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ongrendu.com/article/5298.html
道教的门派太多了,修行方法也是寥若星辰。其中有高有低,有繁有简,各有各的祖师,各有各的传承,谁分的清,孰是孰非?所以我一般主张,寻其根源。
丹道有这么一句话,龙门最广,文始最高。
天下修行传承的脉络,就出来了,一是传自钟吕,一是传自文始。不过张紫阳有云,古来修成仙者,皆不离,道德经,与阴符经之旨。
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
本来各派都没有专门提到过修行到底如何才算个入门,不过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入了这个门,至少要能够知道自己以后怎么修?与没修的有什么区别?
道德经云,有国之母,可以常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也。怎么才算个入门?你入了这个道,才算入个门,修丹,本来就是修道。
以何为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以何为根?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众妙之始也。所以通常讲,以入这玄牝之门,为入门。
人要修道,当然要以入道为入门。人要练丹,当然要以得炼丹之处为入门。人要复命,当然要知道复命之地在哪儿为入门。正如张三丰的无根树,要想无根树儿活,就要知道他的根,让这树,长出根来,那才是入门。
炼丹道的人很多,不过大多都会似是而非,好像是这个理,人云亦云的,一遇到问题,就慌了。所以不知是修为上的,自己认知上,也需要要入门,白玉蟾讲,天下没有不看书的神仙。现在很多人,不仅自己不看书,反而到处讲,丹经这里没讲过,那里里故意隐藏,动不动就要找什么传承,这类人,基本上是修不成的。
丹道,能够传承的,是口诀,却传不了功夫,妙处在身体力行,心领神会。从吕祖广传丹道开始,丹道秘诀,就开始泄露于丹经,再到南宗五祖,其经文,更是直言不讳,最后到张三丰,泄露的隐秘,不知几何,所以他有言道,古人好语需谨记,功夫不到不方圆。
有人讲,要把丹道发扬光大,丹道何须发扬?就如同丹经,以前人得一部丹经,定当藏而宝之,现在的人,见得多了,看都不会多看两眼,修不成,能怪谁?
丹道要入门,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所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功夫,入门,有以小周天,有以气丹,有以见性光,有以通任督,有以马阴藏相,斩赤龙,很多,不一一列举了,不过个人看法,以入玄关为入门。
玄门正法。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谁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
开上玄关前,静定之中,虽然无念但有觉......
也不知道定了多久。突然,头脑中轰的一下,人立即对外境失去知觉。
就在这一刹那间,“倏”的一下子,非常迅猛,“神识”突然放开,感觉自身没有了,好象呼吸也停止了。
这时,时空观念也起了变化,好似自身同宇宙融成一体,天人合发,万物同根。
却又象似什么也没有,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空洞无涯”(此“空洞无涯”,即为玄关)。
在此空洞无涯中,却似若有一物,通透光明,充塞天地。(此为初见真性,但见性不够彻底。)
以下,是我最近获得的启示:
进入玄关见性之后,呼吸停止,但千万不要害怕,一害怕一动念,境界就退了。
在玄关里边没有法,不管用任何功法,一用就错,动念就错!!!
玄关开后,怎么办?
切记:神凝心定不松散,玄关就起作用。
如果神不能凝,则玄关虽开也不起作用。
至此,我才真正明白了《性命圭旨》中,“空洞无涯是玄关,知而不守是功夫。”这两句话的真义。
其实,我们不用去猜测,玄关是什么。只要你静定功夫做到一定程度,“玄关”自然显现。如果你功夫不到,任你如何去猜测,你也永远不会明白玄关的真义......
