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s
Groups
Sign in
Groups
Groups
谈天下事
Conversations
About
Send feedback
Help
美贸易赤字意外上升经济复苏更难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峰
unread,
Dec 12, 2008, 6:57:21 AM
12/12/08
Reply to author
Sign in to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Sign in to forward
Delete
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messages in this group
Copy link
Report message
Show original message
Either email addresses are anonymous for this group or you need the view member email addresses permission to view the original message
to &谈天下事
美国10月份贸易赤字意外上升,显示出口下降、原油进口激增和对中国贸易逆差扩大导致贸易不平衡状况继续恶化。专家表示,全球经济疲软削弱外国市场对美国产品的需求,而出口下降将使美国经济更难以从衰退中复苏。
美国商务部星期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贸易赤字比前一个月上升了1.1%,达到572亿美元。今年前10个月,美国累计贸易赤字为5千909亿美元,超过去年同期5千828亿美元的水平。
经济学家原本预计,随着经济衰退导致全国经济活动的减缓以及进口需求的下降,困扰美国多年的贸易赤字将会逐渐缩小。彭博新闻社对70位经济学家进行调查后得出10月份贸易赤字的中间值仅为535亿美元,但实际结果却远远超出专家的预计。
*进口增加*
美国经济研究咨询公司行动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英格伦德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和经济衰退时期进口需求大幅萎缩的预期相反,美国10月份进口额仍然大于出口额,导致贸易赤字继续攀高。他说:"10月份价格回落主要是美国的主要进口商品石油。所以我们原以为进口要比出口有相当幅度的回落。但实际上,不考虑价格因素,这个月的进口却急剧增长。10月份进口实际价值上升了2.8%,而前一个月却下降了3.9%。"
原油进口大幅度上升是导致贸易赤字意外扩大的主要因素。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暴跌,美国10月份原油进口的价格每桶下降了15.56美元。美国趁机逢低买进,原油进口达到创纪录的3千242万桶,结果原油贸易一项赤字就扩大了2.4%,达到327亿美元,几乎占10月份贸易赤字增长的全部。
*出口下降*
出口下降是美国贸易赤字上升的另外一个因素。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总值为1千517亿美元,比前一个月下降了2.2%,是今年前10个月的最低水平。行动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家英格伦德对美国之音表示,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严重放缓导致全球市场疲软,中断了今年上半年出现的美国出口强劲的进程。
英格伦德说:"过去两个月以来,我们看到出口下降的幅度超出人们的预料。不过2008年总体来看,美国出口仍有可能增长13%到14%。但是如果从现在开始计算,我们恐怕会看到明年的出口将收缩14%。所以2009年有可能全面扭转2008年的出口进程。"
*美元升值*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不断升值让美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更加昂贵,也影响到美国的出口前景。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从7月中旬到11月末,美元币值总共上升了17%。
出口曾经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以来的唯一一个亮点,许多专家担心,贸易形势的恶化将严重拖累今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影响到农业经济的扩展和制造业的复苏,从而将延长美国经济衰退的时间。
具有政治敏感意义的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继续扩大。10月份美中贸易赤字为280美元,再创单月双边贸易赤字的最高纪录。尽管美国的进口总体在放缓慢,但是10月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值却增长了2.8%,达到340亿美元。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美中贸易赤字逆势增长,再攀新高,这将在人民币汇率和市场开放等问题上引发两国间的新一轮贸易摩擦。
*赤字高峰*
但是行动经济学的首席经济学家英格伦德认为,刚刚公布的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具有季节性因素,历年进入秋季以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便开始逐月上升,最后一个季度,也就是节日购物期间历来都是美中双边贸易赤字的高峰期。
英格伦德说:"季节性因素相当大。如果你看一看2月份从中国进口的数字就会发现这一点。9个月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总值仅为240亿美元,而10月份的数字就攀升到340亿美元,通常2月和10月之间的差别高达40%到50%。"
星期三,布什政府指责北京放缓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步伐,但是它再次未把中国定为货币操纵国。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