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roups no longer supports new Usenet posts or subscriptions. Historical content remains viewable.
Dismiss

何謂[後級] [前級]

1,338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 0-0-0-0-0-0 ]

unread,
Feb 1, 1999, 3:00:00 AM2/1/99
to


真的不懂ㄋㄟ.......

--
[1;32m※ [33;44m成大建築 落水山莊 [m [1;36m( [1;37m140.116.118.55 [1;36m)
[1;32m※ [1;36m Post by [37mBT [36mfrom [33m192.192.50.243
... [m
--

Genesis

unread,
Feb 1, 1999, 3:00:00 AM2/1/99
to

==> BT....@fw.k2.dorm.ncku.edu.tw ( [ 0-0-0-0-0-0 ]) 提到:
> 真的不懂ㄋㄟ.......
前級:訊號放大器or選擇放大器
後級:功率放大器

--

不要只玩音響..要聽音樂
音響沒有境頭.....只有音樂才是終點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h139.s64.ts30.hinet.net] [Login: 11] [Post: 19] [0m

hummel

unread,
Feb 1, 1999, 3:00:00 AM2/1/99
to
前級是對音源的小信號做放大,通常輸出功率都只有幾瓦而已,並且可以調整高低音及音量
還有選擇音源.又叫PRE amp.
後級是對前級輸出的信號做放大,讓功率大到足以推動喇叭,通常最少都有幾十瓦的功率,
所以後及大都作功率放大用幾乎沒有任何旋鈕,又叫功率放大器.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h159.s14.ts32.hinet.net] [Login: 26] [Post: 9] [0m

Genesis

unread,
Feb 2, 1999, 3:00:00 AM2/2/99
to
==> humm...@bbs.ntu.edu.tw (hummel) 提到:
: 前級是對音源的小信號做放大,通常輸出功率都只有幾瓦而已,並且可以調整高低音及音量
: 還有選擇音源.又叫PRE amp.
: 後級是對前級輸出的信號做放大,讓功率大到足以推動喇叭,通常最少都有幾十瓦的功率,
: 所以後及大都作功率放大用幾乎沒有任何旋鈕,又叫功率放大器.
that's very correct!

--
別玩音響...要聽音樂
音響沒有終點....音樂才是盡頭
...............................................共勉之

--
◎ [1;31m龍 [32m貓 [33m資 [34m訊 [35m天 [36m地 [0m( [1mbbs.mgt.ncu.edu.tw [0m)
◎[ [1;33;46mGenesisI [0m]來自: h61.s66.ts30.hinet.net

[ 0-0-0-0-0-0 ]

unread,
Feb 4, 1999, 3:00:00 AM2/4/99
to
※ 引述《humm...@bbs.ntu.edu.tw (hummel)》之銘言:

