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者致胡锦涛主席公开信

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Apr 1, 2008, 7:38:17 AM4/1/08
to salon-...@googlegroups.com, lih...@googlegroups.com
发信人: where (在春天或者在梦里), 信区: RGForum
标 题: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者致胡锦涛主席公开信
发信站: 一见如故 (Mon Mar 31 22:29:33 2008), 本站(yjrg.net)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者致胡锦涛主席公开信
DWNEWS.COM-- 2008年3月31日21:57:25(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胡锦涛主席(chinesenewsnet.com)

中南海,西城区,北京市(chinesenewsnet.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chinesenewsnet.com)

尊敬的主席先生:(chinesenewsnet.com)

最近这两周,世人目睹了在西藏高原各地爆发的抗争。虽然大部份的抗争起先都是
和平的﹐随之在后的镇压行动却常流于严苛暴力﹐导致了到目前为止以藏族为主的
人数不明的逮捕与为数众多的人员伤亡。事态如此发展所引发的全球性关注及焦虑
可想而知。作为学者﹐我们研究的西藏文明不只是一个学术课题﹐“她”更是一个人
群的文化特质与活生生的经验实体﹐也是世界文明中珍贵的一员﹔我们因此对当下
的情势特别忧心。在此﹐我们对无辜汉藏人民的伤亡表达沉痛的哀悼。然而在西藏
地区我们熟悉的许多地方,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在恶化,悲剧正在发生。就在我们起
草此信的同时﹐针对和平抗争参与者的逮捕、枪击仍在继续﹐当局对他们的指控却
趋于笼统﹐缺乏明确的法律程序并罔顾其基本人权﹔其它无数民众则被迫重复政治
口号﹐否定他们的宗教领袖。(chinesenewsnet.com)

眼前发生在西藏的这些事情使我们不可能继续保持缄默。从当前的情况看来﹐当局
着力的﹐似乎是在与中国内地及世界隔离的藏区继续压制不同的政治意见。但是﹐
藏人受压抑的不满由来已久﹐他们最近的发声不是当局现在的做法能够消除的。作
为学者﹐我们特别重视言论自由。违反此一基本自由,并将中国政府不想听见的声
音定罪只会适得其反,增长而不是降低动荡及冲突。(chinesenewsnet.com)

没有人愿意在他自己的生活里,身受藏人所面临的种种表达和言论上的限制。所以
﹐问题不在藏族人民对这些限制的抗拒﹐也不在他们最近表达出来的心声。反之﹐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听见并响应他们的声音。把最近西藏民情的不安归咎给达赖喇
嘛,正说明了中国政府仍然在避回避本身的政策失败——尽管后者才是民心不满的真
正肇因。继续妖魔化达赖喇嘛,不但令您领导的政府难以见容于国际舆论﹐更只会
增长西藏人的愤怒离心。我们的专业在于了解西藏的过去与现在﹐文化与社会﹔
对于事态的最近发展﹐我们不能不发出最强烈的抗议。这一次的事件已经在中国境
内域外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我们在此诚恳地支持在3月22日提出“12点意见” 呼吁书
的中国作家与知识分子群。 (chinesenewsnet.com)

并此﹐我们呼吁当局即刻停止使用武力对付中国境内的西藏人民﹐立即停止对西藏
不同观点的各种形式的压制﹔我们同时呼吁您所领导的政府,明确落实国际社会共
同接受的人权规范﹐赋于西藏人民并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应有的言论自由。
(chinesenewsnet.com)

2008年3月27日(chinesenewsnet.com)

发起人签名(Copy the signature from the original):(chinesenewsnet.com)

Jean-Luc Achard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Paris国家
科学研究中心,巴黎)(chinesenewsnet.com)

Agata Bareja-Starzyńska (Warsaw University华沙大学)(chinesenewsnet.com)

Robert Barnett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hinesenewsnet.com)

Christopher Beckwith (Indiana 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chinesenewsnet.com)

Yael Bentor (Hebrew University, Jerusalem希伯来大学,耶路撒冷)
(chinesenewsnet.com)

