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思: “乡愿”何解?

36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Mar 20, 2009, 5:31:11 AM3/20/09
to salon-...@googlegroups.com, lih...@googlegroups.com
a: 网络上突然能够搜索到大量关于64事件的内容,我觉得很可疑啊,你觉得像不
像请君入瓮的阳谋?
b: 我觉得没必要。 可能是防范不够的缘故。因为想不出对他们有啥好处,都快要
64 了。
a: 恩
b: 可能是一种控制上的混乱。
a: 有人大呼解禁了。太危险而且幼稚

b:
专制体制不总是高效的。这类美化专制的走狗奴才很多的。谭嗣同真是太聪明了。
他在《仁学》一书里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之学,荀学也,
皆乡愿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大盗,二者相交资,而罔不托于孔。”

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大盗,二者相交资
大强盗利用乡愿,乡愿非常精巧地吹捧美化大盗,两者相互支持

乡愿就是利用强权牟利的那些知识阶层。

汉徐干 《中论·考伪》:“乡愿亦无杀人之罪,而 仲尼恶之,何也?以其乱德也。”
http://www.zdic.net/cd/ci/3/ZdicE4ZdicB9ZdicA1341135.htm

乡愿就是帮大盗说谎话的笔杆子。大盗实施暴力,乡愿炮制谎言,二者相交资。

a:
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大盗,二者相交资
大强盗利用乡愿,乡愿非常精巧地吹捧美化大盗,两者相互支持

犀利

b:
蒙光说:“論語:鄉願,德之賊也。具體的展開,在孟子書中:阉然媚於世也者,
是乡原也。翼翼兄剛才對於的評價很准確,但文字表達力差多了。一比就知道了,
孟子說的“阉然媚於世”,何等有力、有文彩!這就是經典。”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76884

所以谭嗣同他能够抛却生命。看得太深了缘故。

“而罔不托于孔”。《仁学》是儒学复兴的一部经典。他的立场是,儒家思想被法家荀
学篡改了骗人。
儒家从荀子开始变质。他考证了荀子的窜论。把他骂得狗血喷头。
后世研究者对于谭嗣同对荀子的考据,有些认同,有些被新的证据推翻了。
但是总体上认为荀子是儒家向法家转变的一个过渡人物。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76884
发表于 2008-7-2 18:58
“乡愿”何解?(讨论)
筑思|文

十点时分,隽思和我讨论鹿桥的《未央歌》,我压根没听说过此书此人,goolge一
看,哇——开段就是罗嗦的描写“在大学里最大的一片青草坪中央有一个池塘。几条
小河在这里聚汇。这些小河在雨季里是充满了急流的水的。” 隽思说这书不在大陆
出版,还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好像是连一个小小的空白的地方都有作者的意味”
我对罗嗦的散文不感冒,她就和若人讨论起了法国文学,《悲惨世界》《羊脂球》《红
与黑》《茶花女》《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又《莎士比亚五大悲剧》《源氏
物语》,接着提到中国作家李白、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龚自珍、苏轼、杜
甫……我说歌德、托尔斯泰、泰戈尔对我有点意思,中国的李白、苏轼、曹霑;中国
诗歌,西方戏剧。
然后就谈到了中西方文化比较。“我觉得,我虽然看了不少东西,但很多都是靠自
己看,少了系统的结构。” 隽思让给他介绍几本书,我举列了《民族审美心理学》
(梁一儒)和《中国文化对谈录》(陈耀南)。蒙光老师说“再對中學生,我會推
薦:傅雷家書、美的歷程、金薔薇,加上論語故事(日·下村湖人著)。”老扬道:
“我建议读林语堂,朱光潜的书。于丹《论语心得》,最适合中学生看。近来送朋友
生日礼物,我送的都是于丹《论语心得》。”一听于丹《论语心得》,大家彻底晕倒,
而且老扬说自己看了四遍……
于丹问题,我在群里说过不下三次——于丹是乡愿。我说:“本来丹丹妹妹没什么
的,但她要为虎作伥,就是不对了。论语本来人人可读,人人有见解。但不能把孔
子搞的太功利。孔子说‘君子不器’,丹丹妹妹对这四个字,就没解释对。一个搞企
业文化的人,搞效率传播论的人,这样的知识体系去读论语?于丹的前辈就是余秋
雨。余在这次地震后说了什么?”不过冰音还是比我强,我高一时候,什么都不知
道,还蒙头在余秋雨全集里面。
隽思和凝霜两人不解:“什么是乡愿?”

蒙光说:“論語:鄉願,德之賊也。具體的展開,在孟子書中:阉然媚於世也者,
是乡原也。翼翼兄剛才對於的評價很准確,但文字表達力差多了。一比就知道了,
孟子說的“阉然媚於世”,何等有力、有文彩!這就是經典。”我说:“谭嗣同《仁
学》:二千年来之政,秦政……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余秋雨、于丹都是
乡愿。”
我在《我对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认识过程》中以为自己解决了“乡愿”问题:

“乡愿”一般的理解就是伪君子。《论语*阳货》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就是“恶”(明辨
是非)的问题。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该篇的落脚点是子曰:“年四十而见
恶焉,其终也已。”也就是“四十不惑”。
我以为后世理解“乡愿”多不确切,我认为应该理解为拉关系的人!如“江西老表”,
江西人到了湖北见人就呼“老表”,如“蛤蟆狗”一样。这样导致善恶不分,中国历来
最大的问题也是“乡愿”问题,关系网问题!腐败近皆出于此!

