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理性的、历史的角度,我不相信一直以来被灌输的东西;从感性的文学的角度,我相信一个能写出如此诗篇的人绝对不会是个卑劣的汉奸。
有人认为人品很差的人也可以写出好诗--但我觉得这只是皮相之谈。一个有一定技巧的人可以偶尔造作几篇不类似他本性的诗篇,但是如果要一直如此却绝对办不到--汪精卫的诗篇却一以贯之的是革命者的胸襟与悲怀,而且他的诗不是以功力或文采取胜,而完全是凭借倾注其中的感情来动人--这个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但是文学就是如此。
PS:鄙人有幸也姓汪。如果在以前,谁在我面前提汪精卫我要跟谁急--但是现在,我以汪氏有汪先生而自豪。如果汪先生是"汉奸",那么其他人都不配称为"汉奸"。
作者: 楚心魔 2005-8-28 22:22
我觉得汪精卫跟曹植完全是两种类型。我觉得汪精卫的诗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取径极正,颇合有温柔敦厚之旨--这一点对学诗而言其实是相当难得的;第二,感情真挚热烈,完全符合他自己认为的“革命文学”的特征--拙朴勇毅。
汪精卫在《南社丛选》(胡朴安编)序中说:“士之大患,在于见利害太明,好议论人长短,而不务实践,此小人无忌惮之资也。惟拙朴勇毅之革命文学,始足以矫而正之。”这段话值得深思,从中也可见汪氏其人其诗。
作者: 楚心魔 2005-8-29 12:33
==========================================================
楚兄此点,我也一直这样认为。诗中流露性情,一个人是不可能长期作伪于此的。
作者: 华盖 2005-8-29 12:56
汪先生的诗当然是很不错,但是”近代一人“似乎也过了,呵呵……他的诗以正则和感情动人,非常之纯粹--但是这不是诗的惟一衡量标准,诗还有很多其他的美感特质,不能因此将其他人的成就抹煞了--近代的牛人相当多。
作者: 楚心魔 2005-8-29 17:47
作者: 与子谐行 2005-8-29 20:58 回复此发言
-------------------------------
石原也通文学么?我真的不知道;三岛我也就知道是个写小说的,他的书我没看过--所以对这两个人我几乎一无所知,不敢妄作评论。惭愧!
作者: 楚心魔 2005-8-30 19:52
考察一个诗人,只读几篇作品诗不够的--任何稍有功底的诗人都可以写出几篇诗来“高尚”一把。但是还是那句话:如果他本性并不高尚,那么他就不可能一直“高尚”下去--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头到尾“伪装”下去,那也就不是伪装了,那时只能说他本来就是如此。前人论王莽“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其实这根本就是没有逻辑的:如果他没有做后面的坏事,那还有甚么“真伪”可言?那他根本就是个真好人嘛!
作者: 楚心魔 2005-8-31 12:23
---------------------------
我觉得后期的诗文更像李后主
作者: 221.137.201.* 2005-8-31 17:21
迈陂塘(二十九年十一月一日晚饭时,家人忽以杯酒相属。问之,始知为五年前余为贼所斫不死而设也。因赋此词。)
叹等闲、春秋换了,灯前双鬓非故。艰难留得馀生在,才识馀生更苦。休重溯,算刻骨伤痕,未是伤心处。酒阑尔汝,问搔首长吁,支颐默坐,家国竟何补?
鸿飞意,岂有金丸能惧,翛翛犹剩毛羽。誓穷心力回天地,未觉道途修阻。君试数,有多少故人,血作江流去。中庭踽踽,听残叶枝头,霜风独战,犹似唤邪许。
--这首词可以说很好地表明了汪后期的心态,我很喜欢。
作者: 楚心魔 2005-9-1 01:00
敌人火力太猛,一身之力难以抵敌,兄台助我。
我QQ55908642 联系
----------------------------------------------------------------
孔网我经常去,不过是买书。那里有几个人写诗不错,所以我只是偶尔才上论坛看看。现在太忙,去得也少了。另外我已经多年不用QQ了,抱歉!
其实也不必非要跟那些人在嘴巴上分个高低,而且我们既然崇尚言论自由,那么也要有足够的气度去宽容不同的看法,而不是跟他们一般见识。大家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我们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而正统派则是以谩骂为能事――这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而且要在短时间内改掉很多人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的本性只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东西、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如果他不愿意,那么哪怕你把真理放在他面前,他也可以熟视无睹。所以某种认识的改变必须是自觉的改变才有意义――我觉得我们中大多数是这样的,这是值得自豪的。而不论正统派势力多么蛮横,现在的人们不会再象过去那样轻易被蒙蔽了,我绝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站到我们这边来。
很多事情都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上帝的归上帝”,没有人可以越俎代庖,在“末日审判”的那一天,真与伪、善与恶一切自会见分晓。历史上的暴君们,无论他曾经如何强横,也终究是一场春梦。
我觉得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尽量把事实告诉我们的后辈,尽量去唤醒他们的良知和理性。如果我将来能做老师,我会这样教育我的学生。“功不必自我成”,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呵呵……
(楚心魔)
作者: 202.113.19.* 2005-9-3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