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美國大選是美國國力之爭

1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Fred chiu

unread,
Nov 10, 2020, 1:57:37 AM11/10/20
to yt


本次美國大選不僅僅是大政府與小政府之爭、左派與右派之爭、政治正確與傳統價值之爭,同時也是對於美國國力之爭。川普與拜登兩陣營彼此抨擊對方將對美國國力與世界秩序帶來長久的災難。
川普認為拜登企圖取消與中國的關稅戰,不僅無視於他長久以來貿易戰所取得的成果,更是混淆了自由貿易與公平貿易的界線,放棄了美國優先的價值;企圖將世界拉回到柯林頓與歐巴馬時代,天真地認為將中國拉入世界體系,就能夠令中國更加遵守國際秩序。忽略了國際組織已經今非昔比,中國影響力無遠弗屆,愚蠢地重複相同的事情卻期待不同的結果。拜登代表著華盛頓建制派、華爾街與矽谷的利益,妄圖犧牲美國教育程度較低的全球化受害者來成就自己。
拜登則認為川普退出國際組織、妄用關稅對盟邦開戰,使得美國在世界孤立。而且川普將國際事務視為交易,短視地要求美國盟邦多分攤軍費,或是對香港事務冷漠,使得美國逐漸喪失國際領導地位。川普破壞美國民主的行為,也使得美國國力衰退,並且喪失道德力量的榜樣。
除了馬克思列寧的徒子徒孫,將美國視為帝國並不是普遍的視角,更常採用「霸權」一詞來形容美國在世界的超強地位。
「霸權一詞,原本是用來形容雅典和其他古希臘城邦為了抵禦波斯帝國所組成的聯盟。雅典領導聯盟的成員國,但並不對它們進行統治。霸權的定義在所謂世界體系理論中則有所不同,該理論認為霸權並非只是領導者,但也不完全是帝國。霸權還有另一個更狹隘的定義:認為霸權在二十世紀的主要功能是確保自由主義式的國際商業和金融體系能夠順利運作。」
可是霸權有一普遍的兩難困境。當上帝不存在,一切皆可為時,如果要避免世界成為霍布斯所說的「所有人對抗所有人」的戰爭,就必須要存在眾人遵守的規則,以建立秩序。
但是為何規則會受到遵守?例如小彌爾說為了維護眾人的自由,不受其他各種團體的侵害,所以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擁有最大武力的團體,來限制其他團體對人民的霸凌。這最大武力擁有者就是政府,但為了避免政府壟斷武力後反而成為人民權益的最大侵犯者,所以人民需要建立各種制衡與權力分立的制度,專心監督單一組織,來保障民權。
完美的解方並不存在,任何的解決辦法都要付出代價,成立壟斷武力的政府與各種制衡監督機制,就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在國際社會中,建立國際秩序也需要付出代價,誰來付出代價?
如果我們把國際秩序視為一種公共財,那麼個別國家便會有搭便車等各種規避貢獻公共財的誘因,雖然從國際秩序中,獲益最大的國家,可能因此付出超過自身比例的成本,來建立國際秩序,但是為什麼這個國家不因此併吞其他弱小的國家,將部分外部成本內部化?畢竟在歷史上,這是諸帝國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
在這裡我們見到了將美國視為帝國或是霸權,雖然看似大同小異,實則具有十分不同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學者名詞上的爭辯而已。
如果霸權的主要功能的確是為了確保自由主義式的國際商業和金融體系順利運作,那麼「二戰以後國際關係的基本問題在於:一旦他國經濟受惠於美國霸權保障之下的自由經濟秩序,甚至開始迎頭趕上美國,則美國在致力維護自由貿易的道路上還能走多遠,又能走多久呢?美國人會不會為了延續霸權地位而重回貿易保護政策,還是會冒著相對衰落的危 險堅持自由貿易?這就是所謂的『霸權的兩難』,對許多人而言這與大英帝國在一九一四年以前所面臨的兩難是相同的。」
這正是弗格森以帝國角度撰寫本書的目的,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美國在國際秩序上的角色?並進而對於川普與拜登的美國國力說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正是這本舊書可以啟發目前世界局勢之處。
1820年清帝國擁有世界37%的人口及33%的GDP,蒙古帝國曾經是世上版圖最大的帝國,但要是加上殖民地的話,大英帝國則是歷史上幅員最大的帝國。不過1820年之前,世界各國幾乎不知經濟成長為何物,蒙古帝國在忽必烈之後迅速衰微,而大英帝國的地位在二十世紀後,迅速而全面地為美國所取代。
弗格森從帝國角度撰寫美國史,令本書不可避免地成為爭議焦點。但是隨著中國崛起與美中冷戰,弗格森的帝國視角卻巧合地呼應今日世界局勢的發展;在中國堅信美國必然衰退,歐洲相信世界必定走向多極的情形下,從帝國視角看待美國的興衰,成為十分具有現實感的角度。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文字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