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如何助力总体技术能力不足的团队?

5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Glen Wang

unread,
Mar 19, 2014, 12:03:29 AM3/19/14
to agiles...@googlegroups.com, scrumga...@googlegroups.com
一个团队的总体技术能力不足,敏捷能不能帮上忙?除了“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和code kata等修炼,还有什么方法?各位敏友在这方面有什么体验,高见或听过的例子?

Thanks,

Glen Wang

申健Jacky

unread,
Mar 19, 2014, 12:07:01 AM3/19/14
to scrumga...@googlegroups.com, agiles...@googlegroups.com
“敏捷”除了过程,也是非常强调技术能力的。如果只是头脑灵活,但是身体动作跟不上,也无法成为好的球员的。

相比Scrum等,XP实践更多关注于工程实践,特别是重构、持续集成等。此外,基础开发能力培养也是有必要的。我在一些客户公司见到很多程序员,连基本的Java和IDE使用都磕磕绊绊,又何谈”快速反应呢”?

Br,
申健Jacky Shen
个人网站:www.JackyShen.com







--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Scrum Gatherin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scrumga...@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scrumgatherin...@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crumgathering?hl=en 访
问该论坛
网站: http://scrumgathering.cn
微博: http://weibo.com/scrumgathering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Scrum Gathering" group.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and stop receiving emails from it, send an email to scrumgatherin...@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Xu Yi

unread,
Mar 19, 2014, 4:07:34 PM3/19/14
to agiles...@googlegroups.com, scrumga...@googlegroups.com
以我的观感来说,被脑袋束缚了手脚的居多。

想不通道理,也就迈不开步子。

与其思考技术能力的不足,不妨去看看对方是否在思维上存在这一些束缚。不管是是否应该多花点时间学习、领悟技术的真知而非混混日子,还是如何正确地理解某个技术,还是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某个技术,都有很多可以斟酌的空间。

至于解决对方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一两次即可(予鱼),重在授道,你不可能永远作他人的保姆的。

- - - - - - - - - -
Xu Yi, Kaverjody
Skype : kaverjody
Site: http://kaverjody.com
Weibo: http://weibo.com/kaverjody
LinkedIn: http://www.linkedin.com/in/kaveri
- - - - - - - - - -


在 2014年3月19日 下午11:41,Kelvin Chen <kelvin...@yahoo.com>写道:
Glen, 

个人拙见, 建议先对“总体技术能力不足”做一个分解,具体有哪些表现,根源又是什么。再看一下符合”敏捷“概念的实践和行动有哪些适用。


有些情况,如果根源是沟通问题 (表面呈现为技术问题)可能通过更多人的互动解决。 这个符合敏捷的价值观


有些问题可能是不能通过“敏捷”途径解决的。举两个例子。
  • 要求和现状差距太大,在可接受时间段无法提高到预期高度
    • 这个往往是组建团队时候的问题, 没有招对人,解决方式可能是换人。
  • 大家知道技术能力不足但是没有意愿改变
    • 这个建议是换人。


From: Glen Wang <glenw...@gmail.com>
To: agiles...@googlegroups.com; scrumga...@googlegroups.com
Sent: Wednesday, March 19, 2014 12:03 PM
Subject: 敏捷如何助力总体技术能力不足的团队?
一个团队的总体技术能力不足,敏捷能不能帮上忙?除了“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和code kata等修炼,还有什么方法?各位敏友在这方面有什么体验,高见或听过的例子?

Thanks,

Glen Wang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agileshanghai”论坛。
要取消订阅此论坛,并停止接收其发来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至agileshangha...@googlegroups.com
如需了解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agileshanghai”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agileshangha...@googlegroups.com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lin zhang

unread,
Mar 19, 2014, 11:03:27 PM3/19/14
to scrumga...@googlegroups.com, agiles...@googlegroups.com
不太认同技术能力不足的定性。这是典型的我们看到有问题(交付有问题),我们自以为知道原因(技术能力不足),然后我们去找答案(敏捷能不能帮助技术能力不足的团队),然后我们给出了一些判断指标(技术能力提升了,敏捷才成功),最后我们发现这样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敏捷未必能提升技术水平),我们就认为不能解决问题(敏捷不能解决交付问题)。