Henk Blezer (Leiden University莱顿大学)(chinesenewsnet.com)

Anne-Marie Blondeau (?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tudes, Paris高等研究实践
学院,巴黎)(chinesenewsnet.com)

Benjamin Bogin (Georgetown University乔治敦大学)(chinesenewsnet.com)

Jens Braarvig (University of Oslo奥斯陆大学)(chinesenewsnet.com)

Katia Buffetrille (?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tudes, Paris高等研究实践学
院,巴黎)(chinesenewsnet.com)

JoséIgnacio Cabezó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加利福尼亚大
学,圣巴巴拉)(chinesenewsnet.com)

Cathy Cantwell (University of Oxford牛津大学) (chinesenewsnet.com)

Bryan J. Cuevas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chinesenewsnet.com)

Jacob Dalton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chinesenewsnet.com)

Ronald Davidson (Fairfield University费尔菲尔德大学)(chinesenewsnet.com)

Karl Debreczeny (Independent Scholar独立学者)(chinesenewsnet.com)

Andreas Doctor (Kathmandu University加德满都大学)(chinesenewsnet.com)

Thierry Dodin (Bonn University波恩大学) (chinesenewsnet.com)

Brandon Dots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伦敦大学亚
非学院,伦敦)(chinesenewsnet.com)

Georges Dreyfus (Williams College威廉斯学院)(chinesenewsnet.com)

Douglas S. Duckworth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北卡罗莱纳大学)
(chinesenewsnet.com)

John Dunne (Emory University埃默里大学)(chinesenewsnet.com)

Johan Elverskog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南卫理公会大学)
(chinesenewsnet.com)

Elena De Rossi Filibeck (University of Rome罗马大学)(chinesenewsnet.com)

Carla Gianotti (Independent Scholar独立学者)(chinesenewsnet.com)

Maria Gruber (University of Applied Arts, Vienna维也纳应用艺术学院)
(chinesenewsnet.com)

Janet Gyatso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chinesenewsnet.com)

Paul Harrison (Stanford University美国斯坦福大学)(chinesenewsnet.com)

Lauran Hartley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hinesenewsnet.com)

Mireille Helffer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Paris国
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 (chinesenewsnet.com)

Isabelle Henrion-Dourcy (UniversitéLaval, Québec魁北克拉瓦尔大学)
(chinesenewsnet.com)

Toni Huber (Humboldt University , Berlin洪堡大学,柏林)(chinesenewsnet.com)

Ishihama Yumiko (Waseda University早稻田大学)(chinesenewsnet.com)

David Jackson (Rubin Museum of Art, New York鲁宾艺术博物馆,纽约)
(chinesenewsnet.com)

Sarah Jacoby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hinesenewsnet.com)

Marc des Jardins (Concordia University,康考迪亚大学)(chinesenewsnet.com)

Matthew T. Kapstein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tudes, Paris芝加哥大学;高等研究实践学院,巴黎)(chinesenewsnet.com)

Gy?rgy Kara (Indiana 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chinesenewsnet.com)

Samten Karmay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Paris国家科
学研究中心,巴黎)(chinesenewsnet.com)

P. Christiaan Klieger (Oakland Museum, California奥克兰博物馆,加州)
(chinesenewsnet.com)

Deborah Klimburg-Salter (University of Vienna维也纳大学)(chinesenewsnet.com)

Leonard van der Kuijp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chinesenewsnet.com)

Per Kvaerne (University of Oslo奥斯陆大学)(chinesenewsnet.com)

Erberto Lo Bue (University of Bologna博洛尼亚大学)(chinesenewsnet.com)

Donald Lopez (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执安大学)(chinesenewsnet.com)

Christian Luczanits (University of Vienna维也纳大学)(chinesenewsnet.com)

Sara McClintock (Emory University埃默里大学)(chinesenewsnet.com)

Carole McGranahan (University of Colorado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chinesenewsnet.com)

