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从会说话起,小嘴巴一刻不停地在对周围世界问着“为什么”。很多做家长的人应该都有同样的体会——那就是孩子问题真多。
我的孩子就是喜欢提问的小孩,我曾经随手做过一些记录:
“为什么眼睛、鼻子、嘴巴都长在脸上?”
“为什么火是红的?烟是白色?为什么没有绿色的?”
“为什么妈妈都是女人?为什么爸爸都是男人?为什么孩子有男的,有女的?”
一日看《羊羊运动会》,忽然问道:“为什么高级动物没有尾巴?”
“为什么用塑料做的玩具最多,用金属做的少?为什么不用石头做玩具?”
“孙悟空为什么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很早很早以前,第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
以前,我认为小孩喜欢提问题,说明他对外界有好奇心,要多多给予鼓励。于是每次“为什么”一出来,我就积极的给予答案。同时鼓励孩子参与讨论,认为那是对语言能力的锻炼。曾经我对自己的做法很满意。
现在几年过去了,孩子慢慢长大了,虽然还是爱问“为什么”,但是他自己对于问题也有了见解,有的时候提问只是为了考考妈妈。
最近反思给孩子解答问题的整个过程,我发现以前的我太过急噪,忙着给孩子“灌输”了很多知识性的概念,虽然也有互相讨论和互动的过程,但“留白”还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