你真正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问自己5个为什么?大多数公司都在做简单归因,交付问题-技能问题-技能培训,人员问题-激情需提升-绩效管理,氛围问题-工程师文化,简单归因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当你需要敲钉子的时候,你总想找一把锤子!于是你去找锤子,发现没有,你准备造一把锤子,你准备炼炼钢铁,你热火朝天炼钢铁,你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你的组织不断膨胀,管理越来越困难。但你忘记了,其实你只需要敲一下钉子而已。


Bob Jiang

unread,
Mar 19, 2014, 11:12:19 PM3/19/14
to scrumga...@googlegroups.com, agiles...@googlegroups.com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Penny Game里面的发现。

经常在第二轮、第三轮的时候,个体的速率下降(个别下降有20%),但是团队的产出仍然有很大的提高。

那么试想一下,团队技能不足这个论题,是否想当然的要归因于个体技能不足呢?

 





Best Regards
姜信宝
Bob Jiang | 新浪微博 | Agile Coach | 敏捷教练 | CSP | CSM | PMP | Agile1001公开课
====================================================
Change Myself, Change the World!
====================================================

申健Jacky

unread,
Mar 19, 2014, 11:13:10 PM3/19/14
to scrumga...@googlegroups.com, agiles...@googlegroups.com
这就是上次David说到的,root cause分析本身的问题。如果根因找错了方向(或者能否找到根因都是个问题),接下来也不会有效果。

这不就是“和尚的故事“吗?  http://jackyshen.com/wordpress/2014/02/23/how-monks-died/



Br,
申健Jacky Shen
个人网站:www.JackyShen.com







在 2014年3月20日,上午11:03,lin zhang <chaos...@gmail.com> 写道:

Glen Wang

unread,
Mar 20, 2014, 1:38:37 AM3/20/14
to agiles...@googlegroups.com, scrumga...@googlegroups.com

感谢各位的真知灼见,总结了一下:

1.      定位真正的问题,到底是不是技术能力问题。这个让我想到了TOC TP的系统化思考。

2.      团队技术能力与个体技术能力。

3.      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

4.      转变观念:“我能”“我们能”。

5.      实在不能,就早点洗洗睡了。

 

特别是申健的故事很有启发。看来向高层进军才是康庄大道:)

又过了一年,寺院黄了,大部分和尚都死了:人们在水井边发现了几具尸体,是累死的;在寺院里发现了几千具尸体,是渴死的。

还有少数几个和尚没有渴死,他们跳槽到了其他寺院,他们是「高层和尚」,并且带去了「先进管理经验」。

Thanks,

 

Glen


Kelvin Chen

unread,
Mar 19, 2014, 11:41:18 AM3/19/14
to agiles...@googlegroups.com, scrumga...@googlegroups.com
Glen, 

个人拙见, 建议先对“总体技术能力不足”做一个分解,具体有哪些表现,根源又是什么。再看一下符合”敏捷“概念的实践和行动有哪些适用。


有些情况,如果根源是沟通问题 (表面呈现为技术问题)可能通过更多人的互动解决。 这个符合敏捷的价值观


有些问题可能是不能通过“敏捷”途径解决的。举两个例子。
  • 要求和现状差距太大,在可接受时间段无法提高到预期高度
    • 这个往往是组建团队时候的问题, 没有招对人,解决方式可能是换人。
  • 大家知道技术能力不足但是没有意愿改变
    • 这个建议是换人。


From: Glen Wang <glenw...@gmail.com>
To: agiles...@googlegroups.com; scrumga...@googlegroups.com
Sent: Wednesday, March 19, 2014 12:03 PM
Subject: 敏捷如何助力总体技术能力不足的团队?
一个团队的总体技术能力不足,敏捷能不能帮上忙?除了“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和code kata等修炼,还有什么方法?各位敏友在这方面有什么体验,高见或听过的例子?

Thanks,

Glen Wang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