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 in Practice》序言——Martin Fowler

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dlee

unread,
Oct 13, 2010, 10:38:38 AM10/13/10
to REST实战
在我刚刚开始从事解决计算问题的时候,业界就有很多人有一个欲望:将系统设计为能够被自由组合的组件。互联网(Internet)无远弗届的广泛连接为
这个欲望推波助澜,并且增加了一个新的欲望:使得组件在引入了延迟和不可靠性的网络之上也能正常工作。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尝试了很多系统,其中的很多系统
都失败了——通常伴随着悲伤的啜泣。

一个伟大的成功案例是Web(WWW,万维网)。Web的成功既渗透进了商业运转之中,也渗透进了流行文化之中。Web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机会:在全球范
围以几乎任何预先安排的协作方式从很多来源获取信息。

正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Web并非是计算问题的全部或者终极的解决方案,但是有很多人相信Web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即,如何构造一个由网络化的组件
组成的系统。很多人利用了Web的协议——HTTP来连接系统。但是有一些人考虑,应该更进一步,不仅仅将HTTP作为一种便于使用的数据通道,而是拥
抱Web本身正常工作的方式,将其作为系统协作的基础。
这种思想集合在“REST”这个名字下,它所指的是Roy Fielding的博士论文,这篇论文被提及的次数远远超过了它真正被阅读的次数(强列的讽
刺)。追随REST的原理,成为了日益增长的共识。这个共识为使得网络化的组件正常工作,开辟了一条硕果累累的大路,而这条大路正建造在Web自身的巨
大成功之上。

这个愿景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为了达到目标还需要做很多事情。我们必须理解REST的原理,并且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系统集成每天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上。这
就是本书的作者所承担的任务:将REST从一个有吸引力的愿景变成一个已经实现的系统。他们已经做了很多,教会了我如何从资源的角度思考、如何使用
HTTP的术语、以及超媒体控件(hypermedia
controls)的重要性。作为阅读的结果,本书将为你应用REST思想的核心元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同样需要知道,REST并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场合REST是合适的方法,但是也有很多场合REST并不是合适的方法。在使用REST风格来
解决集成问题的早期日子中,我们非常谨慎,不敢跨越这些适用/不适用场合的边界。但是为了正确地探索这些边界,极为重要的是对于REST的内涵要要有一
个正确的理解,否则你就很容易冒风险尝试伪REST(pseudo-REST)的做法,并且作出错误的决策,事倍功半。这本书能够帮助你避免重蹈覆辙的
命运。

——Martin Fowler
2010年8月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crazycode

unread,
Oct 13, 2010, 8:32:19 PM10/13/10
to rest_in...@googlegroups.com
翻译的不错,学习了。

crazycode
@shanghai
http://twitter.com/crazycode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REST实战”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rest_in...@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rest_in_actio...@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rest_in_action?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小马xiaoma

unread,
Oct 13, 2010, 8:50:07 PM10/13/10
to rest_in...@googlegroups.com
文笔很好

fuqiang wang

unread,
Oct 13, 2010, 9:35:44 PM10/13/10
to rest_in...@googlegroups.com
cool~

2010/10/13 dlee <dlee.cn@gmail.com>

kacakong

unread,
Oct 13, 2010, 10:29:23 PM10/13/10
to REST实战
锟哥的文学功底真强,拜服了。

小马xiaoma

unread,
Oct 13, 2010, 10:44:00 PM10/13/10
to rest_in...@googlegroups.com
锟哥对儒释道都很有研究,"无远弗届"就出自儒家经典《书经·大禹谟》。

fuqiang wang

unread,
Oct 14, 2010, 3:15:19 AM10/14/10
to rest_in...@googlegroups.com
我说这句我怎么孤陋了那...

2010/10/14 小马xiaoma <cnxi...@gmail.com>

lin dongcheng

unread,
Oct 14, 2010, 3:22:43 AM10/14/10
to rest_in...@googlegroups.com

忙晕~~~(>_<)~~~

On Oct 14, 2010 3:15 PM, "fuqiang wang" <fujoh...@gmail.com> wrote:

我说这句我怎么孤陋了那...

2010/10/14 小马xiaoma <cnxi...@gmail.com>


>
> 锟哥对儒释道都很有研究,"无远弗届"就出自儒家经典《书经·大禹谟》。
>
> 在 2010年10月14日 上午10:29,kacakong <kaca...@gmail.com> 写道:

...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REST实战”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rest_in...@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

dlee

unread,
Oct 14, 2010, 5:27:19 AM10/14/10
to REST实战
以前看到台湾人写的一篇技术文档中用到了这个词,临时想起来就用在了这里。

还是这里的两位小马哥高啊。:)


On Oct 14, 10:44 am, 小马xiaoma <cnxia...@gmail.com> wrote:
> 锟哥对儒释道都很有研究,"无远弗届"就出自儒家经典《书经·大禹谟》。
>

> 在 2010年10月14日 上午10:29,kacakong <kacak...@gmail.com> 写道:
>
> > 锟哥的文学功底真强,拜服了。
>

lin dongcheng

unread,
Oct 14, 2010, 9:09:11 PM10/14/10
to rest_in...@googlegroups.com
        自从大学毕业后,几乎再也没有阅读过国内所谓专家的书籍,特别是技术方面的书籍更是清一色的舶来品,有时反思是不是自己太崇洋媚外了,可是当我“好心“的翻阅几本国产专家书籍后,更加坚定了我,非舶来品不读的信念,否则真觉得是在亵渎自己的大脑和知识了。
        我在想,只有自己如此吗?更或者为什么会如此呢?
        我觉得,现在的国人还是太浮躁了,常常无法静下心来,真正做一件让自己发自内心满意和认可的作品,而回头看看类似苹果的舶来品,却能把商品当做艺术品来做,而这,绝非横行世界的“MADE IN CHINA”可以比拟的。
        经典之所以让人难忘,就是因为他寄托了创造者赋予他的真诚和灵魂,也希望我们能够留下让自己和家人难忘的经典。
 
        以上纯属个人一点浅显的认识,绝无针对任何人的意思,更加希望新书能给热销海内,为国内同行所津津乐道
       
        林冬成 于15日在地铁里奉上 ^_^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REST实战”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rest_in...@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