会带动其冶金业的大发展,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而且,这一时期,美国生铁产量长期停 滞不前,棉纺织业的增长速度也不快。与此同时,铁轨、生铁、机车、棉布和其他英国制成品的进口却增长得十分迅速,英国产品充斥美国市场阻碍了美国冶金业和 棉纺织业等当时的重要工业部门发展。

  随著危机的爆发,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业破产。 粮食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国工业品的剧烈竞争,促使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反过来,英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美国危机的打击。由英国向之提供 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也使英国的投资者持有的有价证券急剧贬值。

  1857年秋季,美国还爆发了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瘫痪了,美国的货币危机在10月中旬达到了顶点,当时纽约63家银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贴现率竟然超过了60%,股票市场行市则下跌了20-50%,许多铁路公司的股票跌 幅达到80%以上。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

  1857年经济危机波及面很广,之后,爆发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其后,奴隶制的消灭、宅地法的实施、重工业的发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 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延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打击最为沉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危机爆发的原因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历了短暂的相对稳定时期。各国恢复和发展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破坏的经济;恢复了不完全的金本位制,稳定了货币流通,国际贸易也有了较大的增长。这一时期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并通过“产业合理化”,使生产迅速地发展和扩大了,但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这不能 不产生尖锐的矛盾,使企业经常开工不足,造成了工人的大量失业。 例如,在美国,即使在经济最高涨的1929年,企业的开工率也只有73%。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数就已超过了1000万人。但是,各国统治阶级却被虚 假的繁荣景象所迷惑,仍然大肆鼓吹“永久繁荣”的理论和幻想,并且继续扩大投资和生产,交易所也掀起了投机的狂热。从而,促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激 化,终于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和深刻的经济危机。

放大

  这次经济危机首先在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爆发。1929年6月,美国的工业生产开始出现下降趋势。10月,证券市场出现价格猛跌的浪潮(见右图)。一次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便由此开始,并迅速蔓延到了其他国家。

危机的严重性

  这次经济危机的严重和深刻程度表现在:

  ①延续的时间长,从1929年6月美国开始生产下降起,一直到1933年,各国才陆续摆脱。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周期一般约为 8~10年。这一次危机就延续了将近5年,占据了平均经济周期进程的一半以上。

  ②工业生产倒退了20~30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37.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下降虽然很不平衡,但 下降幅度大却是共同的。1933年的工业生产和1929年相比,美国下降最多,达46.2%;其次为德国和法国,分别为40.6%和28.4%;英国下降 了16.5%;只有日本下降比较小,但也达8.4%。生产的猛烈下降,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跌回到20世纪初期的水平。各国的工业生产在危机最严重的 1932年,都大大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德国减少了48.2%,英国减少了29.3%,美国和法国分别减少了18.8%和8.0%,个别重 要的工业部门倒退的幅度还要大。例如,美国和德国的钢铁产量都跌落到19世纪90年代的水平。

  ③企业破产倒闭的数目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美国破产的企业最多,而且逐年增多:1929年为22909 家,1930年为26355家,1931年为29288家,1932年为31822家。1933年由于开始摆脱危机,企业倒闭之风有所减弱,但在头9个月 里也仍有17732家企业破产。此外,在危机期间美国还倒闭了近6000家银行。破产的工商企业和银行总计在134000家以上。倒闭企业的负债总额超过 了35亿美 元。在德国,这次危机期间倒闭的企业有62000余家。英国和法国在此期间倒闭的企业也分别达到31000余家和37000余家。

放大

  ④工人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一般高达30%以上。 在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全失业的工人人数曾多达3000万人以上,加上半失业的工人,总数则高达4500万人左右。德国的失业率最高,1933年接 近45%。美国的失业率在30%以上,而在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中,失业率更高达45~48%。大量企业倒闭和大量工人失业,使在业工人的工资水平大大降 低了。在危机期间,德国工人和职员的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了26%,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则倒退到1900年的水平。

  ⑤物价和股票价格猛跌。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物价都下跌了1/3左右。1933年和1929年相比,各国物价下 跌的幅度是:英国31%,美国和德国33%,法国36%。股票价格下跌的幅度更大,以危机最严重的1932年和1929年相比,美国下跌了77%,英国下 跌了40%,法国和德国分别下跌了53%和60%。物价和股票价格的空前狂跌,集中地反映了生产过剩的严重程度。

  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的实物量 减少了 1/4,再加上物价猛跌,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额比1929年减少了大约40%。

货币信用危机

  严重的经济危机还由于伴随着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而更加具有破坏性。1929年10月美国发生的股票价格猛跌是这次货币信用危机的开端。经济危机 前,美国的信用过度膨胀则是造成严重货币信用危机的客观条件。1923~1929年,美国的贷款业务增长了37%,有价证券的发行增加了1.5倍,股票价格上涨了2倍,而在此期间,工业生产却只增长了18%。因此,经济危机一爆 发,货币信用突然紧缩,便导致货币信用危机接踵而至。货币信用危机很快从美国延及欧洲大陆。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奥地利和德国。1931年 5月,奥地利的信用银行宣告破产,并影响到当时已经存在严重国际支付危机的德国。在1930年12月至1931年7月这段时间里,从德国提走的外国资本多 达21亿马 克。德国的黄金储备因此从23.9亿马克骤减为13.6亿马克,黄金储备已不足货币发行额的5%。大银行纷纷倒闭和合并,原来 的9大银行减少为4个。德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停止支付外债, 禁止黄金自 由输出,严格实行外汇管制等措施来渡过难关。英国在此后不久也爆发了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在短短两个月内,各国在伦敦的存款被 提走了大约一半。大量的黄金外流,迫使英国政府在1931年率先放弃了当时实行的金块本位制,宣布英镑贬 值,加强外汇管制,并筹组了英镑集团,以巩固英国对自治领和殖民地的金融控制。除此以外,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仅拒绝偿付外债 或延期偿付外债的国家,就多达二十几个,这是过去经济危机发生时从未有过的现象。

  欧洲国家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又反过来加剧了美国货币信用危机的 发展。1933年春季,美国再次发生严重的银行挤兑风潮,大批银行经不住冲击而倒闭。在此期间宣告破产的银行达银行总数的将近一半。为了遏止银行倒闭之 风,美国政府1933年3月5日命令全国银行“休假”4天,暂时停止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4天后,又通过《紧急银行救济法》,再度延长银行缓兑存款的 期限,接着又公布了《银行存款保险法》。正是在美国政府的大力干预之下,银行的倒闭之风才得以平息。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促使美国政府放弃了金本位制。1933年4月,美国总统F.D.罗斯福(1882~1945)签署了“黄金法令”,强制个人和私人银行 把握有的黄金全部交给联邦储备银行,不准私人再贮藏黄金,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禁止黄金的自由输出。5月,政府又宣布美元正式贬值, 把每美元的含金量减少41%。与此同时,国会还授权联邦储备银行可以用国家债券为担保来发行纸币。美国的金本位制从此就为纸币流通的制度所代替。

危机的深远影响

  这次经济危机的打击是如此沉重,以致各国的工业生产迟迟不能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最高水平。危机之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陷入了特种萧条之 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直到1936年仍低于1929年大约5%。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法国和美国的经济回升最慢,其工业生产1936年只分 别相当于1929年的70.3%和88.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积累和发展,使这次经济危机后的萧条时期拖得特别长,并且还没有等到形成一次新的经济高 涨,下一次经济危机又在一些国家爆发了。1937年,又是美国首先进入经济危机,英国和法国也接着发生经济危机。只有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德国、日本和意大 利,由于已经把经济转入战争轨道,才延缓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

  金本位制的崩溃,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在货币金融领域里引起的深刻后果。金本位制的崩溃,使资本 主义国家失去了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通货膨胀从此成了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医治的又一经济痼疾。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还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 干预。它们纷纷寻求对策,以图缓和和避免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鼓吹国家干预经济、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反危机”的凯恩斯主义也应运而生。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的争夺。为了在经济上划分势力范围,各种对立的货币集团相继出现,英镑区、法郎区和美元区, 把统一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割裂了。外汇倾销盛行,贸易保护主义空前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遇到了许多人为的障碍,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这次经济危机还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发展,使这些国家走上了大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世界的 文明和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世界历史上的经济危机

世界历史上的经济危机

1637年郁金香狂热

1637年郁金香狂热
放大
1637年郁金香狂热

  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 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 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 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南海泡沫
放大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 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 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贵金属由联邦政府向州银行的转移,分散了储备,妨碍了集中管理;英国银行方面的压力;储备分散所导致的稳定美国经济机制 的缺失等等。

1837年恐慌
放大
1837年恐慌

1907年银行危机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首先是新闻舆论导向开始大量出现宣传新金融理念的文章。当时有一篇保罗的文章,题目是“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从此保罗成为美国倡导中央 银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

  此后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纽约商会宣称:“除非我们拥有一个足以控制信用资源的中央银行,否则我们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而且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

1907年银行危机
放大
1907年银行危机

1929-1933大萧条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在此前的1923年到1929年,美国经济在股票、证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年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可是,美国农业在此期间长期不景气,1929年农场主纷纷破产; 同时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分配极端不均衡,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富有者占有,60%的家庭生活水平仅够温饱。种种因素酝酿出这次经济危机。

  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一周损失100亿美元; 为了维持农产品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在整个经济危机结束时,美国工业 生产下降了 56.6%,其中生铁产量减少了79.4%,钢产量减少了75.8%,汽车产量减少了74.4%,失业人数达1200多万人,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

  美国的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比1913年的水平还低16%,倒退到1908年至1909 年的水平,失业人数达到5000万人左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竟高达30%~50%。资本主义世界的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了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

  1933年罗斯福上台担任美国总统,推出了旨在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稳定发展的新政,从全国银行“休假”整顿开始,对美国经济进行改革、复兴和救 济,此次经济危机也在持续4年之后终于落下帷幕。

1929年大崩溃
放大
1929年大崩溃

1948-1949“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全文的第一页
放大
马歇尔计划全文的第一页

  1948年8月至1949年10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美国经过了战后短暂的繁荣后的突然爆发。形成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形成的高速生产惯性,和战后重建时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暂时萎缩,两者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这次危机从消费品生产部门开始,然后波及原料生产和机器设备部门。危机期间,美国整个工业生产下降了10.10%,固定资本投资下降16%失业 率达到7.9%,道·琼斯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下降了13.3%。并且在工业危机的同时,还出现了农业危机。

  为了缓和危机,杜鲁门政府出台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其实质是美国对欧洲进行援助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当时的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 表演说时首先提出,欧洲粮食和燃料等物资极度匮乏,其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因此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 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 1947年7月至9月,英、法、意、奥、比、荷、卢、瑞士、丹、挪、瑞典、葡、希、土、爱尔兰、冰岛16国的代表在巴黎开会,决定接受马歇尔计划,建立了 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1948年4月,德国西部占领区和的里雅斯特自由区也宣布接受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 行。

  马歇尔计划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成功缓解了美国这次持续15个月的经济危机。

1973-1975石油危机

1974年美国的汽油定量配给票
放大
1974年美国的汽油定量配给票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削减石油输出量,造成油价飞涨,立即打乱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节奏,从而引发了经济危 机。

  除开石油危机的因素,美元的贬值和和此次危机的产生也不无关系。1971年,由于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不断上升,同时西方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 西德马克,为防止美国黄金储备的严重枯竭,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暂停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规定的以每盎司黄金换35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当年12月,美元正式贬值7.8%; 1973年1月,新的美元危机再度爆发,2月2日美国再度宣布美元贬值10%,3月,西欧各国对美国实行浮动汇率。至此,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宣告瓦解,波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也呼之欲出。

  这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全球经济危机。在危机发生一年之后的1974年12月,美国汽车工业下降幅度高达32%,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比危机 前的最高点下跌近一半,1975年,美国的失业率高达9.2%。而在此期间,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8.1%;英国的股市比危机前的最高点下跌了 72%;危机最严重的1975年,西方发达国家的每月平均失业总人数达1448万人;世界贸易的总额在1975年减少了6%。

  最为可怕的是,此次经济危机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较长时间的“滞胀”。 一方面,危机之后,经济回升极其缓慢;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却与萧条共存。危机过后,各发达国家的通胀率依然居高不下,美国的通胀率甚至还不断上升,1979年消费物价上涨年率达到13.2%。

  直到80年代里根成为总统后,运用减税、 减规、减开支和节制通货流量等“里根经济学”,才使得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出现巨大的回升。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黑色星期一
放大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上午9时30分,纽约股市一开盘,道·琼斯指数经过一段颤动后突然下跌,截至休市,道·琼斯指数暴跌508.32点,跌幅达22.62%,超过了 1929年10月29日纽约股市暴跌的纪录。如果将抽象的指数折算成货币,这一大纽约股市下跌使市场丧失了5000亿美元市值。 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当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

  这次突如其来的股灾,实际上是在一系列因素共同促成的必然结果。自1983年起,美国以至整个西方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增长期,同时整个 西方国家的股市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牛市中, 1982~1987年,美国道·琼斯指数上涨了两倍多,意大利、日本、联邦德国股市也分别上涨了3.56倍、 3.51倍和1.6倍,市场出现过热的迹象;但在1987年,西方国家的经济已出现了经济衰退的迹象,它已无法支持股市上涨,导致了经济泡沫的产生;此外 1986年,美国财政赤字2210亿美元,外债更 是高达2636亿美元,已沦为世界最大债务国;另外西方各国在协调经济发展中不断发生贸易纠纷,也影响了世界经济和股市的 稳定。

  纽约股市的暴跌,迅速引起了西方主要国家股票市场连续大幅下挫。10月19日,英国伦敦《金融时报》指数跌183.70点,跌幅为10.8%;日本东京日经指数10月19日、20日累计跌幅为16.90%;香港恒生指数19日下跌420.81点,跌幅11.2%;法国、荷兰、比利时和新加坡股市分别下跌9.7%、 11.8%、10.5%和12.5%,巴西、墨西哥股市更是暴跌20%以上。

  10月23日,美元遭到抛售大幅贬值。受此影响,10月26日道·琼斯指数再次暴跌156.63点,跌幅为8.03%其它国家股市也再次随之下跌,香港恒生指数更是暴跌1120.7点,日跌幅高达33.33%,创世界股市历史上的最高跌幅。

  这是迄今为止影响面最大的一次全球性股灾,造成了世界主要股市的巨大损失。美国股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世界主要股市合计损失达17920亿美元,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 5.3倍。

2007-2008年次贷危机

2002以来利率先降后升,房地产市场却先热后冷,导致大批蓝领阶级陷入房贷陷阱
放大
2002以来利率先降后升,房地产市场却先热后冷,导致大批蓝领阶 级陷入房贷陷阱[1]

  次贷危机是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为缓解次贷风暴及信用紧缩所带来的各种经济问题、稳定金融市场,美联储几月来大幅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并打破常规为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直接贷款及其他融资渠道。美国政府还批准了耗资逾1500亿美元的 刺激经济方案,另外放宽了对房利美房地美(美国两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融资、准备金额度等方面的限制。

  在美国房贷市场继续低迷、法拍屋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9月7日宣布以高达2000亿美元的 可能代价,接管了濒临破产房利美房地美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 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 辑条目

本条目相关资讯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沙漠之鹰,村姑,山 林,funwmy,Angle Roh,Kuxiaoxue,Zfj3000,Vulture.

