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roups no longer supports new Usenet posts or subscriptions. Historical content remains viewable.
Dismiss

[問題] 2002華航澎湖空難的手機留言

251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unread,
Apr 27, 2011, 9:18:43 PM4/27/11
to
之前看靈異節目有出現一則手機留言,是一個受難者

傳出的,當中聲音一開始是海浪聲,接著傳出一個男生聲音

說我不要死,嗚~~~

請問這則手機流言是真的

還是偽造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220.105

Zihuatanejo

unread,
Apr 28, 2011, 8:13:08 AM4/28/11
to
02年的澎湖華航空難當時新聞鬧很大,
當年還在唸大學的我,無聊寫了篇文章探討,
等同也蒐集了部分相關靈異新聞,也順便扯了一些其他靈異事件。
文筆拙劣,有興趣者姑且看之。


淺談華航空難奇聞

5月25號,華航CI-611班機失事,在澎湖海域外海上空分裂四塊,原因至今無解
。此海域上空對於部分飛官而言素有「魔鬼海域」之稱,倒不是出事率頻繁,而是幾
次事發後飛機殘骸皆未尋獲,而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怪事當屬民56年楊敬文少校在113
空戰結束回航傳報捷時突然失蹤。

在根據我查閱最近40年的空難統計,共622架出過問題,而近25年在此海域也僅4
架失事,相形之下顯得微不足道。在搜索方面,經過近幾天所看的海底拍攝,以及相
關救難人員表示,相關海域暗潮洶湧,水流湍急,這亦使得搜救極為困難。由天候與
環境因素觀之,台灣百慕達之說的可信度不高。

不過其他靈異怪聞現象,卻頗值得探討,並非要用神怪之說來妖言惑眾,而是以
較認真的態度去察看相關消息。首先是罹難的台北廖國昇先生,在遺體尋獲後,家屬
們紛紛接到一通怪電話23581414,總計有10多名接到該電話,親屬們將之解讀為「勿
想我吧!已死已死。」經查證後此電話先前為該親屬公司用電話,不過早已停話數個
月。(5/28東森新聞,5/29台灣日報)

再來則是「中正機場近日夜間據傳有若干靈異情事發生,值夜航警、海關驗關關
員或是免稅店員,明知已無班機降落,但卻隱約聽聞入境長廊有人聲吵雜與腳步雜沓
聲」,「在入夜後明知已無班機降落,但在夜深人靜空曠的入境長廊中,卻隱約聽聞
到好像有相當吵雜的人聲與眾多腳步聲,探頭查看又沒有看到任何人。」據航警、官
員、免稅店員私下談論,應是罹難者家屬回魂。(5/29台灣日報)

資深演員洪濤的堂兄洪勤誠在空難中不幸罹難,此間也發生奇聞,認屍時在確定
86號遺體時,據「洪濤表示,也許是巧合,也許是靈異,『八十六』是我晚上睡不著
,拿一支無水的筆,亂塗塗出來的,另一次是在恍惚之間,夢見堂哥穿著白衣,坐著
漁船而來,跟他說是第86個尋獲者。」(5/30台灣日報,5/30中時電子報)

除了這些新聞以外,還有不少零星的報導消息,像是一位罹難者的女兒蕭小姐事
發前後要撥電話與朋友聊天時,不論撥給誰卻屢次顯示其外婆電話。蕭小姐表示外婆
自小扶養她長大,關係非常親密,這現象似乎意涵著是告別訊號(5/26中時電子報)
。也有通靈人士表示空姐托夢在目斗嶼北方有百餘人埋在海底,他們在海底很冷,希
望搜救單位盡快打撈;亦有抬屍的阿兵哥突然暈倒表示被附身,當地廟宇也盛傳不少
「神明說」(6/2聯合新聞網)。

以上節錄了一些較具代表性的新聞報導,前幾天在高雄的兩岸航空事業座談會上
,就有中國學者表示這些傳聞不可思議,並呼籲台灣民眾要破除迷信。無神論的共產
黨員,對於這些光怪陸離的傳聞很難接受。而在空難後,網路又盛傳一些事後預言的
文章,確實也容易引起反感,把災後的氣氛搞得鬼哭神號。

我對預言的瞭解相當有限,其真實性與否我就不多作評述,既然事發了,再去探
究一些事前徵兆並且大加炒作,沈浸於神鬼傳奇,也是某種程度上的不尊重。我個人
是相信徵兆預知等現象的,不過這些事情無法以當代科學作解釋,我想到的方法是以
量化的統計資料來評估每次徵兆的可能性,以收事前準備之效,雖說命裡有時終須有
,但這種宿命思想達到了極致,必然造成消極的人生觀。

托夢說是靈異消息非常盛行的傳言,許多警探苦思未果或案情撲朔時,也會遭遇
受害人托夢投訴。除了因他人靈力介入個人夢境外,其實也有許多例子是有關夢的洞
察力,心理學家榮格就對此研究甚多,他認為夢並非佛洛伊德所說的潛意識壓抑或扭
曲,也有可能代表著預測未來。林肯在遇刺前一週,曾經有著這麼一段夢境:他在白
宮樓上,聽到樓下有啜泣聲,急忙下樓探視,看到擔架上白布蓋著一個人,他問警衛
怎麼了?警衛哭著說:「是總統,遇刺身亡了。」

至於類似蕭小姐的手機現象,似乎意涵著親屬的告別訊息,一種預測性的客體狀
態,榮格稱之為「催化的客觀現象」(catalytic exteriorization phenomenon)。
相關的預感林肯遇刺當天亦有一例,當天傍晚他在陸軍部談完公事後,突然神情嚴肅
的對克魯克說:「克魯克,我相信有人想要殺害我,你知道嗎?」當時在場的人都大
吃一驚。之前,林肯總是對旁人的安全勸誡一笑置之,這是他第一次提及,接著自言
自語道:「我毫不懷疑,他們會這樣幹的。」當時克魯克勸他不要去福特劇院,他卻
以廣告已登出為由,不願讓人民失望,赴了死亡之行。


※ 引述《napolan (無)》之銘言:
: 之前看靈異節目有出現一則手機留言,是一個受難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147.244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