: 前級是對音源的小信號做放大,通常輸出功率都只有幾瓦而已,並且可以調整高低音及音量
: 還有選擇音源.又叫PRE amp.
: 後級是對前級輸出的信號做放大,讓功率大到足以推動喇叭,通常最少都有幾十瓦的功率,
: 所以後及大都作功率放大用幾乎沒有任何旋鈕,又叫功率放大器.
~~~~~~~~~~~~~~~~~~~~~~~~~~~~~~~~~~~~~~~~~~~~

那擴大機有前級的和後級的又是甚麼意思?
是一定要同時有前級和後級的才行 是嗎?
那又為什麼很多音響過大機只有一臺?

--
[1;32m※ [33;44m成大建築 落水山莊 [m [1;36m( [1;37m140.116.118.55 [1;36m)

[1;32m※ [1;36m Post by [37mBT [36mfrom [33m192.192.50.238
... [m
--

Genesis

unread,
Feb 4, 1999, 3:00:00 AM2/4/99
to
==> BT....@fw.k2.dorm.ncku.edu.tw ( [ 0-0-0-0-0-0 ]) 提到:
: ※ 引述《humm...@bbs.ntu.edu.tw (hummel)》之銘言:

: : 前級是對音源的小信號做放大,通常輸出功率都只有幾瓦而已,並且可以調整高低音及音量
: : 還有選擇音源.又叫PRE amp.
: : 後級是對前級輸出的信號做放大,讓功率大到足以推動喇叭,通常最少都有幾十瓦的功率,
: : 所以後及大都作功率放大用幾乎沒有任何旋鈕,又叫功率放大器.
: ~~~~~~~~~~~~~~~~~~~~~~~~~~~~~~~~~~~~~~~~~~~~
: 那擴大機有前級的和後級的又是甚麼意思?
: 是一定要同時有前級和後級的才行 是嗎?
: 那又為什麼很多音響過大機只有一臺?
那就是所謂的"綜合擴大機"(前後級做在一起)

--
別玩音響...要聽音樂
音響沒有終點....音樂才是盡頭
...............................................共勉之

--
◎ [1;31m龍 [32m貓 [33m資 [34m訊 [35m天 [36m地 [0m( [1mbbs.mgt.ncu.edu.tw [0m)

◎[ [1;33;46mGenesisI [0m]來自: h80.s66.ts30.hinet.net

js

unread,
Feb 4, 1999, 3:00:00 AM2/4/99
to
>==>發信人: Genesi...@bbs.mgt.ncu.edu.tw (Genesis), 信區: Audiophile
>==> humm...@bbs.ntu.edu.tw (hummel) 提到:
>: 前級是對音源的小信號做放大,通常輸出功率都只有幾瓦而已,
>: 並且可以調整高低音及音量, 還有選擇音源.又叫PRE amp.
>that's very correct!
>
---- `通常前級輸出功率都只有幾瓦而已'的講法is not correct.
至少, 在前級的規格說明書中, 不會這樣寫的.

--
[0m [1;35m ◎ Origin: 中央松濤站□bbs.ee.ncu.edu.tw From: 140.115.8.245 [0m

bm2ado

unread,
Feb 5, 1999, 3:00:00 AM2/5/99
to
非營利轉載梁中鍔先生一文請參考
-------------------------------------------------
音頻擴大機 --- 入門篇 ◎梁中鍔

★★人體有五臟六腑,各司其職的運作,暴飲暴食或生活習性不正常,影響到它們的運
作,人體就會出毛病。

★★音響器材也是一樣,它有不同的組件各司不同的功能,搭配錯誤或擺位不正確,它
都不會發出好聲。購買器材得不到美聲,就如同人體出了毛病一樣。

★★從古至今,談到擴大機,它總是位列心臟地位,縱或有人認定揚聲器比它更重要,
但它絕對是五臟,而非六腑之一。

★★Amplifier-擴大機,在本文中談的是音頻擴大機。說它是擴大器或放大器都無所
謂,大家能確切瞭解就好。我們先從功能性談起,再逐漸由淺至深。

前級擴大機

★★擴大機的主要作用,是將輸入訊號放大至足以驅動負載。但輸入訊號的電平高低不
