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汪精卫

111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22:37 AM6/3/06
to 汪精卫
我以前是学历史的,但是对于近现代史却一直没有兴趣--因为我知道这是被歪曲得最离谱的一段。所以我现在转行搞文学研究了--可是有意思的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双照楼诗词稿》,我真的立刻就被感动了--汪精卫的一个律师朋友曾经对汪说:读君之诗,使我感动,须知使我感动非易事也......(律师当然要冷酷一些);其实学历史的也不容易被感动--因为看多了太多的龌龊,都麻木了--但是我感动了,我为此下决心研究近代文学,并且以汪精卫所在的南社为题。

所以,从理性的、历史的角度,我不相信一直以来被灌输的东西;从感性的文学的角度,我相信一个能写出如此诗篇的人绝对不会是个卑劣的汉奸。

有人认为人品很差的人也可以写出好诗--但我觉得这只是皮相之谈。一个有一定技巧的人可以偶尔造作几篇不类似他本性的诗篇,但是如果要一直如此却绝对办不到--汪精卫的诗篇却一以贯之的是革命者的胸襟与悲怀,而且他的诗不是以功力或文采取胜,而完全是凭借倾注其中的感情来动人--这个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但是文学就是如此。


PS:鄙人有幸也姓汪。如果在以前,谁在我面前提汪精卫我要跟谁急--但是现在,我以汪氏有汪先生而自豪。如果汪先生是"汉奸",那么其他人都不配称为"汉奸"。



作者: 楚心魔 2005-8-28 22:22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23:59 AM6/3/06
to 汪精卫
我不懂诗,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汪诗的风格是不是与才高八斗的曹子建有点像呢?



作者: 61.51.232.* 2005-8-29 11:12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24:31 AM6/3/06
to 汪精卫

这个……可能每个人对文学的看法和感受都会有所不同吧?

我觉得汪精卫跟曹植完全是两种类型。我觉得汪精卫的诗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取径极正,颇合有温柔敦厚之旨--这一点对学诗而言其实是相当难得的;第二,感情真挚热烈,完全符合他自己认为的“革命文学”的特征--拙朴勇毅。


汪精卫在《南社丛选》(胡朴安编)序中说:“士之大患,在于见利害太明,好议论人长短,而不务实践,此小人无忌惮之资也。惟拙朴勇毅之革命文学,始足以矫而正之。”这段话值得深思,从中也可见汪氏其人其诗。



作者: 楚心魔 2005-8-29 12:33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25:00 AM6/3/06
to 汪精卫
有人认为人品很差的人也可以写出好诗--但我觉得这只是皮相之谈。一个有一定技巧的人可以偶尔造作几篇不类似他本性的诗篇,但是如果要一直如此却绝对办不到--汪精卫的诗篇却一以贯之的是革命者的胸襟与悲怀,而且他的诗不是以功力或文采取胜,而完全是凭借倾注其中的感情来动人--这个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但是文学就是如此。

==========================================================
楚兄此点,我也一直这样认为。诗中流露性情,一个人是不可能长期作伪于此的。



作者: 华盖 2005-8-29 12:56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25:28 AM6/3/06
to 汪精卫
我喜欢汪的诗词,近代一人而已。


作者: 222.95.66.* 2005-8-29 13:40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26:34 AM6/3/06
to 汪精卫
回楼上的:

汪先生的诗当然是很不错,但是”近代一人“似乎也过了,呵呵……他的诗以正则和感情动人,非常之纯粹--但是这不是诗的惟一衡量标准,诗还有很多其他的美感特质,不能因此将其他人的成就抹煞了--近代的牛人相当多。



作者: 楚心魔 2005-8-29 17:47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27:20 AM6/3/06
to 汪精卫

先声明我没看过汪诗,不过说到品质和文笔的关系嘛,不知楼主对石原慎太郎和三岛由纪夫作何感想。


作者: 与子谐行 2005-8-29 20:58   回复此发言
-------------------------------

石原也通文学么?我真的不知道;三岛我也就知道是个写小说的,他的书我没看过--所以对这两个人我几乎一无所知,不敢妄作评论。惭愧!



作者: 楚心魔 2005-8-30 19:52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28:05 AM6/3/06
to 汪精卫
尽管同样是文学,但是诗跟小说不一样。我们也许可以说“诗如其人”,但是不能说“小说如其人”,小说太复杂。

考察一个诗人,只读几篇作品诗不够的--任何稍有功底的诗人都可以写出几篇诗来“高尚”一把。但是还是那句话:如果他本性并不高尚,那么他就不可能一直“高尚”下去--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头到尾“伪装”下去,那也就不是伪装了,那时只能说他本来就是如此。前人论王莽“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其实这根本就是没有逻辑的:如果他没有做后面的坏事,那还有甚么“真伪”可言?那他根本就是个真好人嘛!



