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roups no longer supports new Usenet posts or subscriptions. Historical content remains viewable.
Dismiss

..智伯送鐘、良馬、白色璧玉的詭計,貪婪自取滅亡

51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q12i...@yahoo.com.tw

unread,
Feb 21, 2013, 11:12:18 PM2/21/13
to
(擷錄自寶德雜誌111期)
貪心:智伯送鐘‧仇由滅國

參閱《戰國策》&《韓非子》的記載。

春秋時代,有個小國:仇由國,乃是中山國的屬國,位於山區,只有狹窄的山路,交通不便。

鄰國乃是晉國,是個大國,智伯早就有野心,想要併吞仇由國,並已整頓好軍士、馬匹以及糧草;只因山路狹窄,崎嶇不平,兵車無法進去,是以躊躇不決。後
來,智伯想到一個對策。

智伯花費大筆經費,雇人鑄造一口特大的大鐘,寬度比進出仇由國的山路更寬大。鑄鐘完成之後,智伯派人通知仇由國的國君,預備贈送給仇由國,以做紀念,唯
一可惜的是,就是無法運送到仇由國。仇由國的國君得知之後,一則欣喜萬分,二則準備下令百姓鑿石開路,並拓寬山路,以利迎接智伯贈送的大鐘。

仇由國有位賢士,即是赤章蔓枝。赤章蔓枝知道之後,立刻稟告國君,說道:「國君啊!這條國際公路千萬不能做,因為仇由國是個山區小國,雖然山路狹窄,交
通不便,但也是仇由國的天然屏障;是以,鄰近的大國無法侵略仇由國,而得到太平。如今,若是把山路整平,又加以拓寬,將會引起鄰國的覬覦,萌併吞仇由國
之歹念。是以故,一口大鐘乃是事小,失去國家則是事關重大,千萬不要【因小失大】啊!」

仇由國的國君聽後,哈哈大笑,說道:「你真是少見多怪,既然不用國家花錢,而且可以得到鄰國贈送的一口大鐘,豈可拒絕智伯的好意呢?晉國是個大國,看得
起仇由國,特地饋贈一口大鐘,主要目的應該是要和我們建立友好的邦交,怎麼可以誤解晉國要侵略仇由國哩!」

赤章蔓枝又說:「眾所皆知,智伯乃是一位貪婪的野心家,必定懷有陰謀,饋贈一口大鐘是假,想要趁機併吞仇由國是真,千萬要三思啊!國君若是大力整修大
道,智伯先行送來一口大鐘,不久之後,晉國的軍隊就會隨後而到;屆時,智伯不費吹灰之力,即可滅掉仇由國呀!」

仇由國的國君聽後,勃然大怒,令人把赤章蔓枝趕出朝廷,然後下令修路。道路修成之後,仇由國張燈結綵,鼓樂喧天,隆重的迎接大鐘。不久,智伯派遣軍隊,
滅掉仇由國。

根據此一記載,世俗認為送鐘乃懷有企圖不軌之心,甚而諧音:送終;是故,送禮不送鐘。


智慧:智伯伎倆‧文子識破

參閱《戰國策‧智伯欲伐衛》的記載。

智伯野心勃勃,四處侵略鄰國,以擴展版圖。某日,智伯心血來潮,設定目標是:衛國,以敦睦邦交的名義,派遣使者贈給衛侯禮物:四匹良馬、一枚白色璧
玉。

衛侯收到禮物之後,非常高興,摸著良馬,喜形於色,捧著璧玉,愛不釋手。群臣見到國君笑逐顏開,爭相恭賀不已;唯有上大夫南文子的想法就不一樣,反而面
有憂色,悶聲不響。

衛侯看見南文子的情形,奇怪的問道:「智伯與衛國相比,是個大國。如今,智伯看得起衛國,派遣使者贈送禮物:良馬與璧玉。群臣無不歡喜慶賀,為何只有你
面有難色呢?」

南文子回答:「所謂:『無功不受祿,無力不受禮』,因而必須仔細思索其中的原因。依照禮制而言,四匹良馬、一枚白色璧玉,皆是小國奉獻大國的禮物;如
今,智伯是個大國,反而以重禮贈給小國的衛國。國君啊!難道您不會覺得奇怪嗎?更何況,智伯位居晉國四卿之一,獨攬晉國大權,常有吞併韓、趙、魏三家的
野心,怎麼會向小國的衛國結好呢?是以,智伯定有吞併衛國的企圖,國君不得不嚴加戒備啊!」

