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盐野七生 / 分类:历史普及

4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Excalibur

unread,
Jun 16, 2020, 8:51:46 PM6/16/20
to ReadingGroupTest
最近入坑了群友推荐的《罗马人的故事》,作者是来自日本的盐野七生。其实最开始对一个日本人写的罗马历史,我是有点拒绝的。但是Gilbert的罗马史实在太冗长难读,所以换个口味尝试了一下。发现如果以“历史普及读物”的角度来衡量的话,这套书应该还算OK的。盐野七生本人也在意大利长期生活,在考察和研读了很多史料,所以在史实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错漏。作为茶余饭后读读故事还是不错的。

整套书有15本,基本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我刚读完第一本,(因为读书档期原因,暂时不会看第二本),所以就这一本简单聊一聊。(BTW,我选的是英译本,这样在一些专有名词和拉丁词汇会更容易对的上。)

第一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讲述了从罗马城的建立(~700BC)到罗马共和国初期(~200BC)的传说和历史。称之为“传说”是因为罗马的最初建立并没有可靠史料,所以流行的说法是传说中Romulus建立了罗马,而罗马人的先祖来自于特洛伊战败后的难民。当然特洛伊之战本身就有很多的神话色彩,所以也就当故事听听了。

从Romulus开始成为Roman Kingdom,总共经历了7任国王。这段历史基本上和很多王朝的套路一样:先贤励精图治,明君开疆拓土,昏君为所欲为,最后被驱逐,改制成为Roman Republic. 但是王国期间,政治制度却是比较有意思的。执政和立法分成三个机构:1.King 代表政府首脑 2. Senate 议会参政议政  3.Citizen Assembly 公民代表大会。Assembly负责直接选举king, 而senate是给king提供意见。显然后世的西方政治制度也有模仿罗马的影子。 而国王不是君权神授而是人民选举,也是比较进步的了。

改制成为Republic之后,由于忌惮国王权力太大,最高执政官被分成两个人,称为consul,同样是民选,而senate和citizen assembly还存在。由于有两个consul的存在,假如意见不一致,政令是无法实行的。所以在紧急状态下(战争),会推举出一个dictator(独裁者)一锤定音。dictator的任期是6个月。可见罗马政治制度是有很大的灵活性的。

本书也简单了描述和对比了同时期的古希腊政体,当然罗马人也曾派考察团去当时可谓鼎盛的希腊,但是回来并没有照搬希腊的体制,我觉得也是一种制度自信了。

除了政治之外,主要历史事件就是和周边国家/族群结盟或打仗了。当然谁也不是一开始就无敌的,罗马也曾被外来民族打的落花流水,签订城下之盟。但是他们总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逐渐走出一条王者之路。

这一段罗马的开端并没有凯撒、奥古斯都等大名鼎鼎的角色,但是隐约能看到一个人从蹒跚学步走向成熟的样子,虽然不是波澜壮阔,却是暗潮涌动,为后面的好戏埋下了伏笔。

Andrew Zhou

unread,
Jun 18, 2020, 5:15:34 PM6/18/20
to ReadingGroupTest
初看这本书我觉得很不错的一本大众读物,但读了几本之后觉得盐田老奶奶是个十足的罗马吹。罗马人对手(比如凯撒打得高卢各部族)各种反复无常就说是狡诈成性,反过来罗马人攻破迦太基把所有人民卖为奴隶说成是敌人出尔反尔的报应(两次布匿战争本质上就是两个大国对地中海制海权的一场黑吃黑)。但后来仔细做了了解,原因有可能是盐田主要reference有Titus Livius编写的罗马史而Livius就是个罗马吹,老太深受其影响罢了。

Excalibur

unread,
Jul 27, 2020, 8:46:53 PM7/27/20
to ReadingGroupTest
最近抽空看了第二部Hannibal的一半,然后实在觉得作者对战斗的流水账式叙述太平淡而放弃,随后通过别的资源补完了两次布匿战争。

这一段历史虽然没有后面凯撒级别的波澜壮阔和引人注目,但实际上却是为后面千年的历史进程奠定了基础。假如胜者是迦太基,可能所有拉丁系的国家历史都要改写,欧洲也会完全是另一个面貌了。

汉尼拔实在是天纵英才,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多岁的将领,如何能够将一个又一个高傲的罗马指挥官打的丢盔弃甲,最后只能采取龟缩战术。只可惜历史最后没有站在他这一边,罗马强大的韧性坚持到了最后。纵使他能在一方翻江倒海,却也只能对其它战线的崩溃望洋兴叹。

我想很多人都在思考,如果汉尼拔在大胜之时直接强攻罗马城,结果会不会不同。我个人认为不会。汉尼拔的胜利基本是平原遭遇战,攻城战显然是完全不同的领域,防御方会有很多的优势,而汉尼拔的部队经不起消耗。最好的结果可能是汉方“惨胜”,攻陷罗马城,自身也消耗殆尽。但是罗马还可以从其它地方反攻。

我赞同汉尼拔的判断:要打败罗马,只有先摧毁罗马的联盟体系。就好像要杀死伏地魔,要先摧毁魂器一样。不过罗马联盟的稳固超出了计划,Hannibal的策略,似乎并没有让太多人投诚。这时他已经缓缓地走在失败的道路上。

汉尼拔的大局观,不允许他强攻罗马城。但他的瓦解策略,似乎也走不通,只不过是为迦太基续命而已。这些已经奠定了他悲情英雄的结局。如果他能预知到必输的结局,是否会选择冲向罗马城,做一回世间最大的英雄呢?

swo...@gmail.com

unread,
Aug 2, 2020, 6:45:08 PM8/2/20
to ReadingGroupTest
很久以前看到第三本,后来荒废了。感觉迦太基的文明似乎罗马希腊一系挺像的,即使胜利的是迦太基,后续历史真的会有很大变化么?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