Ariane Macdonald-Spanien (?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tudes, Paris高等研
究实践学院,巴黎) (chinesenewsnet.com)

William Magee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Taiwan大法鼓佛学院,台湾)
(chinesenewsnet.com)

Lara Maconi (Institut National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 Orientales,
Paris,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巴黎)(chinesenewsnet.com)

Dan Martin (Hebrew University, Jerusalem希伯来大学,耶路撒冷)
(chinesenewsnet.com)

Rob Mayer (University of Oxford牛津大学)(chinesenewsnet.com)

Fernand Meyer (?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tudes, Paris实用学院万高等研究
所,巴黎)(chinesenewsnet.com)

Eric D. Mortensen (Guilford College,吉尔福德学院)(chinesenewsnet.com)

Paul Nietupski (John Carroll University约翰卡罗尔大学)(chinesenewsnet.com)

Giacomella Orofino (Universitàdegli Studi di Napoli“L’Orientale,那不勒
斯东方大学)(chinesenewsnet.com)

Ulrich Pagel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伦敦大学亚非
学院)(chinesenewsnet.com)

Andrew Quintman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chinesenewsnet.com)

Charles Ramble (University of Oxford牛津大学)(chinesenewsnet.com)

Fran?oise Robin (Institut National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
Orientales, Paris,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巴黎)(chinesenewsnet.com)

Ulrike Roesler (University of Freiburg弗赖堡大学)(chinesenewsnet.com)

Geoffrey Samuel (Cardiff University卡迪夫大学)(chinesenewsnet.com)

Kurtis Schaeff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维吉尼亚大学)(chinesenewsnet.com)

Cristina Scherrer-Schaub (University of Lausanne洛桑大学)
(chinesenewsnet.com)

Peter Schwieger (Bonn University波恩大学)(chinesenewsnet.com)

Tsering Shaky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chinesenewsnet.com)

Nicolas Sih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维吉尼亚大学)(chinesenewsnet.com)

Elliot Sperling (Indiana 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chinesenewsnet.com)

Heather Stoddard (Institut National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
Orientales, Paris,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巴黎)(chinesenewsnet.com)

Robert Thurman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hinesenewsnet.com)

Takeuchi Tsuguhito (Kobe City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神户市外国语
大学)(chinesenewsnet.com)

Gray Tuttle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hinesenewsnet.com)

Emily Yeh (University of Colorado科罗拉多大学)(chinesenewsnet.com)

Ronit Yoeli-Tlali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伦敦大学学院)
(chinesenewsnet.com)

Michael Zimmermann (University of Hamburg汉堡大学)(chinesenewsnet.com)

(截至2008年3月30日,包括以上75位发起人,已经有350位各国学者联署签名)


--
※ 来源:.一见如故 yjrg.net.[FROM: 125.33.0.0]
全文链接: http://yjrg.net/HT/con_373_M.1206973773.A.htm

发信人: where (在春天或者在梦里), 信区: RGForum
标 题: Re: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者致胡锦涛主席公开信
发信站: 一见如故 (Mon Mar 31 22:41:54 2008), 本站(yjrg.net)

必须说,这样选择性失明的公开信实在是太有助于唤起爱国主义热情了。

发信人: 洛之秋 (。), 信区: RGForum
标 题: Re: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者致胡锦涛主席公开信
发信站: 一见如故 (Mon Mar 31 22:44:53 2008), 本站(yjrg.net)

这封公开信比达赖那个还令人无语!起码达赖还承认有少数汉人因为藏人的激动
而遭到虐杀,还说要替他们念经;到了这个公开信里,乖乖,3月14日竟然被彻底
抹去了!

