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s
Groups
Sign in
Groups
Groups
stock2share
Conversations
About
Send feedback
Help
投資者日記 16-09-2008 - 滿街鮮血忌亂博反彈
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Richard
unread,
Sep 21, 2008, 12:09:08 PM
9/21/08
Reply to author
Sign in to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Sign in to forward
Delete
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messages in this group
Copy link
Report message
Show original message
Either email addresses are anonymous for this group or you need the view member email addresses permission to view the original message
to stock2share
9月16日,周二。恒生指數跌1052.29,收18300.61,成交884.19億元。9月期指跌1072點,收18233點,低水。跌幅係今
年內第三大(今年1月22日一日之內下跌2061點),冇乜值得大驚小怪;何況18000點只係重返舊年上半年水平,今時今日客觀環境肯定比起舊年上半
年差。
用火水去救火?愈救愈火
日本銀行注資25000億日圓入資本市場,但日經平均指數仍跌 4.95%,Mizuko金融跌停板、Aozora銀行跌16%。南韓股市回落
6.1%,Mirae Asset及Haruko證券跌15%停板。台灣股市跌4.9%,金融分類指數跌6.8%。比起其他地方股市,香港股市算係
咁。
保爾森 9月發行「更優先股」收購「兩房」,唔單止令「兩房」優先股大跌,亦都令其他企業所發嘅優先股回落。業界估計9月7日至今,銀行要為優先股
撥備最少850 億美元,Envision Capital Management主席認為呢次政府係用火水去救火,結果愈救愈火。過去唔少企業可透過
發行優先股集資,經政府呢次發行「更優先股」後,連優先股亦冇人信,令各企業集資更困難,上述亦都係雷曼兄弟破產部分理由。雷曼事件令倫敦隔夜錢上升
3.33厘見6.44厘,雖然歐洲、英倫銀行及瑞士國民銀行第二日注資,但短期利率仍然急升。
AIG喺美股開市前再跌38%,成2.97美元,即總市值由2006年年底1900億美元跌至130億美元,估計第三季撥備300億美元。
Washington Mutual債券被標普降為垃圾級,又令到股價曾急跌逾兩成。
花旗推介港交所(388),估計今年每股獲利4.07元,較舊年減少19.2%,O十九點九倍,目標價125.1元;華潤置地(1109)今年每股
獲利 0.5元,升71.9%,O十四點五倍,目標價17.11元;中華煤氣(003)今年每股獲利0.7元,減少56.1%,O二十六倍,目標價20
元;冠捷科技(903)估計今年每股獲利8美仙,增長1.9%,O四點一倍,目標價4.5元;興達國際(1899)今年每股獲利26.8仙,升
11.4%,O四點八倍,目標價2.1元。
中原地產領先指數9月7日較一個禮拜前跌1.44%,係三十三星期內最低,代表港島區物業較一個禮拜前跌 2.61%、九龍區物業跌1.09%、新
界東跌0.09%、新界西跌0.68%。至9月11日止成交量七千二百四十七宗,係1996年以嚟最低。花旗估計未來本港住宅樓價有20%回落空間(我
老曹唔同意上述分析,因為本港缺乏住宅樓供應量),但同意未來十二個月本港樓價進入調整期。
滬深三百回落3.72%,險守2000點。通常第一次減息係壞消息,唔適宜入市(如非經濟惡劣,何需減息?),例如2001年1月本港減息,股市要
到2003年4月先至改變方向。中國今年9月減息,何時好轉?恐怕亦有排等。
過分槓桿化惹禍上絕路
喺美國如果你唔能夠Go Big(例如「兩房」)便Go First(最先申請破產,好似貝爾斯登);如果你唔夠大,又唔最先申請破產以便政府接
管,就只有Go Broke(自己申請破產保護令,好似雷曼兄弟)。貝爾斯登被接管前有90000億美元衍生產品,其中40%由JP摩根大通持有,虧損
由政府承包,有人認為JP摩根收購貝爾斯登係JP摩根自救之道,政府喺呢件事上吃咗大虧。「兩房」如破產,可影響美日及中美兩國關係,美國政府負擔唔
起,只有硬食。
至於雷曼兄弟6300億美元資產中有幾多係呆壞賬?AIG資產10000億美元,內裏有幾多係呆壞賬?擔心破產事件有如三水佬睇走馬燈;加上各國主
權基金亦決定謀定而後動,唔再有瞬時衝動(高盛及JP摩根大通正喺度協助AIG集資750億美元,不過穆廸同標普已降AIG評級)。AIG員工超過十
萬,喺超過一百個國家銷售保險生意,周二穆廸將AIG信用由Aa3降為A2,標普將評級由AA-降至A-,惠譽將AA-降至A,今年內股價跌幅超過
90%。
周一標普五百金融股分類指數跌9%,或由舊年10月至今失去12700億美元市值。