证得玄关后所经历的功境,全都是发生在“先天状态,无为真境”中的事,早已无法用语言描述,而只能用语言“比喻”。
并且,不论是古代,还是如今,也不论是什么人,只要是想叙说“证得玄关后所经历的功境”,就必然还得“用语言进行比喻”。
这类的“比喻”,丹经的记载已经太多太多,甚至已达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要想写出一个“与前人不一样的、贴切的、明白易懂的比喻”,是件非常费神的事。
并且,即使我劳神费力的终于把它“说白了”,也依然没有用——
只有后学自己修证到了,才能获得真实的“益处”;如果让后学预先知道了,不仅没有用不说,反而会让后学产生“法障”。
我的水平不够,又不愿干这“劳神费力没有用”的事。因此,我就不在这儿对它们进行具体的“比喻”了。我只在这儿谈谈,证得玄关之后才能明白的、也必然会明白的一些事理。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能渐渐的直接体验到:“心死神活”中的那个“神”、“万念俱泯,一灵独觉”中的那个“灵觉”的“真实象”(注意:不是思索、理解到“什么是先天神”,而是直接体会、感受到“先天神”的存在);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能渐渐的真正看懂:各种佛经、道书中对“先天神”的各种描述;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会渐渐的明白:所谓丹道修持,其实就是“发生在‘后天意识逐渐停止,先天灵觉逐渐显现’的静定状态中的那些事情”;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会渐渐的明白:修道练功进入静定状态后,后天意识绝不可能还可以指挥你如何练功。因此,“凡是一直在‘黑山窟窿’里做活计的,统统是‘门外说法’!!!”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会渐渐的明白:所谓语言,都是“后天意识的产物”。要想用后天的语言清晰的描绘出“心死神活后的各种先天状态”,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因此,佛会说“开口就错”,又说“以文识佛者,不能见如来”。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会渐渐的明白:所谓佛经道书,其实都是些“用后天知识对先天状态进行的一些比喻”。因此,佛经道书中有很多类似于“此A者,即非A也,又非非A也,强名为A”之类的,看似矛盾、实则精辟的各种论述。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会渐渐的明白:当后学还未达到“X境”时,即使师父讲的口干舌燥,也不能使后学明白,到达“X境”后的应对之法。而当后学到达“X境”后,即使师父讲解“当下之法”只有一言半句,也能使后学心领神会。因此,前辈们都说,“法不轻传。丹道的许多功法、功境,都不宜提前公开,以免后学产生‘法障’”;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能理直气壮的说:对于修道,我终于真正的入门了!!!
頭腦中有一種輕微的爆炸感。性功玄 關是在大腦裡邊開的。意識里能感覺到「炸開」,大腦本身起了變化,它是有物質基礎的。在爆炸的同時,有時在開以前突然頭腦中轟的一下,立即失去知覺,隨後 出現輕微的爆炸感,能感覺到無數般電流由頭上直奔前後身,寵罩整體,直竄到腳下,就在這一剎那間只決「倏」的一下子,非常迅猛,同時有一種「空洞無崖」, 身心內外一片光明,通身透徹的感覺,自覺本身沒有了,呼吸停止了,這時同宇宙融成一體,「天人合一」時空觀念也起了變化,很多人此時容易丟功,因定力不 夠,自覺一驚,這一驚後,念一動,便退出玄關境界了,因此,進入玄關呼吸停止,不要害怕,進入玄關 你不要管它,不能動念,稍微念頭一動,它就消失,「念動生驚」你一動念它就跑了,在玄關裡邊沒有法,你用任何功法,一用就錯,動念就錯,繼續保持玄關的境 界、它就開.