同,負載特性也有大有小,擴大機為應付不同狀況,常會以不同風貌出現。

★★Pre Amplifier-前級擴大機是承受來自CD唱盤、調諧器、錄音座…的訊號,放大後
去驅動負載,它的負載是後級擴大機。我們應先明瞭兩點,一是前級擴大機可以不單獨
存在,它也可以和後級共存。二是除放大訊號及驅動負載之外,它還兼具阻抗變換之功
能。因為前級要承接許多訊源,有CD、調諧器、錄音座,這些訊源的阻抗極可能都不一
致,送到前級就可先做整合。

★★你一定看過前級擴大機,背板上有許多鍍金插座,面板上也有許多旋鈕或搖頭開
關,因此前級擴大機也常被稱做控制放大器 - Control Amplifier。

★★最近這十年來,前級擴大機的設計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前述CD唱盤、調諧器、錄
音座,都被列為高電平high level訊源,雖然面板上有四或五檔選擇,但你可以隨意
接,因它們都是高電平訊源(source-訊號源),沒有差別。

★★有高就有低,相對於高電平的就是低電平-low level訊源,以前風行的LP黑膠唱片
系統,就是屬於低電平訊號源。

★★LP播放系統包括轉盤、唱臂及唱頭,其唱頭大致以MM動磁式及MC動圈式為主。MM唱
頭的輸出電壓只有高電平訊源的五十分之一,甚至三百分之一。而MC唱頭的輸出,更是
低到不及MM唱頭的二十分之一。所以接MM唱頭時,它的訊號要先單獨放大,然後再送入
高電平放大器做第二次放大。

★★接MC唱頭更費事,要先單獨放大,然後再經MM唱頭放大,最後再送入高電平電路做
第三次放大。有個方法可省掉一級放大,就是選用高輸出MC唱頭。

★★低電平-low level訊源不只是輸出電壓(電平)低,MM及MC唱頭還要經過「反
RIAA」網路,而此反RIAA網路,在僅量遵守美國RIAA協會之規範下,每家廠商都有不同
的計算值,這在當年還是一種百花齊放式的特色。

★★環視現今前級,具備低電平放大的已很罕見,有些前級在面板上直接註明Line
Level線電平放大,無法匹配LP系統。至於給MC唱頭用的前端放大器-Pre PreAmp.或昇
壓器-Set Up Trans.,已停產多年,初入門者只有從圖片緬懷過去的風光歲月。

★★沒有人認為LP唱片的音質不夠水準,至今仍有極少數人堅持使用LP。但CD系統在操
作上實在方便,消耗性也比LP低,軟體也輕巧易於攜帶;唱片廠新錄音只發行CD,因此
LP很快式微。

★★所以說LP不敵CD,不是音質上不敵,而是操控性不敵,但也造成絕大多數前級均省
略低電平放大電路,或是付費另加。

★★接近二十一世紀的前級擴大機還有另一個不同,早期產品都設有tape monitor轉錄
功能,那時的音響迷常會購買卡式座,而為防止因「錄音閉環路」產生嘯叫,一定要有
tape monitor。

★★但是如同LP,曾經風光過的卡式座也早就退流行,即便是三磁頭雙驅動軸高級機
種,也幾乎是全面停產,Dolby C及Dolby S也都未能改變卡式座被音響市場淘汰出局的
命運。

★★所以當你現在有一筆預算,請音響店老闆組立一套音響時,他的器材名單上絕對沒
有LP唱盤及卡式錄音座。

★★省略tape monitor,前級擴大機最重要的操作功能就只剩下訊源切換選擇及音量大
小控制。不過,某些機種至今依然保有MM唱頭放大器,算是奉送。至於tone control
高、低頻音調控制,以及loudness響度控制,愈是Hi-End機種,愈是看不到。

★★因現在的前級,特性極優,響應有如直線,已不需額外的添油加醋,若想購買具
高、低音控制的前級,可能還會遭人恥笑。正因響應平直,高電平前級也被稱為平坦放
大器Flat Amp.。

後級擴大機

★★說法亦有不同,後級擴大機或功率擴大機,Main Amplifier或Power Amplifier皆
適用。如同前級擴大機,後級擴大機也是將輸入訊號放大至足以驅動負載。但實際操
作,兩者卻有極大的不同。後級的輸入訊號很單純,就是承接前級的輸出。但後級的負
載不是擴大機而是喇叭,這就是讓音響迷搞不定之處。

★★後級是前級的負載,是高阻抗負載;喇叭是後級的負載,是低阻抗負載。看似差不
多,只差一個字,但阻抗的一高一低卻造成「很容易推」或「推不動」現象;負載何其
重要。