页面分类: 经济术语

http://www.macrochina.com.cn/zhtg/20010608007807.shtml
温铁军:周期性经济危机及对应政策分析

2001年06月08日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描述,并不是本文的目的。因为早在1988年发表“危机论”和1993年发表“国家资本再分配和民间资本再积累”时,我既已经对 近半个世纪的危机周期做过总结。此次应社科院经济所和上海经济预测处之约再度捉刀,旨在以研究角度剖析危机政策的得失,指出经济危机与中国屡次进行的社会 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存在因果性的相关。
  在回顾危机周期之前有两个因素必须首先考虑:一是在集权性的政府经济体系中财政是最重要的核心部门;二是在1980年之前,除了通过国家财政再分配对 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投资以外,没有其它资金来源。所以,财政收支变化直接反映经济周期变化。
  
  一. 中国的四次周期性经济危机与对应政策
  
  第一个经济危机周期(1958-1968)
  1958-1960年,危机发生。政府财政赤字1958年约为60亿,1960年达到100亿,占当年收入的比例从5.6%增长到 14.3%,三年赤字总额达到200亿元,而当时的财政收入最高才600亿左右,高额赤字挤占了财政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就业机会的开支。1960年以 后,由于财政投资能力下降,就业严重不足,政府不得不动员大约2千万城市人到农村去生产自救,以解决城市的失业问题。
  1960-1962年,经济萧条。国家财政年收入进一步由572.3亿下降到313.6亿。从1982年重新修订并公开出版的六十年代政府统计数据可 以看出, 1960-1962这三年的人口增长曲线呈下降趋势, “未增加人口”大约为2千万人,这其中大部分可认为死于饥饿。人们称之为“三年自然灾害”。
  1962-1963年,经济复苏。由于政府在全面危机压迫下改革“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统治经济为“队为基础”的村落经济,放松了政府对农村基层的全 面控制,允许农民搞“三自一包(这种以放为特征的经济改革15年后再次重演,只是改名叫‘大包干’或者叫‘联产承包责任制’了) ”,因此,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农产品供给连年增长,农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也由8%上升到22%,财政形势有所好转。
  此时,由于中央领导人之间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和在政治上的路线斗争越来越明显;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无法解决基层阶级斗争问题,因此“文化大革 命”正处在孕育阶段。
  1963-1966年,高涨期。国家在经济形势初步好转后,增加了对工业的投资,使得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紧接着财政赤字再次出现……随后,1968 -1972年数百万的城市“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其真正原因仍在于城市无法解决的高失业率。
  此后即是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历史阶段。尽管非经济因素作用在这个阶段上明显大于经济因素的作用,也仅仅只是把危机期的阵痛延长而已。
  
  第二次经济危机周期(1978-1986年)
  1978-1979年,危机发生。国家财政赤字自1974年突破百亿大关后,连年亏损,到1978-1979年,赤字进一步增加到每年约为 200亿,占收入的比例高达20%左右,比上一次危机爆发时的比例还高5%。其中的原因不仅仅只是“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影响,还有“洋跃进”--大规模 举债用于基础工业投资;以及中越边境战争造成约50亿的直接非预算开支等等。
  1980-1981年,经济萧条使得政府再次采取“放”的政策,逐步解除了对农村地区的控制,降低农业税收,提高农产品价格,允许农民承包土地、分户 经营,开放集市贸易。这就是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也是上一次为缓解危机而采取的“三自一包”政策的翻版。
  与上一次经济危机相同的是,在城市采取“关、停、并、转”,压缩基建投资,使几百万基建职工“停工待料”,几千万城市人口“待业”;不同的是,毛泽东 时代自1976 “四五”事件之后即告结束,后集权主义体制(Post Totalistarian System)缺乏准军事化的国家动员机制, 无法再象60年代初一样迫使城市人去农村来解决失业问题,因此,犯罪率增高,全国开展“两打”运动,监狱暴满。
  1982-1983年,复苏阶段。由于全国范围对农村土地的再分配和农产品自由市场的开放,粮食产量每年创历史记录地增加 20%,1982-1984三年的总增加量约为75亿吨。中国农民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吃饭问题,同时,农业产值也提高到工农业生产总值的40%。
  1984-1986年,高涨阶段。工业产值增长幅度加快,同期财政赤字增加到每年大约100亿元。其中较重要的原因即是1982 “利改税 ”之后形成的国有资产 “单位所有制”作用。由于国家垄断金融的低利率政策和政府财政投资的无偿,相对于较高的物价水平而言,任何单位获得投资本身即是意味着吃进利差;又由于单 位内部“利益同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一般有40-50%会以各种渠道转化为消费基金。因此,自1983年以后,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大幅度增加。在投资 和消费双重膨胀压力下,供需矛盾和由赤字转化的超发货币量终于引发出全面通货膨胀危机。
  
  第三次经济危机周期(1988-1994年)
  1988-1989年,危机爆发。以1988年夏季大抢购为表象的全国范围的通货膨胀危机和1989年的社会政治危机相继发生, 如果可以不考虑意识形态的影响来分析政府决策, 则可以看到从1986-1988年在使用传统的行政手段强行压减投资消费双膨胀未能奏效的情况下,政府于1988年末开始连续大幅度调高利率,以此吸纳社 会即期货币,减轻通胀压力,存款利率跳跃式地升高70-80%。而同时货款利率又在行政强制下不得提高,于是造成银行多年出现400多亿政策性亏损,最终 冲入财政变成赤字。然后,高额赤字压迫政府改变决策行为,相应调高货款利率,危机又恶性循环转嫁给企业。这种流量资本调节的极端性措施是在不触动存量资本 的情况下运作的,必然由于企业产权虚置而造成极端性后果,即:银行高利率造成企业资金成本大幅度提高---使用流动资金贷款最多的商业企业被迫减少资金占 用,改购进为代销,向生产企业转嫁成本负担---生产企业如法炮制,缓付原材料款向原材料企业转嫁产品成本占压资金负担---连锁负债迅速波及全社会。
  对1988年通货膨胀缺乏经验和规律的认识,在经济调节和行政控制上都反应过度,是第三次经济危机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观原因。不仅货币政策过度调整是连 锁负债的内在原因,而且市场政策的过度调整也是当时“市场疲软”的内在原因。
  中国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前只有“两极化的市场”:既无资本、技术、劳务、物资等要素市场,也无住房、保险、医疗、旅游、教育等社会消费市场。十亿民众可 以进入的只是一极高档大件消费品, 另一极基本生活消费品这样的“翘翘板”形的“两极”消费品市场。为了抑制通胀发生时本属短暂的对高档商品的抢购,政府在大幅度调整存款利率的同时还大幅度 调高以彩电为代表的大件消费品价格,另加高档消费税,使等量货币的市场购买力大幅度下降,几乎一瞬间就人为地关闭了两极市场的一极。翘翘板一头空了,而另 一头,据测算早在1986年大多数农业主产品即已受到“市场需求制约”,于是,1989年初城市消费品市场开始呈现疲软之态。
  1990-1991年,经济萧条阶段。政府采取向国营大中型企业倾斜政策,投入1500亿贷款,但此时的连锁负债已达2000亿之巨,同期国营企业库 存产品占压资金也已超过1000亿元。另据统计,国营企业亏损面已达74%,遂不得不将“全面倾斜”改为“点贷解扣”。
  国营企业连年亏损,造成以国企税收为主要来源的政府财政连年赤字。先是1989年秋冬之交试图财政、外贸收权不果;接着以财政解困为目标,政府“甩包 袱”式的改革政策便相继出台。其效果之一,即萧条阶段财政取消农产品购销补贴后的农村市场也走向全面疲软:以往国营流通部门凭借财政补贴,垄断性地占有农 业主产品商品量的一半以上,当1990年取消购补,销补暗转明之后,国营流通部门的直接反应是立即大幅度减少购进和库存,同时挪用银行专项资金用于高利润 经营。这一行为的直接作用是基本生活消费品市场不再有“蓄水池调节”,导致各种欺行霸市和价格波动无序化并且随时诱发社会动荡,经济矛盾日益社会化, “菜篮子”等与是否稳定相关的问题渐渐成为各级政府分外重视的主要矛盾。其间接作用,一是二亿多小农户无法适应原有的国营大买主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到 20%以下的新局面, “农产品卖难”再次普遍发生,农民收入随之连续三年下降,占有基本生活消费品市场60%以上的消费额并且一向稳定的农村,随之出现全面市场疲软。二是农业 比较收益过低的老问题在农产品“卖难”和农民收入连年下降的作用下陡然突出起来,逼使农民背井离乡, “民工潮”大范围涌流。
  1992年前后,中国经济渐渐复苏,并随即转入高涨。刺激经济复苏的兴奋剂有两支:
  一是1988-1989年的高利率政策失败之后,政府又把利率连续调低到甚至低于原来水平,高利率时期大量吸收的存款必须贷出,因此资金环境暂时相对 宽松,同时资本市场初步开放,低利率政策又使货币持有者转向风险大但收益率高的股票、证券市场和其他投资市场。
  二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央财政连年赤字,半数以上县级财政长期亏损,政府利益在财政分配难以满足的情况下,仍然每年以集团消费递增 25-30%的速度迅速膨胀。在第三次危机已经吃空了可以行政占有的流量资本的逼迫下,政府及所属部门的利益之手伸向能够即占即盈的房地产投机。全国性的 开发区圈地热和房地产、股票、期货三大投机一齐上的存量资本瓜分浪潮忽然间似狂飙拔地而起,的确在暴富了一批投机于权钱交易的食利者的同时,在病态的经济 背后又击一猛掌!
  1993-1994年, 经济高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92年的7600亿,跃增至1993年的1.3万亿,1994年又在上年增长70%的高比例上再增40%。任何对存 量资本的重新分配都会促进经济成长!尽管九十年代初以圈地运动和泡沫经济为表象的中国经济发展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但其实质不过是周期规律作用和对国家资本的又一次再分配。
  之所以说是“又一次再分配”,是因为八十年代初那次农民曾对人民公社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做过一次再分配,并迅即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所不同的是,那 次分配是农民凭借社区成员的天赋权利和农业文明的均平传统所做的社会化占有;而这次分配是食利者凭借政府权利或以“寻租行为”赎买到的法权关系所做的特权 占有。
  无论如何,相隔十年的两次国家资本再分配尽管都与当时的意识形态主流相左因而不尽如人意,但却都形成了经济发展最起码的基础--利益目标明确的活跃的 经济主体--因而促使经济高速增长,所以可以从历史角度肯定其进步意义。
  1994-1995年,第四次危机发生。与前三次滞涨型危机不同的是,这是一次信用过度膨胀导致的通涨型危机,现象过程如下:上次滞涨型危机过程中, 政府财政甩包袱只部分减少了亏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其税收主源国营企业效益低下的问题,企业亏损面一直在50%上下徘徊。到1992年自然赤字额已高达近 500亿,1993年不计入债务的亏空进一步上升至800亿左右。此时,连续8年的财政向银行透支,已吃掉了国有银行全部自有资本金,使金融系统 100%负债。尽管1993年末政府宣布不再向银行透支,发行1200亿国债抵补财政亏损,但银行部门仍不得不掏口袋购买其总额的70%。对银行而言,这 意味着用债务(社会存款)来买债,亦即寅吃卯粮了;而对政府而言,这意味着用公众存款充填政府消费,显然是政府信用危机!
  又由于上次危机中失败的利率政策使企业连锁债务一直未能根本解决,向国营企业倾斜和“花钱买大好形势”、 “贷款发工资”等保稳定的政治任务又进一步迫使银行贷出资金的40%逾期难以回收。实际上即是用60%的可贷出资金产生的利润来支付100%的存款利息! 人民银行资深研究人员指出:如果不是以国家为名,银行早该破产了!
  金融部门如此困境之中既然不能破产,其解困行为只有两条路:一是投入高利润领域,提高贷款利率,以高盈利来抵补以往亏损;二是转向国际资本市场吸收其 过剩、低息资金来缓解中长期投资需求压力,防止进一步亏损。
  尽管国家现行政策限制使之无法公开走第一条路,但暗中违纪拆借或利用自办公司参与金融投机仍屡禁不止,使得国内资金市场利率一直在月息二分左右,高利 贷由此横行全国;而第二条路--大规模举借外债(对外扩张信用),则显然正在发生作用。1994年上半年中国外债总额从上年800多亿元激增近半,达到 1200亿,即是明显例证。同时, 由于40%的逾期贷款包袱越背越重,银行也不得不眼光向内扩张信用。1994年上半年各项存款大幅度上升也是明显例证。
  进一步分析则可以看到,金融体改要转换机制、实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因全行业统算竟无自有资本金并且超额负债而势难成立,唯有在划分职能之际将逾 期贷款和亏损重负甩给政策性银行由国家财政背起来,才可能做到让银行有正常经营利润。但甩给财政的包袱势必恶化财政亏损局面,转而演化为新增内债,仍会扩 张长期信用。
  一般而言,当信用膨胀到临界点,必然发生信用崩溃。上一轮“三角债”的恶梦淫威犹在,新一轮连锁负债重又发生,这即是信用崩溃的表现之一。
  本次经济危机与政府对应之策的其他性状特征与上次类似。例如高涨期的投资消费双膨胀与危机期的紧缩银根,控制物价等。只是此次压缩基建会相对影响几千 万进城民工的就业,社会犯罪问题必然日益突出,且由于基数巨大而防不胜防。
  正如七十年代末的危机导致了第一步农村改革一样,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中期的危机也促进了城市改革。农村改革中人民公社解体使农村发育出各种独立的 经济主体并成为商品经济的基础,农村社会恢复了自治形态。从而,以人民公社体制做组织保障的统购统销制度难于运作,农业投入品和产出品市场于是渐次开放, 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商品经济新体制于是在农村形成。同理,城市改革从八十年代中期日益触及产权,城市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和股份化使政府部门垄断和计划控制相 对弱化,工业投入品和产出品市场也渐次放开。因此,假如没有新的战争把现在的中国“平民政府”再一次造就成“英雄政府”,则中国的市场取向的改革趋势是不 可逆转的。
  
  二. 中国的四次危机异同分析

  四次危机的周期阶段基本上都是可以明确划分的。但四次危机发生的周期时间却一次短于一次:第一次1960--第二次1978(18年)--第三次 1988年(10年)--第四次1994年(8年)。今后的危机周期在阶段性上可能更加难于明确划分,高涨与危机同步,或复苏与高涨同年;而且周期的时间 距离会更短。尤其当非国有(国营)经济渐渐成为主要经济成份,国家垄断金融、外贸和计划控制要素市场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中国经济将可能较少出现以往那种 损失惨重的明显的大规模滞涨型危机。
  改革前中国处于国家工业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其间发生的两次危机基本一样:工业扩张、投资膨胀的同时农业供给下降;其后是财政赤字导致分配不足,新增生 产能力下降引发就业问题……其中,由于分配和消费都在严格的计划控制之下,因此对物价上涨的反应并不明显。
  改革后的两次危机则显然与前两次迥异。一是危机形成于投资消费双膨胀造成的通货膨胀。二是对应危机所采用的行政计划手段与改革后的经济结构不适应,过 度紧缩往往造成国有企业的生产停滞,反过来再作用于政府财政,形成恶性循环。三是随着市场化的民营经济逐渐成长和海外资本的大量涌入,政府毕竟已开始尝试 着运用利率、汇率、税率等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在国有资产瓜分狂潮和随之而来的权力财产再分配的动荡大体就序之后,一个理智的政府将有可能在对以往危机教 训的认识中建立起“学习机制”,不再像过去那样大起大落地搬动经济杠杆,变幼稚无度为稳健干预。
  此外还应看到,一方面近年来国际剩余资本对缓解中国资金供给趋紧、市场利率过高的矛盾有愈益明显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并轨 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国际性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八十年代以来国内的两次危机与同期美国的经济波动做对比分析,会看到某种程度的相似和相关。八十年代中期里根 政府为了刺激美国经济采取高利率政策,使得海外资本大量涌入美国,造成短暂的虚假繁荣,背后却是企业不堪高利率重负,工业资本出逃,就业水平下降,外国商 品包括中国货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迅速地高比例占领美国市场,最终导致美国经济“空心化”。布什政府上台之后不得不大幅度降低利率,又使得金融资本出逃,带累 不动产业危机。共和党两任总统在利率上的跳跃式调整给美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不得不让位于民主党。克林顿新的利率政策显然比两位前任稳健得多:利率水平介 乎于里根和布什之间---可以认为,这是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内在原因。 
  
