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把人际关系分成三大类:1、工作课题(同事关系)2、交友课题(朋友关系)3、爱的课题(亲密关系、亲子关系)
什么是课题分离?就是要分清楚这件事是谁的事。对于别人的事不加干涉,着眼于自己的事情。
举个例子:在阿德勒的眼里,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有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什么是共同体感觉?所谓的共同体,可以是伴侣、家庭、学校、公司、国家...大到宇宙...可以有各个层面的共同体。阿德勒认为: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时才会获得勇气。而价值只能在共同体之中才得以体现。
营造共同体感觉三步走:
第一步:培养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的核心是“课题分离”。它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做不到就诚实接受,然后尽力去做,不对自己撒谎。
第二步:他者信赖
他者信赖要求我们无条件信赖别人,即便被背叛也要无条件地相信。
那如果我信任别人,最后被背叛了怎么办?答案就是上一步的“自我接纳”。只要你能接受真实的自己,看清自己能做什么,自己不能做什么,也就理解背叛是别人的课题,你管不着。你只需要做的就是信赖。
做到前面两步,我们就能把别人当做真真正正的伙伴。如果能把别人看做伙伴,我们就能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找到了“我在这里”的归属感。
第三步:他者贡献。
对伙伴给予影响,做出贡献。阿德勒认为:感受到对他人有用,就能获得幸福感。
3. 不要表扬孩子
阿德勒认为表扬孩子不利于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会让孩子产生“有鼓励才有勇气”,而阿德勒觉得应该培养的是“有价值才有勇气”。
此处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The second mountain》里面的一段话,意思很相近,所以po出来放在最后。
We are social animals, and a lot of our thinking is in pursuit of bonding, not truth seeking. A lot of our thinking is trying to have the opinion that will help you win social approval and admittance into the right social circles. The hard part of intellectual life is separating what is true from what will get you lik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