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城》有感,向钱钟书学如何怼人

39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Yushi Liu

unread,
May 27, 2020, 8:33:56 PM5/27/20
to ReadingGroupTest
请允许新开一贴,专门讨论《围城》这本书。围城是我很喜爱的一本书,每次读到钱老对各类知识分子尤其留学生的辛辣讽刺,我都拍案叫绝!
我时觉得能作为钱老讽刺对象也是荣幸,至少能入他的法眼了。希望大家在读这些犀利文字时能学习钱老的敏捷才思,但是慎用于现实生活中,谨防被人称为情商过低。

Yushi Liu

unread,
May 27, 2020, 8:57:03 PM5/27/20
to ReadingGroupTest
怼男孩子打扮:
“吾不惜重资,命汝千里负笈,汝埋头攻读之不暇,而有余闲照镜耶?汝非妇人女子,何须置镜?惟梨园子弟,身为丈夫而对镜顾影,为世所贱。吾不图汝甫离漆下,已渝染恶习,可叹可恨!且父母在,不言老,汝不善体高堂念远之情,以死相吓,丧心不孝,于斯而极!当是汝校男女同学,汝睹色起意,见异思迁;汝拖词悲秋,吾知汝实为怀春,难逃老夫洞鉴也。若执迷不悔,吾将停止寄款,命汝休学回家,明年与汝弟同时结婚。细思吾言,慎之切切!

怼恋人:
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散妄想,开始读叔本华,常聪明地对同学们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

怼信仰基督教的医生:
方鸿渐戏谑鲍小姐的基督徒医生:“救人生命也不能信教。医学要人活,救人的肉体;宗教救人的灵魂,要人不怕死。所以病人怕死,就得请大夫,吃药;医药无效,逃不了一死,就找牧师和神父来送终。学医而兼信教,那等于说:假如我不能教病人好好地活,至少我还能教他好好地死,反正他请我不会错,这仿佛药房掌柜带开棺材铺子,太便宜了!”

怼大学专业:
曹元朗料想方鸿渐认识的德文跟自己差不多,并且是中国文学系学生,更不会高明 —— 因为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怼留学生(我大爱这段,拍案叫绝,痛快!):
“唐小姐,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我父亲常说,从前人不中进士,随你官做得多么大,总抱着终身遗憾。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痘出过了,我们就把出痘这一回事忘了;留过学的人也应说把留学这事忘了。像曹元朗那种人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呢。”

怼夫妻同行:
同行最不宜结婚,因为彼此是行家,谁也哄不倒谁,丈夫不会莫测高深地崇拜太太,太太也不会盲目地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础就不牢固。

怼恋爱中的女人:
鸿渐这时候只怕苏小姐会提起订婚结婚,跟自己讨论将来的计划。他不知道女人在恋爱胜利快乐的时候,全想不到那些事的,要有了疑惧,才会要求男人赶快订婚结婚,爱情好有保障。

怼年轻女生:
汪处厚在外面只听得笑声不绝;真是“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人的地方,笑多。”

怼讲师:
得学位是把论文哄过自己的先生;教书是把讲义哄过自己的学生。鸿渐当年没哄过先生,所以未得学位,现在要哄学生,不免欠缺依傍。教授成为名教授,也有两个阶段:第一是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好比初学的理发匠先把傻子和穷人的头作为练习本领的试验品,所以讲义在课堂上试用没出乱子,就作为著作出版;出版以后,当然是指定教本。

男女朋友试金石:
辛楣道:“像咱们这种旅行,最实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且慢,你听我说---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怼电话:
••••••"我决不跟你通电话。我最恨朋友间通电话,宁可写信。""••••••通个电话算接触过了,可是面没有见,所说的话又不能像信那样留着反复看几遍。电话是偷懒人的拜访,吝啬人的通信,最不够朋友!•••••

怼男人政治:
老话说,要齐家而后能治国平天下。请问有多少男人会管理家务的?管家要仰仗女人,而自己吹牛说大丈夫要治国平天下,区区家务不屑理会,只好比造房子要先向半空里盖个屋顶。把国家社会全部交给女人有许多好处,至少可以减少战争。外交也许更复杂,秘密条款更多,可是女人因为身体关系,并不擅长打仗。女人对于机械的头脑比不上男人,战争起来或者使用简单的武器,甚至不过揪头发、抓头皮、拧肉这些本位武化,损害不大。无论如何,如今新式女人早不肯多生孩子了,到那时候她们忙着干国事,更没工夫生产,人口稀少,战事也许根本不会产生。

