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課文引導
猴子的數學這一課主要是由成語「朝三暮四」所延伸出來的一篇故事。本課以猴子和猴爺的對話來串起整篇故事!這一篇的故事架構很完整,所以在課文引導的部分,便引導學生以遇到困難→解決方法→又遇困難→解決方法→結果來將課文架構找出來。在課文最後,引導學生以猴爺的角度和猴子的角度來思考故事的內容,結果孩子們一致認為猴子很笨
......,因為笨.......所以改腦換袋的活動就此出來了!
三、延伸活動─改腦換袋
因為猴子在裡面被猴爺說話的技巧所騙了,所以我請孩子們來幫這隻猴子改裝一下腦袋,想想看要補上哪些東西呢?這時將溫老師、怡嘉老師和郁璇老師所製作的機智人物卡一一呈現在黑板上,孩子們真的是笑聲與哇聲連連,接著再請各組來討論這隻猴子到底需要裝進哪些新東西?
有的小組認為猴子需要冷靜,因為牠一聽到猴爺要減少糧食就抓狂了;有的小組認為猴子需要讀書,因為牠的數學太爛了;有的小組認為猴子需要反思。當孩子上台選卡的時候,也是一番論戰,有些組認為別組拿的不好講,有些組認為拿到的很難!不過,各小組的確幫猴子改腦換袋了!
四、延伸作文─改腦換袋
活動完成之後,就是延伸作文的開始,接著下來請每位學生假裝自己是一位腦科醫生或是魔法師,當這隻猴子來求助時,要如何改裝呢?要裝些什麼呢?當然事前也給孩子們一些引導:
●第一段:先說出自己是最有名的外科醫生或魔術師,看到猴子的數學之後,決定看看他腦袋裡面有什麼東西,......
●第二段:寫出你解開猴子的腦袋之後,所看到的缺點或特性─孩子們看到這一段時都驚呼連連,要解開腦子耶!!!不過還是寫得很開心。
●第三段:開始寫出你把猴子改裝的過程,以及改裝後的結果。
●第四段:從猴子的例子引申到自己的身上。
五、教學省思
在改裝猴子腦袋的同時,自己也在最後一段的引導埋下伏筆。因為最近剛好碰到學校班際拔河比賽,班上孩子們因為輸了而開始埋怨起自己的同學,藉由改裝猴子的同時,也讓孩子們看看自己有哪些需要改裝的?果然,有些人寫了需要勇氣,也有些人寫了需要信心,從這裡,看到了孩子們自己找出自己需要的改裝的部分,這真是我最大的收穫了!至於我們班的孩子改了些什麼?裝了些什麼呢?就讓我們看下去.......
<改腦換袋>
我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魔法師,有一個猴子來叫我把牠變得不會上當,牠說:「我拜託你把我變得不會上當好不好?我會給你五十萬美金當謝禮的。」「當然好啊!」我大喊。「我等一下會給你施魔法,你先等一下喔!」
我說:「芝麻開門!」就把猴子的頭解開了,我發現猴子的腦袋真的很小。我說:「哇!原來猴子少了最重要的知識,所以才會上當啦!」看到猴子缺少了這麼重要的東西,於是我決定要幫猴子改腦換袋。
首先,我要把全世界最重要的知識機器,裝進去猴子的腦袋裡,但是我發現一件事情,就是猴子的腦袋太小了,不夠裝知識機器,所以我把牠的小腦換成大腦,然後裝好知識機器了,猴子就會思考......,這樣,牠以後都不會被騙了。
如果是我改腦袋,我需要裝上獨立機器,因為這樣我就不再是小孩,我可以自己獨立了。
<改腦換袋>
大家好,我是新竹醫院裡最厲害的腦科醫生,前天有一隻猴子來看我門診,我叫牠先看再唸出眼前的七六四三二一這幾個數,我發現牠只能看部份的東西,而不能看到整體的東西,像一二三四五,牠只能看到三而已,我決定要把牠送急診。
花了許多的時間,我終於和全部的腦科醫生解開了猴子的腦子,哇!原來猴子缺少了算數學的功能,所以牠才會算不出三加四等於多少啦!等一下,我又發現猴子缺少了感恩,難怪人家給牠東西都不懂得感恩。看到猴子少這麼多重要的東西,於是我們一起來幫牠改裝。
終於開始改裝的過程,首先,我幫猴子裝上了數學機器,希望裝上去可以把猴子的數學變得更好;我還要幫猴子裝上感恩機器,希望裝上以後,人家給你東西就可以感恩他,希望裝上這些機器,牠可以更認真。
看到猴子的腦子需要這麼多東西,如果今天是我要改腦換袋,我覺得我最需要的是國文機器,因為每次我都會落字,所以就會唸不順;我還要裝上態度機器,因為每次媽媽叫我做事,我的態度都不好,等我把猴子改造完,再來改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