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觀世音菩薩 降 95年7月26日
詩曰:財施助道轉輪法。三寶門前福慧彰。
佈帛添功無主宰。增延福祿後可昌。
述論:【財施】與【法施】
眾生經常疑惑,【財施】與【法施】,究竟差別何在?
世尊在諸經中常提及,法施於三寶中,又談佈施供養飲食、衣服、
臥具、醫藥,此是法施之四大要素,亦是修行人之四大條件。
提及佈施飲食,則必須用金錢去購買素料,就連自己調理,亦需用
金錢去採購調味料;如果我人不善於說法,如何以飲食做【法施】呢?
眾生須知,若是見有道場正在舉辦法會,或是逢法師登台說法,為
了法師能維持體力,以宣說佛法道義,發心供養飲食,願法輪常轉,如
此發心是【大法施】。
眾生若逢法會,雖說造作善行,但念念有所求願,且多為私欲之念
,是人便僅行財施而不稱法施。眾生遇有道場須購置法衣來莊嚴法師,
或見有常住法衣破損老舊,於是發心佈施供養道場或常住,欲令莊嚴道
場使法華得以常轉,如此佈施是【大法施】。
若心存敬慕常住,卻不知常住之喜好趣向,是以,佈施供養則為財
施;又眾生體恤道場聖業之艱辛,維持不易,常住亦有肉體之軀,難免
亦有睡臥及病痛,為圖法雨常滋潤大眾,使大眾能深沐在法華裡,福慧
大開,念念相續,佈施供養,使道場能為常住保健醫療及供足睡臥之具
,乃為【大法施】。
眾生於造作諸佈施善行,諸供養三寶義舉,皆願法輪常運轉,大眾
普遍蒙受正法正教熏陶,因而無論佈施在飲食、衣服、臥具或醫藥,皆
為法施,正如同眾生佈施供養。
本道院欲令正法鸞音永恆傳承而發心佈施供養道場及法師,是人因
持正念、行正善而施財樂助,乃為法施;若以世俗欲求而施行善舉,即
為財施。佛云:「唯法施福慧,綿延不絕,不可思議。」但眾生迷故,
難得樂法佈施,願有緣人能持轉法心,善修佈施益己益人也。
深期大眾能起清淨修者,佈施寶德法義,令聖書佈道,益眾慧命;
願有清淨修者,樂施助建寶德道場,以令正法常轉而慧命永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