作者: 楚心魔 2005-8-31 12:23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29:04 AM6/3/06
to 汪精卫
我不懂诗,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汪诗的风格是不是与才高八斗的曹子建有点像呢?

---------------------------
我觉得后期的诗文更像李后主


作者: 221.137.201.* 2005-8-31 17:21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29:46 AM6/3/06
to 汪精卫
李后主前期风流,后期自怨自艾,怎么会跟汪先生相似呢?汪即使身负骂名,也从来没有怨恨之意。


迈陂塘(二十九年十一月一日晚饭时,家人忽以杯酒相属。问之,始知为五年前余为贼所斫不死而设也。因赋此词。)


叹等闲、春秋换了,灯前双鬓非故。艰难留得馀生在,才识馀生更苦。休重溯,算刻骨伤痕,未是伤心处。酒阑尔汝,问搔首长吁,支颐默坐,家国竟何补?

鸿飞意,岂有金丸能惧,翛翛犹剩毛羽。誓穷心力回天地,未觉道途修阻。君试数,有多少故人,血作江流去。中庭踽踽,听残叶枝头,霜风独战,犹似唤邪许。

--这首词可以说很好地表明了汪后期的心态,我很喜欢。



作者: 楚心魔 2005-9-1 01:00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30:26 AM6/3/06
to 汪精卫
好词,有纳兰遗风。艰难留得余生在,才识余生更苦。千古绝唱,毛主席有此格调否?叹叹。



作者: 222.95.66.* 2005-9-1 18:53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31:52 AM6/3/06
to 汪精卫
我不懂诗,平仄一律不通。但喜欢看诗,诗其实是人最初的也是最高的文学创作吧!非常个人化,非常直接化!会写小说的,可不见得会写诗,会写诗的写的小说都非常富有诗一样的魅力。大家比较一下雨果与巴尔扎克就能看出来。汪精卫的散文都非常朗朗上口,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他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非常上口。怪不得有人称他写的总理遗嘱是不朽的历史文献。国民党的大才子绝非浪得虚名!唉,他要是能不受命运的折磨,最后写一本回忆录,恐怕也是文实俱佳的历史文献吧!我觉得汪晚年的诗更加深沉,质朴,内心深挚的情感好像更加积压在心底了,表现却更加温和。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辛弃疾“天凉好个秋”那样吧!



作者: 吃猫粮者 2005-9-2 23:02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33:04 AM6/3/06
to 汪精卫
楚兄来帮忙先。
http://kongfz.com/trade/trade_reply.php?tc=bookworm&tn=夫子书话&id=154255

敌人火力太猛,一身之力难以抵敌,兄台助我。
我QQ55908642 联系
----------------------------------------------------------------
孔网我经常去,不过是买书。那里有几个人写诗不错,所以我只是偶尔才上论坛看看。现在太忙,去得也少了。另外我已经多年不用QQ了,抱歉!

其实也不必非要跟那些人在嘴巴上分个高低,而且我们既然崇尚言论自由,那么也要有足够的气度去宽容不同的看法,而不是跟他们一般见识。大家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我们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而正统派则是以谩骂为能事――这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而且要在短时间内改掉很多人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的本性只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东西、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如果他不愿意,那么哪怕你把真理放在他面前,他也可以熟视无睹。所以某种认识的改变必须是自觉的改变才有意义――我觉得我们中大多数是这样的,这是值得自豪的。而不论正统派势力多么蛮横,现在的人们不会再象过去那样轻易被蒙蔽了,我绝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站到我们这边来。

很多事情都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上帝的归上帝”,没有人可以越俎代庖,在“末日审判”的那一天,真与伪、善与恶一切自会见分晓。历史上的暴君们,无论他曾经如何强横,也终究是一场春梦。

我觉得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尽量把事实告诉我们的后辈,尽量去唤醒他们的良知和理性。如果我将来能做老师,我会这样教育我的学生。“功不必自我成”,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呵呵……


(楚心魔)


作者: 202.113.19.* 2005-9-3 08:58

miao

unread,
Jun 3, 2006, 2:33:44 AM6/3/06
to 汪精卫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西方人这句话说得真好,中国历史观的特点是什么都归恺撒自己。但是恺撒终不可能永远包办代替一切。西方人认为只有上帝是全知全能至善的,但中国人却认为人可以做到这些。人做不到,所谓历史的审判,从某种意义上的确应该是上帝的裁决,最后的审判!汪精卫二十年代在广东曾和一些知识份子一起开展反对基督教的活动,在报上著文。不幸的是,在这一点上,他是错的。



作者: 吃猫粮者 2005-9-4 12:53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