  三. 中国与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问题比较分析
  
  中国与前苏、东诸国在国家经济体制上有许多本质上的相同之处。中国十年改革的成功之所在,即是从国家垄断资本控制最薄弱的环节农村入手,对国家以人民 公社名义所拥有的土地资本,再分配为以农户承包为形式的小额劳动者资本,创造了以大量劳动替代资本投入、进行民间资本再积累的基础。而城市改革从 “利改税”入手作为第一步,恰恰让各部门根据实际占有的资产和既往收益留利交税,这就静悄悄地使国家资本演化为部门资本。
  堪称无独有偶的是八十年代下半期,当中国的经改开始触及城市工业体制中部门垄断资本的产权问题时,所遇到的麻烦与现在的苏、东诸国如无二致,随着国家 资本演化为部门资本,全民所有制演化为单位所有制,国营企业产权的“灰化”程度越来越大,城市国有企业职工早已把“爱厂如家”变成“厂里有啥家有啥”,而 各类干部则依托自己控制的部门资本份额来进行“资源置换,权钱交易”,社会性的腐败正在蔓延。 而从传统意识形态出发,在经济上采取对国营企业“输血” “倾斜”的政策,则不仅造成数千亿无效益投资转化为库存占压资金和消费基金大量增加,而且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腐败。
  西方舆论界对东欧国营企业民营化的诸种问题有不少分析。较为表面化的有两种,一是分析企业本身的问题,认为设备陈旧,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低下,无法运 转;二是市场环境问题,不仅政治不稳定,而且缺乏资本市场必备的会计、法律制度和资产评估机构。而要等东欧诸国建立起必要的制度环境和完善的资本市场,他 们认为起码还需30年。这种看法在中国推行国营企业承包制的八十年代也曾一度流行过。
  无论是根据西方经济制度提出的私有化方案,还是套用西方经济理论得出的上述分析判断,其针对的仍是苏东诸国和中国传统的“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概念。 而问题的结症恰恰在于这种“完全公有制”现阶段只是名义上的或理念上的;实际上,无论苏东诸国还是中国,公有制国营企事业单位早已在开放市场, 货币交换的同时,静悄悄地转化为“单位所有制(企业所有制) ”。
  既然在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资本的部门垄断或称部门资本,以及全民所有制演化为产权关系极度模糊的单位所有制是苏、东诸国 (包括中国城市体制)的本质性弊端,那么,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国家资本社会化”:通过清晰国营企业产权;还原劳动者付出的剩余价值,据以建立劳动者资产份 额并以此做为劳动者资本再积累基础的经济机制,以此改造国家垄断资本和官僚政体,发展由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当然不是私有化,而是真 正按马克思原意走向社会主义的必要一步。
  大多数二战之后形成的东方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工业体系建设的过程上有相似之处。在工业化初期,国家凭借革命战争形成的权威,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获 取工农业劳动者全部剩余价值,形成国家资本。而对付出剩余价值的“国家主人”--劳动者,则通过平均分配消费品或票证供应支付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生活 资料。此时,因为体现在最终消费环节上的平均化,使得“国家主人”并不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在这个意义上,全民所有制在原始积累阶段是存在的,也可 以掩盖产权主体不清的问题?
  但是,一旦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结束,各产业门类之间日趣频繁的交换便产生出日趋明显的不同利益,国家资本的公有制形式和内容即演变为各个国营单位依据 事实上占有的不同国家资本份额,享有不同资本收益,从而造成社会收益分配差别化的部门资本。部门资本的受益主体是政府部门自身,而这些部门并不是付出剩余 价值的劳动者,为了维护其所有权的合法性,部门资本所派生的既得利益者阶层必然一方面加强政治强权,形成官僚集权政体,另一方面强调“既得利益者所有制” 的合理合法,维持僵化的意识形态控制。
  如果真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应该认识到,这种资本类型包含的产权关系不仅是最模糊的,也是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反动。东方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国营企 业长期不景气,财政包袱沉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甚至导致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以这种产权关系为内容的所有制,和以这种所有制为名的企业资产,在 任何主义、任何制度、任何国家中,尚无成功运转的先例。
  因此,应该从企业产权清晰入手,还原不合理的部门资本所占有的劳动者份额,再建立独立的产权主体,使之进入有制度约束的市场。这样才有可能打破国家 (部门)资本的垄断,铲除官僚集权政体的根基。这个过程中,公众中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产生,人们才会意识到产生于市场交换中的平等自由是不可侵犯的权力。于 是,民主政体和市场经济便有了社会基础。而这个过程的起码条件是要求相对稳定而有权威的政治控制……。如果象苏东各国那样搞私有化,把已经产权关系不清楚 的国营企业统统交给一个新组建的、从未在资本形成过程中起过作用的、依靠一种并不稳定的社会政治结构的“私有化部”来售卖,那当然解决不了苏东诸国的问题
  从国家垄断资本最薄弱的农村入手发育市场;奠定民间资本再积累的基础,是中国改革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正如毛主席所说,中国自50年代初开始的社会主 义建设,其实是搞了“国家资本主义”。而中国最近10年的经济发展,则是对国家资本做了一次“社会化”的再分配,各种非官方的独立经济主体在市场条件下的 再原始积累。
  1978年开始经济改革之前,中国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完成了工业化所必需的“国家资本原始积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条件,一是通过战争夺得 政权的“英雄政府”的有力控制;二是国民动员机制中作用较强的极端化意识形态;三是通过自上而下结构严密的组织体系贯彻“剪刀差”,以垄断性的不等价交换 获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这些特征在多数东方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类似的。如果不涉及庸俗的意识形态之争,那么东西方之间真正实质性的区别在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方式、方法的不同。
  中国50年代初只有5%的工业人口,15%的工业产值,15%的城市人口,人均国民收入仅50美元;没有外部市场,没有外部资金投入,并且周边地缘政 治环境险恶,从朝鲜战争开始,区域战争和边境争端不断。在苏联断绝援助和西方封锁的条件下,实现中国工业化高速积累的制度选择是集权体制下的“ 自我剥夺”。政府通过对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无偿没收和对私营工商业的“赎买”,建立起国营工业的“启动资本”,然后通过“统购统销”关闭市场,垄断经营,推 行工农产品剪刀差,使政府在高价销售工业品和低价收购农产品两头获利。再以财政二次分配和计划调拨投入国家工业化建设。
  而为了保证统购统销的垄断性,扼止亿万自给自足小农的反抗,则必须在农村组建控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部经济环节的政社合一的准军事组织人民公 社;在城市则建立以利益分配机制固化其中的科层金字塔式体制结构,向城市劳动者凭证分配低价生活必须品,以保证工业劳力的简单再生产。这样,城乡工农业劳 动者全部剩余价值都通过这种体制投入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经过不到30年,到70年代末中国已形成了大约3万亿工农业固定资产和城市房地产。那时,由于公 众在不同层次上的最终消费大致平等,因此,只在这一点上,可以认为“公有制”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单纯从城市经济看,中国的问题与前苏联、东欧相类似:国营企业效益低下--政府税收困难,财政赤字增加,举借内外债,通货膨涨--政府调控能力下 降,社会动乱……。造成此类问题的根源也是类似的:即国家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完成之后,社会化大生产促进专业分工---各个产业门类之间交换频繁必然要求符 合价值规律的市场体系取代旧的计划分配体系--市场化的商品交换冲击了旧的集权主义政体,经济危机于是转化为政权危机。
  对照苏东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中国90年代改革与发展的理性趋势是清楚的。尽管1989年的事件使各方面对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失去信心;尽管中国国内决 策倾向一度企图靠“输血”给国营企业维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但这两方面显然都囿于庸俗的意识形态之争,因而都错了。
  既然部门垄断资本和单位所有制是中国乃至前苏联、东欧诸国国营经济的通病,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是清晰产权。通过还原企业资产中劳动者剩余价值形 成的积累为“劳动者资本份额”,使之成为劳动者罅客度肜投?进行民间资本再原始积累的基础。这不仅应是推行股份制的真正合理内涵,而且应是判别今后改革决 策的理性标准。
  
  四. 本世纪末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前瞻

  如前文所述,中国在近半个世纪中会有4次明显的经济危机。而历次缓解危机对策之中最有效的是“大包干”,即把国家资本在农村的一半做了一次静悄悄的分 配,根据区域血地缘关系所赋予社区成员的天然权利分配到农户,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于是,农村户营经济有了“民间资本再原始积累”的基础,从而不 期然创造了80年代上半期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其理论意义,类似现在捷克已被国际社会公认是成功的“国家资本社会化”。其不同点,一是中国的农村是国家垄 断资本统治最薄弱领域;农村的国家资本再分配迫使国家资本垄断经营获取剩余价值的基础---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同时解体,中国从此有了发育独立经 济主体和政治主体所必需的市场化前提。二是这种再分配为“民间资本再原始积累”奠定了产权关系基本清楚的基础。劳动替代资本,即个体经济或户营经济不计报 酬的大量劳动投入,创造出成倍高于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民间资本再积累率。
  中国农民自发地按照平等原则,成功地做了一次权利财产的再分配,使得农户经济在形成之初即有机会获取最起码的“启动资本”,可以在户规模内优化要素配 置。农户家庭和具有家族(家庭)结构特征的农村社区组织在经济上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区域资源配置;二是收入、福利的整合。在农村组织创新建立市场经济新 体制的过程中,这两者都是无成本或低成本的。因此,效益最优,收益和剩余绝对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改革的特殊贡献。
  应该看到,中国在国家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在15年的改革进程中有了新的变化:集中的部门垄断经营的城市资本与分散的民间市场 化的农村资本相对立;与之相关联的,则是城市政治和农村政治因为利益结构不同和权力指向不同的相对立。这两种对立的统一,是中国得以在苏联东欧巨变之中幸 免,并仍可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
  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不仅是从事商品生产的独立经济主体,而且已经演变为纳税人阶级,除交纳农业类税赋外,还向地方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交纳以提留、 统筹为名的“行政税”,以农业主产品合同定购为名的“经济税”。因此,农民与基层政府的政治关系日渐“现代化”,即农村社区自治组织通过普选实现直接民 主;基层政府与村级组织建立经济契约关系,变行政控制为管理服务。而在城市,除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者之外,市民仍为非纳税人并且是享受全面消费补贴的既得 利益者阶级。城市政府对于市民仍通过既得利益分配机制来保持集权政体的行政控制关系。
  “大包干”之后,村户之间形成两极化的产权构造,利益关系基本清楚。其后的发展,则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农户经济的发展,实质是一次非官方民间资本的再原始 积累,表现为农户家庭成员不计成本的活劳动替代物化劳动资本投入所创造的高积累;农村户营经济的剩余必然转化为货币,并且投向在剪刀差作用下可以产生超额 利润的非农产业。然后是城乡壁垒条件下的第二次工业化高潮。
  与第一次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高潮不同的是,第二次是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随着农村工业对于规模经济的追求和市场条件下不同产业之间平 均利润率的形成,乡镇企业团地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将会同步发展。此时,农村中以国家资本再分配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化高潮及其相伴生的大规模市场交换,必然对 另一半国家资本,即城市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和政府房地产形成压力,迫使城市国有资产进行社会化再分配,并且生成新的经济主体,以此为城市非官方民间资本再原 始积累奠定基础,形成本世纪末市场趋向的第三次工业化高潮。
  90年代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对中国城市国营经济“负效益”的压力日益严重,中期发生的危机(1994-1995),将会使企业新增债务和新增库存占 压资金、加上历年财政赤字形成的超发货币量,大于国营工业账面固定资产……这种险恶的危困局面比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时状况更为严重,但中国仍然不 会垮。这一方面在于占人口80%以上的农村商品生产者所提供的占农副产品商品量绝对分额的市场供给量,“九亿人给两亿人搞饭吃”,足够保证吃饱穿暖;中国 城乡关系好比“四抬大轿”,四个农人抬一个城人,四平八稳。另一方面在于被隔绝于城市计划体制之外的非国有经济已经开展了十几年市场化民间资本再积累,创 造出粗估总值约9万亿元人民币(包括地产)的新财富增量;并且其产值已经占到GNP的一半以上(1993年)。即使在经济危机给国营经济造成极大损失的年 份,民营经济仍表现出较高的增长势头。
  有鉴于此,本世纪末中国的发展前景仍取决于能否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一是对国家负责任的政府主动推进民营化改革,允许民资继续对国有企业产权进行改造融 合,促使其存量资本活化;二是改善对外开放政策,利用外资于基础建设并与政府主导的解决劳动力过剩的密集就业计划相结合。

中宏网责任编辑:项阳

http://www.hudong.com/wiki/%E7%BB%8F%E6%B5%8E%E5%8D%B1%E6%9C%BA

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   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 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 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 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 在一定的规律。

目录

[显示全部]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概述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所谓被 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 币贬值从而引发金 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 求和确认的过程。

经济危机
浅谈美国经济危机
主 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 成本。

经济危机可能是:
1、经济政策错误
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 油危机
3、自 然灾害
4、全球化的后果
5、金融政策错误

经济危机的后果可能是:
1、社会动乱
2、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3、政变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主要表现

经济危机的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后有所不同。但无论是战前或战后,其共同点是:商品滞销,利 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 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

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战前与战后经济危机的共同的主要标志。战前与战后不同之处,主要是在货币、金融危机方面。在战前的危机中,一般是通货紧缩,物价下 跌,银根吃紧,利率上升,银行挤兑并大批倒闭;而在战后的危机中,由于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膨胀政策以及其他原因,从1957~1958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开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期间都出现了通 货膨胀物 价上涨的反常现象。

