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年公務人員司法官考試第二試考試試題
等別:三等考試
類別:司法官
科目: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保成名師解題:林嵩 老師 解題
甲、作文與公文部分:
一、作文:(60 分)
我所遵行的普世價值
【擬答】: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可以是令人稱羨的錦衣玉食,也可以是眾人汲汲營營的富
貴功名。然而,生命中所追求的普世價值能否如同買賣一般秤斤論兩,來決定其是
否珍貴?抑或只是人云亦云的仁義道德?我想,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把不同的量
尺。
孔子所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善哉斯言,「義、
禮、孫、信」就是我所遵行的普世價值。
孟子云:「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能夠這般的義無反顧,不正是個「義」字的驅使。正因凡事以義為依歸,故能無所
畏懼、堅持正道而行。南宋文天祥受俘期間,儘管元高袓以高官厚祿勸降仍不為所
動,後囚其妻女以為要脅,縱然文天祥心中悲痛傷感,但仍不改心志,終以從容就
義,並於衣帶中發現其絕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准其義盡,所以仁至。」正因
心中有公理正義,故能捨利取義,成就人類文明的善良與美好。
「從心所欲,不踰矩」,凡事依規矩法度而行,待人接物溫良敦厚,以一字貫
之即為「禮」。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
絞。」「恭、慎、勇、直」實似為君子所必備的人格特質,然而一旦無「禮」加
以約束,就變成了「煩勞疲倦、畏縮怯懦、犯上作亂、煩躁急切」,由此可知
「禮」為作人之根本。以禮行事,名正言順,眾人當然願意與之共事;以禮待人,
共7 頁 第2 頁
敦睦和氣,不正是這個世界最需要的普世價值嗎?。
俗諺說:「滿招損,謙受益」一個人若流於自滿浮誇就容易招來他人的嫉妒與
不滿,亦等於畫地自限阻礙自己的成長,但若懷虛心謙遜則易獲得他人的支持和肯
定,亦能自認無知以求精進。同時成就自己與他人的價值。「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
其高,河海不辭細流故能就其深。」此亦談謙遜以達博深之理。人若能虛懷若谷,
以謙卑之心求學,方能廣納博學,以謙卑之心待人,方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故
謙遜是最高貴的克己功夫,也是人生路上最好的座右銘。
孔子云:「人無信而不立」孔子門生曾子的太太一日欲出門買菜,孩子欲隨母
親到市場,曾妻為哄孩子便隨口說回來後將為他殺一隻猪,孩子便和曾子同留家
中,等曾妻回家後,曾子便準備宰猪,曾妻阻止稱其不過為戲言罷了,曾子反言孩
子是向父母學習的,今日騙孩子,孩子將來就不信任大人,此非教育之道,亦非作
人之道,便殺了一隻猪,表示對孩子守信。此事說明了不論對象是誰,守信皆為待
人處事之根本,所謂「信者為人之根本,不失信,可謂君子」。
「義、禮、孫、信」乃人之根本。以義處世,可無懼;以禮自持,當廉潔;謙
遜待人,則溫柔;誠信不欺,於是坦然。此四者為吾人心中最值得遵行的普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