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识形态?
起初是“科学的思想“,但是Marx提出大家熟知的定义:错误但是因为特定理由而被接受的思想。
意识形态的三大特征:
- 错误的。错误的意思就是不是正确的事件。
- 功能性的。功能性的意思是它需要维持一个关于关系或阶级利益的集合。
- 看似自然的。看似自然的是说它需要和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相符合。不是所有错误的想法都是意识形态,它必须足够真实以至于人们会被它误导。这样的“自然性“解释了为什么某种意识形态的拥护者并不会自觉地认为他们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支持不公平的现状。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科学
来自绿色文学的批评声称,科学是必须被全盘拒绝的工业化的一部分。
如何解读上述批评:
- 科学是也应当是价值中立的,我们可以将防止其商业化和也可以立法禁止过度的工业化, 以此防止科学被“污染“。
- 这样的“污染“本身就是科学的核心,科学是“非中立性“的。科学必然致力于一种剥削自然的观点,也就是说科学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化的,它更是主宰自然的思想源头和破坏自然的技术基础。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科学(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
马克思批判理论学派,第一代核心(Marcuse等),第二代核心(Habermas等)。
方式:致力于剥除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批判理论。受黑格尔的辩证法影响很深。
中心主题:对“工具理论“和启蒙运动内在局限性的批判。有三个维度:
- 科学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提高的使用地位,和对自然的科学/技术态度。
- 自然和社会科学的使用于人类事务中的影响。
- 科学在武器和社会控制上的运用。
- Weber意义下越发理性化的社会。
- “形式理性“的官僚的使用。
- “技术理智“在社会目标上的应用;理智仅仅是工具理性意义下对结果最好的手段(提倡效率)。
- 科学和工具理性产生的特权地位。
- 科学主义:只有科学知识才是“真”知识。
- 技术理性是唯一可用于行动的理性: 理智仅仅是手段,结果重要性高于理智。
- 1和2构成了社会的科学化,这样的意识形态经常被称作实证主义。1和2也常常被认为是启蒙运动失败的内在基础。
Marcuse和非中立性的科学
基本立场:科学并非价值中立
- 现代自然科学必然致力于将自然视为可以操纵和控制的对象。
- 基于自然科学的人类科学也因此致力于将人视为可以操纵和控制的对象。
- 由此,科学地统治自然和科学地统治人类存在必然的关系。
- 现代自然科学是具有历史特殊性的,不是科学唯一的形式。
- 对人和自然的解放需要一种新的植根于其他需求的科学和技术。新的需求不将自然视为可以被操纵和控制的反而是被保护和培育的生命的总体的。这样的目标改变可以改变其内容。
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不同的自然本体论(Aristotelian)。我们现在视为科学的东西是一种开始于16、17世纪的历史和文化的特殊现象:Galilean科学。
Galilean科学并不是利用经验理性去研究自然的产物,相反,它首先将自然定义为可以被如此研究,这和其“技术性先验“——对利用技术控制的需求——相关。
Galilean科学的核心是区分真实和非真实的特性;但是这并不是要去发现什么是“真实“,而是去定义什么是“真实“。
- “真实“被定义为可以被衡量的,因此可以被数学化自然规律指明的。
- 需要数学化自然规律的原因是其允许我们去做关于自然的预测(可被操控),从而达到控制自然。
- 因此,自然就只是一个符合1的特性集合。
因为科学是基于技术控制需求的,因此把它和其在自然和人类上的运用说成是价值中立的并不是一种意外和误用,而是一种故意的掩饰:掩饰其并非价值中立而是暗含某种价值取向。
现代科学也因此发展出一种颠覆人类理智和知识基础的人类理智和知识。
自然和人类的解放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需求下的科学。