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维客:在理想和尴尬之间传播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我是维客

unread,
Jun 25, 2005, 10:01:59 PM6/25/05
to wiki...@googlegroups.com
时间:2005-6-24 8:45:09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周次敏 阅读32次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周次敏
单位:南昌大学新闻系04研
地址:江西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
邮编:330047

Wiki(维客,又译作维基)技术又一次满足了传播者的自由传递信息的美好预期。以维基百科(Wikipedia)为代表的维客们不仅降低了超文本写作和发布的难度,而且也彻底改变了知识的旧有传播模式。在偌大的虚拟空间里,它们又一次发掘了互联网的技术潜力,为广大受众的思想和信息互通开辟了一方自由和民主的空间。

维客技术的出现颇有些戏剧性。1995年,为了方便社区群落方式的内部交流,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开发了一套名为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工具,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突发奇想地创造了维客技术。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协作式写作工具。也就是说,维客站点允许多人同时任意地浏览、创建、修改网站上的页面。比如有人撰写的词条,后来者觉得有不妥或者错讹之处,无须登录立即可以修改其中的内容。

维客体现的是开放、合作、平等、共享的网络文化,同时也承载了许多前人从未企及的传播理想。

一、维客的传播理想

可以说,维客的传播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鲜明的传播特性之上的。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便是维客传播理念的精髓。这具体体现在:1)每位维客参与者都可以创建、修改或者删除页面;2)维客要求每位成员具有合作精神,共同参与创作,实行分工合作,完成特定的任务;3)人人处于平等的地位,并有着相同的责任和权利;4)整个系统所呈现的全部内容都可以被访问者以及维客社群的每一个成员所共同分享。

维客为虚拟社区的成员们构筑了知识累积和共享的平台,也为传播者的理想插上了一双穿越信息时空的翅膀。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作为一种多人协作的书写工具,维客具有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它允许每个成员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在维客这套可以随意涂改的"网络白纸"上,任何人都可以在一段别人写过的内容文本上编辑加工,所有的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不断地组合和拓展。在《商业2.0》杂志看来,维客必将是群体性知识总结归纳的最优化模式。

正是这种新颖的知识累积模式吸引了大批的维客狂热者,召唤他们参与这项具有集体主义性质的伟大创作中。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协作,最终所得的劳动成果就是这些可以免费使用的知识条目。它们全部来自于世界各地维客成员的热心创作和无私贡献,不计报酬或者放弃版权。在知识"滚雪球效应"的影响下,最大范围内的资源得到重新的整合,整合后的信息将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从个性化思维过渡到共性化文本的生成,不是数量的加减,而是知识和思想的乘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出现在维基百科中文版首页上近似于网站宣言的一句话。从2001年1月到现在,短短四年半时间里,维基百科仅英文版的条目数就累积到了58万之多。而迄今已有237年历史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不过8万个条目。截至目前,在维基百科各版本中,超过10万条目数的除了英语版本外,还有德语、法语和日语版本。

与维基百科同属一个阵营的其它维客站点,也正在用民主的行动和开放的姿态告诉我们--"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2、人人是作者,人人当编辑


维客的行为守则这样鼓励参与者:如果您不够勇敢,那么维基百科永远都不会成功。永远记着您就是一位编辑,发现错误后不要指望别人来改正,而应当自己动手。去吧!您就是要勇于出去更改那些页面,去把那些错字改正过来、去把那些不当的措辞更正过来、或是去把新的内容加入......


这些极具煽动性和诱惑力的词句,能激发你书写和编辑的冲动,满足你对撰写百科全书的部分想象。在维客所营造的数字环境里,人人是作者,人人当编辑。


一方面,维客用简化的格式标记替代了颇为复杂的HTML语法。这与用普通写字板编辑文字差不多,容易掌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处理方式能形成一种近似于所见即所得的显示风格。再加上WEB界面上丰富的编辑工具,也大大降低内容创建和维护的门槛。

另一方面,维客通过文本数据库或者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版本控制,可以随时找回以前的版本,也可以将各种版本进行对比。版本控制使多人协作成为可能。

所有这些都在表明着,置身于维客空间,你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阅读者,而且是主动的书写者和编辑者。在维客传播者眼里,从这些看似不太可能实现的理想出发抵达活生生的现实,仅仅一步之遥。

3、倾听民间声音,尽享天下知识

网络从一出现,就具备了平民的气质。到了维客阶段,这种表现更加具体和彻底。维客汇聚了来自民间的各种声音,营造出一种拒绝特权的平等的"知识场"或"信息场"。书写者们本着对真理的渴求,自觉奉献,自愿为其"添砖加瓦"。

维客相信真知藏于民间。维客技术能把流散于民间的知识汇聚起来,最后沉淀并结晶。维基百科就是这样借助互联网创建、积累、完善和分享知识的全新模式来最终实现全民百科理想的。在这个公共空间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获取和贡献知识。有人因此把维客形容为知识的"大同世界"。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全球的网民围坐在显示器屏幕旁,共同分享着众多理想主义者精心烹制的知识盛宴。


二、维客的传播尴尬

有人说维基百科的出现是一场革命,维客颠覆了旧有的书写传统,催生了人类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新方式。甚至有人预言,维客会在中国发展成一种社会潮流,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暂且远离这些猜测和推断,但无法避免维客在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尴尬和困境。维客在传播理想和现实尴尬之间来回穿行。

尴尬之一:永远无法完成的"草稿"

其实,在维客诞生之初,"维基百科之父"威尔士就预料到了这个因维客开放性所带来的尴尬。他曾坦言,"维基百科永远不会完成"。

一个条目可能被修改几十次,而且更可怕的是,它可能永远一直被修改下去,反反复复。由于条目被设计成总是处在变动和可供编辑的状态之中,维基百科每天都在上演无休止的"编辑战",热点词条被人改了又改。这种状态持续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词条质量的参差不齐,并最终可能伤害维客自身的权威性。

鉴于目前的状况,威尔士酝酿出一项计划,就是为维基百科的一些条目设置"固定版本",即由一些责任编辑或者管理员鉴定并审核过的版本。在不损害维客自由开放性的前提下,采取相对"固定版本"的"草稿"虽然是无奈之举,却也是现有条件下的明智选择。

尴尬之二:"我"究竟在哪里?

