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 余小萌,Zhang Jun等:做小白花
* 谢兴:负责落实唐老师和Professor Lo的接待
- 唐老师周六上午是否要马健到旅馆接
- Lo是否周六上午需要谢兴接,如果要,几点接
* 马健:
- Call殡仪馆:何时能拿骨灰?
- Call city of flowers, (650) 965-4055: 订花瓣
- 8点后,Kinko打印遗像照片
周六
8:30:马健带3人,2车,到旅馆接一超家属。如果唐老师需要接待,会接上唐老师。
9:00:一超家属,后勤组,太谷精舍义工到达殡仪馆,开始布置会场。
9:20:马健和一个后勤组成员到太谷精舍迎法师和一超牌位。
9:30:在场人员上香,具体细节听法师安排。内卫组全体人员到达。外联组到达。
10:00:开始家祭,一切听法师安排。摄影组到达。
10:30:外卫组到达。财务组到达。
11:00:开始公祭。所有志愿者就位。具体仪程为:
讲话:
毛清文副总领事,
唐老师,
Professor Lo from Singapore,
Professor Reinhard from Stanford,
念一超中学同学Rui的稿件(LKen:你来念吧!),
志愿者代表余小萌,
一超父亲;
所有到场人员绕场一周瞻仰遗容;
结束。
12:00:火化开始,一超家属跟随。志愿者收尾,离场。
下午:曹丹将一超家属送回旅馆。
1. 后勤组
负责人:马健
到达时间:9:00
任务:布置会场,以及开始公祭后的一切后勤打杂
备注:马健会带3个人左右(Qiao Yuqun,Xu Xiaocheng,Cao Jiangnan,Bian
Saiyuan),开两辆车,把一超家属带到会场。然后和大和尚及家属一起布置会场。注意:带心脏药,带小摄像机,First Aid。
2. 内卫组
负责人:Zhu Qin
到达时间:9:30
任务:劝慰家属
备注:现已确定的参加人员有Zhu Qin, Zhang Jun, 吴晓萌, Betty, Wang Li, Zhou Jingjing,
Isabelle Xing, 唐教授,以及10:30到的Jackie。希望到时候还有于春满。希望于春满和唐教授可以控制一超父亲。11点前,我的重点将是控制一超父亲。组员的分派请Zhu
Qin到时候统一定。请内卫组一定一定要做好家属的保护工作。你们一旦分好看护对象,请一定要保证时刻不离身,包括上厕所。咱们最不想看到的事就是在仪式中有人犯病昏厥,自残甚至自杀。希望不会,但我们不能不做最坏的设想。总之一定要和家属寸步不离。
3. 外卫组
负责人:Stronger,Tearsp
到达时间:10:30
任务:外围秩序
备注:全部队伍至少6人,在11点后维持秩序,管理会场。如果人手有问题,请提前和我说。
4. 外联组
负责人:曹丹,余小蒙
到达时间:9:30
任务:协调媒体
5. 财务组
负责人:八戒,LKen
到达时间:10:30
任务:收取随喜礼金,如果有的话。注意做好记录。
6. 摄影组
负责人:Friend,阿呆(afterdie)
到达时间:10:00
任务:摄影摄像
备注:马健会带一小摄像机
7. 指挥
负责人:马健
到达时间:9:00
任务:负责接应各个方面。
两个稿件都是Rui写的。
稿件一:
王一超的事情,至今我还是很难相信。正值青年,前途无量,如果不是因为意外,他现在应该多么幸福,充实地生活在每一天。
我和王一超是非常好的同学,朋友。大学以后,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我们只能在过年的寒假见面。但是我们经常交流,话题都是关于如何设计未来,和人生理想目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当然适当修正目标。王一超,很喜欢他所学的专业,这很难得。本科时,就有sci 第一作者发表,为了paper补充数据,延期一年,可见他对专业的忠诚,执着。关于出国留学,我们都有各自的思量。我完全是逃避和混口饭吃的简单生存原则。显然,这一点上,王一超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他有自己的专业的目标,也为将来的事业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如果不是这次意外,可以想象他将为自己成就无限辉煌。