我还真不相信这个名单,有没有兴趣大家随便挑一个人,然后去查查电子信箱,
然后核实一下,看看这么一个充满政治偏见和无知的公开信是不是真的有他或
她的署名

发信人: bambi (动脑筋爷爷), 信区: RGForum
标 题: Re: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者致胡锦涛主席公开信
发信站: 一见如故 (Tue Apr 1 07:49:34 2008), 本站(yjrg.net)

“在此﹐我们对无辜汉藏人民的伤亡表达沉痛的哀悼。”

发信人: bambi (动脑筋爷爷), 信区: RGForum
标 题: Re: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者致胡锦涛主席公开信
发信站: 一见如故 (Tue Apr 1 07:53:06 2008), 本站(yjrg.net)

大家都说国、国、国的,这个国包括不包括国内的普通藏人啊?他们怎么看待这个
事情?

发信人: redlonely (红※寥若晨星), 信区: RGForum
标 题: Re: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者致胡锦涛主席公开信
发信站: 一见如故 (Tue Apr 1 08:38:25 2008), 本站(yjrg.net)

3.14的暴力,很好很强大
是政治资本,是挡箭牌
此后任何站在西藏立场上对政府的抗议/批评/建议
都可以被指责为对暴力的忽视和宽容,无知的政治偏见

【 在 洛之秋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封公开信比达赖那个还令人无语!起码达赖还承认有少数汉人因为藏人的激动

发信人: bambi (动脑筋爷爷), 信区: RGForum
标 题: Re: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者致胡锦涛主席公开信
发信站: 一见如故 (Tue Apr 1 12:25:12 2008), 本站(yjrg.net)

好吧,这里又出来了一个70完人,而且里面还提到了中国的23完人,谁来给个让人
信服的解释,他们是为了稿费,还是别的什么?我期待新的解释出现。

我记得以前有人告诉我们,海外支持达赖喇嘛的都是一些对西藏历史毫不了解的
人,都是一些追赶时尚的精英、或者社会的弃儿。我想,这个政府的政策大概就是
建立在这样一个自以为高明的判断的基础上的吧,它会带来什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了。

附上两段评论:

一、
发信人: jugojl (新三民主义), 信区: RGForum
标 题: Re: 默克尔会达赖:挑战中国底线,中国西藏政策失败
发信站: 一见如故 (Thu Sep 20 11:01:44 2007), 本站(yjrg.net)

就我个人经验所看到的,对这种书非常热衷的是两种人:

第一种人是所谓的精英分子,比如投行里做到高位上有闲心来照顾点世界的人、大
公司的高
层人员、政客(这是肯定的),可能会买两本-精装本来装点一下自己,或者表达
一下对藏
传佛教的崇敬之情--他们还可以参加一下喇嘛教学习班--当然这些是在北美开的。

第二种人就是在那些国家混不下去的,流浪到尼泊尔印度泰国这些地方的
Backpacker slum
里的死硬分子。最近中国人出去旅游的时尚开始流行了,杂志上也经常会报道“一
些所谓穿
着藏式喇嘛或印度SADU服装的“眼光迷离”的西方人”,然后再对他们加以猜测性的
烂漫化
。在尼泊尔的加都Boudda大佛塔区、博卡拉、印度的瓦拉纳西、还有小西藏达兰萨
拉这种人
相当多。这些人可以说是真正的信徒--能搞懂多少我可不敢保证,因为我一个朋友
援引在佛
祖诞生地Lumbini和西藏两地修行的一位内地信徒的话说,非藏人修喇嘛教,藏文
就要学习
15年,15年之后才可以开始“接触经文”--何况藏文对西藏人也非常非常难学。我个
人认为
这种人无非出于对东方的新奇(印度教和藏传佛教他们都未必能分清楚)和本人的
生活失败
颓废而过来的。但是,从总体功能上来说, 这种人在西藏海外活动中,在大本营
地区(印
、尼)的造势、声援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这些人在本国完全是弃儿。

当然,上述两种人购买力还不够强。一般的旅游者是重要的顾客,很多人都会买1-
2本回去
。俺也买了两本:招牌书:my land and my people, Mao the Unknown Story
1200卢比。

二、
发信人: petriv (民间法学家!!), 信区: RGForum
标 题: Re: 默克尔会达赖:挑战中国底线,中国西藏政策失败
发信站: 一见如故 (Fri Sep 21 00:27:22 2007), 本站(yjrg.net)

