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roups no longer supports new Usenet posts or subscriptions. Historical content remains viewable.
Dismiss

.解怨的方法

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q12i...@yahoo.com.tw

unread,
Sep 12, 2014, 12:10:49 AM9/12/14
to

(摘錄自鸞書拱衡雜誌219期)

拱衡園地大家談

解怨                        
  俗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六道之輪迴,因業力之不休而沈淪不止
,當雙方結下冤仇而糾葛交纏,乃至相互謀害,猶如結縛,愈結愈深,
出苦無期。反之,若能靜心醒悟,懺悔己過,學習以寬宏包容之心來看
待一切,並且堅定意志,相信總有一天能夠放下心中的仇恨,冰消釋解
,不復受那內心惱害之苦痛,得以清靜自在。
  然而,冤仇既然已經深結,又如何能夠化解?不錯,若以一般心志
而言,若想單憑己力而消除心中之怨恨,確實不是容易的事,所以解怨
之初期,可以嘗試以持咒、念經、念佛、祈禱、拜懺、行功迴向等種種
方式,仰仗仙佛之力量相助,漸次排除內心之怨恨。所以,剛開始的時
候,哪怕心裡還是恨得牙癢癢的,但是持咒、念佛、祈禱、行功迴向的
基本功夫,不宜中斷,猶如基礎磐石一般,恰似樹木之根基一樣的重要

  過程之中,忍讓之修持功夫,乃是無以避免的必經歷程,忍一時之
氣、忍一怒之語、忍一逆之想、忍一嫉之惱、忍一恨之害..,總得在
這忍字努力下功夫,雖然不敢妄想說鐵杵能夠磨成繡花針,但是必須相
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努力精進,則猶如倒吃甘蔗一樣,內心之
惱恨嗔毒將愈來愈少,自然也就愈來愈輕鬆。亦由於仙佛力量之加持護
助,所以忍辱之修行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並易於從中看清楚彼此因果交
織之來龍去脈,道理漸漸清晰明瞭,亦有助於藉由事理之體悟而進一步
減輕心中之惱恨,如虎添翼。
  而後,當行功迴向與忍讓等功夫持續精進一段時間以後,或三年或
五年、或一年或十年,乃不一而定,會發現對於事理因果之分析愈來愈
明瞭,雖然心中之惱恨依然存在,但是已經明顯減輕。又或者各人因緣
不同,對於事理之明瞭不見得有明顯進步,但是心中之怨恨已經降低,
或者嗔怒之火的控制能力已經提高,乃是必然。這時,可以進一步去體
驗或觀想「仇敵勝過自己」,也就是說,所怨恨之人在某些事件佔居優
勢,而自己則處於劣勢,這種情況之下,內心之怨恨、嫉妒、謀害..
之壞心難免波動,蠢蠢作祟。那麼,若能堅持心志,嘗試將忍讓之境界
向上提昇,非僅忍對方之刁難、毀謗、惡意傷害而已,更進一步忍對方
之得勢、勝己、掌聲勝己、善功勝己等等,歡喜接受這樣的事實,並且
努力降伏自心嫉恨、欲害等惡心,雖然無法一時將這些惡劣之性完全根
除,但是「時時勤拂拭」,將可一次比一次減輕,並且藉由「本來無一
物」之事理漸次領悟清晰,亦有助於遏止嗔怨、憤害等諸意念之蠢動。
  萬法本空,事事本來平等;因緣各巧,事事可觀平等。諸法實相本
來皆空,本無勝負可言,靜悟空性,合乎平等性智;一切事相有圓有缺
,各皆有勝負之時,以此觀之,合乎妙觀察智。簡單來說,萬法皆空,
本來就是平等的;又或者說,一切人事物並非永遠獨佔鰲頭,乃各皆有
顯隱之時,所以總結的結果還是平等的。總之,世事本然平等,無有勝
負可言,應當努力修持平等觀,認清這樣的事實真相,久而久之,將有
助於內心之怨恨、嫉妒、憤害更進一步滌除袪清。譬如說,金木水火土
彼此相生相剋,若真要比較高下,其實誰也不贏誰,誰也輸不輸誰。又
譬如一位國王與一位乞丐,乍看之下雙方天地懸殊,但若觀其過去世暨
窮其未來世,並從各方面作一統括之比較,將發現勝者非勝、輸者非輸
,以此宏觀而透視因果之事理眼光來觀察,將很容易看出萬法平等的真
實實相,並非勉強之語。
  雙方結怨,只要有一方願意發心解怨,精進努力,那麼在神佛力量
的加持佑助之下,此怨將會愈解愈薄,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雙方皆蒙
得受益。因此,先持咒念佛,並修持忍讓,進一步忍仇方之勝己,再進
一步體悟平等之真相,功行至此,心中之怨恨大約已經解除大半以上,
若再持續不斷,那麼清靜無怨之消遙時刻,將指日可待。以上是解怨之
大致共通步驟,願能細心觀想,從中體會,並能受益。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