王一超待人及其诚恳,但是话不多,尤其在饭桌上,尤其有锅包肉的时候。我很少听到王一超唱歌,所以人们总是惊讶于王一超唱孙楠的歌曲是那么纯熟,高音区竟然没有一点勉强。王一超对朋友无可挑剔,记得上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王一超本人,是在我们另一个初中同学的婚礼上,为此,他们夫妇从新加坡匆匆赶回,为期不到一周。
我们习惯于平静的生活。记得,在大学期间,每年见一次面。一次,我们在工大老校区,聊着这一年的境况,大家都感觉大学生活蛮不错,我们只是边聊着,边围着哈工大老校区转圈,竟然没想到坐下来喝杯茶。再一次,过年期间,在新校区,聊完,王一超便接着去做实验。第三次,还是过年期间,我们吃了顿便饭,饭后,他和小高就去上自习,那时,小高准备GRE。我是很佩服这种精神的,应该说在大学以后的日子里,王一超的确充实地生活在每一天,而现在他终于可以休息,可以睡一个很长,很安稳的觉了。
稿件二
生命的启示
人们从来不否认生命的脆弱,正如人们肆意挥霍生命时不会想到它是如此的珍贵,脆弱。
我的好同学王一超匆匆地走了,从自从大学后,无数的日日夜夜和几乎不会浪费每分钟的他,带着自己的梦想和众人的牵挂飞走了。就这样,他终于有空休息了。看到他昏昏地躺在standford的最后病床上,眼睛闭上了,倔强的不肯睁开。我是第一次直面人生的死亡,面对王一超的遗体,我的老朋友,不知道该是让他好好睡上一觉还是该吵醒他。遵照父母的嘱咐,王一超全家皈依佛们,在辞世的八小时内,不能触碰遗体,和哭泣。在ICU的病房,这样一个宁静漆黑的夜晚,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这竟然是真的。十二点钟,这是一家人最后团聚的时刻。我走出病房,这是不需要外人打扰的时间。
这是任何一对坚强的父母都不能承受之痛。这是对他妻子的难以承受的打击。父母的希望,家庭的支柱,他这一走丢下了太多太多。
写到这,我想说,我们的好朋友王一超的事,希望我们所有的人对人生都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很多朋友和我说,知道王一超的事,让他们感到厌世,因为事事无常难料,人生脆弱短暂。朋友,如果,你们这样想,那么误解王一超了。
我想王一超的事告诉我们,日子要一天一天的好好过。而我们却因为各种各样的抱怨,松懈瓦解了生命。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父母的唠叨了,匆匆关上视频。很多时候,我们不在意其他人的感受,因为不了解或者根本不想了解。很多时候,我们都变得功力了,做事情要求回报,而且是限时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可怜,却绝对不可怜别人,认为不值得可怜或是认为别人不需要可怜。我不否认人都是自私的,有私心的,这是绝对的。但是在困难的面前,人们又会发自内心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为什么?我们怎么了?我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
王一超的母亲对我说,其实我知道你们也不容易,和洋插队也差不多。听到这,我内心总是一阵一阵泛酸。是啊,我们和当年的知青又有什么不同呢。来到陌生的地方,每日只知道挣工分(phd),身边没有亲戚,不知道该不该或是 何时返城(海归),读完phd,人人都近三十,没有工作,没有婚姻,没有家庭,没钱没房子,同类的国内人已经稳固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温馨的家庭,体面的生活,固定的工作和收入,丰富的人际关系,而我们依旧唱着那首 我一无所有。我 们唯一剩下的梦想,获得成就或是一飞冲天。试问 ,几人能得诺贝尔几人能成为张朝阳?连幻想都不得不直面人生惨淡之时,我们默默告诉自己哥只需要宁静的生活,有房子不需要多大,有车子不需要多新,有妻子孩子和狗就行了。真的吗?退而求其次的乡村生活是我们多年奋斗的夙愿吗?现在,似乎这也成了人生的目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真的回不去了,是不是?再也不会回到过去了,是不是?
