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杂志--维客:你准备好了吗?

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我是维客

unread,
Sep 3, 2005, 4:57:40 AM9/3/05
to 中国维客报道
来源:传媒杂志社(2005年第8期)


文/赵鸿燕 李金慧

近来,新浪网正与"Netor网同纪念"合作,以"维客"(wiki)的方式全力打造"新浪·网同万家姓维客计划",谱写一个完整准确并具开放性的中华姓氏大全,每个人都可以任意添加、修订姓氏和建立族谱,活动至今已有3086个姓氏收录其中。在技术发达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维客技术的利用、研发基本上与博客同步。但在中国,相对博客而言,它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名词,见诸报端的报道更是凤毛麟角。

然而,"维客技术打破了网络上某些人垄断信息发布、更新与维护工作的局面,进一步体现了信息自由共享与分权的思想。而对于新闻传播来说,维客未来将产生的冲击,可能不亚于博客。"这一认识已经在国内网络传播的研究中逐渐达成共识。

维客的由来与登陆

维客的英文名是Wiki,该词源自夏威夷语的"wee-keeweekee(quick)",原意是"快些快些",又被译为维基。简单说,维客是一种新技术、一种超文本系统,也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模式。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参与创作的人也被称为维客。同一维客网站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维客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维客们可以在网页上进行文本以及衍生多媒体技术的任意修改与编辑,每个人都可以维护网站,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探讨。与博客等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维客在使用上更为便捷、开放。

世界上第一个维客网站诞生于1995年。当年,"维客之父"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开发了一套名为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工具,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他突发奇想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维客系统。坎宁安认为,人喜欢讲话是本性。他发明维客的初衷就是希望激发每个人喜欢讲故事的天性,建立一种能够让人们自由交流彼此经验的平台。坎宁安还说过,维客的诞生就像艺术家塑造一团泥巴一样,它所带来的是群体性塑造,也就是知识界的变更成本曲线。

2001年,吉米·威尔士一手抱着3岁的女儿,一手在键盘上敲击出"wikipedia"--维基百科。目前,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维客网站,在全球共拥有50多个语种版本,以英文为主,各种语种条目都在不断扩充。它具有搜索引擎的功能,在不断更新中动态地发展,在不同观点和意见反对整合中向总体趋于客观的方向前行。中文维基百科的建设始于2002年10月,简繁同站,其内容大多由全球华人一起合作完成。最新统计显示,它的中文词条达34828个条目。

那么,如何登陆做一个维客?方法很简单。以维基百科的国际新闻编写为例,笔者登录后,看到一个词典式的页面,其中包含很多链接:蓝色表示该条目已被编辑,但可修改;红色表示该条目尚无记录,有待编辑。接着,笔者点击
"新闻动态"的链接,进入该页面。"新闻动态"集中了最新发生的各种新闻,并方便、快捷地提供相关的深度新闻背景,其中,它所采集的国际新闻具有全球影响力。以其中"全程关注"目录下的"2005年7月伦敦连串爆炸事件"为例,单击该项链接,屏幕上就会出现由多位维客志愿者编写的有关该事件的详细资料,包括事件经过、伤亡、原因、后续反应、其他国家、经济冲击、侦破工作、外部连接等等,图文并茂。如果笔者对某条新闻信息或背景知识有增删、修订的想法,只要单击该目录下部的"编辑"链接,进入"正在编辑2005年7月伦敦连串爆炸事件(段落)"页面,便可以在一个用于修改、编辑记录的文本框中进行编辑和修订。

人人当编辑的自为世界

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和相应的网络技术,任何人都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内成为维客,在网上对全世界发布新闻信息。这既是一种点(一个人)到点(另一个人)传播,又是一种点(一个人)到面(网络社群)传播。如果说博客实现了"人人当记者"的新闻理想,那么,维客则把"人人当记者、人人当编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营造了一个自在、自为的世界。

具体说,博客可以说是个性化传媒,在博客网站上,随处可见个人观点的任意表达,但阅读者仍是被动接收信息,不能直接在页面上修改别人的帖子,仅能在后面作一点评论;而在维客网站上,任何人都可以按照一定技术规则在前人写过的内容上编辑、修订和加工。维客呈现的是一种"隐性把关人"的状态,并不象传统媒介中的记者或编辑那样有具体的角色和明晰的分工,也不必须具备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专业素质,只要为某个重大新闻事件贡献自己编写的一篇新闻稿,或一条信息、一个修正,还可以将文字与图片进行超链接式的随意组合。

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中,从记者、编辑,再到审编,层层往上推移,删增和修改,完全是靠一个或几个人决策,使新闻传播空间相对封闭;加之他们的空间、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充分展现关于某个新闻事件的所有事实和观点;同时,新闻信息也只能从特定的传者单向地、线形地传向受众。相形之下,维客社群群策群力,"人人当编辑"体现着权威媒体话语权的下放,反射出维客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平民化,更重要的是,充分的双向传播把大众带入、开放的新闻环境。


维客是公众传媒力量吗?

作为一种新技术,维客的传媒特质与优势已经凸现。首先,在时效上,传统媒体的采、编、发程序相对复杂,必然有一定的延迟;而维客在发布信息时,"记者"、"编辑"志愿者队伍庞大,编写操作程序少、简单方便,而且可以轻松修改页面信息,因而相对及时、时效性强。其次,在新闻信息采集和深度报道方面,维客是网络社群写作,可以提供新闻背景,信息量大而充分;还可以跟贴发表评论,实现跟踪式、纵深型的协作写作,并迅速形成系列文章。这些优势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挑战。

由上可知,新闻维客对传统新闻传播体制方式必将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维客技术自身的缺陷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将其作用无限放大。《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前主编罗伯特·麦克亨利把上维基百科比作是"上公共厕所",对维客的内容质量提出质疑。客观地说,维客社群毕竟是一个隐性、庞杂的"记者、编辑"队伍,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其发布的新闻信息也没有经过多层的筛选和精心的把关,因此,信息可信度、有效性相对较低是不争的事实。此外,维客技术也有被滥用的可能,由此带来新闻信息的冗长、超载和信息质量的良莠不齐。所以,我们应更全面、充分地认识这一新技术,进行积极、合理的利用,并抵消其负面影响,才能更好地塑造它开放、中立和宽容的特质,使之成为举足轻重的公众传媒力量。


综上而观,未来维客之路究竟能走多远,蕴藏着多大的潜力和威力?它对传统媒体而言是福是祸,能否真正成为公众传媒力量?在此,笔者仅能判断的是,作为开放源码(open-source)运动的一个延伸,以及一种开放、合作、平等和中立的新闻理念的实践,维客将在网络"客"群占据重要位置,并给传统媒体的采编发程序和运营理念带来强有力的冲击。


[媒体连接]

中文维客网站略览:

网站名称
域名地址
创建时间
网站宣言

中文维基百科
zh.wikipedia.org
2002年10月
自由的百科全书

网络天书
www.cnic.org
2003年08月
开放的网络天书

维库
www.wikilib.com
2004年10月
全球共享的中文知识库

搜派百科
www.sopai.org
2005年04月
基于WiKi技术的百科全书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5733/52190/3633770.html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