對沖基金Seabreeze Partners Management主席Doug Kass批評美國金融市場過分槓桿化係出事因由,每1美元股本
槓桿比率高過30美元,只要資產值回落4%便可令股本消失。你話幾危險!Wachovia周一跌25%係另一間令人擔心嘅銀行,德銀分析員Mike
Mayo認為,德銀持有太多Alt-A按揭。Alt-A市場約10000億美元,為超過三百萬樓按者提供三年低息貸款(免供),到第四年起就要付高息,
較次按市場8550億美元更大。金融機構喺次按市場虧損已達5000億美元,大量Alt-A按揭明年起到期,明年虧損有幾大?此一市場最大貸款銀行係
Wachovia,高達1220億美元,其次係Washington Mutual 530億美元……。能夠提供嘅忠告──Take Shelter或
Cover up,今時今日保護資本(protect your capital)對比點樣獲利(profit from the market)更為
重要。
下個復甦期2010年
Stijn Claessens, M. Ayhan Kose同埋Marco E.Terrones喺今年8月5日為IMF所寫嘅文章:喺宏觀經
濟中衰退(Recessions)乃商業或金融周期。衰退期中同時出現信貸壓碎(credit crunches),將會加深衰退幅度,如同時出現樓價
爆破(House price busts)將延長衰退期。例子一係1990年日本;例子二係1997年第三季香港;美國會唔會係例子三?舊年10月起
美國呢次衰退期應較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幅度更深,日子更長。上一次股市回落期由2000年1月14日至02年10月10日,跌幅38.75%。如
上述理論正確,下一個復甦期喺 2010年而唔係明年。
假設未來美國樓價再回落10%至15%,美國七千八百萬個屋主財政情況會點?依家約有一半仲喺度供樓,至今樓按中只有2.75%貸款變成呆壞
賬、6.4%延期供款。舊年物業買賣85%嚟自二手樓,未來二十年退休人士比較在職人士人口比例較2006年上升67%,即係舊年呢次樓價見頂,唔應該
係短期頂而係長期頂。因1946至64年出生嘅戰後嬰兒,七十年代開始加入社會工作,引發1970年起嘅置業潮,令美國中產階級大量湧現。2006年係
第一批戰後嬰兒達到六十歲,2011年係最後一批戰後嬰兒達六十五歲;即2011年至2029年,退休人士人口將係2006年同期三倍,而年輕人士人口
卻接近冇變。大部分人喺二十五至四十五歲前置業;1970年係首批戰後嬰兒開始置業,明年將係最後一批(即1964年出生,到四十五歲先至有能力置業
者)。未來美國置業人口將大幅下滑,未來二十三年美國樓價將不斷走下坡。
若有一百人喺唔同年歲,有幾多人置業同埋賣樓?原來最多人喺三十至三十四歲置業,一百人中有三點六人,其後走下坡。反之六十九歲起賣樓人士大增,年
紀愈大愈多人賣樓【圖】。此乃為何年輕人社會樓價必反覆上升,反之老人社會樓價必反覆回落。美國社會舊年起步入老人社會,一如1990年起日本。
喺倫敦雷曼兄弟佔用金絲省碼頭一百萬呎樓面,雷曼倒閉一定影響倫敦金絲雀碼頭嘅樓價!佢地喺紐約更佔用咗二百七十萬呎樓面。
倫敦同紐約肯定係受害者。喺華爾街嘅Thomas Pink百貨公司,男性裇衫居然可賣450美元(3500港元)一件,實在太折墮啦。
依家一個周末已經有一萬一千位金融從業員失業(倫敦二萬人,因雷曼兄弟二萬五千位員工主要喺紐約同倫敦返工)。美國銀行收購美林後,亦開始裁員!
2006年5%紐約打工仔從事金融業,其收入佔全城四分一(或600億美元),真係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
雷曼爆煲麻煩啱啱開始
人人都話自己嚴守紀律;我老曹問你地喺熊市中,你有冇三七分(即只動用30%資本)?有冇遵守止蝕唔止賺,即投資項目一旦由高峰回落15%便睇睇,
跌幅達20%宜立即止蝕。喺熊市中博反彈乃專業行為,一般散戶係唔適宜玩,你既非專業又學人去博反彈?打電話畀我老曹問某隻股點睇係冇用㗎,因為我老曹
都唔知。上述三大熊市戒條如果你守唔住,冇人幫到你。第四戒條係追隨趨勢不可猜測走勢,呢一條連唔少專家都犯,不然大行又點會破產?
雷曼兄弟破產,的確滿街鮮血(Blood in the Street),但呢個唔係入市嘅時機,因為麻煩正開始(Trouble in the
Market)。呢次唔係1989年「六四」事件,而係金融市場第二次大爆炸同埋beggar thy neighbour貿易政策開始。舊年8月最先
係美國透過美元貶值同減息,將次按虧損擴散到其他國家;今年7月英國照辦煮碗,透過英鎊貶值,將英國樓按虧損向其他國家擴散。
舊年起英國長達三十二年樓價上升期結束,時間較香港1967至97年嗰次仲長。七十年代中期戴卓爾夫人上台開始減稅,包括減入息稅、企業稅、印花
稅、 VAT……。其次亦係英國戰後首次出現強勢政府領導,令煤礦工人罷工喺軍隊干預下停止。令英國經濟由戰後長期受制於工會中解放出嚟,結束工資推動
物價上升漩渦,減慢CPI升幅令到利率回落,樓價開始上升。過去三十二年英國樓價雖然亦有回落嘅日子,但大方向係向上。1992年保守黨喺馬卓安領導下
宣布英鎊加入ERM,卻受到索羅斯攻擊而大幅貶值,令英國消費水平較歐洲低,更多資金流向英國。工黨上台後唔少人擔心工會勢力又再上升,原來連工黨亦認
同戴卓爾夫人嘅自由經濟政策……。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