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傳統代表一個文化的智慧和個性,它是歷史的淵源,情感的依附,從而有了族群的認同與驕傲。
這個世界因為有了如此多不同的文化與傳統,所以顯得如此繽紛,就像人與人之間有不同的想法和個
性,彼此為對方的不同所吸引,且以自身的獨特而自豪。而潮流,則是各種傳統與當代思想碰撞的火
花,舊傳統著新潮流所注入的營養而得以演化成不同的新面貌。如何取捨,則有待傳統繼承人的智慧
。
口口近日在雜誌上讀到一篇對優人神鼓創辦人的專訪。優人神鼓為一出自台灣,結合鼓、武術、和舞
蹈的文創表演團體。創辦人談到她在國外跟波蘭戲劇表演大師學習時,曾得到的評語是:「被西化的
中國人。」當時她深受打擊,開始反思自已對本身文化和土地有何了解,進而創辦了有自己文化特色
的優人神鼓。個人以為,維護傳統,必需從了解其淵源和思想開始。不是只傳承形式和表面上的儀式
。任何傳統背後,必有其時空背景和先人的智慧。以清明祭祖來說,它代表對已逝親人的緬懷,和與
在世親人的相聚。它傳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口口多年前聽了一個演講,講者說到,現今我們談起滿清官僚之腐敗,莫不義憤填膺。當時清廷在多
次與外戰爭失利後,開始覺察到與外國力的懸殊,期間有位大臣因此被派至歐洲考察,在筆記本上認
真留下如此記錄:「今日學到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能被派至國外考察的大臣,
必是萬中選一的佼佼者,在當時國家動蕩之際,從基礎的科學學起以圖救國,多麼令人感慨!科技進
步,環境變遷,維護傳統同時,也需了解世界潮流之變化,就以祭祖為例,其傳承的,是人與人間的
情感連繫,而焚燒紙錢,以現今來看,在節能減碳、珍惜資源的潮流下,實有值得思量之處。
口口總括來說,無論是維護傳統或是順應潮流,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思考,唯有理解傳統和潮流背後真
正的意涵,透過縝密的思考,才能讓傳統永存並與時俱進。
=-=
心得: 果然需要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