蒙光说:“理解为拉关系的人,這只是其中很次要的一種表現啦。翼兄!我敢打
賭,你肯定沒看過《孟子·盡心下》孟子答萬章中關於鄉原的那一段文字。”
《孟子·尽心下》引若下:

“何以谓之狂也?”
曰:“其志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
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
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曰:“何以是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
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
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
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
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硃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
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
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硃,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
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
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
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孟子》一书和《论语》有点不同,《论语》是孔子与弟子的“对答如流”,《孟子》是辩论
对手间“分庭抗争”,这样《孟子》在成书的时候,也就多剪裁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话,
对手的话反而被忽略,有意或者无意。如《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桮棬也?如将戕贼杞
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
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
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
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
长欤?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
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如一位哲人所说,人活着:一是存在;二是繁殖。可以说都
是为了维持物种的延续,“食色,性也。”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有“几
希”之心,小孩子天真无暇,循循善导,他就会如水之就下,成为一个道德人,而
与禽兽别。即便在今天,我们依旧可以看见告子的率性和孟子的驭性这两类人生观
的人,犹如自由主义和保守派之间的政治对峙。而他们两人的对话,都以孟子的话
为结束,无疑是出于要对《孟子》观点的论佐。如同我在编辑这个《“乡愿”何解?》时
对群友话语的剪接。

《孟子·尽心下》也有这个问题,如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
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后面孟子简直是答非所问,“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
不为原人”到底何解?注意下面两句话:
(1)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
也。”(《孟子·尽心下》)
(2)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阳货》)
蒙光:“‘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我
本來喜歡結交有志向的朋友。但是有一種人,經過我家門,沒有到我家裏坐一坐,
我也不感到遺憾。這是什麽人呢?就是我平常所說的鄉原啊!如果當面被夫子說這
麽一句,真不如一頭撞死了好。”
老杨:“‘过我门而不入我室’好象不是蒙光兄那么解释的吧?这个门室应该是‘登堂
入室’之意,听我之学而不从我之教,行不由径,爱其言而不行其实。”
蒙光:“朱夫子的解說很清楚:孔子以其似德而非德,故以为德之贼。过门不入而
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這句話不必求深解,反而迂曲了。”
老杨:“当从上下文求之,蒙光兄你从这段话看看,何必拘泥于朱子之注?(“夷考
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
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
也。’”)”
筑思:“支持老杨。应该这样断句:‘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
乎!乡原,德之贼也。’孔子是有教无类的,如果按照朱熹的解释,显得孔子太小
气。我想起《宽容》里阻挠年轻人走出大山的‘老古董’,他们墨守成规,希望什么都
是原来那样!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而进行说教。也就是和事老、好好先生、消极的乡
原。不然如何从词源上理解‘乡原’?有说‘乡原的原字,读去声,同愿,孟子赵岐
注,原当善字讲。’”
蒙光:“乡人非有识者。原,与愿同。《荀子》‘原悫 ’,字皆读作愿,谓谨愿之人
也。故乡里所谓愿人,谓之乡原。孔子以其似德而非德,故以为德之贼。人既生于
此世,则但当为此世之人,使当世之人皆以为善则可矣,此乡原之志也。阉,如奄
人之奄,闭藏之意也。媚,求悦于人也。孟子言此深自闭藏,以求亲媚于世,是乡
原之行也。”
易水寒:“不引经据典,从文学和心理学或地缘关系来看:1、游子对家的思念和祝
福,2、强化地缘亲缘的构成;从社会构成来看:1、近者情浓,政治上容易做交易
的媾和,2、以小及大,所谓淘渊明归去之地。”
筑思:“洪迈(宋)《夷坚甲志·李舒长仆》:‘僕愿而朴,多遲鈍不及事。’这个应该
是大多数人可能比较认可的。那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乡愿==乡鼋(yuan)意思是
老鳖,不敢出头的人! 我们家乡叫这样的人是‘老鳖依’,孔子他们家乡可能是叫这样
的人是‘乡鼋’?
又:元,从一,从兀,为头;願,也是大头;鼋是老鳖,轩辕氏也是大鼋;遠,因
走远而愿,因间离而冤、怨,俗语‘冤大头’。从上可否推断:愿和鼋是有联系的,
最起码在音训上。这个构造,萌源于上古百姓的意识深处。”
蒙光:“友情提示一下還在繼續撞玻璃的翼翼兄:原,取義於地。屈原之名,亦取
義於地。其人憨厚樸實如土地,就這麽簡單。鄉原一詞,可以如水寒兄的解法。但
不用於此處。打個比方,在各位面前我自稱是‘土人’。這可以有N種解釋:我沒見
過世面、我是傻冒、我是本地人、我是土家族人。 …… 這要看具體語境中的運用
吧。不能以辭害意。”
……
2008年6月22日星期日 筑思群 讨论整理
本主题由 无知小儿 于 2008-7-5 14:14 审核通过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