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一个好玩而令人难忘的故事
VJoin的故事从2010春天开始。
那是一年之前,VJoin很稚嫩。我们单纯地想做一些事情,改变大学生参与公益的现状。那时VJoin刚刚在建设组织网站(vjoinunion.org), 我们慨然在网站首页写下 “把宝贵的课余时间贡献出来,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并非因为身在高位,并非因为资金充足,我们甚至不比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优秀。很多身处弱势的同龄人若拥有同样机会进入大学学习,他们会做得比我们更加好”这样的话,没有人知道这种充满理想主义的热情会持续多久。
那时我们对于中国公益圈有一些认识,远谈不上深入。创新的勇气和参与的热情是我们唯一的资本,我们对VJoin本身的定位也还不成熟:
我们意识到需要为自己找到精准的切入点——“公益”这个词语乍听上去就是捐书或者支教,既沉闷又没好处,欲将其变为大学生中的“时尚”,需要VJoin了解中国公益的现实和瓶颈,了解公益组织和大学生双方的真正需求,这不是单纯的服务热情可以做到。
VJoin要真正在公益圈做些有价值的事情。我们不能浮在天上,而要踏实走在地上,留学生的背景在这里不是优势,而是劣势。通过公益,我们在重新发现社会,也在重新发现自己:
《永远不要怀疑一群用心执着的人可以改变世界》 王琛 2010.08.02
暑假的探索为VJoin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要做创新公益,做有趣的项目,并且做出我们的诚意。外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了解新公益在国内的第一手资料,成为VJoiners工作的常态:
《站在项目里面——18号中国新公益论坛总结》 张晴 2010.09.18
越了解新公益,我们越明白公益不等同于富人的作秀,公益不等同于道德优越感驱使下的怜悯。公益与慈善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是既得利益者的慈悲,前者是每一个公民可以拥有的生活态度:
2010年秋学期,VJoin的团队在不断的新公益项目中成长,成熟。从零开始,白手起家,一个学期的努力后我们越发清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在新公益这条路上走的越发坚定:
进入2011寒假,VJoin开始更加注意组织内部的培养机制,VJoiners来到这个组织不仅仅是为了做项目,个人的成长同样重要。HR部门专门为VJoiner打造内部活动,花的心思并不比对外的项目少:
《VJoin广州——VTalk:创意X公益:Fungagement之约》 VJoin广州HR 2011.02.22
2011春季学期,厚积薄发。经过整整一年的探索,VJoin推出倾力打造的品牌项目——ijoin. iJoin回答了VJoin从成立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止思索的问题——在新公益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大学生可以在公益组织的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公益组织如何能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机会?简而概之,两者可以如何为对方创造价值?iJoin是我们的答案:
《ijoin春季kick off meeting——don’t settle, move on》 苏国睿 2011.02.27
《在这样的青春年华我们究竟该做什么》 陈璐瑶 2011.03.02
《借ijoin让自己下定决心写点什么》 施思 2011.03.02
3月中,VJoin获邀在深圳公益深交会向全国的公益组织演示志愿者平台管理方案。在这次全国公益组织云集的盛会上,VJoin的演示揭示了公益组织与志愿者互动的未来方向:
《NGO NEED IT EVERY DAY》 陈露 2011.03.20
从VJoin故事的序章开始,VJoin技术团队和线下团队就是两条主线。VJoin Technology Team也许没有线下团队做的事情广为人知,但过去一年多以来,这是VJoin奉献最多,工作难度最大的一群人:
上述十二位VJoiners,十二篇文章,每一篇都讲述了这个故事的精华。
VJoin的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我们都很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