主要表现是: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 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了通货膨胀政策及其他措施,致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 现象。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主要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暴露的生 产过剩,并不是生产出来的商品真正超过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要使现有的人口都能够富裕地生活,充分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生活资料并 不是生产得太多了,而是生产得太少了。但是,相对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又的确是生产得太多了。就生 产资料来说,要使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都能够充分就业,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生产部门还要进行大量的设备投资。生产资料同样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 了。但是,要使生产资料按一定的利润率作 为剥削工人的手段而起作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又的确是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相对的过剩。在资本主义社会 以前的各个社会形态里,由于战争、瘟疫、天灾等各种原因,以及剥削阶级的横征暴敛,也会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使生产和社会生活陷于严重的苦难和危机之 中。但这种危机的特征是生产严重不足,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则是生产过剩。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产生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 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但是,只有在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 盾,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随着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商 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每个资本主义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 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统治,生产完全从属于资本家的利益,生产成果都被他们所占有。而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 余价值, 他们“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是取决于无酬劳动的占有以及这个无酬劳动和物化劳动之比,或者 按照资本主义的说法,取决于利润以及这个利润和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润率。因此,当生产的扩大程度在另一个前提下还远为不足的时候,对资本主 义生产的限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88页)。

资 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的生产,在资本家或其代理人的统一指挥 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整个社会生产却基本上陷于无政府状态。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的失调,特别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失调,是资本主义私 有制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私有制把社会生产割裂开来,资本家们各行其是。各生产部门比例的不协调,是资本主义生产运动中的经常现象,而按比例的发展,则是资 本主义生产运动中的个别情况。严重比例失调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 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在追逐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所有资本家都拼 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 原因。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以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它们的结合,才不可避免地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周期 地遭到破坏,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爆发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

1929年大崩溃,华尔街有史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

在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 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 及向垄 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次危机开始之间的这个期间,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或称经 济周期。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前, 每一个周期都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不同的阶段。战后的周期虽然发生了某些形态变化,但四个阶段的交替仍然是周期的基础。危机是周期的决定性阶 段,它的表现已如前述。萧条阶段: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尚未从危机的打击下苏醒过来,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还呈现一片萧条景象。 复苏阶段:资本主义经济从危机的打击中逐渐恢复过来,生产逐步扩大,就业人数逐步增多,社会购买力开始提高,市场逐步扩大,当生产达到危机前的最高点时, 复苏阶段便过渡到高涨阶段。高涨阶段:生产超过危机以前的最高点继续向前发展,市场进一步扩大,就业进一步增加,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景气”,经过或长或 短的时间,新的危机又重新爆发了。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周期性的原因,一个是周期长短的原因。

危 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基本矛盾虽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严重激化之中,而是有 时尖锐,有时缓和,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的状态。经济危机是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又反过来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暂时强制地缓解这一矛盾。但危机 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次危机过去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步重新激化起来,使另一次危机成为不可避免。正如恩格斯所 说:“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315页)。

关于周期长短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没有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主要是由固 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决定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必然会引起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从而促进生产 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反过来又会增加就业,提高劳动群众的购 买能力, 扩大消费资料市场,从而促进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固定资本的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走出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同时,它又会引起新的一轮生产过剩, 为下一次经济危机提供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把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合起来看,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固定资本,平均大约10年左右就 需要实行更新,固定资本的这个平均的生命周期,是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创造了物质基础。

不 但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没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在资本主义的早期,其经济危机也是不规则的。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还不够发达,固定资本的再生 产还没有能够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当时的英国频繁出现过1788年、1793年、1797年、1803年、1810年、1815年 和1819年的经济危机,但它们的出现和交替是没有规则的,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危机还是一种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只有当大机器工业发展到对整个社会生产 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程度时,地方性的、局部性的危机才逐渐转变为波及一切主要工业部门、震撼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1825年首先在 英国爆发的危机,就是最早一次这样的危机。

固 定资本的更新固然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对危机间隔时间的长短有重大影响,但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了。上述论断,对于1825年以后的自 由资本主义时 期,以及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是有效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决定周期长短 的因素,除了固定资本的更新以外,还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延缓或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是错 综复杂的,在当代,不能只用固定资本更新这样一个因素去解释经济周期的长短。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当代的经济危机

经 济危机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产生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自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 生产过剩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期间就要发生一次。除了上面谈到的19世纪发生的几次危机以外,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 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

美国7次 (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1980~1982),日 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联 邦德国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法 国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英国7次 (1951~1952、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

在战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至于战后究竟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中 国学术界还有不同的看法。但严格说来,属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只有三次,即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经 济危机,因为只有这三次危机表现了明显的国际同期性。

在上述各次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是战前1929~1933年的大危机,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 殖民地国家,被称为“三十年代的大危机”。它是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俄 国十月革命帝 国主义时 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各种矛盾激化的条件下发生的。危机长达4年之久,生产下降和失业增长都达到了空前猛烈的程度。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几乎下降了 44%,比1913年的水平还低16%,倒退到1908年至1909年的水平,失业人数达到5000万人左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竟高达30~50%。资本 主义世界的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了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就美国来说,工业生产下降了56.6%,其中生铁产量减少了79.4%,钢产量减少了 75.8%,汽车产量减少了74.4%,整个加工工业工人人数减少42.7%,支付工资总额降低57.7%,全失业人数达1200多万人。危机使资本主义 世界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乘机上台,它们相继发动了侵略战争,直至1939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危机过去 以后,转入了一个长时间的“特种萧条”阶段。以后在生产还没有发展到明显的新高涨的情况下,又爆发了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至1939年为第二 次世界大战所打断。1929~1933年的大危机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不够发展、资本主义的所谓“自动调节”还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发生的。它证明资本主 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矛盾已经尖锐化到这种程度,如果不由国家去进行调节和干预,则资本主义制度将岌岌可危。于是以这次大危机为转折点,特别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乃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使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一切矛盾空前激化,结束了 20年代出现的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局面。危机给各国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灾难,激起了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使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情绪高涨。资本主义国 家内罢工运动、群众示威和农民运动重新高涨起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也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转嫁危机的斗争,出现了新的反帝高潮。法 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内迅速蔓延,法西斯组织相继出现。各国统治阶级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在经济和政治上普遍加强了国家干预和专横统治,日本开始实 行武力扩张,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统治。

经 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分化,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 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在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率 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雄厚的英、美、法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捐弃前 嫌,于1936年秋分别签证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 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二战后的新特点

经济危机

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
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
星期一”。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无数的人陷入
了痛苦。

同战前比较,战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周期和经济危机产生了新的特点。危机的性质、主要特征、基本原因等等,并没有改变。但由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世界形势 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使经济周期的发展进程,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出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同期性与非同期性经济危机交错发生

资 本主义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与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互相交错,而进入70 年代以后,则由非同期性稳定地转向同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趋向于同时爆发,具有比较明显的同期性。自1847年爆发 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后,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 19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一齐卷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1957~1958年、 1973~1975年、1980~1982年的危机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其他各次危机则是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例如,美国爆发 1948~1949年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西欧和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过程中,并未同时发生危机,而当西欧各国爆发1951~1952年和 1964~1966年的经济危机时,美国则由于先后发动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使危机分别推迟到1953~1954年和1969~1970年才爆发。

危机的非同期性或部分同期性,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 战后初期,由于资本主义各国遭受战争破坏的程度不同,经济恢复的时间不同,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进程也就很不一致。②局部战争,即50年代初的美国侵朝战争 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美国侵越战争,对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③战后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各国采取的国家干 预措施并不相同,所以抵制外国经济危机影响的效果也各不相同。④由于某些地区和某些国家的经济关系特别密切并有共同利害关系,战后形成了一些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的地区性联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因此,经济危机有时在这些国家里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区同期性,而不表现为世界的同期性。

然而,战后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空前发展,以跨 国公司为 代表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趋势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以上这些因素终于阻止不了经济危机向世界同期性发展。70年代以后,连续发生了1973~1975 年和1980~1982年两次战后严重的同期性世界经济危机。由非同期性向同期性转变,这就是战后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一转变,反映了经济危机严重 程度的加深。在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中,未发生危机的国家还可以吸收那些陷于危机中的国家的过剩商品和过剩资本,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而在同期性的世界经济危 机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陷于危机之中,谁也救不了谁,而且还互相转嫁危机,加剧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并使危机的时间拖长。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  

经济危机
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 整个伦敦金融业都
带来了巨大的阴影。
19世纪70年代初,马克思在修订《资 本论》法 文版第一卷时曾说过:“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绝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根据我们以上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各 个规律,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数字是可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5页)。

马克思关 于周期将逐渐缩短的论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否仍然有效,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由战后只发生过三次同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来看,从1957~1958年 的危机起到1980~1982年的危机爆发止,23年间发生三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于11年;而20世纪初从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7 年,37年间共发生6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于7年。两相比较,战后的经济周期是延长了。但如果把非同期的经济危机也计算在内,以美国为代表,从1948 年到1980年,32年发生7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约为5年零4个月,显然又比战前大大缩短了。还要看到,1973~1975年的危机以后,只相隔4年多一 点就爆发了1980~1982年的危机,这是周期缩短的最近证明。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首要原因,是由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 产阶级政府普遍加强了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或将要爆发时,各国政府就在财政上和货币金融上实行膨胀政策,如增加预算开支,大搞公共工 程,增加货币发行量等等,同时还用减免税收、降低贴现率、放宽房屋抵押贷款条件等措施去刺激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这些措施人为地激发起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 需求,暂时地缓和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危机不能充分展开。这些措施,从短期来看,有时固然能够延缓危机的到来或减轻危机的严 重程度;但从长期来看,却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能力,加剧了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为下一轮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的迅速进步,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各国政府为了保证垄 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还采取加速折旧等措施以刺激私人投资,这也促进了固定资本更新周期的缩短。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表明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在国家的多方干预下,战后虽然没有发生象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但多次危机合起来,对于资本主义的打击仍然 是严重的。

周期变形  

经济危机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 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
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
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
一直持续到1843年。
从 一次危机到另一次危机算是一个经济周期。危机是经济周期的起点和终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整个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是周期运动的传统形式。当时整个周期 是在国家不干预或干预较少的情况下自行运转的。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由于资产阶级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一系列的反周期措 施,包括在危机和萧条阶段的膨胀性政策以及在复苏和高涨阶段的紧缩性政策,使周期发生了变形:危机的来势没有过去那样凶猛,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界限不 清;高涨阶段经济增长乏力,有时还发生曲折和波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混淆在一起,不易划分,从表现形式看,整个周期是由危机、“回 升”和高涨三个阶段组成的,而不象过去那样由四个阶段组成。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混淆不清,不仅50年代和60年代如此,70年代、80年代初期大体上也如 此。

如前所述,在1980~1982年的危机中,由于政府加强反危机措施,竟出现了下降—回升—再下降的 W型或几次下降与回升互相交错的锯齿型。这种周期形态变化的新现象,是由周期运动受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严重干扰所造成的,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 形式。

经济周期的形态变化,并不是否定过去四个阶段的划分,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仍然是周期变化的基础和前提,资本主义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周期的 形态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经 济危机的冲力相对减弱  战后虽然周期缩短,危机频繁,但在各次危机中,工业生产下降幅度都没有战前那样大。1973~1975年的危机,是战后一次严重 的经济危机,它使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15.3%,英国下降11.2%,法国下降16.3%;而战前比较严重的1920~1921年的危机,却使这些国家的 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32%、55%和24%。至于1929~1933年那次世界经济大危机,各国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就更大了。当时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 56.6%,英国下降32.3%,法国下降35.7%。

经济危机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 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
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
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
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战 后危机冲击力较小的原因,总的来说,是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反危机措施阻碍了危机的展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固定资本投资幅度下降不大。过去 危机爆发时,企业一般都中止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甚至暂停固定资本的更新。但战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实行减免税收,加速折旧,以及其 他各种优惠待遇,去鼓励投资,再加上科技革命不断开展,要求固定资本加速更新。所有这些,即使是在危机期间,也使固定资本投资的下降幅度不大,从而缓和了 危机的恶化。②个人消费需求下降幅度较小。过去在危机期间,由于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劳动人民的收入减少,使消费品的生产过剩更加严重,转而又加剧了生产资 料的生产过剩,推动经济危机进一步发展。但战后由于消 费信贷的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改进,以及工人组织程度提高,抵抗资本家降低工资的力量增强,使消费的下降遇到了阻力,从而减轻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③以通货紧缩、银根吃紧、银行挤兑和大批倒闭为主要形式的货 币信用危机有所改变。这样的货币信用危机,是战前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大大加剧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战后由于金 融资本力 量增强,政府采取膨胀性的货币金融政策,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和管理,增强了货币信用体系抵抗经济危机冲击的能力,从而减轻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④由 物价暴跌转为物价上涨。战前的危机是通货紧缩,物价暴跌,人心惶惶,造成严重的紧张局势。战后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货币金融上和财政上实行膨胀政策,在 危机期间,物价不仅不下跌,反而大幅度上涨,尽管留下后患,却暂时缓和了危机的冲击力量。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战后的经济危机不能充分展开,生产下降幅度不大。这本身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使危机的冲击力减弱;但另一方面,又为危机频繁、周期 缩短播下了种子,同时还为70年代以来的停滞膨胀准备了条件。

危 机期间物价上涨  如前所述,伴随着战前危机的,是通货紧缩,物价暴跌。当时的一般情况是:危机阶段,物价暴跌;萧条阶段,物价在低水平上徘徊;复苏阶 段,物价回升;高涨阶段,物价迅速上涨;危机再爆发时,物价又大幅度下降。如此循环反复,起伏波动。支配这种起伏波动的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周期变化和货币供 应量的周期变化,而这是在国家干预较少的条件下自发运行的。战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危机期间物价不但不跌落,反而持续上涨。 以美国为例,从战后到80年代初,它爆发了7次经济危机,仅前两次危机期间物价有轻微下降,其余的危机期间物价一律上涨。1948~1949年的危机时, 消费物价下降了3.1%;1953~1954年的危机时消费物价下降了0.75%,从1957~1958年的危机开始,以后在各次危机中,消费物价都在上 涨,而且上涨幅度有增大的趋势。1957~1958年的危机中物价上涨了4.2%;1960~1961年的危机中上涨了4.7%;1969~1970年的 危机中上涨了6.18%;1973~1975年的危机中上涨了14.5%;1980~1982年的危机中,1980年上涨了13.5%,1981年上涨了 10.7%。

危机期间物价上涨的原因是: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大力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和扩大信用的政 策。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它们就增加政府开支,降低贴现率和存款准备率,结果使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酿成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改变了货币供应量的周期 波动,使之不再象战前那样在危机期间大量收缩,而是继续增长,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推动物价上涨的力量。②私人垄断的大大加强也是引起危机期间物价上涨的重要 因素之一。战后随着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跨部门的垄断组织──康采恩进一 步兴起,主要经济部门逐渐被垄断公司集团所控制。这些大垄断公司在制定商品价格时,实行所谓“领价制”,即由最大的“领头公司”按照产品的生产费和根据 “目标利润”所确定的利润量来规定产品的价格,其他公司也按这种价格去出售商品。因此,垄 断价格对整个物价的影响,比战前大为加强。大垄断公司在危机爆发时,用降低开工率的办法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不但不降低商品价格,反而提高价格 以弥补损失。③战后各种阻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下降的其他因素,也是引起物价在危机期间上涨的重要因素。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与新技术革命

当代世界正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的高潮,电子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激光工业等一系列新部门的出现和发展, 以及生 物工程海 洋工程即将有新的突破,使物质生产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将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影响。

最 近一个时期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未来学家和社会学家,大肆宣扬所谓“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等理论,企图论证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变形 ”,它将成为与资本主义本质不同的所谓“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竭力掩盖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把它看成是永久繁荣的社会制度,当然也不会再有经济 周期和经济危机了。