玄關開了以後,如何用?用的辦法就是兩個字———凝、靜、要保持凝靜,神要凝、心要穩定、要靜,不要鬆散,它就起作用,如果神不能凝,則玄關 雖開也不起什麼作用,經典上記載和老師傳授說,開上玄關的明心見性,心要練的一塵不染,心地明凈了以後才能開。
關於開下玄關的情況,就說開下玄關(命門玄 關)必須通過練精化氣,丹田氣滿了一發動(氣發則成竅,機思則渺茫),突然變化,下玄關開了,可我兩次開下玄關,而是在身體衰弱到臨近死亡邊緣的時候,既 沒有情也沒有氣,在奄奄一息的情況下,一練玄關就開了。初步總結出一個道理,上下玄關開與不開,它根本的一點,在於你「能不能放開(鬆開),能不能放下 」,關鍵就在這裡,鬆開指你的肉身,放下指你的精神。
人的生命活動,與生命真火密切相關,命門火旺生命活力旺盛;命門一息,全身的生機整個全息 了。修下玄關入手方法也既在此處,抓住這一點就行了。但也有從夾脊入手的,也有從臍內,臍下等入手的 。入手雖在下,也要進入一境,才能進入玄關的境界,進入玄關後的要領以修性功玄關同。
下玄關一開,百竅皆開。百竅皆開有兩種解釋,練玄關以後,由 玄關里產生氣,通開督脈和任脈,任脈一同十二正經全通,既現在的大周天通。我講的不是這樣而是在玄關開的時候,正如張紫陽講的「陰蹺一動百脈皆動」,這個 地方一開,全身二十條經脈同時開,它有立杆見影之效,而不是延經徇行,命門玄關開後,其內心感受如古人講的「似施似翁,似漏似泄,似施似翁而未至於施翁, 似漏似泄而未到於漏泄」,就是這個景象。
質言之,就是一種泄精的感覺而沒有精泄出來,開了下玄關後在外表上看變樣了,「滿面春風,一團和氣」,臉色變成紅 潤。全身暖洋洋的,如出春太陽心內由里往外美,完全是有生理的變化導致心理上的變化,正如古人講的「煩惱不由更上心」,煩不起來惱不起來,就是高興出一種 「法喜禪悅,真安妙樂」的心理變化。生理的變化已如前述,所患疾病立時全消,不是漫漫地好轉,而是突變,一下子痊癒,一切症狀全消失,自覺體力,精力當即 恢復.
下玄關開後應注意的事情與修性功玄關同。既要心定神凝,否則氣隨神散,雖開玄關而不得玄關用。
開上、下玄關的關鍵,都是首先要進入「忘」,但為什麼入忘後或上開或下開呢?是和開玄關的功法有直接關係的,個人體會是,我在多次開下玄關前都是練的守下丹田(氣穴)的功法而在開上玄關時則正在參(壇經)的理法。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ome/aon963n.html玄关一窍是内丹养生修炼中道家独有的概念。玄关一窍在整个内丹养生学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玄关一窍是一个比喻的名词,重点是这个玄关是一个机关,玄妙玄微的一个机关。这个机关是干什么的呢?
就是显现我们先天状态的一个机关,就是从后天转化到先天那个临界的气机、那个机关。因为我们人是生活在后天状态当中,先天已经不显现了,就纯是由后天做主,那么我们修行呢,是要回至先天的过程当中,有某些气机,某些特殊的气机,这个时候后天不显了,先天显现了,这时是一刹那的时间,很微妙的一个机关。
这个机关是在动静之间:动极而静了,静极而动了;在有无之间,若有若无了,是这样一个临界的时候。那么为什么把它叫做“窍”呢?也就是说这个状态,这个先后天转化的机关,它不是一个纯粹心性的概念,但也不纯粹是一个身体上的概念,它是身心相连接、先天后天相连接的一个状态,好像是某一个窍打开了一样。这就是道家内丹养生学讲修炼的一个比较独特的地方,因为它总是身心配合起来讲,神气联系来说,这样一联系的时候我们身心之间就连成一片,这个时候会有某个特殊的临界状态显现出来,好像在我们身内气机的一个窍打开了一样,但这个窍又不是在某一个地方,这是总的来说。
玄关一窍的意思,具体来讲,又有不同的玄关,所以说是“玄关多端”。有念动的玄关,我们念起念落之间有个玄关,这个时候是明心见性的一个玄关一窍。也有气动之间的玄关,气动的玄关就是说我们人体阳生的时候在修炼中出现的神气相交的玄关,这就是具体怎样采药炼丹的那个玄关。还有修炼无为法时明心见性的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