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s
Groups
Sign in
Groups
Groups
阳光计算机组
Conversations
About
Send feedback
Help
【活动总结】2011-05-28 信心第8次课 个人总结
1 view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李娟
unread,
Jun 1, 2011, 9:53:54 AM
6/1/11
Reply to author
Sign in to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Sign in to forward
Delete
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messages in this group
Copy link
Report message
Show original message
Either email addresses are anonymous for this group or you need the view member email addresses permission to view the original message
to ygcl...@googlegroups.com
想了想,鉴于组内童鞋不怎么上论坛的情况,我把自己的总结放这里吧~
除了我闹出的小风波,还有中午讨论的问题的个人记录
首先是跟孩子的相处。我这周犯了个错误。周源小朋友上课有点调皮,比较爱说话,动脑筋比较少,有问题喜欢直接问老师,不思考。然后呢,我就批评打击他好几次。最后的结果是,他不理我了。
这件事给我个严重的教训,就是千万不能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我以为自己了解他,其实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而且我对这类型很聪明又很调皮的孩子的对待方式本身也不对。
所以也算是那自己的教训出来给大家分享下,以后不要犯类似的错误了。不管是新加入不久的志愿者,还是参与活动多次的志愿者,都要在于孩子的沟通上下功夫。而且参与一个新学校的活动时,一定要尽可能多的提前做功课,了解孩子们的状态。当然最好就是能够稳定在一个学校一个课程,常常出现,容易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教学效果也会好很多。
然后补充一些中午聚会时候大家聊到的话题。
首先算是对整个学期计算机组的工作作了简单总结。在课程质量方面,由于老人精力有限,补充进来的新鲜血液又比较少,总体看来这学期的课程质量比2010年秋季在振华的效果要差一些。投入的精力是主要因素,另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也是,大家关注到了课程的细节而忽略了课程的目标。小傅提到,上学期在振华,大家都认为很成功的一点是:参与课程的所有学生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几乎每节课都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孩子们从不感兴趣到兴致盎然,从害羞不参与小组活动,到最后一节课主动上台给大家讲故事、表演,孩子们不仅仅在知识上有收获,个人品质也比以前发生较大变化,而这恰恰是能陪伴他走的长远的东西。
对课程目标的关注的减少,可以说是大家做事情过程中的一个偏失。当原有的一些东西没有在熟悉它们的人身上体现出来,也就不能感染后来的人,就没有办法传承。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常常反思,常常提醒自己。不断强化一些核心的信念,形成自己的文化。
之后大家也提到新人的引导。touch表示虽然已经参加过两次活动,却仍然感觉自己游离在组织之外。我们目前是考虑在组织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成本,包括新人引导。大家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已经参加过活动的志愿者上面,而对于仅仅发过报名邮件的志愿者并不予以太多主动引导。在参加过活动的朋友中,再逐渐观察、发掘可培养的志愿者,多提供机会和帮助,使其能够成长为核心志愿者。
这样的方法也算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一个权宜之计。其实还并不能很好的解释touch的疑问,为什么参加过两次活动仍然感觉游离在外。
怎样维持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可能还需要继续思考更有效的方式。
最后还有一点,也是影响计算机组本学期活动效果的因素。
这学期计算机组单独在信心学校活动,很自然的在总结等方面就有所松懈。而项目负责人最初也是匆匆指定,到学期中又临时替换,两位负责人都没有参加过项目组的例会或者培训,对工作职责还不是很熟悉,导致在阳光本身的活动中、以及与学校的沟通中有所缺失。此外信心学校的常驻人员如小傅、付楠、黄翀、小舒等人,注意力更多是在课程上,在学校可能关注不到志愿者,课后也可能有其他问题讨论或其他原因,与新人沟通可能比较少。(新人这块是我的猜测)
这两个问题都算是学期初的组织工作安排不到位,对后面可能出现的状况预案不足。应该说是个经验。
以上总结了两三个问题。是立夏一直的风格。总是会不自觉的强调欠缺的地方。
其实这学期计算机组的建设还是有收获的。比如逐渐形成一些流程,包括备课,课程讨论,组内分享等。成形是个过程,现在已经起步就是很好的现象。
--
李娟 || 阳光立夏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