余小萌还得念他那个稿呢。那Rui这个稿由Standford出个学生吧,这个事不难。只要LKen你来得别太晚,我总能找到人,但得先让人家熟悉稿件。
马健
2010/2/25 Lijian Liu <liul...@gmail.com>:
11点后我觉得不用flash就可以了,具体的可以当时问家属。
2010/2/26 hong ming <hongmin...@gmail.com>:
> 想问一下,对摄影师有什么house rule?
> 比如说:
> 1.是否禁用闪光灯
> 2.哪些位置不可以去
> 3.过程中是否可以走动
>
万一有人犯病昏厥, 怎样做?
|
��Χ��ȱ��. ����˭Ҫ������Χ��?
-Hui
3. ������
�����ˣ�Stronger��Tearsp
����ʱ�䣺10��30
����������
��ע��ȫ����������6�ˣ���11���ά��������᳡��������������⣬����ǰ����˵��
2010/2/25 James Ma <jma....@gmail.com>
�� ��
* ��С�ȣ�Zhang Jun�ȣ���С��
* л�ˣ�������ʵ����ʦ��Professor Lo�ĽӴ�
- ����ʦ���������Ƿ�Ҫ�?���ùݽ�
- Lo�Ƿ�����������Ҫл�˽ӣ����Ҫ�������
* �?��
- Call���ǹݣ���ʱ���ùǻң�
- Call city of flowers, (650) 965-4055: ������
- 8���Kinko��ӡ������Ƭ
����
8��30���?��3�ˣ�2�������ùݽ�һ���������������ʦ��Ҫ�Ӵ���������ʦ��
9��00��һ�������������飬̫�Ⱦ����幤�������ǹݣ���ʼ���û᳡��
9��20���?��һ���������Ա��̫�Ⱦ���ӭ��ʦ��һ����λ��
9��30���ڳ���Ա���㣬����ϸ����ʦ���š�������ȫ����Ա��������鵽�
10��00����ʼ�Ҽ���һ����ʦ���š���Ӱ�鵽�
10��30�������鵽������鵽�
11��00����ʼ����������־Ը�߾�λ�������dz�Ϊ��
����:
ë���ĸ������£�
����ʦ��
Professor Lo from Singapore��
Professor Reinhard from Stanford��
��һ����ѧͬѧRui�ĸ����LKen��������ɣ�����
־Ը�ߴ����С�ȣ�
һ�����ף�
���е�����Ա�Ƴ�һ��հ�����ݣ�
����
12��00����ʼ��һ���������档־Ը����β���볡��
���磺�ܵ���һ�������ͻ��ùݡ�
1. ������
�����ˣ��?
����ʱ�䣺9��00
�����û᳡���Լ���ʼ�������һ�к��ڴ���
��ע���?���3�������ң�Qiao Yuqun��Xu Xiaocheng��Cao Jiangnan��Bian
Saiyuan����������������һ��������᳡��Ȼ��ʹ���м�����һ���û᳡��ע�⣺������ҩ����С�����First Aid��
2. ������
�����ˣ�Zhu Qin
����ʱ�䣺9��30
����Ȱο����
��ע������ȷ���IJμ���Ա��Zhu Qin, Zhang Jun, ������, Betty, Wang Li, Zhou Jingjing,
Isabelle Xing, �ƽ��ڣ��Լ�10��30����Jackie��ϣ��ʱ�����ڴ���ϣ���ڴ�����ƽ��ڿ��Կ���һ�����ס�11��ǰ���ҵ��ص㽫�ǿ���һ�����ס���Ա�ķ��� ��Zhu
Qin��ʱ��ͳһ������������һ��һ��Ҫ���ü����ı�������������һ���ֺÿ���������һ��Ҫ��֤ʱ�̲����?�����ϲ���������뿴�����¾�������ʽ �����˷������ʣ��Բ�������ɱ��ϣ��ᣬ�����Dz��ܲ���������롣��֮һ��Ҫ�ͼ����粽���롣
3. ������
�����ˣ�Stronger��Tearsp
����ʱ�䣺10��30
����������
��ע��ȫ����������6�ˣ���11���ά��������᳡��������������⣬����ǰ����˵��
4. ������
�����ˣ��ܵ�����С��
����ʱ�䣺9��30
����Э��ý��
5. ������
�����ˣ��˽䣬LKen
����ʱ�䣺10��30
������ȡ��ϲ�������еĻ���ע�����ü�¼��
6. ��Ӱ��
�����ˣ�Friend��������afterdie��
����ʱ�䣺10��00
������Ӱ����
��ע���?���һС�����
7. ָ��
�����ˣ��?