那种认为新的技 术革命能 够改变资本主义性质、消除经济危机的说法,当然是错误的。这是一种技术决定论,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但不承认新技术革命对于经济危机会发生重大的影响, 也是不客观的。目前比较明显的,是新技术革命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经发生了双重作用:一方面是缓和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加剧的作用。

新技术革命缓和危机的作用表现在:①使国民经济的部 门结构发 生重大变化,传统的老工业部门,如钢铁、煤炭、纺织等部门的比重将相对缩小,而新兴工业部门的比重和作用则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传统工业部门因生 产过剩而减产时,新兴工业部门却在继续增长,虽然抵消不了传统部门的生产下降,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全部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从而缓和了危机。②促进 了固定资本大规模的更新和改造,不仅新兴工业部门的固定资本要大量增加,而且传统部门也要大规模地采用新技术,更新机器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危 机。

新技术革命加剧危机的作用表现在:①加快了固定资本的更新和扩大,缩短了固定资本更新的期限,为危机频繁、周期缩短进一步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大大提高了劳 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使社会生产总量、剩 余价值量以及资本积累量都大大增加,为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又使资 本有机构成不 断提高,同样的生产规模所需要的劳动力日益减少,特别是机器人的使用,导致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固然,新兴的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将吸收一部分剩余劳动 力,但毕竟不能全部抵消由新技术革命所抛出的产业后备大军。失业的增加不仅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化,引起新的动荡,而且还将使劳动人民的购买力减 少,加剧了生产的扩大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从而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趋于深化。

在技术革命的双重作用中, 从长远来看,加剧危机的作用将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新技术革命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并大大推进生产社会化的进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支配下,虽然也可能进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但终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从发展趋势看,经 济危机将不是趋于缓和,而是趋于严重。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对社会的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深化,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主要表现在:

1、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2、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 级矛盾
4、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促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起 伏波动中继续向前发展。只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不管用什么办法去调节和制约这一矛盾,危机终究是不可避免的。危机和经 济周期是同资本主义制度共存亡的,只有用社会主义制度去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最后消灭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在当代,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转嫁危机与 反转嫁危机的矛盾;加剧了帝 国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争夺商品市场和输出危机的矛盾。总之,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它是世界动乱的重要经济根源之一。

经 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每次危机都使生产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为资本主义世界带来莫大的灾难。危机使社会财富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在30年代的大危 机中,被毁坏的炼铁炉,美国达92座,英国为72座,德国为28座,法国为10座。1933年,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 花被毁在地里,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被 销毁,丹麦有117000头牲畜被消灭。这种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并未绝迹。例如美国在1973~1975年的危机中,仅在1974年5月15日和 16日两天内,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牛奶垄断组织就把 38000多加仑的优质鲜奶倒入水沟中。当千百万人饱受失业痛苦的时候,当广大人民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时候,资产阶级竟如此毁坏由劳动人民辛勤创造的社会 财富,这充分反映了它的腐朽性、反动性和历史局限性。斯大林有一句名言:“如果一种经济制度竟不知道怎样来处置自己生产出来的‘多余’产品,而在群众普遍 遭到贫困、失业、饥饿和破产的时候却不得不把它们焚毁掉,那末这种经济制度本身就给自己宣判了死刑”(《斯 大林全集》第12卷,第282页)。只有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才能最后消灭经济危机。

20 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给世界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发人深省,给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首先,它告诉人们,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 存的。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至关重 要。

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不同制度的国家要适应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并不断协调好国际关系,为经济的持续发展营造一 个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第三,经济和金 融危机一旦发生,各国政府和各国组织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地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扩展和延续。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要从根 本上摒弃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和转嫁手段,在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显重要。

战后在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最突出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1973~1975年的危机和1980~1982年的危机,这两次危机都是在“停滞 膨胀”的背景下发生的。80年代初的危机更具有新的特色,这是一次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危机的时间非常接近。

1979 年7月英国首先爆发危机,加拿大于同年10月工业生产出现下降,美国于1980年2月陷入危机,其他国家在1980年爆发危机的有比利时(2月)、日本 (3月)、联邦德国(4月)、荷兰(4月)、法国(5月)、意大利(5月)、爱尔兰(6月)。各国于1982年底开始走出危机,危机持续3年左右,是战后 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危机。由于英国、加拿大于1979年就陷入了危机,所以有人称之为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但在 7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有5个国家:即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是1980年爆发危机的,并且美国起主导作用。所以一般仍称之为 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

最值得注意的,是1980~1982年的危机有很大的曲折性,这是资本主义危机史上所罕见的。在同 一次危机中,有些国家出现下降—回升—再下降的W型,即3年内发生两次下降,如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和日本;有的国家,如法国和意大利,则发生数度下 降,呈现锯齿型。以美国为例,从1980年2月开始,工业生 产连续下降了6个月,从1980年8月起,工业生产又逐渐回升,到1981年7月已超过1980年1月的水平;但从1981年8月起,美国的工业生产又急 转直下,到1982年11月,明显地超过了1980年第一次下降的幅度。8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过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曲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在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结果,或者说是采取反周期措施的结果,这种干预使危机的发展受到阻挠,但经过几个回合的搏斗,危 机终于按照自己的规律继续展开。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成因及其影响的新探索

皇甫嘉利在解读刘周“国际共运史赞并序”一文的思想内涵中指出:“国际共运史赞并序”提出了如下几个新的理论命题:

1、市场与产品的背反律
“彼背反律者,乃谓生产愈发展产品愈增多,产品市 场之负载能力相对产品之增多而愈缩减也。”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现实。其结果就是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的存在也正好反证了“背反律”的成立。

2、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的扩张。
“ 夫对抗此一背反律者,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之扩张也。此亦为资本各国消除经济危机之根本途径也。”因有市场与产品的背反律的存在,便有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的产生,而要抵制由产品增多带来的本国(本地区)市场的相对缩小,就必须去开拓更广阔的国外市场。而从这一点上来说,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的扩张, 就很自然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消除经济危机的一种根本途径。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资本主义国家往往把抢夺占领更多的国外市场,作为其经济政策的支柱;历次经济 危机都曾引发资本国家的大规模的市场争夺———这些历史事实都是有力的证明。

3、资本主义本身即意味着战争。
“故谓市场扩张者, 乃资本主义之天性也,以战争而服务于市场扩张者,亦为资本主义之天性也。”追求尽可能大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容,而在扩张市场过程中产生的争 夺,则是现代战争产生的主要根源。两次世界大战都由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所引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作者说“以战争服务于市场扩张是资本主义的天性。”这 是对列宁所讲“帝国主义就是战争” 这一命题的引伸与发展。

4、资本主义灭亡的度
“ 故谓此种(市场)扩张达于某一极限,即资本主义市场达于真正之世界市场,而无可供扩张之空间(地域)之时,世界性不可消除之经济危机,必致彼资本制度之最 后灭亡也。是则为资本主义灭亡之度也。”市场成为真正的世界市场,而再无可供扩张的空间(地域)之时,就是资本主义无法运用“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的 扩张”这一武器,来抵制和消除其周期性经济危机之时。而在这时,伴随经济危机而来的战争和各种社会危机亦将空前爆发,现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体制 将很难避免崩溃和消亡的命运。这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灭亡的“度”。

5、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
(1)、民主国家:如英法美,采用改革的方式,国家干预经济来摆脱危机,著名的有“罗 斯福新政
(2)、专制国家:如德日意,采用对外侵略的方式,建立法西斯独裁转嫁危机。这主要是针对1929年的大危机,另外那个可能是凯 恩斯主义。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相关词条

编辑本段   回 目录  

经济危机 - 参考资料

1、世界历史网http://www.wordls.cn/
2、马列主义研究网http://myy.cass.cn/
3、共产主义实践网http://www.sjgczy.com/
4、溯古追风世界历史网http://www.xhistory.net/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 辑词条 收藏词条 至个人空间

开放分类:
我 来补充
同义词:
我来补充

http://blog.e51home.com/zyh2008/archive/2008/12/01/18976.html
 这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产业结构调整

我不得不说,这次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产业结构调整。没有人有这样说,我实在忍不住,必须得说出来。尽管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们认识不到,但是,如果对这一本质 认识不足,全球都指望着危机过去以后复苏,就会找错了经济发展的方向。

近 20年来的经济学教科书将主流经济学定义为增长理论,不同的增长理论层出不穷,甚至排斥了经济周期理论,但是,此次经济危机使人们不得不意识到,经济周期 在起着作用。如果说经济周期理论对于短期和小幅波动不产生影响,那么对于大的经济周期仍然会有影响。在经济周期中,最主要的一个周期是50年的技术创新周 期,也就是说,每50年世界经济都要经历一次大的技术变革,从而带来投资机会并形成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当由这些技术形成的主导产业达顶点以后,经济规模 足够大而缺少投资机会时,经济就会走向衰退。

近30年来,以美国经济为主导的世界经济在IT产业持续走强的推动下,保持了差不多有近30年的增长,已经超过了技术创新周期的一半时间-25年。在这一 次增长中,经历过一些反复:90年代末,美国股市出现了一次崩盘,这理应是一次比较深的经济结构调整,但是由于金融创新刺激了美国的房地产业,强制性地将 经济推高,使这一波经济下滑推迟到现在,但却是以金融企业大规模崩溃为代价,并且造成了世界很多国家卷入其中。

这30年中,美国已经开始在缓慢进行着产业结构调整,美国的创意产业增长速度很快,达到14%,远远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3%-4%)。美国、英国等发 达国家正在重新找到自己的主导产业,创意产业可能是它们一个重要选择。

按技术创新周期看,近50年来,以美国为主要带动力的世界经济完成了两次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次是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大约70年代就已经结束了美国对 汽车产业的世界统治地位,挑战者主要是日本,后来,韩国、中国也参加到其中;另一次应该是IT产业,很明显,美国过于依赖于IT产业,至少是在理念上将 IT 产业视为自己的主导产业,甚至还把汽车这个早应该退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我们所说的本次经济危机产生于IT产业退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并非是指全世界的,而指美国的。对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城市化进程刚刚开始,有大把 IT产业发展机会。我们能够认识到以美国为代表的是IT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了经济危机,有重要意义。

第一、   由此可以推出美国经济的危机并非是短期的,而是会长期,而解救危机将不再是美国,美国也不必过多想重新推动经济、找到自我的良好感觉,而很有可能出现一个 相当长时产业结构调整空白期。这差不多相当于美国的60-70年代的滞胀期,只是这一次会让世界很多国家替它买单。进一步推论,解救世界经济危机只能是以 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点与世界银行的副行长林毅夫的说法不谋而合。

第二、   仅仅治理金融是不够的。美国推动的金融创新在此经济危机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它并非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一个 由后续的技术创新不足、找不到新的产业造成的。由此,需要美国冷静地分析,不能太急于推动经济,虽然看起来接续IT的可能是创意产业,但究竟是什么?政府 肯定不知道,奥巴马上台就想去保汽车产业更是大错而特错。

第三、   中国存在着机会。此次产业结构调整会让中国等国家受益,比如汽车会坚决地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IT产业也会进一步转移。中国企业利用内需可以加快品牌培 育,摆脱两高一低(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推进城市化和社会保障。从历史上看,历次产业结构调整都带来世界经济势力格局分布变化,中国应该立足于这 次变局,重新找到自己成为世界领导者的地位和感觉。

第四、   当然,中国自身也需要产业结构调整,过度的外贸依存度对中国伤害很大,所以倒闭了一些外向型企业是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现象,不应该都看成是坏事,中国企业 应该习惯用自己的市场发展经济在,而不应过多依赖国外;一些高消耗的产业结构,如利用汽车运输的产业结构不如用铁路,在铁路发展以后会失去优势;承接转移 来的高端产业时代也已经到来,中国应该做好准备。中国近一年来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实质是在“破”,而启动中国经济的宏观措施中,是有“立”的成份的。利用 好这个启动,用创业推动中国经济,以新的企业、新的产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然的。

发表于 2008-12-01 11:15 张耀辉 阅读(34)

暨南大学张耀辉教授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敬告:我痛恨直接的文字拷贝者。我有这个权利,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如果使用,请来信说明。祝愉快。 还有一点需要声明,博客表现的现代文明,要以事实说话,不能漫骂和人身攻击。如果出现此类语言,管理者有权将那些留言评论删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6711ee0100bl2x.html
陆立波: 动态地分析国际经济危机中我们面对的威胁 (2008-11-30 12:18:37)
标签:杂谈     

    上周,中国央行以出人意料的幅度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同时,中国股票市场也作出了出人意料的调整行情。市场传言:基金净值上周全面下跌,中国加大黄 金储备,和本次降息为中国今年内最后一次降息,融资融券即将12月推出,燃油税即将推出,个人所得税起点调整到3000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迟等等。

 

    国际市场方面,预期一轮新的降息周期开始,欧洲央行12月4日开会,美联储降息空间收窄对降息态度暧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预期降息,日本降息空间很窄。欧 洲和美国股票市场上周以攀升为主,并创出单日上涨幅度记录,石油价格走势飘忽振幅加大,黄金价格上升,美元停止升值速度并维持在目前利率水平窄幅波动。本 周最值得关注的事件是美国通用公司的反复无常的走势和美国股市的连续上涨走势,黄金走势脱离与石油和汇率的关联性。

 

    下周的国际大事件有各国降息观察,中美经贸战略峰会12月4日召开,12月10日前估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燃油税讨论等等。我们认为总体看12月美元 汇率选择变盘方向,并观察新一轮周期的汇率、石油、黄金、期货、农产品之间的关联关系衍变方向,我们相信奥巴马将会改变这些相关性的组合,形成民主党组 合。

 

    中国目前国内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情绪比较紧张,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超预期发展和全球发达国家纷纷进入经济衰退给中国经济后期的发展带来阴影和制约, 和中国社会经济研究团队的关于2008年的世界经济和全球危机以及国内经济研究成果过于乐观了(但是需要防止2009年政策研究走向过于悲观),从 2002年到今天全球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和宏观政策的调整周期看,中国经济总体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端位置,上游的资源和下游的全球需求阀门均不在中国经 济的控制能力之内,因此,世界经济的任何方向变动都会给中国带来麻烦和不稳定,欧洲与中国有着共同性;在世界普遍认为欧元不可能取代美元的共识下,美元带 动的经济危机将在未来时间内以中国经济体为主要攻击对象并形成发达国家的共识,其目的应该是限制和拖延中国的大国崛起,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势力的重新 组合一定会使所有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所谓的共赢是政治家们的外交词语在经济世界是没有人会相信的;中国经济受到发达国家的限制是肯定的,当年欧 洲对付美国不是也是同等待遇吗?中国的和平发展机会在发达国家区域以外,近在周边亚洲、中亚、中东国家远在非洲、南美和澳洲、新西兰,印度是个需要关注和 谋划而不能放弃的区域,中国的对外经济的方向是这些地区,应该加大对这些地区的产业投资、出口和进口、金融投资和经济危机拯救行动,(而对发达国家市场采 取不即不离的态度,这个市场根本上看是靠不住的而且长远看是必定衰退的。),不但中国的经济发展前途在这些地区,国际新的金融体系形成也只有伴随中国与这 些地区经济成长和关联度增加才能得到同步发展,而建立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改变对适应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终归是无效的,面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国有很大 的国际回旋余地。

 

