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交通工具的發達與資訊傳播工具的日新月異,地球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世界潮流的律動。當你沉浸在中國紫禁城的悠久歷史中,手上可以拿著一杯星巴克咖啡;在遙遠神秘的印度國度裡,你找到美國來的麥當勞;全世界都在看世界盃足球賽,都在聽Lady Gaga的最新流行單曲,穿著是日本Uniqlo的平價服飾。這就世界潮流的威力,它入侵著地球村裡每個人的生活,食衣住行、文化習俗都漸漸的被改變被同化。
當全世界的人都在聽同一首歌,吃同樣的食物時,我們不禁會想,那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呢?它去哪裡了?最近被大眾廣泛討論的電影「塞德克.巴萊」亦在探討傳統文化遇上外來潮流的衝擊。片中原住民塞德克族遇到外來日本人的統治,喪失自我傳統文化,不能紋面不能狩獵,更為了賺取微薄的薪水淪為日本人的勞力,最後因想恢復傳統文化,而群起反抗造成歷史上聞名的「霧社事件」。喪失了自我傳統文化就像失了根的蘭花,少了歸屬感也少了認同感,隨著潮流的風四處飄散。傳統文化能凝聚一個民族的團結力量,了解祖先的過去、民族的歷史,才會對未來有所展望。傳統是一個民族的根源,能一代代的傳承實現,才能使民族存在長長久久。傳統不僅是民族的基石,亦是民族的血脈。
而現代潮流帶給我們是文明的進步、生活的便利,也帶來不一樣的文化、新奇的思想。當古老傳統遇上現代潮流,我們該如何自處呢?我們或許不用像塞德克族一樣,用「出草」這麼激烈的行動來維護傳統,但似乎也不應該對外來潮流一概全盤接受。其實「傳統」與「潮流」是可以並存的。「傳統」是一種觀念、思想,它與眾不同,是種會令人驕傲的精神。面對「潮流」,應取其優點來強化自我「傳統」。近幾年台灣人流行復興一種「台客文化」,以前「台客」是指那種嚼檳榔頂著飛機頭的人;現在轉變成指講著台灣獨特的台語,堅持不放棄的草根精神,跟對自我文化感到驕傲的態度。傳統遇上潮流的碰撞,激起進步的火花,現在的「台客」是拿著西方電吉他,口中唱著台語搖滾樂,不是以前那種無所事事四處作亂的小流氓。
傳統文化也是經歷多少個歲月累積而成,它是附著在時代的巨輪上轉動,經過千錘百鍊、去蕪存菁下,先人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文化。我們應該秉持著傳承的精神,將好的傳統傳承給下一個世代。而潮流是這個地球村共同產生的文化,我們可以學習可以吸收,內化成自我文化的一部份,創造出屬於自己這一個世代的文化。傳統與潮流皆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取其平衡,不要忘本也不要拒絕進步。
On 10月17日, 上午9時56分, Leon Cheng <axpas...@gmail.com> wrote:
> 能想到用賽德克.巴萊做例子,真是 in 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