����ʱ�䣺9��00
�������Ӧ�������档
2010/2/26 Xing Xie <xie...@stanford.edu>:
> 刚跟唐老师通完电话 他和Prof.Lo会去见一超家人。
> 唐老师目前安排是他自己带Prof.Lo一起于9点到会场 我让他再跟Prof.Lo确认一下 如果需要我接他会再联系我
> 另外就是家人和和尚那边不知道是否在意太多的外人在场
>
> 如果不需要接Prof.Lo,我也可以提前到场,并带2-3人。
> 我给Yuankai打个电话吧,stanford学生会这边出几个人肯定是没问题的。
>
> 谢兴
>
> On 2/26/2010 11:43 AM, Gao Hui wrote:
>
>> Professor Lo from Singapore,
>> Professor Reinhard from Stanford,
>> 念一超中学同学Rui的稿件(LKen:你来念吧!),
>> 志愿者代表余小萌,
>> 一超父亲;
>> 所有到场人员绕场一周瞻仰遗容;
>> 结束。
>> 12:00:火化开始,一超家属跟随。志愿者收尾,离场。
>> 下午:曹丹将一超家属送回旅馆。
>>
>>
>>
>> 1. 后勤组
>> 负责人:马健
>> 到达时间:9:00
>> 任务:布置会场,以及开始公祭后的一切后勤打杂
>> 备注:马健会带3个人左右(Qiao Yuqun,Xu Xiaocheng,Cao Jiangnan,Bian
>> Saiyuan),开两辆车,把一超家属带到会场。然后和大和尚及家属一起布置会场。注意:带心脏药,带小摄像机,First Aid。
>>
>> 2. 内卫组
>> 负责人:Zhu Qin
>> 到达时间:9:30
>> 任务:劝慰家属
>> 备注:现已确定的参加人员有Zhu Qin, Zhang Jun, 吴晓萌, Betty, Wang Li, Zhou Jingjing,
>> Isabelle Xing,
| hide details 1:55 PM (44 minutes ago)
|
My husband and I can help
Ying
Thanks,
Dan
很好,正好外卫组缺人。Gao Hui来负责主持这个吧。
2010/2/26 Xing Xie < xie...@stanford.edu >:
刚跟唐老师通完电话 他和Prof.Lo会去见一超家人。
唐老师目前安排是他自己带Prof.Lo一起于9点到会场 我让他再跟Prof.Lo确认一下 如果需要我接他会再联系我
另外就是家人和和尚那边不知道是否在意太多的外人在场
如果不需要接Prof.Lo,我也可以提前到场,并带2-3人。
我给Yuankai打个电话吧,stanford学生会这边出几个人肯定是没问题的。
谢兴
外围组缺人. 还有谁要报名外围组?