★★當前級接上高阻抗的後級,它只要提供適切的電壓即可,因為後級擴大機的輸入阻
抗很少低於10KΩ,一般都是47KΩ。

★★可是當後級擴大機接上低阻抗的喇叭,它不但要提供適切的電壓,也要提供足夠的
電流。因為除少數特例,目前喇叭的阻抗很少高過8Ω,甚至還低於4Ω。1KΩ=
1000Ω,差異很大。

★★所以Hi-End後級,不但講求大功率輸出,動輒數百瓦,每聲道獨立裝箱,還特別註
明是大電流設計,當負載阻抗降低一半,輸出功率會提升至原來的兩倍。若輸出電流能
力不足,當負載阻抗降低時(喇叭在工作時,它的阻抗會隨著頻率改變),輸出電壓極
有可能產生切割--Clipping。

綜合擴大機

★★前級與後級裝在一起,就是綜合擴大機Intergrated Amp.。後級做成mono很常見,
前級做成mono也曾經有過,但綜合擴大機一向以單機在市場上出現,未看過mono綜合擴
大機。

★★或許你會想:又是單機,又是前級+後級,所以綜合擴大機不但價格低,音質也不
會高。就算是身經百戰的雜誌總編輯,也不會說你錯。因為綜合機有體型、功率、元件
上的限制,故以同品牌論,綜合擴大機的價格及質素都沒有分離機種高。但是擴大視
野,環顧一下,或許A牌綜合機優於B牌分離式機型。有些綜合機並非數萬元就可擺平,
想將它請回家供奉,得花費不少銀子。

★★分離式機種在換機時好像比較方便,因前、後級是獨立的,power不夠換power,前
級依然可留著用。或是將晶體前級換成真空管前級,後級依然可留下來。但綜合機也有
巧思,背板上增設Pre Out及Main In插孔,前級與後級就可分開使用。若正常操作,在
Pre Out及Main In端子間插上U形銅棒即可。

★★並非每台綜合機都有前級輸出及後級輸入端子,因這種作法雖有利於使用者比機、
鬥機,但也可能會降低訊號雜音比,故亦有廠商將此功能省棄。

收音擴大機--接收機

★★LP與卡式座幾乎已完全退出音響市場,調諧器Tuner的命運也好不到那去,從未見
雜誌媒體的器材評論有調諧器的。沒有調諧器就沒有收音擴大機,因為收音擴大
機-Receiver是將前級放大、後級放大、調諧電路三者融合在一起,故它是一機三用。

★★從有音響開始,歐美廠商對於接收機的生產,從未熱衷過,或有產品上市,機種也
不多。這是日本廠商的專利,每個品牌都有多款機種,而且一機抵三機,使用上還真是
方便。

★★日商拼命搞接收機,大約十五年前,走火入魔,功率愈做愈大,你60W,他80W,我
100W。彼此玩到最後,竟然出現330W大功率接收機!最後兩敗俱傷,消費者和廠商都玩
不下去了。

★★如果市面上有這種收音擴大機,價格也不高的話,真是自用送人兩相宜。但純接收
機也是停產多年,市場上已不復見。日製品曾出現前級+FM tuner機種,構想不錯,但
卻未流行,資歷不深的音響迷可能也不知此事。

家庭劇院環繞AV擴大機

★★這種AV擴大機才是二十一世紀音頻擴大機的主流,音響入門者已很少著眼於純聽音
樂,其興趣是家庭劇院外帶卡拉OK。

★★現今AV環繞擴大機,集所有操控於一身,等閒之輩手握遙控器,可能還不知該按那
個鍵。完整的AV擴大機,包括有MM唱頭低電平放大、高電平放大、調諧電路及多聲道功
率放大,此外還內藏最重要的環繞處理器。

★★AV擴大機主要特色是盡可能將音頻audio及視頻video結合在一起,音質上或許有所
妥協,但它確是消費者的最愛。一面看影碟,一面聽surround音效,是不是比純聽音樂
更愜意?

★★環繞處理技術的進步,以及多樣化,都對AV擴大機的銷售有直接助益。Dolby
Pro-Logic杜比定向邏輯環繞已不吸引人,新Dolby AC-3才是大家談論重點,dts的加
入,更增加了熱絡。

★★假設以dts看影片,以DSP聽唱片,若一機就有此功能,何不花一次錢來換取享受?
日本廠商就是看準這點,AV擴大機一直是生產線上的主角。歐美廠商以Hi-End自居,原
本不肖生產AV擴大機,但眼見市場日益壯大,終於按耐不住,也投入AV器材生產。但它
們仍秉持音質至上態度,產品花樣不及日製品,但價格及質素都比日製品高。

★★日製AV擴大機操控特性是琳瑯滿目,還具有Y/C分離S輸出入端子,操作時還得接上
電視。死硬派發燒友雖然瞧不起AV,但AV環繞擴大機已襲捲全球,想躲開它也不容易。
事實上,當音頻與視頻相撞時,音頻的重要性常大幅衰降,或僅是視頻的附屬品。