    在国内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思路应该改变,应该破除GDP崇拜,否则很容易受制于美国的全球经济破坏行为,我们始终坚持认为本次国际经济危机的 本质不是一般和正常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危机而是美国应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态势和美元利益进行大规模战略调整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应对这种危机应该从国 家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高度去思考,而不应该在乎于目前一城一池之得失,击溃美元霸权是这个战略的核心,而市场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的广度和深度是未来大国经济 竞争之根本。从近看,由于美元控制着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兴衰和世界总需求的阀门,我们的经济一定会在总需求阀门下的进出口方面被美元双向控制和操控,在生产 链的上游端也很容易被美元汇率和货币政策控制,美元目前无非就只能在这两个端口有所作为,因此,在这两个端口上通过总需求萎缩和膨胀形成中国产能的扩张和 扩张浪费,而在上游端的资源市场不断制造大幅波动甚至是供应制约,而连接这两个端口的武器是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金融开放应该持续 下去但是金融管制需要走出符合我们自身利益的创新,绝对不能照搬西方体系的东西,因为一个体系是有他的价值观和文化思想体系做支撑的,你的这个基础和它不 一样,你学他的形就必然被它的神所控制而陷入全面被动。我们之所以对中国经济在近期发展表现乐观的看法,是因为中国自始自终都是一个可以独立自主的国家同 时它有能力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基础,这样一个体系是它经济得以自主独立发展的基础,外界的干扰和破坏只能延迟它的发展速度而不能改变他发展壮大的总体趋 势,而中国经济近期的问题是如何加速建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性的开放和共享的市场经济体系,而不是什么应对全球经济危机,面对现实存在的危机的短期冲击,我 们的有效应对策略仍然离不开这个竞争性市场体系的的建设,他们之间并没有矛盾。

 

    关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张是扩大的财政政策是必须的,我们需要有一种思想准备,那就是扩张型财政政策很可能会需要持续3年左右的持续时间;扩张的财政政 策,考虑的是社会经济总量的投入产出效益而不是其具体投向的投入产出效应,税收增长潜力始终是扩张型财政政策的依据,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目标不是直接创造大 量的就业机会,而是为民间自创就业机会提供龙头效应和税收、创业融资的金融环境,就业机会创造的根本来源是民间和市场,而不是政府行为,政府作用是监管和 保障;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应该虚实兼备,虚中有实和实中有虚,有些改革可以放缓一段时间,有些改革需要加快和下重手,让全民参与讨论和有媒 体空间让大家自由发表自己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意见是个好办法,应该加速予以完善成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民主后再集中,有利于大家理解问题的本质,民众不容易 被利益集团的御用经济学家所忽悠,政策制定人也更加容易搞清民意和实情。建立中国特色的民主渠道人愿意说话的民众有说话和发表看法的地方、决策机制中的全 民民主后必须的再集中、防止利益集团的媒体和舆论垄断是我们应对这次国际经济危机的很重要的一环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社会稳定和公 务员社会监管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对2009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估计是在发达国家全球一体化经济毁灭的极端状况下,中国还有7.5%左右的增长速度,目前全球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一致性对中 国发展速度的极限制约空间为3.5%左右,但是这个经济世界它敢于自毁吗或者说它有能力这样做吗?结论是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至少是保八没有问题, 而保持9%以上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我们预言:本次央行降息很可能不是本年度的最后一次,中国央行没有理由加大黄金储备,所得税起征点在3000元有一定 的可信性,美元将会在2009年走向贬值否则美国经济就真的有麻烦了,石油价格等全部投资工具市场的价格波动将会加剧。

http://derain.spaces.live.com/blog/cns!DC6E2922EAB6AAB0!2392.entry
经济危机


 

越来越觉得,经济危机现在快成了一个筐了,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就连大西洋边上卖龙虾的,都得扯上经济危机。这让我觉得很好奇,因为这场经济危机是从美国 起来的,但就在这个风暴中心,似乎没有多少人真正担心危机。实际上,美国是直到今天才正式承认经济衰退的。我觉得吧,恐怕美国人有危机感的比例是全世界最 低的了,相比之下,国内有危机感的比例似乎有点过高了,如果看看网易新浪的新闻,感觉社会真乱,不少帖子都在从制度上找造成中国乱象的根源,民主派、自由 派、毛派、改革开放拍,右派、左派,什么派都没闲着,大家都似乎在期待着变化。

 

在美国,好像不是这样的。尽管新闻里也时时敲边鼓,说经济形势不好。但是经济的晴雨表——华尔街股市却一直在学许三多,不放弃不抛弃,死撑8000点。走 势也是上窜下跳,这就有点象一个成熟的中年老男人,突然要活蹦乱跳学人家90后少男少女蹦迪。因为华尔街股市相对海外市场非常的坚挺,而美元汇率在过去几 个月里暴涨,而原油价格一路狂泻,所以一般的美国人,除了那些工作丢了的,恐怕对经济危机也没有切肤之痛。

 

所以呢,我看美国似乎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期待着变化,穷则思变,现在不是还没有穷吗?所以今天美国股市暴跌了7%,也没有看到什么分析从美国自身找原因, 倒是有文章说这是中国造成的。我想,这都哪跟哪啊?你暴跌的时候中国股市压根还没开盘呢。打开文章一看,说因为中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从10月份的45跌到 了11月份的40。这也十分的不靠谱啊。

 

在我看来,美国的问题,其实都明白是因为老是在世界充当黑老大,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搞来搞去,还不肯自己出钱,加上国内消费又不肯节制,所以欠了一 屁股债。为了赖帐,就纵容美元贬值,导致商品价格暴涨。如果正视这个问题,那么美国要做的就很简单,别再拿人家说事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赶紧的从伊拉克阿 富汗撤军,最好顺带着邀请中国去驻军,中国其实剿匪最有经验了,那就是派上几百万的工作队,到伊拉克开荒种地,外带土地改革,就在当地扎根了;现在美军搞 的那一套,跟当年小日本的坚壁清野碉堡政策我看没有强到哪里去,弄的出门就挨炸弹,这样搞下去不行的。

 
01 December 21:52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2020/75725/78307/5393717.html
流动性过剩其实是经济危机前兆
□邓聿文
      2007年02月12日19:2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一般所说的经济危机指的是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由于资本的利益机制在于以最小的劳动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劳动 者的工资总是被不断压缩,消费市场相对缩小。所以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

  在过去,我们把经济危机看作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与消费的相对不足这一矛盾所致。但现在看来,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不 论姓资姓社,都会出现经济危机。因为作为经济危机表征的生产过剩、消费不足,也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社会,而且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提 供的数据,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 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而7个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平均的人均储蓄率只有 6.4%。

  为什么消费不足?首先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再加上住房、医疗 和子女教育服务给居民带来的沉重负担,个人消费者必须面临养老、防病以及孩子教育的问题,还要承担水、电、煤等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上涨的可能,从而造成消 费者高储蓄低消费的心态,内需难以启动。

  但制约消费更为根本的原因,则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比例而增长,制度严重向资本倾斜,普通劳动者没有分享到生 产发展的成果。有关统计表明,近30年来,内、外资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10%,而除垄断国企外的劳动者年工资增长率仅为1%-3%。甚至我们看到,早 期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在当今中国频频出现。当财富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大多数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且贫富差距拉大时,整个社会要想扩大内需就十分困难了。因为 有需求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这种需求的支付能力而无法实现潜在需求,有支付能力的人则需求过足而无法让个人潜在的消费再扩展。可见,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发生 巨大反差,劳动与资本所发生的结构性失衡,阻碍了内需的扩大及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外,它还导致了另一个严重的后果,即自去年以来的流动性过剩。如前所述,假使劳动者工资和居民收入不提高,国内自身的消费市场就不可能扩大,生产 的产品便只有出口和改为投资消费。如果存在需要等同的进口,这个出口或许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等同的进口需求,出口换回来的就只是一些不断贬值的货币符 号。事实上,造成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来自于中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出口企业不断把收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就得不断向经济体系投放人民币,久而久 之,就形成了流动性过剩的现象。

  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点,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特别是企业用压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恶性出口竞争,以几乎白送的产品大量向国际市场销售,致使国 民福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使劳动者分配条件进一歩恶化。而国家适应资本利益的需要,出口换来的外汇由央行完全买单,巨额的基础货币发行形成冲击国内经济并 不需要的流动性过剰。根据近期公布的统计数字,去年中国贸易顺差约 177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约630亿美元,这两项就增加了24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即平均每个月约有200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顺差,通过结售汇体制 转成基础货币,相当于每月投放近1600亿人民币。

  过多的货币投放市场,多余的资金必然要寻求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房市股市等资产价格的上扬以及投资过热现象,并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危险。一些学者担心 2007年中国经济会出现“滞胀”格局,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方面,本轮投资周期中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巨大,到了投资周期结束,生产能力开始集中释放的时候, 会出现因生产过剩所导致的经济增长率下滑;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而土地资源被大规模转移到工业化、城市化上来,食品供应将会出现短缺,从而引发消费物价 总水平上涨。事实上,去年10月份开始,全国各地的粮油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CPI的明显上升,物价上涨提前于经济增长率的下滑到来。在日前召开的 2007年全国货币信贷与金融市场工作会议上,央行副行长项俊波就不无忧虑地指出,物价上行风险加大,整体通胀压力值得关注。此种状况下,如果国家再严厉 调控房市和股市,那些奔着资产价格升值的巨大游资就很可能选择普通商品涨价方式来宣泄,从而形成全面严重的通货膨胀。若如此,这种需求拉动型与成本推进型 加流动性过剩型的混合通胀,势必对中国经济造成强大杀伤力,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从上述分析来看,流动性过剰其实是资本性资金过剩,本质是劳动与资本的分配比例失衡。换言之,是资本利益最大化导致劳动者利益严重缺失的结果。这也是 当前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足的实质。由此而言,流动性过剰实际上是经济危机在我国特定条件下表现的一种新形式。所以,要从根本上消除流动性过剰进而消除生 产过剩,我们就应该尊重和保障劳动者利益,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就像日本当年经济起飞时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那样。劳动力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更是重要 的消费要素。我国现实的产能已经为国民收入倍增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劳动者收入,特别是产业工人的收入倍增,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者才有 消费能力,也才能迅速解决我国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问题进而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来源:中国保险报     (责任编辑:李天行)
· 龚方雄:流动性过剩是中国面临的长期风险 2007年02月02日
· 收紧股市流动性信号明确 更多举措已在酝酿之中 2007年01月31日
· 发行国债购外储若启动 市场流动性将承压几何 2007年01月26日
· 流动性过剩:泡沫在地产而不在股市 2007年01月25日
· "流动性过剩"成难绕怪圈 加息升值是火上浇油? 2007年01月17日
· 流动性过剩成难绕怪圈 加息升值都火上浇油? 2007年01月17日
· 央行两天回收3600亿 流动性困境下加息升温? 2007年01月16日

http://www.xici.net/b498653/d39236669.htm
胡同口 > 经济金融 > 理论与实践 > 学术思想 >  经政杂览
2008年之前的z国经济危机——“若是西方国家,41%的库存率,26%的商品房空置率,25%%的银行坏账率,它们早就完蛋了” by CaoAnJvShi 2004.3

发表于:2006-6-27 16:47:12    
 
123
 
外地人进京看奥运都住哪儿?
[南京征婚交友吧] ♀我笑了一个晚上的组图 (绝对...
[零距离论坛] 直播猛料帖:想把3岁儿子卖人,有人收..
[童家-南京学生..] 原创:处女作之玛格丽特小饼干..
[『南京信息职业..] 有一张"蔡依林"图片...
[苍狼大地] 婺源踏秋B1 长溪观色
[抱着吉他飘] 【实况】12月1号聚会之影像~
[80后秀涩男女] 大家看看还帅啊~~
[渔乐无限-南京...] 大黄的收获
[南京野钓俱乐部..] 【旅游随拍】西湖夜景

原标题略含激烈之词,略去
发布日期:二○○四年三月二十一日

cao an jv shi


有很多读者不断地来信问我:你在哪家大学学习的经济学?导师是谁?你为什么总是蔑视国内的经济学者。其实,我并没有真正系统地学习过经济学,我读的是工商 管理。但我觉得大学对人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一个人的最终发展并不绝对地依赖大学教育。我对经济学的理解和认识完全来自业余爱好, 甚至是日常生活。至于说我偏向某种理论,那只能说我对经济学的爱好和理解是建立在我个人对心理学和哲学的爱好之上。

关于我对大陆经济学者的藐视,完全是误解,大陆的经济学者有着从充分的学识,也经过了良好的训练,他们的知识和见识远高于我这个经济学爱好者。但我所鄙视 的是大陆经济学者怯懦和摇摆,尽管大陆学者有着良好的知识和分析能力,但更多的是放弃了自己的良心和一个经济学者的道德。举个例子来讲,不久前,格林斯潘 讲了几句关于大陆汇率的话,结果这几句非常含糊的话就被大陆经济学者片面的引用,成为了格氏认定人民币非要贬值的理论根据。当时我看到大陆学者如此引用感 到非常的可笑,于是在大陆的一个著名经济论坛上发帖说明,结果还引来一位网友的激烈反驳和讥讽。为此,我在上篇文章中特意提到这件事情,并强烈的质疑大陆 经济学者片面理解引用格氏讲话的意图。结果如何呢?在短短的一周之内,国内的经济学者风向果然大变,人民币贬值之事尚未辩论明白,马上就将思想和主题转移 到了“中国面临经济通货膨胀”的议题上去了。并有报道说:中×上层非常重视未来的通货膨胀问题。同样的经济学者,一周之前高唱中国经济一片大好,人民币面 临升值压力,一周之后又根据格氏的讲话将自己的观点转向了中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人民币面临着巨幅贬值。各位读者可以看一看,这样的中国经济学 者如何让我佩服?如何不让我蔑视?

有一些读者认为我的文章是在诋毁中国,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有些读者认为我看问题片面激进。其实,看经济问题必须要看整个社会,看问题必须要全面,如果 单一的看经济数据,往往会给人以错觉。我写文章使用一些激烈的语言完全是为了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以引起各界的重视。任何经济学者或经济爱好者的研究都是为 了社会,经济理论也是为了能让人更好地掌握未来,在经济学中,准确预测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更重要的你是否能解释日常经济生活,能否能预测到未来的大致方 向,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前使用必要的手段来阻止未来的浪费的损失,这才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其实,判断一个国家是否会崩溃很简单,主要看四个问题:   
 1.金融是否稳定。
 2.企业是否有竞争力。   
 3.社会是否稳定。   
 4.人民对政府是否信任。   
如果我们能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一些详细的分析,我们不难准确的判断出这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无视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这个国家必然会逐步走向崩溃。或许有些读 者会认为我这篇文章又在语出惊人,故弄玄虚。但,我想请各位读者在读过这些分析和数据之后就会有自己的判断。事实往往隐藏在假象之中。

胡温政府上台之后,温J宝先生在今年三月十八日讲: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率是25% ,国有银行去年的不良资产下降了3% ,不良资产降低到了目前的一万八千亿元,整整降低了四百六十多亿元。从表面上看似乎成绩非常巨大,而中×媒体也整天以这个数据来说明中国金融改革的巨大成 绩。并推断说,按照这个速度,大约在三年内,也就是按照WTO规定,中国全面开放金融领域之前,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完全可以降低到15% 以内,中国的国有银行完全有能力抵挡海外银行的冲击。

但是,当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中国数据的时候,我却又感到了深深的不安。根据中国四大银行自己公布的经济数据看:工商银行使用了三百八十一亿元的利润填补不 良资产,建设银行使用了三百零一亿元,农业银行使用了八十四亿元,目前饱受抨击的中国银行则动用了三百八十一亿元,占银行全年利润的92% 。四大国有银行在2002年为消除不良资产而投入了高达1127亿元人民币,全国百姓人均94元人民币。各位看到这个数据先不要生气,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下 面,这就是既然四大国有银行拿出了1127亿元来消除坏帐,但温J宝总理怎么会说只消除了460亿元人民币的坏帐呢?难道是温J宝先生说谎了吗?其实,温 J宝先生并没有说谎,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在消除460亿人民币坏帐的同时,一年内又增加了700多亿元人民币的新坏帐,新增加的坏帐竟然接近 于消除的坏帐的两倍。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可怕吗?但更可怕的是,2002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一年,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都是中国改革开发的二十年来最好的一年,企 业的经济效益也是最好的一年。在这样好的环境下,中国的企业和银行竟然还出现如此大的不良资产,你说这不可怕吗?

