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灾区志愿服务小故事(谭建光教授)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gzy...@gmail.com

unread,
Jun 6, 2008, 12:08:01 PM6/6/08
to 志愿者
四川志愿服务小故事Z
(第一批)

谭建光

2008年5月,我作为广东大学生志愿者心理服务队的随团志愿服务研究专家,由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派往四川;一方面是协调组织心理服务;
另一方面了解和分析灾后志愿服务状况,撰写灾后服务与重建服务的对策调研报告。

其间,有许多瞬间和细节,让我们难忘,特记录一些小小的故事,共同留念。
----谭建光(教授,志愿服务研究专家,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中心主任、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所长)

一、"这个时候,我应该去"

19日,我到上海联系社区老人志愿服务项目的工作。中午刚刚在虹桥机场降落,打开手机,就接到团广东省委刘晖部长的电话,"我们正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心
理服务队到四川服务,白涛书记让你参加。明天上午10点出发。你在哪里?"我说"我在上海机场,刚下飞机。"刘晖说,"那你赶得及吗?"我说"可以,我
马上调整行程,提前办完事情,晚上飞回广州。明天准时参队出发。"

晚上回来后,正收拾行装,有同事问,"你为什么去,你去能够做什么?"我细想一下,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看到广东团省委、广州团市委招募志愿者到灾区
服务,我就分别报了名。其实,我并不明确知道知己能够做什么,但是相信一定能够做对灾区群众有益的事情。

我回答同事的道理很简单,"这个时候,我应该去。"我报名之后,就一直在等通知,报名表上填写的是"做好准备,随时出发。"虽然我身兼数职,是志愿服务
研究专家、青少年工作研究专家、粤商研究专家,但是在此时此刻只有一个简单的身份----"我是志愿者。"到了四川,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我都可以做。(5月
19日晚)

二、抗震救灾专柜

大学生志愿者心理服务队共14人,从广州新机场出发。办理登机牌的时候,需要在"抗震救灾专柜"办。我以为这里是特殊通道,会快一些。其实不然,因为前
往参与救灾和灾后服务的人多,反而排长队、堆满托运行李。

前面有两种穿不同颜色服装的志愿者队伍,一支不知什么人组成,只看见胸前有"志愿者"字样;另一支是"国际狮子会广州分会志愿者",黄色衣服,胸前有咖
啡色的狮子图案。我们是浅蓝色短袖衣,背后印有"广东大学生志愿者"字样。

虽然由于人员多,办理较慢,但是大家为了同一个目的,有秩序地等待。

三、小小合影
领导送行、授旗、合影。这些场面我见的较多,印象不深。但是,进了候机室后,几位机场的服务员,看见我们穿志愿者服装,知道是为了帮助四川灾区服务的,
就通过他们的负责人提出小小要求,"想跟你们合照一张相,可以吗?"我们同意了,大家就在候机室走道拍照,两位服务员是桔红色的工作服,我们是浅蓝色的
志愿者服。他们的微笑恬静、柔和;我们的神态凝重、温和。我们是因为要前往四川灾区,知道服务的任务会繁重,心理有些紧张。他们服务员是希望让我们志愿
者出发前放松辛勤,轻装上阵,更好服务,留给我们温馨祝福的神情。(5月20日上午)

四、心理落差

因为飞机延误,我们下午2点多才到达四川成都双流机场,搬运大批物质出来,抵达住宿的武侯区"7日连锁酒店",已经较晚了。团广东省委白涛副书记是专门
安排和联系我们这支"大学生志愿者心理服务队"的,但是因为无法再等候,必须赶回绵竹前线医疗志愿服务队指挥,只好来电话问候我们之后,就先走了。

老师和同学们从下飞机起,看到成都的楼房安全、人员沉静、街道卫生、生活有序,到了住宿处又看到住房条件还好。心理反而有落差,回头看看自备带来的帐
篷、压缩饼干、野战服装等,似乎派不上用场。

我们引导同学们讨论:成都没有受到地震的较大伤害,是抗震救灾工作最有利的条件,能够将大连救灾人员、物资在这里中转,迅速运送到灾区。当然,组织上没
有将我们派往最艰苦、最困难的灾区一线,一方面是爱护我们大学生志愿者,希望我们能够既服务,又有较好的保障;另一方面是有大连的伤病员、受灾群众进入
成都,他们非常需要服务。

我们志愿队最重要是积极开展服务,不管安排在哪里,都要发挥良好的作用。(5月20日下午)


第二天早晨,安排志愿队员根据联系好的武警医院服务之后,我就准备会同广州团市委的同志到几个灾区了解情况。9点钟快出发的时候,突然接到领导的电话,
说队员反映接洽遇到困难,医院不能接受,让我与团市委同志前往协调。

我改变行程,与团市委志愿者指导中心谢天闻主任过去。这时候,我看到志愿队的师生坐在等候,流露出茫然的神情。确实,"我们怀着一腔热情前来服务,为什
么会遇到重重挫折呢?"