衛侯聽後,立即下令邊境守將,緊急提高防衛,嚴加戒備。

不久,智伯果然率領軍隊準備偷襲衛國,來到衛國邊境,見到衛國的邊防戒備森嚴,嚴陣以待,大為吃驚說道:「衛國必有賢士,早已料到我的計謀。」於是,下
令退兵。

智伯返回晉國之後,絕不死心,又心生一計,乃與長公子顏密謀:首先假裝父子失和,公子顏被智伯驅逐;然後,公子顏再帶著部份兵力投奔衛國,裡應外合,以
利滅掉衛國。

結果,南文子再度識破陰謀,說道:「公子顏的賢名,遠近馳名,智伯非常寵愛;如今,無緣無故的逃亡衛國,其中必然有詐。」

因而,南文子對晉國的密使,說道:「衛國可以收留公子顏,但是他的隨行車輛,若是超過五輛,則不許入境。」

智伯知悉此事之後,讚嘆道:「衛國的南文子,真是料事如神啊!」

從此之後,智伯打消偷襲衛國的念頭。


計謀:予取予求‧傲心必敗

參閱《韓非子》的記載。

智伯,名瑤,又稱智囊子,春秋末年晉國四卿〈智伯、韓、趙、魏〉之一。

春秋末年,晉國的四卿各有封地,但是智伯貪得無厭,卻向魏宣子索取土地。

魏宣子也是晉國的貴族,討厭智伯的行徑,不肯給他土地。大臣任章請示說:「國君為何不給土地?」

魏宣子回答:「智伯無緣無故索取他國的土地,是以不給。」

任章善於計謀,分析局勢,說:「智伯無理的索取魏國的土地,其他鄰國知道之後,一定會恐慌;若是智伯利慾薰心,貪得無厭,繼續到處跟其他鄰國索取土地,
就會引起天下各國的恐懼。如果國君給智伯土地,他就會心高氣傲,以為別人怕他,進而就會產生輕敵之心;只要智伯更肆無忌憚的騷擾其他鄰國,所有的鄰國因
為怕他、討厭他,勢必聯合起來對抗他;屆時,智伯的死期就不遠了。」

任章繼續說:「《周書》說:『如果要打敗對手,首先要暫且給對方一些幫助;如果要奪取對手,則必須先姑息養奸,給對方甜頭或好處。』是以,依我之見,國
君不如先給智伯一點土地,他輕而易舉的取得土地,得意忘形,就會產生驕傲之心。再說,如果國君不給智伯土地,他就會把您列為靶子,不斷找麻煩,甚而出兵
襲擊魏國,魏國勢必忙於爭戰之中,逐漸消耗國力,乃是得不償失。是以,與其如此,不如任由他橫行霸道,得罪天下各國,讓他成為眾矢之的吧!」

魏宣子聽後,覺得有道理,非常高興,不但改變原先的主意,而且毫不猶豫,立即割讓一處萬戶之城邑給智伯。

因為不戰而得,智伯嚐到不勞而獲的甜頭,產生驕傲之心。緊接著,智伯食髓知味,將矛頭指向趙國,伸手向趙國索取土地。趙襄子個性較硬,不予答應,於是智
伯派兵圍困晉陽。

表面上,智伯以為聯合韓、魏攻趙,實際上,被蒙在鼓裡,不知情勢已然丕變,韓、趙、魏三家已然私下協商,韓國、魏國聯手從晉陽外圍攻打,趙國則在晉陽裡
面接應,內外夾攻之下,智伯很快地被韓、趙、魏三家滅掉。

圍剿:智伯貪婪‧導致滅亡

參閱《史記》的記載。

春秋末年,晉國四家即是:智伯瑤、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其中以智伯最為強大。

智伯具有野心,想獨吞晉國,採取謀士絺庇的計策:四家勢均力敵,必須先削弱其他三家的力量;於是,假借晉君名義向三家各索求百里土地和戶口,以充作軍
費,否則就率兵消滅。

韓康子和魏桓子都依要求交出土地,只有趙襄子拒絕。智伯震怒,便聯合韓、魏兩家出兵攻打趙氏。趙襄子知道寡不敵眾,採納謀士張孟談的意見,就跑到晉陽
去,以晉陽為根據地與三家對抗。晉陽是趙氏原有的領地,又經過尹鐸等人的治理經營,民心歸附,對趙襄子很有利。

智、魏、韓三家的兵馬,把晉陽圍住將近兩年。第三年,智伯巡視到龍山腳下,發現晉水,觸動靈感,乃引晉水灌入晉陽城,數天後,城裡的房子紛紛倒塌,百姓
無處安身,只好跑到屋頂和高地上避難,以竹子、木頭做成船筏,在城頭上燒飯﹔雖是如此,民心依然向著趙襄子。

趙襄子在進退兩難之際,張孟談自告奮勇,乘黑夜出城,企圖說服韓、魏兩家改與趙氏合作,消滅智氏。韓康子答應,魏桓子尚在猶豫。

事有湊巧,隔日智伯叫韓康子、魏桓子陪同上龍山察看水勢,指著晉陽城說:「如今,我才知道水的厲害,以晉陽的情形而論,水能滅國,大河也是禍患。若是晉
水能淹沒趙家大城:晉陽,汾水就能淹沒魏家的大城,絳水也能淹沒韓家的大城,是不是呢?」

韓康子、魏桓子聽後,又見智伯專橫跋扈,也擔心智伯滅掉趙氏之後,將矛頭對準自己,為了自身安危,乃決定背叛智伯,與趙氏聯合。

一天晚上,韓、趙、魏三家用水反向衝垮智伯的軍營,軍士死傷慘重,智伯只好駕小船逃跑,被趙襄子抓住殺掉。於是,韓、趙、魏三家領兵來到絳州,滅掉智氏
一族,平分智氏的土地和戶口,各自建立政權,即是:韓、趙、魏三國。

張孟談立下大功,趙襄子賞賜高官厚祿,不料張孟談急流勇退,理由是:「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古今君臣無法共享權勢,也未曾有過好結局。前人的
教訓,就是我們的借鏡啊!」最後,張孟談辭掉官職,歸隱山林。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