怼才女:
女人有女人的特别的聪明,轻盈活泼得跟她的举动一样。比了这种聪明,才学不过是沉淀渣滓。说女人有才学,就仿佛赞美一朵花,说它在天平上称起来有白菜番薯的斤两。真聪明的女人决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懒

怼哲学家:
现在许多号称哲学家的人,并非真研究哲学,只研究些哲学上的人物文献。严格讲起来,他们不该叫哲学家philosophers,该叫‘哲学家学家’philophilosophers

怼理工科人:
大学校长分文科出身和理科出身两类。文科出身的人轻易做不到这位子的。做到了也不以为荣,准是干政治碰壁下野,仕而不优则学,借诗书之泽,弦诵之声来休养身心。理科出身的人呢,就完全不同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没有旁的国度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在国外,研究人情的学问始终跟研究物理的学问分歧;而在中国,只要你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你就可以行政治人——这是“自然齐一律”最大的胜利。理科出身的人当个把校长,不过是政治生涯的开始;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并且是条坦道大道。对于第一类,大学是张休息的靠椅;对于第二类,它是个培养的摇篮——只要他小心别摇摆得睡熟了

如何做一名grader:
刘东方教鸿渐对坏卷子分数批得宽,对好卷子分数批得紧,因为不及格的人多了,引起学生的恶感,而好分数的人太多了,也会减低先生的威望。总而言之,批分数该雪中送炭,万万不能悭吝——用刘东方的话说:“一分钱也买不了东西,别说一分分数!”——切不可锦上添花,让学生把分数看得太贱,功课看得太容易——用刘东方的话说:“给教化子至少要一块钱,一块钱就是一百分,可是给学生一百分,那不可以。”



C射线

unread,
May 27, 2020, 9:11:47 PM5/27/20
to ReadingGroupTest
高中升大学的暑假里读的《围城》,现在内容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但是还记得一份当时读的情绪。

主角方鸿渐是留法的博士,博士没读完,最后用买的,拿了一个野鸡大学的学位。这边情绪已经起来了,弱小,太弱小,这么弱小又虚伪的人,今后的道路就算再崎岖,也是自找的。然后记得主角回去教书,好巧不巧,碰到一个买证的“校友”,结果校友没攀成,反而被别人当成眼中钉,认为是自己买证的证据。这里反应出的依旧是主角的怯弱,不仅怯弱,还不通人情,双商均不在线,即便被欺侮,不反抗的话就只能受着。

最后依稀记得主角的爱情不是很顺利,他遇到过一个好女人,但是不属于他,毕竟他这么弱小,怎么配的上唐晓芙呢。方鸿渐婚后在孙柔嘉的操控下过着围城般的日子再合适不过了。

总之,初读《围城》,带给我的更是一种要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避免陷入书中主角的情景,虚伪、弱小、惆怅而无病呻吟的一生,种因得果。人生不应该是扮演式的,而是应该逐渐积累,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

对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这句话,我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的。诚然,这句话是现实的一种印证,但更多的,我觉得人生是需要努力去摆脱这一困境的。

Yushi Liu

unread,
May 27, 2020, 9:24:26 PM5/27/20
to ReadingGroupTest
我非常同意C射线说的 ”总之,初读《围城》,带给我的更是一种要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避免陷入书中主角的情景,虚伪、弱小、惆怅而无病呻吟的一生,种因得果。人生不应该是扮演式的,而是应该逐渐积累,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

方鸿渐这位条件这么好的富二代混成浑浑噩噩,”无用的好人“确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欢乐。但最重要的是方鸿渐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可爱的人,如果身边有方鸿渐这样的朋友,我是放心和他交往的,至少他不会把我卖了我还替他数钱。而且他也有不少情趣,知识和视野也很开阔,做个朋友挺好的。

Excalibur

unread,
May 28, 2020, 10:04:07 PM5/28/20
to ReadingGroupTest
      钱老能把学术圈写的这么形象,应该得益于他的圈内的丰富经历。时隔多年的学术圈虽然有很多的发展,但依然有非常类似的现象,可能是因为钱老抓住的是不变的人性吧。

     如果现在有人能根据自己经历写一写学术生活,兴许也会很有趣。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