在两年前,我写了一系列文章评论中国加入WTO问题,我指出:中国目前加入WTO的时机并不适合,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加入时机,中国大陆为了解决政治问题而 对z国百姓说谎,在政治上不进行改革和准备,在经济上毫无准备地签定WTO协议。造成了未来中国经济崩溃的可能。今日的中国金融界正是这个问题的最具体, 最危险的体现。我一直强调:中国经济上的最大的问题不是企业,也不是生产,而是金融,最根本上的是政治体制。

按照WTO协议,中国还有三年就要开放金融。在国际金融界平均的存贷差(也就是银行的毛利润)只有1. 5% -2% ,而中国大陆的银行是3. 5% -5. 5% ,是国际通行标准的两三倍。三年后,根据WTO协议,中国金融开放之后,中国银行面临着强烈的竞争,如果大陆银行全部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存贷业务,那 么企业和个人有谁会放着低息贷款不要而要大陆国有银行的高息贷款?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存贷业务,中国大陆国有银行还能赢利吗?还如何从利润中拿出 一千亿元人民币来冲洗坏帐?在未来,大陆银行业所面临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是非常危险的。

或许有人会说:中国银行遍布全国,有丰富的经验和信用,也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其实,谈这些问题都是在浪费时间,这些观点都没有任何可以说服人的根据来支 持。我早说过,金融业是世界上投资最小,收益最大的行业,只要你有实力,任何时间进入一个国家都可以很快地取得实效。一家银行或金融机构有要想进入中国, 只要能有租办公室的钱,在加上一些办公设备和费用,几十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区建立一个储蓄所或分行。人力资源也只需要拿出高薪和奖励办 法,就可以将大陆国有银行中经验丰富的信贷主任们挖走,年薪百万人民币对与海外银行而言,那简直是小菜一碟。

金融行业外的人士可能并不清楚,在海外金融界,每个企业中的核心人士大约只占5% ,而这5% 的人决定着这个企业的兴衰,其薪金也占这个企业全部薪金的60% 以上。海外金融界进入中国,只要利用高薪和福利制度将中国金融界的这少部分精英挖过来,中国金融界就会马上出现雪崩现象。大量的客户就会随着这批精英转向 海外金融机构,更何况海外的金融界有着更多,更好的经验和实力。而人民币业务对海外金融界的开放,更是对中国国有银行的一大冲击,诸如,美国银行,花旗银 行在全球拥有无数的分行,而大陆四大国有银行却不具备这个优势。国内客户只要将自己的储蓄存进开办人民币业务的海外金融机构,这些个人就可以使用这些海外 银行的储蓄卡和信用卡在全球提款和消费。中国的外汇管制也就会名存实亡。当中国居民在海外消费,借贷了海外金融机构的金钱,中国政府总不能不让海外放款机 构向中国百姓讨还借款吧?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根据中国四大国有银行自己公布的数据显示,国有银行的赢利全部来源于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及少部分的优质客户。尽管国有银行号称在大陆拥有 十万个分行,但内地的分行中却有80% 是亏损的。真正赢利的不足20% 。海外银行根本就不需要在大陆内地开设分行,只需要在主要城市中开办一家分行,就完全可以在大陆的金融界引发地震。中国大陆目前的储蓄额高达八万亿,但海 外金融机构只要将一万亿储蓄吸引走,中国的国有银行就会全面亏损,所谓的自救就会成为一个空话。难道中国老百姓就真的傻到只认中国银行有信用,而不认为海 外银行有信用吗?

有人曾问我:你说中国经济会bengkui,什么时间会bengkui?其实,这个问题只要看中国银行业就能知道。2005中国金融开放,按照过去的经 验,海外金融机构在一个国家金融开放之后的三年才能真正进入这个国家的金融行业,我们无论从南美的巴西,阿根庭还是亚洲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可以看 到这点。在这三年中,有实力的海外金融机构基本都可以站住脚根,没有实力的也会知难而退。这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之所以能站住,就是因为他们在三年的时间里 已经争取到了大量的优质客户。以我保守的估计,到了2008年,海外金融机构将争夺到两万亿美元的储蓄存款。而这个推测的根据是由海外独资及合资企业在中 国经济中所占比例而来,一旦海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这些优质客户就会“重返家园”,回到海外金融机构的怀抱。中国国有银行的垄断就会被打破。而中国国有银 行因为优质客户的流失,国内居民的高额储蓄就会成为严重的负担,亏损日益严重。金融机构失去了流通性就会逐步走向灭亡。这个时候,危机就会累积到了极点, 国有银行因为失去了优质客户就要降低息差来争取客户,降低息差就意味着利润降低甚至是消失。而到了2008年,中国召开奥运会,各项开支巨大,低效率的奥 运投资无法尽快收回,银行坏帐巨幅增加。这样的结果就会对中国的国有银行产生真正的危机。

人民的信任就会丧失。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在短短的一周之内摧毁整个国家经济。而目前中国赖以生存的“国家信用”也会荡然无 存。事实上,发生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无论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领导人都在使用“国家信用”来挽救本国经济,但最终的结果是“国家信用”全面破产,无一 不是遭到了失败。毕竟,在百姓心中,百姓个人的利益要远高于国家利益。各位能指望中国百姓象韩国百姓那样的民族在遭受经济风暴之后出现个人捐献金银财产挽 救国家经济的现象出现吗?相反,我更相信中国百姓会漏夜排队去银行挤兑,提出人民币去兑换美元或黄金,谁愿意让自己辛苦多年的储蓄成为废纸?而这种雪崩现 象的出现绝对不是幻想,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实。这种经济现象一旦发生,中国社会必然就会出现一种更大的混乱,更可能导致中国的bengkui,而未来的 中国能否得到拯救这又是一个难以预料的问题。

曾有一位读者给我来信问我:你说的中国国有银行的隐藏的坏帐很多,你数据的来源于哪里?难道是中国不向世界公布而只告诉你吗?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 我们可以看看一笔帐就知道大陆银行隐藏的坏帐有多么巨大。按照常规,一个企业发行债券是需要有实际资产来支持的。你有一百元的财产才可以发行一百元的债 券。但在大陆就有个奇怪的现象,一个企业只有十元钱,但他却可以发行一百元的债券,而且是政府保证的债券。

各位读者可能记得我曾在以往的文章中提到过中国设立了四家国有资产公司。当时的朱熔ji先生高兴的宣布:国有银行的坏帐一万四千亿元人民币将全部转到四家 国有资产公司中。国有银行将轻装前进。朱熔基先生只讲了一个方面,隐藏的另一面没有讲,这就是,在中国政府财政部的主持和支持下,四大国有资产公司马上发 行了一万四千亿元人民币债券,然后将这些债券又卖给了四大国有银行,从帐面上看,四大国有银行减少了不良资产,而且又增加了有利润可以回收的债券,整个经 济层面转变很多。但实际情况是如何呢?四大资产公司没有一分钱,接受的一万四千亿元不良资产连百分之十都没有收回来。

先不说中国政府自己违反法律滥发债券,仅中国国有银行接受的,根本就无法兑现的一万四千亿元人民币债券就根本是百分之百的坏帐。但这笔坏帐竟然冠冕堂皇的 以正常资产出现在各个国有银行帐面之中。而作为这些债券的支付人——z国财政部更是大言不惭。各位需要知道的是,中国去年的财政收入是创造历史记录的,其 收入不过是一万七千亿元人民币。各位算一下就会知道,这一万四千亿元人民币占了中国一年财政收入中的多大比例。这就是中国金融界隐藏的坏帐之一,但各位读 者不要心惊,这笔坏帐还不是中国政府最大的,更大的坏帐还在后面。

更大更惊心的问题就是本人反复强调的社会保障金问题。我的企业受某基金会的委托,曾和国内及海外的朋友共同做过一个课题,这个课题就是对中国经济进行数学 模型推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经济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后,中国经济和财政将面临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将会因为任何一个风吹草动而引发中国社会的全面 bengkui,以至中×政府的倒台。而能够挽救这个局面的只有一个解决手段,这就是在未来的数年间,中×进行激烈的改革,特别是在金融领域进行革命性的 改革,并尽快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模型推算,如果要保障中国社会的基本稳定,就必须要在目前中国的四亿城镇人口中建立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建立大约需要近十万亿人民币。 如果要涵盖目前的农村人口,其所需的金额更为可怕。而这笔资金则是关系中国政府生存以至中×存忘的关键。没有这个社会保障金,中国政府就无法挽救经济危 机,更无法阻挡未来的全面崩溃。各位可以想象,当百姓身无分文,而又有病不能医的时候,这个社会将会出现什么状况?

不久前,国内一位商业厅长到美国访问,我问她:“您对美国有什么印象?”这位厅长对我说:“美国不好,绿化不如澳洲和加拿大,城市建设不如日本东京,韩国 汉城,甚至不如上海。穿着不如欧洲,说难听的一点连北京都不如。文化上不如法国和英国,美国没有什么可以学习和骄傲的”听了这位年轻厅长的话,我就约她去 看看美国的救济中心。因为在LA市中心,所以我们就步行前往。在刚走出办公大楼的时候,就看到了公共汽车在载客。这位厅长看到一位残疾人坐着电动轮椅乘公 共汽车。这辆公共汽车为了让残疾人进入,汽车司机反复移动了两次汽车,然后启动公共汽车内隐藏的自动升降踏板,将残疾人接入公共汽车。这位厅长看着很好 奇,问我:“美国公共汽车都这样先进吗?”我回答说:“我没有乘做过美国的公共汽车,如果你愿意,我们一同乘坐一次。”于是,我和厅长一同上了公共汽车, 只见汽车司机走到残疾人前,将汽车上标有残疾人标志的座椅掀开,露出专门为残疾人轮椅固定的装置并帮助参加人系上安全带才开动汽车。公共汽车只坐了一个街 区,我们就下来了。这位厅长对我说:“我改变看法了,美国公共汽车太让我受刺激了。如果中国整个社会,连公共汽车都能为弱势团体设计并考虑的这样周到,中 国才是真正的发达了……”

事实上,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最基本要点。一旦社会政策出现问题,社会保障机制才会发生作用。这样就会避免整个社会动乱和损失。才能及时地利用先 进的制度和政治体系进行纠偏。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完好的社会保障机制,这个社会就会随时陷入混乱。毕竟当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当一个人 连生存都无法保障的时候,难道他还怕政府的zhuan制吗?任何法律和制度都是限制生存不受限制的人的,当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任何严厉的制度和刑罚都 不会阻止他求生的欲望,当一个社会充满了绝望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面临着崩溃,面临着巨大的动乱。中国社会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当一个人的生存出现问题的时 候,他在整个社会找不到任何希望,没有任何机构可以救济他。而这个问题产生结局会是多么可怕。

中×企图依赖股票上市圈钱来解决中国国有银行问题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制度上不解决,海外的投资者就不会上当受骗。中×知道目前国有银行的问题与现状,也 知道2005年中国按照WTO协议需要开放金融,更知道中国国有银行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甚至会倒闭的前景。但中×心存侥幸,按照目前的打算则是想尽快摆 脱困境,减少坏帐,然后让四大国有银行成功上市。其实这个想法并不错,但问题是国有银行并不争气,尽管朱熔ji叫喊着上次银行不良资产的转移是最后一次免 费午餐,但实际上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并没有按照预计的目标减少。为了上市,为了审查,国有银行唯一的办法就是逼迫×央政府再次进行“免费的午餐”一而 再,再而三地成立资产公司,将不良资产转移走。就象前面所讲的那样,政府负债,但问题是,这种债务游戏能否玩下去?胡温政府能否承担数万亿的新增不良资 产。即使是这样做了,中国国有银行还能有动力改造吗?是不是又成为一个永远的“坏账制造者”?以本人的观察来看,中国国有企业按照计划在2005年上市的 可能性是非常的低,以至于接近于零。

中国的金融界如此,那么中国的企业和整个经济层面又是如何呢?人们说中国经济正在“健康”发展,中×官员在电视里讲:我国一个是投资增长,一个是外贸增 长,有了这两件宝物,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平稳的,供求也就是平衡的。但这种说法并不合乎逻辑,单有投资增长和外贸增长,并不能保证经济达到“供求总平衡 ”。而事实也恰恰相反,数据显示:中国的“总供给”已经大大超过了“总需求”,出现了非常的不平衡。今年,不仅没有一种商品供给不足,而且商品种类中 86%供过于求,而且国内的“库存积压商品总值”已经高达4万亿元之巨!这个数字在1996年约为1. 33万亿元,经过5年,于去年达到3万亿元库存。而现今仅只1年,就飞速胀大到了4万亿元,它与GDP 的比例约为41%。这是个令人恐怖的比例,但在我国似乎没有人因此恐怖,大家仍然兴高采烈,高唱赞歌或者大扭秧歌。但要知道,在西方国家,这个比率通常不 会超过1%!

