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週 Observers' Week http://obs.org.hk
胡蘭英 Stella L Y Hu s...@obs.org.hk
-------------------------------------------
Observers' Week (2002.8.31)
It's a boring situation to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Things happen there are shown in the model of
Taipei's offbeat performance-Beijing's protest-
Washington's policy reiteration-two parties find
their ways out.
觀察一週 (2002.8.31)
兩岸
突破歹戲連棚 --
有人以為兩岸關係是火藥庫, 其實是個悶局.
台灣愛搞另類, 到處放火, 領導人不時講兩句驚人之語(1),
或者去神秘地點度個假, 過個境, 一旦獲得些許甜頭, 又忙不
迭地放大, 陶醉在自己織的夢裏(2). 對岸則是一貫地暴跳如
雷, 嚴打, 滅火, 緊縮政策, 貓捉老鼠般的忙個不停. 讓第三
者在過程中用"兩根舌頭"(3)吃盡好處.
顯然台灣用得是奇謀, 走得是民粹路線(4), 底線是不越過台
灣海峽中線雖然受到一些有志之士的批評, 但因票房保證的
引誘太大, 玩弄危險遊戲與奇謀會因應島內的選情與政情波
動繼續存在(5), 不斷升級, 直到臨近台海中線為止. 此為島
內某些政治冒險家的生存之道.
台海上的風雲際會, 雖然變化多端, 基本上還是脫離不了台
北出位 -- 北京嚴打 -- 華盛頓重述立場 -- 兩岸各自找下台
階 -- 風波暫息的模式. 歹戲連棚, 教海外看得直搖頭.
嚴打, 緊縮, 文功武嚇, 都是對抗式的療法. 到目前療效不顯,
且易被借勢, 轉為對方的政治資本. 不如換個療法, 加入新變
數, 求突破.
用順勢療法, 如香港民權黨主席陳啟宗為解決香港的人口問
題, 首倡的"小香港論" -- 在內地建幾個香港, 或者採專欄作
家吳稼祥在8月29日的信報提出的"閩粵自治論"(6) -- 在廣
東與福建成立仿傚香港的特別行政區, 顯示北京有以釋放治
權, 來維護國家主權的誠意與決心, 直攻台灣的民心.
台北的聲音已經很清楚: 要自主, 不接受強權, 是否獨立, 還
在觀望中.
許多人指出大陸的民主化, 才是號召台灣回歸的關鍵.
不過等待13億人口進化真是太久, 觀眾的耐心多半禁不起考
驗. 如果北京採分段式, 拿出實證, 將港澳特區的來料加工式
的一國兩制進化到建立自己的品牌對台灣的民意歸向, 會有
一定的吸引力.
當台灣的民意轉變, 賴以為生的政客如何能維持不變?
領導人的責任, 無非在提供一個具可能性的美麗希望. 打破
歹戲連棚的輪迴, 任何有助於和平解決兩岸糾紛的努力, 都
會贏得全球的讚賞.
CNN不會, 亦無責任, 告訴你這些.
附錄:
1. 2002.8.4, 林晨柏、劉黎兒, 中國時報, 陳總統:台灣與
中國 一邊一國 -- 陳水扁: 台灣與對岸中國,一邊一國,要
分清楚. 大家要認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2. 2002.8.28, 中國時報, 北京記者會問答實錄 阿米塔吉:
美顯然也不用多說什麼 -- 把記者會的問答全文發布在新聞
網站, 澄清"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反對台灣獨立說".
3. 2002.8.30, 中央社/中國時報, 泰反對黨證實係官方邀請
--「利用兩根舌頭」來吃台海兩岸的利益.
4. 2002.8.30, 社評, 中時晚報, 外交的危機 -- 外交的無
知和民粹,才是台灣最大的傷害.
5. 2002.8.30, Jason Blat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Chen lobbies allies for US visit.
6. 2002.8.29, 吳稼祥, 信報 -- 撫近慰遠, 解閩徠台 -
論閩粵自治以解台灣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