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s
Groups
Sign in
Groups
Groups
tw.bbs.sports.fishing
Conversations
About
Send feedback
Help
Google Groups no longer supports new Usenet posts or subscriptions. Historical content remains viewable.
Dismiss
Learn more
.黑心製造假錢、假藥、假食品等,削福難以計量,死後尚要接受地府的冥罰
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q12i...@yahoo.com.tw
unread,
Jan 12, 2014, 3:29:09 AM
1/12/14
Delete
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messages in this group
Copy link
Report message
Show original message
Either email addresses are anonymous for this group or you need the view member email addresses permission to view the original message
to
(摘錄於鸞書寶德雜誌120期)
書名:現代日常損福與禁忌 天上聖母 主著
宣筆:邱原章 扶鸞
天上聖母 降 100年7月23日
第二十五章 以假偽真之損福
新時代之眾生,利慾薰心,良心蒙蔽,不信因果者多,不明真理者眾,導致世間人任意膽大妄為,時常以假貨冒充真品,進而擾亂市場,造成許多人無端之損失,甚而傷害身體;是以,累積所造罪業,必落無間地獄,再經轉世,若能投生人道之時,勢必生活悽慘且苦不堪言。
時代變遷,人類固有之道德不復存在,因而形成「只要我過得去,別人之死活算什麼」的錯誤觀念,促使眾生時常以假品冒充真貨,目的在使自己從中獲取不當利益;更有不肖眾生鑄造假錢,令假錢流通於市面上,使得十方人士因為這些假錢而損失慘重。然而每當有人因為爾之假錢輾轉經手之處所,必令愚昧的眾生消減一次次之福份,也就是說:當眾生持十張百元假鈔購物時,本身之福報已經被天地削減千元之福份;但其他眾生並不知情手中收到了假鈔,於是再以這千元假鈔購物,則此時爾必再度被削減千元之福份,換句話說:千元假鈔輾轉流通十次,爾之福份便被削減萬元福份,若這千元假鈔被輾轉流通了千次、萬次,爾被削減之福份則無以計量。
無知的眾生,貪婪的慾望,昧著良心,鑄造假錢,為了一時之不勞而獲,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損失,甚而擾亂金融秩序,造成社會不安;如此惡劣行為,不但本身觸犯陽間法律,亦是冥律之禁忌,因而導致本身福份受到一次次的剝奪,難道有比較好乎?
眾生愚迷,僅為一時利益,使用其他原料混合,進而危害人體健康。之前,大陸地區有不肖收購商添加三聚氰胺於生奶之中,以提高蛋白質之檢驗量,然後供應給製造廠,製成奶粉,結果造成眾多嬰兒的腎結石;其實,三聚氰胺是一種用來製成美耐皿餐具的工業塑膠原料,根本不能吃。近期,台灣地區亦有塑化劑風暴,起雲劑本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可以添加在運動飲料、果汁、果凍、優酪、果汁粉末裡,可以讓賣像更好看;但是,有不肖原料供應商乃以工業用塑化劑取代起雲劑,提供給食品製造業,製成食品,結果影響人體的健康至鉅。
凡此種種,包含食品類、藥品類等,原料供應者或製造者,違背良心,以假偽真,影響眾生之身體健康,甚而造成傷害,即是缺德,乃依照天律而予以削減福份,嚴重者尚有牢獄之災,更不用多述。
在二十年前,於瀋陽地區,乃有陳某,一心想賺大錢,但本身並沒有具備任何專長技術,只因懂得一些藥材,看準藥材之生意好賺,竟然起了歹念,研究起高貴藥材之替代品。有些藥材,難以栽培,亦不易取得,則找尋類似之木材或樹木花草或野生類植物,加以巧妙工法,讓這些假藥根本從外觀上分辨不出來,就連用煮出來的顏色都相差不多,大家都察覺不出異樣。數年之間,獲取暴利,乃為陳某帶來不少財富,不但買屋置產,亦擁有大片土地予以出租,由於金錢得之容易,陳某的生活極盡奢華。但是陳某並未因此縮手而停止販賣假藥的生意,反倒是薄利多銷,四處推廣,假藥愈賣愈多,範圍也愈廣。
某次,陳某的兒子與友人外出應酬,受到地方人士之鼓吹,一時興起,買了幾瓶名酒,其實是假酒;回家之後,予以品嚐,才喝不到一瓶,陳某之子立即產生身體不適。一般而言,假酒含有大量甲醇的工業酒精,極易導致中毒,其症狀為頭痛、嘔吐、腹瀉,甚至失明。如果誤飲八至二十毫升,則可導致中毒而影響肝功能異常;誤飲六十至二百四十毫升,則可能導致失明,甚至死亡。因此,陳某的兒子誤喝之後,導致酒精中毒,進而影響肝功能異常,急速送醫,幸及早搶救,才救回一命,否則將因腎衰竭而死。
俗云:「禍不單行」,陳某本身則因誤飲假飲料,險致雙目失明。至此,陳某才後悔自己不該販賣假藥,而遭報應,但父子二人從此進入醫療階段,原本之財富則耗損於醫療費用,最後只能在悔恨中以乞討度日。
是故,眾生切勿以假偽真,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眾生的健康,否則冥冥之中依律削福,死後尚要接受地府的冥罰。慎之!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