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重描述了北宋靖康之难前后的历史细节
书中一些有趣的点:
作者将北宋末年的党政概括为道德派和实务派的争斗。北宋末年有许多问题,主要是冗官多,军队弱,财政吃紧。对此两个政治派系有自己的主张。道德派主张通过自皇帝向下提升大家的道德修养来解决以上问题。实务派则主张改革制度来改善财政状况。其中实务派又可以分为保守派和激进派,保守派以范仲淹为代表,主张通过政府节流来改善财政。激进派以王安石为代表,主张通过增收来改善财政。作者认为范仲淹是介于道德派和实务派之间的人物,但他在宋仁宗时期的改革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宋仁宗过于仁慈,舍不得下狠手对付既得利益集团。由于这个失败,导致道德派与实务派都更加激进,矛盾也进一步激化。王安石的增收主要是以国家介入经济运行中,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增加政府收入。
作者对金国人的描述也比较新颖。通常印象里金人就是一群凶残野蛮的人,但是作者提到金人也有温和、爱好和平、贪图享乐的一面。比如金刚灭辽时,宋和金初次谈判,虽然宋允诺了大量供奉,但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得到了很多辽国土地,作者认为这是一次外交胜利。这主要是因为完颜阿骨打不想打仗了,虽然他手底下金人想打仗。同时宋使初到东北金国老巢时也看到年轻一代的金人已经才是贪图享乐了。第一次围汴京时金人也是拿钱走人,并没有想要真正把宋灭了。第二次围汴京,即靖康之难发生的那一次,一开始金国人也并没有想废掉宋帝。后来是因为宋钦宗允诺了太多赔偿,开封府里搜刮不出,而且北方宋国据点依然不愿意投降,再加上金军围汴京的两位主帅有矛盾,最终导致了靖康之难,宋钦宗和宋徽宗被废并绑架去北方。从这一点上看金国人和蒙古人还是有些不同的。
在金人对待两个皇帝和女眷的问题上,作者认为抢女人是游牧民族的惯例,并非刻意侮辱,成吉思汗的老婆也被抢过,事后成吉思汗也没当回事。而很多宋徽宗和宋钦宗被羞辱的段子都是宋国民间人士编的,从这点反映出百姓对宋帝的离心离德。实际情况是虽然他俩生活比以前艰苦很多,但没有受到金国高层太多羞辱。
作者认为南宋理学的兴盛,是因为靖康之难时基本没有文官为皇帝死节,大部分帮着金国人搜刮百姓付赔偿。所以南宋对于儒家道德品质的要求便更高。
关于靖康之难发生的原因,读下来我感觉主要是宋徽宗沉迷于声色犬马不爱听坏消息,宋钦宗不能把握总体战略,在战与和之间激烈的摇摆,战争有所失利,马上跪舔求和。和平了有机会了,又激进得逼前方主将向前推进。还有就是宋朝冗官严重,政令执行慢,军队缺乏统一指挥,几路兵马有的勇往直前,有的迟到早退,不能形成合力。
完
郭建龙还有另一本《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我刚开始看,观点同样新颖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