说说我在LSE的一个同学吧
Columbia University Law School的JD,跑过来读国际法的LL.M
自己是美国籍,藏族,祖父辈是西藏流亡的大贵族
在毕业纪念册上这么写
“听我爷爷讲,西藏以前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的生活。我的理想
就是有一
天能够回去,建设独立的西藏”balaba这样的话
西藏流亡者的宣传大体就是这个调调,就是以前的西藏是小白兔一样纯洁的所在,
人人都信
佛,自由的很,共产党来了,人们就不自由了。至于什么喇嘛的特权,农奴所处的
那种半奴
隶的状态,大贵族们残酷的压迫,人口的逐年减少什么的都选择性的遗忘了。

西方那些处于统治地位的中、右翼,向布莱尔、希拉克他们都不傻,就算拿西藏说
事,也不
过是弄点好处的。西方那些自由左翼,本来大脑就不是那么灵光的,也懒得去下功
夫去看资
料,反正听见自由,信仰,环保什么的,就叽叽喳喳了。
至于其他的普通民众,西藏?哦,报纸上那么说,那大概就那么回事吧。反正不是
说共产党
都是wbd么。

我看,很多西方人看西藏的心态,更像是看动物园里的异国动物或者马戏团里的畸
形人,最
好永远保持那种封闭,落后的状态,看起来才带劲,一旦这些东西没有了,他们觉
得自己的
猎奇心理得不到满足,就开始叽叽喳喳了。

发信人: YXXY (东门之杨), 信区: RGForum
标 题: 学术并不等于正义学者并不等于良知Re: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者致
发信站: 一见如故 (Tue Apr 1 18:32:24 2008), 本站(yjrg.net)

他们中有多少人到过西藏?有多少人了解西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多少人是出
于无知,有多少人是另有所图?

发信人: gridbio (阿米巴巴), 信区: RGForum
标 题: Re: 学术并不等于正义学者并不等于良知Re: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
发信站: 一见如故 (Tue Apr 1 18:54:53 2008), 本站(yjrg.net)

好像你去过西藏
你了解西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你不是出于无知
你不是另有多图

你也不过是CCTV洗脑下的一个老百姓而已
装什么装呀

【 在 YXXY (东门之杨)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小楼风雨 (layman), 信区: RGForum
标 题: Re: 学术并不等于正义学者并不等于良知Re: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
发信站: 一见如故 (Tue Apr 1 18:56:27 2008), 本站(yjrg.net)

本来就是被誊养起来的 汉学家估计都没这么多 为什么这么额外关心

发信人: whisper (鸵鸟), 信区: RGForum
标 题: Re: 全球70位藏学家和学者致胡锦涛主席公开信
发信站: 一见如故 (Tue Apr 1 19:32:25 2008), 本站(yjrg.net)

我也认为,多数同情西藏的海外人士,并不真正了解西藏,我跟西藏没有半点关
系,都曾经收到过一个台大毕业生的求职信,表达了对西藏文化的向往,希望找到
一个与之相关的工作。撇开政治因素,体现在个人层面的种种对西藏的美化,多半
是现代的空虚所致,对古典和神秘的想象加拔高,显示了现代多元化的贫乏。

达赖喇嘛的文化诉求有正当性基础,使用的手段却是与其文化诉求相反。民族国家
本身就是现代的设计,现代性不会容忍文化自决。利用现代传媒、大规模社会动员
实现文化保守目标,这种打着红旗反红旗的手段,只有以色列阶段性的成功了,还
潜伏危机。况且犹太人本身就是现代性的始作俑者,而以色列建国有特定的历史条
件,这都是不可复制的。

民族问题不会在一两个国家和地区局部解决。中国人也擅长打着红旗反红旗,但绝
不会捧着饭碗骂饭碗,从中国政治里找不到现代性问题的突破口,需要现代政治理
论的全面重构,动力倒是不缺乏的,所谓多极世界,就是火药桶越来越多,总要爆
发的。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