有位维客参与者曾这样抱怨:"我无法想象我的伟大文章被任何陌生人修改。它是我的--我为什么要让别人碰它?让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编辑我伟大的文章是荒谬的。"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初级维客们内心深处的个人身份和个人价值的认同危机。在反反复复的改动中,"我"究竟在哪里?维客们的个人价值受到了挑战,因为每个人都有做"无用功"的潜在可能性。

从表面上看,你所做出的"贡献"似乎被否认。其实不然。即使被更改或变得面目全非,但你的每次记录都是被保存了的。如果能给他人以启发,那么你的个人传播行为在这一社会化的互动中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深化和升华。

因此,每次善意的"贡献"都是一次积累,每个贡献者最终都能得到身份和价值的认同。这种认同只有显性与隐性的区别。

尴尬之三:维客是"公共厕所"?

前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主编罗伯特·麦克亨利把到维基百科上了解某一话题以及确定某些事情是否属实比作是"上公共厕所"。他一方面对维客的内容质量表示了担忧,另一方面对维客的权威性提出了质疑。

一个开放自由的匿名的社区里,存在恶意的破坏和捣乱者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管理员和每个参与者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力。况且,维客系统会保留网页每一次更动的版本,即使参与者将整个页面删掉,管理者也会很方便地从记录中恢复至最正确的页面。另一方面维客有记录和封存IP的功能。对破坏者的IP
进行拦阻和封杀,可以制止恶意破坏者继续胡作非为。

关于权威性,有人这样反驳罗伯特·麦克亨利的观点:传统的百科全书也不是很客观,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立场过于明显。然而,维客的开放性决定了能够摆脱这一点。抱有良好愿望的参与者有时会持有不同意见,但是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以及众人智慧的融合,真理最终会凸现。


尴尬之四:午餐从哪里来?

维基百科的目标是为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提供自由免费的百科全书。虽然所有内容都由相关领域的热心志愿者撰写,无需支付稿酬,管理员也同样是志愿人士,但是维客每年的正常运行费用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让这"免费的知识午餐"一直持续下去,网站管理者还是要为资金的筹集伤透脑筋。

目前,维基百科由非赢利性质的维基百科基金会运作。一方面吸收全世界热心维客事业的志愿者的资助和捐赠,另一方面维基百科基金会通过发行纸质印刷品的形式来筹措所需资金。

寻找合作伙伴也是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今年4月7日,Yahoo宣称:Yahoo
Search将会为维基百科提供硬件和资源。而且Yahoo还将通过Shorcut的方式把维基百科的资源提供给大众。此前,Google已经宣布了要为维基百科捐赠服务器和带宽。


充足的资金后备支持,不仅有利于维客内容的建设,也有利于维客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很显然,包括维基百科在内的众多维客目前尚未找到固定的经济来源。作为公益性质的维客,能不能借鉴一些现行的商业运作模式,能不能寻找一种和商业广告合作的"双赢"方式等等,所有这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尴尬之五:到底需要几部百科全书

从理论上说,每个语种的人们只需要一部百科全书。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这样一部能真正囊括所有知识的百科全书。同样地,网络百科全书也可能会有几部。在这种情况下,维客的准确定位成了影响站点生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目标受众的模糊和内容取向的趋同会导致有限传播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使得原本微薄的维客力量过于分散。


网站名称 域名地址 创建时间 当前条目数 网站宣言
中文维基百科 zh.wikipedia.org 2002年10月 30206
自由的百科全书
网络天书 www.cnic.org 2003年08月 20444 开放的网络天书
维库 www.wikilib.com 2004年10月 23912
全球共享的中文知识库
搜派百科 www.sopai.org 2005年04月 24235
基于WiKi技术的百科全书

【注:条目数统计时间为2005年6月6日21:00】

上表所反映的是一些主要的中文维客站点的当前情况。显而易见,这些站点的定位几乎是重叠的。逐一浏览各站点,你会发现克隆跟风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很严重。一方面是由于维客技术自身的复杂性和创新难度,另一方面可能是自身实力的局限,难以另所作为。

不过,还是有一批定位清晰、内容差异化的维客站点。比如说,天下维客是中文Wiki专题站点,有Mediawiki建站、维基动态等特色内容,并收录PHP及相关网络知识。而Donews
Wiki则是一本IT知识的百科全书。此外,还出现了一些专业针对性很强的维客站点。

三、结语

虽然维客在传播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尴尬,但它的其它功能将会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地被发掘出来。除了适用于同一主题的共享协作式创作外,维客还可以让分散在不同地区的人在同一平台上相互协同工作。此外,目前维客技术的应用范围还包括特定领域内的资源共建、学术课题的协作研究以及课堂教学的延伸等等。

在开放、合作、平等、共享的理想光芒照耀下,维客们将继续以自由民主的方式来传播信息,继续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执着和热情。


【参考文献】

①周欣宇:《维基百科:分享知识的新方式》,刊于《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16日)
②蒋亦凡:《"自由百科"狂欢节》,刊于《新周刊》(2004年2月)
③《"维客"不完全手册》,http://tech.tom.com/sd/wiki.html

④部分资料来源:中文维基百科(zh.wikipedia.org)和网络天书(www.cnic.org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44111/3491845.html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