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為了區別「散」(snuac)及「線」(snuyac)開始從古漢語等韻學著手。「散」為一等字,上古漢語時期開頭輔音無協音
(coarticulation)。「線」為三等字,上古漢語時期開頭輔音有撮口協音(labial-palatal
coarticulation),這撮口現像從諧聲字「泉」字今天普通話的發音也可以看出來。今天越南話「線」為(tuyến)。與及採用
(snyuac),不如選用(snuyac),畢竟(uy)部份上古時期是協音(coarticulation)而不是介音(medial),就是說,
(uy)是開頭輔音的一部份。(y)放在中間,有隔離聲母及韻母的作用。而且,跟越南話看起來也有點相關性(correlation)。
同樣道理,「狗」(gaul)及「九」(gayul)分別為一等字及三等字。同樣道理,(gayul)比(gyaul)來得好。字體美感也好看多了。也
比較不會和「攪」(giaul)發音搞混。
呵呵,又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工具了。認識了等韻學後,蝌蚪字又有一些好玩的東西,可以幫忙開拓新的思考路線。
另外,我查了查,我用了很久的「字」(zrir)居然為四等字。上古漢語時期四等字開頭輔音也有塞喉協音(該是撮塞協音)。算運氣好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