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roups no longer supports new Usenet posts or subscriptions. Historical content remains viewable.
Dismiss

..不能承順親意,失去恭敬之心,蓮台無緣

9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q12i...@yahoo.com.tw

unread,
Oct 3, 2012, 4:25:23 AM10/3/12
to

(摘錄於鸞書寶德雜誌110期)
寶德大道院司命真君 登台 101年3月31日

述論:尊親順親意‧恭敬勝佳餚

《玉皇育德真經》提及:「尊親順親意,恭敬勝佳餚」,普天之下,芸芸蒼生,對於父母所交待下來之使命,必須發自內心順承尊親之心意做事,切不可絲毫有所
違背,以免令父母打從心裡感到無奈、慨嘆,並且順從雙親乃必須秉持一顆恭敬誠懇的心,才能算得上是承順親意。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彭先生,家有年邁老父已然無法做事,家中經濟重擔便落在彭先生身上,然而彭先生為照顧父親,無論工作再怎麼辛苦,無論工作再如何勞
累,亦都堅忍奮鬥。雖然長時間無法供給父親豐富的三餐飲食,但彭先生對於老父親的種種生活需求,必定盡力達成父親之心願;曾經父親突然想到山區走走,卻
逢彭先生上班的日子,一大早彭先生對父親不經意說出想到山區走走,著實楞了一會兒,隨後便向公司請假,立即陪同父親往山區散步。年邁的彭父,走起路來手
抖、腳抖,步行又非常緩慢,但彭先生一心想到:「父親竟然會想爬山賞景,我若不能陪同,將令父親心中掛念這件事情。」當見到父親踏上山路時,那一股法喜
之心,看在彭先生眼裡,產生了非常強烈的感動。彭先生常想著:「我的能力較拙,不能給予老父親好的飲食,只能盡量依從父親的心願,盡量想辦法讓父親可以
圓夢。」如此過了十多年的光陰,某日早晨,彭父喚來彭先生,就在房裡對彭先生說了些為人處事的態度,以及感謝彭先生十多年的承順,然後彭父於滿心的感恩
與法喜下,含笑而逝世。彭先生因為打從心裡恭敬老父親,雖然沒有能力供養父親最好的飲食,但恭敬順承之德,已讓彭先生在蓮台掛名。

在二十年前,於台北有一位鐘某,成立一家小公司,卻也僱用了不少員工,但鐘某卻因為事業放不下,雖然有許多好幹部可以分憂解勞,只是鐘某凡事還都得自己
參與到底;雖然總經理及課長都同時出席各種場合,但鐘某卻非得凡事都自己過目;即使如此,公司幹部還非常和睦相處,對於鐘某亦很尊敬。

鐘某不斷提供父母豐富的飲食,並且常讓父母能出遠門遊覽,甚至出國旅遊;但鍾家父母心裡,要的只是鐘某能時常陪伴在身邊,縱使只有陪伴到公園散步,父母
也就開心了,不料這個小小的心願,卻是非常奢侈的妄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即使是春節期間,鐘某依舊忙著事業,無法陪同父母吃一頓飯;春節期間亦時常
忙著找廠商與客戶應酬,卻無撥空陪伴父母吃飯,甚至喝一杯茶,以致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

某日鍾父急病,鍾先生接到父親的病危通知,不得已才推掉一些應酬,當鐘某趕到醫院時,鍾父環顧四周所有親友,直到見了鐘某,眼睛爭得特別大,隱約間透露
一絲無奈的目光,嘴裡發出唉嘆聲,嚥下最後一口氣。查鐘某一生對父親盡責供養,但不能承順親意,失去恭敬之心;因此,蓮台無緣,但因供養父母盡心,乃得
天人善因之福,雖然鍾父已死,人生不能再重頭返回承順,但若在此時領悟,開始承順母親,經常陪伴母親身邊,則亦有望蓮台掛名也。

奉勸世人,行孝要適時,雖然人生日子漫漫長長,但父母親的某些心願,卻都只是臨時而短暫,眾生若是連父母短暫的需要都無法配合,那麼終其一生,留給父母
的只有遺憾而已。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