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roups no longer supports new Usenet posts or subscriptions. Historical content remains viewable.
Dismiss

食不下嚥的原因.

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q12i...@yahoo.com.tw

unread,
Oct 24, 2016, 5:57:41 AM10/24/16
to

(摘錄於鸞書寶德雜誌162期)

書名:探討因果病症                 宣筆:邱原章 扶鸞

當來下生彌勒佛 降                  105年4月9日

第九章 食不下嚥

  人身乃血肉之軀,以五穀雜糧維持生命;因此,飲食便成為眾生最大的幸福。所謂:「民以食為天」,無論是粗茶淡飯,或是精緻佳餚,只要能夠吃得下肚,並且吃得津津有味,這就是幸福人生。
  眾生欲盡情品嚐食物,必須有其食祿才行,一個缺乏食祿的人,很少能獲得一餐溫熱並且是當餐的食物;許多眾生雖然擁有深厚的食祿,偶爾亦有食不下嚥的時候,有時是因為身染疾病,導致胃口不佳,有時是口腔諸疼症,造成不敢飲食,這些情況都屬於疾病中所造成的食不下嚥。但有些眾生,雖然身無病痛,卻總有莫名其妙、自然而然的不能餐食,平常總是吃得津津有味的食物,突然無法下嚥,雖然珍貴的佳餚呈現在眼前,就是只能乾瞪眼;像這樣的情況,便是食祿中有了一些阻礙,簡單的說,就是平時點點滴滴累積下來的浪費五穀。大眾千萬別輕忽看待平時只是幾粒米飯,或幾片殘羹,日積月累,就能積下許多食物,上天為適時警惕世人;因此,會在損耗到一定的量之後,現世即令眾生莫名的食不下嚥。這種食不下嚥的情況,與疾病的無法進食有一點區別,疾病纏身導致的不能進食,絕大多數起因於殺業使然;當人與動物面臨死亡之際,其驚恐會促使眾生全身散發毒素,造成沒有胃口,故疾病形成的食不下嚥為殺業使然。
  當眾生累積的殺業一多,食祿有時將不定期的重新計算,當食祿重新計算後,只要相關單位認定必須先稍做節制時,認定執行後,世人就會立即有食不下嚥的現象。既然身無任何疾病,又並非克制食欲之修持力,卻又莫名食不下嚥,或許對本身而言,可以藉此省下不少飲食費,但整體而言,就是因為浪費五穀累積來的食祿缺口,以食不下嚥來抵償,讓眾生之食祿不至於太早耗盡,福氣才能往後延長。
  奉勸世人,平時養成珍惜五穀的好習慣,盡可能的將每一餐的食物吃完,縱使某些餐較無胃口,亦必須想法子,直到食物吃完為止,分餐而食自無不可,就是盡可能減少食物的浪費也。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