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space 程序在部署、开发和移植上都方便得多,也易于加入新功能。本著学习的情神,我用 Python 上的 Twisted 和
scapy 写了一个简单的西厢 HTTP proxy。用普通的 browser 指向这个 proxy 就可以模仿 zhang 模组的作用,而又
不影响系统的其他连接。因为 Twisted 和 scapy 都是跨平台的,应该不用移植就可以在 linux、mac 和 windows 上使
用。往后只要用 scapy 实作低阶的 DNS client来解除 DNS 污染,就成了完整的翻墙 proxy。
不过我身在墙外,没有方法确认它的功能,只能用 wireshark 观察封包传送,所以我不知道这种做法实际上可行否。希望和大家探讨一下用
Python 实作西厢计划的可行性。
源码我已放在 Google Groups 的文件夹
伪造的包如果发出的比真实的包完,就失败了。
--
Stony Wang
Software Design Engineer in Test
2010/3/27 cheshirecat <chesh...@riseup.net>:
> --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scholarzhang-dev".
>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scholarz...@googlegroups.com
>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 scholarzhang-d...@googlegroups.com
>
>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scholarzhang-dev+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or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the words "REMOVE ME" as the subject.
>
在 2010年3月27日 下午6:17,Stony <sto...@gmail.com> 写道:
> 按照我的理解,用proxy的形式实现有意义的,因为可以放在出口的机器上,而客户端本身不需要再安装zhang模块。
客户端本身不要装zhang,这不就是cui的功能么,怎么大家都只看见了zhang没有看见cui。
技术上的问题我是明白的,我会想想看。不过我身在墙外不能实际测试,希望有志愿者可以提供国内的 virtual server (须要 root)作
测试之用。
>
> 客户端本身不要装zhang,这不就是cui的功能么,怎么大家都只看见了zhang没有看见cui。
2010/3/27 cheshirecat <chesh...@riseup.net>:
2010/3/29 Chunlin Zhang <zhangc...@gmail.com>:
2010/3/29 崔莺莺 <yingyingcu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