再看看商品房,据中国官方资料,1999年的前5个月,我国住宅投资额、商品房竣工面积均比头年同期增长3成多,而商品房销出的面积,仅比头年同期增长 13. 65%,也就是说,我国商品房的空置率很高。因1995- 1997年叁年的商品房可供量为44018万平方米,因此计算出当时的商品房空置率为16%,当时有专家说,这种比率是一个“危险期”。但中国人对什么“ 危险”历来是满不在乎的。果然,3年过去了,大家相安无事,时至2002年7月底,据报道,全国商品房的空置面积仍在大增,已经高达1. 2亿平方米,比起3年前增加了3000多万平方米,全国商品房空置率居然已高跳为26%,这个数据是美国的4倍、是香港的8倍、是国际警戒线的2. 5倍。但直到今天,仍然是全国遍地大兴土木,拼命地盖着华贵大厦,商品房价格也居高不下,有谁真的拿“危险期”当回事了吗?另给大家算一笔帐,以中国大陆 每平方米商品房售价两千元人民币计算,仅仅将去年累计的12亿平方米的空置房屋出售出去,就需要两万四千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相对于大陆的居民储蓄总额不 算什么,但和另一个数据相比就显的非常可怕了。各位需要知道的是中国大陆2002年全国工资总额是多少吗?一万两千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要想将空置的商 品房全部卖出去,中国靠薪金生活的百姓也要不吃不喝两年才可以消化。更不要提今年新开工的房地产项目。

这样严重的“供需失衡”,纵使金融业没有腐败的问题,仅只由于我国消费品及商品房的高度积压,国家的金融都会自然而然地发难以避免的高“呆账”率。因为商 品积压么,因此全社会资金就必然陷入周转不灵。可见,中国经济的“库存承受力”和“呆账承受力”,的确是异乎寻常!在这一点上,中国人真是了不起。如果说 它“伟大,光荣,正确”绝对是名副其实。若是西方国家,41%的库存率,26%的商品房空置率,25%的银行坏账率,它们早就完蛋了。而十多年来,中×政 府治理的中国创造的这“繁荣昌盛”,不断地创新世界经济史记录,也是令人惊叹不已。

2001年,我曾写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经济不是产业失调,而是社会结构失调。中国经济问题不是因为内需不足无法促进经济发展,而是整个社会没有内需。如果 我们能看一看中国最基本的数字,我们就可以明白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全国工资总额,是中国最清白的“合法收入”,1999年的全国“工资总额”仅有0. 987545万亿元;2000年也只有1. 065919万亿元!2002年,全年工资总额也就在1. 2万亿元左右,而2001年国家财政给全国4500万政府公务员涨工资,也就是拿出了700多亿元。即使是这700多亿元都流进了消费品领域,各位看看, 能否消化掉过去存在的3- 4万亿元库存?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称,2002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元,同比增长7. 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 9%。这个数据这是非个令人感到困惑的数据,如果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说,1年起码可以达到人均7008元,那么3. 6- 3. 8亿城市人口的可支配收入总计就将为2. 5- 2. 7万亿元。实际上,全国的工资总额只有1. 2万亿元。其间相差一倍。换句话说,城镇居民的灰色收入高达1. 5万亿元人民币。而关于中国农民的收入就更加令人费解,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说2002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4元,比头年增长1%,考虑价格因素,实 际增长1. 3%。照此计算,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全年就将近2400元,中国农村约有10亿多人口,那么全体农民的全年收入将超过2. 4万亿元,占了GDP 的1/ 4。这可能吗?反过头来让我们再从宏观上看看“居民储蓄”。直到1999年时,除了1995年以外,从来没有“居民储蓄增加额”超过了“工资总额”的时 候。但即使这样,也显得事情有些不对头,因为“储蓄增加额”相当高,几乎可以约等于“工资总额”的80- 90%。1995年,“居民储蓄增加额”居然比该年的“工资总额”还多出44亿元。这已经是很奇特了,但更奇特的事情还在后面。中国从2001年9月至 2002年5月,仅只3个季度,居民储蓄就提高了1万亿元,从7万亿元达到8万亿元。这就是说,若是4个季度的时间,居民储蓄将达到1. 25万亿元的增长。而后来的事实,就更为离奇。根据中×官方兴奋宣布的消息,中国大陆居民储蓄总额至9月末已经高达8. 45万亿元!这就是说,从去年9月末的7万亿元到今年9月末,1年之间,居民储蓄总额居然狂涨了1. 45万亿元!即将超出“工资总额”高达3000亿元了!这说明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大量“来源不明”的钱拥入了“居民储蓄”,难道百姓们拿到工资后都 不吃不喝将工资收入放家家中“孵化新钱”吗?其说明了什么?这笔高达1. 5万亿元的人民币是从哪里来的?其实,这笔钱的来源很简单,这就是执政掌权者的“腐败收入”。

按照中×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国平均工资月收入只有一千元左右,2001年是中国城市家庭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的1年。据官方宣布,中国的城市居民家庭 年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按可比价格比2000年增长了8. 5%,若城市家庭平均3. 58口人,那么每月可支配收入是6860元÷12=571. 67元,如果按照每月人均竟只有区区159. 68元!各位可以试想,每月每人159. 68元人民币,即使是你在中国落后地区生活,你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你还能有多少钱去储蓄?从这点上也证明了海外一种判断:大陆贫富分化已经远远超出了 想象,10% 的富裕阶层占据了全中国90% 的财富。而这些“腐败收入”者是不会将收入转化为投资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投资收益会高于“权利腐败”。

而大陆政府想依靠这些人的消费来促进全国整体经济“内需”,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百分之九十的劳动者没有消费能力,耳听为虚是为了温饱而煎熬,这经济 能有内需吗?相反,腐败得到的金钱,更需要洗钱,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最近大陆破获的洗钱集团为什么能在一年内洗出两千亿美元的原因。世界上任何一个腐 败者最需要的都是将自己的不义之财转移出去,而不是在当地投资。数年来,中×并非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只是利益集团在其中,所以没有任何人去追查。

数年前,我批判朱熔ji先生的积极扩张财政政策,就是这个原因。积极扩张额定财政政策并不是扩大百姓的私人经济,也不是改善百姓的生活,更不能促进消费, 而是利用国家的名义去做低效,甚至是毫无回报的事情。而中×的经济学者及相当部分的经济决策者为了政权的稳定,盲目不顾一切地高什么大型工程,妄图一积极 扩张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其结果是又造成了权利机构和掌握权利的人的更加腐败的途径。大量的国家财富以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为名,被全中国1% 的权利控制者转移吞噬。根据中国官方的说法,对外出口和海外投资是支持中国发展的主要支柱,在这里,我想试问一下中×官员,累计起来数以万亿计的积极扩张 财政政策的最终效果在哪里?这么多钱在这几年来为什么没有能促进内需?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长还需要依赖海外投资和对外出口?各位中×官员和经济学者能给中国 百姓一个合理的解释吗?

在短短时间里,中国经济界和政府官员翻来覆去。开始是朱熔基先生对外喊话“人民币面临着升值压力,中国政府是个负责任的大国”,现在又有官员叫喊着“大陆 经济过热,面临着通货膨胀”。各位反复之快让人难以置信,政府官方经济数据相互矛盾,互煽耳光,让我等海外无业游民看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

我自知我不懂经济学理论,只是个经济学爱好者,但我知道凯恩思理论是有条件的,通货膨胀发生的基础是地区性的封闭,而在国际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最容易 发生的经济通缩,中国经济问题更不是什么通货膨胀。难道中国经济真的发展到了高度发达的地步了吗?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经济通缩将成为今后世界各国 发展的主要问题。各位读者看过上面的数据,很清楚地就可以分析出来,中国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体制和政治问题。内需不是刺激出来的,而是需要培养出 来。让中国90% 的百姓每天为生存发愁,他们怎么去投资?他们怎么去消费?难道他们不考虑自己老年的退休问题吗?难道他们不考虑自己的医疗费用问题吗?一个没有良好社会保 障制度的国家不会是一个稳定的国家,也永远不会有发达的“内需”,更何况中国是个两极分化创造世界记录的超级大国。

谈过了中国的经济现状,让我们来看看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会是如何?看看它为什么会bengkui?什么时候会出现bengkui的临界点?

首先我们看看重点中的重点——金融业。

2005年,中国开放金融业,海外金融机构大举进入中国。无论是中×还是国民,海内外一片欢腾。但唯一不高兴的是四大国有银行,这四大国有银行在2003 - 2005的两年多时间里,没有能按照计划消除坏帐,不良贷款仍保持在一万亿左右。所以,上市圈钱的计划遭遇困难。中×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四大国有银 行,而是再行成立资产处理公司,将四大国有银行不良坏帐剥离。但由于原资产公司坏帐处理不力,中×政府财政部极有可能不再愿意承担责任而引发争论与分歧。 即使是中×政府同意由财政部承担责任,这样一来,中×政府就必需承担近三万亿元人民币的坏帐,也就意味着要发行近三万亿元人民币的政府债券,每位中国公民 需要购买2, 300元。

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大量的合资企业和优质国有企业将转向海外金融机构。海外金融机构凭借服务,资金及技术手段与中国国有金融机构竞争。中国国有银行的 存贷差将由现在的3. 5% -5. 5% 降低为2% 。整个国有银行将由赢利转为亏损,2% 的技术精英因为各种原因将跳槽到海外金融机构,国有银行客户大量流失。中国国有银行因为上市计划遭延迟,本身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竞争力日益下降,银行 的流动性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走向恶性循环。

到了2008年,海外金融机构站稳脚跟,国内居民及企业大量储蓄转移到海外金融机构,特别是海外金融机构的全球服务更将吸引中国大陆的富裕阶层储蓄。海外 金融机构吸引储蓄将占到全国总储蓄额的1/3以上。中国国有银行出现赢利及流动两大困难。中国国有银行因为北京奥运会建设贷款回收困难,有将造成一万亿元 人民币的新坏帐,最终将因某种风吹草动的小事而引发居民挤兑,银行因无钱支付而引发更大的恐慌,造成政府出面干预,大量印刷发行钞票,从而引发人民币大幅 贬值。

其二再看中×财政危机

根据目前状况,大陆财政收入一万七千亿元人民币,以每年收入增长百分之十计算,截止到2008年,中×政府财政收入不过三万亿元人民币,即使是以百分之十 五计算,也不过是四万亿元人民币。但大陆国债将达到四万六千亿-六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隐藏的坏帐,保守估计,中国的国债总额也将高达九万亿以上,仅国 债就将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两倍。而与此同时,社会保障金缺口将达到十五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即使是中国经济仍旧按照官方预期的那样,以百分之七的增长率持续增 长,相应的GDP总值也不过是十八万亿元人民币,那时的中×政府财政将达到难以承受,甚至是难以维持的恐怖的状态。

而在2008年,中×为了举办奥运会,大量的非生产性投资又将投入,其中相当一部分将会由政府财政支付,此数目保守估计也将在三千亿左右。奥运会后大陆政 府又面临着大量新建奥运会基础设施的资本回收问题。长期下去,这笔收益十分有限,甚至可能是亏损的资本都将成为大陆政府的新的坏帐。中×政府的财政均衡将 走到一个非常可怕的临界点。

而在未来的几年里,中×政府,为了维持海外投资和出口加工这两个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持点,不得不使用美元“体外循环”的方式,但同样,中×政府面对着巨额外 汇储备,又不得不增发货币以维持平衡。事实上,这种危险的局面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开始出现,根据不久前中×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M1和M2已经面临问 题。2003年上半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20. 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8% ,高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增长幅度之和十个百分点,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到了2005年,中国按照WTO协议开放金融,海外 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在中国境内的任何人民币贬值迹象又都会引发资本外逃会挤兑现象。外资金融机构的全球性服务将使中国大陆的外汇管制形同虚 设,沿海富裕阶层储蓄将通过海外金融机构的各种“创新”服务流向海外。这时候的中国政府就必须要面临着严峻的经济与财政上的考验。而为了挽救国有银行及民 众挤兑,最终的结果是寄希望于“国家信用”而滥发货币,造成人民币大贬值。而“国家信用”是否能维持中×政府则是个相当微妙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看,世 界各国在经济危机到来之时,都曾使用“国家信用”这最后一招,但至今仍没有成功的先例,均是以失败而告终。中×政府能否以此挽救中国崩溃,各位均可拭目以 待。

其三,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社会将如何?

中×政府一直企图以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内需”发展,但经历了十年的促进,即使是在国际社会经济景气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内需”仍然是一蹶不 振。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大陆的财富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二。社会保障机制没有建立,百姓没有风险保障,只能依靠储蓄进行最低级的自我保障。三。法律 制度不健全,金融秩序没有得以维持和建立。四。盲目的以GDP为指标,好高务远,浮夸成风,政府投资浪费,没有监督。

2008年,中×政府开放金融,同时对海外制造业和商业也全面开放。海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将会对中国的金融资本进行中国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的再分配,各个金融 机构将会让资源配备转移到各自的投资中国的海外关系企业,中国国有企业中的优质企业也将会因为海外发展及各种资金问题转向海外银行。而这种战略上的金融资 本转移就势必引起中国经济发展上的重大变化。中小型国有企业就日益依赖日趋末落的国有银行,同时,国有银行因为自身利益也会对这些效益不佳的国有企业提高 门槛,而这些企业就会面临着资金不济,人员流失,竞争无力的局面。中小私人企业虽然在资金上会因为国有企业放弃垄断而得到缓冲,但又面临着海外大型跨国公 司的严重挤压。发展起来步伐艰难,中国国有及私营企业都将逐步走向世界加工车间。而这个世界加工厂的结局就是中国全面沦落成为世界劳工,成为全球经济链上 的最初级一环,日益陷入深渊,成为获利最少的一个世界经济环节,劳工问题和环保问题将日益突出,民众矛盾加深,政府为维持统治及“稳定”,势必将加大镇压 力度。而这种相互促进,相互挤压的结果将会在经济危机走向临界点的时刻而爆发,从而引发整个社会走向崩溃,中×任何经济失误都将引发中×与民众的激烈冲 突,从而导致政治上的垮台。而此时的现象又会与当年国民政府在大陆滥发“金元劵”造成中国社会全面混乱并导致失去民心的结果相当的近似。

其实,促成中国社会及经济崩溃的原因很多,今日大量的民众失业,及未来在2005年之后海外企业大举进入中国所造成的中国中产阶级难产及绝对数量上的劣势 都将会给中国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我们不可否定的是,中×政府如果不面对现实,及时改变执政政策,全面,快速进行改革,中国走向bengkui绝不是 危言耸听。当你们看到上面关于中国的经济数据和现实时,难道你们不认为中国是在走向bengkui吗?当今世界上还有几个这样的国家?

中国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事情。民众的积怨已经如同欲喷的火山。目前,中×赖以维持统治的理由只剩下两个,这就是——稳定和经济发 展。各位读者可以看到的是是中×的稳定是依靠独裁和强权来维持,而经济发展则其不惜牺牲中国百姓未来利益及资源来维持的。中国未来的经济与社会所面临的不 仅仅是经济危机,更重要的是资源上的危机和信仰上的危机。一旦中国经济与社会崩溃,中国是否能走向民×自由尚是未知。在今天的社会,暴力已经离我们远去, 但经济的力量缺是越来越大。早在八十年代初,有人就这样预言中×的改革开放:如果将中国比喻为一头猛狮,在邓小平之前的中×是骑在一头沉睡的狮子背上,改 革开放之后的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只能仅仅抓住狮子尾巴的驾驭者,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将在经济的带领下横冲直撞,早晚会将中×甩到海角天涯,但中×之后的中 国就会是我们希望的自由民×中国吗?。

各位读者,我相信读这篇文章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中国全面崩溃的一天,我们不希望悲剧总是在中国大地上重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感到悲哀,我 知道我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中国,这使我感到更加的悲哀。我想问各位,你们谁能阻止中国走向bengkui,让恶梦远离中国百姓。

中×的官员们,国内的经济学者们,我真心地希望你们能认真地看看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良心为中国的百姓考虑一下未来,为了少数人的利益,你们选择了不同的 “路径”,你们已经浪费了一代人的时间,我不知道当你们面临崩溃的中国,你们会如何选择,但时间真的不多了。中国已经遭受了太多的灾难,难道你们真的失去 了人的良知了吗?。悲哀的中国百姓,你们的希望在哪里?是什么让中国走向崩溃?
 
First they came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
  起初他们向共产主义者而来,我没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
  随后他们向犹太人而来,我没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trade unionist.
  随后他们向工会成员而来,我没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
  随后他们向天主教徒而来,我没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
Then they came for me, and by that time there was no one
    left to speak up for me.
  随后他们向我而来,那时已没人为我说话
热爱和敬重生命和生活

注意,不是现在,,,是 2004年3月写的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