-Hui
3. 外卫组
负责人:Stronger,Tearsp
到达时间:10:30
任务:外围秩序
备注:全部队伍至少6人,在11点后维持秩序,管理会场。
如果人手有问题,请提前和我说。
2010/2/25 James Ma < jma....@gmail.com >
周 五
* 谢兴:负责落实唐老师和Professor Lo的接待
- 唐老师周六上午是否要马健到旅馆接
- Lo是否周六上午需要谢兴接,如果要,几点接
* 马健:
- Call殡仪馆:何时能拿骨灰?
- 8点后,Kinko打印遗像照片
周六
9:20:马健和一个后勤组成员到太谷精舍迎法师和一超牌位。
10:30:外卫组到达。财务组到达。
讲话:
毛清文副总领事,
唐老师,
Professor Lo from Singapore,
Professor Reinhard from Stanford,
念一超中学同学Rui的稿件(LKen:你来念吧!),
志愿者代表余小萌,
一超父亲;
所有到场人员绕场一周瞻仰遗容;
结束。
下午:曹丹将一超家属送回旅馆。
1. 后勤组
负责人:马健
到达时间:9:00
任务:布置会场,以及开始公祭后的一切后勤打杂
2. 内卫组
负责人:Zhu Qin
到达时间:9:30
任务:劝慰家属
Isabelle Xing,
请Zhu
3. 外卫组
负责人:Stronger,Tearsp
到达时间:10:30
任务:外围秩序
4. 外联组
负责人:曹丹,余小蒙
到达时间:9:30
任务:协调媒体
5. 财务组
负责人:八戒,LKen
到达时间:10:30
任务:收取随喜礼金,如果有的话。注意做好记录。
6. 摄影组
负责人:Friend,阿呆(afterdie)
到达时间:10:00
任务:摄影摄像
备注:马健会带一小摄像机
7. 指挥
负责人:马健
到达时间:9:00
任务:负责接应各个方面。
--
Ying Pan, Ph.D
Postdoc fellow
Liao Lab
Department of Ur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el: (650)-849-1958
E-mail: yin...@stanford.edu
Qin到时候统一定。请内卫组一定一定要做好家属的保护工作。你们一旦分好看护对象,请一定要保证时刻不离身,包括上厕所。咱们最不想看到的事就是在仪式中有人犯病昏厥,自残甚至自杀。希望不会,但我们不能不做最坏的设想。总之一定要和家属寸步不离。
而11点到12点的公祭,一超父亲说没有忌讳,可以用闪光灯,直接照一超遗容也行。他们只要照的效果好。
马健
2010/2/26 James Ma <jma....@gmail.com>:
> 太好了!这样照相的有阿呆,Friend,加上David Peng,阵容很好很强大。如果你那位同学负责摄影,就全齐了!
>
> 马健
>
>
> 2010/2/26 Gao Hui <dly...@gmail.com>:
Hi, James, Thank you for organizing the funeral. It is well done. It is so nice to meet you all. Sincerely, JJ |
--- On Sat, 2/27/10, James Ma <jma....@gmail.com> wrote: |
|
All media reports are available at
Also donor comments at http://yichaowang.cmain.org/bbs
they can print it out using the computer next to the hotel front desk.
Dan Cao, Ph.D.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 Genetics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tanford, CA 94305-4205
On Mar 1, 2010, at 12:19 PM, Xing Xie wrote:
Hi all,
The father wants to collect the hard copies of the newspapers having reports on Yichao. I should be able to get the Stanford Daily. I don't know who contact with the journalists from 星岛日报 and 世界日报. Dan? Can you ask them for the hard copies? And, are there any other newspapers that have reported this tragedy?
On 2/28/2010 10:16 PM, Dan Cao wrote:
同 谢! 马建做的非常辛苦非常完美! 同时也非常感谢大家第一时间响应我的号召,谢谢ACSSS CLIPSS CMAIN 以及诸多志愿者的贯彻始终. 虽然没能救回一超的生命我觉得很失败,但是认识了这么多充满爱心的朋友我也感到非常荣幸对世界充满希望! 希望大家能继续帮助一超家人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重新寻找生活新的希望. 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