于是,一方面与武警医院护理部主任协商,另一方面通过团省委、团市委联系,后来安排四位队员在武警医院服务、四位队员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服务、四位队员在
四川省人民医院服务。不仅克服了困难,还开拓了多两个点,有利于比较和借鉴。这时候,志愿队的老师和同学就有了初步的成功感觉。从茫然到成功就是瞬间的
变化----关键在与从被动以来安排,转变为主动寻找服务需求。(5月21日)

全身心投入的志愿服务

武警医院护理部主任见到我们的时候就说"我是一个军人,说话直率,请原谅。我们就喜欢宁队长他们的服务(宁静,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社会人士组成的心理服
务队),我们的伤病员就认'红帽子姐姐、红帽子哥哥'。"我有点诧异,他们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受欢迎呢。护士长说,"他们不仅做心理辅导,而且连护理工也
做了,在贴身服务过程中赢得信任,再进行心理沟通。前天晚上(19日),预报有余震。宁队长安排队员撤退到野外后,就带着三个队员回到这栋住院楼,整夜
上下巡查,安抚伤病员,彻夜不眠。我们医院所有住院楼,只有这一栋那晚秩序最好,没有慌乱。所以,你们要向她们学习。"

我想,这些是学校从来都难以学习到的"敬业"(志愿者更要敬业),交代参与这里服务的队员浩浩荡荡的了解和掌握。(5月21日上午)

教授*护工

志愿队的业务领队梁教授,考虑四川省人民医院需要的是护理工(陪护),工作繁重、繁琐,就没有安排学生志愿队员,而是亲自带着教师志愿队员去服务。我
问,"梁老师,你去人民医院会不会太辛苦,是否调换一下。"梁老师说,"就是考虑这种工作的难度,还是我们教师先做,然后才带学生。"这话让我敬佩,一
位教授自愿做陪护病人的志愿者,目的就是能够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情,这种精神在平凡中体现了高尚。

我们到人民医院的时候,第一住院大楼大厅有志愿者招募处,一些志愿人员在招募护理志愿者。梁教授她们几位教师报名后,就被领去开展工作了。据招募人员
说,对于陪护志愿者的需求量很大,而且是希望能做时间较长,较为稳定的。

晚上交流的时候,黄老师说道:梁教授护理病人的时候,通过温柔、细腻、体贴的关心,让一位震灾受惊受伤,血压升高的病人,在沟通交流中平静下来,血压逐
渐正常,第一次能够顺利入睡。

龚老师说道:马老师(男教师)做护理的时候,什么杂活都做。因为是男的志愿者,被医生、护士叫做这做那,都任劳任怨。有位80岁的老太太要换病床,护士
要马老师帮助。马老师就小心翼翼地抱着老人移动,换病床。

其实,黄老师和龚老师也做了很多事。我想,这些教授、老师,平时在家、在学校都极少做这些繁杂的苦活,但是作为志愿者,他们没有二话,尽力做了。(5月
21日下午)

女生的优势,

志愿队中女教师多,女学生只有一位----强维。队友说,她发挥了很好的优势。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她通过交流了解到一位同乡,经过同乡的引见,沟通了其他学
生,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服务较为顺利。(5月21日)

胖胖的男生

队员中一位胖胖的男生,到来的晚上,在我们与武警医院广州心理志愿服务队接洽的时候,宁静队长就对他开玩笑,逗他。原来,该男生读书时,业余参加过宁静
所在心理公司的培训活动。

第二天,留下四个同学参与武警医院的心理服务,宁静队长第一个就挑选他。

晚上的服务分享会,同学说,"他与队长熟,很多事情他主动协调,我们参与服务就方便多了。"(5月21日)

今天,安排我联系广东来四川的记者采访大学生志愿者心理服务队,中国青年报和广东电视台、羊城晚报、广州电视台、南方都市报等记者前来。在人民医院采访
教师陪护志愿者时,住院部办公室的一位同志再三向我们推荐,"你们其实更应该采访一个人。他是广东的一个企业家,从14日就带着几个员工来做陪护志愿
者。那时,受伤的病人特别多,工作特别繁重。他们不仅不要钱,也不在这里吃饭,全部自己出费用。服务了一个星期,前两天才走。"一会儿,这位同志还拿手
机拍的照片过来,希望电视台记者拍摄进去,但是由于效果不行,无法拍摄。

过去说抢镜是一些人为了自己出风头;这位医院人员却是为了不知名的热心志愿者强镜,也是令人难忘的故事。(5月22日)

友善的成都人

21日下午,我与学校部小袁安排好人民医院志愿者,坐出租车的时候,谈起志愿服务安排的事情。女司机问,"你们是志愿者吗?"我们回答说是广东来的志愿
者。司机说:自从震灾以后,全国很多志愿者来四川服务,让人感动。"这时候,成都剩一半人了,很多人到外地去了,你们却从外地赶来为我们服务,真是好心
人。"后来,小袁下车回住处,我又到商场买衣服。下车的时候,女司机不肯收钱。我要支付,说"人少了,你们收入本身就减少,还是收吧。"司机说,"不能
收。你们做志愿者这么好,我也想做,只是没有机会,还怎么收你的钱呢。"说完,就开车走了。

22日中午,带记者采访志愿者为中医药大学汪家拐校区的灾区儿童班服务场景之后,出了校门,我看见中国青年报记者林洁、羊城晚报记者陈晓旋等看见有流动
小吃摊,是两位中年夫妇经营,他们看到记者穿志愿者衣服,也坚决不收钱。我出来后硬要付钱,他们还是不肯收。的确是友善的成都人。(5月22日中
午)。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