★★個人覺得AV環繞擴大機加入FM調諧電路是貼心設計,雖然純種音響迷不聽FM廣播,
但台北的天空這幾年卻突然熱鬧,不但非法政論性節目全球最多,甚至也出現古典樂專
業電台。收聽FM廣播不用支付任何軟體費用,初入門者宜多加考慮。

電晶體或是真空管

★★不僅是音響器材,就算是最普及的電腦,其原始元件也是真空管。因此某段時期,
擴大機都是管機,它所匹配的喇叭,也都是高效率型式。半導體元件興起後,真空管逐
漸淡出市場。相比之下,半導體固態元件有壽命長、熱度低、輸出功率高的優點。因此
很多廠商也放棄真空管,開始採用固態元件來設計擴大機。真空管生產廠商,有些也關
廠,做別的生意去了。

★★世事難以預料,這幾年已遭淘汰的真空管竟然回頭了,而且不是悄悄然,是成群結
對的與電晶體相庭抗禮,來勢洶洶。不但管機之生產如雨後春筍,已絕跡多年的真空管
也重新問市。

★★面對晶體機和管機,消費者常有無所適從之感,到底那一個聲音比較好?有人批評
晶體機又冷又硬,沒有管機的溫暖,甚至國內報社記者也如此傳述。這種論點是絕對的
錯誤,不論電晶體或真空管,只要設計得好,都能發美聲。設計欠妥,用上再昂貴的銘
管也得不到美聲。有人拋棄晶體機改用管機,但聽了十多年管機再換成晶體機的,也是
大有人在。

★★電晶體和真空管爭論了不只二十年,筆者看法是:它倆的音色愈來愈接近;管機有
晶體機的通透,晶體機也有管機的溫暖。將真空管與電晶體結合在一起的混血式設計,
就是期望能兼具它倆的優點。但沒這麼幸運,若不是真正高手設計,有可能得到四不像
的聲音表現。不過,管機後級輸出功率普遍偏低,搭配喇叭宜選用高效率型。玩AV也沒
有選擇條件,因為AV環繞擴大機百分之百都是電晶體機。

有源或無源前級

★★有源active(主動),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吃電;而無源(被動)-passive就不吃
電。故此源乃電源之源,非指訊號源。

★★後級擴大機不可能無源,因被動元件無法提供足夠的電壓及電流放大。MC動圈唱頭
可接昇壓器,此昇壓器是標準無源或被動器材,它具電壓放大功能。前級也不可能是無
源,雖然它的輸出電壓及輸出電流都比後級低,但被動元件也不可能輕易達成。有一種
被動式前級,內部無任何元件,只有訊號源選擇及音量,再加上輸出及輸入座和配線,
就組合成一台前級。

★★說它是被動式前級,在學理上是講不通的,因為它沒有任何放大作用。在工業上,
也有類似器材,稱為「音量衰減器」。

★★在實際操作上,我們真的可以不需要前級擴大機,有些綜合擴大機也未設前級,此
時後級的增益就要設定得比較高。

★★音量衰減器對音質有絕對性影響,一只質優音量,有時比一台價廉的前級擴大機還
貴。不論是電阻級進式,或連續旋轉式,都有高級品與低級品,有人堅持Holco電阻級
進式,但P&G連續可調式也有Hi-End廠採用。

工作類別-A類?AB類?

★★請記住負載的重要,因擴大機諸多特性皆與負載有關。前級擴大機都是class A(A
類),道理很簡單,它的負載(後級)是高阻抗,只要設定一點點電流就能讓它工作在A
類。

★★但是後級擴大機的負載是低阻抗的喇叭,電流要設定的很高才能讓它工作在A類。
但A類工作雖然失真低,熱度及耗電卻非常高,A類100W功率消耗270W。

★★晶體後級以AB類為主流,但在設計上採主動偏壓,讓偏流隨著輸入訊號變動,這樣
就比較接近A類的低失真,而且沒有A類的高熱及功率消耗。同樣是50W輸出,有人認為A
類擴大機比AB類擴大機夠力。不是沒道理,因A類工作,電流/耗損都高,故元件選用特
別周到。但AB類擴大機設計得當,音質也不遜於A類。

獨立元件或OP IC

★★Hi-End機幾乎都使用獨立元件,如電晶體、FET、MOS FET,很少用OP IC運算放大
器。你可以不喜歡IC,但不能說採用IC是簡化電路的偷工行為。要說簡單或複雜,IC內
部電路是絕對的複雜,那裏面包含了上百個元件,只是當我們拿IC用在線路中,它的周
邊元件比較少。

★★確實有不少音響設計者對IC無任何好感,理由也頗充分,因IC的電壓、電流設定,
已在生產線上完成,設計者面對它有英雄無用武之地感受。有幾點極重要,一是某些電
路必定得採用IC,如杜比環繞解碼、D/A convertor--DAC,不可能以獨立電晶體構成。
二是某些高品質IC價格奇昂,比用獨立元件還花鈔票。三是有Hi-End廠商也在高價機內
使用IC。四是不要看到八隻腳、黑黑的塑料包裝就一口認定它是IC,它有可能是配對
FET。

★★觀視機器內部,日製AV擴大機較為人詬病,因採大量生產自動插件,再加上功能又
多,故元件排列較不整齊,配線也相當凌亂。有些手工搭棚的管機,內部配線漂亮整
齊,極為可觀。

平衡式或非平衡式

★★平衡式balanced端子在許多音響迷心目中是Hi-End代表,代理商及經銷商也往往會
告訴消費者,平衡式接駁比較好。專業器材因連線甚長,例如超過二十公尺,必得以平
衡線做傳輸。音響器材是這幾年才加入平衡式接續,雖言之鑿鑿,平衡接頭仍未能成為
audio的普遍性標準。

★★音響的平衡,與長距離連接無關,是以高音質做考慮,因此電路設計比非平衡式複
雜。為達到平衡,在背板上加裝Cannon/XLR三插端子,有些廠商走捷徑,用簡單的反相
電路。甚至有些Hi-End機,它完全沒有平衡電路,平衡端子純用來騙人。

★★真正內行的發燒友,也會知道另一個訊息:一台後級擴大機以非平衡和平衡做接
續,平衡式接法會造成雜音增高、頻率響應變窄、失真提升。這並不表示平衡式接駁較
差,一切都看設計。當然Hi-End晶體機大多有平衡式端子,管機則較為罕見。

聽說不關機比較好

★★終年不關機的音響迷並不多見,總是擔心這擔心那。有些前級根本未設電源開關,
插上電源線就處備戰狀態。你最好安心聽原廠建議,不要自做聰明利用電源排插開機關
機,當心開關機時的脈衝透過後級將喇叭燒了。即使不關機,前級也消耗不了多少電。
但後級就很難說,大功率純A類機種就明顯耗電。

★★若是真空管機,不論前級或後級,不使用時最好關機,除可省電外,也能維持真空
管壽命。晶體機和管機都要溫機,也就是開機操作一段時間後,音質表現才會正常。某
些元件或許需要較長時間的run in,若run in不夠絕對也沒有好聲。

★★利用小技巧,讓擴大機在關機時兼具溫機功效,這樣開機時不但沒有脈衝,也很快
的讓擴大機達到最佳工作狀態。

★★音響領域,甚少存有一成不變或放諸四海皆準的定律,特別是音質優劣認定及器材
匹配、喇叭空間擺位…等非數據式論點,各音響專家之觀點,甚至具有互相矛盾的差異
性,這是消費者最迷惑之處,因為他們很難聽到真話。

[ 0-0-0-0-0-0 ] 撰寫於文章 <3SjjYK$E...@fw.k2.dorm.ncku.edu.tw>...
>※ 引述《humm...@bbs.ntu.edu.tw (hummel)》之銘言:
>: 前級是對音源的小信號做放大,通常輸出功率都只有幾瓦而已,並且可以調整高低音
及音量
>: 還有選擇音源.又叫PRE amp.
>: 後級是對前級輸出的信號做放大,讓功率大到足以推動喇叭,通常最少都有幾十瓦的
功率,

[ 0-0-0-0-0-0 ]

unread,
Feb 6, 1999, 3:00:00 AM2/6/99
to
※ 引述《Genesi...@bbs.mgt.ncu.edu.tw (Genesis)》之銘言:
: ==> BT....@fw.k2.dorm.ncku.edu.tw ( [ 0-0-0-0-0-0 ]) 提到:
: : ~~~~~~~~~~~~~~~~~~~~~~~~~~~~~~~~~~~~~~~~~~~~
: : 那擴大機有前級的和後級的又是甚麼意思?
: : 是一定要同時有前級和後級的才行 是嗎?
: : 那又為什麼很多音響過大機只有一臺?
: 那就是所謂的"綜合擴大機"(前後級做在一起)
~~~~~~~~~~~~~~~~~~~~~~~~~~~~~~~~~~~~~~~`
歐~~~我終於懂了 真是謝謝!

分成前級 後級的目的只是要求更好的音質

而這樣做的吧

不然的話 一臺就好 多方便啊!

另外分音器是做在擴大裡面嗎?

那如果是分成前級後級的話.........

分音器是在哪個部份?

--
[1;32m※ [33;44m成大建築 落水山莊 [m [1;36m( [1;37m140.116.118.55 [1;36m)

[1;32m※ [1;36m Post by [37mBT [36mfrom [33m192.192.50.241
... [m
--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